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概述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概述

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概述

63
个人受伤或患病
53
结婚
50
解雇
47
夫妻重新和好
45
退休
45
家庭成员健康的变化
44
妊娠
40
性障碍
39
家庭新成员的增加
39
企业调整
39
财产状况变化
39
亲密朋友病故
37
工作变动
36
和配偶争吵
35
抵押在10000美元以上 35
抵押或借贷取消
30
职务改变
29
生活事件
平均值
儿女离家
29
婚姻纠纷
29
个人的突出成就
个体行为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第三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 第四章 个体行为与组织的匹配 第五章 工作激励
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① 个性差异 ② 能力差异 ③ 情绪与工作压力 ④ 态度与价值观
什么是个性?
个性,即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 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 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 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 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 力等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 定的,而是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共同决定的。
在决定情绪的三因素中,生理激活决定情 绪的强度,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情境刺激 则是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条件。认知因素在三 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情绪情感是通过认知过程 的折射而产生的。
指在人际交流中,表现 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的 努力、计划和控制。
压力源 引起工作压力的原因 : ■ 环境因素 ■ 组织因素 ■ 个人因素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个体差异与管理

(二)态度的来源
态度,像价值观一样,是从父母、教师、 同辈群体那里获得的。 与价值观不同,一个人的态度是不太稳 定的。 在组织中,态度很重要,因为它会影响 工作行为。

(三)态度的类型

1.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度。 一个人的工作满意度水平高,对工作就可能持积极的 态度;对工作不满意的人就可能对工作持消极态度。 2.工作参与。 工作参与测量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工作的 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工作参与程度高的员工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有强烈的认 同感,并且真的很在意他们所做的工作类型。 3.组织认同感。 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 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第二节

价值观、态度差异与 管理
满意的工人能真正成为好的员工吗? 从直觉上看,满意的雇员能够有更高的 效率、忠诚性和服从性,但真的如此吗? 我们在本节中将回答这个问题以及与价 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等有关的其他 问题。
一、价值观与管理
(一)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 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 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 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对于各个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 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2.组织认同感对员工的影响
(1)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 位。 (2)有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 (3)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 政策,他们回自觉地观测执行这些政策。 (4)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的 家,能最充分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 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
1.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行为
第一节 个体心理特征与个体差异
1.个体心理特征的内容 气质: 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能力: 是人们是否能够做某件事 人格: 是指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行为
2.个体心理特征的特点 1) 相对稳定性 2)差异性 3)社会性 3个体心理特征在组织中的作用 1)行为理解和预测 2)工作匹配 4、影响个体心理特征的因素 1)遗传 2)教育 3)环境
谢谢大家!
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 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你具有成功智力吗?
3)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沙洛维和梅耶提出情绪智力概念 高尔曼(D.Goleman) 发展完善 (1)自我意识 (2)自我管理 (3)社会意识 (4)社会技能
智商使你获得工作,情商使你获得提升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 020年1 1月下 午4时49 分20.1 1.1516:49November 15,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 年11月1 5日星 期日4时 49分39 秒16:4 9:3915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4 时49分 39秒下 午4时4 9分16:49:3920 .11.15
成某种活动,解决某个问题所 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工作中的能力因素 1)职业能力倾向
能力倾 向 言语理 解 数量关 系 逻辑推 理
知觉速 度
空间知 觉 综合分 析
动作协 调 手指灵 巧性


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和思考的能 力
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做出分析,理解和 判断的能力,对数字的敏感性
根据已有的信息发现和理解事物之间的 关系,做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二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

二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

情绪劳动
情绪失调 情绪智力
情绪管理
2019/2/19
情绪智力(EI)
情绪 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 ),即情商, 属于一种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它影响到
一个人能否成功地面对环境的要求与压力。它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 ■ 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
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
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 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 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 力等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 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019/2/19
情绪
情绪的定义: 人有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 绪或情感。情绪的实质是有机体特有的调节和监测生 活过程与生命安危的一种信号系统。 情绪的分类:
上排左起:中性、惊奇、快乐
2019/2/19
下排左起:害怕、悲伤、愤怒
情绪连续体
均衡
灵活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 交际 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 约束和抑制
(胆汁质)
安静型 (黏液质) 抑制型 (忧郁质) 弱 不均衡 强 均衡
不灵活 安静,坚定,迟缓有节, 不好交际 不灵活 消极防御反应,胆小畏缩
2019/2/19
两种性格类型
► 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
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这种稳定的态度
共同决定的。
在决定情绪的三因素中,生理激活决定情

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5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
UCS 食物
NS
铃声
(CS)
唾液分泌
UCR (CR)
定向探寻
6
巴甫洛夫的工作意味着什么?
解释普遍存在的“条件反射”
– 望梅止渴 – 大鼠(胰岛素、葡萄糖)休克 – 癌症化疗病人(食物、护士、医院) – 免疫能力(糖精水) – 家庭、单位 – 广告 – 环境
7
操作(工具)条件反射学习
桑代克的效果律
– 行为倾向取决于该行为产生的环境效果 – 尝试-错误机制
斯金钠的操作条件作用
– 学习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 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8
操作及其后果
操作,是自发的,主动的,操作反应; 而非诱发的、被动的应答性反应。
行为后果
– 强化 – 惩罚
9
强化物为什么有强化作用?
强化物减少驱力 初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 连续强化与间歇强化 强化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行为与强化物的互换性(老鼠跑笼与
42
3.1 知觉过程
环境刺激 选择刺激 解释刺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知刺激 组织刺激
做出反应
43
感知觉的基本特点
物理世界<==>心理世界
物理和心理现象不一定一一对应
– 错觉和幻觉
感知觉是主动的过程
– 选择性、意识监控(缩小或放大)
感觉适应生存发展
44
知觉的选择与组织
45
46
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维持复述
行为反应
组织行为学第二讲组织中的个体 差异
本讲概要
态度 人格 知觉
2
1 态度
对人、事务或客体的喜好
重要原理:对于同样的客体或事物,不 同人、不同时空下可能有不同的喜好; 这种喜好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成分。

组织行为学课件-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课件-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03
在这个案例中,不同性格的员工在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影响。内向型员 工可能更注重细节和协调,而外向型员工可能更注重领导和动力。了解员工性 格的差异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利用他们的优势,提高团队的整体表现。
案例二:能力差异在项目团队中的影响
李军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他 具有很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在他的 带领下,项目团队能够高效地完成任 务,项目进度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包括:1)加强沟通:双 方需要坦诚地交流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了解 对方的想法和感受;2)寻找共同点:尽管双 方存在差异,但也可以寻找共同的价值观和目 标,促进合作;3)尊重和包容:尊重对方的 价值观和信仰是解决冲突的基础,只有相互尊 重和包容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案例四:动机和需求差异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
工作动机
个体对工作的动机不同,有些人追求成 就感和社会地位,而有些人追求稳定和 高薪。
VS
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个体的需求 层次存在差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 实现的需求。
04 个体差异对组织的影响
工作绩效
01
不同个体在工作中的表现存在 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组织的 整体绩效。
02
个体差异在工作绩效方面表现 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职业 精神等方面的不同。
绪稳定性等。
环境因素
02
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如家庭、教育、文化背景等,也会对
个体差异产生影响。
经验因素
03
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经历和经验,如职业培训、工作经历等,
也会导致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测量方法
观察法
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现来评估其心理和行 为特征。
心理测验法

组织行为学矛盾产生的原因

组织行为学矛盾产生的原因

组织行为学矛盾产生的原因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的学科,它关注组织内部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以及这些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在组织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矛盾是指在组织内部或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的冲突、对立或不协调的现象。

这些矛盾的产生往往源于多种因素,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组织行为学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个体差异导致的矛盾组织中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背景、经验、价值观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个体之间的矛盾。

例如,不同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意见、目标和利益,导致彼此之间产生冲突。

此外,个体的能力和技能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工作分配不均衡,进而产生矛盾。

二、角色冲突引发的矛盾在组织中,个体通常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员工、领导、团队成员等。

这些角色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例如,一个人在不同的角色中所要求的行为可能相互矛盾,导致个体陷入角色冲突的困境。

另外,组织中的角色期望可能与个体的个人能力和价值观不匹配,也会引发矛盾。

三、权力分配不平衡带来的矛盾组织中的权力分配不平衡是产生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权力不均衡可能导致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的政治斗争。

例如,某些员工可能由于职位高低或掌握重要资源而拥有更多的权力,这可能导致其他员工感到不公平,产生矛盾。

四、组织结构和文化的矛盾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也是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

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或不完善可能导致工作流程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进而产生矛盾。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当个体的价值观与组织的文化不一致时,也会引发矛盾。

五、资源稀缺引起的矛盾组织中的资源通常是有限的,而需求是无穷的。

因此,资源稀缺常常引发矛盾。

例如,员工之间可能因为争夺有限的晋升机会或奖励而产生竞争和冲突。

另外,组织在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也可能引发矛盾。

六、内外环境的矛盾组织的内外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矛盾。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政策、程序等,而外部环境则包括市场竞争、法律法规、社会变革等。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3章 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

(1)知觉者因素 知觉者因素包括知觉者态度、价值观、动 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有 不少实验表明知觉结果受知觉者生理、需要、 动机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20.7 2 18.6 4 15.0 9 10.7 2
1
有创造 力的
有幽默 感的 自立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斤斤计 较的
目光短 浅的 欺软怕 硬的 优柔寡 断的 自卑的
自立的
见钱眼 开的
依赖性 强的 斤斤计 较的 自卑的
2
善良的
3
娴淑的
4
乐观的
温柔的
5
精干的
文雅的
挥霍的
3.1.2 个性与能力
1、个性 ----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 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 他人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态度的恒常性
----态度一经形成就将持续一段时间不易改变
态度的内隐性
----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3. 态度的形成阶段
(1) 模仿与服从 ----出自自愿,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
----受到一定压力的服从。
(2) 同化
----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 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 相近。 (3) 内化

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体系组织行为学从两个方向构筑起基本概念体系:(一)人的特性方面:1.个体差异。

人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共性,但世上的人又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个体差异要求对待每一雇员个人能做到公平和正义决不可千篇一律。

2.完整的人。

尽管一些组织只希望雇佣一个人的头脑和技能,但他们雇用到的却只能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个功能。

某人的技艺同他的知识或背景分不开,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发挥作用的。

3.行为有因。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正常行为都有其原因。

行为同人的需求有关,或者还同该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有关。

就需求说,人的行为受他自己的需求的激励而不受别人认为他应该有的需求所激励。

4.人的价值人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任何决策。

(二)组织性质的描述(组织与组织特征)1.组织的涵义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是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组织的特征⑴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

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

⑵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

⑶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2.组织与环境◆环境包括了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不同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的利益相关者。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组织必须正视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也影响环境。

但一般说,组织对环境不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组织与管理什么是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计划是第一项管理职能,它是制定组织未来期望以及明确如何实现期望的过程。

组织行为学黄忠东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黄忠东个体差异
➢ 不同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殊能力 如:有的人具有 良好的音乐能力;有的人具有很强的绘画能力;有的人具 有非凡的文艺创作能力;有的人则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 等
2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组织行为学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也即能力量的差异 人 的能力有大有小;水平有高有低 以一般
能力为例;有超常 中常 低常三种水平
2 3 学习
情绪智能指的是一个人有效地控制自己及影响 他人的能力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彼 特·沙洛维P Salovey和约翰·梅耶J Mayer把情绪 智能从人类的智慧中分离出来;并把它界定为人 的社会智能的一种类型 通常包括:
➢1自我认知能力
➢2自我控制能力
➢3自我激励能力
➢4换位思维能力
➢5社交能力
➢在后天影响则包括环境与人的交互作 用所形成的性格及价值观等因素
2 1 2 人格的特征
组织行为学
✓1人格具有个性和共性 ✓2人格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 ✓3人格具有稳定性 ✓4人格具有可塑性
2 1 3 人格特质理论
组织行为学
✓1基本人格特质的探索Personality Traits ✓2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个体在控制点方面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及其影 响
组织行为学
2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Mach
➢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点是以尼科洛·马基 雅维里Niccolo Machiavelli的名字命名 高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人讲究实效;保持着情感 的距离;相信手段的好坏可以用结果来评判 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是高马基雅维里主义 者一贯的思想准则
➢不同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人格差异 及其影响
3自尊Selfesteem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组织行为学第2章个体行为基础

03
知觉与个体行为
知觉过程
知觉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有限的信息进行加工,而忽 略其他信息。
知觉理解性
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知觉对象进行解释和 推断。
知觉整体性
人们将知觉对象视为整体,并依据经验对 信息进行整合。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时,人们倾向于保持 对它的原有认知。
知觉偏差
01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对后续认知的影 响。
通过分析员工的离职率,评估激励实 践对员工保留的效果。
工作满意度调查
通过工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对激 励实践的感受和评价。
组织文化氛围评估
通过评估组织文化氛围,了解激励实 践对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价值观与个体行为
价值观是指个体对事物价值的判断和看法,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之 一。
个体的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目标设定、决策方式、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等 方面,例如有的人更注重个人成就,有的人更注重团队合作。
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了解和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并创造一个符合员工价值 观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差异性
个体行为因个体差异而异,不同个体在行为方式、 偏好和决策上存在差异。
可塑性
个体行为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具有可塑 性和适应性。
复杂性
个体行为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 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复杂性。
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
个体的生理特征、健 康状况和遗传基因等 生理因素对个体行为
通过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 施,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向 和努力程度。
工作设计与职业发展 员工参与与授权
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和职 业发展规划,满足员工的 内在需求和职业发展期望。

组织行为学基础

组织行为学基础

组织行为学基础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员工在组织环境中行为的学科,通过探究员工的行为和绩效,以及其他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旨在提高组织的效能和员工的幸福感。

在组织行为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介绍。

一、员工动机与满足员工动机和满足是组织行为学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动机是员工行为背后的驱动力,而满足则是人们对某种需求或期望的满足程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解释员工动机和满足的一个经典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

组织可以通过满足员工各种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提高绩效。

二、个体差异与多样性管理每个员工都是独特的,并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

这些个体差异可能涉及性格、价值观、能力和经验等方面。

组织需要在管理中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以便更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优势。

多样性管理是关注和应对组织内不同个体之间差异性的一种方式,旨在促进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个体行为与决策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决策对组织的运作和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包括任务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

任务行为指员工为完成工作任务而付出的努力,而组织公民行为则指员工主动做出有利于组织的行为,超出了岗位职责的要求。

决策是指员工在面对问题或挑战时所做出的选择。

组织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决策支持来引导员工做出高质量的行为和决策。

四、组织文化与领导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不同的组织文化会对员工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领导是组织中对员工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领导者可以通过传递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塑造组织文化,并对员工行为产生引导作用。

有效的领导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

五、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组织变革与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竞争中,组织必须不断适应和变革,以保持竞争力。

而组织变革往往需要员工的支持和参与。

通过研究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变革过程,实现组织的长期发展。

组织行为学讲义-个体差异

组织行为学讲义-个体差异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组织行为学中个体差异研究的指导路线图第一节从自我概念到自我管理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 ['kɔnsept]):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社会的、精神的或道德的存在的概念(Viktor Gecas)。

没有思考能力,自我概念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了认知..(cognitions [k ɒg'niʃәn])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认知表示任何对环境、自己或者行为的知识、看法或信仰。

重要的是自我和自我概念的观点随着时代、社会阶层以及文化的不同而不同。

比如美国人主动、直率、自信和健谈,是高度自我中心的交流者;而日本人则保守、敏感,是以他人为主的交流者。

二、自尊自尊(self-esteem [i'sti:m])是基于全面自我评估对自我价值的一种信念。

案例:你的自尊水平如何?指导语:请坦率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每个陈述,写出最符合你情况的数字:1=绝大多数情况如此;2=常常如此;3=有时如此;4=偶尔如此;5=几乎从不如此1. 你是否常觉得自己无力做好每一件事2. 你在同龄人中讲话时,是否常感到害怕和焦虑3. 在社交场合,你能否很好地展示自己4. 你是否常常觉得自己可以把所有事情做好5. 与陌生人交谈时,你是否感到很自然6. 你是否觉得很难为情7. 你否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8. 你是否总受害羞的干扰9. 你是否总觉得自己不如你所认识的其他人10. 你是否总觉得自己无足轻重11. 你是否总对未来的工作抱有信心12. 在陌生人之中,你是否常常很肯定自己13. 你是否有这样的信心,总有一天人们会尊重和仰慕你14. 你是否常常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15. 你是否总对与别人相处的友好关系表示担忧16. 你是否总觉得不喜欢自己17. 你是否有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到底有何价值,因而十分失望18. 你是否会担心其他人不喜欢你19. 你在同龄群体讲话中,是否常常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20.当你在讨论中发言时,是否很肯定自己记分键:将1,2,6,8,9,10,15,16,17,18题的分数累加起来。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环境一组织行为学需要解决的问题(1)帮助管理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3)为管理者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供帮助(4)帮助管理者实现组织的变革(5)适应全球化二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1 密切关注顾客2 持续提高3 企业应做到所有质量均要提高4 准确计量5 雇员权力的授予(二)实施企业再造工程(三)劳动力来源的多元化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行为(一)行为的产生和本质1 刺激—反应说华生S+R2 行为的本质①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S-R联结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③勒温行为公式B=f [P.E](二)行为与心理1 刺激—机体—反应说S-O-R2 心理的实质(1)产生方式,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机体感官产生的大脑反射(2)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和客观现实的统一(4)人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 心理、行为与管理二组织行为(一)组织的概念1 组织的定义特点:(1)组织是人的集合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需要分工协作2 组织的功能(1)实现组织的目标(2)满足员工的需求3 组织的系统观4 组织的新发展组织的新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二)组织行为的概念1 定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2 组织行为的两个基本问题:①组织对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的影响方式②个人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3 组织行为的分类(1)分析水平不同宏观组织行为:整个组织微观组织行为:某个个体或小团体(2)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不同①正向组织行为②反向组织行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一)管理科学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②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③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 现代管理理论:⑴管理科学学派⑵行为科学学派⑶系统与权变管理学派(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2 人群关系理论: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霍桑实验(1924-1932)①照明实验(工作物理实验)②福利实验③群体实验④谈话实验(态度调查)霍桑实验结论:①人是“社会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②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后者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③在正式群体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④新型的领导、民主管理对生产极具重要性3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 ) 工业心理学丽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莱维特(1958)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一)研究内容1 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学科2 层次分析(1)个体行为模式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程:知觉,归因(2)群体行为模式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3)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

组织行为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探讨个体、群体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第二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核心是激励及核心创造力的问题,即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等;同时还涉及到人的认识差异、能力差异、个性差异等;群体心理核心是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的测评、人际关系的条件、人际关系的障碍与改善等;还涉及工作团队与团队精神、团体凝聚力、团体士气、团体信息交流与意见沟通、团体的决策、团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意识等;领导心理领导的素质、结构、功能与影响力;领导者的选择、考核、培训;领导体制的演变等;组织心理组织理论及其变革;现代社会组织结构的内容、特点及管理原则;组织改革的心理分析比如改革的目的、过程、动力、阻力及其克服;组织发展与组织效能组织气氛、形象、文化建设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激励问题3.领导科学问题➢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研究者与实践者相互参与的准实验方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等;观察法:也叫自然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任何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观察者以感觉器官眼、耳等为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的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优点:目标明确、简单易行、真实有效缺点:难以深入、无法进行统计分析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通过有效因素的变化来分析发现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优点:严格控制条件缺点:推广性差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调查;优点:简便易行,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缺点:真实可靠性,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出内容明确的问卷量表,让被试者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回答,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回答来研究被试者心理状态的方法;优点:高效、便于分析缺点:难以质化分析个案法:也叫案例法,是对某一个体、团体和组织在较长时间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探索其心理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研究方法;优点:内容丰富,有助于发现新问题; 缺点:描述性强,不易做出因果关系推断;测验法:测验法就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或精密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智力、性格、态度以及其他个性特征的方法;优点:科学性强缺点:技术能力要求高第三章个性管理1、人格类型1斯普兰格态度类型论依据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六个基本的领域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权力和宗教所产生的特殊的兴趣和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2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指标3大五人格模型外倾型、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经验的开放性4九型人格2、大五人格模型的关键特质:主要的人格特质如何预测工作行为;性格与职位的搭配;3、性格与职位的搭配第四章态度和工作满意度1、态度和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第五章知觉和个体决策1、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知觉者:包括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等;知觉对象: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背景、临近、大小、重复等;情景:包括时间、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2、归因理论的基本内容行为原因的三种不同解释: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人、归因于行为者的对手、归因于行为产生的情境、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3、两种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什么基本归因错误:知觉他人时常犯的错误自我服务偏见:知觉自己时常犯的错误4、知觉在组织中的具体应用招聘面试、绩效期望和自我实现的预言招聘面试:知觉因素会影响到聘用决策,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组织的劳动力情况;对面试考官来说,通常,最初印象会很快占据统治地位;而“优秀的求职者”更可能因为他没有令人不满的特点,而不是因为他具有令人赞赏的特点;绩效期望:大量证据表明人们试图证实自己对现实的知觉,即使这些知觉是错误的也会如此;自我实现的语言:又称皮革马利翁效应,指人们对别人的期望会决定他们的行为,于是期望变成了现实;5、知觉对个体决策的影响机制;知觉影响人们对决策问题的反应;由于事件的当前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着差距,因而要求个体考虑几种不同的活动进程;知觉影响决策信息的选择和评价,任何一项决策都需要针对信息进行解释和评估;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者的知觉会对信息和决策方案的选择产生影响;6、理性决策模型的步骤和假设条件步骤:1界定问题2确定决策标准3给标准开发分配权重4开发备选方案5评估备选方案6选择最佳方案假设条件:问题清晰、所有选项已知、偏好明确、偏好稳定、没有时间和费用的限制、最终选择效果最佳7、在组织中如何做出实际的决策应考虑哪些因素有限理性:那些最接近现状并达到标准的解决办法,最可能被选择;而那些独到的、富有创造性的最佳备选解决方案却可能被忽视;常见的偏见和错误:事后聪明、过分自信、锚定偏见、验证偏见、易获性偏见、代表性偏见、承诺升级、所及错误、赢家诅咒直觉模型:指从经验中提取精华的无意识过程;直觉决策的制定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直觉决策者可以在信息非常有限的条件下迅速做出决策;与理性分析相辅相成;个体差异:性别和人格差异,女性:作更多的分析,易陷入沉思或反复考虑问题;男性:在决策中更果断组织的限制:绩效评估:易受评估标准的影响奖励体系:据个人报酬多少向决策者提建议正规规则:影响决策者的自由选择权时间限制:决策最终期限带来的压力历史惯例:过去所做的决策影响当前决策第六章动机1、动机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激励过程图的内容;动机:它是一种过程,体现了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特点:活动性,动机对行为发生起推动作用、选择性,指向某一目的而忽视其它方面、复杂性,动机与行为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激励过程:2、早期动机理论的内容3、当代动机理论的整合图的内容第七章群体行为的基础1、群体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内涵:群体意识和归属感、共同的群体目标、认识到群体他人的存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互动和交流、群体内的角色认同2、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有哪些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权力需要、目标实现需要3、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1形成期,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摸索群体的规范;2震荡期:群体内部的冲突阶段3规范期:群体表现出凝聚力、产生群体身份感与友谊感;4执行任务期:群体结构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向手中的任务5中止期:群体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首要任务、注意力转向收尾;4、群体结构的五个基本因素是什么角色: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地位: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规模:人们总是对群体有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集体精神会激励成员加倍努力工作从而提高群体的生产率水平;但是,这一刻板印象是错误的;内聚力的定义: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内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5、群体思维对群体决策的影响;优点:提供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增加了观点的多样性、产生高质量决策、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缺点:浪费时间、增加从众压力、可能会被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明6、群体决策的技术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互动群体:成员之间面对面互动接触,依赖言语和非言语进行沟通;电子会议:群体成员通过电脑进行交流,可以采取匿名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投票头脑风暴:运用激发想法与观念的过程,鼓励人们提出各种备选方案,杜绝任何对这些观念的批评意见;名义小组:在决策中对群体成员的讨论或人际沟通加以限制,但群体成员是独立思考的;象召开传统会议一样,群体成员都出席会议,但群体成员首先进行个体决策;第十章沟通1、什么沟通沟通的类型有哪些P236定义:沟通是信息源透过某种管道把信息信息、观点、情感、技能等传送到目的地的过程;类型:1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传递的交流;它又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2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3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4电子沟通2、信息沟通过程模式图3、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障碍有哪些①主体障碍如个性、心理认知②内容障碍如信息、角色③媒介障碍如语言、语义、生活习惯④环境障碍如社会习俗、物理环境4、有效沟通的基本步骤① 做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②确认对方的需求③ 正确阐述自己的观点④恰当处理双方的异议⑤达成一致协议⑥双方共同实施5、沟通的核心技能换位思考: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主客体双方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积极聆听:聆听不仅是耳朵听到相应的声音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情感活动,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的回应,向对方传递一种信息:我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和关怀你;6、人格结构的PAC理论在人际沟通中的应用1.相互作用分析的概念每个人在心理性格上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在每一个人身上,三种心理状态的比重并不相同;1平行沟通:平行沟通是一种在符合正常人际关系的自然状态下的反应,也是被人所预期的反应;2交叉沟通:在某一交流中,如果得到的不是适当的反应或预期的反应,就可能成为交叉沟通;相互作用分析的重要原则1、尽量以成人的自我状态控制自己,并以成人的语调和姿态来对待别人;2、鼓励和引导对方进入成人的自我状态;目前PAC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咨询,企业管理等方面;课本PPT没有这方面内容第十一章领导1、领导的定义和权力来源定义:领导是领导者促使其下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地完成任务的艺术;权力来源:2、不同领导行为理论内容一、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结构维度:是指领导者更愿意界定和建构自己与下属的角色,以达成组织目标;关怀维度:是指领导者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二、密执安大学的研究员工导向: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生产导向: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群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看作是达成目标的手段;3、不同领导权变理论的内容:领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的函数一、菲德勒权变理论:1、领导风格是影响领导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2、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情境对领导者是否有利①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②工作结构③领导者的职权二、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①经理们在决定何种行为领导作风最适合处理某一问题时常常产生困难;②领导风格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做决策时享有的自由度有关;③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善于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最恰当行动的人;④领导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如领导者自身的能力,下属及环境状况、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适当选择连续体中的某种领导风格,才能达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决定领导模式三因素:管理者的特征、员工的特征、环境的要求三、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心理学家科曼Karman,1966将工作与关系两个领导行为维度与下属的成熟度结合起来领导类型应适应组织成员的成熟度;这里所指的成熟主要是指心理成熟;成熟度是指成就动机、承担责任的意愿包括愿望、热情、信心和能力包括学识、技能和经验等四、道路—目标领导理论豪斯等人认为,领导是激励下属的过程;领导者的责任就是通过明确指出如何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扫清通向目标的各种障碍,从而使下属能够顺利达到目标;4、当代不同领导理论的基本内容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时间压力,领导者与下属中的少部分人建立了特殊关系;这些下属成为圈内人;当领导者与某个下属进行相互作用的初期,领导者就暗自将其划入圈内或圈外,并且这种关系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二、领导替代模型领导替代模型认为,在有些情景下,领导过程可能对下属没有产生影响,或者被其他因素替代;使领导过程失去作用的变量被称作“中和”因素;三、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者通过明确角色和任务要求来指导和激励下属朝着既定的目标工作,根据下属表现的恰当性对下属加以奖励或约束;变革型领导者鼓励下属为了组织的利益超越自身利益,并能够对下属产生深远而不同寻常的影响;四、新型员工的领导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员工领导的新挑战源自知识工作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知识员工的流动性②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③成果的无形性;第十二章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1、组织理论回顾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2、几种典型的组织结构模型的特点直线制组织结构:简便易行、反映敏捷、费用低廉、责任明确,适用于小型组织职能式结构:一种以工作为中心进行组织分解的结构,组织从上至下按照相同的职能将各种活动组合起来;特点:促进部门内规模经济、促进深层次知识和技能提高、促进组织实现职能目标、在小型中型规模下最优、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时最优事业部式结构:适应不稳定环境下的快速变化、由于清晰的产品责任和联系环节从而实现顾客满意、跨职能的高度协调、各分部适应不同的产品,地区和顾客在产品种类较多的大公司中效果最好、决策分权区域式结构:以用户或顾客为基础进行结构整合;其优劣势与事业部式组织特征相似;矩阵式结构:获得了适应环境或顾客双重要求所必需的协作、实现项目产品之间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适应不确定环境下复杂的决策和经常性的变革、为职能和生产技能改进提供了机会、在拥有多种产品的中等组织中最佳3、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战略目标:创新战略、成本最小化、模仿战略环境:包括组织界限之外的可能潜在影响组织经营及达到目标的一切要素技术因素:常规性技术:技术活动是自动化、标准化的操作;非常规性技术:技术活动的内容根据要求有不同的活动;组织规模:大型组织倾向于比小型组织更加为专门化,更为部门化,更多垂直层级设置和更多的规章制度第十三章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内涵、类型、功能、体系组织文化的内涵:或称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组织文化的功能:导向、辐射、约束、凝聚、激励、调适组织文化的类型:一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艾莫瑞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德 1.学院型组织型 2.俱乐部型组织型 3.棒球队型组织型 4.堡垒型组织型二卡梅隆—奎因分类:等级森严式市场导向式部落文化式临时体制式组织文化体系:1.物质层 A 厂容厂貌 B 产品的外观与包装 C 技术设备与工艺特点2.制度层 A 工作制度生产、销售、财务、人事、设备管理及奖惩制度等B 责任制度干部、职工、部门责任制等C 特殊制度如:非程序化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等3.精神层 A 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理念,指导思想等 B 企业精神企业优良传统、观念、意识等 C 企业风气精神状态与风貌 D 企业目标企业经营方向和战略方针 E 企业行为个人和群体的行为准则2、中国传统组织文化建设基本要求有那些1:人与人:讲凝合、讲依存;要追求人伦情怀的深厚底蕴;2:人与社会:讲认同、讲守常,要追求社会本态的合理状态;3:人与自然:讲和谐、讲合一,要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3、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有那些一、组织文化初期建设创始人——组织蓝图——创业团队——吸引成员——认同二、组织文化的中期建设规范——改革——发展三、组织文化的晚期建设强力调头——文化改组——破产重组补充知识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2、以霍桑实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r、F·J·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berger3、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与行为的现阶段1965—20004、积极组织行为学阶段2000年至今前景理论:回避损失、参照依赖和捐赠效应;1)回避损失:指损失的效用要比等量收益的效用得到更大的权重;2)参照依赖:指人们对资产的变化比对净资产更敏感,因此人们根据参照点来定义价值,而不是根据净资产本身;3)损赠效应:指对于获得的自己财产之外的东西,人们倾向于给予更高的评价;早期研究假定:态度作为原因影响到行为;近期的研究表明:如果考虑一些调节变量,态度可以有力地预测未来的行为,并且可以证实态度——行为关系调节变量重要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高的相关性两者越具体,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越有力容易回忆的态度更能预测行为社会压力有绝对的权力时,两者更不一致个体对事件有直接经验时,两者关系更强烈.观点一:态度支配行为态度影响行为结果观点二:行为决定态度自我知觉理论工作满意度是指由于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引起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工作本身内在因素、薪酬、工作条件、人格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尊重需要、社会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需要是有层次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理论背景:1传统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2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这两种因素是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它只带有预防性;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过程型激励:侧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的积极性既与目标价值密切相关,也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密切相关;个体以某种特定方式采取活动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该物能给自己带来某种结果的期望程度,及这种结果对个体的吸引力;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目标;其激励的效果受目标本身的性质和周围变量的影响;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基本观点: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行为矫正型激励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的观点,认为强化可以塑造行为,即行为是由环境引起的;他提出了一种"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这就是强化理论,也叫做行为修正理论;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当代激励理论:通过改变工作环境的本质进行激励工作特征模型——五个核心任务维度哈克曼和奥德海姆技能多样性、任务完整性、任务重要性、工作自主性、反馈安全需要:通过加入群体能够降低个体独处时的不安全感;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后,会感到自己更为强大,因而减少了自我怀疑感,而对威胁更有能力抵制;地位需要:加入一个被大家认为十分重要的群体,能够使个体获得该群体成员所拥有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自尊需要:群体能使其成员感受到自我价值;群体成员的身份除了能向外人传递自己的地位之外,还能够增强群体成员的自我价值感;归属需要:群体能满足社交需要;人们往往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得到满足;对许多人来说,工作中的人际互动是满足他们归属需要的最基本途径;权力需要:有些东西是个人无法实现的,但是通过群体活动却可以实现;权力就是其中之一;权力需要是指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目标实现的需要:有时,为了完成某个具体目标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汇集众人的智慧、知识和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此时,管理者就要依赖群体来完成目标;领导特质理论斯多基尔Ralph M. Stogdill,1904—1978有关领导素质分为如下六大类:1身体特征,如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仪表出众、打扮整洁;2社会背景,包括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良好的社会地位;3智慧和才能,如过人的智慧、专业知识和技能;4性格,如自信、支配、进取、独立、自制、创造;5工作特点,如渴望获得成就,责任感强,有事业心和以工作为荣;6社会技能,如善于交际,有行政能力和能够与人合作;。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组织行为学》课程学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的定义与特征一、组织与组织行为所谓组织就是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有特定目标和一定资源,并保持某种权责结构的人群集合体。

组织行为学探讨的是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行政组织、教育组织、医院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1、组织是由人组成的。

2、明确的目标。

3、一定的权责结构。

(二)组织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有目的的活动。

行为具有目的性、意识的调节性、适应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二、组织行为学的内涵组织行为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的预测、解释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1、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的规律性。

虽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但是也离不开对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

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根据,而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现。

因此,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密不可分的。

2、研究范围。

3、研究方法。

4、研究目的。

三、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组织中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即组织行为学,则兴起于20 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

组织行为学的探索期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组织行为学的初创期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标志为以“霍桑实验”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创立。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梅奥(E.Mayo)根据霍桑实验结果,于1933年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影响人的组织行为学的形成期为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标志为系统化的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组织行为学学科的确立。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术语(一)变量1、自变量。

2、因变量。

3、中介变量。

(二)因果关系(三)相关性与相关系数相关性是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的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19
什么是能力?
►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 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成各种任务 的可能性。
心理能力(intellectual ability) 体质能力(physical ability)
•2020/4/19
心理能力 (intellectual ability)
•2020/4/19
工作压力
➢ 当个人意识到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又 不确定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时,会体验到紧张不安、焦虑等不愉快的情 绪。这种情绪体验被称为工作压力。
工作压力的心理成分有三个组成部分: ① 知觉到的挑战 ② 所面临问题或挑战的重要性 ③ 不确定性
•2020/4/19
•2020/4/19
气质类型的特点
神经类型 强 均衡性 灵活性 (气质类型) 度
行为特点
活泼型
强 均衡
(多血质)
灵活 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好 交际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不均衡
灵活 攻击性强,易兴奋,不易 约束和抑制
安静型
强 均衡 不灵活 安静,坚定,迟缓有节,
(黏液质)
不好交际
抑制型 (忧郁质)
弱 不均衡 不灵活 消极防御反应,胆小畏缩
工作压力对人的影响
■ 生理影响 ■ 心理影响 ■ 行为影响
•2020/4/19
压力源 引Leabharlann 工作压力的原因 : ■ 环境因素 ■ 组织因素 ■ 个人因素
•2020/4/19
压力与绩效的关系
➢ 素质 ➢ 环境和教育 ➢ 社会实践 ➢ 其他方面
•2020/4/19
怎样实现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1)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 (2)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 (3)人的能力要互补; (4)加强员工能力培训; (5)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2020/4/19
•2020/4/19
两种性格类型
►性格作为个体心理特征之一,是指一个人在态度和行 为方面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这种稳定的态度 体系和定型化的行为模式就是性格。瑞士心理学家荣 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 内容不同 ► 来源不同 ► 社会意义不同
•2020/4/19
"大五"人格模型
指个人被要求的情绪 与真实情绪之间的冲 突。
➢情绪管 理
•2020/4/19
情绪智力(EI)
➢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即情商, 属于一种非认知的技能、潜能和素质范畴,它影响到 一个人能否成功地面对环境的要求与压力。它包括五 个维度: ■ 自我意识:体味自我情感的能力。 ■ 自我管理:管理自己情绪和冲动的能力。 ■ 自我激励:面对挫折和失败依然坚持不懈的能力。 ■ 感同身受:体味他人情感的能力。 ■ 社会技能: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在决定情绪的三因素中,生理激活决定情 绪的强度,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情境刺激 则是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条件。认知因素在三 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情绪情感是通过认知过程 的折射而产生的。
•2020/4/19
指在人际交流中,表现 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的 努力、计划和控制。
➢情绪劳动
➢情绪失调
➢情绪智力
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M.R.Barrie & M.K.Mount, 1991)把人的个性分成五个特质维度:
✓ 外向与内向(extroversion & introversion) ✓ 情绪适应性/稳定性)(emotional adjustment) ✓ 易相处性/合群性)(agreeableness) ✓ 谨慎程度/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 ✓ 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包括相互联系 的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020/4/19
个性与行为的关系
个性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人的行为:
个性
● 学习历史 ● 知觉 ● 态度
行为
环境
● 组织 ● 工作 ● 社会环境
•2020/4/19
► 差异性 ► 倾向性 ► 稳定性 ► 整体性 ► 社会性
个性的特征
•2020/4/19
个性的分类
► 四种气质类型 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在心
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反映个体心理活 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 部表现。
气质的类型:
■ 多血质(活泼型) ■ 胆汁质(兴奋型) ■ 黏液质(安静型) ■ 忧郁质(抑制型)
组织行为学个体差异概 述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第二章 组织中的个体差异
① 个性差异 ② 能力差异 ③ 情绪与工作压力 ④ 态度与价值观
•2020/4/19
什么是个性?
个性,即人格,是一个包含了先天禀性(遗传和心 理及生理上的传承)和后天教养(环境、发展的熏 陶)、性情特质、人对情境的知觉等交互作用,以 及社会化过程的自我概念。它有着复杂的结构,包 含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以及性格和心理能 力等
第一类:原始的基本情绪 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
•2020/4/19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 定的,而是由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共同决定的。
7个维度
•2020/4/19
心理能力
算数 言语理解 知觉速度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空间视知觉 记忆力
体质能力 (physical ability)
9种能力
•2020/4/19
体质能力
动态力量 力量因素
躯体力量 静态力量 爆发力 广度灵活性
灵活性因素
动态灵活性
躯体协调性 其他因素
平衡性 耐力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情绪
➢ 情绪的定义:人有喜、怒、哀、乐、惧等心理体验, 这种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称为情 绪或情感。情绪的实质是有机体特有的调节和监测生 活过程与生命安危的一种信号系统。
➢ 情绪的分类:
上排左起:中性、惊奇、快乐 下排左起:害怕、悲伤、愤怒
•2020/4/19
情绪连续体
快乐 惊奇 害怕 悲伤 愤怒 厌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