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形态与功能完整版
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动物的繁殖行为
繁殖方式:有性繁 殖、无性繁殖、孤 雌繁殖等
繁殖季节: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季 节,如鸟类在春季 繁殖,鱼类在夏季 繁殖等
繁殖地点: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地 点,如鸟类在巢穴 中繁殖,鱼类在水 域中繁殖等
繁殖行为:包括求偶、 交配、产卵、孵化、 育雏等过程,不同动 物有不同的繁殖行为, 如鸟类有求偶、交配、 产卵、孵化、育雏等 过程,鱼类有产卵、 孵化、育雏等过程。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血管:输送血液的主要通道,包括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紧密相关, 负责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动物的排泄系统
动物行为习性
动物的习性
觅食行为:动物寻找和获 取食物的方式
繁殖行为:动物繁殖后代 的方式和过程
社会行为:动物之间的互 动和合作方式
防御行为:动物保护自己 免受天敌侵害的方式
动物的迁徙行为
迁徙原因:寻找食物、躲避恶劣环境、 繁殖等
迁徙方式:飞行、游泳、徒步等
迁徙距离:短距离、长距离、跨国等
迁徙时间:季节性、周期性等
迁徙对动物的影响:提高生存几率、促 进基因交流等
迁徙对环境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影 响生物多样性等
动物的捕食行为
捕食方式:主 动捕食、被动 捕食、合作捕
食等
等
心肌的功能: 推动血液流动, 维持血液循环
动物内脏系统
心脏: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维持血液循环 肺: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肝脏:分泌胆汁,参与代谢,解毒 肾脏:过滤血液,形成尿液,排除体内废物 胃肠道: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生殖系统:繁殖后代,保持物种延续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和 体内器官内表面的一层层呈 膜状的紧密排列的细胞。上 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排 泄和吸收等功能,分布在动 物体不同部位的上皮,其功 能各不相同。 按细胞层数上皮组织可分为 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按照细胞的形状可分为扁平 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 等几种。
结缔组织:由蛋白纤 维、基质及分散其中 的细胞构成。细胞间 基质由氨基多糖和蛋 白多糖组成。
在血液பைடு நூலகம்,由CO2产生 的HCO3-还是血液缓冲体 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 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 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和血液中化学物质的调节 和自动控制。人体的呼吸调节中枢位于脑桥和延髓中。 延髓呼吸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信号控制保持了呼吸节律的 平稳。脑桥和延髓的呼吸调节中枢还可以根据血液中的 pH变化对呼吸作用进行调控,大动脉还具有氧传感器。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 心肌和平滑肌3种类型。
骨骼肌——负责身体由意识支配的运动。 平滑肌——分布于消化管、膀胱、血管壁和其他内脏器官中。
心
肌——能够自动、有节律地收缩,不受意识支配。
第一节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 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细胞即 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含有细 胞体(含细胞核)和数条长短 不等的突起(树突和轴突)。
二、消化
消化是食物在消 化系统中被分解 成动物细胞能够 吸收的小分子的 过程。 食物的营养成分 通过消化作用后 形成的这些小分 子单体为动物体 及其生命活动提 供了结构原料和 能源。
人体的消化系统 由消化管和消化 腺组成。 消化管的主要部 分是口、舌、咽、 食管、胃、小肠、 大肠和肛门。
内部免受机械损伤、防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12)PPT
有粒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白细胞
单核细胞
无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36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37
38
软骨和骨
• 软骨组织是特化的具有支持作用的结缔 组织,构成软骨的主体。
• 骨组织的细胞间质内有大量钙盐沉淀, 是坚硬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39
骨结构
骨组织
骨基质:大量、钙化固体基质,有机成分35%, 无机成分(骨盐)65%
20
21
结缔组织类型
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血液
软骨和骨
22
固有结缔组织:
2.1 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组成: 由少量、多种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分布: 全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功能: 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
50
51
类型2:心肌(不随意肌)
有横纹 单核或双核, 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有分支
52
53
54
55
类型3:平滑肌(不随意肌)
无横纹 受植物性神经支配
56
57
肌肉的再生: 骨骼肌细胞不具备分化和分裂的能力。 平滑肌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可以自身分
裂繁殖,也可以由未分化的细胞分化形成 。如妊娠期的子宫。 心肌一般认为也不具备分裂能力
树突:多个,较短,
突起
呈树枝状分支
轴突:一个,细长
功能:
接受刺激
传导神经冲动
60
一 个 神 经 元 的 基 本 结 构
61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神 经 细 胞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必需氨基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八种。 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八种。 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两种。 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精氨酸两种。 这十种氨基酸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这十种氨基酸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成年人不必需组氨酸。 注:成年人不必需组氨酸。 完全蛋白质: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动物蛋白。 完全蛋白质: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动物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不含全部必需氨基酸,植物蛋白。 不完全蛋白质:不含全部必需氨基酸,植物蛋白。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由基质及分散 其中的纤维、 其中的纤维、细胞构成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 防御、 防御、修复和运输等功 能。 包括:疏松结缔组织、 包括:疏松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血液、 脂肪组织、血液、 致密结缔组织、软骨 致密结缔组织、 组织、骨骼。 组织、骨骼。
维生素
维生素分为两类: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 维生素分为两类: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 生素B 核黄素)、维生素B 吡哆醇)、泛酸、 )、维生素 )、泛酸 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吡哆醇)、泛酸、 生物素、烟酸、叶酸、维生素B 和维生素C 生物素、烟酸、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脂 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 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P89
二、动物的结 构与功能对 生存环境的 适应
狮子与马消化系统差异很大
三、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体液内环境包括:血液、淋巴、 (体液内环境包括:血液、淋巴、体腔液和组 织液等几部分) 织液等几部分)
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专门 的体内交换表面 具有复杂结构的动物体 大部分细胞不与外环境 直接接触, 直接接触,依靠内部机 构所提供的表面和液体 环境来实现与外部环境 中化学物质的交换
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篇一:动物生物学教案理解动物的形态与功能动物生物学是研究动物的结构、功能、生态等方面的学科。
通过学习动物的形态与功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适应性、进化以及生态相互作用等重要内容。
本教案将围绕动物的形态与功能这一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的各种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一、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基本概念1.1 动物形态的定义与分类动物形态指的是动物的外部结构特征,包括体型、颜色、外骨骼等。
根据形态的相似性,可以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1.2 动物功能的概述动物的功能指的是动物各个器官和结构的生理功能,与动物的形态密切相关。
不同的形态结构能够执行不同的功能,如鸟类的羽毛可以帮助它们飞行和保持体温。
二、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1 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动物的结构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密切。
通过适应环境的压力,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相互配合,达到生存和繁衍后代的目的。
比如河马的圆形身体结构,使其能够在水中灵活移动。
2.2 形态结构对生活方式的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会对其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猫头鹰的圆盘状面容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捕捉猎物。
三、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的进化3.1 动物形态与功能的演化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演化。
随着环境压力的变化,那些具备适应性结构和功能的个体将在生存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让这样的形态与功能逐渐演化成其他形态。
3.2 演化中的功能重塑动物的形态和功能在演化过程中会发生重塑,这是为了应对新的环境挑战。
比如陆地哺乳动物的后肢适应性进化,使它们可以奔跑和捕食。
四、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实际应用4.1 动物形态与功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们通过对动物形态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医学科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比如研究鸟类的飞行机制可以为飞行器设计提供灵感。
4.2 动物形态与功能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动物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对于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概况
25
◆ 间质:多 ♦ 基质多; ♦ 纤维少: 3种、 疏松网状;
26
(2)致密结缔组织:韧带、肌腱 特点: 韧性强
◆ 细胞少 主要是 成纤维 细胞
27
◆ 间质:多 ♦ 基质少; ♦ 纤维多 胶原纤维 密集成束; 弹性纤维 很少;
28
(3)软骨:特殊的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 坚韧、 柔软、
1种、多种细胞 → 有序组合 → 细胞群体(组织) → 特定功能; ● 四种基本组织:脊椎动物 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13
1. 上皮组织 分布:身体及其各部分的表面
◆ 体表;
◆ 器官外表面;
◆ 器官(管、腔、囊)内表面; 特点:◆ 细胞:大量、紧密相连;
◆ 细胞间质:少;
14
形态:膜状 单层上皮:无脊椎、脊椎动物; 复层上皮:
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和
系统,最后发展为多细胞生物体。
3
● 单 → 多细胞动物:进化上的飞跃 ● 细胞的分化
◆ 最早期分化:营养、生殖细胞; ◆ 进一步分化
→ 多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
4
● 组织的出现 ◆ 同种功能的细胞组成; ◆ 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形成;
● 器官的出现:重要进步 多种组织 → 器官 → 1种、多种功能;
————————————————————普通生物学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1
————————————————————普通生物学 第二篇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 单细胞动物(生物)
◆ 一个细胞:一个生物体;
◆ 全部生命活动:单个细胞内完成;
◆ 细胞器:执行各种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
初中生物教案:动物形态与功能一、教学目标1.理解动物的形态对其功能的影响;2.学习并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不同动物的适应环境和习性。
二、教学内容1.动物的形态结构2.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3.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4.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动物形态与功能的关系;(2)掌握动物的结构组成;(3)认识动物生存的环境适应和习性。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生命形态的奥秘;(2)从较深层次上认识与探究动物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2.小组讨论法3.实践操作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动物的形态结构1.生物的基本单位a. 从DN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整个生物体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分工合作性等方面进行讲授。
2.动物形态解剖基本名词a. 对生物形态学中的基本名词进行讲解,包括头部、颈、胸、腹、四肢、口器、翅膀、鳞片、毛发和甲壳等。
第二节: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1.外形特征a. 通过形态特征对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进行鉴定。
2.内部结构a. 讲解哺乳动物五大系统的器官结构,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第三节:动物功能与形态的关系1.生命功能a. 通过讲解生命的呼吸、消化、循环、排泄、运动和感觉等反应,介绍不同形态的动物采取哪些方法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动物形态与适应a.讲解不同动物形态的适应环境和习性,如鱼、鸟、哺乳动物、昆虫等的适应特征。
第四节:实践操作1.通过学习动物骨骼、肌肉、组织等,模仿动物动作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总结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生命形态的奥秘,了解动物的形态组成,在实践操作中加深知识的理解;2.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并探究生命的美妙和优越性;3.学生可以在教学后进一步发挥创造性思维,丰富生命科学的知识体系。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1)
起润滑食物、保护口腔、帮助食物下咽和水解食 物中淀粉的作用。
29
30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 食道是肌肉管道, 通过反复收缩和舒 张,可以将食物挤 压至胃。
➢ 进食时咽喉上下运 动控制食道和气管 的交替开通
31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 动物具有其特殊的组织,组织是构成器官的基本结构 ➢ 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 上皮组织是指覆盖身体表面和体内器官内表面 的一层层呈膜状的紧密排列的细胞。
➢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排泄和吸收等功能, 分布在动物体不同部位的上皮,其功能各不相 同。
皮肤、肺、肾小管、消化道 单层上皮、复层上皮
➢ 肌肉组织的功能是维持 机体和器官的运动。
➢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 心肌和平滑肌三种类 型。
8
动物的组织
神经组织
➢ 神经组织是动物体内分化程度 最高的一种组织。
➢ 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细胞构成。
➢ 每个神经元都含有细胞体(含 细胞核)和数条长短不等的突 起(树突;轴突)。
• 具有相同来源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细胞群组 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
• 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特定形态结构,每一 种器官完成与其形态特征相适应的生理功能。
• 在功能上相关联的一些器官联合在一起,分工 合作完成某种生命必需的功能,这种比器官更 高层次上的结构单元称为系统或器官系统。
3
动物的组织
14
器官与系统
淋巴系统和免疫系统
➢ 淋巴系统和免疫系统紧密合作,共 用一些结构。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初中生物知识点: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水中生活的动物:1.鱼(1)鱼的种类:在脊椎动物中,鱼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现存鱼类约2万种。
根据鱼类生活水域的不同,可分为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中国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中国淡水鱼类约800种,包括鲫鱼(如图所示)、鲤鱼、鲢鱼、鲱鱼、草鱼、鳙鱼等。
中国已知的海洋鱼类有1600多种,包括带鱼、大黄鱼等。
(2)鱼类对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① 形态:身体呈纺锤形,体表有鳞片,可分泌粘液,减少运动时的阻力。
②运动: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产生动力。
③ 呼吸:用鳃呼吸。
④协调:胸鳍、腹鳍能维持鱼体平衡,尾鳍决定鱼体运动的方向。
⑤ 感知:鱼的身体两侧有一条明显的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并确定方向。
它是一种感觉器官。
2.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结构简单。
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中的两层细胞组成,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胚层层。
身体里有一个消化腔,一个嘴巴,没有肛门。
比如水母、海葵和水螅。
(2)软体动物:它们身体柔软,具外套膜,身体外面有贝壳。
如乌贼、河蚌。
(3)甲壳类动物:虾、蟹等的体表有坚硬的盔甲。
此外,还有海龟、海龟、鳄鱼、海豚、鲸鱼和海豹生活在水中。
其中,海龟、海龟和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鱼和海豹属于哺乳动物。
另外,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龟、鳖、鳄鱼、海豚、鲸、海豹等,其中龟、鳖、鳄鱼属于爬行动物,而海豚、鲸、海豹则属于哺乳动物。
陆生动物1.蚯蚓:(1)生活习惯: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的有机土壤中。
它们白天在土壤中挖洞,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
它们在夜间爬出地面。
以地上的落叶为食。
(2)外部形态: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
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
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3)运动:蚯蚓的体壁有相对发达的肌肉,通过肌肉和鬃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呼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完成,其过程可概括为:2.其他环节动物(1)沙蚕他们住在海边的沙滩上。
第4章动物的形态与功能1
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76
人消化管道的一般结构
• 粘膜 • 粘膜下层 • 肌层 • 外膜
77
• 黏膜
– 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腺上皮。另外, 在消化管壁上皮内还有散在的多种内分泌细胞
– 固有膜:类似网状结缔组织,有小消化腺、血管、淋 巴组织、神经和少量分散的平滑肌。淋巴细胞常穿入 上皮组织内参加机体的免疫作用。
68
69
呼 吸 系 统
循 环 系 统
70
消化系统与营养
71
营养与消化的概念
• 营养:生物体从外界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能量和物质,满足其生长和繁殖所需要的一种最基 本的生理功能。
• 营养是生命活动的起始点,为一切生命活动提供了 必需的物质基础。
– 自养:利用自身制造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的营养方式; – 异养:不能通过自身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
弹性组织:不同组织中,纤维排列不同,韧带等处常
平行排列成束;大动脉等处多编织成网。
28
29
30
脂肪组织(adipose tissue)
固
组成: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有 结 缔 组
分布:皮下组织、肠系膜、网膜
脂
等处,且包裹心脏、肾脏
肪
和肾上腺等器官。
组 织
功能:含有脂肪,储存能量
分类:
织
单房性脂肪组织:白色,颗粒大
20
21
结缔组织类型
结缔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致密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
血液
软骨和骨
22
固有结缔组织:
2.1 疏松结缔组织(loose connective tissue) 组成: 由少量、多种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分布: 全身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之间 功能: 支持、连接、防御、保护和营养、修复
普通生物学动物的形态与功能2ppt课件
肺活量
补吸气量:1.5~2.0L 潮气量: 400~600(500)mL
肺总容量 补呼气量:0.9~1.2L
余气量: 1.0~1.5L
肺活量
•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 男:3500ml • 女:2500ml
4、气体交换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交换部位
肺泡、肺泡毛细血管处
第二道防御线
• 2 抗菌蛋白:能配合免疫细胞、抗体或其它 防御因子,使它们发挥较强的免疫功能。如 补体、干扰素、溶菌素、吞噬细胞杀毒素、 白细胞素、血小板素等。
抗菌蛋白-补体
• 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 的一组(约20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 它是一类酶原,能被任何抗原和抗体的 复合物所激活.由于它在抗原和抗体反 应中有补充抗体的作用,故称补体。
水螅 扩散作用 涡虫 肾管排泄 昆虫 马氏小管排泄
二、渗透调节和排泄
• 3.排泄系统在稳态 中的作用
•人 排泄的途径: 呼吸器官:CO2和水; 大肠:胆色素、无机盐等; 皮肤:水、盐、尿素等; 肾脏:含氮废物、水、盐;人 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二、渗透调节和排泄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最重要器官之一。 生理功能: • 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 保持体液中的重要电解质(钠、钾、碳酸氢盐及
氯离子等),维持酸碱平衡 • 肾脏还可生成某些激素,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
素等,所以肾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3.1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的组成
肾 脏: 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排尿的 通道
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 壁脊柱的两侧,左右 各一个。
肾脏
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动物的形态与功能一、填空题1.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差别,一般可将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类。
2.上皮组织的主要功能起保护作用。
3.根据功能和形态可将其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肌肉组织等。
4.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输物质。
5.血液是液态的结缔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液组成。
6.肌肉组织主要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
7.神经组织是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组织。
8.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单位,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能力。
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完成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10.骨骼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身体,同时兼有运动和保护作用。
11.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及淋巴组织构成。
12.高等动物的皮肤从组织学上可以区分为皮肤和皮肤衍生物两部分。
13.高等动物的皮肤在进化过程中衍生出各种坚硬的构造以及各种不同形态的腺体,前者包括毛、蹄、指甲等,后者包括皮脂腺等。
14.动物界中支持骨架有流体静力骨骼、外骨骼和内骨骼三种形式。
15.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
16.人体骨骼可以分为中轴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17.附肢骨骼由四肢骨和躯干骨构成。
18.动物运动的形式有变形运动、鞭毛及纤毛运动、肌线运动和肌肉运动。
19.肌肉运动是通过肌肉收缩实现的,而肌肉收缩是机动丝蛋白在肌球蛋白丝之间相对滑行的结果。
20.动物的消化方式有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和微生物消化三种。
2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23.动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小肠。
24.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5.整个呼吸过程由以下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组成。
26.肺泡是肺实现气体交换的结构与功能单位。
27. 呼吸肌的活动是推动气体进出肺的原动力。
28.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29.血管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30.血液存在于血管系统,运行于全身,可分为有形的血细胞、血小板和无定形的血浆。
31.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类。
32.血小板的重要功能是凝集、释放、粘附。
33.人的血液循环有静脉循环和动脉循环两个途径。
34.淋巴系统由淋巴器官和淋巴管组成,其主要功能是运送淋巴液返回静脉。
35.排泄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36.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它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个部分。
37.肾脏的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38.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等三个过程。
39.脊椎动物的排泄器官为肾脏,根据系统发生、个体发育以及它们在动物体腔内的位置,可分为前肾、中肾和后肾三种。
40.人和动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配合调节下,机体各部分的活动协调一致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41.人体最重要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42.人体的内分泌调节轴是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下丘脑-垂体-性腺。
43.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先天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44.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45.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以突触连接,突触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6.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心脏的搏动,其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叫冠状动脉。
毛细血管的作用是血液和组织液的物质交换。
47.在血型遗传中,父亲的血型是AB型,母亲是B型,他们的子女不可能出现的血型为 o 型。
二、名词解释组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被称为组织,组织是多细胞生物的基本形态。
如人体的基本组织。
器官:不同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执行特定生理机能的结构组成器官。
如大脑、胃、心脏等系统:由若干个机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组成的能够完成特定功能任务的结构。
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是没有分泌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
它们所分泌的物质(称为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人体内有许多内分泌腺分散到各处。
有些内分泌腺单独组成一个器官,如脑垂体、甲状腺、胸腺、松果体和肾上腺等。
另一些内分泌腺存在于其他器官内,如胰腺内的胰岛、卵巢内的黄体和睾丸内的间质细胞等。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各各激素对机体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机能活动、新陈代谢起着十分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
此外,松果体和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以及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不进入血液,且由导管流出。
神经细胞: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
消化:把摄入的食物经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吸收:简单的小分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机械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消化过程.化学性消化;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指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但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呼吸;有机体利用氧气通过代谢分解有机化合物释放化学能的过程。
肺通气;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换气;是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全身心血管系统内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
动脉血是在体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静脉血:在体循环的静脉中流动的血液。
即体循环中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中右心房到的肺动脉中的血液。
血清指血液凝成的血块在回缩时从血块中挤出的液体,即除去了纤维蛋白原和少量的参与凝血的血浆蛋白,增加了血小板释放的物质的血浆。
凝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一种抗原。
凝集素:血清中的一种免疫球蛋(抗体)。
肺循环:心脏有节奏地收缩把血液挤出去,血液从右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体循环:血液由左心房进入右心室,再由左心室流出,经过各种器官组织回到右心房,又称大循环;闭管式循环: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和心脏里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其循环速度快,运输效能高;开管式循环:动物体内的血液不完全在心脏与血管内流动,而能流进细胞间隙的循环方式;完全双循环:从鸟纲开始,其心脏四腔,具左右动脉弓,心房与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具左心房与左心室以及右心房与右心室),来自体静脉的血液,经右心房右心室而由肺动脉入肺,在肺内经过气体交换,含氧丰富的血液经肺静脉回心注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送入体动脉到全身;排泄: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终产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由于动物进化水平不同和适应多变环境的结果;肾小体:位于肾皮质和肾柱内,呈球形,直径约200微米,分血管极和尿极;原肾管:很多两侧对称的无脊椎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成对出现。
它是只有一端开口的盲管,通常有很多分支,遍布生物体内各处,收集废液后肾管:环节动物等真体腔动物的排泄器官;马氏管:全称马尔比基氏小管,是昆虫的排泄和渗透调节的主要器官,帮助他们保持水和电解液平衡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
反射:反射是一种自然现象,表现为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反射弧: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称为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激素;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第一信使;由细胞分泌的、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他们是细胞间的通讯信号,被称为“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是指在胞内产生的非蛋白类小分子,通过其浓度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应答胞外信号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调节胞内酶的活性和非酶蛋白的活性,从而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行使携带和放大信号的功能。
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
体液免疫;以B cells产生抗体来达到保护目的的免疫机制。
细胞免疫;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转化为致敏T细胞(也叫效应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的细胞中时,致敏T细胞(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直接杀伤作用及致敏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协同杀伤作用,统称为细胞免疫。
生活史: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例如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一年中只生殖一次的和多次的,有休眠的和无休眠的等;世代交替:在某些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进行,即有性世代产生的新个体发育到成年,紧接着出现无性生殖,如此反复有序地进行下去的现象。
变态在有些生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
有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器官有变化、得到改造,有新的性状发生出来。
主要由自身基因与外环境控制,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
;个体发育:指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等过程。
;系统发生是生物形成或进化的历史。
;生物发生律;生物发生律也叫生物重演津,是1866年海克尔(E. Haeckel)提出,生物的个体发育简短而迅速地重演系统演化的过程,这就是着名的“生物重演津”。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是指人体维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
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
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心动周期:心动周期指从一次心跳的起始到下一次心跳的起始,心血管系统所经历的过程。
血压:流动的血液对单位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即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