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合集下载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

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与化学解堵研究摘要:大多数油田已处于开发中后期,主力油田逐渐步入高含水阶段,注水开发的油田采用大泵提液后,单井配注指标提高,但由于注水层的堵塞问题,导致注入压力较高,能耗巨大,注水困难,明显制约了稳产和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在油田达到高含水期后,往往需进行提液稳产的作业,提液的同时也需保证注水井有足够的注入能力,以维持较高的地层压力。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平台的正常生产。

但简单的酸化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关键词:油田注水井;堵塞机理;化学解堵引言: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大泵提液、以水驱油是目前老油田增产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注水井能够及时的对地层能量进行补充,才能够保障油田的开发效果。

但是目前很多老油田在生产过程中注水井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堵塞问题,配注指标难以实现,造成地层能量亏空,影响了油田的产量。

为保障注水井的有效注入,目前平均每口注水井注水半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一次酸化作业,否则无法实现正常注入,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

目前初步分析认为注水井井筒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存在下述几种可能:(1)注入水水质与地层水存在不配伍问题,造成注入水在地层结垢(2)注入水水质处理不达标,固体颗粒进入储层造成堵塞(3)注入水中细菌及微生物超标,地层内微生物繁殖造成堵塞因此,简单的酸化做法也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注水井堵塞的问题的,并且随着酸化作业的增多,酸化有效期会逐渐变短。

因此,有必要对注水井的堵塞机理及其对注入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相应的提出增注措施。

1.注水地层堵塞机理1.1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地层微粒运移导致的堵塞有两种情况:(1)由于流体流速高或压差波动大,使地层中的固结颗粒脱落导致随流体发生移动,在孔隙中逐渐的堆积,从而阻碍流体的流动;(2)在注水过程中,因平台设备原因,导致注水井突然停滞,地层砂粒随水流反吐,部分进入井筒或充填于防砂砾石孔隙之中,使得近井地带渗透率下降,注水阻力增大。

井下作业技术油水井措施挤堵解析课堂PPT

井下作业技术油水井措施挤堵解析课堂PPT
43
讲课到些结束
44
4、堵剂施工用量
堵剂用量可由下式确定:
V = πR2Φh
式中:V—堵剂总量,m3 R—封堵半径,m h—油层厚度,m Φ—油层孔隙度,%
一般用量在5-30m3之间;
45
(二)高强度改性树脂封窜剂(JT-1型)
及现场应用
该堵剂由钻井院研究开发,2000年用于水井 的封窜堵漏,并获得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1 年又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5
二、目前主要应用的找水、找漏技术
动态分析

井温


气举产液剖 面

技 高精度碳氧比
术 中子寿命测井
找堵水一体化 管柱
矿化度;井组的液、油、水变化
采用压风机从油套环空进行加压 气举诱喷,模拟成储集层的动态 状况进行测井。主要测量井温曲 线,压力、持水密度、流量、自 然伽马、磁定位组合曲线
将找水和堵水两种工艺整合成一 体,通过地层正常生产时产出液 的情况来判断各层含水情况
9.挤堵井段内分段试压,检查各小层封堵效果。 10.分层挤堵时,下层挤堵压力以不超过上层挤堵压力为宜。
压力过高时,可采取多次停泵降压的方法挤堵。下层试压压 力亦不超过上层。 11.关井候凝时间应不小于48小时。 12.钻塞加压不超过30KN,每钻1根要划眼3-5次,确保套管内 壁不留残灰,出口残水泥浆要有沉淀池,并及时清理。 41
为此在油田现场进行油、水井找堵水,井况调查等 工作, 并对事故井进行挤堵、封窜堵漏等作业,以保证良好的油田 开发水平。
3
一、出水的原因

1.注入水指进和窜流

出 水
2. 底 水 锥 进


3. 边 水 突 进

油井堵塞特征分析及解堵技术应用

油井堵塞特征分析及解堵技术应用

油井堵塞特征分析及解堵技术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油井解堵技术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的热门,各种新型技术被开发出来。

但是,不同油井的地层结构和油量储蓄情况不一致,所以在采用相关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并据此选出适合使用的解堵技术。

关键词:油井;堵塞特征;解堵技术;负压法1 油井地层堵塞机理和相关特点地层堵塞通常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在油井地层堵塞之前通常都有与之相应的前兆,比较多的情况有:在油井产液、产油、动液面、地层压力情况、井底压力情况等方面会有不同的数据显示或波形特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容易判断出地层是否出现堵塞现象,但是,要分析不同堵塞的各自特点、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解堵,就是更有技术含量的问题了。

1.1 堵塞机理(1)在同一油井多次开采,造成地层伤害。

油气田的钻探开发过程通常伴随地层的地质状况。

由于地层内部岩石颗粒构成复杂、各种流体成分交杂不明,因此,外来的注入流物可能会侵入地层,并对地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导致堵塞。

例如钢铁的锈斑、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菌体和代谢产物等,这些物质进入地层后,会沉积在射孔炮眼周围,导致地层渗透状况剧烈下跌。

(2)开采方式不合理也可能导致油井出现堵塞情况。

现在为了进一步提升原油的质量和产量,因此,现场施工过程中一般采取大的生产参数,生产过程出现较大压力差,致使原有液面下降,产液能力大大降低,因为流体运动阻力加强,导致油井出现堵塞情况。

(3)注入流体和地层流体之间存在差异。

这是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油井堵塞原因之一,在钻探开发过程中,有时地面其他流体会流向地层,在液体流淌过程中,地层内不断形成盐垢、细菌等,导致孔隙吼道不断降低其流通的横截面积,地层渗透率自然大大减少。

1.2 油井堵塞特征(1)从堵塞成分来看,油井的堵塞呈现出某种规律。

有的油井生产时间较短,堵塞物也主要是有机物;还有的油井已经开采使用了较长时间,在开采过程中又经过多次产量增加,所以油井的堵塞物类别比较多,成分较为复杂,有机物和无机物共同存在。

石油生产中的油井堵塞与清洁技术

石油生产中的油井堵塞与清洁技术

石油生产中的油井堵塞与清洁技术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而油井则是石油开采的重要设施。

然而,在油井生产过程中,油井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影响油井的产能和生产效率。

因此,研究油井堵塞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清洁技术是石油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油井堵塞的原因无论是在油田开发的初期,还是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油井堵塞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沉积物和砂粒堆积:随着石油开采的进行,油井中会产生大量的沉积物和砂粒,它们会随着石油一起流入油井管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和砂粒可能会在管道中堆积,形成堵塞。

2. 石蜡沉积:在低温环境下,原油中的石蜡会逐渐凝固形成颗粒状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石蜡颗粒也会在管道中逐渐堆积,造成油井堵塞。

3. 盐析:在高温环境下,一些石油中的溶解盐会随着石油的温度变化而析出,形成堵塞物。

4. 腐蚀和磨损:油井管道中的腐蚀和磨损会导致管道内部表面粗糙,从而使沉积物更容易附着在管道内壁上,最终形成堵塞。

二、油井堵塞对石油生产的影响油井堵塞给石油生产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中包括:1. 降低生产效率:油井堵塞会导致石油产量减少,降低生产效率,从而影响石油公司的经济效益。

2. 增加生产成本:在清除油井堵塞之前,公司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进行维修和清洗工作,增加了生产成本。

3. 安全隐患:油井堵塞可能引发油井爆炸、泄漏等事故,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三、油井清洁技术为了解决油井堵塞问题,石油行业推出了多种清洁技术,旨在清除已形成的沉积物、石蜡或盐析物,从而恢复油井的正常生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油井清洁技术:1. 高压水冲洗:利用高压水射流冲击沉积物,以物理力量清除沉积物,并将其冲洗出管道。

2. 化学清洗剂:使用一些化学清洗剂来溶解、分解或改变沉积物的性质,从而使其变得容易清除。

3. 超声波清洗:利用超声波的高频振荡作用,对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溶解或脱落,以达到清洁的目的。

低渗透油田油水井化学解堵技术

低渗透油田油水井化学解堵技术

低渗透油田油水井化学解堵技术摘要: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储层和原油物性均比较差,从而导致该油田的自然产能低,特别是伴随着开发时间的不断延长,个别油田可能出现油层堵塞的情况,从而引起产油量下降。

本文以低渗透油田为例,针对这一类型油田堵塞探讨了油层解堵技术。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化学解堵;技术分析引言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石油需求量的与日俱增,石油的开采量也不断增大,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石油开采作为一项复杂工程,特别是低渗透油田,油层容易发生堵塞,从而增加了石油开采的难度,因此分析低渗透油田油层解堵技术在提升石油开采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井堵塞概述油田进入含水期以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地层伤害、井筒结垢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的同时,注入的聚合物也常造成油水井的堵塞。

钻井过程中存在钻井液的固相颗粒、固井液的淋滤、射孔液的水锁、试油作业当中的液体以及各种入井流体的滤失等的堵塞问题。

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在各个生产部位都可能随时产生结垢,这些垢统称为油田垢。

其中,蜡、沥青、胶质的混合沉淀物俗称为有机垢,出砂及有机垢的混合物俗称为泥垢,还有细菌垢等。

注蒸汽采油、聚合物驱油、碱水驱油作为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技术,生产中遇到的结垢问题,除了与注水采油时碰到的结垢问题类似以外,还因为驱油时分别有蒸汽、聚合物、碱液的存在,导致硅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

二、典型井例X181井发育油层厚度14.20 m,初期日产液量3.94 m3,日产油量2.62 t,含水率21.2%;投产后产能一直较低,调堵压裂前日产液量 1.33 m3,日产油量0.48 t,含水率57.5%。

井组区域油水关系模拟分析表明,油层存在优势渗流通道,常规压裂容易造成油井含水率进一步上升。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

油田化学解堵技术研究与探讨摘要: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地层伤害、井筒结垢等问题时有发生。

作为三次采油的重要方法之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的同时,注入的聚合物也常造成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堵塞。

本文主要对油水井近井地带堵塞原因诊断和聚合物凝胶堵塞的化学解堵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油井堵塞诊断聚合物化学解堵稠油解堵原理一、油井堵塞概述油井堵塞是油气层伤害的表现之一。

在进行钻井、完井、采油、增产、修井等各种作业时,储集层近井地带流体(包括液流、气流或多相流)产出或注人能力有任何障碍出现时,油气层伤害也就随之产生了。

不论是钻井、采油、注水开发,还是在提高采收率的各种作业中,油井堵塞问题都是普遍存在的。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存在钻井液的的固相颗粒、固井液的淋滤、射孔液的水锁、试油作业当中的脏液以及各种入井流体的滤失等的堵塞问题。

在注水采油过程中,只要有水存在,在各个生产部位都可能随时产生结垢,这些垢统称为油田垢。

其中,蜡、沥青、胶质的混合沉析物俗称为有机垢,出砂及有机垢的混合物俗称为泥垢,还有细菌垢(或称生物垢)等。

注蒸汽采油、聚合物驱油、碱水驱油作为提高采收率方法的重要技术,生产中遇到的结垢问题除了与注水采油时碰到的结垢问题类似以外,还因为驱油时分别有蒸汽、聚合物、碱液的存在,导致硅垢和聚合物垢的生成。

我国很多油田都存在结垢和油井堵塞问题。

由于油田结垢对原油生产的种种不利影响,油田防垢除垢、油井解堵问题在国内外均引起极大重视。

二、油井堵塞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油井堵塞诊断属于油气层保护的范畴。

油气层保护的关键和先决条件, 就是正确了解和掌握油气层伤害的机理,但是油气层伤害因素的复杂性,做到这一点又是相当困难的。

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伤害机理往往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伤害特征和结果,如果不能确切了解油气层伤害的机理,采取的伤害解除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会加剧油气层伤害的程度。

油水井解堵培训教材压制共74页

油水井解堵培训教材压制共74页

三、解堵工艺的研究
根据各井的堵塞具体表现,充分考 虑到现场施工的安全因素,我们采取 了相应的工艺,使活性酸解堵技术与 热泡漠洗井技术、热液洗井技术、气 举等相结合,
三、解堵工艺的研究
根据油层发育的特点及纵向渗透 率差异大小,灵活采用笼统解堵和分 层解堵管柱,并尝试使用了连续油管 气举工艺,均见到好效果。工序如下。
1、活性酸解堵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 即能解除有机物堵塞又能解除无机物堵 塞。在工艺上采用两级酸化的方法有效 的避免了地层水钠、钾离子和氟硅化合 物、氟铝化合物反应产生二次污染,对 于老井的混合性堵塞处理效果较好。
2、缓速酸解堵技术
采用氟化氨等缓冲添加剂做潜在 酸,能够降低反映速度,使解堵液 到达地层深部仍可反应解除深部堵 塞。
2、微生物菌液特性 选用的微生物属于兼性厌氧菌,微生
物大小为长1~2μm,直径0.1-0.2μm.以 原油中石蜡为食物生存繁殖,繁殖速度 大约4小时体积增加一倍,并可使原油粘 度降低30~50%.
三、注水井解堵选井原则:
在注水井选井对象主要是两大类型: 第一类是全井欠注的注水井。表现为前 期注水效果较好,由于在注入过程中产生 了污染,影响了注入效果;第二类是根据 分层测试资料,有个别小层欠注,严重 影响注入效果的井。具体原则如下:
第二类是根据分层测试资料, 有个别小层欠注,严重影响注入效 果的井。具体原则如下:
3、井下压力低,物质流动性差,
4、堵塞物质成分更加复杂难于判别。对于 油井的特殊性,油井解堵增产技术在配方上 和工艺工序上进行了充分考虑。
二、解堵配方研究
采用活性酸与热液、热泡沫配 合工艺,技术关键在于活性酸配方 的针对性及其它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及与酸液配伍性。工艺的配合上。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

油水井解堵机理与技术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8-16T06:35:59.88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4月第7期作者:毛艳妮王欢刘存辉周传臣王志宏孙凤萍刘洁[导读] 随着油田的开采毛艳妮王欢刘存辉周传臣王志宏孙凤萍刘洁天津大港油田滨港集团博弘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天津 300280摘要:随着油田的开采,各油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部分油井供液不足,注水压力升高,造成油井堵水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

为了更好地实现“解堵”,本文就油水井解堵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诊断,进而提出目前几种解堵技术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油水井;解堵机理;技术措施引言:在钻井、完井、酸化、压裂等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聚合物和泥浆颗粒,会使储层渗透性降低,从而损害油井渗透性能,使油井产量大幅度下降。

1、油井堵塞机理分析1.1机理分析油井堵塞机理为:固相粒子阻塞对油气层的破坏;不合理的采油作业系统和生产进度;污物阻塞;由于外部流体和油气层的岩石不匹配而引起的损害。

1.2油田堵塞主要表现其一,油井无机垢严重。

在大部分的采油井和注水井中,由于无机垢存在,大部分结垢以碳酸钙、FeCO3产生,其中98%以上的结垢是由不溶于酸的CaSO4、BaSO4等组成。

结垢是由地层温度和压力变化引起地层液体中盐溶解度变化所形成。

其二,入井流体损害。

入井流体主要包括注入水、措施液、修井液体、井内自发生成的有害离子溶液,这些注入水对地层微生物的损害较大。

同时,钻井流体还会产生其他的不良影响,如:由于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使砂岩润湿性发生改变,从而使近井区油相渗透率下降,进而在地层中形成乳化液,从而出现“贾敏效应”,造成井眼堵塞;酸液和无酸的回流不彻底,造成二次沉淀堵塞现象。

其三,注水井地层堵塞。

该问题主要是因为,水井的阻塞使注水能力下降,并使注水波纹和效率降低,其影响油田开发动态的因素有:水质不达标、地层对水、酸、气的影响;盐分敏感性、入井液与储层流体不匹配等问题,最重要的是水质不达标。

水井酸化解堵技术

水井酸化解堵技术

注水井酸化解堵工艺技术二00九年十一月一、概况随着油田注水开发不断深入进行,大量注水井都实施了多次作业,部分井由于作业时入井液污染或酸化后返排不彻底,对地层造成二次污染,近井地带岩石骨架受到一定的损害,随着注入水推进,堵塞污染也越来越深入地层,造成地层深部污染。

对这类储层的污染,单纯采用常规酸化由于酸液反应速度快,在近井地带很快消耗,难以有效进入地层深部实施解堵,使降压效果不明显,绝大部分井措施有效期短,严重影响了地层能量的补充,制约了油田的正常开发。

我公司在多年试验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了综合酸化解堵技术,在中原油田、吉林油田、吐哈油田、长庆油田等大中油田累计推广实施200余井次,取得了较好的现场效果。

二、主要酸化技术在对砂岩应用土酸酸化,对碳酸盐应用常规盐酸酸化技术的前提下,研究推广了低伤害缓速深部酸化技术、泡沫酸酸化技术、缩膨降压增注技术、CLO2复合解堵技术等具有自身特色的解堵技术。

根据不同油田地质、地层、水质、污染状况,研制了缓速酸、稠化酸、低伤害酸、高效缓蚀剂、预处理液、转向暂堵等酸化体系,复配使用可优势互补、相互增效,解堵效果明显。

(一)、砂岩低伤害缓速深部酸化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应用依靠水解作用在地下缓慢生成HF体系的氟硼酸体系或通过使酸液中活性离子逐渐释放及在地层表面产生吸附阻碍H+与砂岩接触等措施,延缓酸岩反应速度,实现深部酸化。

通过对该酸液体系的不断优化完善,其综合性能评价结果显示,该酸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缓速性能,较高的溶蚀能力和防二次伤害能力,且与地层配伍性好。

低伤害缓速酸配方体系具有如下特点:1、反应速度是常规盐酸的1/2-1/4。

2、可有效的控制酸化沉淀的发生,沉淀控制率在80%以上。

3、酸液活性好,是常规土酸活性的6-8倍。

4、自身粘土防膨效果好,防膨率可达80%以上(对比注水井)。

5、新型增效活性添加剂,可使酸液表面张力降至21×10-3N/m。

6、新型螯合剂1%的浓度可在残酸PH为6时螯合9.0g/L的Fe3+。

油水井高效堵水堵漏技术、作用机理和应用

油水井高效堵水堵漏技术、作用机理和应用

封 堵 高 压 盐 水
1 口
封 窜 堵 漏
5 口
修 复 套 损 井
23 口
挽 救 废 弃 井
7 口
其 它 堵 漏 井
112 口
合计145口井
现场应用示例
文33-107井
(油井堵套漏、封层)
井况
该井经堵漏后解,决又问焕题发了青春, 1措98施4年前4,月产投油产,的含一水口9老9%井,,
措施后产完油自钻8由井-1段深3套3t/3漏d00,含、米水。30%, 该井变经2形注00破水0年裂见4段效月套后大漏,修。 S220下产020,量年4,稳75月到米换3的0封挤t/未堵d成,封。层
水泥 形成
0
超细 无封堵层 水泥 形成
0
0
全部穿过 模拟漏失

0
全部穿过 模拟漏失

表3 化学堵剂YLD-Ⅰ施工性能研究
编号
表观 粘度
mPa.s
塑性 粘度
mPa.s
动切 力
Pa
初切/ 初凝/
终切 终凝
Pa
h
1 15.5 15.0 0.5 2.5/5.0 15/17.4
2
27.5 25.0 2.5 2.8/5.5 12/13.5
该挽井救投了入这了口三近濒个2于难00报题万废。元的大油修井费。。
胡侧2-36井
(油井封窜堵漏)
该井于2000年4月投产, 因固井质量差而造成套管外窜,
含水达99%,无产油量。 实施新型的化堵技术后, 成功地进行了封窜,堵住了水层, 措施前产油0t/d,含水100%, 措施后,产油16t/d,含水20%。
主要研究内容
高强度微膨胀化学堵剂 引入的材料
主要主调要节功堵能剂主是的要功能是使化学

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技术

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及解堵技术

一、油气井堵塞机理分析1.油气井堵塞机理在油田开发的各个阶段如钻井、完井和酸化、压裂等增产处理后,作业中的聚合物和作业形成的泥饼会降低裂缝的导流能力和对地层渗透率造成伤害,甚至引起地层堵塞,导致油气井产量大幅下降。

造成油气井堵塞的主要原因包括[1]:固相颗粒堵塞造成的油气层损害;不合理的采油工作制度及生产速度;结垢堵塞;外来流体与油气层岩石不配伍造成的损害。

二、油气井解堵技术1.化学解堵技术化学解堵技术是根据油气井生产堵塞的原因,配制能够解除堵塞物质的解堵液,通过特定的设备把解堵液挤入目的层,使解堵液中的有效成分与堵塞物解接触发生发应,其反应生成物在地层压力和助排挤等共同作用下排入井筒,再用抽吸或气举的方法把反应物从井筒返排到地面而解除堵塞,增大和恢复井筒附近地层的渗透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2]。

(1)酸化解堵技术油气井酸化处理主要是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可以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物,恢复地层的渗透率,还可以应用于溶解地层的粘土物质,增大地层孔隙吼道相对半径,提高地层渗透率。

酸化处理是油气井有效的增产、增注措施。

(2)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二氧化氯解堵技术依靠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和杀菌效率的高效性,可有效的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堵塞问题:①可以消除微生物的堵塞,例如油气井和污水的细菌中危害做大的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等;②清除硫化铁和铁硫化物的堵塞;③清除聚合物的堵塞,如钻井、压裂、调剖等作业残留在近井地层的CMC、HPAM等聚合物。

(3)热化学解堵技术热化学解堵技术是利用化学药剂在预处理油气层井段发生化学反应来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产生的热量可以提高该层段的温度,能把井筒和油层的蜡质、胶纸、沥青质等有机物融化,产生的气体可以降低井下流体的密度,有效的提高低压、低能油气井的反排能力,同时化学药剂的反应时间可以有效控制,使产生的热量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效的解除近井地带的污染和堵塞,使油气井产能提高。

2.物理法解堵技术目前,化学解堵技术的应用在油田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成本高,反应产物容易对地层造成二次污染。

油田注水口堵塞原因及解决思路

油田注水口堵塞原因及解决思路

油田注水井堵塞产生原因及解决思路1)常规注水井堵塞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外来液体与储层岩石矿物和储层流体等不配伍.水中悬浮物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的存在,以及原油中石蜡、沥青胶质等析出,常引起地层堵塞,使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注水压力升高,影响原油生产。

因此,对注水开发的油藏,必须采用合理的保护油气层措施.防止地层损害。

2)含聚污水注水井堵塞机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储油层渗透率大大降低,尤其是对于低渗油藏,可能造成油气井降低产量或失去产能,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油藏堵塞。

从堵塞物成分分析、堵塞物成因及堵塞机理、化学解堵技术3个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注聚井堵塞及解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现场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注聚井堵塞物均是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堵塞物成因及堵塞机理归纳如下:聚合物吸附滞留;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储层孔喉尺寸不配伍;地层微粒运移;细菌及其代谢产物;无机物引发的聚合物胶团;聚合物溶液配制及稀释操作不当。

含聚污水注水井堵塞原因是受物理和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有机和无机的复合堵塞,其堵塞机理为化学反应结垢(无机堵)及物理作用形成有机质胶团(有机堵)(1)化学反应结垢——无机堵常见的无机沉淀有碳酸钙(CaCO3)、碳酸锶(SrCO3)、硫酸钡(BaSO4) 、硫酸钙(CaSO4)、硫酸锶(SrSO4)等。

产生无机沉淀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外来流体与地层流体不配伍;第二是随着生产过程中外界条件的变化,地层水中原有的一些化学平衡会遭到破坏,平衡发生移动而产生沉淀。

这些沉淀可吸附在岩石表面成垢,缩小孔道,或随液流运移在孔喉处堵塞流动通道,使注入能力及产量下降。

(2)物理作用形成聚合物胶团——有机堵这些污泥主要由沥青质、树脂、蜡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组成,这种污泥很难溶解,一旦生成,清洗是很困难的。

据报导美国有30%以上的原油与酸作用可形成这类污泥外来液体引起原油PH值改变而导致沉淀。

高PH值的钻井液和水泥浆滤液侵入地层,可沉淀。

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

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

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一、技术简述分子沉积膜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基于静电组装思想,在离子化表面引入能诱导产生相反离子的微粒,由此发展了功能性聚电解质和双阳离子交替膜,复合酶和阳离子分子沉积膜、复合酶分子沉积膜等多种分子沉积膜技术。

并将这种技术膜称为:“分子沉积膜(Molecular Deposition)”,简称分子膜、MD膜或纳米膜。

SOP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采取多种高科技成果,是一种环保清洁、油藏保护特征明显、成本投入少,有效期长,十分适合不同油田的油水井解堵增产增注。

技术一经进入市场,立即获得了许多油田和油田服务企业的关注。

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包含了生物科技,纳米分子膜科技等目前最前沿的技术,结合中国多数油田的地质及堵塞特征,有针对性的油田化学新工艺。

活性分子膜制剂通过激活水分子,让水分子生动,活跃,产生好的渗透,扩散,捕捉原油的作用,可将岩心表层的油积垢清除,再由分子膜剂陆续在岩心表层形成一定厚度的分子沉积膜,随后生物活性阻垢剂再沉积在岩石表层的分子膜上。

提高油水井近井地带孔隙度,提高渗流效率,对油藏进行修复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预防再次积垢(无机和有机垢的双重沉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艺的有效期,达到降压、增注、增产、增效的最大效益。

二、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技术组成合成的生物活性分子沉积膜剂,主要由无机半导体超微粒和生物聚合物、酶、生物活性物等加工制作而成,使分子膜具备活性特征;生物活性阻垢剂,成分具有阻垢和良好表面活性的生物阻垢剂组成。

产品全部可生物降解。

使用范围:20-208℃,原油粘度超过20000mpa.s(50℃),渗透性0.1MD以上,油藏饱和度大于20%,矿化度200000mg/l,油井综合含水小于98%,井下确实有产能的井。

三、活性分子膜油水井解堵机理活性分子沉积膜是异性离子体系以静电作用为驱动力,在固体表面上单层交替沉积的超薄膜,它具有低表面能和良好的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力学稳定性;并利用活性分子的渗吸,水变的活跃,容易捕捉更多的原油,消除地层油水污染伤害,同时基于油层岩石的基本矿物组成基本为负电性的特征,实施的活性分子膜技术进行油水井解堵增注工艺是十分有效的。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摘要:本文分析了油水井堵塞原因,对解堵技术进行了理论综述,对现场注水井的解堵施工进行了论述,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现场解堵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水井解堵酸化施工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进行,钻井、固井、完井、压裂、注水等各种措施都有可能对油层造成伤害,因而导致油层的堵塞。

当油层发生堵塞后会导致水注不进,油采不出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油气资源极大浪费。

因此,有关油气层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并成为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堵塞原因分析造成堵塞的原因很多,外部措施主要有钻井、固井、完井、试注、修井、压裂、酸化等措施不当,造成地层变化,地层原始孔隙受损或外来物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

从堵塞物性质上主要分为泥浆颗粒堵塞、粘土膨胀、次生矿物沉淀,有机垢堵,无机垢堵,乳化堵塞、水锁、润湿性反转、注入流体携微粒堵塞、地层内微粒运移、粘土矿物酸敏水敏造成的膨胀粉碎、细菌作用、出砂等。

二、解堵技术分析1.活性酸解堵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即能解除有机物堵塞又能解除无机物堵塞。

在工艺上采用两级酸化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地层水钠、钾离子和氟硅化合物、氟铝化合物反应产生二次污染,对于老井的混合性堵塞处理效果较好。

2.缓速酸解堵技术采用氟化氨等缓冲添加剂做潜在酸,能够降低反映速度,使解堵液到达地层深部仍可反应解除深部堵塞。

3.分层解堵技术采用水嘴投捞工艺对分层水井各层段分别解堵或采用分层挤注工艺管柱解堵。

投捞水嘴方法的优点是可不上作业,节约施工费,解堵针对性强。

缺点是如果解堵多层,反复投捞很烦琐,如果投捞过程中出现投不进、捞不出、遇卡、拔断钢丝等问题还要上作业,如果地层压力低,则反排不彻底,易发生二次污染,没有循环通道不能气举、不能洗井,如果封隔器不密封,则起不到分层解堵的作用。

分层挤注工艺即采用两级K344-110封隔器和745-5配水器管柱由下至上逐层进行解堵处理,该工艺的优点是可灵活设计解堵层段,卡距可大可小,针对性更强,不担心封隔器的密封问题,可与热洗井、热泡沫洗井、气举等工艺灵活配合,可强排酸,解堵效果有保障。

油田解堵实施方案

油田解堵实施方案

油田解堵实施方案一、前言。

油田开发中,常常会出现油井堵塞的情况,造成油田产能下降,影响油田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油田解堵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油田产能,保障油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解堵原理。

1. 堵塞原因分析。

油井堵塞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堵塞、化学堵塞和物理堵塞。

机械堵塞是指由于沉积物、油垢等物质堵塞管道;化学堵塞是指由于沉积物与管壁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沉淀物;物理堵塞是指由于管道受到外部力量作用而变形或破裂导致堵塞。

2. 解堵原理。

解堵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热力等手段,将堵塞物质从管道中清除,恢复管道通畅。

三、解堵实施方案。

1. 调查分析。

首先,需要对油井堵塞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明确堵塞物质的性质和堵塞程度,为后续解堵工作提供依据。

2. 选择解堵方法。

根据堵塞物质的性质和堵塞程度,选择合适的解堵方法。

对于机械堵塞,可采用冲洗、清理等物理方法;对于化学堵塞,可采用酸化、碱洗等化学方法;对于物理堵塞,可采用加热、爆破等热力方法。

3. 实施解堵。

在选择好解堵方法后,需要进行实施解堵工作。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设备和药剂,进行解堵作业,确保解堵效果。

4. 预防措施。

解堵工作完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堵塞。

可以加强油井管道的清洗维护,定期检查管道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堵塞的问题。

四、总结。

油田解堵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油田产能,提高油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堵塞原因的分析、解堵原理的研究,以及科学合理的解堵实施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地解决油井堵塞问题,保障油田的正常生产运行。

五、参考文献。

1. 《油田解堵技术手册》。

2. 《油田开发与管理》。

3. 《油井堵塞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

以上是针对油田解堵实施方案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够对解决油井堵塞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油井出水原因及堵水方法

油井出水原因及堵水方法

油井出水原因及堵水方法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油井出水原因及堵水方法报告姓名:赵春平班级:石工11-10 学号:前言油井出水是油田采油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现象,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判断发现油田油井出水现象,例如,油井产出液中,含水增加,含油降低即是油井出水的前兆;油井产液量猛增,且含油率下降;油井井口压力猛增,产液量猛增;油井大量出水而几乎不出油;用仪器测试时,发现油井含水增加。

进行生产测试时,电阻曲线有明显的变化等。

这些都是油井出水的重要特征。

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判断油井出水原因。

为了应对油井出水的问题,减少过早见水或者串槽的危害,我们必须找出出水地层,判断出水原因,作出相应的堵水措施。

而在油田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是机械堵水法和化学堵水法。

一、油井出水原因油井的出水原因不同,采取的堵水措施一般也不同,在油田中常见的出水原因一般包括:1、注入水及边水推进对于用注水开发方式开发的油气藏,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及开采方式不当,使注入水及边水沿高、低渗透层及高、低渗透区不均匀推进,在纵向上形成单层突进,在横向上形成舌进或指进现象,使油井过早水淹。

2、底水推进底水即是油层底部的水层,在同一个油层内,油气被底水承托。

“底水锥进”现象:当油田有底水时,由于油井生产压差过大,破坏了由于重力作用所建立起来的油水平衡关系,使原来的油水界面在靠近井底处呈锥形升高的现象。

注入水、边水和底水在油藏中虽然处于不同的位置,但它们都与要生产的原油在同一层中,可统称为“同层水”。

“同层水”进入油井,造成油井出水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求缓出水、少出水,所以必须采取控制和必要的封堵措施。

3、上层水、下层水窜入所谓的上层水、下层水,指油藏的上层和下层水层。

固井不好,套管损坏,误射油层,采取不正确的增产措施,而破坏了井的密封条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质上的原因,例如有些地区由于断层裂缝比较发育,而造成油层与其它水层相互串通等。

油井解堵——精选推荐

油井解堵——精选推荐

油井解堵第三章常见⽓井堵塞防堵(解堵)技术3.1 结蜡堵塞防堵(解堵)技术⽬前,国内外采⽤抑制油井结蜡的⽅法有机械⽅法、热⼒⽅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针对沙溪庙组⽓藏采⽤的经济有效的防蜡⽅法有热⼒⽅法和化学⽅法。

热⼒⽅法中,在冬季采⽤井⼝加温,只需保持⽓流温度在22℃以上就不会发⽣蜡堵塞。

同时还必须保证井筒清洁,防⽌采⽓管柱内出现粘附节流引起⼤量蜡析出和⽔合物产⽣。

根据国内⼤多数⽓藏的⽣产特点和产出流体特征,开发出防蜡剂JD—3,其主要功能和优点有:①清蜡功能:具有使蜡质、沥青质乳化、分散、润湿、反转性能,它的⾮极性基团能将蜡、胶质沥青等卷离成微⼩的液粒⽽脱离附着物,极性基团伸向⽔,使液粒表⾯形成⽔膜,阻⽌液粒再聚集。

②成防蜡功能:能与蜡同时乳化或共晶,破坏蜡晶的⽅向,致使晶体扭曲,防⽌蜡晶继续⽣长,从根本上破坏其⽹络结构,从⽽达到抑制蜡晶析出、长⼤、沉积的作⽤。

③加注⽅便:对密封系统橡胶元件⽆损害,对油管、套管等⾦属⽆腐蚀,可⽤泡排车泵注[8]。

3.2 出砂堵塞防堵(解堵)技术预测油、⽓井是否出砂或出砂量的多少,必须研究地层的出砂临界流速及临界压差,定量分析地层的出砂程度。

不同的地层其岩⽯⼒学性质是不同的,当外界因素超出了地层固有的临界参数值,地层就会遭受破坏。

因此,通过实验和计算求得地层的强度参数和临界参数值(如:泊松⽐、杨⽒弹性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内聚⼒、内摩擦⾓等),就可以对油⽓层的出砂情况进⾏预测[13]。

⼀、出砂预测⽅法1)现场观测法(1)岩⼼观察:⽤⾁眼观察、⼿触摸等⽅法来判断岩⼼的强度。

若岩⼼⼀触即碎,或停放数⽇⾃⾏破裂,则表明该岩⼼疏松、强度低,在⽣产过程中易出砂。

(2) DST测试:如果DST(Dillstem test)测试期间油、⽓井出砂,甚⾄严重出砂,那么油、⽓井在⽣产初期就可能出砂。

有时DST测试期间未见出砂,但仔细检验井下钻具和⼯具,会发现在接箍台阶处附有砂粒,或者DST测试完毕后下探⾯,若发现砂⾯上升,则表明该井肯定出砂。

油水井酸化解堵增产增注现场

油水井酸化解堵增产增注现场
不同地层岩石和流体性质差异大,酸化液与地层不配伍可能导致 酸化效果不佳甚至产生负面作用。
酸化过程中地层伤害
酸化过程中可能会对地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影响酸化效果和 油水井产能。
酸化液处理与回收
酸化液处理和回收是酸化解堵作业的重要环节,处理不当可能对 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方案与技术创新
优化酸化液配方
针对不同地层岩石和流体性质,研发和优化酸化液配方,提高酸 化效果。
复合化
单一的酸化解堵剂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堵塞问题,复合化 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多种解堵剂的复合使用, 提高解堵效果。
生物化
生物技术在油田开发中逐渐得到应用,生物酸化解堵技术 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利用生物酶等生物活性物质, 实现对油藏中有机堵塞物的有效降解。
THANKS
感谢观看
环保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酸化解堵技术需要更加注 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智能化
随着数字化油田建设的推进,酸化解堵技术需要 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操 作。
技术发展展望
多元化
未来酸化解堵技术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针对不同油藏和 不同堵塞类型,开发出更加多样化的酸化解堵剂和工艺。
案例三:某煤层气的酸化解堵增产增注实践
总结词:技术创新
详细描述:某煤层气在酸化解堵增产增注实践中,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适合煤层气特点的酸液体系 和施工工艺,有效地提高了煤层气的产量和注气量,为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04
油水井酸化解堵增产增注技术的挑战
与解决方案
技术挑战
酸化液与地层不配伍
广泛应用
酸化解堵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 的油藏,包括砂岩、石灰岩、白云 岩等,是石油工业中重要的增产增 注技术之一。

油井复合解堵技术探讨

油井复合解堵技术探讨

油井复合解堵技术探讨摘要:采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产液量、产油量逐渐下降,相当数量的油井是由于油层各种因素造成堵塞渗流通道,使地层中油水流动不畅,而解除油层堵塞,恢复(扩大)渗流通道,就是油田开发生产中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本文试从这方面对砂岩储层复合解堵技术进行探讨,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商榷。

关键词:油井;砂岩储层;复合解堵技术一.油层近井地带堵塞机理的认识。

我们以储层岩性主要为砂岩,胶结物以泥岩为主的储层为例来考虑。

如果流体条件不良,如:原油含蜡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凝固点高,开发又采用人工注水开发,这就很容易在渗流通道产生有机的和无机的垢,造成渗流通道堵塞不畅,严重影响油井产能的正常发挥。

随着地层原油的不断开采,地层压力、温度的变化,在近井地带形成了压降漏斗急剧下降区,加剧了地层中一些无机盐类和有机物的结晶和析出,形成了近井地带及砲眼、井筒等的堵塞。

某油田对注入水和产出水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方面注入水中含钙离子48.0960,而产出水为22.0440,产出比注入水中钙离子含量减少了54.167%;注入水中含镁离子19.4480,而产出水为3.6465,产出比注入水中镁离子含量减少81.225%;这是结垢的主要原因,钙镁离子滞留储层,不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是形成了碳酸钙(镁);另一方面注入水的总矿化度为1155.3530,而产出水为4772.4629,增加了3617.1090,主要是产出中增加了钾、钠、氯、硫酸根离子。

这都证实了渗流通道结垢的现实。

另一个更直观的现实是在油井修井、清蜡检泵时,发现的在深井泵泵筒、花管、油管上的垢片、垢粒,有的固定凡尔结垢卡死,更证实了结垢对渗流通道的堵塞。

通过对形成的垢样的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垢的组成成分。

不同油田、油井,其垢样的组成成分不尽相同。

以××油田垢样中水不溶物含量达99.7%,其中有机物含量达到7.1%,无机物含量达92.9%,无机物中CaCO3占92%,其余为碳酸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水井解堵机理及技术
摘要:本文分析了油水井堵塞原因,对解堵技术进行了理论综述,对现场注水井的解堵施工进行了论述,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现场解堵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油水井解堵酸化施工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过程的进行,钻井、固井、完井、压裂、注水等各种措施都有可能对油层造成伤害,因而导致油层的堵塞。

当油层发生堵塞后会导致水注不进,油采不出等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油气资源极大浪费。

因此,有关油气层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并成为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一、堵塞原因分析
造成堵塞的原因很多,外部措施主要有钻井、固井、完井、试注、修井、压裂、酸化等措施不当,造成地层变化,地层原始孔隙受损或外来物堵塞喉道,造成渗透率下降。

从堵塞物性质上主要分为泥浆颗粒堵塞、粘土膨胀、次生矿物沉淀,有机垢堵,无机垢堵,乳化堵塞、水锁、润湿性反转、注入流体携微粒堵塞、地层内微粒运移、粘土矿物酸敏水敏造成的膨胀粉碎、细菌作用、出砂等。

二、解堵技术分析
1.活性酸解堵技术
该技术主要采用一种高效活性剂,即能解除有机物堵塞又能解除无机物堵塞。

在工艺上采用两级酸化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地层水钠、钾离子和氟硅化合物、氟铝化合物反应产生二次污染,对于老井的混合性堵塞处理效果较好。

2.缓速酸解堵技术
采用氟化氨等缓冲添加剂做潜在酸,能够降低反映速度,使解堵液到达地层深部仍可反应解除深部堵塞。

3.分层解堵技术
采用水嘴投捞工艺对分层水井各层段分别解堵或采用分层挤注工艺管柱解堵。

投捞水嘴方法的优点是可不上作业,节约施工费,解堵针对性强。

缺点是如果解堵多层,反复投捞很烦琐,如果投捞过程中出现投不进、捞不出、遇卡、拔断钢丝等问题还要上作业,如果地层压力低,则反排不彻底,易发生二次污染,没有循环通道不能气举、不能洗井,如果封隔器不密封,则起不到分层解堵的作用。

分层挤注工艺即采用两级K344-110封隔器和745-5配水器管柱由下至上逐层进行解堵处理,该工艺的优点是可灵活设计解堵层段,卡距可大可小,针对性更强,不担心封隔器的密封问题,可与热洗井、热泡沫洗井、气举等工艺灵活配合,可强排酸,解堵效果有保障。

4.深部解堵技术
采用活性酸解堵与缓速剂配合使用的解堵方法,对于长期欠注或不能注水的井用深部解堵的方法。

针对堵塞段较深,解堵半径较大,解堵剂方量较大的井。

5.针对低渗透、高粘土矿物含量的区块采取的特殊工艺。

三、注水井解堵施工技术
注水井选井对象主要是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全井欠注的注水井。

表现为前期注水效果较好,由于在注入过程中产生了污染,影响了注入效果;第二类是根据分层测试资料,有个别小层欠注,严重影响注入效果的井。

具体原则如下:
﹙1﹚实注量低于配注量60%的井。

﹙2﹚压力较高(顶破裂压力注入),视油层渗透率及连通情况,优先上解堵,效果不好可上压裂。

﹙3﹚压裂改造过的油层,见效后注入量逐渐下降,原则上不上压裂,而上解堵或酸化措施。

﹙4﹚分层井测试资料表明有小层严重欠注的井,针对欠注层解堵。

﹙5﹚套管情况不好,上不了压裂的欠注井需要解堵。

1.施工前洗井反排工艺。

注入水中杂质及不溶悬浮物质在注入过程中往往易于在压力剃度较大的位置沉降富集,发生堵塞。

这些位置有偏心水嘴、炮眼、近井孔隙喉道等,通过洗井反排,可使部分堵塞得到清除,提高解堵剂药效。

2.针对井层堵塞特点灵活设计分层解堵工艺。

油田三次加密井全部是采用偏心分层管柱,在选井过程中,如果发现解堵目的层层段之间矛盾不突出,则可采用笼统解堵工艺;层段之间矛盾突出,层段内小层之间的矛盾不突出,则可采取投捞水嘴的工艺,逐层段进行解堵;若各层段内小层之间矛盾突出,则视解堵目的小层位置、数量、所在小层特点、窜槽情况采取重下措施,同时采用挤注解堵管柱逐小层或逐层段进行解堵。

3.解堵后反排工艺
解堵后关井期间,酸液与地层中的堵塞物、岩石粘土颗粒等进行反应,由于考虑缓速剂的存在,反应时间一般控制在20-24小时,一方面使酸液反应充分,另一方面对地层反排能力影响不大。

由于三次加密井地层能量较低,通常没有自吐能力,因此对酸不溶物的反排一般采取洗井的办法,对不可洗井的封隔器则采用射流洗井器抽吸反排,动管柱井还可上气举反排。

四、结论
总之,近年油田油气解堵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技术水平愈来愈高。

及时总结解堵技术的应用状况,对于与时俱进地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对于指导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