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学习资料专题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资料助读]◎释标题“将进酒”为乐府古题,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
◎知作者李白(见第一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明背景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诗人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三人常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悲愤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精要赏析]◎析技巧1.诗歌首二句,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悲伤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_。
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来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
请在诗中找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其他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提示:第一空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入手,第二空从题干“极言”入手。
参考答案:比兴夸张2.诗人为何写陈王曹植的典故?请简要分析。
提示:明确典故正用、反用类型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诗人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
◎悟意旨3.结合全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请在横线空缺处填上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恰当词语:悲伤→________愤激→________。
提示:扣住题干要求“情感变化”思考。
参考答案:欢乐狂放(2)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诗人为何而愁?请在表格空缺处填上恰当文字。
提示:根据提示,把握分析。
参考答案:4.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7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李 白
2
—
❖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
的曲调,意即“
”,
多以
为内容 。
劝酒辞
❖ 某领导在酒桌上说:现在我带三杯酒,
❖
❖ “第一杯,谁要不喝,俺就是谁爹”! ❖ 众人哗然,赶紧干杯;
❖
❖ “第二杯,谁要不喝,谁就是俺爹”! ❖ 众人急忙干杯;
❖
❖ “第三杯,谁要不喝,就喊已经喝的人爹”! ❖ 众人狂咽、狂醉、狂吐。
伏 :
一
个总
想 愁 乐 叹 一 而 悲 “结
的而,时个 这伤酒
核狂因光“ 所
”
心放愁易愁有欢字
。失而逝” 的乐,
态慷,字 情
感
,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俗…低俗…
看看李白是如何劝酒的…
请大声地朗诵诗歌,并找出李白的 劝酒辞。
会须一饮三百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 将进酒,杯莫停
纵情、放纵
激动的、豪放的、悲壮的、 自信的、愤慨的、狂放的、 愁苦的
愁慨因作感 愤情全
才愤愁者又 激跌诗
—— —
是激而因都
宕围
诗,纵愁是 狂起绕
人 思
也 因
酒 作
而 悲
基 于
放 ,
❖感情深,一口闷; 感情浅,舔一舔; 感情厚,喝不够; 感情薄,喝不着; 感情铁,喝出血。
❖一两二两漱漱口, 三两四两不算酒, 五两六两扶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两八两还在吼。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1《将进酒》教学设计河北新河中学马震廷一、教材分析:《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但跳出了前人的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赋予这个历来被许多诗人歌唱过的诗题以积极的内容。
学习这首诗,要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并要让学生明白饮酒其意不在酒,而在于书法作者的蔑视荣华的愤激之情。
二、设计理念: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多读是学习古诗领略其旨的好办法。
范读与自渎相结合也是学习古文的必经途径。
新课改再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次课想要再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提问来解决以上教学目标。
考虑到学生有可能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故采用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有目的的选择问题,然后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
三、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
体悟作者思想感情。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略诗歌独特韵味。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们都知道我国是酒的故乡,同时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
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
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而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
欧扬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
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真好还乡的潇洒。
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
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显然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进酒》一起去欣赏“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二>初步感知:1、自由大声朗读。
在朗读的过程中体味诗人的情感变化。
并推选出读的最好的同学。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鉴赏知识风格》86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怀古伤今(感怀)
①对比,反衬,虚实结合②将姑苏台今 日的荒凉与过去的繁华对比,以今古常 新的自然景物反衬人事的变幻无常③抒 发诗人对沧桑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①贾生——(虚写)
极富才华,不被重用 怀人伤己—— 以古人自喻—抒发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2010Ⅱ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鉴赏思路: 怀古伤今之情
①➢消眼魂前;所这见里之形景容衰极败其哀—愁— 。今衰 ②➢泾回水忆:古渭秦水国支繁流荣,强在大今— 陕西—省昔中盛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2010Ⅱ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9. 你认为这首诗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哀景抒哀情) ②诗人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 残阳、绿树、黄沙”等意象构成的一幅 凄凉败落的景象,抒发了怀古伤今之情。
咏史怀古诗
忆,想—古代的人物,事件
临
虚写,用典
古情
感
迹
对比,虚实结合 反衬
实写,写景
见,听—当前的景象(衰败)
①怀人伤己 以人喻己
②怀古伤今
常见情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
高中语文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真正筋疲力尽。说是谈话,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老是打一
场架才算完。 栏目 导引
唐宋诗
一、课内素材开发 逆境中的柳宗元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 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 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 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 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 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唐宋诗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钟鼓馔.(zhuàn)玉 薜.荔(bì) 蹇.(jiǎn)驴
恣欢谑.(xuè) 岑.(cén)夫子
乱颭.(zhǎn) 渑.(miǎn)池
栏目 导引
2.多音字 和和和..子缓由((hé)hè) 与休参与戚.与(.共yù()yǔ) 将将将..士军((jjiiàānnɡɡ))
夸张手法是文艺创作中为突出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而采
用的一种手法,其原本意思是:夸张,过甚其辞,指为了启发
听者、读者、观众们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表达的力度,用夸大的
言辞、动作、情景等来形容事物。夸张手法的特点是诙谐、幽
默、直观易懂,引人入胜。夸张是写作时一种很好的“调味剂”,
运用夸张手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栏目 导引
唐宋诗
(3)《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轼兄弟随父亲苏洵第一次由蜀 赴汴京应试,路经渑池,留宿于渑池寺,结识寺僧奉闲,并曾 题诗于室壁。嘉祐六年(1061)冬,苏轼途经渑池出任凤翔签判, 得到苏辙的寄诗《怀渑池寄子赡兄》,因而和韵此诗。
栏目 导引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2020/3/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奸佞当道 赐金放还
(744)
与友畅饮 作将进酒
(752)
12
背景简介: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李 白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 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 天宝十一年(752年),距诗人被唐 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已达八年 之久。
这正是李白性格当中的矛盾之处:他既 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想有一番作为,但 是仕途受挫又使他的内心极度蔑视权贵。这 种矛盾的性格来源于他的怀才不遇。
2020/3/2
24
6、“古来圣贤皆寂寞”中“圣贤”指什么 人?“饮者”又指什么人?
明确:① “圣贤”:像李白这样的有才能的人。 一个“皆”,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圣贤之人都是 会被冷落的,其实李白是想说,圣贤被冷落的直 接原因就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不重视人才,所 以在这里,再一次体现了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和愤 怒。 ② “饮者”:非一般酒徒,而是“圣贤”中逃之 于醉乡的人。源自2020/3/229
9、“主人何为言少钱”中“主人”是谁?酒 该谁买?李白的行为说明了什么?结尾体现了 李白的什么性格呢?
本文是李白与好友岑 勋应邀到另一位好友元丹 丘家做客时所写的劝酒诗。 主人当然是元丹丘,酒应 该元丹丘买,李白的行为 是反客为主。
狂
2020/3/2
30
朗读指导
结尾部分正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充分体现 了李白飘逸狂放的性格,所以我们要读出强大 的气势,结尾“万古愁”要读出拖音。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高中语文第一部分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课件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资料助读] ◎释标题 登柳州城楼:既交代了事情,亦含触景生情,登高怀远之意。 寄:诗人眼望苍茫天地,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贬谪的漳、 汀、封、连四州刺史。 ◎知作者 柳宗元(见第一课《渔翁》)
◎明背景 公元 805 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 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 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 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 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 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 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 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 柳州之时写的。
◎明背景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 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诗人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 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三人常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 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 悲愤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精要赏析]
◎析技巧 1.诗歌首二句,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悲伤时光易逝、人生易 老,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_。 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来极言黄 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请在诗中找出运 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其他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提示:根据提示,把握分析。
参考答案:
体现诗人“愁”的诗句
分析“愁”的原因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时光易逝 人生易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自信豪迈 怀才不遇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诗中的李白
初读诗歌
品读诗歌
悲 欢 愤
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读诗歌
诗仙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儒家的傲岸坚持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道家的避俗离浊
辞亲远游
李白还很早就向往 游仙问道的生活:“十 五游神仙,仙游未曾 歇。”十八、九岁时, 李白曾隐居于戴天大匡 山。
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 主的荐引,唐玄宗下诏征李白 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命 李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 时,颇为踌躇满志,《南陵别 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篇诗,一斗酒, 一曲长歌,一剑天涯, 喝酒前李白是唐代的, 喝酒后唐代是李白的。
那个繁荣昌盛的大唐盛世, 诗人辈出,风气开放, 每一个人都在尽情的活着, 其中最喜欢的诗人就是李白。
从《上李邕》中的“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到《临终歌》中的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李白经历了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侠者的任性狷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禅者的玄思独绝
这四者构成了一个飘然不群的诗仙李白形象。
经典演绎
我读李白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 向的个性,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 活中的各种人情美。
(1)他的诗歌里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之情: 如《子夜吴歌》其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4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将进酒》教学反思《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诗篇,李白对现实的不满之情蓄积已久,却又无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倾吐胸中的不平之气。
整首诗读来荡气回肠、潇洒飘逸。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得有失,其中一些重要的思路必然会深刻地影响之后的教学。
一、教学设想及过程《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诗篇,其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又慷慨自信的情怀。
全诗大起大落,诗情由悲转乐,再转狂放,再转愤激,最后如火山般地爆发,气势如大江奔流。
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反复诵读体味,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把握诗人情感,理解李白情感的复杂变化。
基本思路是:1、导入:课前演讲《我心中的李白》,调动起大家的情感体验,然后利用对出李白关于酒的诗歌名句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对于李白,同学们已经相当了解,因此,我通过PPT 展示填空题目来和大家一起回顾李白。
2、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3、再读诗歌,把握节奏,感知诗情。
这一步主要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李白感情的大致变化。
4三读诗歌,把握情感。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诗句,品味读出了怎样的情感/李白。
这一环节主要以读带思,在不断优化的诵读中把握作者愁中有自信,愤中有乐观,郁中有豪迈的感情。
5四读诗歌,读出文化这一环节围绕诗歌中的酒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李白的“万古愁”6作业,为李白写一段颁奖词,意在内化同学们对李白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反思(一)可以肯定的几点1、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进度的推进上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仅仅是大小讨论所能体现的。
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进度的推进这几方面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在教学之前,我通过学案的批阅,已经了解了学情,使得在课堂上的点拨更有方向性和侧重。
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贪图教学进度的快速,而是依靠学生的讨论来推进,并没有严格地划分各个部分的时间,从而使讨论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
人生到处知何似
评价作者观点态度:
1.怎样看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中流 露出的思想情感? 2.诗中“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观点也深受 后人的赞赏,你怎样看待诗人的这种观点? 3.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今天作业]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何丽霞
课前导语:
《古诗十九首》有一句诗“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白驹过隙般的有限人生,增强了我们人的生命意识;社会、 家庭、个人诸因素造成的人生悲喜剧,促使人们对人生的 意义进行思考。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如朝露昙花般短暂。 一切的喧哗都会散落成尘,所有的容颜都会飞快老去,让 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遐想、挥霍。古往今来多少才智卓 绝的诗人昂首问天,专注于永恒的探索,震撼于上天和生 命的深情,发出了他们无尽的感慨。
学习目标:
1、理解翻译三首诗诗句的意思 2、分析掌握每首诗的思想感情(或哲理) 3、鉴赏概括诗歌中运用的手法 4、能正确评价诗人在诗歌中蕴涵的复杂情 感,启迪自己如何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遭遇
今日学习:
《将进酒》 李白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消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借酒消愁
1.图示“情感脉络和基调?”
乐
豪放
愤激
狂
愁
悲
愤
思考:全诗围绕一个“酒”字,而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 字,作者愁什么?此“愁”的实质是什么?
①一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二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壮志未酬,怀才不遇;三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 留其名”,圣贤寂寞,自古而然,自己不过是其中之一。 ②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 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 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高考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鉴赏:唐宋词第7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
【思考】 诗人夜半闻笛感慨万千,请你简 要分析七、八两句中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第7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 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将.进酒(qiānɡ) 宴平乐.(lè) 径.须(jìnɡ) 薜.荔(bì) 崎.岖.(qí qū) 岑.夫子(cén)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_子__厚__。唐代文 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与 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 柳。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 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 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 有《_柳__河__东__集__》。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这句诗?
【提示】 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前二 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 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 “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 的情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 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 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 向”的夸张。于是,开篇的这组长句既有比意— —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 —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显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 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 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 长句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
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
而且不能简单地就诗学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文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感受、培养诗人气质,一举多得。
同时注重对诗篇的诵读、背诵及比较阅读。
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题解:《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吟咏、诵读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背诵全诗。
3、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三、学习步骤:1、知人:说李白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想像、夸张、激情),又称为“诗仙”。
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
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
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翰林,为皇帝储才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处,可成为皇帝的秘书。
)2、论世: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6教案教学设计讲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慷慨豪迈的韵律。
情感目标: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了解李白的诗酒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慷慨豪迈的韵律和李白的豪迈的诗酒人生。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和学生感悟。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布衣亦可傲王侯》,孙中山年轻时曾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其名片上写着“学者求见之洞兄”,脸色非常难看,他心中有些生气。
便出联相讥:“持三尺帖,见一品官,孺子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不卑不亢地回答:“行千重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看后大惊,马上开中门迎接。
孙中山年轻时候豪迈之气可见一斑。
然而一千多年前,同样具有豪迈之情的大诗人李白也曾说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李白豪迈的诗酒人生。
2、感受《将进酒》:欣赏北大物理系教授、博导陈涌海先生的跨界吟唱《将进酒》,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朗读《将进酒》,并梳理诗歌内容。
4、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诗歌《将进酒》描绘的是一副欢乐宴饮的画面,诗中用几个部分展现的?(2)诗人的酒兴由何引起?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情绪?诗人又是如何排遣的?(3)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李白的豪迈,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诠释了李白的豪迈之气?5、课堂检测练习:有人说李白是个酒鬼,你同意么,请你与李白进行对话:写一段话,谈一谈“酒”对李白有何意义?6、课堂小结:已故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诗作《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一生离不开三样东西,就是酒,月亮和诗。
如果没有酒,就没有那七分的月光和半个盛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意思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解释: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赏析:此句形象生动,寄意深沉,诗人借用雪泥、鸿爪作喻,写人生飘泊不定、匆匆无常的感慨,此后,“雪泥鸿爪”便成了惯用的成语。
原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
人的一生到处奔走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在雪地吧。
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
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时的艰辛磨难,由于路途遥远,人困马乏,连那头跛脚的驴都受不了了。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5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 的转变?
“钟鼓馔玉”指富贵生活,诗人根本不以 为可贵,他只愿永远沉酣于醉乡。要是从 表面去理解,追求长醉,似乎也可认为是 颓废。你是怎样理解的?
(744) (43岁)
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51岁)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乐”
李白突围
讨论: 你怎样理解李白的
乐观积极? 从李白乐 观积极中带给我们怎 样的启示?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
授课人:安阳市洹北中学 张武贤
作者简介
李白 (701—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 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 逸,想象丰富。是屈原以来浪漫主义诗 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 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此时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由于受 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 第二次漫游。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 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 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
解题 :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 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 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和子由渑池怀旧》8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1/3《和子由渑池怀旧》教学设计一、导入1.生读标题2.解题:“和”、“子由”2.ppt展示《怀渑池》,师读,并疏通大意3.介绍背景在写这首诗的六年前,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考。
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奉闲和尚的寺庙内借宿,并在壁上题诗。
六年后,朝廷任命苏轼为陕西凤翔府签判。
兄弟二人第一次分手,子由送行,一直送到直到离开封四十里外的郑州地方。
巧的是此时再次路过渑池,但奉闲和尚已经去世,再加上前路漫漫,兄弟俩都颇有感触,于是便有这两首唱和诗。
二、疏通诗意1.把打乱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复原,一生读。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2.齐诵3.二生反馈翻译,令一生倾听,对比。
人生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过雪后的泥路吧。
泥上偶然留下飞鸿的爪印,但是它已经飞远,又哪里知道飞向何处。
老僧早已圆寂,安葬于新塔之下,从前借宿的僧房破败不堪,没有机会看到墙壁上的题诗了。
还记得当年道路崎岖的景象吗?那时山路漫漫,行人困窘不堪,跛脚的驴不停地嘶叫。
三、课堂研讨1.“人生到处知何似”一句,以提问发端,“到处”是到底的意思,仿佛要对宇宙众生追本溯源,寻根究底。
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用苏轼后来写的《赤壁2/3怀古》里面说的,那就是“人生如梦”,把人生比作一场大梦。
在这首诗中,苏轼的答案又是什么呢?与《赤壁怀古》不同的是,“应似”以下三句,连续使用三个意象来回答这个问题:飞鸿、雪泥、指爪。
那么,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提示:飞鸿(鸿飞)、雪泥、指爪——“雪泥鸿爪”为什么是大雁,而不是燕子、苍鹰、白鹤?(比较法)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涉及飞鸿、大雁的?(联想法)大雁是候鸟,有秋去春来、远程迁徙的特点,飞行路程长达数千公里,有的要飞几个月,飞回去又要几个月。
“鸿雁传书”、“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3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不足贵”“不复醒”用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 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轻读,下句重读。“陈王” 两句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因声求气悟感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几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宾夺主,看不出 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 格展现出来。“与尔同销万古愁”点出了全文的主旨。
因声求气悟感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体现了李白怎样的性格?
“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一个“不足贵”将李白对权贵蔑视之性格淋漓尽显。
因声求气悟感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独树一帜展个性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 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 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 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 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 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知人论世天地宽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第一次漫游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嵩山与友畅饮 作将进酒
(75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⑴登城楼:交待了事件,又 含触景生情,伤高怀远之意。
⑵寄:只要设身处地,稍加 思索,诗人眼望苍茫天地间, 百感交集,寄关切之情于同被 贬谪的漳、汀、封、连四州刺 史。
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 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出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 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山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 我们来到百越这个纹身之地, 虽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a这是诗人仕途失意,志不得抒的愤激之词! b这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古今,对荒唐社 会的愤怒嘲讽。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
忌排挤。
愤
4赏析“主人何为言少钱”到最后,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中的“万古愁” 的内涵是什么?作者情感是什么?
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封建 时代多数才人的共同命运, 所以说是“万古愁”
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 友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流露出 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
本诗是一首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为 唐代七律名篇。是作者被贬后怀念友人之 作,抒写了共同的政治抱负和共同的政治 命运而形成的友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 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 感多悲凉哀怨。
人生得意须尽欢,☞ 不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没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微醉
烹羊宰牛且为乐, ☞ 不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2赏析"人生得意须尽欢”到"会须一饮三 百杯”。写了什么内容, “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
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
内容概括
前四句:以比喻写人生短暂、不定
后四句:叙事为主, 以所见所闻深化人生哲思
分析成语“雪泥鸿爪”
别忘了答题步骤!
①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鸿爪,大雁在雪泥上踏 过留下的爪印。
②用“雪泥鸿爪”来比喻人无意中留下的踪迹,就如 飞鸿在雪地上踏 出爪印一样。如老僧新塔,坏壁旧 题,都是泥上爪印而已,感叹人生无定,但是往日 的坎坷遭遇,仍然留在人们记忆中,心上的爪痕是 难以磨灭的。
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 痛心了,还音信阻隔,竟不能相互慰 藉。这茫茫愁思,真不知如何排遣了。
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尾联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
“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 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 封、连四州”。
“滞”:不仅是柳宗元当时的处境,而 且也是他最终的命运,最后他客死于柳州任 上,
“岭树”、“江流”两句,写遥望,一仰 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 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 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以“岭树重遮”、 “江流回肠”等景象,诉说了与故友远相隔 离,音书难通的愁苦和抑郁。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 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 路,则江流纡曲。
不仅是全诗的愁思的凝结点,也是他一
生命运悲惨的终结点。
品评手法
诗人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诗人正是通过“高楼大荒”,“海天茫茫”, “惊风乱飑”,“密雨斜侵”,“岭树重遮”, “江流曲回”,“百越文身地” 这些哀苦无 比的景色的铺叙,景中见情地把自己被贬谪的 无限哀情表达了出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境界辽阔、情意深广。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近景,写夏天的风雨景象。 写狂风吹打荷花,乃水中景象。夏季水 池里长满了娇艳美丽的荷花,可是狂风突 起,肆意吹打,娇美的荷花被吹打得在水 上东倒西歪,飘摇动荡。 写暴雨打薜荔,乃陆上景象。城墙上长 满了芳香的薜荔,景色美丽,不料突遭密 集的雨点猛烈斜打,备受摧残。
暴风肆虐,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 狂,侵袭着墙上的薜荔。是景语,更是情 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险恶 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上遭挫折所产生 的痛楚和不平。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远景,写山水景象。 把目光远投,只见山岭绵绵,林树 重重,遮住了诗人远望的视线,那曲 曲折折的柳江,恰似我的曲结的愁肠。
狂
5 为了表达感情,作者运用了 哪些修辞手法?
夸张 比喻 用典 借代 起兴
朝如青丝暮成雪
陈王昔时宴平乐 钟鼓馔玉不足贵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
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
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 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 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
作者回顾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 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 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他与现实主 义诗人杜甫并称“李杜”。
背景分析
本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距 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 家做客,三人登高饮宴。 本诗可能就是三人饮酒言欢时李白所作的 劝酒词。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沈德潜《唐诗别裁》: “惊风、密雨, 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表面上是写夏季的急风暴雨景象,但 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上是暗喻朝廷保守 势力对革新派的打击和迫害。
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婉转、 含蓄蕴藉。
第二联,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 与芳洁;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
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欢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
蔑 视
权
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由微醉 到大醉
3赏析“岑夫子”到“斗酒十千恣欢谑”。 a“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如 何理解?
b“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 ” 为何单单列举陈王曹植的事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zhǎo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词译文: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 些痕迹,你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 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 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 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 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 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 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 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 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 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一身去国六千里”,柳州去京六千里, 荒远闭塞,没有旧日交好,只有苍茫的荒野, 愈是在壮阔的、茫茫的天地之间,愈加会感到 自己的渺小和孤独,满腔孤愤油然而生,溢满 了整个心胸。这里的“茫茫”既是说海天茫茫, 又是说愁思茫茫,既是现实的自然空间,也是 诗人愁思浩渺的心灵空间。 主客观世界浑然一体。
③比喻新奇,写出了对生活的无限深情。
小结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 事旧迹的深情眷念,散中有整,行文自然。 “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 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 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君 不 见 黄 河 之 水
天 上
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
朝 如 青
丝 暮 成
雪
不 见
高 堂 明
镜 悲 白
发
1赏析开头到"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了 诗人什么情感?为什么?
夸张、比兴 雄壮永恒的黄河如此,人生 更渺小短暂,仿佛朝夕之间。 开头四句,虽豪壮,但豪壮
悲 中令人顿生悲凉。时光易逝
人生易老,功业未建。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唐诗解》评此联:“无限之情,以有 限之景出之;无形之情,以有形之景状之, 对此风景,情可堪乎?”
对政治的抱负不绝,对友人的思念无 限,但被重重山岭阻断,满腹愁思无形, 但却似山岭林树重重叠叠,就如柳江江水 滔滔不绝,又百转千回。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 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 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 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 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
“高”字,写立身高,所见远。作者急不 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 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
“接”字,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 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 思正茫茫”一句,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 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 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 无边的空间了。
——人生感慨
人生感慨
1、感慨社会:社会浑浊、世风日下、 家国破败、政治腐败……
2、感慨个人:身世坎坷,命途多舛、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人生苦短,
青春易逝、落魄他乡,忧愁幽思……
将进酒(qiāng)
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 斗(dǒu)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径(jìng)须沽(gū)取对君酌 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Hale Waihona Puke 赐金放还(744-755年,44-55岁)
1、同僚诋毁: 因深得玄宗赏识,故遭他人嫉妒诽谤。虽在长安, 但也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2、朝政腐败: 宦官、外戚干政。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 笼罩着中国, 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3、不合时宜: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流露 有意归山的迹象。 就在此时, 被赐金放还。这次的归山, 实际是 体面一点的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