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和鸡病的防治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鸡免疫抑制病与鸡病防治——技术培训ppt课件

鸡免疫抑制病与鸡病防治——技术培训ppt课件
13
常见的传染性免疫抑制病原
病毒 传染性囊病病毒 传染性贫血病毒
细菌 寄生虫 支原体 隐孢子虫
马立克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鸡白血病病毒
流感病毒
呼肠孤病毒
鸡痘病毒
出血性肠炎病毒
肺病毒
腺病毒
14
15
16
马立克病病毒的免疫抑制机理
17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的免疫抑制机理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可引起免疫抑制、致死性 网状细胞瘤、生长抑制综合征及慢性肿瘤等。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伴 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酸 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两 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高 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费 力。
药物选择
作用于细胞膜:
多粘菌素B&E
作用于DNA复制(DNA旋 转酶):萘啶酮酸、喹诺隆
作用于叶酸合 成代谢: TMP 磺胺类药物
对氨基苯甲酸
➢REV造成的商品疫苗污染及免疫抑制。
➢REV引起免疫抑制的机理主要是感染REV后,法氏囊、胸腺 及脾脏等免疫器官萎缩或形成肿瘤,淋巴细胞发生变性、坏 死而数量明显减少。
➢REV引起法氏囊、胸腺及脾脏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 1L-2及IFN分泌减少,导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18
鸡病防治
免疫预防风险
叶酸合成抑制剂
对氨苯甲酸+二氢蝶啶+L谷氨酸
磺胺药物 蝶啶合成酶
二氢蝶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
甲氧苄氨嘧啶(TMP)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胸腺嘧啶核苷
蛋氨酸
嘌呤
25
抗感染中草药
具有抗菌活性和促进 免疫功能; 毒性低、副作用小; 来源广、价廉、易得

养鸡防病课件

养鸡防病课件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养鸡防病培训
邓同炜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传染病教研室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引子:鸡病是怎样发生的?
• 鸡子受到了不利因素的作用 病因: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
温度不适、氧气不足、有害物质过多等。 • 鸡子自己的抗病能力不强
组织器官功能受损、体质差、免疫抑制、特异性 抵抗力不足等。
抗菌消炎、驱虫防病 抗病毒、增强免疫力 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 抗菌消炎
在某些疾病的高发年龄或高发时间提前保 健,可以杀灭病原、降低发病率。 • 增强免疫力
减少应激、降低疫苗反应,提高抗体水平 和均匀度。 • 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
修复胃肠道、呼吸道粘膜; 稳定肝、肾功能; 提高生长速度; 改善鸡子外观。
120
新、支、减
疫苗 冻干活疫苗
免疫方法 滴鼻、点眼
H5N1、H9N2 皮下注射 油乳剂灭活苗 皮下或肌肉注射
备注:1. 传染性喉气管炎仅在疫区使用。 2. 禽流感在鸡群开产后,间隔3月接种1次。 3. 鸡痘于蚊蝇季节到来前进行翼膜刺种。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商品肉鸡免疫程序(仅供参考)
日龄 7~10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如何提高鸡群健康水平?
• 关注生物安全:防止鸡群接触病原微生物; • 合理药物保健:净化内环境、调整代谢、抗应激、
修复组织; • 注重疫苗免疫:增强鸡群特异性抵抗力; • 规范鸡群饲养管理:增强鸡只体质、提高抗病力。
《禽病防制技术》精品课程
1.关注生物安全
防止鸡群接触病原微生物
• 依赖管理及药物防控的细菌、寄生虫病(4): 鸡白痢、禽霍乱、传染性鼻炎、住白虫病

鸡病与防治ppt课件

鸡病与防治ppt课件






【临床特征】



雏鸡衰弱、不食,被毛逆立



病鸡下痢,粪便呈白色黏液状



白痢引起肺炎时可见呼吸难
产蛋率下降,蛋品质下降,可见 薄壳蛋、白壳蛋,破损率增加
鸡 白




【大体病变】
鸡 白

雏鸡 肝脏肿胀、出血呈斑驳样
鸡 白

较大雏鸡肝脏表面有多量灰白色坏死点
鸡 白

急性败血症:
• 本型大肠杆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鸡, 多呈现急性经过,表现为精神萎缩,排出 绿白色稀粪,可在短期内死亡。剖检最急 性病例呈现败血症经过,病程稍长的病列, 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 周炎及腹膜炎等病变。
气囊炎:
• 6—9周龄为发病高峰,常由大肠杆菌与其 它病原体(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合并感染所致。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 咳嗽、打喷嚏等。剖检时可见气囊壁增厚 、混浊,囊内见有淡黄色干酪性渗出物; 心包膜增厚,心包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性渗 出物;肝脏表现有纤维性渗出物覆盖;腹 腔积液。死亡率可达8%-10%。
病理剖检
• 发病初期,小肠前段肠壁增厚,肠管变粗, 肠粘膜粗糙,呈灰色,像麦麸样,极易剥 离。 • 发病中后期,肠粘膜脱落,肠壁变薄,有 的肠内含有未消化饲料,有的呈脓样物质, 严重的肠内容物呈现暗红色或烂西红柿样 内容物。
防治措施
• • • • 1、饲养管理 2、环境消毒 3、防治球虫病 4、定期使用营养快线饮水,饲料中加入益 生素 • 5、观察鸡群,早发现早治疗
• 4、大肠杆菌病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发病,但 以一月龄和四月龄最易感 • 5、本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通过被大肠杆菌污染的饮水、饲料、空气、 笼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泄殖腔等途 径感染。 • 6、临床表现型多而复杂,易与其他疾病混 感。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课件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课件

周期性
一些鸡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的周 期性,如球虫病的爆发多发生在4-9 月份。
人为因素
饲养管理人员的操作习惯、疫苗接种 计划等人为因素对鸡病的流行也有一 定影响。
CHAPT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鸡病诊断技术
临床诊断
总结词
通过观察鸡的外观、行为和生理特征进行初步判断。
详细描述
临床诊断是鸡病诊断的初步方法,通过观察鸡的外观变化,如羽毛、皮肤、眼 睛、嘴巴等部位的异常,以及行为和生理特征的变化,如食欲不振、呼吸困难、 排泄异常等,可以对一些常见鸡病进行初步判断。
环境控制
养殖环境
湿度调节
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扫鸡 舍和消毒。
根据鸡的生理需求和季节变化,调节 鸡舍湿度,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
温度控制
根据鸡的生长阶段和季节,控制好鸡 舍温度,避免温差过大。
CHAPTER 04
鸡病防控案例分析
案例一:禽流感防控案例
总结词
高传染性、高致死率、全球性流行
详细描述
案例三:鸡球虫病防控案例
总结词
寄生虫感染、消化道病变、药物治疗为主
详细描述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球虫在鸡肠道内寄生,导致消化 道病变,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防控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
CHAPTER 05
鸡病防控政策法规
动物防疫法
动物防疫法是规定动物防疫工作的法 律规范,旨在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 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 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防疫法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动 物防疫体系,加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 查和监督,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动物防疫法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 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以及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等。

《鸡病防治讲》PPT课件

《鸡病防治讲》PPT课件

计算方法
• 预混料用量的计算 • 日龄0-21日 751-1 • 每只鸡共用全价料为133+285+470=888克 • 预混料以5%计算:888×5%÷1000=0.044千克。 • 1000只鸡用料量为0.044×1000=44.4千克。 • 用几袋料的计算:44.4÷25=1.78≈2袋
蛋鸡各饲养阶段的划分饲料用量
鸡病与鸡病防治
阶段划分及大江料的使用
• 0-7日龄 育雏阶段 1130 • 7-21日龄 小鸡阶段 510
或0-21日龄 小鸡阶段 510,2000-1 22-42日龄 中鸡阶段 511 , 2000-2 43-出栏 大鸡阶段 512 , 2000-3
阶段 用料 量及 阶段 体重
周龄 体重(克) 每周耗料(克)
周龄 全价料量 浓缩料量
• 蛋鸡各饲养阶段的划(K分g) 饲料用量(Kg)
0—6
1.2
0.48
预混料量 (Kg)
0.06
7—20 21-72 合计
6.6 45 52.8
2.64 18 21.12
0.33 2.25 2.64


疫 • 鸡新城疫(N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及败血性传染病,俗
• 成年公鸡的病变常局限于睾丸及输精管,睾丸极度萎缩。 同时出现小脓肿。输精管腔增大,充满稠密的均质渗出物。
鸡 白 痢
• 鉴别诊断
• 鸡白痢的所有症状和病变都不是该病所特有的, 要注意与鸡伤寒、鸡副伤寒、鸡大肠杆菌病、曲 霉菌病和支原体病等相区别。 与鸡伤寒与副伤寒的区别主要靠实验室诊断。
• 曲霉菌病7-20日龄幼禽多发,呼吸道症状最为突 出,张口伸颈呼吸困难并有神经症状。剖检变化 以气管、肺和气囊出现灰白色粟粒状小结节为主, 有时可见到兰绿色霉菌菌丝,用制霉菌素治疗有 效,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课件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课件

1、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 1.1 原因: 外因:病原 内因:机体的抵抗力(营养、抗体、体况) 诱因:环境变化 1.2 发病的因素: 饲养环境:病原微生物或生物量的有无或多少 易感动物的多少或有无 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强弱 1 . 3 发病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 动物
(二)措施和方法
生物安全技术应以对病原体传播的了 解为基础,在制定综合生物安全方案时,
消化道短而简单
• 体长:消化道长度 – 鸡1:4 – 鸭鹅1:4.5 – 猫 1:4 – 犬 1:6 – 猪1:14 – 反刍动物羊 1:27
鸡消化功能特异性
鸡没有牙苦味及其他刺激性健
胃药对鸡作用不大,利于药物投服。
鸡消化食料靠肌胃强有力收缩挤碎,所以要定期添
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有害生物的控制 所有洒落的饲料等要尽快清理, 以免吸引飞鸟、昆虫、老鼠等
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病死禽的处理 1、掩埋:病死禽的处理必须符合当地的有 关规定。必须埋的彻底,还要盖严了,要设 专人管理 2、焚烧:最彻底,但代价高
3、集中处理:
病死禽带有大量的病原, 随时成为传播疾病的根源
严把引进种关。
目的防止引进某些隐性感染的 传染病
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隔离场 种场应有隔离场,以便在引进 种禽后有一定的隔离适应期,在这 一阶段,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 验,防止购入隐性感染及有蛋传种 禽种蛋。
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人员
场内人员:
不能在生产区食宿;
不能与其他禽场的人员同住;
生产区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以前48小时必 须返回农场;
养禽场的生物安全
人员
1、人可以传播很多疾病: 2、人的衣服、头发、手、靴子(鞋): 沾污了很多病原,紫外线消毒解决 不了问题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

鸡病防控培训材料PPT
了解疫苗种类和特性
根据鸡病流行情况和鸡群状况,选择适合的 疫苗种类。
疫苗接种时间和方法
根据疫苗说明书和兽医指导,确定合适的接 种时间和方法。
疫苗储存和运输
确保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 度和湿度,避免失效。
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疫苗使用说明,避免过量或不足使用, 注意观察接种后的鸡群反应。
如何处理病死鸡?
隔离和观察
发现病死鸡后立即隔离,对鸡群进行观察, 了解疫情状况。
无害化处理
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 理,如深埋、焚烧等。
诊断和治疗
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确诊后 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消毒和清理
对病死鸡接触过的场地、器具等进行彻底消 毒和清理,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CHAPTER 06
养殖规模与密度
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和密度,避免 过度拥挤和交叉感染。
养殖管理
加强养殖管理,提高饲养员素质 和技能水平,确保鸡群健康生长。
THANKS
[ 感谢观看 ]
鸡病防控未来发展趋势
新技术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对鸡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
增强鸡的抗病能力,减少药物使 用。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鸡 病防控进行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 鸡群健康状况,预测疫情发生,提 高防控效率。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鸡只 个体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预防疾病发生。
如苍蝇、蚊子等昆虫叮咬病鸡 后再叮咬其他鸡,可传播疾病

CHAPTER 02
鸡病预防措施
养殖场管理
养殖场选址
选择地势高、干燥、通风良好且远离污染源 的地方建场。

鸡病防治讲稿演示课件

鸡病防治讲稿演示课件
鸡病与鸡病防治
1
阶段 划分 及大 江料 的使

? 0-7日龄 育雏阶段 1130 ? 7-21日龄 小鸡阶段 510
或0-21日龄 小鸡阶段 510, 2000-1 22-42日龄 中鸡阶段 511 , 2000-2 43-出栏 大鸡阶段 512 , 2000-3
阶段 用料 量及 阶段 体重
周龄 体重(克) 每周耗料(克)

菌病、大肠杆菌病及传染性喉

气管炎相鉴别




?防治
? 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种类较

多,有红霉素、泰乐菌素、北

里霉素、强力霉素、普杀平、

高力米先、福乐星以及土霉素、 庆大霉素等。
吸 道
? 预防:本病既可水平传播又可 垂直传播,因此要做好预防。

?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
杆菌的某些致病菌株所引起的
三免在50日龄
?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
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

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

染病





? 发病症状

? 病理变化 ? 鉴别诊断

? 防治





?发病症状

? 幼、中雏鸡突然发病,羽毛逆

立无光泽

? 病鸡排白色水样粪便,食欲减 退,饮水增加,嗉囊中充满液

?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
? 发病率高,急性发病死亡率在
90%以上,各种药物治疗无效。

发病后的2-5天鸡死亡率一般较

高,育成鸡死亡率大于成年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力充沛,活波敏捷,反应灵敏 精神萎靡,战立不稳,行动无力,
,声强而清脆
反应迟钝
握于手中感觉温热,饱满,紧凑 温度略低,松软,挣扎无力 ,有弹性,挣扎有力
大小均匀,符合品种标准
过重或过轻,大小参差不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4) 小鸡的开食 • 饮水 在饮水器内预先放置适量的温开水(一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1. 育雏的管理 • 2. 育成鸡的管理 • 3. 产蛋鸡和种鸡的管理 • 4. 人工光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 鸡病防治
• 1. 病毒性传染病 • 1) 鸡新城疫 • 2) 鸡痘 •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 4) 鸡马立克氏病 • 5) 鸡淋巴白血病 •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 7)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 一. 育雏的管理
• 1. 育雏的准备工作
• 1), 人员的准备 有很强的责任心 具备一定 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有计划的作好培顺工作
• 2). 房舍和用具的准备
• 3). 房舍和用具的消毒

常用的消毒药品: 2%的氢氧化钠(火碱)热
水溶液; 5%的新洁灭尔溶液(可稀释50倍) ; 高锰
酸钾; 菌毒双杀; 百毒杀等
• 5.影响育雏成效的几项重要环境因素
• 1) 严格控制育雏温度

初生体温39-40度;一周龄可达41度.合理的控制温度,
是养好雏鸡的关键措施,对初生雏鸡,适宜的供温标准为32-
34度,以后,雏鸡每增长一周龄,温度可降1-2度,至育雏结束
时,合理的供温标准为18-20度.到八周龄.
• 2) 控制育雏室内的湿度
• 2).育雏期的限制饲喂 • 限制鸡的采食量 • 限制鸡的每日采食时间 • 限制高能日粮采食量 • 限制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 • 限制日粮中的赖氨酸含量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外界环境因素
• 1. 温度 为了给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 ,要求鸡舍必须保温性能良好,力争作到东暖夏凉. 产蛋鸡最适宜的温度是13-23度.

育雏室的适合湿度是: 育雏前期(10日龄以前)的相对
湿度保持70%左右为好;后期,保持干燥,一般为50-60%为
宜.
• 3)经常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
• 4)使雏鸡获得充足的阳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的主要事项 • 1) 观察雏鸡的冷热表现 • 2) 观察雏鸡的精神状态 • 3) 观察雏鸡的羽毛及泄殖腔周围的洁净
• 2. 空气 鸡体温高,新陈代谢旺盛,呼吸也较快,鸡 粪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通 风不良,空气污染使鸡体受害.为保持鸡舍空气新鲜 和防止过于潮湿,必须经常通风换气.
• 3) 光线 光线适宜能促进母鸡提早成熟和增加 产蛋量
• 4) 密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采用人工光照应注意的事项
• 1.光照强度过大,易使鸡发生啄斗,啄羽,啄趾现象, 而且神经极易过敏而惊群.光照强度过弱,对鸡的产 蛋和采食是不利的.
• 2.在鸡产蛋期间,每天光照时间应保持固定或逐渐 增加,切忽减少,每天光照时间不要超过17小时.
• 3)在产蛋期间光照时间不要突然大量增加,一般每 次增加以不超过1小时为好,否则容易引起鸡的脱 肛.
• 4)虽然有一些颜色的光对鸡产蛋有较好的影响,但 一般宜采用白光,因为白光的平均效果最好.
鸡 病 防 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 病毒性感染
• 1.鸡新城疫
• 症状: 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出现特 征性的神经症状,黏膜和浆膜出血.
• 病原: 本病系由滤过性病毒(鸡新城疫病 毒)引起.粪便中的病毒72小时失去活力,夏 天在光直射30分钟或60度的高温的条件下 30分钟病毒就会死亡.该病毒在2%氢氧化钠 ,1%来苏尔,1%碘酊,70%酒精,数分钟至20 分钟即可将病毒杀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二. 细菌性传染病 • 1) 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 2) 鸡白痢 • 3) 禽伤寒 • 4) 禽副伤寒 • 5) 鸡慢性呼吸道病 • 6) 鸡传染性鼻炎 • 7) 鸡结核病 • 8) 禽曲霉菌病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工光照
• 1. 密闭式鸡舍的光照方案 • 1) 产蛋鸡的光照方案 恒定光照方案: 1-
3日龄(或1-7日龄)采用24小时连续光照;4日 龄-20周龄,每天恒定光照8-10小时;21周龄 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光照,一直到每天光照 达到14-17小时为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饮给淡一些高锰酸钾水或青,链霉素水,能起防病作 用) • 小鸡的开食 在雏鸡出壳后16-24小时之间,当 鸡群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个体有觅食行为时,就可 以开食.开食过早,小鸡胃肠机能尚弱,不利于它健 康发育;开食过晚,会使小鸡过多的消耗体力而得不 到营养物质的供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状况 • 4) 观察嗉囊的大小虚实 • 5) 观察粪便的形状和颜色 • 6) 观察每天采食量的增减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育成鸡的管理
• 1) 育成鸡: 从57日龄起到开始产蛋前(一般是140日龄)这 一阶段.
• 这一时期,鸡生长迅速,是形成骨骼的重要阶段,必须给充 足的营养,尤其应注意矿物质饲料的供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健雏与弱雏的表现
项目或部 位
健雏
表现情况
弱雏
绒 毛 整齐,洁净,有光泽
篷乱,焦燥无光,绒毛稀疏或短 少
腹部 脐部 活力 触感 体重
腹体大小适中,宽广,平坦,柔 腹体喷膨隆松弛,卵黄吸收不良 软,卵黄吸收良好
愈合良好,
脐突出,有血迹,愈合不良,周围 潮湿有粘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