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

合集下载

新闻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九章复习重点

新闻学考研复习之传播学第九章复习重点

研究生考试网为考生整理的新闻学考研复习指导之传播学第九章新闻传播效果复习要点第九章新闻传播效果第一节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新闻传播效果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新闻传播效果的意义传播效果问题贯穿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过程,始于传播之前,显现于传播之后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为着传播致效,对新闻传播流程的整个环节都设定了具体的、必要的要求传播效果问题是新闻传播研究最集中的领域,使新闻传播学研究的纲二.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一) 信息构成(二) 情趣养成(三) 知识承传(四) 情绪宣泄(五) 审美感受(六) 价值认同(七) 态度改变(八) 行为转化三.新闻传播效果的类型(一) 按效果显现状态分显态效果-从受众情绪变化、态度转变、行为改变中可以感觉到的效果潜态效果-思想上有所触动,但暂时尚无流露,需继续接受同样信息传播后才公开显现(二) 按效果显示时间即时效果-立即显现的效果延缓效果-接受信息后,进行一定的选择、消化、思考后才出现的效果(三) 按效果存在时间分暂时效果-接受后立即显现,不久又消失的效果持久效果-接受后即时或略过一段时间后显现的效果,作用力持久,刺激印痕深刻(四) 按效果社会作用分正面效果-接受信息后产生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效果负面效果-接受信息后产生对社会有消极甚至阻碍作用的效果(五) 按信息内容和指向分规范效果-接受社会规范性和惩戒性信息后出现的对行为有规范作用的效果确认效果-接受权威性和提示性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行为具有评价作用的效果共鸣效果-接受情感色彩强烈的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事物产生共鸣作用的效果理解效果-接受知识含量大的信息后出现的对某些事物表示理解的效果享用效果-接受实用性强的信息后出现的直接受用的效果(六) 按信息的社会冲击力分个别效果-只对个人产生的效果一般效果-有一定反响但力度并不很大的效果社会效果-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强烈反响的效果(七) 按信息社会影响所在领域分沟通效果-接受信息后使该信息得以扩散的效果宣传效果-表示理解和接受劝服的效果教育效果-思想上受到触动的效果艺术效果-得到审美享受的效果第二节传播者与新闻传播效果一.传播致效原则传播致效-新闻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一)信息必须利于受众集中注意接受信息的行为定势-拒绝信息、歪曲信息、接收信息(二)目标必须利于受众行动采取行动的条件信息目标同受众心目中原有目标相符达到目标的途径简便、具体、直接时间紧迫,没有过大选择余地(三) 来源必须利于受众改变态度来源-信息发布者:有权威、有声望、同地位来源有助于态度改变(四) 方式必须利于受众理解劝服坚持两面说,避免一面说(五) 环境必须利于受众接受劝服(六) 针对个性利于受众听从劝服可以克服不良个性带来的阻力,增强传播效果二.新闻传播者对传播致效的意义(一) 新闻传播者的形象1.社会地位2.资格阅历3.业绩荣誉(二) 新闻传播者的素质1.品质坚持真理,客观报道,不屈服于任何势力,不以新闻谋私公正无私地评价社会事件,不误导群众,出于公心,出于民心以身作则2.特长3.立场公开表明/回避立场4.感情5.心理发现和克服:自鸣得意,轻易激动,恐惧上场6.生理第三节信息及信息传递与新闻传播的效果一.信息对传播致效的意义(一)新闻信息的捕捉新闻传播者掌握一定的报道方针和关于这些信息的价值取向有很有的新闻敏感度,大量采集相关信息,扩大选择空间对捕捉到的信息严格鉴定(二)新闻信息的选择从总体上把握信息传播平衡的要求,做到总体真实选择同编码的主题相关的信息,舍弃无关或无关紧要的信息选择典型信息选择新鲜活泼的信息(三) 新闻信息的加工毛泽东-三性要求-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另外必须符合间接编码的要求二.传播致效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一) 给定信息的质量扩大报道面,加大信息量,传递的信息具备有用性发送信息的数量适中,避免出现信息垃圾和信息洪水,也要避免出现信息饥渴传播信息迅速及时,避免马后炮信息信息传播经济实惠,降低单位信息成本(二) 信息通道的质量信息通道应该顺畅,无噪音或少噪音干扰,硬件和软件都要有保障(三) 传递方法的选定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结合,单项传递和双向传递结合,多种媒介互动传递第四节传播环境及受众与新闻传播效果一.传播环境对传播致效的意义(一)社会环境-传播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关系传播者应主导主流价值,团结最大的团体和更多的团体,使之公开支持其立场和态度同时也应耐心说服持不同价值观的个人,以争取最大的传播效果(二)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特殊景观等(三)心理环境传受双方都处于心理调谐的状况,尤其是受传者处于愉悦、积极的情绪下,传播效果好二.新闻受众对传播效果的意义(一) 受众的背景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二) 受众智力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三) 受众个性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系总结新闻来源即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新闻传播效果对信息有很强的依赖性信息传递对新闻传播效果有直接关系,所谓传则求通传播环境对新闻传播效果也有影响,所谓媒介生态说传播对象是新闻传播效果的体现者,所谓使用与满足、使用与依赖。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

传播学引论复习提纲-李彬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传播学复习提纲一、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四个时代)填空、简答、连线1、口语传播时代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一个媒介,口语传播时代也就成为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优点:人类传播活动中,最便利、最通用的媒介自然是语言即口语了。

其他任何媒介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与延伸。

缺点:口语只能依靠人体自身的发声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限制;而由于口语随说随逝,除了依靠人们的记忆就再也无迹可求,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文字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

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3、印刷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三个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4、电子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是在既有的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和印刷媒介上面又叠加的,复线发展过程。

电子媒介有广狭两义。

广义是指一切依靠电流传播信息的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手机。

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网络。

狭义则专指公共性的媒介,传播学里通常用的是狭义。

二、传播、传播学、信息的定义社会传播: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信息在一定社会系统内的运行。

传播学:研究传播活动和探析传播规律的一门学问。

信息:信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深化和发展;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信息的本质,就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因素的东西。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流动以及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即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又是一种人际间的关系。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

李彬《传播学引论》笔记

李彬《传播学引论》导言人类传播历史的发展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把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口语传播时代:从人类摆脱“与狼共舞”的状态而组成社会开始,一直到文字的出现,即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

口语是人类传播所用的第一个媒介,不仅是最初始的媒介、最重要的媒介,而且是最基本的媒介。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语言或口语的局限性:人类传播活动在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文字传播时代: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

从传播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

文字起源于绘画,逐渐从具象的图画演变为抽象的符号,成为一种负载信息的传播媒介——文字。

文字传播时代形成垄断文字媒介的传播阶层,这种话语垄断与当时普遍存在的“专制”政体相互吻合。

印刷传播时代: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印刷媒介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印刷术(技术层面)和印刷品(社会层面)。

印刷术与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所以作为开户印刷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到了近代才真正登上人类传播的历史舞台。

15世纪40年代,德国美因兹的工匠约翰·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现代传播的源头)。

印刷术的发明直接意义在于使文字信息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一项显著进展就是新闻事业的兴起。

近代新闻事业发端于15世纪中叶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7世纪初德国和尼德兰的每周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纸(报业),即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新闻事业从17、18世纪,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中开始发育成长。

19世纪后,新闻事业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其显著标志就是大众化报纸的出现和通讯社的诞生。

19世纪后,出现了以赢利为目的、以普通读者为对象,以各种新闻为核心的现代大众报业,其代表为美国19世纪30年代的三大廉价报纸——《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

《传播学引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引论》读书笔记

《传播学引论》读书笔记在看了李彬老师的《传播学引论》之后,发现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作为南广学生的我们,尤其是电编学生。

很少去读一些跟自己学科相关的研究性书目,我们所提倡的是多实践,实践得真知。

但在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瓶颈处有很多难过弄坎儿,拍不出什么好片子。

但通过读此书后,觉得学校应该加上一些所学专业必要的研究性课程。

在前辈研究成果指引下,想必在实践起来会更好。

《传播学引论》是一部信息密度很大的著作,其中不乏独创性见解,行文中又往往妙语连珠。

本书思路开放而又严谨,思维敏捷热又准确,表达流畅而又简洁,看这本书就像看美国大片和故事会,看得时候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看完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好吃的东西不一定有营养地说易读性是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像电视打给我们的娱乐性和侵入性的文本体验一样。

传播学是一门对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综合性于深层化研究的新兴的交叉学科。

从本质上来说,传播基本上分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为基本的形式,属于点对点的传播。

而大众传播是点对面的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多了“大众媒介”这么一个概念。

在真正接触传播学之前,在我的认知当中,大众媒介指的仅仅是报纸、广播、杂志这么几种基本的大众传媒。

但是现在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大众媒介比比皆是,比如掌媒、地铁报、校园广播等,无不例外地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传播学当中的“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书导言以人类传播历史的发展为开始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把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而以参与传播活动的人数来划分,人类传播行为的主要类型:“自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在传播与传播学文段中李斌老师介绍了四位先驱,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九章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九章

第九章受众第一节受众的形貌1、受众的含义:接受信息的人,既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读者、听众、观众,也指人际传播的参与者。

2、受众的角色:①信息产品的消费者②传播符号的“译码者”③传播活动的参与者④传播效果的反馈者2、受众的特点:①从空间分布和存在的态势看:众多性、混杂性、分散性、隐匿性②从接受信息的内在机制看: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归属性3、受众的类型:①积极选择者和随意旁观者②纯粹受众和介质受众⑴纯粹受众:终极受众,是指接收信息而不做“二传手”的人。

⑵介质受众:兼职受众、中介者,指介于传播者与纯粹受众之间的一些人。

③预期受众、现实受众和潜在受众⑴预期受众:指传播者在想象中出现的或者在编码过程中预先假想的接受者或“收件人”。

⑵现实受众:指在现实状态下可以观其行、听其言、握其手并正在活动着的信息“成品”的人。

⑶潜在受众:隐形受众,指潜藏、内含在信息作品之中和传播过程之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的、或者在适当时候有可能要“冒”出来接收该作品的群体。

④俯视型受众、仰视型受众与平视型受众⑴俯视型受众:在接受信息和对待职业传播者时,常以居高临下、高人一等的心理和面貌出现。

⑵仰视型受众:以一种尊敬、仰慕、狂热、遵从的心态对待传播者及其所传信息的人群。

⑶平视型受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数最多的受众。

补充(课件):⑴根据对信息的关注程度和内容的范围,可以分为一般受众和专门受众。

⑵根据接触媒介方式的差异,分为读者、听众、观众,以及网络的浏览者。

4、受众的基本权利:选择权(基本权利)、知情权、表达权、反论权、监督权、隐私权第二节受众研究的理论1、个人差异论: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有分别的,即根本不存在统一不变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不同的人,对信息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进而有不同的态度和行为。

2、社会类型/范畴论:(“个人差异论”的延续)该理论认为,受众是可以分类的,在一定的社会阶层中由于受众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近,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类型。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第一篇: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传播学引论第八章效果分析(上):劝服艺术在传播学的所有研究,以研究如何取得最佳效果为核心的效果分析一向最受重视,可以说是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赖以安神立命的根基。

效果分析在传播学的学术体系中至少在经验学派的研究框架中海处在百川归海、众星拱月似的地位上,其他方面的研究最终都归结到效果问题上,如果不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那么传播活动就是去意义,如果不探讨效果问题,那么传播研究便成为无的放矢。

效果分析中最令人感兴趣,也最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就属劝服艺术,因为它直接涉及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最有效。

第一节霍夫兰与耶鲁研究传播学的早期阶段,耶鲁学派最有实力,简直就是传播学的正宗所在,在耶鲁研究更是代表着传播研究的主流与方向。

耶鲁研究的三个特点:主要致力于理论性探讨与基础研究;从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引申出理论上的创建;强调通过控制性实验来测试一些命题霍夫兰的代表作《传播与劝服》:围绕态度问题的耶鲁从书中最重要的一部论著。

态度是指个人或团体对某人某物、某一事情或某种观念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情感和行为。

情感成分包括一个人对某些人或物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应;认识成分被概括为一个人对某人某物的信念或真实知识;行为成分包括人指向物或人的外显行为。

态度中的认知成分是这种态度的基础,没有对某事物的认识,就不会形成对此事物的态度;态度中的认知成分不一定都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东西,在许多态度中认知往往表现为偏见或成见。

在态度中起关键性、支配性作用的还要数情感成分。

先有态度后找根据,许多态度都是感情用事的产物。

决定一种态度即心理倾向的关键因素在情感而不再理智。

态度中的行为成分,则是情动于中而发于外的自然结果。

不过有时候态度和行为并不完全一致。

第二节从传播来源看劝服传播来源的三种变量:可信度、知名度和动机。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范本模板】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范本模板】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传播研究,尤其是传播学派的研究曾长期依附于社会心理学。

传播学中许多有关效果问题的理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心理学中借鉴来的.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学习论,一是一致论。

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即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又正是传播学效果分析所感兴趣的,因为传播效果最终都显示为受众态度的变化。

学习论的研究以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为代表: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就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致论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就传者与受众而言,学习论更关注传者一方,只要传者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使受众认识到事物的面貌,那么态度的变化就会随之发生;一致论则更看重受众一方,因为态度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所感受的信息,左右态度及态度改变的关键在于保持认知的一致与和谐.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上看,学习论更倾向于大众传播,一致论更侧重于人际传播。

第一节平衡论与和谐论一、海德的平衡论当涉及第三者时,两个人之间关系可能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海德平衡论:P、O、X三者的关系如果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

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海德的平衡论暗示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而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海德平衡论的四点优越性: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它证明不一致性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

浅析新闻传播中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浅析新闻传播中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

浅析新闻传播中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作者:王德保来源:《新闻世界》2009年第10期【关键词】新闻传播受众态度进入21世纪,传媒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更是迅猛壮大。

传媒之间,尤其是电视频道、栏目之间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扩大媒介影响力,对于传媒人来说更具有迫切性。

由于今天的受众不再只是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受者,其态度的改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全面多角度地把握受众态度改变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打造强势媒体、提高舆论引导力有着重要意义。

从公共关系上说,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反映的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改变可分为“量”变与“质”变。

在新闻传播研究中,我们认为受众的态度是指受众主体(读者、听众、观众)对新闻客体(新闻传者、新闻媒介、新闻报道)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种成份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而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因素来自社会、群体、媒介、个人等多个层面。

本文试从传播者、传播方式、个人特质、传播情境等方面分析影响受众态度变化的因素。

一、传播者与受众态度的改变影响受众态度改变来自传播者的因素主要有:1、可信性。

它是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条件,体现在传播者的信誉度和专业权威性上。

传播者的信誉度越高,专业权威性越强,其传播的影响力就愈大,人们也就愈容易按照他的信息意向发生态度变化。

这一点可从冒用专家面目出现的医疗广告的影响窥见一斑,它既是捏造虚假的专业权威,也是透支媒体的信誉。

2、接近性。

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愈接近、愈相似,就愈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这种接近性或相似性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看作是“自己人”,从而在传播中也易造成受众同传播者意见一致的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播者的观点。

二、传播方式与受众态度的改变影响受众态度改变来自信息传递过程的因素主要有:1、双面论证。

第九章 广告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九章 广告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广告心理学
1
第九章 广告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第一节 广告受众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第二节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说服策略
2
第一节 广告受众的态度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概念 (一)概念 态度是一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的方式 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为稳定 的心理倾向。
3
(二)态度的结构
作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一种心理反应倾
30
二、制约理性广告效果的因素
1、商品的因素
(1)同质化程度; (2)商品的购买风险水平:价格低的、经常购买的、制 造技术较为成熟的则风险低;反之,则风险高。 (3)商品的吸引力
2、消费者的因素
(1)消费者的知识与经验;(2)消费者的社会地位; (3)消费者的购买预期;(4)消费者的个性心理
31
1、商品的因素
心理学家努力寻找广告的说服机制,以
提高广告效果,从而形成了诸多的理论 模式,主要有:低认知卷入模型、高认 知卷入模型、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8
(一)低认知卷入的理论模型 特点:强调情感迁移以及非认知因素的作用。其主要
内容有: 1、强化理论 态度的改变就像新习惯的形成一样,其中必有某种诱 因或强化物,这种诱因或强化物通常是某种奖赏或社 会赞许等。与USP理论不谋而合。
18
第二,影响说服路径选择的因素。迈克
因尼斯等人认为,消费者通过何种路径 对广告信息进行加工取决于消费者的 MAO水平,即动机、能力和机会情况。
动机:个体评估信息的意愿,通常由其卷入水平的高
低来衡量,而卷入水平取决于消费者意识到的购买风 险水平。 能力:消费者所具备的有关产品方面的知识多少和信 息加工技能的高低。 机会:消费者接触广告时的有力条件。例如外界的干 扰刺激或时间限制都是不利于信息的加工的,适当重 19 复有益于信息加工。

传播学理论导引笔记摘抄(3篇)

传播学理论导引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传播学概述1. 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与互动。

2.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传播过程、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环境等。

3.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二、传播过程理论1.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过程五因素模式,即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

这一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作用。

2. 施拉姆的传播模式施拉姆在拉斯韦尔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过程模式,包括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反馈和情境六个要素。

3. 格伯纳的传播流模式格伯纳提出了传播流模式,认为传播过程中存在信息流、影响流和意见流三种传播方式。

三、传播媒介理论1.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特性,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2. 库尔特·卢因的媒介选择理论卢因提出了媒介选择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不同的媒介。

3. 奥尔波特和霍夫兰的媒介效果理论奥尔波特和霍夫兰认为,媒介效果取决于受众的心理特征、媒介内容、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等因素。

四、传播效果理论1. 传播效果的定义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对受传者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 传播效果的分类根据传播效果的性质,可分为认知效果、情感效果、行为效果和态度效果。

3. 传播效果理论(1)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并非直接作用于受众,而是通过意见领袖间接产生。

(2)凯茨和拉扎斯菲尔德的“创新与普及”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取决于受众的接受程度和传播者的创新性。

(3)贝克特的“说服理论”:认为传播效果取决于说服信息的强度、受众的易受性、传播者的可信度和说服技巧。

五、传播者与受传者理论1. 传播者的定义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主动发出信息的人或组织。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

李彬《传播学引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导论导言第一节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传播学乃是人类传播活动演进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本质而言,人类传播活动是个社会信息流动的过程。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发展,其实也是传播媒介的演进历史。

人类传播活动划分成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差不多占了“这一天”的5/6。

语言的出现与社会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

没有交往,没有传播,这个共同体就无法存在,更无法运行。

对人类传播活动来说,最便利、最通用的媒介自然是口语及语言了。

其他任何媒介都无不以口语为基础,都是口语媒介的变形和延伸。

口语只能直接依靠人体自身的发生功能,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便在空间距离上受到限制,由于口语随说随逝,于是人类的传播活动又在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二、文字传播时代语言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最终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类的转变;文字的发明,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实现从原始到文明的飞跃。

语言是人类的证明,文字是文明的标志。

传播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这就是使信息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时间上传之久远。

文字的习得不同于语言,一个是自然的过程,而另外一个是人为的过程。

从传播角度看,统治阶级就是话语权。

话语垄断与当时的“专制”政体是相互吻合的。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传媒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即印刷术和印刷品,前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后者是社会层面的东西。

但是,有了技术发明不见得就有社会需要,两者并不一定契合。

一般认为,印刷术和印刷品两者开始完全契合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之后。

从技术上讲,印刷媒介有两大硬件,一为纸张,一为印刷机。

约翰·古登堡(古腾贝格)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他象征着人类进入印刷传播时代。

从世界范围看,印刷传播时代是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这一系列事物的生成相一致相同步的。

一方面,印刷媒介对现代文明发生了首屈一指的催发作用,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又为印刷媒介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

《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

《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第一篇:《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拟态环境、符号、子弹论、信息、热媒介、意见领袖、媒介即讯息、组织传播、信息环境、流言、集合行为、基模、人类传播、人际传播、意义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符号: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射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超速的反应;他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

信息:香农认为,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和争议的一种现象。

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九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2)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 (2)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 (2)2.网络传播效果形成的复杂性 (3)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 (3)1.“议程设置”与“议程融合”理论 (3)2.网络中是否存在议程设置 (4)3.网络议程设置的特点 (4)4.网络“议程设置”的基础作用机 (5)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6)1.“沉默的螺旋”假说简介 (6)2.网络中是否存在“沉默的螺旋” (6)3.网络中“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机制 (7)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第一节网络传播效果的含义1.网络传播效果的表现方式(1)传播效应与作用效果A. 传播效应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

仅看单一传播对象时,网络传播的效应包括放大、削弱、催化和裂变等。

a) 放大效应网络传播可能将一件小事或一个小话题的影响不断放大,最后在整个网络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b) 削弱效应有些对象本来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面,但网络可能对它产生一种削弱效应。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通常说明媒体的选择判断与网络受众的选择判断发生了偏离。

c) 催化效应在网络传播中,它不仅意味着广泛的传播面,同时意味着事物的属性在人们眼中会发生变化。

d) 裂变效应一个话题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分解,衍生出大量新的话题,从而产生强大的传播能量。

对于多个传播对象,网络传播的效应常常体现为两种,即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a) 聚变效应网络传播可以将一些弱小的话题或声音聚集起来,将它们汇聚成一种强大的声音。

通过这一过程,每一个弱小的声音的能量会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b) 正反馈效应当几个对象同时传播时,网络传播会产生一种使强者更强、使弱者更弱的正反馈效应。

B. 作用效果传播效应,只是反映了传播活动本身是否引起关注。

作用效果,则是指所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应。

作用效果包括以下几种。

a) 引起受众注意的程度在网络中,这种注意程度可以通过页面访问量、点击率、转发量等来衡量。

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传播学概论”听课笔记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1.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5.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9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9大众传播的效果研究

• (3)大众传媒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 大众传媒的意见容易被认知为多数意见 • 这种认知会导致持相同意见者倾向于公开表达 • 也会导致持不同意见者倾向于改变观点或转向沉默
二、“沉默的螺旋”
• 2、“沉默的螺旋”机制下舆论的形成
思考
• 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子,身体健康,大学毕业,已成 家立业.家庭责任感强。他吸烟的历史有二十年了,曾 经两次戒烟失败.你试着说服他。 • 一个胆小的十岁女孩,在上轮滑课时不敢离开扶手, 因此学了多次还是不会,你怎样说服她克服恐惧心理 呢? • 如果你有一份推销新手机的工作,你怎样说服一个收入 不错但有些保守的顾客换掉他的旧手机?
• (Norton long,1958) • 大众媒介促使公众将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 媒介帮助政界人士树立公共形象,媒介还不断披露某 些人与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
• (Kurt Lang & Gladys Lang,1959) • 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有并 不不成功,但它在告诉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 的成功
• • 只有少数人受到大众传播竞选宣传的影响 受众的选择性降低了大众传播的效果
• 3,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1962)
• 大众传播过程的两个方面——信息流和影响流 • 信息流是一级的 • 影响流是多级的
克拉帕(1960)的总结(P198)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而只是众多因 素之一
四、1970年代中期以后的 强大效果观
• 1.诺伊曼(1973,1980)沉默的螺旋理论
• 大众传媒在影响公众意见(舆论)方面有很大效果
• 2.门德尔松(1973)的三个研究 • 3.鲍尔-若基奇及格雷伯(1984)“伟大的 美国价值观测验” • (The Great American Value Test)

传播学笔记精华

传播学笔记精华

传播学笔记精华一、名解1、子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有限效果论:是克拉帕在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后提出的观点,该观点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3、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生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4、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主场和态度,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

他们在对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

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5、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内容加以接触;选择性接触行为的结果更容易在强化人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

这是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

6、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其特点是:A、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B、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C、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D、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

传播学第九章

传播学第九章

(一)子弹论时期

“子弹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 的力量和影响,忽视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 会因素,并且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 和使用能力。它对传播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一 方面是全能的媒介在发送信息,另一方面是发散的 大众在等待着接受它,除此别无选择。
(二)有限效果论时期
强大效果论 1973~1980 相当高
效果研究 《世界大战中的 《大众传播试 成果 宣传技巧》、 验》、《传播 《火星人的侵略》 与劝服》、 《人民的选择》
研究者 拉斯韦尔、坎特 里尔 霍夫兰、拉扎 斯菲尔德、贾 尼斯等
《电视与政治 及其作用与影 响》
《重归大众传 播的强力观》
布鲁姆勒、麦 奎尔、麦库姆 斯和肖
第九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和研究课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第一、在狭义和微观方面,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 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 动的变化; 第二、在广义和宏观方面,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 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案例:希特勒纳粹宣传 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中就说过,报刊是政治宣传工具 中最有效的一种。在纳粹统治时期,国民教育与宣传部每天 举行德国政府记者招待会,通过‚语言训令‛和‚每日指示‛ 向各报社发布每日宣传口号和内容。对偏远地方用电报或信 件发出相应指令。各报社必须根据这些指示,取舍新闻消息, 拟定标题内容,撰写有关社论。 1933年10月4 日,政府颁布《报刊法》,规定新闻业是一 种受法律管理的‚公共职业‛,所有编辑都必须具有德国公 民资格,属于雅利安血统,配偶不是犹太人。同时,明令编 辑们‚要使报刊上不得有任何误导群众、假公济私、可能削 弱德国的外在或内在力量、德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德国的国 防和其他文化与经济……或者有损德国荣誉和尊严的东西‛。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docx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docx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传播: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刻板成见:人们持有的固走、简单化的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选择的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们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岀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岀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意见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O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的是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引论(增补版)第九章效果分析(下):态度改变传播研究,尤其是传播学派的研究曾长期依附于社会心理学。

传播学中许多有关效果问题的理论,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心理学中借鉴来的。

社会心理学对传播学的两方面影响:一是学习论,一是一致论。

它们都指向一个问题,即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改变又正是传播学效果分析所感兴趣的,因为传播效果最终都显示为受众态度的变化。

学习论的研究以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为代表:要想使人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只需提供相应的认识材料就行,态度形成或改变的过程是个学习的过程。

一致论把态度问题放在认知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探讨。

态度一致是说人们在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都力求和谐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心理紧张而感到十分别扭。

态度的变化要适应一种整体性的认知结构,而一致论所关心的正是这种认知结构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

就传者与受众而言,学习论更关注传者一方,只要传者能提供相应的知识,使受众认识到事物的面貌,那么态度的变化就会随之发生;一致论则更看重受众一方,因为态度的变化并不取决于所感受的信息,左右态度及态度改变的关键在于保持认知的一致与和谐。

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上看,学习论更倾向于大众传播,一致论更侧重于人际传播。

第一节平衡论与和谐论一、海德的平衡论当涉及第三者时,两个人之间关系可能呈现出的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海德平衡论:P、O、X三者的关系如果都是肯定的,或者两种否定一种肯定,则为平衡状态。

如果三者的关系都是否定的,或者两种肯定一种否定,则为不平衡状态。

不平衡状态会使人感到心理紧张,由此而产生力求恢复平衡状态的倾向,这样一来便会导致态度发生变化。

海德的平衡论暗示一种态度改变方面的新思路: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时,总伴有某一方的态度变化;而平衡状态由于稳定不变则能拒绝任何形式的态度变化。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荣克:某些不平衡状态也有可能维持稳定,而不一定非产生趋向平衡的压力。

海德平衡论的四点优越性:它在概念上易于掌握;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显示出态度的变化;它把注意力集中在人际关系上;它证明不一致性可用不同方式来解决。

二、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和谐论是从平衡论中发展出来的。

平衡论所概括的是普遍现象,和谐论所关心的只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形。

平衡论讲的是人际网络中两方与第三者的关系,和谐论讲的则是受众与信源双方同事件的关系。

和谐论也分为和谐与不和谐,也各有四种情况。

我们所喜欢的信息源应该总是提倡我们所喜欢的主张并谴责我们所反对的主张。

假如受众所喜欢的信源对某事的态度同受众相抵触,那么就会出现不和谐。

“语义差异量表”:一种用于对态度进行定量化测定的表。

是五种测量态度的主要量表之一,最大优点是构造比较容易。

它由一系列正反相对的修饰语组成,在这两个极端的修饰语之间,再划分出7个依次递增的层次,1到3属于否定范围,5到7属于肯定范围,而4则属于中性区域。

肯定中性否定好 7 6 5 4 3 2 1 坏第二节均衡论与ABX模式一、妞科姆的ABX模式妞科姆提出的均衡论同海德的平衡论有十分相近的血亲关系,妞科姆的理论更强调传播的作用,并且更富有创见。

妞科姆“趋向均衡的努力”:双方在对第三者的态度上需保持一致。

均衡论不是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二是探讨人际关系的理论。

妞科姆把传播视为一种维护人际关系的互动过程,传播活动可能会扩大相互一致的范围。

“传播的基本功能是使两个或更多的个体之间对外部环境的物体同时保持意向。

”XA BABX模式:两个个体A与B和他们所共同关注的事物X,A与B的关系同他们对X的态度密切相关,三者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而传播活动是这个结构的稳定与变化的关键。

ABX模式的基本设想在于人际之间要求态度与关系一致的压力将会刺激传播,在ABX三者关系处于不均衡的条件下,传播交流活动将会“更加频繁”。

人们总是注意与其现存立场相一致的信息源,并寻求能支持和证实他们实际行为的信息。

妞科姆的理论所关注的与其说是态度的改变不如说是态度的维护。

ABX模式十分有名,但价值也许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它所启发的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ABX模式上。

妞科姆的ABX模式着眼于人际传播,那么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ABX模式则适用于大众传播。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ABX模式脱胎于妞科姆的ABX模式,不过对它做了较大的扩充、发展与修正。

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模式,他们是想通过一个“简单点、概括的又比较实用的模式”而对凌乱庞杂的传播研究进行一番系统的整合。

A代表传播者,B是接受者,X系列则代表众多的事件、观念、人物等。

A 从大量的存在物中选出X,再把它传递给B,而B通过反馈环节FBA对此作出反应。

接受者B还可以不经过传播者A而直接了解某件事、某个人或某种观念。

X系列是实际存在或发生的事情,A是感知这些事情的信息来源,C是媒介组织,B是受众。

A被描绘成“鼓吹者”,怀有各自的意图,希望通过传播改变受众B对X的态度。

传播媒介C则是无意图的传播者,它的任务仅仅是选择并传递受众所需要的信息,充当B的“代理人”。

C不仅从众多的信息来源A那里获取并选择信息,而且还直接从现实环境中捕捉受众B所需要的内容;C作为一道把关环节对所接受到的信息自然免不了要进行一定的过滤与加工。

C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表明由于媒介而使是人们的感知视野大为拓展。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是迄今为止一个较为完善的大众传播模式。

D麦奎尔认为,这个模式对于把注意力引向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方面很有意义。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源出于妞科姆的ABX模式,但它同一致论的探讨并无太大牵连,这个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有很大价值。

纽科姆均衡论、海德平衡论以及奥斯古德—塔南鲍姆和谐论都告诉人们的原则:传播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固有信仰、观点、态度的威胁或强化程度。

第三节认知不协调论一致论的研究中认知不协调论也许是最新颖独特,也最令人感兴趣的学说。

它由费斯廷格提出,在态度以及态度转变问题上展示了研究思路。

一、认知与认知不协调认知就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理解与反应。

认知不协调是指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不一致、不协调、互相矛盾的认知。

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出现不协调就会在心理上造成紧张与冲突,从而促使人们设法消除或减轻不协调而重建协调。

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论将态度改变问题同认知的协调是否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效果分析提供了信的坐标。

二、重建协调与态度改变使认知从不协调变为协调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是自我辩解,一是转变态度。

当面临不协调是,人们总是先为某种认知辩解,如果实在无法辩解,就只好改变某种认知,反正不能总是处于认知不协调而造成的心理紧张中。

1、自我辩解自我辩解就是按照自己的愿望把不协调的认知尽量解释的似乎协调一致而不矛盾。

E·阿伦森:如果人们赞成一种态度,而宣传者提供的信息有引起不协调,通常减少不协调的最好办法就是拒绝和歪曲那些证据。

一个人赞成一种态度越深他拒绝引起不是协调的证据的倾向性越大。

先要通过传播改变人们的某种态度又是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阻力,而传播者要想获得预期的传播效果就不能不考虑受众的自我辩解心理,不能不考虑认知不协调所带来的问题。

2、态度改变费斯廷格设定,认知越不协调,消除它的内驱力就越强,因而态度改变的可能及幅度也就越大。

报偿与态度改变,态度的改变究竟是在高报酬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还是在低报酬的条件下更加常见。

报偿与态度变化成反比关系。

报偿越高,态度改变越小;报偿越低,态度改变越大。

一致论归根结底是关于认知结构一致性的理论,它预示着保持一致、恢复一致的心理趋向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传播的效果常常是取决于传播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每个人极力要保持的信仰和态度的一致。

一致论所讲的一致性并不具有普遍的、绝对的意义,事实上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不一致、不协调、自相矛盾的地方,而它们并不都需要非趋向一致不可。

第四节群体压力与从众从众,为态度改变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新答案,又同认知的一致性密切相关。

一、从众现象从总,就是随大流或遵从群体的一致,屈从群体的压力。

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

从众可以说是人的一种天性。

人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那他就不能不遵从群体的规范,不能不受群体压力的制约,久而久之便自然形成心理上的从众倾向。

与人的从众性相对立的另一面,是人的自主性、独立性。

人既得遵从群体的压力,更得屈从个体的冲动。

学习论和一致论主要都着眼于人的自主性、独立性的一面,而忽略或无视人的从众性一面。

从众的本质在于个体对群体压力的遵从或屈从。

人的社会性固然决定了人的从众性。

直接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遭到来自群体的惩罚(排除异己式的冷落、拒斥、厌弃),二是想得到正确的行事指导(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多数人的意见,认为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更大)。

二、阿西的从众研究3个人的多数就足以使人的从众性达到极点。

造成实验对象判断失误的原因来自群体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旦小时,实验对象的从众心理便大为减弱。

人们宁愿追随群体的意见而不大相信自己的判断,即便这种判断正确无疑而群体的意见荒谬透顶。

三、从众与态度改变遵从群体的压力归根姐弟也是为着认知的一致性。

从众实际上也无非是为着避免由于个体同群体的认知发生矛盾冲突而导致的心理紧张。

当个体为求得认知的一致而遵从群体的意愿时,他的态度就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同一致论所说的认知失谐而出现的态度变化相同。

伊丽莎白·内尔—纽曼的“沉默的螺旋模式”:说明舆论是如何形成的。

在大众传播时代舆论的形成受到三股力量的作用,即大众媒介、人际交往和从众意识。

当一种观点得到大众媒介持续不断地宣扬,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即所谓异常意见者便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己见去追随公众看法者会不断扩展。

越转越大的螺旋显示的正是受到群体的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由于群体压力对个体态度的形成与转变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因而大众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借助受众的从众心理,通过置受众于群体压力场的手段来促成某种态度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