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初步开发
南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
China
china
瓷器
景德镇
changnan
昌南
青如天 明如镜 薄如纸 声如磬
南宋景德镇瓷器
青白瓷注子注碗 注子(酒壶) 注碗(盛酒的碗)
宋· 景德镇影青瓷碗
官 窑 玄 纹 瓶 哥窑鱼耳炉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定 窑 孩 儿 枕 汝窑三足樽
使用纸币的好处?
携带方便,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
如果这个商人想要把中国的瓷器 运到海外去卖,他必须经过哪个 部门的允许?他的商队最有可能 从哪个港口出发?
手工业的发展
1、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 2、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
商业的繁荣
1、纸币开始出现——交子,会子; 2、商业都市——临安很繁华;
3 、对外贸易很活跃—— 广州、泉州;市舶司。
为什么牛转翻车的出现体现了灌溉技术 的提高?
1、动力是动物—— 牛,解放了人力,提 高了生产效率。 2、运用了比较复杂 的齿轮组合带动翻车 取水,解决了坡地无 法灌溉的难题。
梯田
梯田开垦的利与弊
从当时情况看,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开辟梯田, 扩大种植面积,不失为一种手段。
但从长远看,大量梯田被开辟出来,毁坏了森林,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对整个 人类构成了生存威胁。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过分 的去苛求古人,只能记住历史上的教训,树立起人 类生存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当下在农 村实行的“退耕还林”就是对这一错误行为的补救。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 国
开 始 南 移
唐中后期 到五代
速 度 加 快
两 宋
完 成 南 移
从夏商到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起开 始南移,南宋时完成南移。
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2 川教版
A
• 2.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 (1)农业:江南的耕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 改进,农业迅速发展。原产北方的 麦 、 豆 在江南逐渐推广。 • (2)手工业: 织锦 、 造纸 、 制瓷 等技术有很大提高,在建康开设 “锦署”,促进江南织锦业的发展。 •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建康 是南朝 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它的变化可以说 是江南地区开发的一个缩影。
C)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 3.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称为( A ) A.夷洲 B.流求 C.琉求 D.澎瑚
4.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 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 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 的哪些内容( A ) ①采用汉姓 ②改穿汉服 ③学说汉语 ④提倡与汉族联姻 ⑤发展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5.“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
12、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数学、农业书法方面的 成就分别是什么?
数学: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 点后第7位,比欧洲数学家约早1100年,祖冲之是我国 古代伟大的数学家。 农业:(1)、北方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产生 于汉代的代田法与区田法得到推广。 (2)、三国时,魏国马钧改进了翻车,为农田灌溉提 供了一种便捷实用的工具。 (3)、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它是我 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书名著。
北魏孝文帝改革
复习指导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 ④ ,该图示反映 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
北朝
东魏 北齐
东 魏 西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
汉
蜀 吴
晋
东晋
宋齐梁陈
朝
南朝
读史料:
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 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思考:《宋书》里描写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描述汉朝 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3)制瓷业发展迅速。 (青瓷烧制)
南 朝 莲 花 尊
东晋织成履
南方的初步开发 促进南方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建康是 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城市。
影响: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 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南东 地晋 区南 的朝 开时 发期
江
建立:317年,司马睿建立。都城建康
政权特点
“王与马,共天下”
王导
建康
宋
420年
建康
齐
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西
东
魏魏
建康
陈
建康
梁
朝代
西晋 东晋
建立者
时间
司马炎 266年—316年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宋 刘裕 420年 —479年 南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朝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东 晋
兴盛
衰落
灭亡
包括朝代:宋、齐、梁、陈
南 朝
都城:建康(今南京)
转折
的江 开南 发地
区
原因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商业繁荣 对外贸易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市舶司)
货币 北宋四川交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行
农业
宋代耕获图
太湖圩(围)田
纺织业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南宋棉毯
宋朝织机
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
江西景德镇(瓷都)瓷器
造船业
动脑筋P57
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具有提高船舶的 抗御风浪的性能、适宜在较深的水域中航行。一 个舱漏,另一个不受影响。
你认为他描绘的是哪一行业的繁华?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北宋最早的纸币交子
南宋纸币会子
宋代商业活动的特点
①市坊没有明显区分。 ②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
早市) ③交子出现。 ④出现兼营商业的娱乐场所瓦子。
阿拉伯半岛 东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10时12分52秒10: 12:5220.12.25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上 午10时12分20.12.2510:12Dec ember 25,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25日星 期五10时12分52秒10: 12:5225 December 2020
南宋时每年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已经达 到200万贯,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6%。这 只是官方的收益,民间也有许多人从事海外贸 易,获利颇丰。
2、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相比有什么不同?
有无时间、地点限制
1、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商业区(市)是 分开的,店铺营业时间有限制。 2、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经济重心南移
农业发展 手工业兴旺 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
➢ 宋时商业活动的特点 ➢ 宋时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起止时间
三国两晋南 北朝
隋唐盛世
南方初步开发
唐朝中后期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劳动力。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 苏湖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三、两宋经济-南方
手工业兴旺
纺织业 丝织业超过北方(江浙、蜀地)
棉织业发展到沿海地区(海南岛)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冰裂纹、瓷都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都市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临安)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1、“南海一号”宋古沉船上可能有什么货物?
瓷器,茶叶,丝绸
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青白釉瓷 “南海一号”出 水的鎏金腰带
宋时海外贸易兴盛
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 品、茶叶、五金。
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 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 百种商品。
1795年,英国海军第一次采用中国人首创的水密 隔舱技术建造新型军舰,此后,逐渐被世界各国 造船界普遍采用。
水密隔舱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走街串巷……
《货郎图》
商业
富甲全球的宋朝:连农夫走卒都穿丝质的鞋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
2.通过图示法理解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知识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划分依据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
2.四大区域地区项目山东地区山西地区江南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地区分布河南崤山以东,史称中原河南崤山以西特点经济最发达,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是传统的农业区之一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是传统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地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与山东、山西相比,经济实力相差距大经济实力十分有限3.区域特点: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知识点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第一次高潮(1)时间:两晋之际。
(2)原因: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
(3)影响: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2.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南方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3.第三次高潮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本来就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1)初步开发:①时间:孙吴、东晋、南朝时期。
②表现: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
(2)加速发展:①时间:中唐以后。
②表现: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
(3)南移完成:①时间:南宋时期。
②表现: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3.影响(1)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
经济重心的转移(简化)
经济重心的转移(简化)
一、黄河流域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
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1)、初步开发:三国。
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
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2)、大规模开发:东晋。
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3)、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4)、完成南移:宋朝。
宋朝时期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元朝时,出现南粮北调。
= (5)、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
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考试要点举例
一:三国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
1,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2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农作物。
3:南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4:孙吴政权以及蜀国重视开展经济。
二:吴蜀时期,江南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会稽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的特产。
侯官和番禺是造船中心,能建造大舰船。
瓷器技术提高,能生产精致的青瓷。
三: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稳妥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的到初步的开发。
四:三国后,西晋曾经统一全国。
从4世纪初到6世纪末,东晋和南朝先后统治
南方。
五:东晋南朝是南方开发的.原因:
1,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
2,南方统治者大多重视开展经济。
3,社会相对安定。
4,南方气候温暖,雨水充足,土地肥沃。
六: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建康的变化是江南地区开发
的一个缩影。
七:230年吴国派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与台湾最早
交往记载。
【七年级】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同步检测试题(附答案)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一、学习导引1. 吴蜀时期南方的开发(1)吴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的优越,资源丰富。
②这时期,为躲避战乱,携带着工具、种子和简单的日常用品,大批迁往。
他们和当地的山越、等少数民族一起开发了江南。
③ 政权组织军队和百姓,开垦荒地,推广,促进了江南农业的发展。
(2)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农业:长江沿岸和周围的产量明显提高。
②手工业:在江南的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一带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特产。
丝织业有一定的发展。
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各种相当精致的。
、临海和是吴国三大造船中心。
造船技术已达较高水平,能建造乘载数百人的大舰船。
230年,吴国的、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过 (今台湾)。
③诸葛亮治蜀。
他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平原的经济,稳妥地处理民族关系,使南中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2. 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的开发(1)原因①优越自然条件:南方气候、雨量、土地。
②北方人口继续大量。
③南方的统治者大多重视发展经济。
④社会相对安定。
(2)表现①农业:广种,并推广种植原产北方的麦、等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②手工业有明显的发展,、制瓷、、造船等技术有很大提高。
③商业的兴旺和城市的繁荣: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二、夯实基础1.三国时期,控制南方的政权有()①洛阳②魏③蜀④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我国古代北方农民南迁,其主要原因是()A. 南方气候优于北方B.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 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D.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北方的劳动力3.下列不属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表现的是()A.长江沿岸和太湖周围的稻田产量提高 B.江南的手工业,最重要的是制瓷业C.瓷器制作技术有了提高,能大量生产青瓷 D.造船业发达4.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
当时的造船中心是()①侯官(今福建福州)②番禺(今广东广州)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建康(今江苏南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
【川教版】七年级上: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课时训练(含答案)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一、选择题1.(2018·广东佛山)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他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右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哪一原因(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3.下列关于吴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吴政权组织屯田,开垦荒地,推广牛耕B.会稽一带出产的越布是著名特产C.侯官、临海、建康是吴国三大造船中心D.诸葛亮采取措施恢复和发展了成都平原的经济4.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5.“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是(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西晋6.公元198年洛阳郊外的几户农家,相约迁往江南,下列有关他们南迁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为躲避南迁少数民族的侵扰B.战乱使他们无法正常生产和生活C.江南相对稳定D.江南还没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7.(2018·苏州模拟)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常见的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人口增多B.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C.面食的营养价值更高D.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列哪一城市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南朝江南开发的一个缩影( )A.成都B.广州C.建康D.洛阳9.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大量山西人为了生计而“走西口”的故事,引起了一股收视旋风。
而在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则大量南迁,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使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使北方趋于平静D.平衡了南北经济的发展10.(2018·福建泉州)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晋书·地理志》记载,由于南迁人口实在太多,东晋设置了许多州、郡、县,有些地区的南迁人口甚至超过了当地人口。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2008-12-26 16:07:41)转载▼标签:七年级历史川教教育分类:历史试卷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距今年,发现于,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已具备了现代人的基本特征。
北京人能够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3.山顶洞人距今约年,和北京人一样生活在周口店,和现代人基本上一样,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已经会缝制衣服和人工取火。
4.河姆渡人距今约年,浙江余姚,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称新石器,开始原始农业,最早种植;采集渔猎是主要生活内容,他们居住在建筑中。
5.半坡遗址距今年,生活在陕西西安。
半坡人也进入新石器时代,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半坡人懂得制作彩陶,图案生动。
半坡人的房屋为房子6.炎黄传说黄河流域由炎帝和黄帝领导的部落十分有名。
东方的力量很大。
炎黄部落在进行激战,黄帝胜利,后又与尤战于逐鹿,尤战败被杀,之后,黄炎结成部落联盟,构成族之干,二人被奉为人文始祖。
7.禅让传说尧、舜、禹时期,相继通过部落首领民主推选的方式担任部落联盟首领,这一制度被称为。
禹在位之前,治水有功,而被推举。
他用疏导的方法,将水导到江河中去,流向海洋。
三过家门而不入,赞誉的就是他。
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8.夏朝夏的建立者是,建立于年,统治中心在西部南部一带。
禹死后,儿子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的最后一个王是,被商推翻。
9.商朝商朝的建立者,于公元前1600年在打败夏朝。
公元前1300年,商王迁都,商的统治开始稳定商代疆域广阔,东至大海,西到渭水,南抵长江,北达辽河一带。
农业发达,六畜全部养殖。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成为主要工业,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
10.西周建立商最后一个王是,统治残暴。
公元前年,周武王姬发在打败纣王,建立周朝,都城。
11.分封制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子弟、亲戚、功臣和。
西周初年,共建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等。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8
内迁的少数民族
鲜 卑
鲜
卑
羌 氐
黄
匈
奴 羯
河
中
原 族
汉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 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 氐、羌,历史上称为“五胡”。 后来,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
史称“五胡乱华”。
266年~316年
1.统治腐朽 2.皇帝弱智 3.八王之乱 4.五胡内迁
西晋灭亡
匈奴人 灭亡西晋
二、淝水之战
东晋建立 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 定都建康,史称“东晋”。
第2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族名 所建立的政权
匈奴 前赵、北凉、夏
鲜卑 羯 巴氐 氐 羌 汉
前燕、后燕、西秦 南凉、南燕
后赵 成汉 前秦、后凉 后秦 前凉、西凉、 北燕
北朝政权更迭表:
东魏 北齐(550—577年) (534—550年) 北魏(439—534年) 西魏 北周 (535—557年) (557—581年)
“三国”指的是哪三个政权?定都在哪里?建 立者分别是谁?各是哪一年建立的?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蜀
220年 221年
zxxk
洛阳 成都
曹丕称帝 刘备称帝
吴
222年
建业
孙权称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zxxk
第2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局面结束和西晋 兴亡的概况 2.掌握前秦和东晋之间的淝 水之战 3.知道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 4.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皇帝弱智
晋惠帝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 爱读书,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司马炎对此很发 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 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一下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 出了几道问题考他,并限他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 目以后,不懂作答。他的妻子贾南风是个很聪明的人,有 见及此,便立刻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为司马衷解答难 题。司马炎看了答卷后,以为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 也就放心了。可是司马炎一死,司马衷即位,遇事要他自 己定策,就闹出了不少笑话。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3、(高考模拟题)五代十国及南宋时期南方 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明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3课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思考: 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其 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一、南移的过程: 1、魏晋南北朝: 南方初步发展(奠定基础)
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开始南移) 2、中唐以后: (“扬一益二” )
江南正式成为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3、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二、南移的原因和条件:
1、(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 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 赞叹。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2、(高考模拟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说明了什么 A.北宋时江浙地区推广占城稻所取得的结果 B.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获得成效 C.南宋时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成为 全国的经济重心 D.南宋政府重视农业生产,使江南经济超过 北方
1、北方连续战乱了劳动力 和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3、南方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4、南方政权对发展经济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三、历史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二
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川教版课后练习六十二➢第1题【单选题】东汉末年开始,许多北方人迁居到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B、江南地区疫病少C、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D、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北方战乱频繁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南方经济发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B、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六朝时期,南方出现很多商业城市,吴郡的丝织业很著名,你知道吴郡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A、扬州B、南京C、宁波D、苏州【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迅速,而北方经济日益落后.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因素是( )A、江南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比北方强B、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C、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D、先秦以来,南方的自然条件优于北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两大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④南方没有战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人物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A、曹操B、袁绍C、符坚D、周瑜【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最新整理初中历史课件第四单元知识网络.ppt
曹丕 220年 洛阳
魏
刘备 221年 蜀 成都
孙权
吴
229年
建业
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
原因
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
孙吴开
发江南
①织麻布(会稽)②生产青瓷;③侯官、临海、番禺成为
表现
吴国三大造船中心;230年达夷州(今台湾)
方
的 初 诸葛亮治蜀 步
①恢复和发展成都平原的经济②稳妥处理民族关系, 使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一带)得到初步开发
开
发
原因
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②南方统治重视发展经济。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东晋南朝 时南方的 开发
表现
①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 ②建康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第16课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胡内迁
从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 羌等内迁。
北 魏 孝 文 内容 帝 改 革
影响
①借鉴汉族的制度,实行一系列新制度 ②从平城(今大同)迁都到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如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 通婚等 。
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黄河 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经济重心的转移
经济重心的转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古代,这种不平衡明显地表现为南北经济差距较大。
一、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
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主要是北方战乱和南方相对稳定,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1)、奠基:①春秋战国寸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
②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③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④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2)、初步开发:三国。
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
②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
(3)、大规模开发:东晋。
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
(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
南朝时期,江南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5)、开始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继续南移:五代。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7)、完成南移:宋朝。
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作物,“苏湖熟,天下足”。
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著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学习主题 4
第2课南方的初步开发教案【课标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了解孙吴时期江南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突出成就;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记住建康(今南京)是南朝发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开发表现发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2、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3、初步总结南方开发的经验与教训,认识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教学难点:南方开发的史实较多(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相关的空间概念),容易混淆;如何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授课类型】新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
【教具(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放映太湖风光片,引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南方美景,江南美景,美不胜收。
南方的美丽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
大家都知道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大都市、文化古城,也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可是,南京在汉朝时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而到南朝时它却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大都会。
那么,南京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江南地区的初步开发。
七年级历史教案(14-23课)
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课程标准】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与影响;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诸葛亮的外交政策。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官渡之战的赤壁之战的学习,提高学生评价战争的能力和方法;通过对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分析和三国鼎立对历史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学生用正确方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树立把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第一标准。
【教学重、难点】重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影响及三国的关系。
【教学反思】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课程标准】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了解孙吴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记住魏温船队到达夷洲,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迭的基本情况;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记住健康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城市。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及开发的原因条件。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和,表现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念。
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交流和民族团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认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
难点:南方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的史实较多,容易混淆。
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教学反思】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七年级历史南方的初步开发
经济的发展。
【典例】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
客观原因是(
)
A.南朝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入南方 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 D.南朝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解析】本题为因果关系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客观原因与
主观原因的理解能力。题目要求的是选择客观原因,从题中选 项分析,B、C、D 三项都有人为因素,应属主观方面的原因, 而 A 项无人为因素,所以应该选 A 项。 【答案】A
第 15 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
太湖
越布
番禺 夷洲 卫温 锦官
诸葛亮
建康
重点提示 1.客观原因
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南方战乱较少,为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江南降水充足,土壤肥沃。
2.主观原因 (1)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 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南方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了南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的初步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孙吴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突出成就;记住吴国卫温等人率船队到达夷洲(台湾);知道诸葛亮治理蜀国,使西南地区得到一定开发;简要了解三国到南朝政权更替的基本情况;记住建康(南京)是南朝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
理解南方初步开发的含义以及开发的原因和条件;
2、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原因的探讨,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初步开发表现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本课采用学案导学法,让学生对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归纳,讨论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2、认识社会安定、地区之间的交流和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维护社会安定、加强各民族团结的观念。
3、初步总结南方开发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应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重点: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和突出表现(尤其是农业的发展)。
难点:南方开发的史实较多(农业、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相关的空间概念),容易混淆;如何理解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新发展。
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新田中学的谭老师,很高兴认识大家,相信我们今天会度过一节愉快充实的课堂。
作为新朋友,我想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先欣赏“六朝古都”南京的美丽风光,请看大屏幕。
导入新课:(放映有关南京的风光片)
同学们刚才欣赏的景色美不美?(美)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南京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县城,而到南朝时它已发展成全国有名的大都会,当时名建康。
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南京的发展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分钟)
课件显示课题: 15 南方的初步开发
请同学们再次了解吴国的三大造船中心和夷洲的位置(幻灯)夷洲,就是今
天的台湾。
请同学们观察南朝时期的瓷器,与吴蜀时期相比有何变化?(精致、美观)说明我国南朝时期经济发展怎样?比吴蜀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师:刚才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南方在吴蜀、东晋南朝时期初步开发的状况。
那
么南方在开发以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如何?我们看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的描
述,请看。
史料: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
是故江南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 ——司马迁《史记》
注解:(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
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思考:我国南方在西汉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1分钟)
根据古人描述,我国南方在开发前经济状况怎样?你认为在西汉时南方是
先进还是落后?(生回答)我国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初步开发南方的?(吴蜀时期)为什么在吴蜀、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二、)分组学习,探究合作。
(学生完成学案,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开
讨论)(10分钟)
1、材料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可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
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为躲避战乱,仅213年一次,淮南人民渡江南下的就有十余万户之多。
材料二:
思考:为什么北方人口在这一时期大量迁移到南方?你认为北方人南迁给南方带来哪些影响?开发南方还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功劳?
逃避北方战乱;带去了工具、种子、生产技术;山越、南越、南中的少数名族;共同劳动,共同开发。
2、如果你是孙权或诸葛亮,在经济方面应如何治理国家,增强国家实力?
组织军民屯田、开荒、栽桑养蚕、织锦等;让孟获心悦诚服,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南中经济的发展
你们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我国南方具有什么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哪些丰富的资源?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气候温暖、湖泊众多等
5、请你归纳出南方经济在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发展的原因。
(87页一到五行、89页第二、三自然段)
1、统治者重视;
2、北民南迁,共同开发;
3、优越的自然条件;
4、社会相对稳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但南方的相对稳定、统治者的重视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
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开始追赶北方。
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南方经济在南朝后依然落后于北方。
(1分钟)
第三环节:基础练习,知识反馈(2分钟)i
【巩固练习】
⑴风光秀美的会稽山风景区在三国时期因一项手工业而著名,请你猜猜当时当地
的特产是
A.蜀锦B.藤纸C.越布D青瓷
⑵“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渡似永嘉”这两句诗描写了北方人民南迁江南的情况。
从材料可以看出,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
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
第四环节:反思总结(1分钟)
1、概括本课内容:可用1、
2、
3、4归纳,请同学们看投影。
1——1个主题南方初步开发
2——2个时期三国时吴蜀时期和东晋南朝时期
3——3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城市商业
4——4个原因北人南迁统治者重视优越自然条件相对稳定
2、读历史歌谣,三国时期多战乱,北方人民往南迁。
南方社会较安定,政府大多重发展。
南方自然条件好,开发农业促生产。
农业促进手工业,麻布越布是特产。
织锦造纸制瓷业,东晋南朝新发展。
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南方的初步开发》,了解了南方初步开发的原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3、智慧果1:我们万州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也处于三峡库区,三峡蓄水后,有人说,我们田地被淹,就到山坡去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在当时的确提高粮食产量,有历史的进步性,但其弊病是恶化了自然环境,尤其是今天,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与自然更应该和谐相处。
智慧果2:《三峡都市报》正在征求开发万州的建议,请你出谋划策。
(8分钟)
学生讨论归纳:开发万州的措施:引进资金;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政府的支持政策、社会环境的稳定、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等。
由历史可以看出,经济要发展只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我国当前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健时期,因此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就成了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归纳得很不错,希望你们将刚才找到的金点子整理出来,给万州区政府写信,为万州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