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梁铰接计算表格
A类构件16m板梁计算
![A类构件16m板梁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345ea265901020207409c8e.png)
板梁计算1 计算依据与基础资料1.1 标准及规范1.1.1 标准∙跨径:桥梁标准跨径16m;计算跨径(正交、简支)15.30m;预制板长15.96m∙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面宽度:桥全宽10m1.5m(人行道,含栏杆)+7m(行车道)+ 1.5m(人行道,含栏杆)=10.00m(全宽)∙结构重要性系数: 1.0∙环境条件Ⅱ类,计算收缩徐变时,考虑存梁期为90天1.1.2 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通规》)∙《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简称《预规》)1.2 主要材料1)混凝土:预制板及铰缝为C50、现浇铺装层为C40、护栏为C30 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钢绞线15.2s φ,pk 1860MPa f =,5p E 1.9510MPa =⨯ 3)普通钢筋:采用HRB335,sk 335MPa f =,5S E 2.010MPa =⨯1.3 设计要点1)本计算按后张法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 类构件设计,偏安全的,桥面板及铺装层混凝土不参与截面组合作用; 2)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值con pk 0.75f σ=。
3)环境平均相对湿度RH=80%;4)计算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时传力锚固龄期为7d; 5)存梁时间为90d 。
1.4 计算参数1)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3m ,弹性模量为E=3.25×410MPa 。
2)沥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 /3m 。
3)预应力钢筋:弹性模量Ep=1.95×105 MPa ,松驰率ρ=0.035,松驰系数ξ=0.3。
4)锚具: 锚具变形、钢筋回缩按6mm(一端)计算; 金属波纹管摩阻系数μ=0.25,偏差系数κ=0.0015。
5)汽车荷载 汽车荷载:公路II 级人群荷载:4.16kN/m2(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第10.0.5条)。
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excel版
![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excel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266a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7.png)
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excel版钢结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方便工程师进行钢结构计算,通常会使用计算表格来进行基本的计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钢结构计算表格,并提供一个包含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的Excel版供读者参考。
1.钢梁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梁在静力荷载下的弯曲强度和承载力。
2.钢柱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柱在静力荷载下的抗压强度和承载力。
3.钢板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板在静力荷载下的弯矩和剪力。
4.节点连接计算表格:用于计算节点连接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5.焊接连接计算表格:用于计算焊接连接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6.螺栓连接计算表格:用于计算螺栓连接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7.钢桥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桥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8.钢塔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塔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9.钢拱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拱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10.钢筋计算表格:用于计算钢筋在静力荷载下的强度和承载力。
这些计算表格也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进行修改和扩展。
通常,计算表格中包括了输入数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等内容,以便于工程师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下面,我将给出一个包含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的Excel文件供读者参考。
该文件包含了上述提到的各种计算表格,并经过了编排和整理,方便读者使用。
这些表格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静力荷载、材料性能、截面特性、计算公式等。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这些表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扩展。
总之,钢结构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计算表格,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结构的计算和分析。
希望这个包含50个钢结构计算表格的Excel文件对读者有所帮助,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发挥作用。
组合梁计算表格
![组合梁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57e952d69ec3d5bbfd0a74f8.png)
(三) 组合梁设计计算 1. 受弯承载力
中和轴的位置 中和轴距翼板顶的距离 (mm) 中和轴至各部分顶部距离 y 组合梁受弯承载力设计值 (kN-m)
上翼缘内 131.3
11.28797065
2244.24
满足
2. 受剪承载力 Vs = hw * tw * fv (kN)
1516.32
满足
3. 圆柱焊钉数量计算
2
37
准永久值系数 0.5
四. 组合梁截面信息输入
1. 混凝土翼板
翼板厚度 hc1(mm)
120
翼板底面离翼缘上表面距离 hc2(mm)
0
2.钢梁截面
上翼缘宽度 bf ’(mm)
299
上翼缘厚度 tf ’(mm)
16
下翼缘宽度 bf (mm)
299
下翼缘厚度 tf (mm)
16
腹板厚度 tw (mm)
1739
混凝土翼板面积(mm2)
208680
混凝土翼板对其形心轴的惯性矩(mm4) 250416000
翼板形心距离梁底(mm)
794
fc *be * hc1 3484956
2. 钢梁截面
腹板高度
702
上翼缘面积
4784
上翼缘形心距离梁底(mm)
726
腹板面积
8424
腹板形心距离梁底(mm)
367
下翼缘面积
j=抗0剪.81件*刚sq度rt(系ns数*kk*=AN1vc/((EN*/mI0m*)p 33360.27
))
0.0006513
η
0.78937341
ζ计算值
0.2468337
刚度折减系数ζ
梁、板模板工程量计算表格(excel)
![梁、板模板工程量计算表格(excel)](https://img.taocdn.com/s3/m/b05f714a83c4bb4cf6ecd16e.png)
砼量(m3)
模板量 (m2)
编制人:
2020/1/26
第25页 共27页
体育场A区砼模板工程量
工程 轴线 部位 号
梁号
工程量计算表
梁截面 ah
梁净长计算公式
梁净长
砼量(m3)
模板量 (m2)
编制人:
2020/1/26
第26页 共27页
体育场A区砼模板工程量
工程 轴线 部位 号
梁号
工程量计算表
梁截面 ah
工程 轴线 部位 号
梁号
工程量计算表
梁截面 ah
梁净长计算公式
梁净长
砼量(m3)
模板量 (m2)
编制人:
2020/1/26
第18页 共27页
体育场A区砼模板工程量
工程 轴线 部位 号
梁号
工程量计算表
梁截面 ah
梁净长计算公式
梁净长
砼量(m3)
模板量 (m2)
编制人:
2020/1/26
第19页 共27页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第1页 共27页
工程量计算表
体育场A区砼模板工程量
2020/1/26
第8页 共27页
体育场A区砼模板工程量
工程 轴线 部位 号
梁号
工程量计算表
梁截面 ah
梁净长计算公式
梁梁铰接连接节点计算
![梁梁铰接连接节点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50d6b32a216147917112856.png)
螺栓数目
n Wb ≥ 0.85h 0 t w f v /N v b
4
=
tw× 12 t1 w × 11
698.7
b)螺栓的布置(次梁侧) 螺栓孔径 螺栓数量 水平边距 水平螺栓间距 水平螺栓排数 螺栓水平连接长度 垂直端距 垂直螺栓间距 垂直螺栓排数 螺栓承载力设计值折减系数
c)精确计算设计法(复核次梁 侧 剪螺力栓V作群用最下大一螺个栓高内强力度)螺栓 所承受的剪力
hf =
角焊缝的计算厚度
he =
螺栓群至主梁腹板边的距离
e0 =
水平焊缝的长度
l wh =B1/2 - h f - t1 w /2=
垂直焊缝的长度
l wv =H1 - 2t1 f - 2h e =
焊缝形心至主梁腹板边的距离
e' =
螺栓群至焊缝形心的距离
e =e 0 -e' =
焊缝有效截面对x轴的惯性矩
c 2 = 80 mm
n 2 +1 =
5
mm
β = 1.00
满足要求
不须折减
当L1大于 60d0时,请改
N V1 =V/n Wb = 53.0 kN
满足要求
d 0 = 26 mm
n Wb =
10
个
a 1 = 55 mm
c 1 = 80 mm
n 1 +1 =
2
mm
L 1 = 80 mm
a 2 = 55 mm
I wpx =
焊缝有效截面对y轴的惯性矩 焊缝有效截面对形心的极惯性
I wpy =
矩 I wp =I wpx +I wpy =
角焊缝的应力
max
( Vex V )2 (Vey)2
钢结构铰接柱底板设计计算表格
![钢结构铰接柱底板设计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9ec2beb8c77da26925c5b008.png)
工程名称:年产16万吨瓶级聚酯切片技术改造项目TPA 仓库及输送
一. 已知条件:
压力N
拉力F 剪力Q
混凝土标号输入柱脚型号混凝土短柱长L 混凝土短柱宽W 柱底板材料
底板抗拉设计值f 输入锚栓型号输入锚栓材料输入锚栓数目n
螺栓至腹板边距二. 底板受弯计算
计算柱底板长D =h+50350mm 计算柱底板宽B =b+116
300mm 计算m =(D-0.95*h)/232.5mm 计算n
=(B-0.8*b)/276.4mm 计算底板压应力Fp =N/(B*D)0.54N/mm^2柱底板面积A1=D*B 105000.00mm^2混凝土短柱面积A2=W*L
200000.00
mm^3混凝土承压强度fc 12.50
N/mm^2混凝土短柱承压强度Fb
=*Fc*sqrt(A2/A1)17.25
N/mm^2
Fb>Fp OK!
计算板厚t 1三. RC柱头抗剪水平抗剪承载力Vtb=OK!
四. 三边支撑计算
计算系数q1=(bf-tw)/(d-tf)0.610x1=3*(bf-tw)^2*fp 51599.66x2=4*(1+3.2*q1^3)*0.75*fy
计算板厚t2=sqrt(x1/x2)柱间支撑处的竖向分力N1=
计算每锚栓所受拉力T=(F+N1)/n 锚栓孔径d 29mm 计算板厚t3五. 锚栓抗拉检验
每根锚栓螺纹处有效面积Ae=352.5mm^2锚栓拉应力σ=T/Ae 六. 确定底板厚t 选取板厚 AB01铰接柱底板设计。
刚接梁腹板连接计算表格
![刚接梁腹板连接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7307f7fb700abb68a982fb08.png)
ZL3刚接梁腹板连接计算
(考虑腹板等强)
工程名称:一、基本条件
BH430X150X6.X8Q235材质
截面腹板高Hw=414mm 截面腹板厚tw=
6.mm 腹板拼接连接板竖直方向长度h=
340mm 腹板拼接连接板厚(考虑双剪情况) ts=Hw*tw/2h+2= 5.7mm 实际拼接连接板厚取为8mm
三、高强螺栓的计算
M20125.55KN 3.4个4个螺栓列数 l :1列每列螺栓个数 n :
4个钢柱截面能满足此排列方式,按此设计。
梁截面选取高强螺栓(10.9级)型号:实际连接高强螺栓个数取为:柱腹板连接所需高强螺栓数目:
nc=1.133*(Hw*tw*f)/Nvb
螺栓抗剪承载力(考虑双剪情况):二、连接板的计算(材质同梁腹板为Q345)四、结论
第 -1 页。
excel钢结构计算表格
![excel钢结构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7825ced66f1aff00bed51e41.png)
简 支 钢 梁 计 算基本数据输入:梁跨度: l=9000mm梁间距a=2400mm钢材:Q 345f =315N/mm 2fv =185N/mm 2 上翼缘:b 1=400mm t 1=14mm 下翼缘:b 2=300mm t 2=12mm 腹 板:h w =574mm t w =8mm即: 断面截面特性计算:钢梁截面:A 0=13792mm 2 重量108.3kg/m 钢梁中和轴的位置:y 0=342mm钢梁对X轴截面惯性矩:I z =8.94E+08mm4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1x = 3.46E+06mm 3 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2x = 2.61E+06mm 3 钢梁对Y轴截面惯性矩:I y = 1.02E+08mm 4i y =85.9 mm y =104.8上翼缘对Y 轴的惯性矩:I 1=7.47E+07mm 4下翼缘对Y 轴的惯性矩:I 2= 2.70E+07mm 40.73 截面不对称影响系数:0.380.53 工字形截面简支梁的系数0.76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0.74 修正后:0.672.截面验算:(1)弯矩及剪力的计算:=+=211I I I b α=-=)12(8.0b b αη=bβ==hb t l 111ξ=bφ='bφλ钢梁自重: 1.30KN/m恒载: 4.00KN/m2g1k=10.90KN/m活载:q c= 3.0KN/m2p k=18.10KN/m p=23.16KN/m 弯矩:M=234.49KN·m剪力:V=104.22KN(2)钢梁的强度、稳定和挠度的验算:梁的整体稳定应力:σ=101.01N/mm2钢梁上翼缘应力:σ1=67.70N/mm2钢梁下翼缘应力:σ2=89.68N/mm2钢梁剪应力:τ=22.70N/mm2挠度:w=8.4mmw/l=1/1072。
主梁1与次梁1连接节点
![主梁1与次梁1连接节点](https://img.taocdn.com/s3/m/30f34e8802d276a200292ecc.png)
“梁梁搭接螺栓铰接”节点计算书====================================================================计算软件:MTS钢结构设计系列软件MTSTool v2.0.1.20计算时间:2013年04月01日16:56:31====================================================================一. 节点基本资料节点类型为:梁梁搭接螺栓铰接梁截面:H-125*60*6*8,材料:Q235主梁截面:H-700*300*13*24,材料:Q235腹板螺栓群:10.9级-M20螺栓群并列布置:1行;1列;梁腹板角焊缝:焊脚高度:h f=5mm;有效高度:h e=3.5mm双侧焊缝,单根计算长度:l f=592-2×5=582mm腹板连接板:100 mm×70 mm,厚:12 mm间距为:a=1mm节点示意图如下:1 荷载信息设计内力:组合工况内力设计值工况N(kN) Vx(kN) 抗震组合工况1 0.0 0.5 是二. 验算结果一览验算项数值限值结果承担剪力(kN) 0 最大126 满足列边距(mm) 35 最小33 满足列边距(mm) 35 最大88 满足行边距(mm) 50 最小44 满足行边距(mm) 50 最大88 满足净截面剪应力比0.175 1 满足净截面正应力比0.000 1 满足焊缝应力(MPa) 18.2 最大160 满足焊脚高度(mm) 5 最大7 满足焊脚高度(mm) 5 最小4 满足剪应力(MPa) 1.15 最大167 满足正应力(MPa) 0 最大287 满足三. 腹板螺栓群验算1 螺栓群受力计算控制工况:组合工况1N=0 kN;V x=0.5 kN;螺栓群中心对角焊缝偏心:e=143.5+1+70/2=179.5 mm螺栓群偏心弯矩:M=0.5×179.5×10-3=0.08975 kN·m2 腹板螺栓群承载力计算列向剪力:V=0.5 kN平面内弯矩:M=0.08975kN·m螺栓采用:10.9级-M20螺栓群并列布置:1行;1列;螺栓受剪面个数为2个连接板材料类型为Q235螺栓抗剪承载力:N vt=N v=0.9n fμP=0.9×2×0.45×155=125.55kN螺栓群不能承受弯矩,承载力不满足要求≤125.55,满足3 腹板螺栓群构造检查列边距为35,最小限值为33,满足!列边距为35,最大限值为88,满足!行边距为50,最小限值为44,满足!行边距为50,最大限值为88,满足!四. 腹板连接板计算1 腹板连接板受力计算控制工况:腹板承载力的一半连接板承受剪力:V=0.5×6×(125-2×8-0-0)×125=40.875kN2 腹板连接板承载力计算连接板剪力:V l=40.875 kN采用一样的两块连接板连接板截面宽度为:B l=100 mm连接板截面厚度为:T l=12 mm连接板材料抗剪强度为:f v=125 N/mm2连接板材料抗拉强度为:f=215 N/mm2连接板全面积:A=B l*T l*2=100×12×2×10-2=24 cm2开洞总面积:A0=1×22×12×2×10-2=5.28 cm2连接板净面积:A n=A-A0=24-5.28=18.72 cm2连接板净截面剪应力计算:τ=V l×103/A n=40.875/18.72×10=21.835 N/mm2≤125,满足!连接板净截面正应力:σ=0 N/mm2≤215,满足!五. 加劲肋角焊缝验算1 加劲肋角焊缝验算受力计算控制工况同腹板连接板,其受力计算参上2 加劲肋角焊缝验算承载力验算焊缝受力:N=0kN;V=40.875kN;M=7.337kN·m焊脚高度:h f=5mm;有效高度:h e=3.5mm双侧焊缝,单根计算长度:l f=592-2×5=582mm强度设计值:f=160N/mm2A=2*l f*h e=2×582×3.5×10-2=40.74 cm2W=2*l f2*h e/6=2×5822×3.5/6×10-3=395.178 cm3σM=|M|/W=|7.337|/395.178×103=18.566 N/mm2τ=V/A=40.875/40.74×10=10.033 N/mm2正面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增大系数:βf=1.22综合应力:σ=[(σM/βf)2+τ2]0.5=[(18.566/1.22)2+10.0332]0.5=18.228 N/mm2≤160,满足3 加劲肋角焊缝验算构造检查最大焊脚高度:6×1.2=7mm(取整)5≤7,满足!最小焊脚高度:60.5×1.5=4mm(取整)5 >= 4,满足!六. 梁腹净截面承载力验算1 梁腹净截面抗剪验算控制工况:组合工况1V x=0.5 kN;腹板净高:h0=125-8-8-1×22=87 mm腹板剪应力:τ=1.2*V/(h0*T w)=1.2×500/(87×6)=1.149≤125/0.75=166.667,满足2 梁腹净截面抗弯验算无偏心弯矩作用,抗弯应力为0,满足!。
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
![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b0671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2.png)
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在工程结构设计中,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用于支撑和传递荷载。
在一些情况下,梁需要跨越多个支撑点,这就需要考虑多跨梁的设计和计算。
在多跨梁中,铰接点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因为它直接影响梁的受力情况。
本文将介绍多跨梁铰接点弯矩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梁在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的公式。
在多跨梁中,铰接点是指两个梁段的连接点,通常是一个支撑点或者梁的端部。
在这个点上,梁受到的荷载会引起弯曲和剪切力,因此需要计算出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以便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
多跨梁铰接点弯矩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梁的受力分析和力学原理推导得出。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一般情况下的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其应用。
假设有一根跨越三个支撑点的梁,长度为L,荷载为P,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a、b、c。
铰接点处的弯矩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M = P(L-a)(L-b)(L-c)/(6L)。
其中,M表示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P表示梁的荷载,L表示梁的长度,a、b、c分别表示支撑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通过梁的受力分析和力学原理来进行推导,但在实际工程中,我们更多地是通过这个公式来进行计算和应用。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多跨梁铰接点弯矩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有一根长为8m的梁,跨越三个支撑点,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m、3m、2m。
梁的荷载为10kN。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公式来计算出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M = 10(8-2)(8-3)(8-2)/(68) = 10656/48 = 37.5kN.m。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可以得出铰接点处的弯矩大小为37.5kN.m。
这个结果可以用来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以确保梁在铰接点处的受力情况满足设计要求。
在实际工程中,多跨梁铰接点弯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梁的设计和计算。
组合梁计算表
![组合梁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c60750de80d4d8d15a4fed.png)
计算跨度 L (mm)16500钢梁自重线荷载 ( kN/m ) 4.79钢梁净截面折减系数0.95组合梁截面H 型楼板自重线荷载 ( kN/m )12.75荷载组合基本组合荷载组合组合梁位置中间组合梁钢梁高 ( mm )650左侧翼板有效宽度 ( mm )900.0线荷载 ( kN/m )27.90左侧梁中心距 S1 (mm)3600 腹板厚 ( mm )20右侧翼板有效宽度 ( mm )900.0跨中弯矩 ( kN·m )949.47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叠加后右侧梁中心距 S1 (mm)3200上翼缘宽 ( mm )500翼板有效宽度be ( mm )2300.0梁端剪力 ( kN )230.2线荷载 ( kN/m )53.8918.3672.25混凝土楼板厚度 (mm)150上翼缘厚 ( mm )50翼板截面面积 ( mm2 )345000截面最大正应力 ( MPa )64.6OK 跨中弯矩 ( kN·m )1833.94624.812458.76施工变形挠度限值 ( L / )660下翼缘宽 ( mm )500截面最大剪应力 ( MPa )19.8OK 梁端剪力 ( kN )444.59151.47596.06使用变形挠度限值 ( L / )250下翼缘厚 ( mm )50钢梁预起拱值 ( mm )33.0L/500钢梁上翼缘正应力 ( MPa )48.129.26110.1OK应力比钢梁下翼缘正应力 ( MPa )105.0333.89191.6OK0.65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1.05混凝土翼板正应力 ( MPa )83.4719.2215.7OK 楼板混凝土等级C35上翼缘宽厚比 4.80S1翼板换算宽度 ( mm )351.7荷载组合标准组合钢梁中和轴处剪应力 ( MPa )34.1011.2061.5OK 抗压强度fc ( Mpa )16.7下翼缘宽厚比 4.80S1线荷载 ( kN/m )20.94钢梁腹板顶端剪应力 ( MPa )33.8411.4160.0OK 抗拉强度ft ( Mpa) 1.57腹板高厚比27.5S1钢梁挠度 ( mm )-12.5OK 弹性模量Ec ( Mpa )31500截面面积 ( mm2 )61000组合梁截面等效惯性矩 ( mm4 )9412912972翼板受压区高度 ( mm )468.5钢筋混凝土容重 (kN/m3 )25钢梁上翼缘抵抗矩 ( mm3 )67477849钢梁受压区面积 ( mm )20734.7钢梁材质Q355钢梁下翼缘抵抗矩 ( mm3 )18438483钢梁受压区高度 ( mm )41.47抗拉、压、弯强度f ( Mpa )295截面惯性矩I ( mm4 )4787708333混凝土翼板顶抵抗矩 ( mm3 )32514791抗剪强度fv( MPa )170截面抵抗矩Wt ( mm3 )147314103977钢梁上翼缘应力( MPa )52.7弹性模量Es( MPa )206000截面抵抗矩Wb ( mm3 )14731410钢梁下翼缘应力 ( MPa )52.7钢材容重 ( kN/m3 )78.5截面面积矩St ( mm3 )8256250钢梁中和轴处剪应力 ( MPa )16.2钢材与混凝土弹模比值αE 6.54截面面积矩Sb ( mm3 )8256250钢梁腹板顶端剪应力 ( MPa )14.714.7弯矩限值 ( kN·m )6027钢号修正系数εk 0.814回转半径i ( mm )280.2施工卸载后钢梁变形 ( mm )-15.8弯矩设计值 ( kN·m )3234.7OK组合梁剪应力 ( MPa )71.3OK荷载值分项系数钢筋规格HRB400翼板换算宽度 ( mm )175.8荷载组合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左跨附加使用恒载 ( kN/m2 ) 2.5 1.3钢筋强度设计值( MPa )360线荷载 ( kN/m )49.337.06活载 ( kN/m2 )12 1.5直径 ( mm )间距 ( mm )梁顶栓钉总数330参数I 048866236854837166009右跨附加使用恒载 ( kN/m2 ) 2.5 1.3沿钢梁轴线12100组合梁截面等效惯性矩 ( mm4 )7783506931栓钉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1参数A 028******** 活载 ( kN/m2 )12 1.5垂直钢梁轴线12100钢梁上翼缘抵抗矩 ( mm3 )38108058栓钉总抗剪承载力 ( kN )11758OK 参数A 1332737422681施工恒载(楼板自重) ( kN/m2 ) 3.75 1.3沿钢梁轴线12100钢梁下翼缘抵抗矩 ( mm3 )17461531参数j 0.000555950.00062980施工活载 ( kN/m2 )1 1.5垂直钢梁轴线12100混凝土翼板顶抵抗矩 ( mm3 )21971895参数η0.2700.176活载准永久值系数直径 ( mm )间距 ( mm )a-a 截面的横向长度 ( mm )150刚度折减系数ξ0.0980.066沿钢梁轴线0150b-b 截面的横向长度 ( mm )700组合梁折减刚度 ( N·mm2 ) 1.7652E+15 1.5048E+15垂直钢梁轴线0150横向钢筋顶筋面积 ( mm2 ) 1.131挠度 ( mm )11.17.9OK 栓钉直径 ( mm )19OK 沿钢梁轴线0150横向钢筋底筋面积 ( mm2 ) 1.131栓钉长度 ( mm )100OK 垂直钢梁轴线0150a-a 截面受剪承载力 ( kN )626.25沿梁轴线方向间距 ( mm )150OK b-b 截面受剪承载力 ( kN )1420.7栓钉排数3a-a 截面剪力 ( kN )273.3OK垂直梁轴线方向间距(mm)100OK b-b 截面剪力 ( kN )698.4OK栓钉极限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359横向钢筋配筋率 1.2OK单个栓钉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kN )71项目名称:底筋简支组合梁计算参数板底附加筋抗剪栓钉信息板顶附加筋简支组合梁编号:日期:钢梁截面信息注:钢梁板厚不超过40mm 0.7顶筋材料信息荷载信息楼承板配筋钢梁形心到钢梁顶面距离 ( mm )325.011939176钢梁腹板顶端以下截面对组合梁中和轴的静矩 ( mm3 )11847060长期效应组合截面参数钢梁中和轴下截面对组合梁中和轴的静矩 ( mm3 )组合梁截面形心到钢梁截面形心距离 ( mm )120.8纵向抗剪验算施工卸载后钢梁应力和变形变形验算钢梁中和轴下截面对组合梁中和轴的静矩 ( mm3 )13914112钢梁腹板顶端以下截面对组合梁中和轴的静矩 ( mm3 )钢梁受压区形心到梁顶距离 ( mm )20.73钢梁受拉区形心到梁顶距离 ( mm )481.7钢梁与翼板交界面总剪力Vs ( kN )5761.5不考虑混凝土徐变、钢梁全截面屈服验算 ( 规范方法 )考虑混凝土徐变验算 ( MTS 方法 )栓钉验算组合梁换算截面参数钢梁截面形心到翼板截面形心距离 ( mm )基本组合承载力验算承载力验算使用阶段验算施工阶段验算变形验算400.014178132短期效应组合截面参数组合梁截面形心到钢梁截面形心距离 ( mm )185.5。
excel单梁荷载、配筋计算表
![excel单梁荷载、配筋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c68609136edb6f1aff001fb0.png)
mm
0
kN/m2
1
mm
1
mm
1
mm
1
0.00
7.92 2.16 1.44 1.08
50.01
受荷范围(宽度)
二、内力与配筋计算
受荷范围(宽度)
计算受荷宽度 (m):
3.6
梁按简支梁计算内力结果
(其它梁要修改下面的内力计算公式):
计算跨度:(m) M(kN.m) V(kN)
4.8 144.0 120.0
单筋截面配筋计算
3180
6
楼板
楼板厚度
120
7 120空心楼板
空心板自重
2.2
8
地面 地面砖(含砂浆层)厚 30
9 找平层
找平层
20
10
天棚
天棚水泥砂浆厚
15
线荷载总计(kN/m):
单位
确定是 线荷载计算结 否要计算 果(kN/m)
kN/m2
1
mm mm
1
mm
0
mm
mm mm
1
mm1Biblioteka mm7.20 2.70 0.00 13.00 2.42
一梁上线荷载计算表黄色区内输入计算参数二内力与配筋计算序号计算内容计算项目的参数取值单位楼面活荷载楼面活荷载取值20计算梁高450mm270计算梁宽240mm240mm240mm2850mm240mm墙与梁粉刷层粉刷层厚度20mm24236粉刷层高度3180mm楼板楼板厚度120mm空心板自重2279248地面地面砖含砂浆层厚30mm2161440找平层找平层20mm144120010天棚天棚水泥砂浆厚15mm1085001确定是否要计算线荷载计算结果knmknm墙内顶梁砖墙19knm计算受荷宽度m
连续梁计算结构计算EXCEL表
![连续梁计算结构计算EXCEL表](https://img.taocdn.com/s3/m/6ea3907eaf1ffc4ffe47acb4.png)
均布载
集中载 只限三个
P2= a2= P3= a3=
A a A 0.5L q A a c A a c q a b q b a b q 0.5L
B
B
三角载 梯形载
q3= q4= a= q5= a= b= c= q6=
25.5 0 0 0 0 1 0 0 0 1 0 0
q3= q4= a= q5= a= b= c= q6= a= b= c=
0.65 0.7 0.75 0.8 0.85 0.9 0.95 1 0 0.25 0.5 0.75 1 1.25 1.5 1.75 2 2.25 2.5 2.75 3 3.25 3.5 3.75 4 4.25 4.5 4.75 5 0 0.1 0.2 0.3
0.65 0.7 0.75 0.8 0.85 0.9 0.95 1 1 1.25 1.5 1.75 2 2.25 2.5 2.75 3 3.25 3.5 3.75 4 4.25 4.5 4.75 5 5.25 5.5 5.75 6 6 6.1 6.2 6.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 1 1 1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25.5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梁配筋复核EXCEL计算表格
![梁配筋复核EXCEL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a14c9ee6e009581b6bd9eb1d.png)
1.17931.09080.250.1890.3640.42980.3976
0.2
梁端一排钢筋数量超限
梁底底部钢筋根数是否超限
梁底部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按有效高度)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
梁端截面的底筋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梁底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按有效高度)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梁底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按全截面)梁端上部钢筋根数是否超限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按全截面) 说明:表中绿色单元格表示需要用户填写内容,黄色单元格表示计算结果,红字标示出需要注意的事项,另注意本表格不适用于4排及其以上钢筋的情况。
表中钢筋根数是否超限根
据输入不同钢筋根数和直
径计算是否一排满足,不满足需用户手动更改钢筋排数,这样计算得到的其它数据才正确。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731033310661ed9ad51f320.png)
XSTEEL常见节点设置一、梁梁铰接形式一采用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举例:要创建H2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特殊的全深度(185)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 1.1.1图1.1.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两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
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1.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板厚度,参数2控制连接板在梁腹板的两侧方向,参数3控制连接板的切角形式及大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的加劲板设置,如图1.1.3图1.1.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4、点“螺栓”选项,进入该节点的螺栓设置,如图1.1.4图1.1.4在“螺栓”选项中,图示部分参数分别控制螺栓的大小,规格,类型,螺栓的边距,间距,排数,列数。
形式二采用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举例:要创建H300的梁铰接节点如图1、点菜单1,有加劲肋的梁(129)节点,进入该节点的图形参数选项如图1.2.1图1.2.1在“图形”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左下角参数控制加劲板距梁翼缘边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0,右上角参数控制次梁与主梁的间隙,此处参数一般填10,次梁下翼缘处参数控制下翼缘的切割深度(此处参数控制不准确,需对每个节点实际切割长度较合,故一般不在这里控制参数,改到“槽口”选项设置)2、点“板”选项,进入该节点板选项设置,如图1.1.2图1.2.2在“板”选项中一般只需填写如图所示的三个参数,分别控制连接板厚度,连接板在梁的两侧方向,连接板的切角形式。
3、点“加劲肋”选项,进入该节点板加劲肋设置,如图1.1.3图1.2.3在“加劲肋”选项中,一般只要填写图示3个参数,参数1控制加劲板厚度,参数2控制加劲板的形式,参数3控制加劲板的切角形式。
梁、板中固接、铰接及锚固
![梁、板中固接、铰接及锚固](https://img.taocdn.com/s3/m/22b8f486d4d8d15abe234ec5.png)
2
5.弯矩调幅,可以使梁端弯矩变小,更容易施工,但调幅仅针对重力荷载作用效应(国 外规范有针对水平力调幅的规定, 弯矩调幅虽然是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 但是还有一个附加 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减缓顶部钢筋拥挤情况、 将顶部钢筋通过调幅移至底部, 这样便于混凝 土的浇筑,调幅的本质是充分的利用材料性能,尊重了结构的实际受力过程。 《高规》规定,现浇框架结构 BEK=0.8-0.9,应此现浇结构不能小于 0.8。程序只对梁 端负弯矩调幅,遇梁端正弯矩时不调,因此当梁跨由多于两个梁单位元组成时,若程序对其 跨中弯矩未作调幅处理时,应人工处理。若程序不能识别悬臂梁时,应人工指定,或对经调 幅后的悬臂梁负弯矩人工修正。 框支层和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0.000 层框架梁不能调幅。 6.底框:底框中设置的托墙梁一般设计成两端固结,如果约束不够还有加腋的做法,以 减小跨中弯矩, 优化梁的受力状态, 防止梁上墙体开裂。 在 PKPM 中, 需要在上面说过的“特 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将托墙梁定义为“转换梁”, 如此才会考虑托墙梁的特殊受力和构造要 求。 7.所有节点都能按刚接最好,或者采取措施能够刚接,点铰接一般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般边跨框架梁柱节点,连梁与剪力墙节点,剪力墙平面外梁与墙柱节点刚度比满足固接, 即一般按固结考虑,假设存在施工困难或者超筋等难处理问题,假设是框架梁柱节点,则点 铰。 pkpm 受力分析时,在不人为的修改时,不管是梁柱节点,梁梁节点,还是梁墙节点, 程序都是按固接,除了次梁外(按次梁建模时,程序自动判定为铰接) ,然后通过三维空间 有限元计算方法,算出连续梁的弯矩。 8.人为把节点改成铰接的情况:1.实际模型并不是铰接,比如梁宽很大,也就是刚度比 不满足条件, 或者框架梁直接支撑在很薄的剪力墙上, 并且没有设构造端柱时; 2.不好锚固, 施工困难时;3.梁端超筋时,或者抗扭超筋(但尽量少用,不得已而为之) ,比如梁梁节点, 但框架梁一端刚接一端铰接的部位尽量少些。 铰接梁定义的太多,导致内力的重分布,刚度变小,内力计算不合理;并且楼层抗侧刚 度减小越厉害,为了控制位移,也许竖向抗侧构件会加大很多的,而实际中,点铰后刚度是 实际存在的,设计于是变得浪费。 9.梁墙尽量按刚接(一般是设了构造端柱,满足刚接的基本条件) ,但往往超筋超限, 如果超筋超限,在地震组合下将该梁定义为连梁进行刚度折减。在风荷载组合下按刚接框 架梁进行强度和裂缝的验算.锚固长度平直段都要满足 0.4Lae 或 0.4La 10.对梁梁交接的铰点, 点铰梁端支座可以按混凝土规范的弱约束节点构造, 但对梁墙、 梁柱交接点,梁端上部钢筋应予以加强,对于比较重要的部位,应以不大于 2%的配筋率 满配。
excel计算大全-钢结构计算表格-P95
![excel计算大全-钢结构计算表格-P95](https://img.taocdn.com/s3/m/d50de018964bcf84b9d57b45.png)
组 合 梁 计 算基本数据输入:组合梁跨度: l=6000mm 梁间距a=2000组合梁截面总高:h=500mm 砼等级:C 20f c=10N/mm 2E c = 2.55E+04楼承板型号:YX76 楼承板特性:h c1=100mm h c 2=150mm h c =250b 0=300mm S 0=1700mm1.截面特性计算:(1)钢梁BH 250x200x6x10钢材:Q 345 下翼缘:b 1=200mm t 1=10mm 上翼缘:b 2=100mm t 2=10mm 腹 板:h w =230mmt w =6mm 钢梁截面:A s=4380mm 2 重量34.4钢梁中和轴的位置:y s =98mm钢梁截面惯性矩:I s = 4.60E+07mm 4 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2= 3.02E+05mm 3 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W s1= 4.72E+05mm 3(2)组合梁钢与砼弹性模量比:αE =8.08 钢筋砼翼缘板计算宽度:b e =l /6+l /6+b 0=2300mm b e =S 0/2+S 0/2+b 0=2000mm b e =6h c1+6h c1+b 0=1500mm 取b e =1500mmb e,eq =185.7mm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面积:A ce =150000mm 2换算成钢截面的组合梁截面面积:A 0=22948mm 2钢梁至组合梁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 x =383mm钢筋砼翼缘板的截面惯性矩:I ce = 1.25E+08mm 4组合梁换算成钢截面时的惯性矩:I 0== 5.02E+08mm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W 04= 4.28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W 03= 2.91E+07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W 02= 3.78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 01= 1.31E+06mm 3(3)考虑砼的徐变影响时,组合梁的截面特性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面积:A '0=13664mm 2 钢筋砼翼板顶面至组合截面中和轴的距离:y 'x =337mm换算钢截面组合梁的惯性矩:I '0= 4.23E+08mm 4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4)的截面抵抗矩:W '04= 2.60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3)的截面抵抗矩:W '03= 6.72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2)的截面抵抗矩:W '02= 4.86E+06mm 3组合梁换算截面中的钢筋砼板顶边(点1)的截面抵抗矩:W '01= 1.26E+06mm 3p 2k =4863659.94KN/m p 2=########KN/m 弯矩:M 1=########KN ·m剪力:V 1=########KN(2)钢梁的强度、稳定和挠度的验算: 钢梁上翼缘应力:σ1=#######N/mm 2 钢梁下翼缘应力:σ2=#######N/mm2221)()5.0(s x s s c x EceE cey y A I h y h A I -++--+αα钢梁剪应力:τ=#######N/mm2挠度:w=#######mmw/l=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M588X300X12X20 (6.3m层)
138.525
153.9 409.97 0 7 24 255 78 58.567 0.000 104.542 234 170352 0 0
HN700X300X13X24
HN700X300X13X24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2(mm2)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 (mm )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bH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 (mm )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 (mm )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bH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BH1500X500X25X36
125.6 283.08 0 6 22 105 75 47.180 0.000 29.723 187.5 98437.5 0 0 0.000 56.616
HM588X300X12X20
73.698
153.9
(KN)
BH600X500X20X30
156.664
182.25 1445.71 0 16 22 105 75 90.357 0.000
BH1500X500X25X36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 (mm )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2(mm2)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bH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 (mm )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
BH900X350X16X25 (6.3m层)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螺栓距离梁中心线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 (mm )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螺栓距离梁中心线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2(mm2)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y(kN) 边行高强螺栓在偏心弯矩作用下承受的力Nm1x(kN) 在轴力、剪力和偏心弯矩共同作用下边行高强螺栓所 受的力 Nsmax (KN) 高强螺栓允许承载力 Nv (KN) 构件编号 V(KN) N(KN) 单侧螺栓总数n 螺栓直径 两侧螺栓中心间距离e(mm) 两行螺栓中心线距离(mm) 在剪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V(KN) 在轴力作用下,一颗螺栓承受的力 NN(KN) 螺栓承受的偏心弯矩Me(KN•m)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ymax(mm) ∑yi2(mm2) 边行螺栓距中心距离xmax(mm) ∑xi2(mm2)
2 2 2 2 2 2 bHBiblioteka 0.000 143.602
155.086
182.2 ` 105.22 0 2 24 105 80 52.610 0.000 11.048 40 3200 0 0 0.000 138.101
HW300X300X10X15
147.783
182.25 784.59 0 12 24 185 78 65.383 0.000 145.149 195 212940 40 9600 26.090 127.187
bH 2 2 bH 2 2
151.800 562.5 1915312.5 0 0 0.000 44.581
100.756
153.9 ` 189.6 0 4 20 80 70 47.400 0.000 15.168 105 24500 0 0 0.000 65.006
HM390X300X10X16
80.452
bH bH 2 2
527.59 0 10 22 305 75 52.759 0.000 160.915 337.5 464062.5 0 0 0.000 117.029
128.372
153.9 269.76 0 6 22 255 75 44.960 0.000 68.789 187.5 98437.5 0 0 0.000 1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