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简答选择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统计学简答题复习提纲
1. 什么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它们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答:集中趋势指标描述的是一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或中心位置。
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三种: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第50百分位数)。
离散趋势指标描述的是资料内部的变异程度,包括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离散趋势指标值越大,说明资料内部变异度越大。
常用的指标有: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2. 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答:(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3.简述平均发展水平与一般平均数的不同点。
答:平均发展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同一数量差异抽象化,从静态上反映总体某个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
4.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它和静态平均数有何区别?
答:(1).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在统计上将这种平均数叫做序时平均数或动态平均数。
(2区别:a、序时平均数是现象总体在不同时期上数量表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内发展的一般水平,故称动态平均数;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个单位同一时间的变量值抽象化,用以说明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不体现时间的变动,又称静态平均数;b、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5.测定季节变动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不考虑长期趋势影响的同月(或季)平均法;一种是考虑长期趋势影响的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6.计算平均增长量和年距增长量各有何意义?
答:平均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说明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量。
3、年距增长量:年距增长量=报告年某月(季)水平—基年同月(季)水平,计算该指标的意义在于消除季节波动的影响
7.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什么?
答:1、先综合后对比 2、综合指数的计算需要有研究总体的全面资料,如果资料不全,综合指数就无法计算 3、综合指数的分子、坟墓指标都是总量指标,可以综合多种不同种类的个体,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8.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的数值可连续统计;而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连续统计,只能间断统计。
(2)时期指标的各项数值可直接相加,相加后表示现象在更长时间内发展变化总量;而时点指标的各项数值一般不能直接相加,相加后无意义(会出现同一单位或标志值在不同时点的重复计算)。
(3)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所包括的时期长短直接有关;而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所间隔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
联系: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是把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总体时间状态不同分类的结果。
9.什么是因素分析?如何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答: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利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一般是采用连锁替代法。
所谓连锁替代法,就是在被分析指标的因素结合式中,根据各因素的性质和相互联系的数量关系,将各个因素的基期数字顺次以报告期的数字替代,有多少因素就替代多少次;每次替代后的结果与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就是被替代因素的变动对被分析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两者之差就是被替代因素的变动对被分析指标变动的影响绝对额。
即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各因素对现象总体的影响。
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二者的区别是:(1)相关分析仅能观察相关的方向和密切程度,但不能指出两变量间相关的具体形式.回归分析可以根据回归方程用自变量的数值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2)相关分析中的两变量是对等的,都是随机变量,不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要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且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是给定的量.
二者的联系是:相关分析需要回归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关系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是建立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的.
11.抽样估计的三要素是什么?抽样估计的优良性标准是什么?
答: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
估计的优良标准是无偏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1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因素主要有: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2)样本的单位数 3)抽样方法 4)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13.什么是同度量因素?有什么作用?
答: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把不能直接相加的量过度到能够相加的量所引入的媒介因素,就称为同度量因素。
其作用为:(1)把不能够相加的量转变为可加的、具有经济意义的量;(2)具有权数的作用,通过其取值的不同就可以衡量因素的不同的相对重要程度。
14.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特点?
答:(1)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量的对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间上的对比。
(2)说明问题不同,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比较相对指标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15.与相关分析相比,回归分析有哪些特点?
(1)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对等关系,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在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加以确定。
(2)相关系数是个抽象的系数,而回归方程是利用自变量的给定值来推算因变量值,它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具体的变动关系。
(3)有些现象因果关系不明显,x、y两个变量可以互换,从方程式看,存在着两个回归方程:一个是以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求出的回归方程称“y倚x 回归方程”;另一个是以y为自变量,x为因变量,求出的回归方程称“x倚 y 回归方程”。
画出图来,是两条斜率不同的回归直线。
(4)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也有正负号,回归系数为正号,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相同,为负号则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变动方向相反。
(5)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是给定数值,不是随机的,而因变量是随机的,代入给定的自变量值,求出因变量的估计值,这个估计值是许多可能数值的平均值,存在着估计标准误差
1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它有什么作用?
标志变动度是综合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
标志变动度可用来反映平均数代表现象一般水平的代表性程度,标志变动度愈小,则平均数的代表性愈大。
它可以说明现象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它和平均指标结合应用还可以比较不同总体标志值的相对差异程度。
17.什么是次数分配?它包括哪些要素?.
答:(1)分配数列又称次数分配,或次数分布,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归类,并按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
(2)分配数列由两个要素构成,即: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各个组;各组次数或频率。
18.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其作用是什么?
答:①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指标称标志值变异指标
②反映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
③反映研究总体标志值的稳定性
④反映与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节奏性、均衡性
19.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有什么关系?
答:(1)数量指标是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用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总体单位水平的统计指标,其数值大小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2)质量指标一般是通过数量指标直接或间接计算而得到的。
20.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答:当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
例题1(单项选择题)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答案:C
例题2(单项选择题)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所以()。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C、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D、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答案:D
例题3(多项选择题)
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
A、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
C、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D、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E、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ABE
例题4(多项选择题)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
B、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
C、人的年龄是变量
D、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
E、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
答案:BCD
例题5(填空题)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答案:B
例题2(单项选择题)
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铁路的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答案:D
例题3(多项选择题)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1990年6月29日死亡的人
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
C、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婴儿
D、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E、1990年6月30日19时出生,于7月1日6时死亡的人
答案:BCE
例题4(多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产量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答案:ABC
例题5(填空题)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可分为_________调查和________调查。
答案:全面、非全面
课堂练习:
例题1(单项选择题)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答案:B
例题2(单项选择题)
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A、80—90%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80.1—90%90—100%85—95%
100—109%90.1—100%100—110%95—105%
110%以上100.1—110%110—120%105—110%答案:C
例题3(多项选择题)
指出下面的数列属于什么类型()。
A、品质分配数列
B、变量分配数列
C、组距变量分配数列
D、次数分配数列
E、等距变量分配数列
答案:BCDE
例题4(多项选择题)
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B、固定资产按用途分组
C、工人按工龄分组
D、人口按民族分组
E、企业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答案:ABD
例题5(填空题)
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称为_________分组,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
起来进行分组称为_________分组。
答案:简单、复合
例题1(单项选择题)
人均粮食消费量是一个()
A、强度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答案:D
例题2(单项选择题)
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B、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各组单位数的多少
答案:B
例题3(单项选择题)
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A、一样的
B、甲企业>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
D、无法判断
答案:D
例题4(多项选择题)
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答案:ADE
例题5(多项选择题)
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表现在()。
A、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B、当标志值较小的组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C、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
D、当标志值较小的组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
E、当各组次数相同时,对平均数没有作用
答案:ADE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对两个工厂工人的工资,采取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个工厂工资方差一样,但第二个工厂工人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第一个工厂大
B、第二个工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不能做结论
答案:B
例题2(单项选择题)
在总体内部情况复杂,而且各单位之间差异程度大,单位数又多的情况下,宜采用()。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答案:B
例题3(多项选择题)
从一个全及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 )。
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 、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C 、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D 、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E 、样本指标的数值随样本不同而不同
答案:ABDE
例题4(多项选择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置信度的关系是
( )。
A 、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大,则置信度愈大
B 、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小,则置信度愈小
C 、抽样极限误差的数值愈小,则置信度愈大
D 、成正比关系
E 、成反比关系
答案:ABD
例题5(填空题)
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 。
答案:统计量(样本指标)
例题6(填空题)
抽样误差受到 、 、 、和抽样方法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答案:抽样单位数、总体方差、抽样组织方式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当所有的观察值y 都落在直线bx a y c +=上时,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
A 、r =0
B 、r =1
C 、-1<r <1
D 、0<r <1
答案:B
例题2(单项选择题)
已知变量X 和Y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变量X 和Y 的相关系数为( )。
A 、0.29
B 、-0.86
C 、1.04
D 、0.91
答案:D
例题3(多项选择题)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系数的方法是( )。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绘制相关图
D 、计算相关系数
E 、计算估计标准误
答案:ABC
例题4(填空题)
已知直线回归方程bx a y c +=中,b =17.5;又知n =30,∑=13500y ,12=x ,则可知a = 。
答案:240
说明:根据正规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
∑∑+=x b na y
两边同除以n 并移项后得
x b n
y n x b n y a -=-=∑∑∑ 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240125.1730
13500=⨯-=a 例题5(填空题)
已知: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x y c 8010+=,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每增长1千元,工资就平均增加 元。
答案:80
例题1(单项选择题)
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不同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的总产值和个体产量指数时,编制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
A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B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答案:A
例题2(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今年一季度同去年一季度相比,产量提高了5%,产值增长了15%,则产品价格提高了( )。
A 、109.5%
B 、9.5%
C 、300%
D 、200%
答案:B
例题3(多项选择题)
全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属于( )。
A 、个体指数
B 、总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答案:BD
例题4(填空题)
在编制综合指数时,拉氏公式与帕氏公式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度量因素的时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