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
三鹿案例分析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
该事件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1. 内部环境。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2. 风险评估。
这个要素要求企业及时识别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众所周知,食品中不能添加的物质远比能添加的多,现有的检测手段不可能对每种有害物质都进行检查。
就奶粉这种需要从分散农户处采购原料的食品而言,每个农户的奶牛喂养过程、原料奶的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等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这就给原料奶的质量检验带来了挑战。
我们知道,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都是针对常规事项进行设计的(如奶粉的营养成分是否达标等),而对例外事项(如添加三聚氰胺)则重视不足。
这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提出了挑战。
3. 控制活动。
此次奶粉的污染物三聚氰胺尽管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还非常陌生,但在食品行业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07年4月,中国徐州的一家宠物食品公司在出口美国的宠物食品中添加此种物质冒充蛋白质,导致大批宠物肾衰竭而死亡。
从内部控制看三鹿破产
从内部控制看三鹿破产三鹿集团的破产不是偶然的,其内部控制的种种缺陷早已为破产埋下了伏笔。
三鹿事件提醒中国乳业以及其它企业,建立和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一、内部环境:内部人控制,诚信和道德观缺失该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所在,涵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诚信与道德观等多方面内容。
三鹿集团大股东是石家庄乳业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拥有该公司43%的股份),该公司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
很明显,三鹿集团股权相当分散,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的制衡关系无从谈起,内部人控制不可避免,治理机构的制衡机制就可能失效。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要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培育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非一朝一夕之功。
二、控制活动:不遵守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不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缺乏该要素是指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之内。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目录
案件回顾
2008年9月,三鹿集团因其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掺杂致毒物质三聚氰胺被迅速推向破产的边缘,2009年2月12日,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控制环境
内部监督
信息交流与沟通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五要素
控制环境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享有56%的控股权,第二大股东持有43%的股权,其余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东持有。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控制。
质量效益决定s
04
03
Options
实质而不是形式决定内部控制的效果 All Kinds Contests
品牌经营决定内部控制的竞争优势 English Corner
02
战略思维决定内部控制的高度
01
启示与反思
未来展望
在财政部牵头下,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已于2008年6月28日颁布,并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应用指引的征求意见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内部环境的培育问题、内部控制实施的内在动力问题更非短期可见效的活动。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不应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深植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对于企业而言,如何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更好地结合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实施来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战略目标,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信息交流与沟通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三鹿集团的企业规模不断膨胀。无法有效地管理企业,成为制约三鹿集团发展的一大问题。按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但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主动地收集、处理和传递相关信息,没有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信息。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风险防范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困境,其中三鹿集团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对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三鹿集团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产品质量控制不严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导致产品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 财务管理混乱三鹿集团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财务报告失真,资金使用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风险控制不足三鹿集团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环境下,企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经营风险加剧。
四、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1. 企业文化缺失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
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三鹿集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
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三鹿集团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鹿集团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三鹿集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
案例06:从三鹿集团破产看企业内部控制思想转变的必要性
从三鹿集团破产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思想转变的必要性从内部牵制到内部会计控制到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的三要素到五要素到八要素,内部控制从理论到飞速发展。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新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首先上市公司中执行,并鼓励非上市公司参照执行。
《新规范》与2001 年6 月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简称《旧规范》)有什么区别、变化?企业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变化,转变内部控制思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为什么要用《新规范》代替《旧规范》(一)内部控制涵盖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牵制理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上升到内部控制层面是19世纪30——40年代。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
要求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授权、报表编制、资产安全完整等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到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以及1947年《评审准则暂行公告》(TSAS),出于改进评审方式的需要,提出了以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为基础的评审程序,但什么是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没有一个权威解释,直至1949年,评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于1949年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此定义强调,内部控制不只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方面,它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订培训计划以培训有关人员使其能够履行职责,以及设立内部评审部门以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种程序的准确性,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等内容。
《2024年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范文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风险防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三鹿集团遭遇的危机,凸显了其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三鹿集团内部控制现状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其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1. 组织架构不够清晰。
三鹿集团的组织架构虽然庞大,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决策执行效率低下。
2.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鹿集团在面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外部风险时,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3. 内部审计制度执行不力。
三鹿集团的内部审计制度虽然建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具体原因如下:1. 企业文化缺失。
三鹿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
2.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鹿集团的管理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知识,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3. 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
随着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监管的加强,三鹿集团在适应新政策、新法规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控制不适应的情况。
四、改进建议针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组织架构。
三鹿集团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决策执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三鹿集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以应对各种内外风险。
3.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三鹿集团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审计效果。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一、中国乳业乳业是一条包括奶牛饲养及原料奶生产、销售和加工成乳制品再供消费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人们通常习惯把奶牛饲养及原料奶生产称为奶业,把原料奶销售称为中间环节,把后者称为乳品加工业。
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仅为7.2公斤,不到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100公斤的8%。
据悉,国家有关部门提出,2005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10公斤,2010年人均饮奶量则要提高到16公斤。
另外,随着学生饮用奶计划在全国的实施,我国奶制品的消费空间将非常巨大,如果我国2亿学生中有20%的学生每天喝奶,这个消费量是不可想象的。
农村消费市场也不可轻视,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奶粉消费量有所增长,以前出现的奶粉积压现象基本缓解,主要是农村的消费量增大。
这也充分说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对牛奶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日,广州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在从化试点,从化40所乡村中小学22067名学生将可在课间吃上免费的牛奶和糕点。
以每生每天3元补助标准计算,两级财政投入了1600多万,以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
【本地奶全线上涨学生奶也扛不住了】1.7元/支的平价学生奶或将成为历史。
广州市物价局昨天发布通知称,从本月起取消学生奶政府指导价管理,由相关生产企业自行制定销售价格。
据悉,部分生产企业已经酝酿涨价。
而从1日起,风行、香满楼和燕塘等奶企全线涨价,很多涨幅超过一成。
乳品加工现状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乳制品加工企业434个(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统计数),其中国有企业162个,集体企业44个,外资投资企业51个,乳制品产量74.3万t。
在产品结构上,奶粉已经不再是主产品。
200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800万t,奶粉还占有较大比例。
奶粉中,全脂奶粉占23.5%,加糖奶粉占22.3%,婴儿配方奶粉占28%,其他奶粉占26.2% 。
2006年液态奶产量1400多万t,在产品结构上,液态奶生产以消毒奶为主,约占43%,灭菌奶占35.4%,酸奶约占14.3%,其他奶占7%。
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
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2008年,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源、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三聚氰胺”一词的出现,震惊国内外并且马上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网民的热议,随着热议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现实”,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领军人物”——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
1995年,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广告;1996年,率先在同行业导入CI 系统。
三鹿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经营。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四名。
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05年8月,“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07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
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二、事件回放●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案例06:从三鹿集团破产看企业内部控制思想转变的必要性
从三鹿集团破产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思想转变的必要性从内部牵制到内部会计控制到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的三要素到五要素到八要素,内部控制从理论到飞速发展。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新规范》),并于2009年7月1日首先上市公司中执行,并鼓励非上市公司参照执行。
《新规范》与2001 年6 月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简称《旧规范》)有什么区别、变化?企业应该如何把握这些变化,转变内部控制思想,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为什么要用《新规范》代替《旧规范》(一)内部控制涵盖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内部牵制理念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上升到内部控制层面是19世纪30——40年代。
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
要求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授权、报表编制、资产安全完整等目的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到193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以及1947年《评审准则暂行公告》(TSAS),出于改进评审方式的需要,提出了以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为基础的评审程序,但什么是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没有一个权威解释,直至1949年,评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于1949年发表了题为《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对内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权威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此定义强调,内部控制不只限于与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的控制方面,它还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订培训计划以培训有关人员使其能够履行职责,以及设立内部评审部门以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种程序的准确性,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等内容。
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
关于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案例分析2008年,河北三鹿、山西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圣源、上海熊猫、山西古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被要求立即下架。
“三聚氰胺”一词的出现,震惊国内外并且马上引起了国内外众多网民的热议,随着热议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现实”,就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领军人物”——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企业500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也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
1995年,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频道黄金时段播放广告;1996年,率先在同行业导入CI系统。
三鹿集团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经营。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4年实现全国第一,酸牛奶进入全国第二名,液体奶进入全国前四名。
三鹿奶粉、液态奶被确定为国家免检产品,并双双再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荣誉称号。
2005年8月,“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07年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品行业第一位。
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二、事件回放●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各相关部门对“肾结石事件”也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闻讯后立即作了批示:“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妥善处理”。
从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独创勿抄
10级审计2班第一小组
三鹿
2008· 6· 28
破产
10· 27
12· 02
之路
12.23
原因
内部控制要素
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目标
合法合规性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资产安全性
信息真实和完整性 经营效率和效果性 战略实现性
内部监督
内部环境
1%
54%
45%
三鹿集团股份构成
资产安全性
信息真实与完整性
三 鹿 的 “ 诚 信 ” ?
2007年12月,三鹿集团检验 发现奶粉宜昌,确定其中含有 三聚氰胺。三鹿集团管理层对此置 若罔闻,采取拖延和瞒报的手段,意 图漫天过海。之后,恒天然集团又向石 家庄市反映情况无果。最后,不得已 通过新西兰总理直接向中国政府反 映情况。不及时披露信息,甚至 瞒报、谎报信息,三鹿集团 的信息目标与内部控制要 求是背道而驰的。
三 鹿 2007年净资产 集 12.24亿 资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传统目标,或 团 者说是警戒线。三鹿集团是曾经的行业龙 财 头和银行的优质客户,2007年底总资产为 务 16.9亿元,总负债为3.95亿元,净资产为 体 12.2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4%。但随着 系 三鹿毒奶粉时间曝光,三鹿集团一度拥有 崩 的近150亿元无形资产瞬间灰飞烟灭。 溃 2008净资产 -11.03亿
风险评估
散户奶农
奶站卫生
奶企三鹿
控制活动
检测!
检测!!
再检 测!!!
为啥有三聚氰胺??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 制的重要条件。早在2008年3月三鹿集团就 已经接到消费者的投诉,6月份反映的人越 来越多,但直到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 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庄市政府。这中 间已存在信息与沟通不及时、不全面的问 题。
案例分析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
一、实例选择统计表实例名称三鹿集团破产实例表述自2008年6月28日发现第一例“肾结石”婴幼儿病例,后被证实是因食用三鹿奶粉致病,毒奶粉事件震惊国内外,三鹿集团首当其冲,“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国民一时谈奶色变。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对于人体而言,长期摄入高含量的三聚氰胺食品,将显著增加罹患结石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危害更为严重)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选学和重温的有关资料《管理学》《危机管理学》二、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三鹿”品牌被评为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我们运用其五目标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五要素分析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三鹿乳业公司,享有56%的控股权。
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
三鹿企业内控失效的典型案例
三鹿企业内控失效的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令人瞠目结舌。
自1993年起,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
按三鹿自己的说法,三鹿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创造了令人振奋的“三鹿速度”。
然而,在企业疯狂扩张的背后,是内控失效的潜在风险。
“在企业风险管控方面,三鹿事件将是MBA学习的经典案例”。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梅放认为,三鹿之败在于内控的缺失。
三鹿集团内控意识淡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能力低下,最终导致了“结石门”。
“大头娃娃”的预警:内控意识淡薄早在2004年4月,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就上过一堂风险警示课。
当时,阜阳地方媒体公布本市45家不合格奶粉和伪劣奶粉“黑名单”中,三鹿奶粉榜上有名。
随之,三鹿婴儿奶粉在全国多个市场被强迫下架,每天损失超过一千万元。
但经过紧急公关,17天后,三鹿从“黑名单”中消失,成功躲过了一劫。
且不论事情的性质如何,三鹿集团应该从中汲取教训,加大公司内部治理与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然而,三鹿并没有这么做。
在三鹿集团网站的企业简介中有这么一段话:“安徽阜阳‘问题奶粉’事件后,中国农村奶粉市场暂时出现‘真空’,为了快速抢占这块市场,三鹿把销售网络从县一级延伸到乡、镇级……仅2004年,三鹿集团就在短时间内在全国建立了12.3万个乡镇销售点。
”可见,在“大头娃娃”事件后,三鹿集团的关注点并不在内部治理,而在企业的外部扩张。
处于扩张期的企业,往往为追逐利益而忽视内控建设,这正是三鹿留下的沉痛教训。
“早产奶”的征兆:风险管控漏洞企业在迅速扩张时期,风险点也在不断增加,如果内控制度不健全,极易出现管理漏洞。
2005年7月,三鹿酸奶在天津、衡水、沧州市场出现断货现象,生产厂销售部与仓库人员为了缩短物流时间,擅自将正在检测过程中的产品提前出厂,导致了轰动一时的“早产奶”事件。
三鹿在“摆平”舆论之后,除了将销售部门有关人员调离岗位,对三鹿酸奶销售直接负责人采取了扣除20%年薪的处罚外,没有从消除内控隐患的角度思考问题,又一次失去了整改的机会。
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
中三 国鹿
例
上奶 市粉 公事
分 析
司件
——
的
内
部
控
制
问
题
CONTENTS
1
三鹿集团简介
2
三鹿奶粉事件回放
3
三鹿集团破产原因分析
4
启示与反思
三
1956年,成立“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个 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和“五个率先”
鹿
集
1983年率先研制、生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 1986
监督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 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和运行的重要保证,外部监督 主要是指质检部门、药监局等的监督检查。 *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
三鹿内部监督分析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百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鹿对 内部监督不能说不重视,因为其产品是经过“1 100道检测”的。
三鹿集团内部监控中重要一环是通过向养殖区派出驻站员,监督原奶 整个生产过程,但是三鹿集团的驻站员并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使不符合 质量要求的原奶大量进入三鹿集团的生产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没有做好 文化建设工作, 没有培育好员 工的价值观和 社会责任感
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聘用员工考 核不严,标准适 当。耿氏兄弟等 人才得以为非作 歹。
治理结构
不合理。表面三鹿
乳业56%股权,新 西兰恒天然43%股 权,实际96%股权 掌握在900名老职 工手中,实际控
制人相当分散。
内部审计环境
内部沟通上应做到,
公司的管理层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各种会议, 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属单位负责 人就生产、运营等情况进行沟通、交流。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上应做到,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丑闻之一,发生在2024年。
三鹿集团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婴儿奶粉和成人奶粉。
然而,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这导致其产品中出现了有害物质悲剧性的污染。
在三鹿内部控制案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质量控制问题。
作为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是三鹿集团最基本的职责之一、然而,三鹿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
其生产线未能有效监控和控制乳制品的质量,导致产品中出现了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其次是信息披露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没有向消费者充分披露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情况。
该公司未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真实信息,这导致公众信任的丧失,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此外,三鹿集团还存在监管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检验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和通报三鹿奶粉中的有害物质。
监管部门没有有效监管和审查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对企业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和约束措施。
最后,三鹿内部控制问题还涉及内部管理体系。
三鹿集团在内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薄弱环节。
企业高层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不够严格,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三鹿集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员工在各种利益驱使下,放任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揭示了企业在质量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个案例教会我们,企业不仅应该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应该重视信息的透明度和揭示,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内部管理。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报告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摘要三鹿集团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其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内内部控制的最新观念,本文运用其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内部控制相关理论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这一定义向我们揭示了两个核心理念:第一,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不仅仅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事情,还关系到公司的经理层和一般员工,不同层级的人员(机构)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承担着各自的职责。
第二,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包含搭建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各项控制措施、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循环运作的过程。
2.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如下作用:(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
(2)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执行(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严格内部控制保证各项经济业务被真实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从而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通过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股东,贷款人和其他各方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4)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减少和避免风险保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以防止出现舞弊和无意过失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鹿破产分析
控制活动失效
• 三鹿在事发之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不力,导致产品质 量出现巨大问题。 • 事发之时,多次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儿童家长的投 诉的三鹿集团,在面对一些媒体以“某品牌”影射三鹿时。 三鹿的应急机制几近失效。在整个事情过程中,三鹿一直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瞒就瞒,导致事态日益恶化,直 到9月11日东窗事发前夕。 • 事发之后,三鹿集团仍坚持说:“三鹿集团是国内最大的 奶粉生产企业,公司的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均符合 国家标准,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奶粉与患肾结石有必 然联系。”后来实在瞒不住了,公司才发布公告,承认部 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
内部监督不利
• 三鹿集团中有一环至关重要的控制日常监督—— 驻站员监督检查。驻站员监督检查指的是三鹿集 团在养殖区建立技术服务站,派出驻站员监督检 查饲养环境、挤奶设施卫生、挤奶工艺程序的落 实。可是事实上,三鹿集团的这一制度并没有真 正落实。所以从一开始,三鹿的奶源就有问题。 据某些奶民透露三鹿几乎没有挑剔他们的牛奶质 量。 • 三鹿对牛奶的制造过程的监督也几乎无效,竟然 出现了添加剧毒化学物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三鹿的内部监督并没有太大效果。
“鹿”死谁手?
是什么导致三鹿集团迅速破产?
河北石家庄市三鹿集团股份有有限公司曾是国 内奶粉生产的三大巨头之一。作为国家重点龙 头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获得省以上荣誉称号二 百多项。
但是2008年9月11日,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
粉参杂制毒化学物质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三 鹿迅速破产。
三鹿破产原因
LOREM
信息和沟通不畅
• 性息与沟通是建立在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 的重要条件。三鹿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的制 造型企业,IT技术完全赶不上企业的发展速 度,致使每个部门的数据不能有效的收集 存储以及传递。 • 此外三鹿集团“长期隐瞒问题”,既没有积极 主动收集传递本公司的安全问题,也没有 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更没有积极主动向 社会披露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例选择统计表实例名称三鹿集团破产实例表述自2008年6月28日发现第一例“肾结石”婴幼儿病例,后被证实是因食用三鹿奶粉致病,毒奶粉事件震惊国内外,三鹿集团首当其冲,“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国民一时谈奶色变。
(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对于人体而言,长期摄入高含量的三聚氰胺食品,将显著增加罹患结石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危害更为严重)10月27日,三元股份首次正式承认正与三鹿进行并购谈判。
12月2日,曾是三鹿集团最大液态奶生产基地的邢台三鹿乳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北贝兰德乳业有限公司。
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选学和重温的有关资料《管理学》《危机管理学》二、案例分析从内部控制看三鹿集团破产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轻工业十佳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等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三鹿”品牌被评为最具价值品牌之一、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
“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我们运用其五目标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五要素分析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
三鹿集团的大股东是三鹿乳业公司,享有56%的控股权。
第二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有三鹿集团43%的股权。
其余1%的零散股份有小股东持有。
从表面上看,三鹿集团具有形成良好治理的所有权结构。
但大股东三鹿乳业公司推行的是员工持股,并且由经营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职工拥有,其余股份由石家庄国资委持有。
因此,三鹿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或者说股权相当分散,以田文华为代表的强势管理层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团的治理结构演变成内部人控制。
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本身的。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食品行业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领域。
对乳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风险点无疑是原料奶的采购质量。
我国农户的奶牛养殖规模小且分散,乳品加工场一般没有自己的奶源,而奶制品属保险品,催生了奶站这一中间环节。
我国乳制品行业主要采用的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三鹿集团也不例外。
散户奶农的牛奶,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到三鹿集团的个加工厂。
这种模式固然有不需要建立自有牧场、迅速扩大奶源的优点,但缺点是增加了中间商环节,且乳企无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农和奶站,而我国的奶站建设基本没有门槛,也缺乏具体的管理办法及监督部门。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在食品行业,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
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活动。
如期于应建立只管的奶站,从饲料种植、科学饲养到挤奶、储运,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严把质量检验关。
三鹿奶粉号称有1100道检测工序,为何没有检出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过高?我们看到的是,三鹿集团没有直接控制的奶源,且设施简陋、管理不当、卫生条件不够,低价收购对应的是质量检验的放松。
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信息与沟通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早在2008年3月三鹿集团就已经?接到消费者的投诉,6月份反映的人越来越多,但直到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才将相关信息上报给石家庄市政府。
这中间已存在信息与沟通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
5、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包括常规、持续的日常监督和针对性的专项监督两方面。
从三鹿奶粉事件的表面看,主要的风险因素来自原?料采购控制环节,但从事件的产生、发展来分析,则无疑牵涉到监管环境、行业特征、内部控制等多个层面。
(二)五目标分析1、合法合规性。
合法合规是内部控制的最低目标,或者说是底线。
三鹿集团身处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不仅没有信守承诺——向社会提供优质乳制品,为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做出贡献,反而在市场和利润的利益诱惑面前,置合法合规于不顾,在三鹿婴幼儿奶粉里掺入大量的有毒化学原料“三聚氰胺”,致使四名婴儿死亡。
截止2008年12月底,全国累计因使用三鹿奶粉和其他问题奶粉致泌尿系统出现差异的患儿共29.6万人。
这种见利忘义、逆道而行的做法,是三鹿集团悲剧的罪魁最首。
2、资产安全性。
资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传统目标,或者说是警戒线。
三鹿集团是曾经的行业龙头和银行的优质客户,2007年底总资产为16.9亿元,总负债为3.95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4%。
但随着三鹿毒奶粉时间曝光,三鹿集团一度拥有的近150亿元无形资产瞬间灰飞烟灭。
而且,国务院立即启动国家食品安全事故“1级响应”,要求三鹿所有的奶粉在全国下架,接受顾客的退赔要求,全国所有的加工厂停产整顿。
作为主要责任方,三鹿集团需要赔付因使用三鹿奶粉致病的患儿所涉天价医疗费、召回问题产品退货款、所欠经销商货款、奶农收奶款。
员工遣散费以及包装、添加剂等供货商货款。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三鹿集团经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后的净资产为-11.03亿元(尚不包括2008年10月31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资不抵债。
这表明违背合法合规底线的资产安全,是极其脆弱的,更是靠不住的。
3、信息真实和完整性。
信息真实和完整是内部控制的永恒目标,或者说是主线。
田文华曾强调,“诚信对企业而言,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诚信地走下去,三鹿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只可惜三鹿集团言行不一,信息纰漏没能遵循诚信原则。
2007年12月,三鹿集团检验发现奶粉宜昌,确定其中含有三聚氰胺。
三鹿集团管理层对此置若罔闻,采取拖延和瞒报的手段,意图漫天过海。
之后,恒天然集团又向石家庄市反映情况无果。
最后,不得已通过新西兰总理直接向中国政府反映情况。
不及时披露信息,甚至瞒报、谎报信息,三鹿集团的信息目标与内部控制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4、经营效率和效果性。
经营效率和效果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或者说是生命线。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尝试出现,是利润动机的自然产物。
我们注意到,三鹿集团采取的是“牌子(三鹿集团)+奶源(地方小乳品厂)”的经营策略,大量收购地方加工厂、增资扩产,大肆进行贴牌生产,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创造了令人惊讶的“三鹿速度”。
但急速扩张的三鹿集团,面临的问题是旗下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大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资金收入、及其设备及内部管理跟不上,奶源的卫生安全管理处于盲点状态,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大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割裂,相伴而生的经营风险不断累积。
这种饮鸩止渴式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是的内部控制不过是无稽之谈。
5、战略实现性。
战略实现是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或者说是愿景线。
三鹿今天制定了积极扩张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是确保配方奶粉、力争功能性食品和酸牛奶产销量全国第一,液态奶及乳饮料保持前三位。
但在全球性奶源危机的背景下,奶源短缺和竞争激烈是近年来奶业发展的突出特征。
1998-2006年,问过奶制品产量从60万吨增加到1622万吨,增长近28倍,原奶供应能力出现巨大缺口,原奶市场已有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
没有足够的优质奶源,发展战略的实现就应放缓。
三鹿今天盲目冒进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三)解决措施1、监督、管理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并制定一系列规范条例,严格按其条例执行,确保发挥其职能,及时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使公司高速正常运转。
2、预警线机制建立重大风险的预警线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是控制活动的特殊措施。
毒奶粉事件中,预警机制的失灵,是三鹿事件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之一。
三鹿集团在明知自己的产品中含有可能致人伤害的三聚氰胺的情况下,非但不采取积极补救措施,相反仍存在侥幸心理,继续生产和对外销售,导致事态扩大。
3、危机管理三鹿事件虽然说发生的很突然,但是其发生是有其原因的,从危机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是又一项重要原因,导致从危机的源头奶源事业到中间的客服部,再到高层,各个部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危机来源于奶源,奶源事业部有雨缺乏危机意识,放松了警惕没有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客服部有雨没有危机意识,对消费者的投诉推迟上报,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企业高层同样对危机的认识不足,做出了一系列的错误决策最终是企业误入歧途。
首先,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向员工灌输危机思想,实行全员参与。
危机无处不在,企业内外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机,如果管理稍有疏忽都有可能使隐患积少成多慢慢变成显性的危机,只有动员所有员工都参与进来才会发挥集体的力量,从而降低管理的成本。
其次,学习内外经验,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危机应对机制。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外国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明显高于我国本土企业,而我国的本土企业也不乏应对危机成功的案例,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力构建适合自身的危机应对机制,如建立从危机信息收集、危机信息分析、危机信息整理、危机信息传导到危机处理的一整套系统是很好的尝试。
最后,可以建立单独的危机应对部门,负责以上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等工作以供决策者参考。
并且培养危机应对方面的人才,这样在危机出现时可以果断而正确的制定出有效应对方案。
(四)总结在三鹿集团的案例三鹿集团为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创建和谐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关乎企业的盛衰荣辱和生死存亡。
企业应从各个方面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使企业能够提高效率和功效,防患于未然,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保障。
同时我们应看到,内部控制的实施远比想象中的复杂和困难。
如何将内部控制的要素、理念、框架、结构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将内控的设计、评价、改进真正落实,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尤其是内部环境的培育问题、内部控制实施的内在动力问题更非短期可见效的活动。
作为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不应是空中楼阁,它应该深植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