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9.1《认识浮力》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选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对密度、液体压强以及合力和二力平衡知识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进一步认识浮力现象、建立浮力概念,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为后面学习阿基米德原来及浮力的应用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作为浮力的第一节,对激发学生学习浮力的兴趣也有重要作用。

【设计理念】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知道浮力及其方向,会画出浮力的示意图。

(3)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

(4)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称重法测量浮力。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法】:讲授法、学生实验探究、教师实验演示、课件以及视频媒体播放使用相结合【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相互渗透

【教学过程】

设疑激趣:将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中挡住瓶口,往瓶中加水,观察乒乓球的浮沉情况,然后用手挡住瓶口,观察乒乓球的浮沉情况,为什么?引出课题《认识浮力》并课件展示、用课件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2.知道浮力及其方向,会画出浮力的示意图。

3. 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

4.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一、什么是浮力?(1分钟)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69页第1段和第2段,把浮力的定义用笔线画起来, 完成下面填空:浮力的方向是,浮力的施力体是。

二、探究浮力:

学生活动一:感受浮力的存在(5分钟)

1、请同学们分别把桌上的勾码和乒乓球全部浸没在杯子的水中,说说你的感觉?放手后分别看到什么现象?

2、结合刚才的实验现象,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下面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受力并写出所受力的名称:

(1)浮在水面静止的乒乓球(2)用细线拉着浸没在水中的勾码

设计意图:浮力知识小学自然常识已经初步了解,也知道生活中大量有关浮力的例子,但部分同学不会游泳,也没有亲自感受过浮力,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亲自感觉到浮力的存在以及浮力的方向,并能够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教学策略:学生活动时教师必须下去进行督促和指导,然后让一个学生回答第1题,其它学生进行补充。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画出第2题的示意图,其它同学进行点评纠正,第(1)题学生都能画出浮力,因为实验已经感受到了;第(2)题,无论学生能否画出浮力,教师都要当成一个问题进行点评,引出怎样通过实验测量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学生活动二:怎样测量液体对物体的浮力(7分钟)

1、怎样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浸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的大小,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班级展示交流。(4分钟)

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G= N,F= N;

= 。(3分钟)

F

3、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设计意图: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这个实验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动手操作目的在于对学生科学探究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教学策略:1、学生活动一完成后,要进行活动二才分发弹簧秤,2、小组讨论时教师必须下去进行督促,然后让一个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实验过程,其它小组观察并进行补充。3、最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展示出事先准备好的使用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 N,(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N;(温馨提示: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观察量程、分度值,并进行校零)4、学生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并写在黑板的示意图上,求出几组浮力的大小。5、教师课件展示称重法测浮力。

学生活动三:探究气体的浮力:(1分钟)

1、阅读课本170页“探究空气的浮力”,思考:当气球中的空气充到气球中,气球彭涨

后杠杆将出现下面的哪种情况?

2、同桌交流讨论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3、教师实物演示课本170页图9-4的实验说明气体也会产生浮力,并验证学生对上面A、

B、C三个图的判断是否正确,

4、教师用课件展示实验结论:气体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有竖直向上的浮力。

设计意图: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如:气球上升,学生已经知道气体也会产生浮力,通过1、2两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气体浮力,通过教师演示课本图9-4实验,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气体也会产生浮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教学策略: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有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那么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有没有受到气体的浮力呢?教师演示空气球下落,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学案的内容进行自学;完成学案中的内容,展示交流各自的答案。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5分钟)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71页《浮力产生原因》把重要的句子画起来;

2、观看视频实验。

3、请同学们根据浮力产生原因解答课前的演示实验现象:要求同桌讨论

(甲)图所示,观察到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

但乒乓球并不上浮。乒乓球没有浮起来的原因是。

(乙)图所示,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上浮。乒乓球上浮的原因是。

4.右图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为20cm,求:(1)水对正方体上表面的压强和压力,

(2)水对正方体下表面的压强和压力,

(3)正方体受到的浮力

设计意图:浮力产生原因比较抽象,是本节的重点之一,更是

本节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想了各种方法,感觉效果不佳,

后来花了大量时间上网浏览找了这个视频,通过视频播放,形象生动的展现了浮力的产生原因。在学生了解浮力产生原因之后,让学生完成课前引入课题时教师所做的实验现象,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第4题的计算进一步加强浮力产生原因,同时培养学生物理运算能力。

教学策略:完成第1题的教学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出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F浮=F向上-F向下),然后请同学们解答课前的实验演示现象完成学案的第3题,同桌讨论,然后请一个学生回答,其它学生补充。无论学生怎么回答,教师都应该把学生引导到浮力的产生原因上面来。第4题先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上台板演,然后师生共同点评。

【课堂检测】先独立完成5分钟,然后小组交流3分钟

1.在一个密闭的真空玻璃罩里挂着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挂一个体积较大的物体,物体静止。若将玻璃罩的开关打开,让空气进入,则此时()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增大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一个石块重5N,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将其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此时该石块受到液体的浮力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 N。

3.有一小气球用细线系住, 细线另一端固定在装有适量的水的容器底部,把容器放在斜面上,下面能正确表示小气球静止在水中时的情况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