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文明史观新高考重点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的高考历史
以文明史观为指导的高考历史一、文明的概念与划分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而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它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在人类文明史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曾产生过与之相适应的文明。
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等),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其划分标准是生产力。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物质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物质生活的进步,包括物质生产文明史、物质交流文明史、物质生活文明史等;政治文明就是人们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包括政治观念文明史、政治制度文明史、政治组织文明史、政治行为文明史和政治技术文明史等;精神文明就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包括科技文明史、学术思想文明史、文学意识文明史和宗教文明史等。
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
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
这就是三个文明之间的基本区别,它们分别标志一定社会在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这三个方面的进步程度。
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其他活动都为之服务;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历史高考五种史观及例题
历史新高考中涉及新史学观解读及训练解读近年的高考历史卷,无论是全国文综卷,还是各省新高考历史卷,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是在试题命制中都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及命题着眼点,兼顾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同时也没有完全抛弃或排斥传统的革命史范式。
近年来,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社会史范式等一些新的史学范式不断涌现,打破了阶级斗争史(革命史)范式一统史坛的局面,并逐步取代旧范式成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新宠”。
因为多重史学范式的共存交融或转换,不仅在于打开了历史高考命题专家们的历史思维空间,进一步活化和拓宽多元化观察历史的视角。
其更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命题的精彩点往往就在不同范式的解读与转换中产生了,让高考从更宽更广的视角去考查学生观察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因此,同学们在进行历史高考复习时有必要了解和应用新史学观(或称史学范式)。
一、五种史学范式的基本内容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多种版本历史教科书编纂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
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让命题专家和学生在解读和诠释历史时,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上看下看,内看外看,左看右看,任何一“看”的加深,都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
多元并存,相互争鸣,彼此宽容,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高考命题的最佳视点。
(一)革命史范式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
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过去历史研究中的“阶级斗争史观”,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看重的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重大政治事件,把历史看成是由重大政治事件构成的阶级斗争或人民革命,革命、起义被看作是分期、断限历史的重大界标而备受瞩目和关注,“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的中外历史研究中的“政治制度变革论”、“革命史范式”等由此形成。
高考历史中的新史观
高考中的新史观我们通常所说的“史观”,实际上是指的“史学范式”,属于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
从多种史学范式设计题目,实质上是引导和促使考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去认识丰富多样的历史现象,破解复杂深邃的历史问题。
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它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的有机集合体。
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革命史(阶级斗争史)范式,发展为革命史(阶级斗争史)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和现代化(近代化)范式等多种史学范式。
1.文明史观(1)基本范畴:①人类文明史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②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2)突出视角:①从生产力的标准,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划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②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勾勒出人类文明总体演变脉络,总结人类文明成果,在充分肯定人类社会取得进步的同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3)立意价值: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
2.全球史观:(1)基本范畴:世界发展“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
(2)突出视角: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立意价值:重视人类间的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3.现代化史观:(1)基本范畴: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名师解读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文明史观(全国版含解析)
文明史观【概念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主要内容】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关键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非洲文明、中华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
【真题回顾】1.(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答案】A【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2.(2019·江苏高考·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
2023年高考历史高频核心考点汇总
2023年高考历史高频核心考点汇总历史学科核心思维一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阶级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二历史学中的几个概念认识历史史实历史叙述历史阐释历史观点历史评价三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评价的原因受时代的影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立场的不同政治立场、国家立场、阶级立场等。
史观的不同个人因素的影响对历史史料的选取和辨别不同四历史学习的三个层次白描式历史反思式历史哲理式历史五史书的类别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纪传体与编年体的区别国别史与世界史的区别六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思考方式政府或个人越是提倡的,就是社会上越缺乏的政府或个人越是反对的,就是社会上越泛滥的统治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为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任何一个时代的政府或是个人提倡古代的人物和历史事件,是赋予了当时的时代含义的,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必然作用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定要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一定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必定是受到一定期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且政府制定的任何政策,都要关注民生历史学科核心知识一、先秦史部分中国史部分必备识记核心一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贵族政治尚未形成高度集权具有神秘化色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宗族色彩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同治突出等级,注重血缘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二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大动荡、大转型和大变革——根源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大量推广和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政治上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奴隶主贵族阶级的衰落,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起、分封制逐渐瓦解,郡县制逐渐推行经济上、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工商食官制逐渐被突破,私营工商业发展,但官营工商业占主导、重农抑商政策形成、集体农耕向个体农耕转变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繁荣轴心时代,早熟文明、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儒家思想的形成周孔之道、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的形成阶级上士阶层的兴起军事上诸侯之间争霸战争到诸侯之间兼并战争分裂中孕育统一二、两汉历史知识部分一汉初、政治上汉高祖刘邦为强化中央集权推行郡国并行制,后期导致诸侯王问题,汉景帝实施削藩措施解决诸侯王问题,酿成“七国之乱”,部分解决诸侯王问题,将诸侯国的行政任免权收归中央,但未能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
高考历史常用六大史观
六大史观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正如西方一位着名历史学家所说的那样:“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它是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来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二、文明史观基本概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又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创造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认为人类文明是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三、现代化史观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世界各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扩张弥散到亚、非、美广大地区,因此现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四、社会史观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人们生活的现实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史观认为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五、革命史观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该史观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六、唯物史观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是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革命史观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①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②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③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④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例: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①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②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③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④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
当代六种主要新史观与历史评价当代史学在史观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文明史观;2.现代化史观;3.全球史观;4.整体史观;5、生态史观;6、科学发展观,这些新史观极大拓展了研究视野,逐步改变了以往流行的机械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革命史观”]的单一范式,为重新审视评价历史、为历史教学与历史命题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
2004年以来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四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版”、“大象版”、“岳麓版”,这些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集中体现了史学发展的新成就,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诸如传承、交流、融合、转型等文明史观概念,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法制化等现代化史观概念,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思想多样化等全球史观概念,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社会变迁、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等整体史观概念,环境恶化与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生态史观概念,大国和谐发展、和平崛起等科学发展观概念,正日益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命题中大面积体现。
例如,对近代西方列强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问题[如上海],我们就可以从多种史观出发多角度进行理解与评价:①从革命史观角度看,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②从现代化史观角度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③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从文明史史观角度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⑤从整体史观角度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用文明史观指导高考历史复习
人 类文 明是多 元 的 , 同地 区不 同 民族 的人 民创 造 不
市来 看 , 四川 卷 对 文 明史 的考 查 尤 为 突 出 , “ 顿 吏 集渔猎 时代 、 如 整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 治 ” 题 ( 1~ 4题 )从 制 度 文 明 建 设 的角 度 设 计 ; 阶段 。 组 第 21 , “ 民生 问题 ” 题 ( 1~ 8题 ) 组 第 51 则是 以物 质文 明为主 , 兼
霉
维普资讯
文明、 政治 文 明的整 体 性 变 化 , 到纲 举 目张 和 纵 览 全 立封建王朝, 达 但入主中原的游牧民 族的“ 俗” 旧 总是被中 蕊 汉法” 所替代 ,蒙古族建立 的元朝初年 ( 局 的复习效 果 。复习政 治文 明史 一定 要 以政治 制度 文 明 原农耕 民族的“ 史为 首选 重点 ,因为 政治 制度 文 明是 政 治文 明的核 心 。 的有 关历 史最 能证 明这 一点 )“ - ,野蛮 的征服 者 总是 被那 如复 习辛 亥革命 时期 的政 治文 明史 , 定 要 以 民主 共 和 些 他 们所 征 服 的 民族 的较 高文 明所 征服 ” 一 ,中华 文 明在 制 的建 立和 短期实 施 为重 点 。 住 民主共 和制 就抓 住 了 各 民族 文 明 的斗争 中发 展 。 抓 这一 时期 政治 文 明发展 的核心 内容 , 可 进 而 了解 政治 并 文 明( 先 是 政治 制 度 文 明 ) 首 与物 质 文 明和 精神 文 明发
史、 政治文 明史和精神文 明史 , 三者相互作用 、 同发 共
展。
在构 建 知 识 体 系 时 , 须 确定 复 习重 点 , 还 以期 达 到
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
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作者:***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2年第03期摘要必備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是学科素养的基础,更是高考命题的立足点。
高效掌握必备知识是高考备考的核心环节之一,历史学科备考教学应实现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概念理解本质化,知识体系构建多元化,理论方法运用科学化,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迎接新高考挑战。
关键词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框架历史理论学科素养新高考引用格式杨德志.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应凸显“四化”[J].教学与管理,2022(07):77-80.《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1]而高考历史必备学科知识通常是由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理论方法等组成的。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提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2]的新时代高考命题理念。
显然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新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一轮备考阶段如何高效夯实高考历史必备知识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历史事实掌握精准化历史事实是历史的细胞,是历史学大厦的建筑材料,它是过去曾发生的事情与事件、出现的历史现象、涌现出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历史发展过程的总称,具有客观性、过程性、整体性、逝去性等特点,是历史研究认识的对象及基础,从来源角度可分为历史存在事实与历史认识事实,从叙述角度可分为特殊事实、普通事实、普遍事实。
教材中通常提及的历史事实是指通过历史主体意识结构对有关历史文献进行分析、概括、抽象、阐释等重新建构的认识事实,它是新高考必备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新高考命题理念的立足点和切入点,是高考历史一轮备考复习内容的核心部分,是二轮、三轮复习实施的基础,显然掌握好历史事实知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高 考 史 观 题
高考史观题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
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
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人类历史就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高考热点:历史“近代化(现代化)史观”一、现代化(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业化,涉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教育、军事、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新高考历史论述题知识点
新高考历史论述题知识点新高考历史科目中的论述题是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论述题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并能够准确、全面地展开论述,用事实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新高考历史论述题的常见知识点。
1.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历史进程中华文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2. 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是论述题中常见的一个话题。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社会政治结构、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历史论述题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君主制度、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政治制度,并能够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4. 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是论述题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 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的对外关系是历史论述题中的另一个热门话题。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和互动,包括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战争冲突等方面的内容。
6.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论述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社会矛盾、政治运动等,并能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7. 世界历史除了中国历史之外,世界历史也是新高考历史论述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文明发展、文化传承等,并能够与中国历史相对比、联系。
以上只是新高考历史论述题中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具体题目的要求还需要根据考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多阅读历史资料,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论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新高考历史论述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论文:文明史观与高中新课程教学
文明史观贯穿高中历史教学文明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史学范式,反映了我国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进展。
高中历史新课标和各版本教科书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史观,正确理解文明史观的内涵,认识文明史观在新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明”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之,《周易》、《尚书》等典籍中已有“文明”一词,诸如有“天下文明”、“浚哲文明”等说法,其本义是指文才、光明或文德、文教,与现在的“文明”含义相差甚远。
当今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明史也是世界史,但另一方面,文明史又不同于通常的世界史,它是以各种文明作为自己的研究单位并着力反映各种文明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变迁和磨合的过程。
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文明史观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来构建学科体系,对其把握应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明分为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在全球的扩展两大阶段,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主要是蒸汽机和电力,18世纪下半期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此前,还有一个长达数百年的酝酿阶段。
我们应以此掌握文明史的基本线索、基本史实,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过程和成果。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将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从而感悟历史的时代特征,运用各种方法,比较、概括主要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实意义。
高考历史答题要准确把握的八大历史观汇总
高考历史答题要准确把握的八大历史观汇总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新高考 新史观
人” 。 罔 全 球 史 观 认 为 整 个 世 界 是 一 个 统 一 的整 体 . 要从 整 体 上 和 宏 观 上来 考 察 和 研 究 人 类 整 个 历 史 的 发
15 1<< Ne w Cu r r i c u l u m Re s e a r c h
观融 为 一 体 。因此 难 度 加 大 。例 如 ,2 0 0 7年 广 东 卷 2 9
5 . 社 会 史 观 。我 国 学 者 龚 书 铎 主 编 的 《 中 国 社 会
1 . 唯 物史 观 。1 9世 纪 4 0年代 ,马克 思 和 恩格 斯 创 立 了 唯 物史 观 ,该 史 观 的 基 本 观 点 可 以概 括 为 :物 质
资 料 的 生 产 活动 是 人 类 的 第 一 个 活 动 ;生产 力 和生 产 关 系 、经 济基 础 和上 层 建筑 构 成统 一 的社 会 有 机 系统 。
一
业社 会转 变 的进 程 中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社 会 、个
人 等 方 面所 发 生 的 一 系列 的动 态 变 化 。现 代 化 史 观 在
高考 中涉 及 的 内容 也 比较 多 ,其 中 , 2 0 0 7 年 广 东 卷 第
、
主 要史 观
2 9题 ( 材 料分 析 题 )非 常 具有 典 型 意 义 ,直 接 从 史 观 的 角度 进行 考 查 。
通史 》认 为 :“ 社 会史 是 研究 以人 为 主体 的社会 本 身 的 历史 ,即社 会 构成 、社 会 运 行 和社 会 变迁 的历 史 。 ” 网 社 会 史 观强 调 历 史 是 全 体 人 的 历 史 ,而 不 是 个 别 人 物 的历 史 。例 如 ,2 0 1 2年 广 东 卷 3 8题 ,该 题 选 取 了社
高考史观
高考之史观,鱼之水,木之土今天,各种史观已经走进了中学历史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综观近几年高考历史,体现史观的试题频频出现,史观于高考如同水之鱼,土之木,值得深入研究。
然而,当今对史观教学的研究寥寥无几,特别缺乏对史观运用的注意事项、史观与课程内容的重新构建等内容。
下面,笔者拟从这两方面来探讨一下主要四种史观的运用问题,希望肤浅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革命(唯物)史观1.注意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为主线构建自己的历史知识脉络。
必修教材从历史发展脉络讲总体上保留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序列,它以革命史观作为主线描述历史,突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突出了阶级斗争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附表1 历史阶段特征归纳2.注意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外历史三大转型期与一系列的革命与改革。
在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动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非常需要从其代表的生产力和阶级属性入手。
特别是在分析历史转型期与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时。
二、文明史观1.注意以文明史观为视角,以文明类型为基本研究单位①“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和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等)。
②“文明”按照横向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纵向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包含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2.注意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3.理解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动力,是人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要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显“文明史观”???——评2006年全国文综试卷(一)第37题林桂平?????2006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I第37题(以下简称“中华文明题”)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文化融合问题为切入点,将时事热点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历史学科的内容有机结合,将新课程标准着力描绘的“文明史观”充分渗透到高考历史试题之中,设计了一道32分的历史学科内综合题。
本题与去年全国文综卷I第37题“民族主义题”相比,在命制思路、能力要求等方面,有诸多异曲同工之处。
?????一、试题命制特征:凸显“文明史观”?????其一、通过隐性介入的方式考查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从来不回避考查社会热点问题,且考查方式是通过内涵领悟反映社会重大事件或热点问题即隐性介入。
近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问题成为我国的重要时事热点。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从“中华文明题”的四个设问来看,考查的都是有关中华古代文明发展的有关知识,凸现了目前已经在全国部分地区推开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文明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三大块,本题属于对精神文明史的考查。
????其二、试题考核目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并重。
????从该题四个设问的考核目标来看,它巧妙地实现了基础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尤其是突出了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
该题设问中对从春秋到东汉初年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的考查明显属于对基础知识层次的要求,其余几个设问明显属于对能力层次的要求。
从具体的能力考查方式来看,除了第四问要求回答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核要求以外,第一问考查“春秋到东汉初年中国文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对发展中华文化的贡献”属于用材料蕴涵的历史信息解读和阐释历史概念和现象的能力考查。
从解题的能力要求来看,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文明题”的四个设问中,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解答问题,即属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层次要求。
而2005年全国文综卷I第37题只有一问需要“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
?????其三、材料来源单一。
通俗易懂。
?????相对于2003年全国文综卷第38题“长城题”和2004年全国卷Ⅱ第37题“全球化题”的材料来源图文并茂而言,2006年全国文综卷I的“中华文明题”与2005年全国文综卷I第37题“民族主义题”的材料来源都比较单一,只有文字材料,而没有图片资料。
三则材料的选择虽然都是文言文的形式,但是材料中学生不容易理解的部分都增加了文字注释,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解读材料的难度,有利于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其四、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今年“中华文明题”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
该题先后考查了春秋到东汉初年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及原因、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对发展中华文化的贡献、辽金时期“行汉法”的原因及内容、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从文化史的角度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有关内容。
??????二、试题的几点启示??????通过对2006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第37题的分析,笔者拟对高三备考复习应注意的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第一,如何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有机结合。
??????近年来,高考文综卷历史试题不回避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考查。
于是在高考之前,社会上对热点问题的炒作几近疯狂。
有的刊物甚至把近年来国际国内生活中发生的大事都作为社会热点,能列出一两百个来,这样学生不易掌握。
笔者认为对待热点问题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要科学选择,二要综合思考。
所谓科学选择就是要注意科学取舍,并不是一年来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都是热点。
一般而言,每年“两会”上反映的社会热点、历史上有深远影响的在高考当年是周年事件的需要注意;一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革命问题等长久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更需要重视。
所谓综合思考就是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寻找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逐步形成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这是高三最后阶段进行热点问题复习、实现学科间资源有机整合的关键。
例如精神文明史问题,我们需要对中国古代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的特征进行归纳概括、对于各民族在发展中华文化上的贡献进行前后联系和反复比较。
综合思考社会热点问题还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宜浅不宜深,近年来高考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渗透到历史学科,归根结底还是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二是找准“切入点”,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科内综合意识。
??????第二,如何利用《考试大纲》指导复习。
???????一般而言,高三历史学科备考要先后进行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热点问题复习三轮。
前两轮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学科内综合。
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平时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来说,第一轮单元复习十分重要,要根据《考试大纲》(可参考前一年的《考试大纲》)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地毯式轰炸”,深挖教材内容体系,在理解上深下工夫。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考试大纲》一般要到二月份才能出来,此时各学校的单元复习已经结束或者临近结束,教师和学生需要“回头看”,仔细研究《考试大纲》,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在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进行清理,以减轻最后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
专题复习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注重学科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可再生性,从而为最后阶段的跨学科综合服务。
学生必须把复习的过程当成知识整理的过程,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抽象出结构、联系、体系、规律等,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学科能力。
这是实现解答各类试题、科学应考的基本条件。
?????在利用《考试大纲》指导备考复习的过程中,还必须参考新课程标准进行复习,因为高考命题人不少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讨论和制订。
他们的新视角、新观点同样也渗透到了高考命题的切入角度。
2006年的“中华文明题”很明显反映了新课标必修Ⅲ的相关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究。
?????第三,准确把握历史学科主干知识。
坚持“四度”原则。
?????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最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纵览全局的作用。
例如:《中国古代史》的主干知识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我们可以把一部中国古代史理解为各民族如何共同创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历史。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期间,我们必须集中精力花大力气研究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建立知识体系,对反复考到的知识点,要抓住内涵和实质,扩大外延和表象,以适应高考考查的多角度要求。
??????在学科主干知识的处理上,必须注意“四度”原则:一是知识的广度:从前言到大事年表,从材料到图表,从注解到习题,包括教材中对正文部分起诠释作用的小字内容,都需要引起广大同学足够的注意。
二是理解的深度:也就是对教材内容作深层次的挖掘,发掘教材隐性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例如洋务运动,我们不仅要复习其起因、过程、影响等,更需要将其上升到“近代中国探索近代化道路的第一次实践”的角度来认识。
三是难度的适度:复习围绕《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学生实际来进行,不因追求难度而超纲,也不要急于求成而提出过高要求,不搞无限度的强化训练。
四是知识的跨度:复习内容不要孤立,适当联系、对比及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十分必要。
对主干知识体系的复习达到“四度”要求,是准确解答选择题的根本保证。
??????第四。
如何解答材料解析类的题型。
??????近年来,在高考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中,材料解析题是主要题型。
这就给广大考生带来了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如何解答好材料解析题。
许多考生由于没有科学的解答方法,导致在高考中失分。
?????从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卷出现的材料解析题的设问类型来看,主要分为“内涵型设问”和“外延型设问”两种。
所谓内涵型设问,是指依靠题目提供的材料进行解答。
例如“中华文明题”的第一问。
所谓外延型设问,是指既要依靠题目提供的材料、又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的材料解析题。
例如“中华文明题”的第二、三问。
不管解答何类设问,首先要分析题后设问、获取问题信息,明确需要“回答什么”;然后要带着问题信息仔细研读材料,搜索有效信息,找到材料中“有什么”。
内涵型设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直接总结答案,外延型设问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迁移”,最后总结答案。
归结起来就是:内涵型设问通过材料所给信息可以解决问题;外延型设问通过获取题中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历史复习要渗透文明史观罗申佑(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科所,410300)(本文发表于2007年6月《考试报?高考历史》第48期)近几年高考历史题对文明史的考查有所侧重,在命题立意上都充分体现文明史观及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内容。
文明史和文明史观将是一个命题趋向。
下面我们以2006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Ⅰ卷第37题为例,对在历史复习要渗透文明史观作一分析。
例题:材料一据《礼记·王制》记述,春秋时期“中国(中原华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变)。
……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而至东汉初年,据《续汉书·祭祀志》记载,光武帝称其时已然“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
材料二会宁(黑龙江阿城)及国家兴王之地,自……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浸忘旧风。
……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材料三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矣,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统治时间)最多。
--(元)许衡《鲁斋遗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4)简述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这道题以中华文明为主题,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史,内容跨度较大,综合性强,突出对学习能力的考查,是一道质量高的考题。
2010高考热点:历史“文明史观”一、围绕中华文明演进,渗透文明史观这道题以中华文明发展演进为主线,涉及广阔的知识背景。
从华夏文化到汉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由分散走向整合的过程,汉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干。
试题反映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少数民族丰富发展中华文化,先进的汉文化也被少数民族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