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大全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忙同学理解化学对社会进展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最新,欢迎查阅!初三化学沪教版学问点1、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殊。

3、试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试验步骤:“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三灭”试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试验现象:“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口诀: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遗忘。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潮湿,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第 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构造、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感人民商朝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 ----- 环境友善化学( 化合反响切合绿色化学反响 )①四特色 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中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泉除去污染4、蜡烛焚烧实验(描绘现象时不行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光明)、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头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查验产物H 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污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白腊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白腊蒸气焚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对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 CO 2和 H2O 的量增加(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同样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门路——科学研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定→设计实验→实验考证→记录与结论→反省与评论化学学习的特色: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焚烧匙只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平均)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行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一定放安稳。

视野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可以用来加热,不可以用作反响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大略的称量,一般能精准到0.1 克。

)注意点:( 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地点为“左物右码”。

沪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沪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气体的性质45、化学实验的安全要求(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2)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不能用鼻子直接对着气体嗅闻(4)可燃性气体的使用: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及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9、物质的提纯(除杂)提纯目的:提高物质的纯度。

提纯方法 提纯方法 目的操作装置操作方法过滤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滤纸靠漏斗,玻璃棒靠滤纸三层处,漏斗颈靠烧杯壁(漏斗颈靠烧杯壁作用:①防止液滴溅出,②加快过滤速度)结晶:除去能溶于水的固体蒸发加热将溶液中的溶剂(如:水)汽化而除去。

(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物质),如: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固体。

①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产生迸溅) ②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已析出的固体在受热的情况下迸溅)③用坩埚钳取下热的蒸发皿放到石棉网上 降温 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的物质。

如:从KNO 3和NaCl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 3。

蒸馏得到不同沸点的很纯净的液体。

说明1、蒸馏及蒸发的区别:①目的不同:蒸发是要得到晶体(固体),蒸馏是要得到很纯净的液体(液态)。

②装置不同:蒸发装置是敞口的,加热将溶液中的溶剂(如水)汽化“赶走”即可。

蒸馏装置几乎是密封的,加热使液体汽化后,要经过冷凝管将气体冷却后转化为液态收集。

2、粗盐提纯主要操作和顺序:(称盐、量水)→溶解→过滤→蒸发→(冷却后称量)。

经这些操作后,海盐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盐(如镁盐、钙盐和硫酸盐),由于这些盐均可溶于水,用过滤方法不能除去,可通过化学方法将这些盐转化为难溶的物质,再过滤,进一步提纯。

10地壳 氧(O)、硅(Si)、铝(Al)、铁(Fe)、钙(Ca)…… 海水 氧(O)、氢(H)、氯(Cl)、钠(Na) 空气 氮(N)、氧(O) 人体 氧(O)、碳(C)、氢(H)、氮(N)、钙(Ca)……11、元素、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中的一种类型——氧化物)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有游离态(单质)及化合态(化合物)两种存在状态单质 化合物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示例 氧气(O 2)、铁(Fe) 二氧化碳(CO 2)——氧化物氯化钠(NaCl)、碳酸钙(CaCO 3)分子 原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下面是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归纳:1.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负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由周期和族组成。

- 元素周期表左侧是金属,右侧是非金属和金属loid元素。

4.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如H表示氢,O表示氧。

-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如H2O表示水。

5.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试剂:-测量体积的仪器有容量瓶、烧瓶、试管等。

-酸、碱和盐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

6.反应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如H2+O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 化学方程式中可以包含状态符号表示物质状态,如(g)表示气体,(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aq)表示溶液。

7.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8.电子的移动和物质的导电性:-电子在导体中的自由移动导致了物质的导电性。

9.电解和离子:-电解是利用电能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0.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通常以H开头,如盐酸(HCl)、硫酸(H2SO4)。

-碱通常以OH结尾,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

-中和反应常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如酸碱指示剂酚酞、溴酚蓝等。

11.化学能:-化学反应中产生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化学能。

12.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

-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和还原同时进行的反应。

13.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火焰、光、热等现象的过程。

沪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

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1.单质: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3)水: 3.酸:4.碱:5.盐: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非金属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单质+单质→化合物Mg + O2——P + O2——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 + CO2——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CaO + H2O ——CuSO4 + H2O ——2)分解反应:(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⑴氧化物分解H2O ——HgO ——⑵酸分解H2CO3——⑶盐分解KMnO4——KClO3——CaCO3——CuSO4·5H2O ——Cu2(OH)2CO3——3)置换反应:(化合价一定改变)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Fe + HCl—Al + H2SO4—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Fe + CuSO4—Cu + AgNO3—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CuO + H2— C + Fe2O3——4)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Fe2O3 + HCl —CuO + H2SO4—⑵酸+碱→盐+水NaOH + H2SO4—Fe(OH)3 + 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H2SO4 + BaCl2—HCl + CaCO3—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OH)2 + Na2CO3—NaOH + FeCl3—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CaCl2 + K2CO3—Ba(NO3)2 + Na2SO4—※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Fe2O3+ CO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 + CO2—⑶有机物+O2→H2O+CO2C2H5OH + O2——☆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沪教版__初中化学1-3章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__初中化学1-3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0.其他实验(1)煤油燃烧形成的火焰和黑烟(2)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气体混合,产生白烟(3)无色的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无色硝酸银溶液产生黄色沉淀(4)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烧焦后,得到黑色的残渣,该实验说明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二、某些化学贡献1.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2.脱氧核糖核酸(DNA )结构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4.我国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5.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6.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7.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改进了引爆装置 8.三位科学家研究导电塑料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奖9.我国古代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制造青铜器,炼铁、炼钢。

10.世间万物由100多种无素组成,由微粒构成,物质的结构用途和制法。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知识点一、空气中成分研究1.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来分大约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为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1)实验原理:磷(P )+ 氧气(O 2)−−→−点燃五氧化二磷(P 2O 5)(2)实验现象:点燃红磷,未打开止水夹时,观察到锥形瓶中产生大量的白烟,瓶壁发热;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锥形瓶中,体积大约占容积的1/5,白烟逐渐消失。

(3)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大约占体积的1/5。

(4)实验思考:a .该实验为什么不使用碳、硫、铁或者是镁?答:碳、硫燃烧会分别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该两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占据了锥形瓶中一部分体积,从而使测得的结果偏小。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无法消耗氧气;镁虽然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发生燃烧,并且生成固体氧化镁,但同时金属镁还能在空气中与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使得测得结果偏大。

b .你能从该组实验中获得哪些结论?答: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大约占1/5;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3.空气污染问题(1)污染来源:工厂的废气,汽车的尾气,矿物燃料的燃烧等(2)污染分类:粉尘(可吸入悬浮颗粒)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3)污染危害:对人体有害,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4)污染防治:工厂的废气实行先处理后排放;汽车中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使用脱硫燃料或开发清洁能源。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1.碳酸氢铵的热分解:碳酸氢铵在受热时会分解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白色粉末会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

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例如,铁生锈、木炭燃烧和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而冰融化、碘升华和食盐溶解属于物理变化。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例如,溶解性、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而氧化性、可燃性和酸性属于化学性质。

5.化学史:化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我国在1965年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素、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以及诺贝尔研究了炸药。

6.铜绿的热分解:铜绿在受热时会变黑,管口会有水珠,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7.铜绿与盐酸的反应:铜绿和盐酸反应会产生固体减少、溶液变蓝和有气泡的现象。

8.镁的燃烧:镁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耀眼的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并放热。

9.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包括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石棉网。

10.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需要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烧杯、烧瓶和锥形瓶。

11.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需要先调零并将物品放在左盘右砝上,使用镊子放置砝码,精确度为0.1g。

12.试剂存放:液体试剂应存放在细口瓶中,固体试剂应存放在广口瓶中。

13.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加热液体时,应将试管夹在离管口1/3处,液体用量不超过1/3,并将试管倾斜45°。

14.固体药品加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应向下略倾斜。

15.酒精着火:酒精着火时,应使用湿抹布盖灭。

16.闻气体:闻气体时应招气入鼻。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组成成份:空气的组成成份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稀有气体和杂质气体。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沪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沪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沪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和分子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

3.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4.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例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例如2H2 + O2 → 2H2O。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

-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化合物具有与构成它的元素不同的性质。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 物质的形态(固态、液态、气态)。

- 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 酸碱性:物质在水溶液中表现出的酸性或碱性。

四、溶液与溶解1. 溶液的定义-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过程- 溶质分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五、酸碱与盐1. 酸和碱- 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H+)的物质。

- 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2. 酸碱中和反应- 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

3. 盐- 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的产物。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与还原- 氧化是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氧化剂获得电子,被还原。

- 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七、能量与化学反应1. 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通常表现为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通常表现为温度降低。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二、空气是混合物,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其次是氧气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三、空气的成分气体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1)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呼吸。

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②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气防腐);③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

(2)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所以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

用途:①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可作冷却剂;⑤氙气可用麻醉剂。

四、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房号。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选用药品:红磷。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还能得出剩余的4/5的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详细)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详细)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1)(改进实验)现象:白色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试管口有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橡皮塞,有刺激性气味。

(2)保存方法: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3)使用方法:早晚使用,用土覆盖。

(4)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防止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

(5)实验结束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烧杯中的石灰水倒吸,导致试管炸裂。

加热(6)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 ---→ 水+ 二氧化碳 + 氨气2.氮气(1)性质:通常情况下,氮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气体,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用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灯泡的填充气;液氮用于医疗手术(沸点低);制作氮肥。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3.铁生锈(1)条件:水和氧气共同作用(2)现象:铁丝表面有红棕色物质出现;导管内液面上升。

4.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5.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现象:石蜡熔化,发出黄白色火焰,发出热量。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用点燃的方法证明,蜡烛复燃。

说明白烟是石蜡小颗粒6.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1)本质区别:是否有无新物质生成(2)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灯泡)(3)爆炸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气球、轮胎、炸弹)(4)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热不稳定性、毒性等7. 能量转变蜡烛的燃烧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光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动植物的呼吸是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干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是热能转化变成化学能8.空气的组成(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红磷或白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产生,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水倒吸进入集气瓶中,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1.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而化学变化则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例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2.氮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此被用作灯泡的填充气和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例如镁条燃烧时生成白色固体。

4.空气是混合物,其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其次是氧气O2(而不是质量分数),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5.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方法为:1)选用药品:红磷(因为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新的气体)。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

3)化学方程式:4P + 5O2 点燃2P2O5.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剩余的4/5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5)分析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够或者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氧气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氧气本身并不是可燃物,不能作为燃料。

2.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特征现象: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放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照明弹)。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为了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铁丝可以绕成螺旋状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柴则可以用来引燃。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产生大量白烟。

5)硫粉燃烧:S + O2 点燃,产生SO2,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碳在氧气中燃烧:充分:C + O2 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充分:2C + O2 点燃。

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沪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沪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二氧化硫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属化学变化:铁生锈、木炭燃烧、饭变馊属物理变化:冰融化、碘升华、食盐溶解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属物理性质:溶解性、颜色、状态属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酸性5.化学史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1965年我国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素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诺贝尔研究了炸药6.铜绿受热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变黑,管口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气体7.铜绿与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现象:固体减少,溶液变蓝,有气泡。

8.镁的燃烧点燃2Mg+O22MgO现象: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9.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石棉网10.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11.天平的使用调零前游码归零物左砝右砝码用镊子精确度0.1g12.试剂存放液体放在细口瓶、固体放在广口瓶13.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在离管口1/3处液体用量不超过1/3试管倾斜45°14.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向下略倾斜15.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16.闻气体要招气入鼻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组成成份(体积分数)N2 78% O2 21% CO2 0.03% 稀有气体 0.94% 杂质气体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水面不到1/5的原因漏气、红磷量不足、没冷却3.混合物与纯净物区别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如属混合物:空气、稀有气体、食盐水属纯净物: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4.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5.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化学性质不活泼6.氮气的用途制氮肥、保护气、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7.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而且性质不活泼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用途:制放电管、填充气球、保护气、景观灯8.空气质量日报: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9.汽车尾气:CO、NO10.二氧化硫能引起酸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1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燃气12.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氮能引起光化学烟雾聚乙烯能引起白色污染含磷洗衣粉能引起水华或赤潮月、氟里昂能引起臭氧空洞13.氧气的物理性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1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 2 CO 2 现象: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 3O 4现象: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16.集气瓶底部铺层沙或水的原因 防止生成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17.检验氧气的方法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18.蜡烛燃烧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现象:白光、放热、瓶壁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缓慢氧化反应:新陈代谢、铁生锈、食物腐烂20.氧气的用途供呼吸、助燃剂、炼钢、氧炔焰21.制取氧气的原理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沸点不同)实验室:2KMnO 4 K 2MnO 4+MnO 2+O 2↑2H 2O 2 2H 2O+O 2↑2KClO 3 2KCl+3O 2↑ 22.用KMnO 4制氧气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沪教版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1、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它与之有关的问题的学科。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其特征是不可再分割,不能通过可以改变物质组成及性质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两种以上不同的元素组成的新物质,其组成和比例是一定的,可以通过化学反应一步步转变为另一种新的物质。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经过能量变化,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新物质。

4、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描述物质的一种信息,包括物质的形状、性状、颜色、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折射率、燃烧性等。

二、物质的分类
1、按照物质的由来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天然物质和人造物质。

2、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3、按照物质的性质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三、物质的性质
1、物质的形状与大小:物质的形状是描述物质的特征,它可以是固体的其中一种形状,或液体的其中一种形状,或气体的其中一种形状,大小也是描述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主要有物质的体积或体积密度。

2、物质的性状:物质的性状是描述物质的特征。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二氧化硫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属化学变化:铁生锈、木炭燃烧、饭变馊属物理变化:冰融化、碘升华、食盐溶解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属物理性质:溶解性、颜色、状态属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酸性5.化学史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1965年我国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素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诺贝尔研究了炸药6.铜绿受热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变黑,管口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气体7.铜绿与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现象:固体减少,溶液变蓝,有气泡。

8.镁的燃烧点燃2Mg+O22MgO现象: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9.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石棉网10.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11.天平的使用调零前游码归零物左砝右砝码用镊子精确度0.1g12.试剂存放液体放在细口瓶、固体放在广口瓶13.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在离管口1/3处液体用量不超过1/3试管倾斜45°14.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向下略倾斜15.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16.闻气体要招气入鼻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组成成份(体积分数)N2 78% O2 21% CO2 0.03% 稀有气体 0.94% 杂质气体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水面不到1/5的原因漏气、红磷量不足、没冷却3.混合物与纯净物区别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如属混合物:空气、稀有气体、食盐水属纯净物: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4.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5.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化学性质不活泼6.氮气的用途制氮肥、保护气、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7.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而且性质不活泼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用途:制放电管、填充气球、保护气、景观灯8.空气质量日报: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9.汽车尾气:CO、NO10.二氧化硫能引起酸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1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燃气12.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氮能引起光化学烟雾聚乙烯能引起白色污染含磷洗衣粉能引起水华或赤潮月、氟里昂能引起臭氧空洞13.氧气的物理性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1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 2 CO 2 现象: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 3O 4现象: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16.集气瓶底部铺层沙或水的原因 防止生成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17.检验氧气的方法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18.蜡烛燃烧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现象:白光、放热、瓶壁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缓慢氧化反应:新陈代谢、铁生锈、食物腐烂20.氧气的用途供呼吸、助燃剂、炼钢、氧炔焰21.制取氧气的原理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沸点不同)实验室:2KMnO 4 K 2MnO 4+MnO 2+O 2↑2H 2O 2 2H 2O+O 2↑2KClO 3 2KCl+3O 2↑ 22.用KMnO 4制氧气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

沪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初三化学知识点1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空气中受热:4.铝在空气中燃烧: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燃烧:11.甲烷燃烧12.酒精燃烧:13.加热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4.过氧化氢分解:15.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16.生石灰溶于水:17.二氧化碳可溶于水:18.镁燃烧:1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0.氢气还原氧化铜21.镁还原氧化铜23.碳充分燃烧:24.木炭还原氧化铜:25.焦炭还原氧化铁:2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2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3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3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34.锌和稀盐酸35.铁和稀盐酸36.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KClO3、KCl、、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4.硫:淡黄色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7.(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2.用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的原因。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白色固体。

4.空气是混合物,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其次是氧气O2(不是质量分数),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5.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选用药品:红磷(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气体)。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

(3)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2P2O5(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还能得出剩余的4/5的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剩余的4/5的气体主要是氮气)(6)分析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的气密性不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1.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氧气不是可燃物,不能作燃料。

2.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特征现象:(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照明弹)(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柴的作用,引燃。

(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产生大量白烟(除去灯泡中残留的氧气)(5)硫粉燃烧:S+O2点燃SO2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碳在氧气中燃烧:充分:C+O2点燃CO2描述现象时说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错误的,应说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沪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沪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沪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大全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气体的性质45、化学实验的安全要求(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2)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必须用灯帽盖灭;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闻气体时,用手轻轻扇动气体,不能用鼻子直接对着气体嗅闻(4)可燃性气体的使用:点燃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与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品烧杯 缓慢倒; ⑤瓶塞盖回瓶子一定量 量筒、 胶头滴管选用合适量筒,将液体倾倒入量筒,接近需要量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滴加至所需量方法酒精灯的使用 ①外焰加热; ②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酒精灯火和燃时添酒精;③酒精量占容积1/3~2/3; ④灯帽盖灭火,不可用嘴吹;⑤不要碰到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给试管加热 ①先均匀预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 ②加热的液体不超容积的1/3;③试管口不可对着人; ④试管不可触到酒精灯灯芯;⑤热试管不可立即洗涤 ⑥加热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固体药品 ①固体药品装入试管,塞紧带有导管的橡皮塞;②铁夹夹在接近管口1/3处;③先移动酒精灯让试管的中下部均匀受热,再在试管底部固定处加热; ④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提纯目的:提高物质的纯度。

提纯方法提纯方法 目的 操作装置 操作方法过滤除去难溶于水的固体杂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滤纸靠漏斗,玻璃棒靠滤纸三层处,漏斗颈靠烧杯壁(漏斗颈靠烧杯壁作用:①防止液滴溅出,②加快过滤速度)结晶: 除去能溶于水的固体蒸发 加热将溶液中的溶剂(如:水)汽化而除去。

(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的物质),如:从食盐水中分离出食盐固体。

①加热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产生迸溅)②加热到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剩余液体蒸干(防止已析出的固体在受热的情况下迸溅) ③用坩埚钳取下热的蒸发皿放到石棉网上降温 分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明显的物质。

(沪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思维导图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1、单质:非惰性气体一般由两个原子组成:F2,O2,H2,Cl22、惰性气体:一般由一个原子组成:He,Ne,Ar,Kr,Xe3、化合物:氢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H2O+CO2↑现象:白色粉末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2.二氧化硫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使KMnO4溶液褪色3.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属化学变化:铁生锈、木炭燃烧、饭变馊属物理变化:冰融化、碘升华、食盐溶解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属物理性质:溶解性、颜色、状态属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酸性5.化学史法国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1965年我国首次合成了结晶牛胰素俄国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诺贝尔研究了炸药6.铜绿受热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变黑,管口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气体7.铜绿与盐酸反应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现象:固体减少,溶液变蓝,有气泡。

8.镁的燃烧点燃2Mg+O22MgO现象: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9.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石棉网10.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11.天平的使用调零前游码归零物左砝右砝码用镊子精确度0.1g12.试剂存放液体放在细口瓶、固体放在广口瓶13.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夹在离管口1/3处液体用量不超过1/3试管倾斜45°14.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向下略倾斜15.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16.闻气体要招气入鼻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组成成份(体积分数)N2 78% O2 21% CO2 0.03% 稀有气体 0.94% 杂质气体 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水面不到1/5的原因漏气、红磷量不足、没冷却3.混合物与纯净物区别是否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如属混合物:空气、稀有气体、食盐水属纯净物:水、二氧化碳、高锰酸钾4.瑞典的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制得氧气5.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化学性质不活泼6.氮气的用途制氮肥、保护气、医疗手术、灯泡填充气7.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而且性质不活泼包括:氦、氖、氩、氪、氙、氡用途:制放电管、填充气球、保护气、景观灯8.空气质量日报: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9.汽车尾气:CO、NO10.二氧化硫能引起酸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11.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燃气12.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氮能引起光化学烟雾聚乙烯能引起白色污染含磷洗衣粉能引起水华或赤潮月、氟里昂能引起臭氧空洞13.氧气的物理性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1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 2 CO 2 现象: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 Fe 3O 4现象:火光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16.集气瓶底部铺层沙或水的原因 防止生成物溅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17.检验氧气的方法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18.蜡烛燃烧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现象:白光、放热、瓶壁有水珠,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1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缓慢氧化反应:新陈代谢、铁生锈、食物腐烂20.氧气的用途供呼吸、助燃剂、炼钢、氧炔焰21.制取氧气的原理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利用沸点不同)实验室:2KMnO 4 K 2MnO 4+MnO 2+O 2↑2H 2O 2 2H 2O+O 2↑2KClO 3 2KCl+3O 2↑ 22.用KMnO 4制氧气仪器: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棉花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原因: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之炸裂。

用棉花的原因:防止KMnO 4颗粒进入导管先取导管后熄的原因:防止水倒流到试管,使之炸裂23.固体药品加热过程中试管破裂的原因受热不均匀、用焰心加热、没预热、试管口没向下倾斜、试管外壁有水24.氧气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密度大于空气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复燃排水法:原因:不易溶于水验满: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点燃 点燃 点燃 △ MnO 2MnO 2 △25.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仪器: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铁架台检查气密性:导管放进水中向分液漏斗中加水导管口有气泡或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水不易滴下26.催化剂“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7.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28.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CO 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29.CO 2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加热又有什么现象紫色变为红色:CO 2+H 2O=H 2CO 3加热红色变为紫色:H 2CO 3 H 2O+CO 2↑30.化合和分解反应化合:多变一:如硫在氧气中燃烧分解:一变多:如:KMnO 4受热分解3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CO 2↑现象:固体减少,有气泡、放热32.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检查与密性:导管放进水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导管口有气泡3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固固加热:KMnO 4制氧气、固液不加热CO 2制取34.CO 2的用途制饮料:干冰人工降雨、温室肥料35.电解水2H 2O 2H 2↑+O 2↑阴极(与负极相连)是氢气 体积比 阴:阳=2:1阳极(与正极相连)是氧气加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化素组成36.水的验证与除去验证水:用无水硫酸铜变蓝,放在第一步除去水:用生石灰或浓H 2SO 4 放在最后一步37.氢气的性:无色无味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 通电 点燃可燃性:2H2+O2 2H2O(淡蓝色火焰)38.蒸发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玻棒作用: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出来注意: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39.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棒、铁架台、滤纸玻棒的作用:引流“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靠在玻棒上、玻棒靠近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40.硬水和软水区分:用肥皂水并搅拌泡沫多的是软水,反之为硬水水的硬度大由于水中含Ca2+和Mg2+多硬水软化方法之一是煮沸、蒸馏水垢的成份:Mg(OH)2)和CaCO341.自来水厂杀菌用氯气吸附色素异味用活性炭,也可用明矾代替42.水污染的来源工业“三废”的排放、生活污水、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妙1.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2.微粒的性质小、不断运动、有空隙3.微粒之间空隙影响因素温度高、速度快、间隙大4.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5.分子:构成物质一种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氧气6.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和稀有气体7.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8.英国道尔顿的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汤姆生提出电子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原子结构9.原子不显电性质原因: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中子不带电、质子数=电子数质子和电子电性相反、电量相等10.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基准,其他原子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其单位为“1”。

11.已知N:14 H:1 S:32 O:16求(NH4)2SO4相对分子质量(14+1×4)×2×+32+16×4=13212.离子阴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如S2-阳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如Mg2+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13.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14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15.氢原子不含中子、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16.单质与化合物区别: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Fe是单质如:H2O、CO2、KMnO4是化合物17.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Fe3O4、H2O、H2O218.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海洋中和人体内最多元素是:O太阳上最多元素是:H空气中最多元素是:N19.缺铁:盆血缺碘:大脖子病(早状腺肿大)缺钙: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病缺氟:龋齿缺锌:智力低下20.H、H2、H+、2H表示的意义H:氢元素或1个氢原子H2:氢气或1个氢分子H+:氢离子2H:2个氢原子21.化合价的本质:得失电子数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2.化合价口诀:氢钠钾银正一价,钡钙镁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正一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和正六23.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24.aA+和bB-形成化合物aA+bB-A bB a25. 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式→ × 元素质量比26:N-14 H-1 O-16 求NH 4NO 3 各元素质量比。

N :H :O=(14×2):(1×4):(16×3)=7:1:1227.N-14,H-1,O-16,求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N%=)(2)(34NO NH Mr N Ar ⨯×100%=316144114142⨯++⨯+⨯×100%=35%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1.燃烧的特点: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有氧气、温室达到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5.一氧化碳的化学物质:(1)可燃性:2CO+O 2 2CO 2 蓝色火焰(2)毒性: 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3)还原性: CO+CuO Cu+CO 2黑色 红色6.碳完全与不完全燃烧C+O 2(充足) CO 22C+O 2(不足) 2CO7.爆炸的条件:可燃物极速燃烧,在有限空间气体膨胀8.手帕烧不着的原因:酒精燃烧使水蒸发,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到手帕着火点以下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0.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11.化学反应前后: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 之和 之比 ÷相对分子质 点燃4 点燃 点燃“不变”的有: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变”的有:物质种类、分子的种类。

“可能变的”有:分子数目12.化学方程式 4P+5O 2 P 2O 5的涵义①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②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之比为:4:5:2 ③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3.计算3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Mg+O 2 2MgO28 803g x xg 80348 x=5g 答:3g 镁完全燃烧可生成5g 的氧化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