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学历案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学历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5b395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b.png)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学历案一、生态工程的定义与发展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促使人们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生态工程作为一种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应运而生。
二、生态工程的特点1、少消耗生态工程强调在资源利用上尽量减少消耗。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采用精准灌溉技术,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提供水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2、多效益生态工程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重效益。
比如,建设的生态农业园区,不仅能够提供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可持续生态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它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时间上能够保持稳定和持续。
例如,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通过合理采伐和补种,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存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
4、综合性生态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地的生态功能恢复,还要考虑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因素。
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例如,沼气池的建设就是利用了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沼气,沼渣和沼液又可以作为肥料回到农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在生态工程中,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比如,在人工林的建设中,混交林比单一树种的纯林具有更好的生态功能,能够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生态工程四个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四个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66131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d.png)
生态工程四个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四个基本原理是:
1、物质循环再生,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
2、物种多样性,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
3、协调与平衡,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4、整体性,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
意义: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
最新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上课用)
![最新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上课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56e50f5022aaea988f0fbc.png)
从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意义、实例三方面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比较。
项目
物质循环再生原 理
理论基础 物质循环
意义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 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实例
无废弃物农 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生物与环境的 协调与平衡原理 协调与平衡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 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 “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变 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若把系统的结构比作计算机网络,分 析三种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
工作的可靠性哪个高?
传统生产方式
桑树 甘蔗 饲料 饵料
蚕
丝
糖厂
糖
猪 鱼
珊瑚礁“白化”
系统整体性原理: 保持很高的系统生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产力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 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的关系问题
桑基鱼塘
珊瑚礁与藻类和珊 瑚虫的关系
课堂小结
试分析下列事件可用何种生态工程原理来解释
• 1.畜牧养殖应注意牲畜量不超过草地承载量
协调与平衡原理
• 2.使用堆肥和沤肥法实现生态农业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 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提高系统生产力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 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 失衡和破坏
“三北”防护林 建设中的问题, 珊瑚礁生态系统 的生物多样性
太湖富营养 问题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 原理
自然-社会-经 济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 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 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 能原理:分布式优 构从而改善系统功能 于集中式和环式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6a048f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f.png)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1. 概述生态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通过了解和利用自然系统的规律,以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介绍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示例。
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工程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其主要原理包括: -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流失; - 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增加物种多样性; -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促进物种复壮。
2.2 生态系统重建与修复生态工程通过重建和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实现其自我恢复能力。
其主要原理包括: - 恢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修复物种群落结构; - 重建物种的生境,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 植被恢复与土壤改良,改善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生态工程技术的应用生态工程技术是实现生态工程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其主要原理包括: - 多样性导向,基于生态系统的物种间相互作用; - 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生物修复技术、生物增碳技术等; - 工程手段与生物控制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工程的应用示例3.1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工程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中的应用示例包括: - 修复和重建已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 -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 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增加。
3.2 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水体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挑战之一。
生态工程在水体污染治理与修复中的应用示例包括: - 湿地净化技术,在湿地中利用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 水生态系统修复,通过调整水体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提高水质; - 河流生态恢复,通过修复河流的河床和岸边植被,减少水体的污染。
3.3 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城市绿地是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6b8267fcfc789eb162dc80b.png)
3、协调与平衡原理
理论基础:生 物与环境的协 调与平衡
由于周边城市、工业和 农田的排水中氮、磷的 浓度较高,使太湖水体 中的水葫芦和藻类疯长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n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 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 “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变 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最终目的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 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 系统的生产力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 展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 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 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 持续的工程体系。
P108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 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 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 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 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资料分析2问题讨论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 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理解: a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 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 b优点: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和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c缺点: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很庞大, 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 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234163d856a561252d36fed.png)
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课堂练习
6.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 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B 理(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课堂练习
7.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 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B
理论基础: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试分析下列事件可用何种生态工程原理来解释 • 1.畜牧养殖应注意牲畜量不超过草地承载量 • 2.使用堆肥和沤肥法协实调现与生平态衡农原业理 • 3.广东大量引种木麻黄作为行道树,一年一种叫吹绵介壳虫的害虫使木麻黄遭受严重破坏,
后来从国外引进澳洲瓢虫,已持续发挥了控制害虫的作用。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生态学和系统学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 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最终目的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998年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Biblioteka 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 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理论基础:分布式优于集中 式和环式
⑴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⑵系统整体性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在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 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生态工程四个原理的区分
![生态工程四个原理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8b49cc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0.png)
生态工程四个原理的区分嘿,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聊生态工程这个话题。
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它和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想象一下,像一个大厨在做饭,得先准备好食材,弄清楚每种材料的特点,这样才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生态工程其实也差不多,它有几个基本原理,咱们一起来看看吧!1. 自然系统的理解1.1 生态平衡首先,咱们得明白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所有的齿轮都得配合得当,才能准时走动。
如果某个齿轮出问题了,整个钟表就可能停摆。
自然界也是如此,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就像这台钟表的齿轮,彼此依存,缺一不可。
如果某种动物数量激增,可能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就像一场失控的派对,越热闹,越容易乱。
1.2 资源利用再来聊聊资源利用。
这就像咱们平时买东西,不能光想着买买买,还得考虑钱袋子里的钱够不够。
生态工程也是如此,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
比如,种植作物的时候,咱们不能只追求产量,而忽视土壤的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让地球这块“土地”长久地富饶下去。
2. 适应性管理2.1 动态调整接下来就是适应性管理。
这其实就像是在打游戏,碰到Boss得随机应变,不能死盯着一套攻略。
生态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咱们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灵活应对。
比如,某个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咱们就得考虑改变种植方式或者引入节水技术,灵活应对这种“旱情”。
2.2 反馈机制别忘了反馈机制哦。
这就像咱们的生活,总是需要反思,看看自己做得好不好。
生态工程里,监测和反馈就显得格外重要。
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咱们可以及时调整策略,避免走入死胡同。
比如,某个保护区的动物数量下降,咱们可以立刻采取措施,可能是增加保护力度,也可能是引入新的生态手段。
3. 系统思维3.1 整体观念最后,我们得谈谈系统思维。
这个概念就像咱们做一顿大餐,不仅得看单个菜的味道,更得关注整桌子的搭配。
生态工程也是要从整体出发,考虑各个部分的关系。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咱们不能只考虑建筑物的设计,还得考虑绿地、交通、甚至是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让城市更宜居。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96839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e.png)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是以生物学和生态学为基础,运用工程技术手段调节、修复和改善环境的一门交叉学科。
其基本原理包括生态系统的特征、工程手段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首先,在生态工程中,了解和理解生态系统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工程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工程方案。
其次,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工程手段是生态工程的关键。
根据特定的问题和目标,生态工程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工程手段,以达到修复、调节或改善环境的目的。
例如,植物修复是一种常用的生态工程手段,通过利用植物的生长和代谢特性,吸收和稀释有毒物质、固定土壤、保护土壤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河流修复、海岸保护等工程手段,对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最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生态工程的目标之一、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的特点,生态工程旨在通过调节和修复,使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和调节机制。
例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特征、工程手段的选择和应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原理,生态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https://img.taocdn.com/s3/m/f8cc9d1310a6f524ccbf8537.png)
物质循环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 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 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特点
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重复利用、全球性、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理论基础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组、元 成O S 生 N 本 物、 体P 素 的 C 、 H 、 、 基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饲料与垫料 人类食品
人类 食品
作物残留 人粪尿
无 废 弃 物 农 业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地球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长久维持着众多 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奥秘就在于物质能 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 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 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生 物 群 落
反 复 循 环
无 机 环 境
• 原理含义是指: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 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 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 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 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
碳在大气圈和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
第一讲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0世纪末世界人口突破了60亿,随着现代农 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活动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 地球上已经难以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地 方,原始的生态系统几乎丧失,全球生态环境危 机不断激化。
• 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意味着不断恶化的 生态环境 , 幼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球,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 润着大地;幼苗又可寓意为 生态 工程,虽然柔弱 ,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 希望。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b4f852b8f67c1cfbd6b81f.png)
农 业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物种多样性原理
理论基础: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单一的樟子 松林被松毛 虫害死
食物链短而 单调,缺少 松毛虫、天 牛的天敌。
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珊 瑚礁维持的很好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 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 破坏有人为因素吗?
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 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 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工程建设
1.传统经济模式: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 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并造成环 境污染。
2.为了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经济之路。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生态经济: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学的基本原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物质循环
地球以有限的空间和资源,长久维持着众 多生物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奥秘就在于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 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 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效果。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无
废
弃 物
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
1.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
2.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 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这样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考点39生态工程-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39生态工程-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7bc16a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a.png)
考点39 生态工程【重要考向】一、生态工程的原理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生态工程的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关于生态工程的几个问题(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3)生态工程的理解: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4)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B.在考虑人工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时,应充分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C.可采用套种技术在桑基上种植大豆来提高经济效益考向一D.将桑基鱼塘看作人工生态系统,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答案】C【分析】1、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d6e39d84868762caaed5c0.png)
[答案] (1)分解者
(4)低
(2)不正确
(3)信息传递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
(5)能量多级利用
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
[链一串] 1.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
①应当能够体现生态学原理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的
[解析] (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
是有机质,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 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 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 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
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能量多
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 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
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 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 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
科目四考试 科目四模拟考试题 C1 科目四仿真考试
返回
考点一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本考点内容与中国农村现实与长远规划接轨,
考情 但由于与必修生态系统的相关考点密切相关,故在 高考中并不陌生。命题上主要与生态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理解相关联,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 点,预计2013年的高考中将可能有所体现。
项目
理论基础 生物与环 境的协调 与平衡 社会、经
意义
生态工程的四个原理自生协调
![生态工程的四个原理自生协调](https://img.taocdn.com/s3/m/fc4165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2.png)
生态工程的四个原理自生协调
自然生态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生态工程则是人为地利用自然生态特性,通过
有效利用、控制、影响和调整自然生态来改善人类生活的科学学科,可以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自主协调是自然生态与生态工程之间一
种关系发展的模式,根据不同的状况,考虑如何在实现自然生态协调的同时,有效地适应
和控制生态的改变,以达到人类应用的目的。
1、自生协调就地原则:就是:尤其是在弱系统中,要采用就地或紧凑设计原则;
2、空间——景观尺度一致性原则:即按照景观尺度对生态工程进行规划,要求自生域、景观结构和运作的可移性;
3、原位协调原则:即在同一景观位置上,采取原位调节方法,让各环境要素动态平
衡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4、可持续性与效益原则:即在保证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实现人类社会
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这四种原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生态工程和自然生态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按照自生协调原则,分析应用生态工程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必须基于当地的景观特征,构建一个恰当的空间尺度和景观结构,实现生态工程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同时保证长期可
持续发展。
因此,自生协调是自然生态与生态工程之间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应用生态工程时,必须注意以上四种原则。
总之,自生协调的四种原则对于发展和维护自然生态与生态
工程的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共50张)
![人教版选修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件(共50张)](https://img.taocdn.com/s3/m/a43c502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7.png)
(2)生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项目 基本原理 调节机制 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能源 生物多样性
生态工程 生态学、系统学 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协调 太阳能 得到保护
传统农业 工程学
人为调控 破坏环境
化学能 减少
3.生态农业常见类型: (1)桑基鱼塘模式。 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 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如图所示: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 (1)明确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态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 (2)明确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 率,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选B。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生态系统经过能量 多级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选项A、 D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 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选项B错误;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 供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选项C正确。
【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包括:蚯蚓、细菌(微生物);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物质循 环再生这个基本原理。 (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④、⑤途径可以充分地利 用垃圾中的物质(对物质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该生态系统中能利用发酵技术产生沼气开发生物能,提及能量问题,属于清洁及可再生能源 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4)种植业和畜牧业是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就是按照生态和经 济规律通过综合优化,使系统从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答案:(1)蚯蚓、细菌(微生物) 物质循环再生 (2)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物质(或对物质 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 (3)B (4)畜牧业 生态和经济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91462f192e45361066f5c1.png)
9、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其主导作用体现在( B) A.城市的一切设施是人制造的 B.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支配作用 C.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D.城市中动物、植物不多,分解者功能不强,人是主要种群 10、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包括( B ) ①阳光 ②淡水 ③道路 ④动物 ⑤植物 ⑥房屋 ⑦商场 ⑧微生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④⑤⑧ 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⑧ 11、据统计表明,进人21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 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 D ) 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 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工程的实例
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 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
“生物圈2号”于1986年11月破土动工。1991年9月, 第一批8名实验者进入其中并开始实验。1993年2月, 向“生物圈2号”输氧,人员撤出。1994年2月第二批 7名实验者进入其中,几个月后撤出,实验失败。
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天气温很低,会导致农作物不能生长, 家畜生长缓慢,甚至停止,沼气池不能正常产气;而农民要解决 蔬菜的不间断生产问题。很显然,大量使用造价昂贵、并用燃料 加热的玻璃温室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你能用所学知识,设计一 种生态工程,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吗?请在画出其物质和能量 结构图的基础上,说明你所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 教材中“四位一体”的图所示为近年来出现在我国北方农区的 一种生态工程类型,它较好地解决了习题中所述问题。“四位” 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 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运行原理为:日光温室的增温 效应可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同时也使猪禽免受严 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 碳;人、猪、禽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和秸秆等物质投入沼气池产 气,同时温室的高温也提高了沼气在冬天的产气稳定性;沼液和 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有助于减少蔬菜的病虫害,提高蔬菜 的产量和质量。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讲义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3e42b9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5.png)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讲义一、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促进物质被分层多级利用的生产工艺系统。
简单来说,生态工程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重建和优化,以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生态工程的特点1、综合性生态工程不是单一学科的应用,而是综合了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它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生物、非生物环境、人类活动等,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一个湿地生态工程中,不仅要考虑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需求,还要考虑水质净化、防洪排涝、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的实现,这就需要综合运用水利工程、生态学、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知识。
2、协调性生态工程强调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它追求的不是某个要素的最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比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要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和比例,使其与土壤肥力、水资源、气候等条件相协调,避免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3、可持续性生态工程的目标是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要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以森林生态工程为例,如果过度砍伐森林获取木材,虽然短期内能获得经济利益,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其蓄水保土、调节气候等功能,从而危及未来的发展。
相反,通过合理的采伐和育林措施,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循环性生态工程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通过构建循环系统,使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外部输入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在一个生态农业园区中,可以将农作物的废弃物用于养殖饲料,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处理作为有机肥料回到农田,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
5、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差异,因此生态工程需要因地制宜。
2020年高二生物下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识点
![2020年高二生物下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7f469b2e3f5727a4e96225.png)
高二生物下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知识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实现手段:生态工程]项目理论基础意义实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 ___ 无废弃物农业物种多样性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问题、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非常规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高中历史,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过度放牧等整体性原理社会、经济、自然构成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林业建设中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体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桑基鱼塘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珊瑚礁、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中国生态工程发展特点中国与国外蓬勃发展的生态工程各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生态工程有独特的理论和经验,中国生态工程所研究与处理的对象,不仅是自然或人为构造的生态系统,而更生态工程多的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系统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半人工生态系统。
其结构可以分成为3个主要集合。
生态工程构成核心圈是人类社会,包括组织机构及管理、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和政策法令,是核心部分为生态核。
另一层次是内部环境圈,包括地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人工环境,是内部介质,称为生态基。
常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空间位置;第三圈是外部环境,称为生态库;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以及资金、人力等。
生态工程(第1课时)——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工程(第1课时)——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27b1ec3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1.png)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自
自组织、自我优化、自
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
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
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
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
生
持
有序的整体
并创造有利条件
循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循环,使前一环
物质循环
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
无废弃物农业
环
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协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
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 • 才能统一协调
• 当前与长远、 (3)意义
• 局部与整体、 • 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 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系统 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
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 复合系统
系统的整体功能 大于
各成分功能之和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定种植杨树。由于环境不利于杨树的生长,这里许多杨树长得矮小,枯枝很多,半死不活, 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导致一些地区种植的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 城” (2)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 承载力的限度,否则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3节 生态工程 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问题探讨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重要建设项目。公园所在地原来主要 是普通村落和农田。2002年招标设计,2005年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公园建设坚持“绿色奥运”的 理念,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了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生态技术。 例如,公园的水系建设采用了雨水收集、污水利用、中水净化、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等环保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协调与平衡原理
----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即环境容纳量 理论基础──与必修课中的种间关系、环境容 纳量等内容有联系 环境容纳量:环境所能负担的种群的最高密度 是,环境的负载能力。 协调-------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强调生 物要和环境相适应) 平衡------是种群数量与环境的负载能力要平 衡
资料分析: 1.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 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 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 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几种西北地区特别适宜树种的介绍 (1)沙棘,俗称“酸柳”、“酸刺”、 “黑刺 (2)山杏,主要指西伯利亚杏, (3)刺槐, (4)锦鸡儿(又称拧条), (5)杜梨 (6) 沙枣 (7)合欢 (8)臭椿
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高,食物链复杂,不 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时间位、空间位和资 源位,因而充分利用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环 境。例如,氮、磷等养分就能够在该区生物 体间充分地循环利用而很少流出系统外。
2.提示: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较高的生物多 样性,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生 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而且往往作用 巨大。
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句话?
提示: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 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 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 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 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理论基础 生态学和系统学
技术手段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操作过程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 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最终目的 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P107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
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 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 工程体系。
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幼苗的上方是蔚 蓝的地球。
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润着幼苗和大地; 幼苗又可寓意生态工程,虽然柔弱,但却顽 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 征着希望 。
生态工程: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 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 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 人样改进?
提示: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 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 作物的需要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 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 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 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 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实例:我国古代“无废弃物农业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 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 成就之一,也是生态 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 一种模式。
没有物质循环的系 统,就会产生废弃 物,造成环境污染, 并最终影响到系统 的稳定和发展。
2.物种多样性原理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 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 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就越低;反之, 抵抗力就越高。 物种多,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一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资料分析一:
1.导致2019 年长江洪水泛 滥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2.洪灾的发 生反映出经济 发展模式存在 什么问题?
1.提示: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 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 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 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 少。
资料分析讨论:
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 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而珊瑚礁区却能够在 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着很高的生物多样 性?
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 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 因素吗?
1.提示:纯樟子松林、杨树林的生物多样 性低,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毛虫、天牛 的天敌,而成片单一的林木又为其提供了丰 富的食物来源,因而会导致了树林的毁坏。
直接原因:2019年度的罕见降雨。
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 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2.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 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 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资料分析二:
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 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 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 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 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安全保障 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 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 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 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生态经济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理论基础是:必修课中学习过的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组 成 生 物 体 的 C 、 H 、 O 、 N 、 P 、 S 基 本 元 素
生 物 群 落
无 机 环 境
反 复 循 环
原理含义是指:生态系统中, 生物借助能量的不停 流动, 一方面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并合成新的 物质, 另一方面又随时分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 即 所谓“再生”, 重新被系统中的生产者植物所吸收 利用, 进行着不停顿的物质循环。
专题5 生态工程
第1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从太空遥望地球, 由蓝色的海洋和绿 色的陆地构成的景 观美妙绝伦。
近看,她却伤痕累累。干旱而龟裂的地或浊 浪滔天的洪水,还有酸雨,水土流失,沙尘 暴,核废料辐射等,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正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地球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需要运用生态工 程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通过发展“环境友好的技术”来重建人类和 地球母亲的良好关系,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