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 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系。
2、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
5、加强预习和及时复习。
基础方:病机相同的病证的通用方。
如: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之基础方。
2、治法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如: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三焦治法体系 脏腑治法体系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辨证 病机 治法 方剂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2、适应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 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 (1)吐后调养脾胃。 (2)止吐方法:
A:冷稀饭、冷开水。 B:姜汁。 C:麝香一~二厘。
三下 法
1、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 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 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 除病的一类治法。
剂: 古文通“齐”,整齐、整合、排列 ;调配、 调和
“排比而整齐谓之齐” “参差而无杂谓之齐”
可见方剂是指以药物按一定 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成方。
方剂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
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具有特定剂型的中药处方。
辨证
立法
组成原则
选药、定量、配伍 剂型、用法 方剂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基 1.wk.baidu.com黄帝内经》 初步奠定方剂学的理论基
础; 2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方书
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理论
注重实用,略于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简、便、廉、 效
《小品方》
《刘娟子鬼遗方》
(四)隋唐时期 的出现
大部头方书
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 方》
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2.《伤寒明理论》开方论的先河 3. 各医家流派、 医学大家的贡献:
《小儿药证直诀》等
(六)明清时期 特点:方、药的共同发展;由博
代表方:体现了医学流派或方剂理论的方。
如: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法代表方。
常用方:确实有效的常规用方。
如:银翘散——风热表证的常用方。
关于背诵方歌:先诵后背
关于方歌选择: 三种类型: 《长沙方歌括》 《汤头歌诀》 趣味记忆法
第一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发展
复方的产生和
“和”有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 “和为圣度”
以法统方包括: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第二节 常用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
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
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
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
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寒
温
热
清
虚
补
因此可见,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
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
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我们在开始学习有
关方剂知识时,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方剂学》的涵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
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
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二、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
单一治法
(七法) 八法
汗
+
实 泻 吐 消 和(复合治法)
下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一汗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 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 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概念: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 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黄帝内经》 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
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二、内容 1、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法 :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八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功用”
2、适应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 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 证。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四 和法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 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 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返约的规范、整理。 《普济方》古代规模最大的方书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
先例 《长沙方歌括》
(七) 近现代时期
特点: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 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杰出代表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方剂学
主讲:钱月慧 副教授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方剂学概念及基本任务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
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1、医方、药方、处方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2、规定、规矩 之意。 “以规成园,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
3、常用分类:
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
二 吐法
1、定义: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 的一类治法。
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系。
2、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
5、加强预习和及时复习。
基础方:病机相同的病证的通用方。
如: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之基础方。
2、治法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如: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三焦治法体系 脏腑治法体系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辨证 病机 治法 方剂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2、适应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 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 (1)吐后调养脾胃。 (2)止吐方法:
A:冷稀饭、冷开水。 B:姜汁。 C:麝香一~二厘。
三下 法
1、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 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 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 除病的一类治法。
剂: 古文通“齐”,整齐、整合、排列 ;调配、 调和
“排比而整齐谓之齐” “参差而无杂谓之齐”
可见方剂是指以药物按一定 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成方。
方剂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
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具有特定剂型的中药处方。
辨证
立法
组成原则
选药、定量、配伍 剂型、用法 方剂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基 1.wk.baidu.com黄帝内经》 初步奠定方剂学的理论基
础; 2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方书
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理论
注重实用,略于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简、便、廉、 效
《小品方》
《刘娟子鬼遗方》
(四)隋唐时期 的出现
大部头方书
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 方》
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2.《伤寒明理论》开方论的先河 3. 各医家流派、 医学大家的贡献:
《小儿药证直诀》等
(六)明清时期 特点:方、药的共同发展;由博
代表方:体现了医学流派或方剂理论的方。
如: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法代表方。
常用方:确实有效的常规用方。
如:银翘散——风热表证的常用方。
关于背诵方歌:先诵后背
关于方歌选择: 三种类型: 《长沙方歌括》 《汤头歌诀》 趣味记忆法
第一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发展
复方的产生和
“和”有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 “和为圣度”
以法统方包括: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第二节 常用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
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
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
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
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寒
温
热
清
虚
补
因此可见,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
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
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我们在开始学习有
关方剂知识时,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方剂学》的涵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
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
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二、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
单一治法
(七法) 八法
汗
+
实 泻 吐 消 和(复合治法)
下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一汗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 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 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概念: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 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黄帝内经》 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
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二、内容 1、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法 :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八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功用”
2、适应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 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 证。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四 和法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 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 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返约的规范、整理。 《普济方》古代规模最大的方书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
先例 《长沙方歌括》
(七) 近现代时期
特点: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 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杰出代表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方剂学
主讲:钱月慧 副教授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方剂学概念及基本任务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
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1、医方、药方、处方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2、规定、规矩 之意。 “以规成园,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
3、常用分类:
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
二 吐法
1、定义: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 的一类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