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ppt

合集下载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方剂学ppt课件完整版
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如理中丸、四逆汤等。
补益剂
主要用于治疗虚证,如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等 。
2024/3/26
8
常见方剂类型介绍
消导剂
主要用于治疗食积证,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等。
理气剂
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证,如越鞠丸、柴胡疏肝散 等。
2024/3/26
理血剂
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证和出血证,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34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与发扬
继承经典名方
学习并掌握历代医家留下的经典方剂 ,如麻黄汤、桂枝汤等。
发掘民间验方
收集并整理民间流传的有效验方,加 以研究利用。
师承名医经验
跟随名老中医学习,传承其独特的诊 疗经验和方剂运用心得。
2024/3/26
35
创新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
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 创新方剂研发思路。
痹症
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适用于 风寒湿痹型痹症。
26
05
方剂制备工艺及质量 控制
2024/3/26
27
传统制备工艺简介
手工炮制
如炒、炙、煅、蒸、煮等传统炮制方法。
2024/3/26
水提醇沉
用于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粉碎与过筛
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便于制剂和服用。
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 使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2024/3/26
5
方剂分类方法
如汤剂、丸剂、散剂等。
如麻黄汤类方、桂枝汤类 方等。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REPORTING
• 中医方剂学概述 • 中医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 中医方剂的配伍与变化 • 中医方剂的煎煮与服用 •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目录
PART 01
中医方剂学概述
REPORTING
中医方剂学的定义与特点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方剂学是一门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及其临 床应用的学科。
剂量的变化规律
在临床应用中,剂量的变化往往会导 致整个方剂功效和主治的变化,因此 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中医方剂的变化规律
药味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以适应病 情的变化。
药量增减
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物的用量,以 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剂型更换
将汤剂改为散剂、丸剂或膏剂等不同剂型, 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忌口
服用中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及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观察病情变化
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不 良反应或病情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PART 05
中医方剂学经典名方介绍
REPORTING
六味地黄丸
总结词
滋补肾阴的经典方剂
详细描述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和牡丹皮组成,主治肾阴虚引起的头晕 目眩、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状。
热服
煎好的药液趁热服用,多用于解表药或温补 药。
饭前服用
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汤剂,建议饭前30 分钟左右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中医方剂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
服用中药方剂时应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和指 导使用。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特点
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作用 ,以及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 系。
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史
古代方剂学成就
自《黄帝内经》开始,历代医家不断 总结和发展方剂学理论,形成了丰富 的方剂学著作,如《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等。
现代方剂学研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剂学研 究逐渐深入,涉及药理、药效、毒理 等多个领域,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了科学依据。
川芎茶调散
川芎、荆芥、防风等,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
羌活胜湿汤
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胜湿,止痛活络 。
补益方剂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主治脾胃 气虚证。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等,滋阴补肾,主治肾阴 虚证。
补中益气汤
黄芪、人参、白术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 治脾虚气陷证及气虚发热证。
健脾,和胃消食的功效。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症状,辨证为脾胃虚弱型消 化不良。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为 法。
疗效评估
患者服药后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明 显改善,大便逐渐恢复正常,乏力、 气短等症状减轻。
失眠病例分析
病例介绍
患者赵某,女,28岁,因失眠多梦、心悸不安、 头晕耳鸣等症状就诊。伴有口干、口苦等症状。
02
中医方剂学基础理论
方剂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方剂是由药物按一定法度配伍而成, 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 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方剂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 类型,如按功效可分为解表剂、清热 剂、泻下剂等;按剂型可分为汤剂、 丸剂、散剂、膏剂等。
方剂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
方剂具有多种功效,如解表、清热、泻下、温里、补益等,这些功效是通过药 物之间的配伍来实现的。

《方剂学》完整PPT课件-2024鲜版

《方剂学》完整PPT课件-2024鲜版

先秦时期
《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等医学著 作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明清时期
温病学派的崛起,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 的方剂,如吴又可《温疫论》、叶天士《 温热论》等著作,丰富了方剂学的内涵。
汉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 理法方药为一体的医学体系,使方剂学形 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宋金元时期
指导临床用药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指导临床医师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 。
促进中药新药研发
通过对古方、验方的研究和开发,可以创制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中药新药。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方剂学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将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3/27
参加学术交流
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活动,与同行 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28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7
29
8
君臣佐使理论及应用
• 君臣佐使理论:是中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是辅助 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 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 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 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学》完整PPT课件
2024/3/27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7
• 方剂学概述 • 方剂组成与结构 • 常见中药方剂类型及特点 •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应用 • 现代创新中药方剂研究进展与挑战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与提高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年)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1
现代研究与应用进展
方剂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
通过现代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方剂中的 药效物质基础,阐明方剂的药效作用机制 。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方剂配伍规律进行 深入研究,揭示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
方剂制剂工艺与质量控制研究
方剂临床应用研究
采用先进的制剂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提 高方剂的制剂水平和质量控制水平。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评价方剂的临 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 科学依据。
2024/3/26
12
03
CATALOGUE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2024/3/26
13
感冒类疾病治疗方剂
麻黄汤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主治外感风寒表实 证。
桂枝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主治外感风 寒表虚证。
方剂学电子课件pptx
2024/3/26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3/26
•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药物组成及功效解析 • 常见疾病治疗方剂举例 • 中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 方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CATALOGUE
方剂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2024/3/26
药物性味
指药物具有的四气五味,反映药物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2024/3/26
药物归经
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 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
功效关系
药物的性味归经与其功效密切相关,不同性味归经的药物具有不 同的功效。
9
药物配伍变化规律探讨

中医方剂学.完整版ppt

中医方剂学.完整版ppt

八法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一 汗 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第一节 方剂学开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复方的产生和开展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根底的奠基 1.?黄帝内经? 初步奠定方剂学的理论根底; 2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方书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简、便、廉、效 ?小品方? ?刘娟子鬼遗方?
中医方剂学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方剂学概念及根本任务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1、医方、药方、处方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2、规定、规矩 之意。 “以规成园,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 剂: 古文通“齐〞,整齐、整合、排列 ;调配、调和 “排比而整齐谓之齐〞 “参差而无杂谓之齐〞
组成原则
方剂
剂型、用法
因此可见,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我们在开场学习有关方剂知识时,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方剂学?的涵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说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主要的根底学科之一。
(四)隋唐时期 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中医方剂学PPT 解表剂

中医方剂学PPT 解表剂

结合其他疗法
进一步研究解表剂的药理作用机制,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探索解表剂与其他中医疗法的结合应 用,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开发新型解表剂
针对现代医学对于感冒、流感等疾病 的治疗需求,开发新型、高效、安全 的解表剂。
05
解表剂的注意事项
使用解表剂的禁忌人群
儿童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 解表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年龄和体 重进行调整,应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
桂枝汤
总结词
辛温解表,解肌发表
详细描述
桂枝汤是中医方剂学中的另一经典解表剂,由桂枝、 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该方剂具有辛 温解表、解肌发表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所 致的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桂枝汤 中的桂枝能够发散风寒,温通经脉;芍药能够养血调 经,平肝止痛;生姜能够发表散寒,止呕降逆;大枣 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甘草能够调和药性,益气 和中。
身体虚弱者
身体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应谨慎使用解表剂,必要时应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01
孕妇
解表剂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胎儿 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 使用。
02
03
老年人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对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 谨慎使用解表剂。
04
解表剂的用法用量
01
根据病情和年龄
解表剂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 的病情和年龄进行调整,遵循 医生的建议。
解表剂的临床应用
01
02
03
感冒治疗
解表剂常用于感冒初期, 能够缓解发热、头痛、咳 嗽等症状,缩短病程。
鼻炎治疗
对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 炎等,解表剂能够改善鼻 塞、流涕等症状,提高患 者的生活质量。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
20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 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 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 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 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 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 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 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 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按:此例患者受严冬风雪之寒气侵袭,致肺失宣降、寒凝气滞、耳窍不 通而致耳聋,故用麻黄汤发散风寒。风寒祛、耳窍通,耳聋自愈。
-
22
8、胸痹
刘某,男,56岁,1980年12月诊。胸闷,气短,胸痛彻背, 动则尢甚,时常发作一年余。近月余发作频繁。刻诊:气 短声低,气急而咳,痰少色白,畏寒怯冷,面色白光 白, 四肢欠温,舌暗苔白,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此乃胸中阳气不振,不能贯通心脉,则胸闷胸痛; 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欠温;不能温分血肉则畏寒怯冷,时 时恶风。宜麻黄汤主之:炙麻黄6g,桂枝15g,杏仁6g, 炙甘草30g,薤白6g,附子30g(另包先煎)。服药3剂, 诸症消失。


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常配:

1、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2、宣降肺气药(杏仁、桔梗)
-
3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基础方典型结构
-
4
主证病机分析:

感(
风太

阳 伤
表 实
寒 )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中医方剂学(全套1413页PPT课件)

中医方剂学(全套1413页PPT课件)
*《医方集解》:清代,汪昂编著。开创了新的治法 (功效)分类法(22类综合分类法)。
*《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载方96592首。
第三节 方剂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方剂学具有基础与临床的双重属性; * 方剂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运用的重要形式; * 衔接传统中医与现代生命科学法(二十二类分类法):见于清代汪昂之 《医方集解》。其开创了方剂新的治法(功效)分类法, 具体将方剂分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 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 清暑、利湿、润燥、泄火、除痰、 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 经产和急救良方共22剂。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升降相随、散收同用、刚柔相济、 通涩并行。 · 制毒纠偏; · 引经报使。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
1.方剂变化的原因: ·病情的轻重 ·邪正的虚实 ·兼证的有无 ·体质的强弱 ·年龄、气候、方土习俗。
2.方剂变化的形式:
a、药味增减的变化; 通过增加或减少方剂的一、两味药
方剂学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一、方剂学的概念: * 是中医药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
指导,以中药学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 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制方原理 等)、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 是中医理、法、方、药在辨证论治中的综合运用。
第一节 方剂与病证
* 方剂是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物; * 方剂的产生都是以辨证为依据的; * 方剂是针对具体病证作出的针对性治疗的方案。
金 银 化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
一、治法的概念:
* 治法:即治疗方法。指临床辨证审因之后,在治疗原 则的指导下,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所拟定的治疗方法。

方剂学ppt课件

方剂学ppt课件
61739首 约700
现存载方最多的方书
按功用(治法) 分类方剂的典范
8
中医方剂 一直散见于历代医籍中 20世纪50年代 初步系统化
逐渐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9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辨证立法,依法统方
方剂是中医学中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就是依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 论理,凭借四诊所得资料, 辨别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 病机、病性、病位、病情。
1
第一章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 法和方剂的理论、组方规律 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2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之进行治疗 的主要措施。
3
方剂的组成是以 中医学理和中药 药理为依据的。
大量有效古方也 是现代中药开发 的重要资源库。
4
历代著名方书简介 五十二病方
君: 熟地黄24g
补肾填精
80
肾精
肾阴
化生 肾阳
81
方解
君: 熟地黄24g 臣: 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补肾填精 补肝肾,固精
82
山萸肉
熟地黄
肝 肾阴
肾精
化生 肾阳
83
山萸肉
熟地黄
山药
肝 肾阴
肾精
化生 肾阳

84
山萸肉 肝
熟地黄
山药 脾

85
方解
君: 熟地黄24g 臣: 山萸肉12g 干山药12g 佐: 茯 泽 苓 9g 泻 9g
泻,烦渴欲饮,水入即吐,舌苔
白,脉浮。
34
【方解】 泽泻— 淡渗利湿 君: 茯苓、猪苓——淡渗利水 臣: 佐: 白术— 补气健脾,运化水湿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课件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课件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
组成
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等
典型解表方剂解析
功效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作用特点
清气分热 分类
清除里热 治疗里热证
清热剂作用特点与分类
01
清营凉血
02 03
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04
清虚热
天王补心丹
由生地黄、人参、丹参等 组成,功效滋阴清热,养 血安神,主治阴虚血少, 神志不安证。
酸枣仁汤
由酸枣仁、甘草、知母等 组成,功效养血安神,清 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 虚热内扰证。
THANKS
感谢观看
作用特点
祛湿剂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 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 类方剂。
VS
分类
祛湿剂分为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 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五类。
典型祛湿方剂解析
平胃散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脘 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 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 ,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分类方法
根据组成、功效、主治等不同角 度,方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解 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与方剂关系探讨
治法指导方剂
根据中医理论,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总 体原则和方法,方剂是在治法指导下 针对具体病情的药物组合。
方剂体现治法
方剂的药物组成和配伍原则体现了中 医治法的精髓,是实现治法的重要手 段。
中药方剂学(全套课件299p)ppt 课件

《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2024)

《方剂学》和解剂ppt课件(2024)
24
THANKS。
2024/1/30
25
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 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 伤阴血之弊。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 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 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甘 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2024/1/30
12
逍遥散
2024/1/30
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
2024/1/30
16
生姜泻心汤
组成
生姜、甘草、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黄连、大枣。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 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2024/1/30
方解
方中重用生姜,取其和胃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 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故能用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 胃升降失常所致的痞证。
• 组成: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 •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 • 方解: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
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 体而助肝用,使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共为臣药。白术、茯苓、甘 草健脾益气,使营血生化有源,方中加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 肝经郁热;生姜降逆和中,且能辛散达郁,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 兼为使药。
和解剂作用较为和缓,对于病情较急 重者,应配合其他治法或方剂使用。 如少阳证兼阳明腑实证者,可配合承 气汤类方使用;疟疾兼暑湿者,可配 合清暑祛湿药使用等。
7

2024版年度pptppt课件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2024版年度pptppt课件中医方剂学PPT课件
2024/2/2
代表方
在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减 变化,具有独特疗效和
特点的方剂。
加减方
自拟方
在代表方的基础上根据 病情需要进行药物加减
的方剂。
10
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患 者具体情况自行组方的
方剂。
03 常用中药及配伍 禁忌
2024/2/2
11
常用中药分类及功效
01
02
03
04
解表药
发散风寒、风热,治疗感冒、 咳嗽等症状。
现代制备工艺
引入先进的提取、分离、纯化技 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药制剂类型
包括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等 多种类型,满足不同临床需求。
2024/2/2
16
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质量评价标准
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 均一性等方面,确保产品质量可
控。
2024/2/2
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生物活性测定、指 纹图谱等多种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 评价。
中医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 配伍、功效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特点
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 核心,注重方剂的配伍与变化,强 调理、法、方、药的统一。
4
发展历程及现状
发展历程
中医方剂学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汉、 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医家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 论体系。
现状
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中药制剂的智能化生产
利用纳米技术对中药制剂进行改进,提高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控制系统, 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2024/2/2
18
05 临床运用与案例 分析

2024年度中医方剂学全套课件(精)

2024年度中医方剂学全套课件(精)

10
03
经典名方解析与临床运用
2024/3/23
11
麻黄汤类方解析及临床运用
组成与功效
药理作用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 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 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脉浮紧。
麻黄汤具有抗炎、抗过敏、解热镇痛 等作用。其中,麻黄碱能兴奋肾上腺 素能神经,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收缩血管、 升高血压;桂枝含有挥发油,能刺激 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杏仁中的苦杏 仁苷能抑制呼吸中枢,起到平喘作用 。
13
银翘散类方解析及临床运用
组成与功效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银翘散由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 、竹叶、生甘草、荆芥穗、淡豆豉、 牛蒡子组成,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 毒之功效。主治风热感冒,症见发热 头痛、口干咳嗽、咽喉疼痛等。
银翘散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热镇痛 等作用。其中,金银花和连翘是主药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抗 病毒作用;连翘含有连翘酚等成分, 具有抗炎作用。桔梗和牛蒡子能宣肺 利咽,薄荷和竹叶能清利头目,荆芥 穗和淡豆豉能解表散邪。
银翘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 、急性扁桃体炎等属风热感冒者。若 需加减运用,可根据具体病情酌加桑 叶、菊花等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力,或 配黄芩、山栀等以清泄里热。
2024/3/23
14
04
现代名方选介与临床实践
2024/3/23
15
现代名方选介及功效主治
桂枝汤
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
名老中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 的诊疗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 证特色。
名老中医在传承中医精华的同时,也积极 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医学知识,不断创新 发展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治法具有多体系的特点:
病机的多体系特点决定了治法的多体系特点。 如:六经治法体系 卫气营血治法体系 三焦治法体系 脏腑治法体系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辨证 病机 治法 方剂 “方以药成”与“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 ,体现治法”。

因此可见,方剂决不是简单的药
物拼凑或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张处方都可以
被称为符合要求的方剂,我们在开始学习有
关方剂知识时,对此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方剂学》的涵义: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
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
中医学主要的基础学科之一。
二、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讲授,引导
《五十二病方》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
(二)两汉时期 方剂学的形成和理论基础的奠基 1.《黄帝内经》 初步奠定方剂学的理论基
础; 2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方书
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理论
注重实用,略于
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简、便、廉、 效
《小品方》
《刘娟子鬼遗方》
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 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三、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系。
2、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
5、加强预习和及时复习。
基础方:病机相同的病证的通用方。
如: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之基础方。
3、常用分类:
辛凉解表 分类依据
病邪之性质:辛温解表、 体质有强弱:扶正解表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邪的性质。 (2)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3)兼顾兼挟病证。 (4)不宜久煎。
二 吐法
1、定义: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 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 的一类治法。
单一治法
(七法) 八法

+
实 泻 吐 消 和(复合治法)

八法学习要求:
1、定义 2、适应病证 3、常用分类 4、使用注意
一汗法
1、定义: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 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 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2、适应证: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如:感冒;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疟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代表方:体现了医学流派或方剂理论的方。
如:参苓白术散——“培土生金”法代表方。
常用方:确实有效的常规用方。
如:银翘散——风热表证的常用方。
关于背诵方歌:先诵后背
关于方歌选择: 三种类型: 《长沙方歌括》 《汤头歌诀》 趣味记忆法
第一节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先秦时期 发展
复方的产生和
2、适应证:
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 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 证。
3、分类:
依据病邪之性质、种类,正气之强弱, 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4、使用注意: (1)辨清病情之属性。 (2)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四 和法
1、定义: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 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剂学
主讲:钱月慧 副教授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方剂学概念及基本任务
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1、什么是方剂、《方剂学》? 2、《方剂学》的性质,学习《方剂学》的目的和
任务。 3、《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一、方剂和《方剂学》的涵义
方:1、医方、药方、处方 “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
2、规定、规矩 之意。 “以规成园,以矩成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园”
以法统方包括: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
第二节 常用治法

《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
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
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
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
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






(四)隋唐时期 的出现
大部头方书
1.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 方》
2. 唐·王焘 《外台秘要》
(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一部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2.《伤寒明理论》开方论的先河 3. 各医家流派、 医学大家的贡献:
《小儿药证直诀》等
(六)明清时期 特点:方、药的共同发展;由博
返约的规范、整理。 《普济方》古代规模最大的方书 《医方考》第一部方论专著 《医方集解》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
先例 《长沙方歌括》
(七) 近现代时期
特点: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 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
杰出代表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一、概念: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 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黄帝内经》 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为
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
二、内容 1、治法具有多层次的特点:
治法 :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八法” 具体治法: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功用”
2、适应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 实,内蓄实邪。 3、使用注意: (1)吐后调养脾胃。 (2)止吐方法:
A:冷稀饭、冷开水。 B:姜汁。 C:麝香一~二厘。
三下 法
1、定义: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 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 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 除病的一类治法。
剂: 古文通“齐”,整齐、整合、排列 ;调配、 调和
“排比而整齐谓之齐” “参差而无杂谓之齐”
可见方剂是指以药物按一定 的规矩和方法组合成方。

方剂是在辨证论治确定治法之后,
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结
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具有特定剂型的中药处方。
辨证
立法
组成原则
选药、定量、配伍 剂型、用法 方剂
“和”有协调、平衡、双向调节之义。 “和为圣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