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课题: 4.1 收集数据的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

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

3、知道收集数据的几种常用方法;

学习流程:

一、自主学习:

在生活与工作中,人们为了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常常需要作各种调查,在调查中就需要收集、分析与整理数据,因此常常会用到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统计图?说说看。

观察下图:

1、你从图中获得了哪

些信息?图中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2003年6月17日人民网)

2、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要对某些问题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通常要收集一些相关的数据,

进行研究。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和实验等。

3、怎样解决下面的问题:

(1)土地沙漠化问题带来的危害有多大?(2)你们班谁最适合担任班长?

(3)怎样买到一台质优价廉的语音复读机?

(4)你们小组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分别是多少?

4、对P79表中每一个统计项目,你认为哪种收集数据的方式比较合适?请在相应的表格内打

“∨”。

5、分别举出一些适宜用问卷、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收集数据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二、巩固练习:P79练习

三、针对训练:

1、了解电脑的市场价格,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为:()

A、问卷调查

B、查阅资料

C、实地调查

D、实验

2、下列数据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收集的是:()

A、某中学男、女生人数比为5:1

B、一小时内经过学校门口的机动车辆

C、小明每分钟能打字105个

D、某俱乐部足球队员的年龄和身高。

3、下列问题中:①校长想了解同学们对老师上课情况的满意程度;②了解某地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③了解平地、河沟地、坡地玉米的产量;④了解2011年某城市的年降水量;⑤了解某样初三学生穿鞋的尺码大小。其中适合采用问卷调查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⑤

4、下列统计活动中,不适宜问卷调查的是:()

A、每天晚上同学们的睡眠时间。

B、某校要了解在校教师的年龄状况

C、某市场要了解居民的环保意识

D、了解某地蜜桃的甜度和含水量。

5、把下列统计项目与相应的收集数据的方式用线连起来;

对你班班委的满意调查实验

201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问卷调查

检测某地土壤钾的含量查阅资料

外语学习机的品种及价位实地调查

6、小明是位篮球迷,他想了解近10届NBA各球队的获胜率,他应该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

7、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168,172,164,169,173,167,170,171,175,180,这组数据是用()方法获得的。

A、直接观察

B、查阅文献资料

C、互联网查询

D、测量

8、要调查我校七年级一班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应采用()的调查方式;

A、问卷调查

B、查阅资料

C、实地调查

D、实验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我市今年夏季冷饮市场冰淇淋的质量情况,可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B、为了了解一本300页的书稿的错别字的个数,应采用普查的调查方式进行;

C、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的每个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D、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对零部件的检查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

10、下面的统计活动,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较合适?

(1)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一家公司点心的甜度是否适中;

(3)了解红星中学七年级学生每天在家作息时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79 A组B组

六、达标练习:

1、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去收集比较合理?

(1)班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

(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数量

(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

2、要了解我国成功发身射的载人飞船的情况,应采用收集方式是_______

3、我们要了解某省流感的疫情,最好的调查方法是:()

A、实验调查

B、媒体调查

C、民意调查

D、实验

4、下列哪项调查适合用实验的方式收集数据:()

A、某班推选班长

B、2010~2011赛季欧洲冠军杯中谁进球最多

C、学生的作息时间

D、一批奶粉的合格率

5、要了解刘翔采用7步上栏技术之后的首站比赛成绩,应采用的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A、查阅资料

B、问卷调查

C、实地调查

D、实验

6、李老师想在科技市场上买一台联想笔记本电脑,他想知道电脑的价格,采用收集数据的方式是:()

A、查阅资料

B、问卷调查

C、实地调查

D、实验

7、下列适合问卷调查的是:()

A、全班同学背诵课文的情况

B、一种菜的味道及口感

C、全家人的鞋号

D、某种蔬菜种子的发芽率

8、下列各项统计,分别适用哪种方式收集数据?

(1)去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生产总值;

(2)矿泉水的价格

(3)你班每位同学每天的睡眠时间;

(4)一批产品的合格情况。

9、下列统计活动中,不适宜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A、每天晚上同学们睡觉的时间

B、某停车场中每天停放的白色汽车的数量

C、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家中电冰箱的数量

D、各种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辐射。

10、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经调查后,甲校的升学率为80%,乙校的升学率为60%,该文章说明了甲校的人数比乙校多,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一定正确?试举例说明。

11、小强想了解本班同学是否去上网吧上网,如果去网吧,上网做些什么?准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请你为小强设计一份合适的问卷。

12、下列统计活动,采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较合适?

(1)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一家公司点心的甜度是否适中。

(3)了解红星中学七年级学生每天在家作息时间。

4.2数据的整理

学习目标:

1、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组整理;

2、能对实际事例中收集的数据所出合适的分组方法;

3、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从中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并培养缜密、细

致的学风。

学习重点,难点:

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统计表

学习过程:

一、自学课本P80-81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1)你认为商场应多进哪几种尺码的运动鞋?为什么?

(2)10天中阅览室看书的人次,最多的一天为________人次,最少的一天为_______人次。

(3)从例题1是可以看出:

对数据进行分整理,就是将收集到的_____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___分为若干组,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组整理,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针对训练:

1、以下是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省市的人口数(单位:万人),请把该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1382 1001 6744 3297 2376 4238 2728 3689

1674 7438 4677 5986 3471 4140 9079 9256

6028 6440 8642 4489 787 250 8329 1925

解:(按1000万人为组距进行分组)

3、七(一)班4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请把该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

4、 某校为了调查七年级男生的体重,随机抽取了七年级20名男生,他们的体重分别是

(单位:千克):

45,41,43,36,37,39,46,50,49,45, 43,38,36,42,44,48,41,42,43,41。

请把该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并回答体重在45千克(包括45千克)以上的男生有多少人?

(2)如果视力在1.0(包括1.0)以上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_____人,视力正常的人占全班人数的_____%。

(3)该班学生视力情况______________(用“好”,“一般”,“差”填空)

6、已知一组数据共20个:68,69,70,66,68,65,64,65,69,62,67,66,65,67,63,65,64,61,65,66。落在64.5~66.5这一组的数据有____个。

7、全班50名男生体重x (kg )分段进行列表统计:49≤x <52有3人,52≤x <55有10人,

55≤x <58有20人,58≤x <61有13人,则x ≥61的人数为______________.

8、某校九年级有100名男生参加中考体育考试,其中引体向上项目成绩如下表所示:若规定8

9

10、为了考察你班同学的年龄构成及各年龄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比例,需要获取哪些数据? 如何去获取这些数据?

请将获取的数据整理后填写下表:

三、课堂小结:

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类时要注意什么? 四、作业:习题 4.2 A 组

4.3 简单的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3、能从统计图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4、知道三种统计图间的特征差异,并能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尽可能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以利于数据的分析、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

学习过程: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3-85练习以上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通过讨论从三种不同的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发现它们的特点及作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条形图:体现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折线图:体现每个具体的数据,易于表现变化趋势;

扇形图:表示部分在总体中的百分比,易于显示数据相对总数的大小。

2、通过阅读“挑战自我”,我们对这三种不同的统计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组数据信息可以使用不同的__________来表达,但是,不同的统计图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表达数据时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统计图。

1、如果要表达的数据是分散的,并且要清晰地表示各个项目的实际数据,那么使用_______________较为适宜。

2、如果要表达各个项目的数据占整体的百分比,使用_______________较为适宜;

3、如果要清晰地显示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或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使用________________较为适宜。

二、练习巩固:

P85练习

三、探索新知: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86例题1

1、在自学例1时应学习审题、列表、计算、画图操作以及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

2、完成例1后,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制作扇形统计的步骤,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制作扇形图的五个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能力提升:

P89练习:

1、

2、

五、课堂小结:

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区别;

2、选用统计图的技巧;

(1)

(2)

(3)

六、达标练习:

1、一天的气温变化情况一般用什么表示:()

A、数据统计表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扇形统计图

2、反映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情况,常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数据统计表

3、果园中为表示梨子、苹果、橘子的产量的百分比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不是

4、需要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5、在扇形统计图中,用圆代表_________,圆中各个扇形代表总体中的____________,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某校七年级课外活动小组人数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

(1)这是一幅__________统计图;

(2)该校七年级参加课外活动小组人数共________人;

(3)_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人数最多,有_________人; (4)_______________活动小组人数最少,有__________人。 7、顶点在圆心的角叫____________;

8、扇形的圆心角126°,这个扇形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是_______。 9、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75%的扇形的圆的圆心角是________。

10、在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中,90分以上的13人所对的扇形的圆心角是117°,那么该班有学生________人。

11、

扇形统计图。若参加舞蹈类的学生有50的人数为_____________ 12、在扇形统计图中,

30°,40°,50°。则剩下扇形是圆的:(A 、31 B 、21 C 、32 D 、4

3

13此扇形占整个圆的:( )

A 、

41 B 、51 C 、6

1

D 、81

14、观察扇形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人数多;

B 、乙校男生比男生人数少;

C 、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人数多

D 、甲、乙两校男、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15、如图,是某校七年级一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知,此次考试甲

班共有________人;如果90分以上为优秀,则优秀人数为________人。

16、如图是某中学七(一)班“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的扇形统计图,A 表示羽毛球,B

表示篮球,C 表示乒乓球、D 表示足球,E 表示其他。则E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如果该班人数为40人,则最喜欢乒乓球的有_______人。

统计图的相

转化

学习目标:

A 30%

B 20%

C 25%

D 20% E

1、会将三种统计图相互转化;

2、通过比较三种统计图,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

述数据。

重点、难点:

1、能由题目信息完成三种统计图的转化;

2、如何根据需要将它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统计图。

学习过程:

一、在“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一周内,我校学生会对七年级一班40学生收看比赛电视实

况转播的情况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根据统计表,制作统计图: 人数

场数

讨论:从这幅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试一试:由前面的统计表,你能绘制出“收看不同场数的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吗? 同学们分成四人一组,展开交流、讨论,并在下面的空白处尝试作图; (1)计算收看不同场数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观看场数为0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1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2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3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4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5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6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观看场数为7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 (2)计算各部分相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观看场数为0:_____ 观看场数为1:_____ 观看场数为2:_____ 观看场数为3:_____ 观看场数为4:_____ 观看场数为5:_____ 观看场数为6:_____ 观看场数为7:_____

(3)用圆规画圆,再利用量角器作出各圆心角,从而把圆面分成若干个扇形; (4)将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标注在相应的扇形上; (5)填写标题。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如果将上面的调查数据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请作出统计图。

2

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根据

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授课时间

四、课堂小结:

怎样进行各种统计图的转化。

五、作业:习题4.4 A组1、2、

六、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条形统计图只能转化成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只能转化成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不能转化成折线统计图

D、三种统计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利用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画成扇形统计图,则所有扇形的百分比的和为:()

A、60%

B、70%

C、360%

D、100%

3、某校共有学生1200人,图中A表示骑车上学的学生数,若

把该图转化成条形图,那么A部分的条高对应的人数是__________。

4、要想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A、条形图

B、扇形图

C、折线图

D、数据表

5、如下表所示是中国奥运分健儿在奥运会中获得奖牌的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看出来获得奖牌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采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都可以

6、为了反映河流的水位情况,应选择_______统计图。

7、某学校共有师生3500人,学生点总人数的90%,教师点总人数的8%,则教师有___人,其他人员有______ 人,选择制作_________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人员占总人数的百分比,选择制作_______图能清楚地表示师生员工具体人数。

8、为了反映长江水位变化情况,你认为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为什么?

(1)请根据上述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从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2)请将扇形统计图转化为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0一41页例1、练一练, 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日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第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准备:学生分为4-6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看电视吧,想一想,你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呢? 谈话:同学们:为了清楚地弄清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数据,就需要对记录单上的数据分段整理。(板书:数据的分段整理) 2:谈话:我们以前学过的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字记录等。) 二:学习新知: 1: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1)引导:这里第一幅是简单的统计表,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 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提问:表中的合计起什么作用?(既能反应总人数,又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请你们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3)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呈

现学生的统计表交流、检查,注意统计日期)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过渡:如果更能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制成什么?(条形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 (1)引导:现在我们来观察条形统计图,大家讨论一下: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 提问: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都分组成,怎样表示数据的? 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 2、指导学生完成条形统针图。 引导;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吗?那请大家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描图,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呈现学生的统计图交流、检查)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的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三、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向题,讨论解决办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附答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 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 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3、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 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 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应采用 图. 4、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 、明确调查问题; B 、记录结果; C 、得出结论; D 、确定调查对象; E 、展开调查; F 、选择调查方法。 5、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 分数是 . 6、某校八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 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 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 (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 组,有 人; (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 人; (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 是 元(精确到0.1元) 7、根据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劳动者构成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 5所示,则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构成比例 是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 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9、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 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 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实际约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 10、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 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数(元) 人数 12108642

简单的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简单的统计图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4、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学习重点: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 2、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难点: 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统计图、表、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出示熊猫妈妈所卖出的水果,(打乱顺序,4种水果,数量不一。) 2、当学生答不出,每种水果的具体数量时,引出用统计的方法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更主动的参与。本节课我以熊猫妈妈所卖出的水果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统计意识,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了解统计方法的多样性。 3、演示卖出的水果数量,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 4、小组汇报 (1)谁来把你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指名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填的。 (2)根据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5、完成统计图、表。(学生在填图的时候,老师边查边指导,同时放轻音乐。)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知填统计图的方法,知道数格时要从下往上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6、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展示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实用习题--优选.docx

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姓名: __________ 1、二( 1)班开展了“读万卷书”的活动,下面是乐乐调查本班同学 喜欢哪一类图书的情况。 种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少儿百科其他 人数181683 (1)喜欢读()类的人数最多,喜欢读()类的人数最少。 (2)二( 1)班喜欢读少儿百科这一类的有()人。 (3)我喜欢读的书是()类,喜欢读这类书的有()人。 2、文文是二( 1)班的学生,下面是他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哪一类玩具 的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类) 种类环类扣类绳类拼板类综合类 人数637209 (1)全班共()人。 (2)喜欢()类玩具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选择一种益智玩具来玩,选择()类玩具合适。 3、提高题。小明做了一个饮食喜好情况的调查。 爱吃菜的人数: 3 个 5。 爱吃肉的人数:比 2 个 8 多 5。 肉、菜都爱吃的人数:比 2 个 6 少 3。 根据上面信息完成下表。 种类爱吃菜的爱吃肉的肉、菜都爱吃的 人数 收集、整理数据姓名: __________ 1、下面是奇奇记录的本班同学喜欢的玩具情况。 玩具车洋娃娃机器人玩具枪√√√√√√√√√正正正ㄒ○○○○○正正 (1)把统计结果填在下表中。 玩具玩具车洋娃娃机器人玩具枪 人数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3)喜欢玩具车的同学比喜欢机器人的()人。 (4)假如这个班有一位同学因病没来,这位同学最有可能喜欢哪种玩 具为什么 2、下面是蓝天幼儿园大一班小朋友喜欢看的动画片情况。 每个 表示 1 个 同学。 《海绵宝宝》《猫和老鼠》《蓝猫淘气》《狮子王》 (1)喜欢看()的人数最多,有()人,喜欢看()的人数最少,有()人。 (2)如果每个表示2个同学,上面的数据应该是多少 动画片《海绵宝宝》《猫和老鼠》《蓝猫淘气》《狮子王》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小结与复习

第 5章小结与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通过绘制、分析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感受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 用三种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难点】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互研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图: 调查?????全面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统计表 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注意:描述数据时,要根据调查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统计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例1】 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用普查方式,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方式? (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 (2)10名学生的血样调查; (3)调查全省人民健身情况; (4)调查“辽宁号”航母上零部件的质量. 解:(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 (2)血样调查,要求精确度较高,难度相对不大,应选择普查方式; (3)调查全省人民健身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4)因为“辽宁号”航母上每一个零部件对航母安全都非常重要,故必须用全面调查. 所以(1)(3)适合抽样调查,(2)(4)适合普查. 方法指导: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例2】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D) A.利用当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 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 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 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 【例3】七年级7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为了清楚三月份各班做好人好事的件数是多少,最好选用(B) 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D.都不对 【例4】在对赫山实验中学七(2)班(全班共50人)的学生进行调查“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中,发现有16人最喜欢打乒乓球,有12人最喜欢打排球,有22人最喜欢踢足球,为了清楚地表示爱好各种球类活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最合适的统计图是(A)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 【例5】如图所示,是某校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则男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八年级,学生总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九年级.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选取适当的调查方法 知识模块二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热身】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年度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9.4, 9.6, 9.9, 9.3, 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 4.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中位数是b,众数是c,则数据a,b,c的标准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0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简化公式 〖大纲要求〗 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备考兵法】 1.方差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表示,即S2=1 n [(x1-x)2+(x2-x)2+…+(x n-x)2].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S 2 = 1n [(x 12+x 22+…+x 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 12+x 22+…+x n 2)-x 2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S 2 = 1n [(x`12+x`22+…+x`n 2)-nx x `2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数据x`1=x 1-a ,x`2=x 2-a ,…x`n =x n -a ,?那么S 2 = 1n [(x`12+x`22+…+x`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12+x`22+…+x`n 2)-x `2 .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3.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2S = 222121 [()()()n x x x x x x n -+-++-g g g 4.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权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方差较大的数据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平均数的求法,有关习题常出现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如: (1)已知一组数据为3,12,4,x ,9,5,6,7,8的平均数为7,则x = (2)某校篮球代表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85,178,184,183,180,则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 (A )183 (B )182 (C )181 (D )180 2.考查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1)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 )2 (B )54 (C )54 (D )52 (2)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小结与复习

第5章小结与复习 【复习目标】 1.了解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 2.通过绘制、分析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图表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会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3.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感受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学习重点】 用三种统计图描述数据. 【学习难点】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互研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 教会学生落实重点.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图: 调查?????全面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样本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统计表 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注意:描述数据时,要根据调查目的和数据的性质恰当地选择统计图.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例1】 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合用普查方式,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方式? (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 (2)10名学生的血样调查;

(3)调查全省人民健身情况; (4)调查“辽宁号”航母上零部件的质量. 解:(1)了解一批空调的使用寿命,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 (2)血样调查,要求精确度较高,难度相对不大,应选择普查方式; (3)调查全省人民健身情况,因工作量较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4)因为“辽宁号”航母上每一个零部件对航母安全都非常重要,故必须用全面调查. 所以(1)(3)适合抽样调查,(2)(4)适合普查. 方法指导: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地选择统计图. 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 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例2】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D) A.利用当地七月份的日平均最高气温值估计当地全年的日最高气温 B.在农村调查市民的平均寿命 C.利用一块实验水稻田的产量估计水稻的实际产量 D.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仓库中任意抽取100袋进行检验 【例3】七年级7个班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为了清楚三月份各班做好人好事的件数是多少,最好选用(B) A.折线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D.都不对 【例4】在对赫山实验中学七(2)班(全班共50人)的学生进行调查“你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中,发现有16人最喜欢打乒乓球,有12人最喜欢打排球,有22人最喜欢踢足球,为了清楚地表示爱好各种球类活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最合适的统计图是(A) A.扇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D.以上都可以 【例5】如图所示,是某校三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则男生人数最多的年级是八年级,学生总人数最少的年级是九年级.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2012年下期芦中七年级数学上期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课人(张彩平)执教人()过程确认( )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个性补充 第一节数据的收集 第一课时数据的收集(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 法。 2、学会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 教学难点:数据的收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出示投影1)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些年来,提倡一对夫妇终生 只生育一个小孩。下面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1、本班同学是独生子女的有人; 2、本班同学的父亲是独生子的有人; 3、本班同学的母亲是独生女的有人。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述统计表: 本班同学是独生子女 本班同学的父亲是独生子 本班同学的母亲是独生女 人数 占本班人数的百分比 教师活动: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并把结论与同伴交流。 二、做一做,体会课题 (投影显示课本P153-154两首唐诗及统计表) 学生活动:完成统计表,并将结论与同伴交流。 教师活动:从上述统计表可获取什么信息? (最好按3-4人为一组统计一个字母) 师生共同分析,然后填写书P154页表格下的填空部分。

三、课堂练习: 书P154 1、2、3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一张统计表,并分组讨论获得了哪些信息。 四、小结: 1、你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本结课学习了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填写统计表)数据的方法,并会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五、作业: 练习册P80页 教后反思: 作业批改记录 教学札记

2012年下期芦中七年级数学上期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课人(张彩平)执教人()过程确认( )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个性补充第二课时数据的收集(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要求。 2、在具体的情境中如何收集与整理数据。 3、收集数据要(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 选择调查方法;(4)具体进行调查;(5)记录调查结果。 教学重点:如何收集数据。 教学难点:从数据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1、激情引入:同学们家里拥有哪些现代生活用具? 2、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10位同学为一组,按自己家庭情况,把家庭拥有 的现代生活用具情况填表(P155页的统计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填完表后教师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 要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需要收集这方面恰当数量 的数据,那我们如何收集数据呢? 学生活动:学生就刚才收集数据的过程进行讨论,大胆发表自 己的见解。 教师归纳:收集数据要(1)明确调查目的;(2)确定调查对 象;(3)选择调查方法;(4)具体进行调查;(5)记录调查 结果。 二、做一做,进一少感知如何收集数据 教师活动:人口情况是有关部门进行重大决策的依据,要了解 你家里每个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情况,如何收集这些 数据呢?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怎样制作人口情况统计表。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人口情况统计表;2、将调 查结果填入书P156页的表中;3、分析从上述统计表中获取 的信息。 三、课堂练习 课本P157练习及A组1、2题 四、小结 1、你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课题:简单得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学习内容40-41 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 题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瞧瞧、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得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得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得能力,产生对统计得兴趣。 学习重、难点:条形统计图得制作。 学习准备:课件 前置性小研究:课前调查:同学们喜欢瞧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得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瞧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得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您能瞧明白吗?让学生说说您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您能完成下面得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就是从哪里来得?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得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得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得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瞧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得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得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得数据。 (5)与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得统计图,想不想瞧瞧? (1)观察横轴,瞧瞧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瞧瞧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得人数,1 格表示2 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她们画得直条长度就是否正确,提醒她们在直条得上面写出相应得人数。 二、讨论小结:复备: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统计表与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得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得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 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得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与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您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 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您瞧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您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简单得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备注:(可写反思、学情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 课题:分段数据统计 学习内容42-43 例2、练一练、练习七第2 题 学习目标:

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课题: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习内容40-41 页例1、练一练、练习七第1 题 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看看、填填、画画,逐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学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呈现数据。 2.能在格子纸上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学习准备:课件 前置性小研究:课前调查: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准备好一张练一练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记录。)老师这儿也有一张调查记录,你能看明白吗?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张记录表中读出了哪些数据?(指名回答)你能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吗? 1.学习统计表。 (1)说一说统计表里已经有了哪些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哪几个空格要填写,这些数据到哪里寻找? (2)说一说“合计”的意思以及求合计人数的方法。 (3)学生独立填写空格里的人数。 (4)填写完整后让学生观看统计表,读其标题,明白统计表的内容,写出年月,表明统计的时间,说说人数,表述统计表里的数据。 (5)和用“正”方法记录数据,统计表在表示数据方面有什么优点? 2.学习条形统计图。老师这儿还有一幅根据统计表制作的统计图,想不想看看? (1)观察横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横轴上表示四类电视节目。) (2)观察纵轴,看看上有什么?(明白纵轴上表示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1 格表示2 人。) (3)让学生独立画图,检查他们画的直条长度是否正确,提醒他们在直条的上面写出相应的人数。 二、讨论小结:复备:从统计表里能知道些什么?从统计图里能知道些什么?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一张完整的统计表由哪几部分组成?一幅完整的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41 页练一练。 (1)出示导入时完成的记录表,让学生完成统计表和制作统计图。 (2)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 2.练习七第1 题。 (1)出示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观察。 (2)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看明白了些什么?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备注:(可写反思、学情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4.能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总体的相关特性;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要点诠释: 普查又叫“全面调查”.它要求对考查范围内的所有个体一个不漏地进行准确统计. (2)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①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范围小,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要点诠释: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2.调查的相关概念 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要点诠释: ①“调查对象的全体”一般是指调查对象的某种数量指标的全体,如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考察的是这个班学生的身高,那么总体是指这个班学生身高的全体,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②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许多样本,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 ③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越

简单的统计表-教学设计

“简单的统计表”教学设计 石城三小一年级黄外传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8页例2及做一做,第31页第6题。【教学目标】 1.学会分同一类物品,感知简单统计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分类的结果。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分类标准下的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由课前播放的《爸爸去哪儿》音乐谈起,引出例题例2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不同标准下的不同分类 (1)出示例2 要求:给这些人进行分组。 (2)小组交流。 要求:①小组中商量是怎么分组的。 ②数一数,每组各有多少人?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3)小组展示。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板书:按男、女分: (4)我们来看看他们小组是怎样纪录的:先横着来看,第一行纪录着什么呢?用笔在纪录结果“男、女”下画一条线,第二行纪录了什么呢?竖着看,第一列纪录着男的有6人,第二列呢?(边说边画3条竖线。)看!我们画出来一个表格。为了让看表格的人知道第二行的数字表示什么,我们要在前面再加一条竖线,并在数字的前面一列写上“人数”。 2.引出课题:简单的统计表 3.学生完善记录结果,制成统计表。 4.展示不同分法。

5.(预设)还可以这样分:课件出示。 按左、右分: 6.小结经历统计过程 板书:分类----数数-----填数 7.观察2个统计表,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给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1)交流要求:①想一想,你会怎么分?你为什么这样分? ②在表格中表示分组结果。 (2)全班汇报。 2.完成课本p31第6题。 (1)小组合作填表,展示。 (2)观察统计表,合作完成问题。 (3)全班汇报。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整理自己的书包,并根据里面的实物进行分类,把分类结果制成一份简单的统计表格。 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 分类-------------数数-------------填数 按男、女分: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按大人、小孩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 5.1 数据的收集与抽样(1)总第_________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从收集的数据中获取信息 2、了解总体与个体的相关概念。 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难点:数据的收集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近些年来,提倡一对夫妇终生只生育一个小孩。下面的几个问题,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1、本班同学独生子女的有_______________ 人; 2、本班同学的父亲是独生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 人; 3、本班同学的母亲是独生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 人;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述统计表: 教师活动:从上述统计数据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把结论与同伴交流. 二、做一做,体会课题 (投影显示课本P140). 师生共同分析:这个表清楚地反映了该班同学睡眠时间的情况,如睡眠以下有人,占全班人数的18%.可见,我们要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就要根据实际需要收集这方面 恰当数量的数据. 我们把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population ),把组成总体的 每个对象称为个体(in dividual ).在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时,该班全体同学的睡眠 时间就是这个问题的总体,每个同学的睡眠时间就是一个个体.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对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进行了调查,像这种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 查(又称普查).例如,自1953年以来,我国大约每10年进行一次的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请自己查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的人口 情况. 做一做P141对全班同学身高进行调查并回答提问。 三、随堂练习课本P142练习第1、2、3题.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设计并且完成一张统计表,并分组讨论获得了哪些信息.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简单的现场收集与整理(填统计表)数据的方法,并会从收集

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课时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些什么。 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些要求? (2)讨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

计数据的?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填表、描图) (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二、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每位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汇总记录的数据,引导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 (3)学生根据全班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交流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注意标题和日期;填表、描图。 (4)引导: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2、做练习七第1题。 三、全课总结。 1、总结收获。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并收集原始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单 位),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数学思考: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与推测的全过程渗透“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 思考方法。 3、解决问题:能设计统计活动,根据结果检验某些预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 作。 4、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方法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随机原始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多个数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设疑生趣、导入活动。 1、介绍朋友,以疑激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嗨!大家好,我是小精灵贝贝。你们想玩一个心理活动的游戏吗?它可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稳重的人,不过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2、收集整理,汇报方法。 “瞧!停车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是多少呢?” (1)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 某停车场各种机动车停车情况:(课件出示) 摩托车:3辆大客车:5辆小汽车:9辆载重车:2辆 (2)我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的?(将机动车分类收集) 3、抓住起点,铺垫导入。 (1)发挥想象:你想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2)根据机动车的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分成了几栏?每栏画了几格? (“栏目”、“合计”各一格)推测:5、7种车要画几格?(合情推理) (3)你还能打算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图?一格代表几辆车? 导入板题:刚才大家统计得很好,为了玩好今天的心理测试游戏,我们进一步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一)数据的收集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精灵:“同学们真棒!静止的机动车数量大家会统计了,可是象这样运动中的机动车数量又该怎样统计呢?”(演示机动车通过路口片断) 2、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车子太多、不是一种一种的开过、速度太快……) 3、阅读分析,讨论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 (1)阅读教材:例1及收集数据部分。 (2)分析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汇报交流。 ①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A、发挥分工合作的小组优势:制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 B、采用正确的收集数据方法:根据机动车种类,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 ②描述画“正”字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正”字的收集方法?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最新教学资料·湘教版数学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学校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广播操比赛,全年级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名学生,规定每班抽名学生参加比赛,这时样本容量是( ) A.13 B.50 C.650 D.325 2.某市有名学生参加考试,为了了解考试情况,从中抽取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有下列三种说法: ①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②名考生是总体;③样本容量是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0种 B.1种 C.2种 D.3种 3.①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委对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 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同学们进行调查; ④为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以上调查中,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4.在选取样本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选样本必须足够大 B.所选样本要具有普遍代表性 C.所选样本可按自己的爱好抽取 D.仅仅增加调查人数不一定能提高调查质量 5.下列调查中,适合进行普查的是( ) A.《新闻联播》电视栏目的收视率 B.我国中小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人数 C.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D.一个班级学生的体重 6.把过期的药品随意丢弃,会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如何处理过期药品,有关机构随机对若干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其中对过期药品处理不正确...的家庭达到( ) A. B. C. D. 7.某校七 班的全体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面说法正确的 1% 2% 22% 乒乓球 第7题图 排球 篮球 足球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撰稿:杜少波责编:张晓新 【学习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从调查问卷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2.了解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4.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并会用抽签法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数据的收集 1.调查问卷 调查、收集数据,应先设计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通常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问题. 一般地,设计问题应简单明确,提出的问题不能带有个人观点,供选择的答案应尽可能全面. 调查问卷一般采用划记法整理结果,划记一般用“正”字表示,且“正”字的每一笔画代表一个数据. 要点诠释: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1)有明确的主题.根据主题,从实际出发拟题,问题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 (2)结构合理、逻辑性强.问题的排列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具体后抽象. (3)通俗易懂.问卷应使应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实回答.问卷中语气要亲切,符合应答者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使问卷具有合理性和可答性,避免主观性和暗示性,以免答案失真. (4)控制问卷的长度.回答问卷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问卷中既不浪费一个问句,也不遗漏一个问句. (5)便于资料的校验、整理和统计. 2.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 对全体考察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要点诠释: ①全面调查又叫“普查”,它是指在统计的过程中,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所有考察的对象一一做出的调查. ②一般来说,全面调查能够得到全体被调查对象的全面、准确的信息,但有时总体中的个体的数目非常大,全面调查的工作量太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全面调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