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规程
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规程一、赛项目的综合应用竞赛为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的简称。
本赛项主要是对接当前市场出现的新技术、新软件,开展的专业综合系统集成应用竞赛。
目的是提升教师工程能力和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助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促进各院校新工科专业改革创新与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比赛统一使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综合应用竞赛平台。
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书要求的系统构思设计、机电设备配置与安装、电气控制系统编程调试、数字化虚拟仿真软件应用、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等。
二、参赛对象1.参赛对象全国高等院校电气类、自动化类、信息类、机电类等专业青年教师。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含45岁)。
2.参赛要求(1)本次大赛各赛项均为团体赛项,不跨校组队。
参赛选手须为各校在职教师;(2)综合应用竞赛为2名教师一组;(3)各校报名组队不限专业、不限队数。
三、竞赛要求1.竞赛内容本赛项重点检验选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建设中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主要内容为可编程控制系统、机电传动装置、伺服系统、机器人、机器视觉、传感器、组态、互联网、数字化仿真软件等。
竞赛形式为电气控制系统在集成生产线上的应用,包括机电部件的安装、调试与运维,机器视觉与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数字化虚拟仿真软件设计与应用等,同时考核选手临场应变、工作效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节能环保意识、操作规范性等职业素质与素养水平。
竞赛时间为4小时。
2.竞赛要求综合应用竞赛参赛团队,须在指定的竞赛设备平台上和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书相关内容要求;(1)系统硬件的设计安装与调试;(2)数字化虚拟仿真设计与应用;(3)项目化课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组织实施。
3.竞赛平台竞赛设备平台是由技术支持单位提供。
该设备平台集成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可视化、机电一体化等所需的硬软件环境和条件,以实现某一电气自动化生产线机电控任务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平台所采用的控制器、人机界面、伺服系统、编程软件、机器人、机器视觉、智能设备等由企业统一提供;详细平台信息以竞赛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教师创新教学比赛方案
教师创新教学比赛方案一、背景介绍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潜力,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创新教学比赛应运而生。
二、比赛目标1. 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比赛的形式,鼓励教师钻研教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运用新颖的方法。
2. 推广优秀的教学案例:比赛将优化教学资源,选取最为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推广,让更多的教师受益,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3. 建立良好的教师交流平台:比赛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比赛主题为了更好地引导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比赛将设立一系列具有远见和挑战性的主题,例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室氛围”等。
四、参赛资格比赛开放给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教师,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的教师都可以报名参赛。
每个教师最多可以提交一份参赛方案。
五、参赛流程1. 报名阶段:教师通过在线报名系统提交参赛申请,填写个人信息和参赛项目。
同时,需要提交参赛方案的概要。
2. 方案提交:参赛教师根据比赛主题和要求,编写教学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比赛评审委员会。
3. 初审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参赛方案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案。
4. 决赛阶段:入选的方案将进入决赛环节,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并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案,评审委员会将评选出最优秀的方案。
六、评审标准1. 创新性:方案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是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
2. 教育价值:方案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可行性: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实施。
4. 教学效果:方案是否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奖励政策1. 决赛入选的优秀方案将获得奖金和荣誉证书,并且将被推广到全国范围内。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
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制定原则试行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贵州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原则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要求,为探索我校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的教学组织管理有序开展,特制定贵州大学“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编制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及人才强国战略,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2.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办学传统,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培养“能吃苦、能适应、能创造、能奉献”的“四能人才”为己任,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致力于实现:(1)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与运行机制的综合改革与创新,符合人文、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的发展方向,体现科学与技术基础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大工程观”。
(2)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硬的工程设计与工艺研发本领、较强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宽阔的国际视野与胸怀、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目标贵州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发展的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工程一线的栋梁、输送工程领域精英的后备人才为立足点,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开拓创新精神突出、研究潜力大、擅长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案制定基本要求“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实现和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9.25•【字号】陕教〔2024〕31号•【施行日期】2024.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实施陕西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协同育人,贯通职前职后,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推动全省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通过推进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整合全省教师教育资源,创新师范生培养机制,加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为我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二、工作目标经过3到5年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标准基本确立。
到2035年,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千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具体举措(一)加强师德养成教育。
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纳入师范生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四个服务”和“六个要”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程。
山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实施方案
5山东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复赛实施方案一、竞赛学科竞赛学科分设三个组别:第一组为人文社会科学(含01 哲学,02 经济学,03 法学,04 教育学,05 文学,06 历史学,12 管理学,13 艺术学);第二组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07 理学);第三组为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含08 工学,09 农学,10 医学)。
高职院校参赛教师按上述三个组别对应的学科类别报名。
二、参赛对象各高校按照竞赛分配名额,在校内选拔基础上,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参加竞赛。
三、内容及流程以“上好一门课”为竞赛理念,竞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三者权重分别为15%、80%、5%。
竞赛流程为:(一)选手在报名前必须完成参赛课程20 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20 个教学节段(即每个教学节段20 分钟的课堂— 15 —教学内容,以下同)的PPT;(二)所有选手在开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本人的参赛顺序;(三)比赛当天,选手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四)课堂教学竞赛结束后,选手进入指定计算机室,在1小时内完成教学反思(打印或手写均可)。
四、内容及方法(一)教学设计。
报名时选手需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及以下材料:1.参赛课程教学大纲的复印件6 份;2.参赛课程20 个学时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目录附件,案例见附件5-1)6 份,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
选取的20 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2/3 以上内容;3.参赛课程20 个学时相对应的20 个课堂教学节段的PPT 纸质汇编本6 份;4.参赛课程20 个教学节段的目录。
上述材料电子版一套(命名方式:“组别简称+校名简称+本人姓名”,如“人文-山大-张**”、“基础-山大-张**”或“应用-山大-张**”)(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 分钟。
评委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科技大学校发[2010]99号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方法〔试行〕为保障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卓越计划”工作方案,特制定本管理方法。
第一章指导思想第一条“卓越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
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秉承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满足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
第三条通过“卓越计划”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实践潜能与兴趣,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章专业范围与规模第四条首批选择冶金工程专业的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冶金机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采矿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
其中钢铁冶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冶金机械三个专业方向每年分别招生40人,采矿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生20人。
在培养机制体制成熟后,逐步扩大专业范围和学生规模。
第三章培养模式第五条培养模式由本科生教育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组成,采用“”的分段统筹培养方式,根据“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
第六条本科生教育阶段,学生第1~2学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教育;第3~4学年,主要进行工程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第8学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七条本科生教育阶段第7学期初对“卓越计划”学生进行研究生阶段培养资格的审核。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攻略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攻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备赛攻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经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参加教学创新大赛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提升教学水平。
要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并不容易,需要充分准备和努力。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备赛攻略。
一、了解比赛规则在备赛之前,首要任务是了解比赛的规则和要求。
不同的教学创新大赛有不同的评选标准、评审要求和比赛流程,只有深入了解比赛规则,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往届获奖作品、相关资料等渠道来获取比赛的详细信息。
也要了解比赛所设立的奖项、评审委员会以及评分标准,以便在备赛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选择合适的课题在备赛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教学内容,只有深入了解的课题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
其次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的课题,可以结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来确定课题,以吸引评审委员会和观众的注意。
还要注意选择一个能够体现个人教学理念和风格的课题,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三、准备教学设计方案备赛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准备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是评审委员会评定教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要做到合理、详细、创新。
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内容,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同时要注重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在准备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学理论、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来完善和提升方案的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的实践是备赛的重中之重,只有经过实践验证,才能真正展现出方案的优势和特色。
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观察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方案。
同时还可以邀请同行或专家来观摩课堂,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北京科技大学校发[2010]99号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培养管理办法(试行)为保障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实施“卓越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北京科技大学实施“卓越计划”工作方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指导思想第一条“卓越计划”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由教育部率先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
是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第二条秉承我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办学传统,以“实践和创新”为特色,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懂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满足国家钢铁工业技术创新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领袖。
第三条通过“卓越计划”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实践潜能与兴趣,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章专业范围与规模第四条首批选择冶金工程专业的钢铁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冶金机械、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采矿工程四个专业方向,按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
其中钢铁冶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冶金机械三个专业方向每年分别招生40人,采矿工程专业方向每年招生20人。
在培养机制体制成熟后,逐步扩大专业范围和学生规模。
第三章培养模式第五条培养模式由本科生教育和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组成,采用“2+2+2.5”的分段统筹培养方式,根据“卓越计划”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
第六条本科生教育阶段,学生第1~2学年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工程基础教育;第3~4学年,主要进行工程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第8学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以企业项目为背景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一、赛事主题“创新教育,点亮未来”二、赛事目的通过举办教师创新大赛,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职教师四、赛事安排1. 宣传阶段时间:[具体时间段 1]通过学校官网、教师群、公告栏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让教师们了解大赛的目的、要求和流程。
2. 报名阶段时间:[具体时间段 2]教师们填写报名表格,提交至指定或办公室。
3. 初赛阶段时间:[具体时间段 3]参赛教师提交创新教学方案或成果报告,由评委进行初步评审,选拔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4. 决赛阶段时间:[具体时间段 4]进入决赛的教师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评委根据创新程度、实用性、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评选出各个奖项。
五、赛事规则1. 参赛作品应围绕教育教学的某个方面进行创新,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2. 作品可以是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创新。
3. 参赛教师需对作品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包括创新点、实施过程、效果评估等。
4. 决赛现场展示时间不超过 15 分钟,答辩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
六、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2. 二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3. 三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4. 优秀奖若干名,荣誉证书。
七、评委组成邀请教育专家、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等组成评委团。
八、赛事预算1. 奖金及奖品费用:[具体金额]2.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3. 场地租赁及布置费用:[具体金额]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九、赛事组织与管理1. 成立赛事组委会,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赛事的宣传、报名、评审等具体工作。
3. 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和程序,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公开。
十、注意事项1. 参赛教师需按时提交参赛作品,逾期视为自动弃权。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成为了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举办此次教师创新大赛。
二、活动目的1. 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发现和推广优秀的教学创新成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参赛对象全体教师六、比赛内容1. 教学方法创新2. 教学手段创新3. 教学内容创新4. 教学评价创新七、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具体时间 1])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提交参赛作品。
2. 初赛阶段([具体时间 2])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3. 决赛阶段([具体时间 3])进入决赛的教师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由专家评委和观众投票评选出获奖作品。
4. 颁奖仪式([具体时间 4])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八、比赛规则1. 参赛作品必须是教师本人原创,不得抄袭。
2. 参赛作品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参赛作品必须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 参赛作品的展示和答辩时间为[具体时间],超时将扣分。
5. 参赛作品的评选将采用专家评委和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选结果的公正公平。
九、奖项设置1. 一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2. 二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3. 三等奖[具体数量]名,奖金[具体金额]元,颁发荣誉证书。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
十、宣传方案1. 在学校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比赛通知和相关信息。
2. 制作宣传海报,在学校宣传栏张贴。
3. 邀请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进行报道。
十一、活动预算1. 奖金:[具体金额]元2. 宣传费用:[具体金额]元3. 评审费用:[具体金额]元4.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元5. 总计:[具体金额]元十二、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
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3篇篇一教师创新大赛策划书一、大赛主题“创新教学,引领未来”二、大赛目的1. 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三、参赛对象全校教师四、大赛时间及地点时间:[具体日期]地点:[具体地点]五、大赛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教师填写参赛报名表,并提交至[报名地点]或[指定]。
2. 预赛阶段([预赛时间])参赛教师进行预赛,提交教学设计和教学视频。
专家组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教师名单。
3. 决赛阶段([决赛时间])入围决赛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和答辩。
专家组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
4. 颁奖仪式([颁奖时间])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大赛内容及要求1. 教学设计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一份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
2. 教学视频参赛教师提交一段课堂教学视频,时长为[时长]。
教学视频应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 现场教学展示入围决赛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时长为[时长]。
教学展示应基于参赛的教学设计,体现教师的创新点和教学特色。
4. 答辩参赛教师回答专家组的提问,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创新点。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数量]名2. 二等奖[数量]名3. 三等奖[数量]名4. 优秀奖[数量]名八、大赛组织与保障1. 成立大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设立专家组,负责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和指导。
3. 做好大赛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4. 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大赛的顺利进行。
九、其他事项1. 参赛教师需遵守大赛规则和要求,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
2. 大赛组委会对参赛作品拥有展览、研究、拍摄、宣传等使用权。
最新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六篇)
最新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六篇) 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方案篇一(一)以硕士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学、科研水平有限。
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3名。
其中:中级职称教师14名,高级职称教师8名;17名教师具有硕士学历,5名教师具有博士学历;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名15。
教师专业方向涵盖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基本覆盖该专业的核心课程。
这样的职称、学历、年龄、教师专业方向结构在独立学院中较为合理,但以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团队,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批青年教师中,虽有7人次在校级授课比赛中获奖(含第一名),并有1名教师获评“广东省民办学校优秀教师”,也有个别青年教师具有十年以上高校任教的教龄,对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其余老师基本教龄在三到五年左右,教学能力和经验的积累不够深厚,对新教师的传帮带效果有限。
该团队超过80%的教师,一毕业即进入高校工作,行业背景单较为单一。
(二)不同课程师资力量分布不合理。
该教学团队现有古代汉语教师2名,现代汉语教师2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6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4名,外国文学教师2名,文艺学教师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师1名,还有1名教师因该专业的“对外汉语”方向取消,正面临转型。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师数量充盈,文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力量单薄。
基于行业性别特点,该团队育龄女教师超50%,加之国家实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该团队面临生育高峰;行业对教师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要求逐渐加强,以硕士学历为主的中青年教师急需通过访学,甚至离职读博等方式提高个人能力。
一旦师资力量薄弱的课程,有任课老师出现休产假、访学、离职等情况,则面临请相近专业方向教师代课甚至停课等问题,既不利于代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系统性发展,又不利于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建设,还扰乱了教学秩序。
(三)多教师任教同课程,易沟通协调不畅。
大学卓越人才实验班实施办法(试行)
大学卓越人才实验班实施办法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培育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结合我校在学科和专业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决定从2022年启动“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并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四新”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 0等重要教育改革战略,在我校优势和特色专业中组建卓越人才实验班。
整合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配备校内外优秀教学团队,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更加灵活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和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跨行业整合能力的卓越人才。
二、培养目标卓越人才实验班在“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多选择”的人才培养原则,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本科学生个性化、层次化培养,采用小班化、跨学科教学,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未来高素质人才。
三、培养模式(一)专业内选拔培养模式从本专业内选拔若干优秀学生,组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脱离原班级),独立编制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不再参与原班级学习), 制订更高要求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卓越教师实验班、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等。
卓越教师实验班旨在培养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奠定基础。
卓越法治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宪法法律的信仰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实践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法治文明的传承者, 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二)跨专业选拔培养模式面向全校所有专业选拔若干优秀学生,组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不脱离原专业班级),另行编制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同时参与原专业和实验班的学习),确立培养跨专业领域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4.04.28•【文号】教高函〔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4.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育部定于2024年4月至10月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国际创新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更中国。
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
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暨安徽省赛的通知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暨安徽省赛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12.02•【字号】皖教秘高〔2021〕157号•【施行日期】2021.12.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安徽省教育厅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暨安徽省赛的通知各本科高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暨安徽省赛”(以下简称大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大赛名称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选拔赛暨安徽省赛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承办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大赛成立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筹备、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
组织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纪律与监督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名单将在竞赛官网另行公布。
三、大赛目标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示与交流平台。
四、大赛主题和内容(一)大赛主题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二)大赛内容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五、参赛对象和分组(一)参赛对象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良好,潜心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2.参赛教师应为本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3.参赛教师授课对象应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其它类别学生);4.主讲教师近五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5.已获国赛一等奖的主讲教师不参加同一组别的比赛。
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
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为实现联盟高校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传承2015年卓越大学联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大连)精神,进一步推动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搭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平台,经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友好协商,决定举办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2018大赛)。
一、大赛主题——教学创新在继承首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精神基础上,2018大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引领高校青年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深度学习。
教学创新主题可以包括: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导向的研究型课程开发;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策略;以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其他教学创新设计。
二、大赛组织机构2018大赛设组委会,负责组织联盟高校协商解决大赛方案、大赛组织、大赛奖励、大赛网站等相关问题。
组委会设常任主席一位,由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设轮值主席一位,由承办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担任;由承办大赛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组委会秘书。
2018大赛设评委会,负责大赛评审工作。
评委会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每校推荐评审委员2名,非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委员3名,共21名委员组成。
三、参赛对象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45周岁及以下(即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学一线任课教师。
五、报名办法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统一组织报名,每校填报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不受理教师个人申报。
报名表发送至celt@。
六、申请材料大赛组委会鼓励参赛者通过个人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创新性思维进行教学设计。
参赛者需要提交的资料与具体要求如下:1. 复赛材料●大赛申报书①参赛者基本情况:参赛者个人或团队基本情况、简历及主要贡献等。
②教学创新设计:参赛者须清楚陈述所授课程的一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类型等);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点;取得的学生学习效果及推广应用效果。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方案(试行)[001]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方案(试行)为实现联盟高校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结合2015年首届卓越联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大连)精神,为进一步推动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为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搭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的平台,经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友好协商,决定定期举办卓越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大赛组织卓越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设“协调委员会”常设机构,负责组织联盟高校协商解决大赛方案、大赛组织、大赛评审、大赛奖励、大赛网站等相关问题,协调委员会下设秘书处,协调委员会主任和秘书处单位由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牵头单位担任。
卓越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由联盟高校轮流承办,原则上每年举行一届,每届大赛设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组织委员会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和教务处相关人员组成,组织委员会主任由每届承办大赛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或教务处处长担任。
评审委员会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每校推荐评审委员4名,非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委员4名,共40名委员组成。
每届评审委员会委员由组织委员会和大赛协调委员会共同确定。
大赛时间每届大赛时间:1月份开始,6月底结束。
参赛对象卓越大学联盟高校的青年教师,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
大赛方式参赛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实习实训课和研讨课等不在大赛范围之内。
大赛采用分组方式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组(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以及大学英语、“两课”、通识课等基础课程),每所高校选拔推荐参赛教师不超过5名。
工科一组(含工学非电类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以及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课程),每所高校选拔推荐参赛教师不超过5名。
工科二组(含工学电类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以及计算机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每所高校选拔推荐参赛教师不超过5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方案(试行) 为实现联盟高校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传承2015年卓越大学联盟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席会议(大连)精神,进一步推动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搭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发展平台,经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友好协商,决定举办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以下简称2018大赛)。
一、大赛主题——教学创新
在继承首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精神基础上,2018大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创新,引领高校青年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深度学习。
教学创新主题可以包括: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导向的研究型课程开发;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策略;以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其他教学创新设计。
二、大赛组织机构
2018大赛设组委会,负责组织联盟高校协商解决大赛方案、大赛组织、大赛奖励、大赛网站等相关问题。
组委会设常任主席一位,由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设轮值主席一位,由承办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担任;由承办大赛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组委会秘书。
2018大赛设评委会,负责大赛评审工作。
评委会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每校推荐评审委员2名,非卓越大学联盟高校委员3名,共21名委员组成。
三、参赛对象
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45周岁及以下(即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教学一线任课教师。
四、大赛流程
日期 主题 要求 备注
9月15日前
初赛与
复赛推荐
初赛由各校自行组织,形式不限;
各校推荐6-9人进入复赛,并提交
复赛推荐汇总表;
复赛预计最多81位参赛
教师;
9月16日- 10月15日提交材料
报名确认后,参赛教师根据大赛
秘书处提供的账号与密码,登陆
大赛网络平台
自行提交书面材料与视频材料;
(详情请见“六、申请材料”,书
面材料电子版请自行下载附件3)
秘书处将对申请材料进
行审查,以邮件形式与参
赛者确认;如资料不齐全
或不符合要求,需在规定
时间内再次提交齐全、符
合要求的材料;如参赛者
无法提供,秘书处有权取
消其参赛资格;
10月16日- 11月5日复赛
大赛评委会于网络平台上,根据
评分标准对参赛者提交材料进行
打分;
复赛评委遵循“参评同校
回避”原则;
11月24日-25日(星期六- 星期日)
决赛暨
教学创新
论坛
复赛排名前三十的入围教师将于
北京理工大学参加现场决赛;
(共计30人)
决赛采取抽签方式分为三组进
行,每组形式相同,为“5分钟教
学评价+ 10分钟创新设计汇报+
5分钟答辩”,评委会根据评分标
准与答辩情况进行评分;
“10分钟创新设计汇
报”,以过程性资料汇报
教学创新设计、学生学习
效果与推广价值;
“5分钟教学评价”,以视
频展示学生评价、同行评
价;
“5分钟答辩”,完善创新
成果,提高教学设计影响
力;
论坛事宜另行通知;
11月25日(星期日)颁奖典礼
综合复赛和决赛总分进行排名,
公布各奖项获奖情况;
启动第三届大赛;
五、报名办法
由卓越大学联盟各高校统一组织报名,每校填报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不受理教师个人申报。
报名表发送至celt@。
六、申请材料
大赛组委会鼓励参赛者通过个人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创新性思维进行教学设计。
参赛者需要提交的资料与具体要求如下:
1. 复赛材料
l大赛申报书
①参赛者基本情况:参赛者个人或团队基本情况、简历及主要贡献等。
②教学创新设计:参赛者须清楚陈述所授课程的一般信息(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等);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设计的创新点;取得的学生学习效果及推广应用效果。
l微课视频
视频内容为参赛者真实授课场景,体现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真实课堂。
教学内容与提交的教学设计相一致。
视频要求:限定为MP4格式,时长不超过10分钟;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画面比例建议为 16:9,分辨率不低于1024 X 576(16:9)或720X576(4:3);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视频名称规范:微课+XX学校+XX老师+主题。
2. 决赛材料
l名师风采海报
入围决赛的教师于大赛网络平台自行下载“名师风采”海报模版,插入 参赛者本人或教学团队照片与简介文字。
照片可为正装照片或教学场景照,海报生成后保存于平台中。
l教学评价视频
视频内容主要体现对参赛者教学创新设计的多方面评价,包含学生评 价、团队(或同行)评价等。
评价建议采用访谈形式。
视频要求:限定为MP4格式,时长不超过5分钟;要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画面比例建议为 16:9,分辨率不低于1024 X 576(16:9)或720X576(4:3);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
视频名称规范:评价+XX学校+XX老师+主题。
各校参赛者的视频材料,可由智慧树网络平台协助制作。
七、评分标准
大赛核心理念在于教学创新,评选中着重考查教师教学创新设计是否有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效果是否具有示范作用与推广价值。
具体评选标准如下:
7.1 评分标准明细
评价维度评价要点
创新性 (60分)学习目标:恰当安排可测量的认知领域高阶学习目标; 教学对象: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知识水平、认知特点等; 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思路与方法;
教学流程:教学创新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学习效果 (30分)学习目标达成度:学习成果有了哪些显著提升等;
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在哪些方面受益以及受益的证据等;
推广价值 (10分) 设计反思: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影响意义:对于同一类课程教学、其他专业教学的影响;在中国高校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哪些推广价值;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奖项与评奖比例为:教学创新一等奖8-10人(按推荐复赛预计最多人数的10%计算);教学创新二等奖20-22人;所有入选复赛的教师均获教学创新三等奖,获奖证书由卓越大学联盟高校统一印制。
奖励额度参考标准为:一等奖奖励8000元,二等奖奖励5000元,三等奖奖励3000元。
联盟高校可参照此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校获奖教师予以表彰,同时对奖项等级给予认定。
(如首届大赛大连理工大学认定该奖为省部级奖励)。
九、其他事项
1.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复赛到决赛成绩均匿名保留原始评分记录。
2. 复赛与决赛评审费由承办高校承担,评审费额度由组委会共同商定,按统一标准执行。
3. 卓越联盟各高校的评审委员以及各校参赛教师的交通费、住宿费由所在高校自行承担。
非卓越联盟高校的聘请评审委员的交通费、住宿费由承办高校承担。
附:第二届卓越大学联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名单常任主席:冯林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轮值主席:庞海芍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成员:赵良玉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付红桥重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顾建新东南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王淑娟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项聪华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
靳楠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杨超同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
李辉西北工业大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张波北京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