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ae0213ccbff121dd368345.png)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为爱惜原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茧丝成为造纸的重要原料 B.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C.造纸术未能满足大众消费 D.制丝术与造纸术相得益彰解析:选B 根据材料“将剩下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后,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可知,造纸术与丝絮有一定渊源,故B项正确。
2.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B.《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开创了人类印刷史上的新纪元D.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代解析:选B 材料内容是说南宋时,文人周必大应用活字印刷术,不能说明其《玉堂杂记》最早记载活字印刷术,B项错误,符合题意。
A、C、D三项符合史实。
3.《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该科技成就 ( )A.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解析:选D 火药的发明源于炼丹,并非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故A项错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B项错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唐代后期,故C项错误;火药传入欧洲对推翻中世纪封建统治、实现社会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4.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 )A.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B.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C.融入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D.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解析:选C 农业与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可以看出强调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故C项正确。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检测(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检测(含解析) 高中历史统编版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4124980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7.png)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出国。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华工在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及此后对加州萨克拉门托三角洲开发情况。①②③符合材料信息所反映的史实,B项正确;A项缺少③,排除A项;华工在美国主要不是从事农业方面生产,④错误,排除C项;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2.1850年,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于此(萨克拉门托三角洲),种植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低工资担任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提防,逐渐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被开拓了。结合所学,下列关于这段历史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华工主要来自中国东南沿海②华工为加州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A.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B.世界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应对
C.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起决定作用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
9.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大多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0.全球难民问题产生于国际社会政治、军事、宗教等冲突,其问题的棘手性一直困扰着当今国际社会。全球难民问题已经对目前的区域及国际关系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下列关于国际上对难民的救助措施对应正确的是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表格中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即一些成员国对欧盟决策的不满意度较高,说明欧盟决策与成员国民众的要求存在分歧和冲突,欧盟的邦联体制存在治理困境,从而确定答案。
5.A
【详解】依据材料“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可知,美国优先考虑科技人才和熟练工人,体现实用主义原则,A项正确;材料说的美国,不是世界,排除B项;“消除”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意识形态的对抗,排除D项。故选A项。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849d86125c52cc58bd6be38.png)
山东省岳麓版历史高三单元测试必修三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1.之所以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 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2.智者学派是公元前5世纪出现在希腊的一个新的思想流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B.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决定作用C.主张知识即美德D.创立了逻辑学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了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应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将于的扩展相关联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4.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
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A.“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简化宗教仪式” B.“美德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以人为中心,发展人的个性”5.人们通常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尊奉为人文主义的先驱。
原因是他们①主张君主立宪制②猛烈抨击宗教神学③宣扬人文主义④主张实行三权分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6.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您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牲;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这表明他认为A.人不是上帝创造的 B.人是无理性的C.人的地位在上帝之上D.人是伟大的7.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
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8.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 B.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 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9.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指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10.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11. 下列各项,能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A.反对禁欲主义 B.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C.矛头直指教皇 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12.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
人教版2019年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2019年高二历史必修3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246764804d2b160b4ec04d.png)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湖南株洲二中高二检测)“‘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
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B.甲乙都正确C.甲错误,乙正确D.甲乙都错误解析:选B。
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传统的小农经济的阻碍等,四大发明并未在古代中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出现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环境的差异,故甲、乙的观点均正确,本题应选B项。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指中国古代的() A.印刷术B.天文历法C.指南针D.儒家学说解析:选A。
培根的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革命性影响,它们分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2016·黑龙江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二检测)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
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D.卓越非凡,鹤立鸡群解析:选B。
由材料关键信息“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可知“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不符合材料的描述和史实,C项错误。
由“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可知B项符合题意。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单元测试)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单元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488f2511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6.png)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单元测试)1.如表近代前期世界人口迁移统计表,根据如表可知,当时()A.人口外迁导致欧洲发展进程受阻B.世界贸易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洲C.人口由落后地区迁移至发达国家D.人口迁移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2.有些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在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乃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
这反映出()A.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发明冶金术B.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明传播C.车轮和冶金技术帮助印欧人扩张D.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3.1902年,乔治·梅里爱执导的电影《月球旅行记》在14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从发明机器到登陆月球再到凯旋而归的完整故事。
当满脸含笑的月亮,突然被一颗炮弹射中脸颊,神色顿时沮丧下来,很萌很可爱。
这可用于说明()A.大众传媒的多元价值B.国际局势的日益动荡C.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D.太空领域的大国竞赛4.下面是美国不同时期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示意图,由此可推知()A.移民推动美国多元化的文化格局的形成B.白人移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日益被改变C.移民促使美国主流文化的内在矛盾得到有效解决D.移民解决了美国历史上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5.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化的建筑。
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价:“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
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据此可知()A.碑文掩盖了西班牙殖民罪行B.墨西哥的传统文化消失殆尽C.白人占据墨西哥人口大多数D.墨西哥实行文化宽容的政策6.如图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
其中①①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冷战格局的影响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7.欧洲包括西亚再到印度的诸种语言,包括荷兰语、德语、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以及印度梵语,竟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检测 (1)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单元过关检测 (1)](https://img.taocdn.com/s3/m/9f4d2ac652ea551811a6871e.png)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
”该名言出自()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伯利克里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该段话主张行善,反对作恶,认为无知导致人的恶性,由此可知这是苏格拉底的主张。
2.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
”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
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
”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A.理性主义B.个人主义C.怀疑主义D.人文主义解析:选D。
本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
柏拉图肯定了“人”的价值,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自己”,这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
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他认为()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C.知识即美德,美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解析:选C。
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追求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满,提出“知识即美德”的思想,强调美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4.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
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①诵读古典文化②批判神权统治③鼓吹人性解放④倡导思想自由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C。
本题可用排除法,注意关键词“创造”,即属于文艺复兴的新内容,诵读古典文化显然谈不上“创造”,排除含①的选项即可。
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解析:选C。
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就是弘扬人的本能,这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髓,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是人文主义的表现形式,都涵盖在了人文主义之下。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92b7fc1aa216147917112897.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了一幅漫画(见下图)。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六七十年代D.19世纪90年代解析:选B。
由漫画中“经学难以抵洋枪炮”看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B项合适。
2.鸦片战争爆发后,以林、魏为代表的“开眼看世界”思想萌发,这一思想的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自强”“求富”,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D.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外国进行商战解析:选A。
“开眼看世界”主要内容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
B、C两项都是资产阶级的主张,D项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3.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
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
”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指的是()A.主持虎门销烟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解析:选C。
材料反映当时中国官府闭关锁国,盲目自大。
与此相反,林则徐向西方学习,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4.“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与这一观点相符合的是()A.西学东渐B.中学西传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可变的是“法制”“器械”“工艺”;不可变的是“伦纪”“圣道”“心术”。
说明他们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因而是“中体西用”的思想。
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产生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镇压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C.抵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D.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解析:选D。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最新精编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单元小结阶段质量检测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单元单元小结阶段质量检测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fe745da417866fb84a8efe.png)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为什么现代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分析古代中国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 A.政府是研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普遍重视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论体系解析:解题突破口是解材料,材料一方面指出现代是在欧洲发展起的,另一方面指出古代中国应用技比西方发达。
材料不能体现A;、D不符合史实。
中国古代重视实用技术,轻视论的研究,故答案为B。
答案:B2.(2012·嘉兴业水平检测)围绕“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这一研究性习课题,四位中生各自拟定如下小论文标题,其中比较恰当的是( )A.造纸术——欧洲近代产生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B.指南针——西方文明的引擎.火药——摧毁欧洲封建城堡的有力武器D.印刷术——文艺复兴的根本动力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影响,考查分析、辨别能力。
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发挥了重要作用。
故项正确。
答案:3.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中国( )A.强化训练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解析: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生产方式是封闭的、保守的,在封建时代后期,自然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进而束缚了社会的变革。
答案:A4.(2012·福州高二检测)有西方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技成就是( )A.地动仪B.造纸术.雕版印刷术D.指南针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宋代技”。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c127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2.png)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做好每一份试卷的练习,是对知识的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
今天,你的知识巩固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
”就此观点,甲乙两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B.甲错误,乙正确C.甲、乙都正确D.甲乙都错误解析材料中的观点体现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它是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合理利用会造福社会;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科技发展有不同的作用,对科技的认识和利用不当,会限制或危害社会的发展。
甲乙从不同角度对四大发明的评价都有各自的道理。
答案 C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指中国古代的( )A.印刷术B.天文历法C.指南针D.儒家学说解析培根的话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历史的革命性影响,它们分别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答案 A3.康熙帝在其所编纂的《数理精蕴》一书序言中写道:“天文算术之学,我中土讲明而切究者,代不乏人。
自明季空谈性命,不务实学,而此业遂微。
”这表明康熙帝的认识是( )A.中国的天文算术在清朝时领先于世界B.清朝时期开始出现西学东渐C.明朝出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D.明朝以后天文算术开始衰落解析康熙帝的意思是:我们中国研究天文算术人才辈出,但自从明朝以后人们崇尚空谈,不务实际,才导致了其衰落。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精修订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精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7d75097ed5bbfd0a78567374.png)
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高中历史必修①第三单元水平测试训练一、选择题1.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深远的影响是()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逐渐在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C. 以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2.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
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3.当代英国政治权力的真正核心是 ( ) A.上院 B.议会 C. 首相 D.下院4.现代英国不同政党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对国家政权控制的主要途径是()A.军事斗争B.议会斗争C. 政党斗争D.群众斗争5.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英国首相身兼①国家元首②政府首脑③议会党团领袖④多数党领袖()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A.选民B.国会C.联邦法院D.内阁7.在美国,享有立法权的机构是 ( )A.国会B. 总统府C. 联邦法院D. 内阁8.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9.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依据了谁的思想( )A.卢梭 B.孟德斯鸠 C.伏尔泰 D.康德10.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拥有对法律最高司法解释权的是(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联邦法院1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法国1875年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2.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规定中,不能反映权力制约和平衡的是( )A.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B.国会可以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的否决C. 众议院可对总统弹劾D.国会可征税、征兵、调整国外贸易和州际贸易13.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标志是()A.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B。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测评(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测评(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1d564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1.png)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三单元测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美索不达米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来自北面的入侵者印欧人与来自南面的入侵者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的大河流域地区而展开长达数千年的斗争的历史。
”此观点强调了( )A.人类文明的冲突B.古代战争的目的C.地理环境的影响D.历史形成的残酷2.为了新月地带城市的财富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
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
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A.解决粮食问题B.经济利益驱使C.传播伊斯兰教D.商业活动需要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匈奴首领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2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2](https://img.taocdn.com/s3/m/0574b17cdaef5ef7bb0d3c72.png)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2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1 江南制造总局图2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图3 中国派遣的第一批小留学生图4 汉阳铁厂的炼铁高炉请回答:(1)据上述图片,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4分)(2)洋务派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就自然解决了。
它们为了实践自己的观点作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其实践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参考答案:(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对中国的教育进行了改革;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洋务派注重向西方学习。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努力: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打着“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汉阳铁厂等。
结果: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说明:在近代中国,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就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答第(1)问,一方面要注意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每张图片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
回答第(2)问,要紧密结合洋务派为实现“自强”“求富”所作的努力及其结果进行分析。
在近代中国,造成外患的根源在于政府的腐败,所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22.阅读下列材料:时间华资工厂华资资本1913年698家330824000元1920年1759家500620000元——《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1915年中日代表签订“二十一条”材料三:1914年9月28日,孔子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平天冠,身穿古装服,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演出了民国以来第一次祭孔朝圣的大丑剧。
1915年年底,袁世凯称帝后在天坛祭天(见下图)。
材料四: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532fb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f.png)
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A. 古代政治制度B. 封建社会经济结构C. 世界历史大事D. 古代文化与科技2.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3.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主要是什么形式?A. 国有制B. 私有制C. 集体所有制D. 混合所有制4. 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望远镜5.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哪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6.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政治家?A. 孔子B. 秦始皇C. 汉武帝D. 王安石7. 封建社会中,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A. 手工业B. 农业C. 商业D. 渔业8.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唐诗B. 宋词C. 元曲D. 明清小说9. 封建社会中,皇帝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什么?A. 人民选举B. 世袭制度C. 宗教信仰D. 军事实力10. 以下哪个时期不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时期?A. 春秋战国B. 秦汉C. 唐宋D. 明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13.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强调________和________。
14. 四大发明中,________是中国古代航海和地理探索的重要工具。
15. 封建社会中,________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的重要手段。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17. 描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45ef0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1.png)
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 对于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表达,正确的有 1.②唐朝时草书、行书流行①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臻于成熟④雅俗共赏是行书的特点③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A ①②③④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④ .D2. “含毫势若斩蛟蛇,挫管还同断犀象。
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
一点三峰巨石悬,长( ) 画万岁枯松倒。
叫瞰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
”资料描述的书法形式是A.A B.B C .C D .D 年春晚歌曲《龙文》描述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 3.2010 ) ( 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这类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 A 戏剧表演.B舞蹈艺术. C 书法艺术. D,“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其书体被认为既有审美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价值,又有适用价值,雅俗共赏。
这类书体是篆书.A 隶书.B 楷书.C 行书.D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文学表达由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到句式灵巧,这) ( 大一统的时代背景.A 种现象反应了 5.中国古代文学多元化的创作风格.BC 理性化的思想诉求.世俗化的发展趋势.D)一位外国友人在清乾隆年间进入中国,当时他不可能赏识到( 6.小说《封神演义》.A 版画《感天动地窦娥冤》. B 一幅《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插图.C 京剧《空城计》.D 唐朝以来,商业日趋发展,城市走向繁华,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7. )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④京剧的形成和发展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本”③宋朝民俗画的发展①小说的出现和繁华①②③④. AB ①②③ .①③④ .C ②③④ D.唐诗及从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隆重深邃、简短、精练。
宋词及此后的诸文体 8.更偏向于老百姓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老百姓文学变化的历史原由不包( 括) 商品经济趋势繁华,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A 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感情欢乐.B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老百姓的审美诉求. C.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沟通等多种要素的综合结果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并且有好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过去作9.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并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不过惟利是图,贪) ( 得无厌的形象。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f1bb86bec0975f465e24e.png)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干《资政新篇》2.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洪仁干D.姚莹3.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主要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封建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5.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要分歧是A.要不要反对外来侵略B.要不要维护清朝统治C.要不要师夷之长技D.要不要镇压太平天国6.历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7.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和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9.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提出“*孔家店”的口号,是因为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C.儒家思想日趋反动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10.“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此话出自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李大钊11.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12.近代,对儒家思想冲击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是A.严复B.孙中山C.康有为D.梁启超1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是A.新三民主义B.*思想C.三民主义D.*理论15.*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16.中国*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17.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A.李大钊B.陈独秀C.* D.胡适18.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A.《狂人日记》B.《我之节烈观》C.《文学革命论》D.《文学改良刍议》1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C.为中国*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2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必修3 单元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必修3 单元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58c489d1a37f111f0855b01.png)
必修3 单元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基督教产生于①罗马及其周围地区②巴尔干半岛③小亚细亚④巴勒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下列对西欧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天主教成了当时西欧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B.“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C.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是解放人们思想的惟一途径D.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反封建斗争需要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3、天主教会为拓展自身的势力,发动了以征服“异教徒”为名义的“十字军东征”。
天主教所指的“异教”主要是指A.东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4.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为了:A.免除封建地租 B.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C.取消什一税 D.反对出售赎罪券5、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A、控制者各国的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B、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C、由教士布道,举行圣餐礼D、征收什一税6.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观点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封建贵族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等级思想C.封建制度解体 D.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思想7、胡司宗教“异端”学说与威克里夫“异端”学说相同点是①抨击教士的奢侈与腐败②主张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③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④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制造的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8.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德国宗教改革拉开了序幕B.其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C.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D.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④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 B.加强国王专制统治的需要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D.受德意志路德派宗教改革的影响11、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马丁·路德认为A.赎罪券不能免除教会的惩罚,也不能赦免罪过B.人们靠内心的虔诚忏悔就能够获得上帝的赦免C.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12.英国出现要求清除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的清教徒运动,主要是因为A.天主教会腐败引起教徒的不满B.封建世俗势力要争夺教权C.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D.英国国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1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B、主张国家权力为神所授C、主张政教合一D、教皇权力高于王权14.下列国家或地区在16世纪都进行了宗教改革,其中仍坚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是A.德意志B.英国C.瑞士 D.法国15、对“先定论”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先定论”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②谁是“选民”和“弃民”是通过上帝呼召和赐予体现出来③“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④上帝的先定,可因人的行为而改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6、16世纪末,法国的国教是A、天主教B、加尔文教C、路德教D、清教17、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1·福建莆田)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
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也曾涌现出诸多思想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其中的共同原因和条件是(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②政治发展的需要③社会经济的发展④文化教育的进步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一位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英文资料,发现了一位古代哲学家提出了“know yourself”的哲学命题,影响该哲学家提出这一命题的是( )A.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B.欧洲的文艺复兴C.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D.法国的启蒙运动3.右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C.都重视道德的作用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4.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雕塑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A.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5.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A.《圣经》B.《大卫》C.《九十五条论纲》D.《论法的精神》6.(2011·湖南学业水平测试)文艺复兴时代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国王、贵族、教士、仆人、贩夫走卒等。
其中,他集中批判了教士,这是因为( )A.教士是封建时代最底层的职业B.当时的社会已经普遍不信仰宗教C.教士的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D.教士是当时宗教禁欲主义的代表7.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他借“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 A.苏格拉底B.莎士比亚C.亚里士多德 D.但丁8.(2011·沈阳联考)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
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D.批判神学思想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段议论(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C.肯定知识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观念10.(2011·福建莆田)“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这种质疑一切的情形可能发生在(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1.下列人物中,率先提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的是( )A.但丁B.苏格拉底C.马丁·路德 D.彼特拉克1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马丁·路德13.“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是( )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信仰即可得救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主张因行称义14.“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C.加尔文 D.伏尔泰15.(2011·岳阳)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
其用意主要是( )A.号召人们粉碎教会邪恶势力B.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圣经》C.告诉人们不要信仰上帝D.引导人们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16.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A.洛克B.孟德斯鸠C.伏尔泰 D.卢梭17.“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18.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
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就是知识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伏尔泰——“社会契约”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9.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20.(2011·菏泽)1863年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始了向地下延伸的时代。
城市基础建设向地下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城市化的发展C.城市人口的增加 D.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21.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22.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
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23.19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 )A.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B.开启了人类科学的新时代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学说24.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人创作了右边的这幅漫画,讽刺一位科学家的进化论思想,这位科学家是( )A.达尔文B.达·芬奇C.巴斯德D.伏尔泰25.(2011·哈尔滨)有人说:“14~17世纪,西方出现了近代科学的曙光,而中国则呈现出传统科技的晚霞。
”能支持该说法的一组是( )A.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与《天工开物》B.电磁学的确立与《本草纲目》C.进化论的确立与《农政全书》D.相对论的提出与《梦溪笔谈》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
下面是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请回答:(1)材料一赞美了什么?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核心思想?(4分)(2)材料二的三幅绘画中,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上述思想?你的依据是什么?(3分)(3)依据材料三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2分)(4)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4分)27.(12分)(2011·潍坊)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
(4分)(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6分)(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28.(11分)(2011·山东兖州)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