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着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二章 理论基础
教案(第2次课2学时)【授课题目】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了解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自身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各种理论对教育技术自身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堂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理论学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涉及心理学中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感觉、想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
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机制的心理学理论。
学习理论流派众多,其中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侨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代表人物和观点如下:华生美国-心理学家-约验蓬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途得到了完善的发展。
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第⼀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
《⼤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类,⽽⼤教学论就是把⼀切事物教给⼀切⼈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段;2.该书依据观念⼼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兴趣理论和学⽣的注意⼒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法;4.依据多⽅⾯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主义三⼤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操作活动来进⾏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童中⼼、经验中⼼、活动中⼼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20世纪五六⼗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模式,在教学⽬的⽅⾯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段⽅⾯重视新技术⼯具的使⽤。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2
第三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也被称为教学论,是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及 其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范 围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教学 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
教学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抽象出来的科学知 识体系,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音 反馈
图2.3 香农—韦弗模式
30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2 教育传播的效果
教育传播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共同经验原理 2. 抽象层次原理 3. 重复作用原理 4. 信息来源原理
31
第五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
9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0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 国,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 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和新行 为主义。
目前传播的主要模式有拉斯韦尔的 “5W”模式、香 农—韦弗传播模式和贝罗传播模式。
28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1 传播的主要模式
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图2.2 “5W”模式及其扩展的五个研究领域
29
第四节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第一节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一)中国课程的词源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中国古代课程大多指“学程”,即学业及其进程。
(二)西方课程的词源英国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Curriculum是从拉丁语currere派生而来的,意为跑道,奔跑。
二、几种经典的课程定义1.课程即教学科目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课程是指“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这些科目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
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2.课程即学习经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卡斯威尔和坎倍尔:“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所有经验。
”靳玉乐:课程是"学生通过学校教育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性经验"。
3.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这种定义认为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
这种定义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
课程应该反映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
这种课程的实质在于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结构,强调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
教育科学研究概论
(2)突变论: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 Rene Thom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 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突变论的 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 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 程。
(3)耗散结构论:比利时物理学家、 化学家伊里亚· 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 是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 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 学。
三、问题要有可行性。
四、不当选题: 1、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2、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 3、问题太小,意义不大。 4、经验之谈,不是科研。
第三节 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及 来源 一、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 1、基础性研究课题。 2、应用性研究课题。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 1、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 般从教育理论的发展方面提出课题。 (1)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 盾,而且要提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 盾。 (2)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 论的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 题。
1、文献资料的三种等级: 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 告、档案材料等。是原创文献。但这种文 献分散,不够系统。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 包括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 性。 但这种文献非原创。
2、测试应讲求哪些方面的效度。 (1)课程效度:即教师所编制的 测验所涉及的内容就是课程的内 容,或者是课程内容的重点、难 点。
(2)统计效度:即教师认为班上最 优秀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得到期高 分,各种层的学生,整个测试成绩 呈正态分布。
三、难度和区分度P165 四、百分等级P158
五、测试题的类别及优缺点: 1.主观题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容易实行:一般考试题目很少,出题困 难较小。 可以测出学生的构思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评价鉴赏能力等。 学生有相当大的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答案不一定完全对,也不一定完全错。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基础
霍尔继承了达尔文进化论 的观点,认为“个体发展复演 种系发展的过程”。他被誉为 儿童研究运动之父,是建立以 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先驱, 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主张 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 规律,而不是去遵循来自外部 的规则。
格赛尔继承了霍尔的主张, 并将现代的研究技术运用于他 的研究。格赛尔详细描述了从 新生儿到十岁儿童的发展情况, 确定每一特定年龄儿童的典型 特征,以此作为该年龄儿童正 常发展的指标。格赛尔等人发 展了一套测量工具和评价方法, 用于研究儿童的发展。
二 实用主义哲学 (一)主要观点
反对“二元论” 主张以行动为核心的知识观
(二)杜威及其思想 (三)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方案教学 瑞吉欧教育方案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三 存在主义哲学 (一)主要观点
强调个人选择
(三)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改造主义 艾斯纳的表现性课程目标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一、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环境论图示 二、美国学者的跨文化研究 三、托宾等人的人种学研究 四、美国威斯康辛州开始的 “重新思考早期儿童教育”研讨会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海韫等人提出的“发展和文化适宜性课程” 适合年龄 适合个体差异 社会文化背景
美国教师教育: 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
课程的基础,指的是影响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 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研 究课程的基础,涉及确定课程 的基础学科,考察这些基础学 科对课程的含义以及与课程的 关系等问题。
不施加不适当压力的情况下让儿童发展 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 教师的作用是提供环境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三 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一)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章_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劳动场所中的结构可以反 映在学校和教室中,因为在学校和教室中也强 调对规则的服从对权威的尊敬,对时间的遵守, 以及外部评价等,这样的结构惩罚那些具有独 立性、进攻性、创造性的学生,而激励那些服 从和有规矩的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 适应以后的职业和职务,以稳定社会关系和阶 级结构。
帕森斯的观点:
帕森斯把社会系统、文化系统、人格系 统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认为学校是 使年轻一代社会化的机构,而社会化就 是培养个人的承诺感与能力,这是他们 将来承担自己角色的先决条件。在帕森 斯等人的影响下杰克逊第一次在他的著 作《教育生活》中使用“潜在课程”。
评价:
结构—功能论者,基于社会一致与稳定 的基本前提,强调社会的和谐、统一、 反对冲突、斗争。关注从社会阶层、种 族、性别、社会文化等角度研究学生学 业成败的因果关系,着力寻求课程、教 学体系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和谐一致,在 完成社会角色分配(选择)和使学生社 会化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斯金纳总结出的学习四条规律:
①习得律。 ②条件强化。 ③泛化作用。 ④消退作用 。
主要观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产生由外部 刺激引起,学习的保持是强化的结果,学习的 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积少成多得过程,学习的 结果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外显行为。 主张:课程应强调具体的、分解的行为目标; 课程内容应按照逻辑顺序由简到繁积累而成; 突出对学生的外显行为的评价。
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劳动场所中的结构可以反映在学校和教室中因为在学校和教室中也强调对规则的服从对权威的尊敬对时间的遵守以及外部评价等这样的结构惩罚那些具有独立性进攻性创造性的学生而激励那些服从和有规矩的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适应以后的职业和职务以稳定社会关系和阶级结构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六)经验
• “经验”的三种通俗解释:一是动词形式,意指经 历,体验;二是名词形式,指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 技能;三是哲学概念,指感觉经验,即感觉认识, 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 接触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的 初步认识。 • 杜威认为经验思维有三个明显的缺点:第一,它具 有引出错误信念的倾向;第二,它不能适用于新异 的情境;第三,它具有形成思想懒惰和教条主义的 倾向。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从学校课程诞生之日起,直至17、18世纪,这 一段历史时期的学校课程,我们都称之为古代课程。 在我国,这一时期则延续到19世纪末。
(一)我国的古代学校课程
在我国,从夏商周到清末新式学堂兴办之前, 学校里实施的一直都是古代课程。在漫长的历史进 程中,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对我国的 文化和教育事业影响深刻而久远的主导课程,这就 是“四书五经”和“三、百、千、千”。
• 合理地给课程下定义,首先必须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其次 要有思想和批判能力,最重要的是要熟谙课程领域的各种事 实与理论。
• 试着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你自己对课程的定义,然后和理论 家们的各种定义相对照,看看你究竟持什么样的课程观。
二、与课程定义相关的概念分析
(一)教学内容
• 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 教学内容的外延小于课程的外延,教学内容是课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 • 除了教学内容,课程还包括怎么教的内容。
(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显性课程则是学校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二者是相伴相随的关系。
三、古代学校的课程 (二)西方的古代学校课程
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是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 术”,即文法、修辞、辩证法(逻辑)、算术、音 乐、几何、天文。“七艺”对西方的文化和教育事 业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到了中世纪,教会垄断 了教育,“七艺”的内容被改造为神学的附庸。
校本课程《远方的城市》课程纲要及全部教案
校本课程《远方的城市》课程纲要及全部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概述1.4 课程实施与评价第二章:课程理论基础2.1 城市研究的基本概念2.2 城市发展历程与趋势2.3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2.4 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第三章:城市与文化3.1 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征3.2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3.3 城市文化与城市发展3.4 城市文化交流与碰撞第四章:城市与社会4.1 城市社会结构与变迁4.2 城市社会问题及其对策4.3 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4.4 城市社会福利与保障第五章:城市与环境5.1 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5.2 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5.3 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5.4 城市可持续发展第六章:城市经济6.1 城市经济概述6.2 城市产业结构与升级6.3 城市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6.4 城市经济政策与调控第七章:城市政治7.1 城市政治组织与管理7.2 城市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7.3 城市政治发展及其挑战7.4 城市政治改革与创新第八章:城市交通8.1 城市交通系统及其规划8.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8.3 城市交通拥堵与解决策略8.4 城市交通安全与管理第九章:城市建筑9.1 城市建筑风格与历史9.2 城市建筑设计及其原则9.3 城市建筑规划与城市美观9.4 城市建筑改造与保护第十章:城市生活10.1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与变迁10.2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0.3 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与改善10.4 城市生活与文化交融第十一章:城市教育11.1 城市教育体系与结构11.2 城市教育资源配置与优化11.3 城市教育改革与创新11.4 城市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第十二章:城市科技12.1 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12.2 城市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12.3 城市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12.4 城市科技伦理与科技教育第十三章:城市旅游13.1 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13.2 城市旅游市场与营销策略13.3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13.4 城市旅游与文化传承第十四章:城市比较研究14.1 不同城市发展模式比较14.2 城市化进程的国际比较14.3 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国际经验14.4 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与合作第十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课程回顾与总结15.2 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5.3 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与评价15.4 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与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校本课程《远方的城市》的课程纲要,包括课程背景、理论基础、城市与文化、城市与社会、城市与环境、城市经济、城市政治、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城市生活、城市教育、城市科技、城市旅游、城市比较研究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介绍
一、《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介绍《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东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4学分,安排一个学期学习。
学科背景:《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
近些年来,《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总结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新鲜经验。
这其中不仅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澄清,而且众多的教育实践工作者正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专业指导。
本课程的设置,也就是为满足这种社会需求,首先向教管专业学生开出,相继还会有教育相关专业来共用。
因为这个课程不仅适合教育类本科专业学生学习,同样还可用于中小学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进修培训,因此,我们也要向全社会开放,为满足其他学员对课程与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服务。
二、《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经过整合的学科,是近些年才开始的,以往课程论与教学论是作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本门课程试图将这两个研究领域整合成一个课程。
为了认识课程与教学这门学科的性质,以研究的对象,首先对课程与教学两个基本的概念,及其关系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1.什么是课程课程一词在英语中源于拉丁语,意思是赛马的跑道。
引入教育中具有学习进程的意思,隐喻学校教育中的课业。
这个课业可以理解为规定好的计划,学习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获得的经验?较为常见的说法如,课程是“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对课程概念有不同理解,有关课程的定义就有几十种之多。
有学者将课程的各种含义归纳为四类:即课程是学科:“课程由5个方面的学科构成,即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课程是计划:“课程是为学生提供的一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第二节社会学基础第三节哲学基础第一节心理学基础一、认知心理学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一)皮亚杰理论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1。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是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的.2。
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社会建构理论一批欧洲学者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带入了社会交往的领域,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在儿童的知识建构中起重要作用。
3。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既要重视儿童自身建构活动在儿童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理论和ﻫ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
1。
维果茨基理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2)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3)学习能引导发展;(4)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2.维果茨基理论中三个影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概念(1)“最近发展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
(3)“心理工具"“心理工具” (Mental Tools)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
如各种符号、记号乃至词、语言,而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3。
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2)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使儿童获得成功;(3)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是获得语言的技能.二、精神分析理论与ﻫ幼儿园课程和教学(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以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揭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整而彻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切科学研究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
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
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的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3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人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一规律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在人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世界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学所阐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具体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所当然也应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指南和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39页)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意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这就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就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
不承认或低估意识的反作用和能动作用,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主义强调意识的反作用,与唯心主义史观夸大意识的作用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章 理论基础篇
附语言学流派简介:
总的说来,现在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 总的说来,现在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 个是形式主义,另一个是功能主义。 个是形式主义,另一个是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形成于70年代,零星的功能观点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经出现,但 功能主义形成于70年代,零星的功能观点在前人的研究中已经出现,但 直接先驱是二战时期的布拉格学派。对中国影响较大的系统功能语言 学由Halliday创建。吸收了索绪尔、马泰休斯、布勒、雅格布森、马 学由Halliday创建。吸收了索绪尔、马泰休斯、布勒、雅格布森、马 林诺夫斯基、沃尔夫、弗斯、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成果。以Halliday 林诺夫斯基、沃尔夫、弗斯、叶尔姆斯列夫等人的成果。以Halliday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已形成相当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但 整体上功能主义旨在通过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应实现的功能来描写和解 释各种语言语义的、语法的、和音系的各层次的语言特征(袭放 2003.3)。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研究功能与形式的对应关系,解决语 2003.3)。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研究功能与形式的对应关系,解决语 言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 形式主义公认的代表是Chomsky, 形式主义公认的代表是Chomsky, 认为人的语言中有一个共同的形式即 普遍语法, 它是先天的,是生物秉性, 它决定了人类语言的基本形 式,后天经验是必要的, 但后天经验只决定语言的类型。 “语言习 得机制” 得机制”、“普遍语法”、“语言能力” 普遍语法” 语言能力”
• 声调
– 发音(13和24)——听辨(随意地说 )——巩固 听辨( 听辨 巩固
子弹 党章 贪心 荡漾 南方 健康 寒冷 杭州
辨音能力的培养
• 声、韵、调的分辨 (从单音节开始)
– – – – 拼音听写 相似语音的辨析 辨析声调 听音写出声调, 听音写出声调,然后读熟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的三大基础
(三)人本主义与课程 人本主义是上个世纪70 7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 人本主义是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 它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的。它关注的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是学生 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 学习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习的起因,即学生学习 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这些是使一个人不同 的情感、信念和意图等——这些是使一个人不同 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在他们看来, 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课程 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 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 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现代教育的 罗杰斯认为 悲剧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悲剧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工作者往往认为,只要把课程设计好, 工作者往往认为,只要把课程设计好,教学方法 适当,学生就会学好。其实, 适当,学生就会学好。其实,意义不是内在于课 程的,而是个人赋予其上的。所以: 程的,而是个人赋予其上的。所以:
(1)从出生到七岁:体格发育阶段,由家长 从出生到七岁:体格发育阶段, 训练; 训练; 七岁到少年期:体操、音乐、 (2)七岁到少年期:体操、音乐、读、写、 算的基本知识,由国家控制; 算的基本知识,由国家控制; (3)少年期到十七岁:不仅学音乐和数学, 少年期到十七岁:不仅学音乐和数学, 而且修习文法、文学、地理学; 而且修习文法、文学、地理学; 高等教育: (4)高等教育:为青少年中极少数优秀者实 发展百科全书式的广泛兴趣,包括生物科学、 施,发展百科全书式的广泛兴趣,包括生物科学、 物理科学、伦理学、修辞学和哲学。 物理科学、伦理学、修辞学和哲学。
行为主义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表现在: 行为主义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表现在: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强调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 (1)在课程与教学方面强调行为目标; (2)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到繁的积累; 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到繁的积累; 方面强调由简到繁的积累 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的训练 (3)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 主张采用各种教学媒介进行个别教学 个别教学; (4)主张采用各种教学媒介进行个别教学; 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 模式; (5)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 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 教学技术; (6)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 当今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 当今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单 元教学和个别学习法都是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 元教学和个别学习法都是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的。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序言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教学论研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第二,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三,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
第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第六,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教学论的教育家。
4.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美国教育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A. 不能把学过和真正掌握画等号。
B.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C. 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的基本方式。
D. 真正全面掌握是个长期的过程。
6.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A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B联系实际,学思结合。
C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 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型:课程:即1教学科目;2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预期的学习结果;4学习经验;5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社会改造。
3.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
4.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A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计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的内涵课程的内涵:课程就是课业进程的简称,包括教学科目、讲授顺序、修学时限、考核要求、标准教学的内涵:以教学内容为中介,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的双边整体活动过程。
课程与教学的内涵:师生围绕学校教育目的采用一定方法手段作用于课程的整体活动过程。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第一是哲学基础,第二是社会学基础。
1.哲学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地位:哲学是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都源于哲学,并受一定哲学观念的支配;哲学为课程工作者提供组织学校和班级的框架以解决广泛的问题和任务;哲学成为制定课程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教学结果的标准;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对课程与教学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每一次课程与教学论的质变都是以哲学观的变革为前提的。
2.哲学影响课程与教学论的方式:提供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思维范式、提供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提供课程与教学论建构的逻辑框架。
3.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的发展第一,20世纪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西方教育哲学分为四大流派: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关注点是经典学科、文献分析、永久性课程与教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关注点是必要技能(3R)和学科(英语、科学、历史、数学和外语);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关注点是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运用人类问题和事件、跨学科的科目内容、活动和计划;改造主义教育哲学,关注点是强调社会科学和社会研究方法、审视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关注现在和未来的趋势及国家和国际问题。
第二,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的后现代转向。
后现代哲学的兴起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是以后现代哲学思潮为基础提出的。
第三,随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深化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主要的代表理论有课程与教学认识论、课程与教学价值论和课程与教育哲学等的创生。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学习目标】●理解主要的学习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对比分析各种学习心理学流派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理解对教学设计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理解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及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了解系统科学对教育技术的意义。
如何进行成功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的认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梅瑞尔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科学型的技术”。
在梅瑞尔对教学设计的认识基础上,我妈认为: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
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怎样依据这些理论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进行设计,以人类学习的心理机制为依据探索教学机制,建立教学理论与程序,以便能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
所以教学设计以有关人的心理机制的科学和教学科学为理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获得成功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系统科学作为行为指导,系统科学是进行成功的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一节心理学与教学设计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和动物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了解和探索人类自身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意识、认知、情绪及智力、能力、人格和社会行为等心理现象。
19世纪末,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形成了许多从不同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基础学科包括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物(生理、生化、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应用学科更为广泛,包括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工智能、管理心理学等。
心理学中的学习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比较大,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理论基础的主流。
除此之外,心理学广阔的研究领域对教学设计有借鉴和支持作用,例如情绪、焦虑水平等都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把心里(科)学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综合实践研究_书籍
第一章引言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为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2. 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为课程实施提供参考。
4. 结合实际案例,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功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创新的一种新型课程模式。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1. 素质教育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2. 活动课程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 建构主义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4.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具有一定情境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总结,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者认为,是师生主体间自由交往的过 程,教育中师生都是自由的个体和主体,只有 通过师生主体间精神的交流的心灵的沟通,才 能理解他人和历史,理解自己和现实,而不会 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这样的教育是人整体精 神成长的过程,是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评价:
存在主义教育提倡个性发展、个人自由、 个人的责任,追求课程的个人价值等思 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但其 理论中也掺杂着一些反理性、反科学、 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应加以鉴别和批 判。
3.互动理论的研究
互动理论则是对教育系统中个人行为的 分析。在互动理论中有知识社会学、符 号互动论等典型的学派。学校或课堂是 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 所组成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活或课堂生 活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符号 为媒介的社会互动过程。
知识社会学观点:
知识社会学与人种方法论结合起来,认为知识、 真理、能力、智力以及其他所谓客观现实,实 际上都是在社会中被建构的。代表人物麦克尔 •扬,强调学校是根据对知识的看法而建立起 来的,学术性的知识优于日常常识性的知识, 这种观点被强加给学生,具有这些能够进入教 师抽象知识范围的知识的学生被认为是优秀的、 聪明的和积极的。那些仍然停留在常识和日常 知识层次的的学生被认为是不太优秀的 。
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劳动场所中的结构可以反 映在学校和教室中,因为在学校和教室中也强 调对规则的服从对权威的尊敬,对时间的遵守, 以及外部评价等,这样的结构惩罚那些具有独 立性、进攻性、创造性的学生,而激励那些服 从和有规矩的学生,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 适应以后的职业和职务,以稳定社会关系和阶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德。 其观点: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 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 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社会互动 的起点是在人类心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自我 互动”(即主体我与客体我的互动),而自我 互动又产生于群体互动之中。对于行动者个人 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必不 可少的环境和情境。
1.实用主义课程观
实用主义把经验论以及来自欧洲的哲学与 美国人特殊的科学和宗教观相结合,在美国长 盛不衰。代表人物有:皮尔士、詹姆斯和杜威。 其中杜威的理论在教育中影响最广泛。杜威认 为:经验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连续不断的相互 作用,是有机体与环境、主体与对象的相互作 用。经验既包括沉静的思考又包括积极的行动, 既包括感觉又包括认识。人是知识的创造者, 只有“有用”,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假设和猜测, 才是真知。
1、结构--功能理论
帕森斯等人认为,社会中每一个不同的系统, 包括教育系统都具有与一个更大的系统和它的 其它部分相联系的重要功能。教育就是要通过 对个体进行特殊的训练,使个人能够适应社会, 并与社会融为一体。教育的目的是使年轻一代 系统地社会化,使出生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 “个体我,”成长为“社会我”,要把集体意 识灌输给个体,使其顺应社会方式。
2.冲突理论的研究
美国学者韦伯是冲突理论的创始者。他 认为社会结构是人为的,是可以改变的, 结构本身不具有任何行动的潜力,是统 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特定的地位,保持 对从属阶级的控制而建构的。对于教育 问题冲突理论主要强调教育周期性出现 的动力,以及在社会中资源的不平等分 配。
新韦伯主义:
科林斯、布迪厄等人认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来 自不同身份集体之间的冲突,学校的主要作用 是传递特殊的身份文化。学校的发展并不完全 与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却反映了地位群体之间 的竞争。教育体制鼓励人们将文凭作为荣誉和 声望的标志,因为文凭和文化资本已经成为获 得更高收入和权力的必要条件,结果导致对文 凭的追求更加强烈。
实用主义在课程与教学中主张:
①儿童中心的课程取向 ②心理学化的课程组织 ③课程设计以“做”为中心 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2.要素主义的课程观
巴格莱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民主理想的实现。应该把人类文化发展过程 中所积累的知识设计成各种供学生学习的课程, 并使它们成为精密的和严格的科目。这些科目 所代表的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永恒不变的和共同 的要素。课程要有效地组织这些基本要素,即 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科系统性去组织。
马斯洛的观点:需要层次说
罗杰斯的观点: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导致忽 视情感的交往,造成知情分离。师生关系是绝 对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彼此的信任度低,损 伤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此,他提出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 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 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 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 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1.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第一阶段:20世纪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 立,他认为心理研究只能通过客观观察和测量 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来进行,个体的学习主要 受环境的影响。条件反射(刺激-反应) 第二阶段:二战之后,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操作性条件反射,没有明显 的已知刺激,有机体的行为是自发的(游泳、 开车)。
评价:
行为主义心理学使课程设计、教学过程遵循一 定的顺序与步骤,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知识获得 速度。但同时行为主义把人看成是消极、被动 完全受环境制约的,把人的学习简单化、机械 化,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类最为复杂 的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理解为简单的生物关系、 机械关系,容易导致课程设置、编排的僵化, 教学过程缺乏人性。
2.认知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由于不满行为主义将人类的学习过程描述得过 于简单与机械,布鲁纳和奥苏泊尔等为代表的 认知主义心理学提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认知 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因此应该强调整体,认为 人体对外界的刺激的反应不是彼此孤立的知觉 反应,而是集知觉而成意识的整体反应。
皮亚杰的观点:
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对儿童学习过程的 解释是,在儿童的头脑中,有一个遗传获得的 最初的图式,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不断变化、 丰富起来,每一个认识活动,对儿童都是认识 结构的一次变化。如果儿童的认识结构顺应外 界的变化,这种新的认识就能被同化到自己的 图式中,认知结构同化了新的认识之后,原有 的图式或者说结构就得到了调节,得到认识上 的暂时的平衡。人的学习、心理的发展就是个 人的图式不断丰富、建构、提高、发展的过程。
斯金纳总结出的学习四条规律:
①习得律。 ②条件强化。 ③泛化作用。 ④消退作用 。
主要观点:
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的产生由外部 刺激引起,学习的保持是强化的结果,学习的 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积少成多得过程,学习的 结果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外显行为。 主张:课程应强调具体的、分解的行为目标; 课程内容应按照逻辑顺序由简到繁积累而成; 突出对学生的外显行为的评价。
总结:
在建构主义的背景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 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 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 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 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 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 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存在主义的课程观
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与第一 次大战失败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代表人 物海德格尔、萨特。哲学观点: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自称注重人的存在,注重现实人生, 人可以自己构造自己的意义,既能超越他自己, 又能超越他的文化。既然人的意义是自己选择 的结果,那么,一切都是可能的,人是绝对自 由的,同时人也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4.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位学习者都是运用现 有的知识、兴趣、态度、目标来选择、 解释当前的信息,即学生以已有的知识、 能力主动建立知识结构,知识不是简单 地由教师自然传递给学生,而是需要学 习者主动地建造到自己的脑海里,学生 不是“得到”想法,而是“产生”想法。
建构主义的影响:
首先,课程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而是师 生之间的对话。课程应该考虑知识的不确定性, 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地学习,而不是把 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 其次,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 境要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构成。 课程设计中强调认知师徒制、协作学 习、情境学习、多元观点 。教学过程强调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实现对所学知 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 创始人马斯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 域。人本主义心理学既不像行为主义那样过分 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像认知主义那样过 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 情感、需要与信念等人格的发展,关注学生的 潜能的发挥和自我实现。因而,在课程编制上, 强调“整合课程”、“意识课程”,体现情感 与理智的整合、个人与社会的整合。
二、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基础
课程受社会生活需要的制约。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 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 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 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认为,农民、手工业者只需学习一些体 育、音乐课程,以形成节制的美德;保卫国家的军人 还需要通过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以 训练思考的能力和行军作战的能力。而极少数准备成 为国家统治者的人还要继续攻读辩证法。这种课程设 置与社会等级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三、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
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就有万物本原论和古典 理性主义的分歧,由此产生心与物、经验与理 性、思维与存在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近代哲 学,尤其是黑格尔之后更是呈现门派林立、观 念繁多,各个学派之间也相互影响、融合。应 该说几乎所有的知名的哲学流派都对教育产生 或多或少的影响,有些直接成为课程编制、教 学过程的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