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运用及体现

苏军战士在废墟中激战
(请看视频3,4)在1942年7月对斯大林格勒进行 请看视频3 1942年 了猛烈进攻, 17日 了猛烈进攻, 7月17日,德军在顿河卫战开始了。德军发起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 连续性的猛攻,力图突破顿河防线,而苏军进行 反击。 23日 了顽强的 反击。8月23日,德军付出惨重代价后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 才突破顿 河防线,渡过顿河河曲,开始直接攻击 斯大林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苏联最高统帅部 格勒。在这紧急关头,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 命令该 城守军采取一切措施守住阵地,消灭逼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近伏尔 加河的敌人。在苏联军民的英勇狙击下,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 13日 德军 的锐气受到严重挫伤。到9月13日, 德军 斯大林格勒市, 才攻入 斯大林格勒市,双方开始了更为激 烈的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 城区争夺战。德军为了侵占这座名城,又从
接,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直至红军的全部37个炮兵中队都被消灭或击 37 到了8月底, 溃。到了8月底,B军群终于到达了斯大林格勒北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 侧的伏尔加河岸,而且开始准备渡河南下。在苏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 联防御的最后阶段,苏军只能依靠城中非军事工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 厂的工人组成的“工人民兵”来进行抵抗。坦克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但是只能由工厂的工人 志愿兵驾驶。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兵工厂的生产 志愿兵驾驶。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 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涂上油漆和安 装射击瞄准镜。 装射击瞄准镜。 到了1942 1942年 到了1942年9月1日,苏军只能冒险渡过伏尔加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河来供给己方的部队。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 苏联第62方面军正在顽强抵抗,他们利用每一座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城中的战斗异常残 民房和工厂进行艰苦的巷战。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 1942年 27日发布的第 日发布的第22 酷艰难。斯大林在1942年7月27日发布的第22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原文及译文如下:
孙子兵法第二篇
原文: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而勿攻,受而勿受。

翻译:
军队作战是运用诡计的过程。

因此,应该能够用欺骗来显示不能使用,用欺骗来显示不需要使用,接近作战以显示可以远离,远离作战以显示可以接近,诱敌深入以显示自己的强大,激怒敌人以显示自己的虚弱,保持谨慎而轻视敌人,疲劳敌人而使其崩溃,亲近敌人而保持距离。

如果使用这些策略,就可以取得胜利。

在这篇孙子兵法中,强调了战争中的心理学和策略。

孙子兵法的作者认为,了解敌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模式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通过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欺骗、误导、挑拨敌人,从而占据优势地位。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谨慎、轻视敌人和保持距离的重要性,这些策略可以帮助避免在战斗中遭受重大损失。

除了描述如何取得胜利外,孙子兵法第二篇还探讨了如何制定战略和战术,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和策略,帮助指挥官在战争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这些原则和策略还适用于现代战争,为军事指挥官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作战篇第二[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②,带甲十万③,千里馈粮④,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⑥,日费千金⑦,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⑧,久则钝兵挫锐⑨,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⑩。

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⑾,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⑿。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粮不三载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⒂,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⒃。

力屈、财殚,中原⒄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⒅,甲胄矢弩⒆,戟楯蔽橹⒇,丘牛大车(21),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秆(23)一石(24),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25)。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释]①驰牟千驷:战车千辆。

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辆。

每车配备步兵72人,披甲士官3人,共75人。

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

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性兵车。

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也叫守车、重车、辎车。

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人,炊事员10人,共25人。

辆。

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辆,共有官兵25000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人。

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馈送。

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

这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孙子兵法]讲义3[作战篇]慎战】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讲义3[作战篇]慎战】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讲义3[作战篇]慎战】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作者:三困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兵家修炼》【每周读点兵学,做一个有思想的菲律宾人。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如果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害处,那么也不能完全知道用兵的利处。

其实,不管是用兵作战,还是做其他事情,都是这个道理。

不知道一件事情可能蕴含存在的困难、隐患、危害,就无法关键在于估算做这件事情的真正利益。

用兵之害是什么呢?成本巨大,大到“日费千金”!发动一场战争,需要兵车、战马、兵器、将士、粮草,需要无数支撑后勤的民夫。

正因为战争的耗费如此巨大,所以打久了会极大地消耗国力,极大地降低军队的战斗力,是一件伤筋动骨的事情,处理不当后果将极其相当严重——“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因此,作为军事统帅,一方面要考察清楚成本增加战争成本这个战略问题,搞清楚己方的军事资源能否支撑起几场战争;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战争成本。

大师父提出了两条降低战争成本战法的策略:一是速战速决,打的时间短了,浪费自然也就少了,这是一种节流策略;二是以战养战,从敌国掠夺粮草、马匹等军用物资,以维持我军的战争消耗。

如此战争的成本降低自然就减低了,这是一种开源策略。

不管打不打仗,国家都要为士兵提供粮食,为何打战的时候消耗会如此巨大呢?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不打仗的时候不需要把粮食抽出来前线去,而打仗的时候则要把粮食运送到前线去,这正是导致战争消耗巨大诱发的关键所在。

古代交通很不发达,为了把物资运送到前线,每次发动战争国家都会征调大量民夫用于运送粮草、物资。

一方面,这些民夫未能从事生产,因此会导致民众贫穷;另一方面,国家要为这些民夫提供食物,因此开销要大大增加。

什么样的将领最厉害?很多人会回答说,当然是战无不胜的将领。

其实越战越强的将领才其实是最为厉害的。

“胜敌而益强”,在打仗过程中,通过俘虏敌军士兵,缴获敌军物资,占领敌军城池,而使我军的实力随着胜利而越来越强。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作战篇解析(二)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作战篇解析(二)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作战篇解析(二)
原文: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这样打仗就算能胜,长时间打仗军队疲劳,士气下降。

攻打城池战斗力就会不足,长时间在外打仗。

就会国力(物质,财力)不足。

军队战斗力不足,士气低落,财力不足,物质匮乏,那么诸侯就会趁战争产生的弊端而起兵攻击你,就算有智者,聪明的人,也不能做好战争的善后。

所以打仗可以笨拙,也要快速求胜,没见过打仗巧妙而时间长的。

打仗时间长而对国家有利的,还没有这样的。

因此,不能全部知道打仗的坏处,就不能全部的知道打仗的好处。

深度解析:孙子兵法整体来说从敌我双方分析的一本书,这段话是在作战时,作战后对我方的利弊分析,同理,也可以用分析一件事物的利弊。

事物本质把握清楚才能分析透彻利弊,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会收益匪浅,所以这个时候要学会多角度看同样的事情,从好的方面,坏的方面,从自己角度,他人角度,多人角度去看问题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庙算中提到的多算。

比如一个苹果。

从上面,下面侧面,侧上方等不同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苹果,但是苹果还是那个苹果。

任何事物就像那个苹果一样。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钟:古代容量单位,每钟64 斗。 钟 古代容量单位,每钟 (23)■秆:饲草。■(qí):同萁,豆茎;秆(gǎn),禾茎。 ■ ):同萁 ),禾茎 饲草。 ):同萁,豆茎; ),禾茎。 ):重量单位 (24)石(dàn):重量单位,每石 石 ):重量单位,每石120 斤。 (25)取敌之利者,货也: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取敌之利者,货也: 取敌之利者 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司命: (26)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司命 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译文 译文] 译文 因为吃敌粮食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因为吃敌粮食 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钟;就 地征集饲料1 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地征集饲料 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 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10 辆以上的,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 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己方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精通用兵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 的主宰。 的主宰。
[原文 原文] 原文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萁) ,当吾二十钟, 食敌一钟 一石(24),当吾二十石。 秆(23)一石 一石 ,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25)。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 谓胜敌而益强。 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 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作战篇-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作战篇-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

作战篇-孙子兵法全文带翻译作战篇第二原文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4.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5.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6.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孙子说:按一般的作战常规,出动战车千乘,运输车千辆,军队十万,越地千里运送粮草,那么前后方的军需,宾客使节的招待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供给等,每天都要耗资巨万。

只有作好了准备,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此军队作战,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挫折锐气,攻城就会耗尽人力,久驻在外,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战斗力下降,财力不足,那么诸侯国就会乘机举兵进攻,尽管有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种局面。

所以在用兵上,虽笨拙的指挥官也要速战速决,没有见过讲究指挥工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

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

因此说,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害处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战争的有利之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调,粮饷不再三转运,武器装备在国内准备充足,粮草补给在敌国解决,这样,军队的军粮就能满足了。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

孙子兵法之作战篇第二:原文、译文、点评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运输,运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孙子说:几兴兵打仗的一般规律,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10万,还要千里运粮;那末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外交使节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10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这样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

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让军队长期暴露在国外,会使国家财政经济发生困难。

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虽有很高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秣不三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补给,粮秣就敌国征集,这样,军用粮秣就可以满足了。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是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

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

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

那么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是什么?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孙子兵法原文加译文,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始计篇【原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原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应该以五个方面的情实为纲,通过具体比较双方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毫无二心。

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等。

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地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地等。

所谓“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素质。

所谓“法”,就是指部队的组织编制制度,军官的职责范围规定,军需物资的供应管理制度等。

大凡这五个方面,将领们没有谁没听说过,但只有透彻掌握了的人才能取胜,没有透彻掌握的人则不能取胜。

因而,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

这些条件是: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哪一方占得多?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好?兵力哪一方更强大?士兵哪一方更训练有素?奖赏与惩罚哪一方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

孙子兵法之我见(第二作战篇)

孙子兵法之我见(第二作战篇)

孙子兵法之我见(作战篇)笔者在前面的文章里和大家谈了一下《孙子兵法》十三篇中的《始计篇》,按照顺序笔者将会向大家阐述《孙子兵法》中的第二篇《作战篇》。

“兵贵胜,不贵久”是孙武在这篇文章里提炼出来的核心观点。

这个观点在整部《孙子兵法》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进攻的核心战略。

要速胜,不要持久战,因为对后勤的消耗太大,对人员的消耗太大,对国力的消耗太大。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很容易遭受别人暗算从而面临毁灭的危险。

孙武在第一段主要介绍战前物资准备,需要怎样的准备才可以举十万之师。

“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第二段主要介绍战中物资消耗,长久的战争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第三、四段主要介绍战争的后勤保障,如何才能保证战争补给充足。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第五、六段主要介绍将帅决策,正确解决上述的各种问题。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最后两段点明了全篇的核心,字字珠玑。

很多人都会说这样一句话“商场如战场”。

的确,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这句话在《孙子兵法》中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商场中很注重用人之道,好的领导才能带领出优秀的团队,本篇最后一段“知兵之将,生命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着,是国家安危的关键所在。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精品PPT课件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精品PPT课件

利者,货
所以,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励部
队;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
奖也赏。士兵故。激车在怒战车激战励,中得,财凡车物缴十获用乘战财车已货十奖上赏辆士以兵
上的,就奖励首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把
车,上赏敌人其的先旗得帜换成自己的旗帜,派出自
己的士兵夹杂乘坐;
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
之,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5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 久也。夫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笨拙的方法
是 战兵速争久战持速久而听决而说国,对故利没 国有 家不者看见 有尽,见到 利知未弄 ,巧 是之的 不有持会久有也。的。
事情。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
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
面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
兵之利也。
第二篇
作 战篇
1
一、原 译 文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2
革车孙千子快说乘速:,轻用带便兵的作甲车战十的万原则四,,匹千一马拉般里的要馈车动,粮用 轻,车则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这,里还指要辆向千里
之重外车运重或送车运粮辎食,那么泛前指方军后队方的供经应费,招待国 宾使节的经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
11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 益对强俘。获的故兵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
这就是所谓既战胜俘敌虏人也越加壮大了自
己兵 将。贵,所胜生以用, 民兵不 之作贵战贵久在。速胜故,知不兵宜久之拖。
所以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的“司
命司命”命运,,的国掌家国握安家者危安的主危宰之。主主宰也。
武汉理工大学军事教研室
12
二、中心思想
本篇主要论述的是战争与经济
的关系。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 力的依赖关系出发;重点论述了“兵 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提出了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重要作战 原则。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The Art of War “ Waging War ”【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千乘(shèng)②,带甲③十万,千里馈粮④,内外之费,宾客⑤之用,胶漆之材⑥,车甲之奉⑦,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⑧,攻城则力屈(jué)⑨,久暴(pù)师则国用不足⑩。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dān)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zài),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pí)马,甲胄(zhòu)矢弓,戟楯(dùn)矛橹,丘牛大车, 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秆一石(dàn),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 也。

 【注释】 ① 驰车千驷:驰车,即轻车,通指战车。

驷,古代一车套四马,四马也为一乘。

② 革车:通指辎重车,载衣装战具等。

③ 带甲:春秋战国时期称武装士卒为带甲。

④ 馈粮:馈,运输。

⑤ 宾客:他国派来的使者。

⑥ 胶漆之材:维修作战器械之用的材料。

”⑦ 车甲之奉:修缮兵车盾甲的花费。

⑧ 钝兵挫锐:兵器钝坏,锐气受挫。

⑨力屈:力量耗尽。

⑩ 久暴师:暴通“曝”,晒。

意指军队长期在外作战。

殚货:殚,尽。

指物资耗尽。

不能善其后:不能尽其善计而保全。

兵闻拙速:拙,不灵巧。

速,速胜。

役不再籍:役,兵役。

籍,登记名册。

2.2、《孙子兵法》第2讲:作战篇第二(二)

2.2、《孙子兵法》第2讲:作战篇第二(二)

2.2、《孙子兵法》第2讲:作战篇第二(二)承前启后,明德亲民传递最纯粹的国学精华,最本真的生命力量!主讲 | 涣朴老师内容简要: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役”是服役,不管是服兵役还是服劳役,都属于役;“粮”是从大本营里运粮出来。

善用兵者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盘剥百姓,也不会让自己从大本营里三番五次地运粮。

诸葛亮七出祁山,其中有五次不得已班师回朝,都是因为粮道中断,没有补起来,也劫不到粮草,又不能和魏国开展贸易,因为是交战区,这是善用兵者。

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家的贫穷都是因为要长途跋涉运输粮食,因为不断地抽“血”而没有造“血”,所以,如果要打持久战,一定要在攻取一方战场之后迅速建立后方,提供补给。

日本当年侵略中国,就把东三省、华北侵占,从这些地方获得大量的粮草等补给,包括后来把汪精卫政府诱降过去,想把整个长江流域,华东都作为他的补给。

他们想用“因粮于敌”的战略,而我们不能让他“因粮于敌”,就把他们的支援线、补给线破坏掉,粮道就断绝了。

当时我们的敌后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否则他们前线就会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援。

日本不仅没有从这些地方获得补给,还得从前方战场拉人回去“围剿”敌后工作人员,这就把他们的战线全部拉扯回去。

这是整个战略问题,因为人再勇猛没有饭吃也没有用。

所以劫粮道、劫补给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战术,因为如果补给没有了,战争就打不了。

既不让百姓承受那么大的负担,将士们又能够获得补给,这是需要一个将军反复思考的问题。

如果只会跟朝廷和大本营要资源,久而久之大本营也撑不住。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不停的让大本营千里跋涉的运物资过去,苦的是百姓们。

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一旦不停地从大本营调取物资,慢慢的供求就不平衡了,供应就上不去,货物就一定会涨价,最后穷的还是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就会乱,这是连锁反应。

所以,战争的时候就会物价飞涨,因为供需关系的平衡被打破了。

02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02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作战篇第二(上)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译文:孙子说:凡兴兵备战,比如需轻型战车千辆,辎重战车千辆,穿戴甲胄的作战士卒十万,以及千里迢迢押运粮草的后勤部队,这些都是前方开展军事行动的必要开支。

还有后方的各种开支,比如招待外交使节及其往来的开支,作战物资器械的补充,武器装备的供给等,每天耗费很大。

只有筹措到足够的资金及作战物资之后,十万大军方能开拔出征。

附:任何一场战争都是彼(X)此(Y)双方军事实力(F)的较量“”,所依赖的则是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国力f(X)的强弱。

F X = f(X),其中X = x1 + x2 + x3 ;F Y = f(Y),其中Y = y1 + y2 + y3 。

彼此交战:F = F X F Y。

可依据彼此综合国力的强弱将战争分为:1)彼强此弱:F = F X F Y 。

2)彼弱此强:F = F X F Y 。

3)彼此势均力敌:F = F X F Y 。

作战篇第二(中)其用战也胜(速),久则钝兵挫锐,(久)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译文:动用耗资如此巨大的大军作战务求速胜。

否则,长期行军打仗,就会使大军疲惫,锐气受挫;长期攻城掠地,就会使大军兵力耗尽;大军长期在外作战,就会导致国家财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译文:进一步而言,如果大军在外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兵力耗尽;国内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已枯竭,那么诸侯各国就会乘机举兵对其进攻,到那时即使有智谋之士出谋划策,也难挽救危亡的败局。

所以说,在对外作战的实例中,只听说将帅宁愿表现平庸而求速胜的,没见过将帅追求巧胜而久拖不决的。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更何况战争旷日持久而对国家有利的战例,从来没有过。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解读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解读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解读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意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箕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解读第一段提出举兵前要做那些准备,如: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

同时也说明了战争的高额支出,日费千金。

随后说出战争要速战速决不能够打长久战,久战钝兵挫锐,屈力殚货,诸侯乘其弊而起,带来的弊端,同时对于国家没有益处,也指出不充分了解用兵的坏处便不能明白用兵带来的利益。

例如:长平之战中白起也是利用赵国国力下滑,又急于求胜的弱点,引诱其主动出击而快速地歼灭45万赵军。

试想如果当时赵国坚持采用廉颇将军的坚守策略,由于秦国的供应链过长,即便是取得胜利,对秦国的国力也会大大的消耗。

善于用兵的将领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此处提出以战养战的策略方针。

明确提出依靠自己国家的供给对国力消耗的严重性。

假如从国家运出100车辎重,实际到达前线只有50车,沿途护送的人力也要食用还不算有中饱私囊。

过度征税对百姓的生活也带来极大损害,严重的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废等灾难性的伤害。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 原文+注解+译文

《孙子兵法 》第二篇:作战篇  原文+注解+译文

《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原文+注解+译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②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③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④,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⑥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

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胃矢弩,戟矛橹⑦,丘牛⑧大车⑨,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⑩一石⑪,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⑫之司命⑬,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解:①驷:以四匹马驾驭的轻型战车。

②革车:重车、辎车,用来运载军粮器械。

③馈:运送。

④用:开支。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需的胶和漆。

这里泛指制造与维修弓矢等作战器械的物资。

⑥暴师:军队长期在外。

暴,同“曝”,暴晒、露之义。

⑦甲胃矢弩,戟矛橹:通“盾”。

甲,用来保护躯干的装备。

胄,用来保护头颅的装备。

盾、橹,用来遮蔽身体,特别是石头、弓弩的攻击。

矛橹,《十一家注》本作“蔽橹”。

甲、胄、盾、橹都是防护性的装备;矢、弩、戟、矛都是杀伤性的武器。

⑧丘牛:从兵役中征集来的牛。

⑨大车:主要运载辎重的牛车。

⑩秆:,同“萁”。

秆,禾。

这里泛指牛马等牲畜的饲料。

⑪石(dàn):古代的容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⑫生民:指一般的民众。

⑬司命:宿命,此处引申为命运的主宰。

译文:孙武说:用兵作战,需要的物资准备有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越境千里来运送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⑿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两句是上文的小结论,是说用 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闻,听说。拙,笨。 速,速胜。睹,看见。巧,巧妙。久,长久。 ⒀役不再籍:指兵员不做第二次征集。这是孙子“拙速”的要 求。役,兵役;籍,户籍。 ⒁粮不三载:指出征时,第一次运粮至敌境,以后就因粮于敌, 等到军队凯旋回国时,再运第二次粮食至国境迎接,不做第三 次的运粮。 这也是孙子“拙速”的要求。载,运载、运送。
(二)在进攻作战中宜速胜不宜久拖 孙子从“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 之利”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出发,着重阐述了在 进攻作战中速战速决的战略主张。 他说:“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这话的 意思是说,指挥虽拙而求速胜,决不为稳妥而旷日 持久。 无论古今中外,凡是对敌武装实行战略进攻的一 方,无不主张速战速决,反对旷日持久。反之,实 行战略防御的一方,都主张持久抗击而反对急于求 胜。其所以如此,是由攻防双方战争的政治目的、 经济条件和军事力量等基本条件决定的。
[注释]
①驰车千驷:战车千辆。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sì ), 原指一车套四匹马,这里作为量词,指四匹马拉的战车。 千驷即战车1000 辆。每车配备步兵72 人,披甲士官3 人, 共75 人。千驷,共有官兵75000人。 ②革车千乘:重车千辆。革车,是专运粮食、器械等的辅助 性兵车。这种车子是用皮革缝制的篷车,因此称为革车, 也叫守车、重车、辎车。每车有保管、打柴挑水、饲养各5 人,炊事员10 人,共25 人。辆。千乘,即四马革车1000 辆,共有官兵25000 人。 ③带甲十万:指驰车千乘,革车千乘,共有带甲官兵100000 人。带甲,穿戴盔甲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 ④馈粮:馈(kuì ),馈送。指运送粮食。 ⑤胶漆之材:古代弓箭甲盾的保养维修所必须的胶和漆。这 里泛指制作维修武器装备所需的各种物质。
(三)以战养战
为了解决战争需要和后方补给困难的矛盾,为 了减少财政开支和人民负担,采取这种类似“以战 养战”的方针既可以“因粮于敌”,“取敌之利”, 即军队的作战粮食能在敌国就地解决。又能够减轻 后勤供应上的负担,少征老百姓的赋役。 “因粮于敌”的原则,历来被各交战国所重视 和运用。
பைடு நூலகம்
[原文]
食敌一钟(22),当吾二十钟,■(萁) 秆(23)一石(24),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25)。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 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 之司命(26),国家安危之主也。
(22)钟:古代容量单位,每钟64 斗。 (23)■秆:饲草。■(qí ):同萁,豆茎;秆(gǎn),禾茎。 (24)石(dàn):重量单位,每石120 斤。 (25)取敌之利者,货也: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奖赏的意思。 全句意为,要想夺取放军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26)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
⑥车甲之奉: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车甲,车辆、盔甲。奉, 供给、补充。 ⑦日费千金:形容一天的开支很大。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 位,一金为一镒(20 两或24 两),千金即千镒。
⑧用战也胜:用兵作战宜速胜。
⑨钝兵挫锐:指兵久在外;力量磨钝,士气受挫。 ⑩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经济 发生困难。暴,暴露。
[解说]
本篇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 着重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的进攻战 略,并提出了“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等作战 指导原则。 (一)战争依赖于经济
本篇以10 万部队出征为例,从武器装备等后勤供 应方面进行概算,说明进行战争首先要详细计算战争 的费用、粮食、器械、车马、用具等,这是进行战争 的物质条件。
[原文]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⑿。夫兵久而国利者, 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 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粮不三载⒁;取用于国, 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⒂,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 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⒃。力屈、 财殚,中原⒄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 之费,破车罢马⒅,甲胄矢弩⒆,戟楯蔽橹⒇,丘牛 大车(21),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⑾屈力殚货:屈力,指力量消耗,失却锋利。弹(dān)货, 指物资耗尽。货,财货,这里指经济。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打仗的一般规律,要出动战车千 辆,辎重车千辆,军队10 万,还要千里运粮;那么 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外交使节的开支,器材物资的 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 10 万大军才能出动。用这样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 速胜。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 尽力量,让军队长期暴露在国外,会使国家财政经济 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 济枯竭,则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虽 有很高明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
作战篇第二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①,革车 千乘②,带甲十万③,千里馈粮④,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胶漆之材⑤,车甲之奉⑥,日费千 金⑦,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⑧,久 则钝兵挫锐⑨,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 足⑩。 夫钝兵挫锐,屈力弹货⑾ ,则诸侯乘其弊 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译文] 因为吃敌粮食1 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钟;就 地征集饲料1 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20 石。 要使军队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要使军队勇于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奖赏士卒。 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10 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 夺得战车的人,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己方 车队之中,对俘虏的士卒要优待和供养他们。这就是 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愈加强大。 所以用兵作战最贵速胜,而不宜持久。精通用兵 之法的将帅,是掌握人民生死命运的人,是国家安危 的主宰。
(19)甲胄矢弩:泛指装备战具。甲,护身铠甲;胄(zhòu), 头盔;弩,用机括发箭的弓。
(20)戟楯蔽橹:泛指各种攻防兵器。戟(jǐ),将戈、矛合成一体的一种古 兵器;楯(dùn),同盾;蔽橹(lǔ),用作屏蔽的大盾牌。
(21)丘牛大车:指辎重车辆。丘牛,大牛。
[译文]
所以,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 久拖的。战争持久对国家有利,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不 能完全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好处。 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征集两次,粮秣不三次运送;武 器装备从国内补给,粮秣就敌国征集,这样,军用粮秣就可 以满足了。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是个重要原 因;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飞涨, 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财富枯竭;财富枯竭,就急于加征赋税 和劳役。军力日益耗尽,财力日益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 姓的财物耗去十分之七;公家的资财,由于车辆损坏,战马 疲惫,装备、兵器、战具的损耗以及辎重车辆的损坏,也要 耗去十分之六。 所以聪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补给粮食。
⒂国之贫于师者远输: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是个 重要原因。师,军队。 ⒃丘役:指按丘征集役赋,这是当时人民向统治者交纳的军赋。 春秋末期,仍有井田制。按井田制, 八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 为丘,一丘十六井。每丘出马一匹,牛三头。 ⒄中原:指国内农业发达的中心地区。中,中心。原,原野。
⒅破车罢马:破车,战车损坏。罢马,战马疲病。罢(pí )同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