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合集下载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曲线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曲线
CHJ
Y1
Y2 Y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学·AD-AS· 20
政策含义:
水平的总供给曲线 的政策含义: 增加需求不会造成 物价上涨,只能增 加产出。
CHJ
P
AD1
AD0
P0
E0
AS E1
Yf
Y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宏观经济学·AD-AS· 21
(四)常规总供给曲线
P
C’ A
C
常规下,短期
B
总供给曲线位于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25
三、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P
在产品市场、货 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P0
同时均衡条件下的 一般均衡模型。
CHJ
AS
E0
AD
Yf
Y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宏观经济学·AD-AS· 26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投资减少,AD左移。 P
AS
表明:经济萧条。就业
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分 P1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5
3.所得税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实际收入不变则名义 收入增加,所得税增加,可支配收入减 少,消费水平下降。
CHJ
宏观经济学·AD-AS· 6
4.开放效应(NX效应)
总价格水平上升,人们会用进口来替代出口 从而减少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而总价格水平 下降,人们则会用出口来替代进口从而增加对 国内商品的需求量,这就是开放效应。当一个 经济对外开放时,开放效应就构成了总需求曲 线向下倾斜的另一个原因。
CHJ
Y=f(N,K)
N0
N
宏观生产函数
宏观经济学·AD-AS· 14

易纲《宏观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圣才出品】

易纲《宏观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圣才出品】

第17章 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17.1 复习笔记一、名义刚性名义刚性是指宏观经济中价格水平或工资水平不能进行充分调整的状态,包括名义价格刚性和名义工资刚性两种情况。

新凯恩斯主义者从垄断竞争出发,用菜单成本和近似理性说明名义刚性的宏观经济后果。

1.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提出的一个比喻型的名词,以说明调整价格可能带来的成本,菜单成本的存在会给名义价格调整带来阻力。

2.近似理性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指出,在定价过程中作出非最优选择的企业会遭受损失,但这种损失可能很小,因此企业的惯性价格行为是一种“近似理性”的行为。

如图17-1所示,原来的需求状况下企业最佳利润点为A ,发生需求冲击后企业的最佳利润点为B 。

如果企业维持A 点的价格不变,将获得C 点的利润。

虽然02ππ-较大,但12ππ-却相对较小,此时企业选择不调整价格的损失较小,所以维持价格不变是一种近似的理性行为。

图17-1二、真实刚性 真实刚性是指经济行为人缺乏动机去改变实际工资或实际产品价格,真实刚性分为真实工资刚性和真实价格刚性两类。

1.真实价格刚性在真实价格刚性方面,新凯恩斯主义者主要的解释集中在“密集”市场的外部性、存在搜寻成本、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

2.真实工资刚性(1)不完全竞争产生不完全竞争的原因主要有:工会的存在导致工资的议价谈判,以及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

(2)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主要包括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种:①逆选择是指由于劳动者的异质性,企业对工作申请者的生产率特征的信息不完全,工人在被雇用前关于自身信息自然掌握得比企业多,在雇用成本(如上述那些成本)无法忽视的情况下,企业为避免投入大量资源用以甄别或培训工人,宁愿以高工资向劳动市场发出信号,以吸引相对令自己满意的工人来申请岗位。

②道德风险是指工人在被雇用后,即在签订工资合约后,由于劳动合同不可能很完善,导致工人有机会主义的动机,可能会选择利于自己而非企业的努力程度。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宏观经济学完整习题(附答案)

精选word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发放给贫困家庭的救济金C、经纪人从旧房买卖中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家庭财产保险费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4、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为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A、投资= 储蓄B、投资= 消费C、储蓄= 消费D、总支出- 投资= 总收入- 储蓄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以下(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A、企业的库存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8、安徽民工在南京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中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B、安徽的国民收入(NI)C、南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D、南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9、通货膨胀时,GNP价格矫正指数( )A、大于1B、小于IC、大于0D、小于010、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如果:消费额= 6亿元,投资额= 1亿元,间接税= 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 1.5亿元,出口额= 2亿元,进口额= 1.8亿元,则( )A、NNP = 8.7亿元B、GDP = 7.7亿元C、GDP = 8.7亿元D、NNP = 5亿元12、用收入法计算的GDP等于( )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B、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间接税+利润D、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折旧13、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4、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 )A、因各种原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宏观部分(高鸿业)课后习题答案(12-17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注:12-17章)高鸿业主编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 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

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圣才出品】

第17章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17.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见表17-1)★表17-1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原因考点二:预算赤字衡量指标的问题★★1.政府预算赤字的含义政府预算赤字是政府为其运转而融资所需要发行的新债务量,等于政府支出减去政府收入。

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见表17-2)表17-2政府预算赤字指标存在的问题考点三: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3)★★★表17-3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四: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见表17-4)★★★表17-4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考点五:关于政府债务的其他观点★★★1.平衡预算与最优财政政策大多数经济学家反对要求政府平衡其预算的严格规定,认为应采用最优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有时可能要求预算赤字或盈余。

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见表17-5。

表17-5预算赤字或盈余的优点2.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1)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的三种途径是: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发行货币。

(2)当政府无法通过征收更多税收和发行债券为支出筹资时,政府就会增加货币供给,过多的货币供给会引发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政府预算赤字,它的结束依赖于财政改革(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3)高的债务水平也可能鼓励政府制造通货膨胀。

因为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债务的实际价值会下降。

这就是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通常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再分配。

3.预算赤字的国际影响(1)当预算赤字减少了国民储蓄时,往往会导致贸易赤字。

(2)预算赤字导致的高债务水平会降低投资者对本国的信心,可能引发资本外流;而且高的债务水平会降低一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政治影响。

17.2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资本预算答:资本预算是一种既衡量负债又衡量资产的预算程序,它考虑到了资本的变动。

采用资本预算,净国债等于政府资产减去政府负债。

按现行的预算程序,当政府出售其资产时,预算赤字会减少。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说明1.授课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

2.课后习题范围为:第十三章至第十七章。

3.目前所给出的习题答案主要包括以上各章计算题,其他习题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或读者自学解决。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4.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国民收入=雇员佣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消费者支付的利息6试计算:(1) 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收入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7.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四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③)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②)① 1350元② 950元③ 650元④ 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③)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 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① GDP为13.9亿元② GDP为12.9亿元③ NDP为13.9亿元④ 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D)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净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习题答案宏观经济学第十七章--习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7.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1)谋供需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解答:(1)由ys=yd,得2000+p=2400-p于是p=200,yd=ys=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160-p于是,由ys=yd有2000+p=2160-pp=80ys=yd=2080与(1)较之,代莱平衡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处在不景气状态。

(3)向右位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640-p于是,由ys=yd存有2000+p=2640-pp=320ys=yd=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4)向左平移10%的总供给方程为ys=1800+p于是,由ys=yd有1800+p=2400-pp=300ys=yd=2100与(1)较之,代莱平衡整体表现出来经济处在通缩状态。

(5)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8.引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哪些?答疑:引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1)家庭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2)企业投资市场需求的变化;(3)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4)净出口的变化;(5)货币供给的变化。

引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存有:(1)自然灾害和战争;(2)技术变化;(3)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4)工资水平的变化;(5)对价格水平的预期。

9.设立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市场需求函数为l=y-100r,名义货币供给就是1000,政府出售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精选全文

浙大版《宏观经济学教程》习题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教程》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总产出二、分析与思考1,在总产值中包含着中间产品的价值,如果以各部门的产值总和来合算总产出,则会出现重复计算。

2,因为这只是证券资产的交易,在这种交易中获得的利润或蒙受的损失与本期生产无关。

3,可能会,因为销售的产品可能是上年生产的产品。

GDP与GNP应该以后者,即本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为口径。

因为它是用来衡量国家当年总产出水平的量的。

4,不是,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GNP或GDP中减去折旧、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障支付、个人所得税,再加上转移支付得到的。

5,购买住宅属于投资行为,因为西方国家的消费者购买或建造住宅一般都是使用银行贷款,而且住宅也像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样,是一次购买、长期使用、逐步消耗的。

6,一般中间产品在当期生产中全部被消耗掉,其价值完全包含在产品的销售价格中。

而,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则是被逐步消耗的,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成本的仅仅是固定资产中部分被消耗掉的价值,即折旧。

7,不是。

因为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不只是在消费最终产品上。

8,不是。

总产出包括的是净出口,对外贸易规模大,如果进口大于出口,则总产出规模不会因对外贸易规模大而变大。

9,可以。

因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是消费价格平减指数,平减指数可以衡量物价水平变化,所以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率。

10,不一定。

因为购买力平价在计算时有样本选择的典型性与权重确定上的困难,不能很好地反映两国货币实际比率。

三、计算题1,解:Y = C + I + G + NXGNP=8000+5000+2500+2000-1500=16000NNP= GNP-折旧NNP=16000-500=15500NI= NNP-间接税NI=15500-2000=13500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政府转移支付PI=13500+500=14000DPI=PI-个人所得税DPI=14000-(3000-2000)=13000第二章 消费、储蓄与投资二、分析与思考1,不包括公共产品的消费。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17章)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17章)
24
由(1)式可见,合意经济增长率的取值与储 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比率成反比。或者 说,较高的储蓄率、较低的资本产出比率可 以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若资本产出比率 给定,则合意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 储蓄率的高低。
如果改变对资本产出比率a的表达,那么, 合意经济增长率可以得到另外一个表达形式 。令σ为资本产出比率a的倒数,即
25

σ=1/a=Y/K
σ被称为资本生产率或资本效率系数。在上 例中,若K=4,Y=1,则σ=0.25。这表示 在某一技术状况下,1元资本可以生产0.25 元产出。
利用资本生产率σ的概念,合意经济增长率 可以表达为:

Gw=ΔY/Y=sσ
(2)
26
该式表明:合意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与资 本生产率的乘积。显然,合意经济增长率的 两个表达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14
有保证的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亦称合意增长率,是指使各
年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的增长率。换言之,在 这里正要研究:总产出按怎样的比率增长才 能保证各年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在不考虑技 术进步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之所以发生,必 定是由于各年生产要素的投入,包括劳动的 投入和资本的投入,要多于前一年。
中级宏观经济学
常州大学 季小立
第十七章 经济增长
关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问题以及典型事实 2、均衡增长的条件 3、均衡增长的机制 4、知识充当的角色 5、促进增长的政策
2
1、经济增长问题以及典型事实
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段较长时期内一国国民生 产总值不断增加的现象。以Yt表示t期国民 生产总值,Yt-1表示前一期国民生产总值, 则t期经济增长率
12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略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解答: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

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解答: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4.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解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出清,这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

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

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解析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17.宏观第十七章-思考题答案详解

17.宏观第十七章-思考题答案详解

17.宏观第十七章-思考题答案详解第十七章思考题解析一、思考题A:基础知识题1、A2、D3、A4、C5、A 6、C 7、C 8、D 9、B10、A 11、B 12、A 13、B 14、D 15、D16、A 17、C 18、D二、思考题B:名校试题或历年考研真题1、表示实际国民收入的需求与价格水平的关系。

总需求函数的图像叫做总需求曲线。

2、财富效应(The Wealth Effect)是指由于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金融资产持有人财富的增长(或减少),进而促进(或抑制)消费增长,影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MPC),促进(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

财富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

3、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4、答: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数量关系。

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23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

7、答: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需求增加即总需求曲线向右平易,两曲线交点也向右平移,因此,价格不变,产出增加,也就是国民收入增加。

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常规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8、答:上述说法没有问题,价格上升往往和总需求充足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希望看到温和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这句话是说,当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增加,供给不变,价格会上升,导致厂商的收入增加,利润增加,就会扩大生产,导致就业增加,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我们有时希望看到温和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但总需求曲线又告诉我们,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总需求量的减少。

这句话是说价格变动的财富效应,当价格上升时,会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进而减少需求。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十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十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十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

现用图1—62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62分上下两部。

上图为IS —LM 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 的数值为时,此时的LM 曲线与IS 曲线相交于点,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现在假设P 由下降到。

由于P 的下降,LM 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点。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对应于上图的点,又可在下图中找到。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 的变化,LM 曲线和IS 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 和p 。

于是有许多P 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 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2、解答: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7-18章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7-18章

第十七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解答:(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则均衡的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影响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

2.说明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

解答: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中央银行随时准备按事先承诺的价格从事本币与外币的买卖。

以美国为例,假定美联储宣布,它把汇率固定在每1美元兑换100日元。

为了有效实行这种政策,美联储要有美元储备和日元储备。

一般来说,固定汇率的运行是会影响一国货币供给的。

仍以美国为例,假定美联储宣布将把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100日元,但由于某种原因,外汇市场均衡汇率是1美元兑换150日元。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套利者发现有获利机会:他们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用2美元购买300日元,然后将300日元卖给美联储,从中获利1美元。

当美联储从套利者手中购买这些日元时,向他们支付的美元自动地增加了美国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增加直到均衡汇率降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

如果外汇市场均衡汇率为1美元兑换50日元,则市场的套利者通过用1美元向美联储购买100日元,然后在外汇市场上以2美元卖出这些日元而获利。

而当美联储卖出这些日元时,它所得到的1美元就自动地减少了美国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下降直到均衡汇率上升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

3.假设一国的出口方程为X =A-my 。

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当A 增加时,IS 曲线又发生什么变化?解答:由所给条件,有如下开放经济下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y =c +i +g +(X -M ) (1) c =α+β y (2) i =e -d r (3) g =g 0 (4) X =A -my (5) M =M 0 (6)将式(2)至式(6)分别代入式(1),经整理有y =α+e +g 0+A -M 01-β+m -dr1-β+m(7)式(7)即为开放经济下的IS 曲线的代数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一判断题(×)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二、选择题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C.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D.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4. (A)5. 当(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P→△m=-h*△r h大,△r则小,△i小,△y小;△i=d*△r,d大,△i大,△y大。

应该选择D,因为题目是需求曲线变得更陡峭,理由是正确的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B.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D.货币供给量较大6. 总需求曲线( D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7. 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B )。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8. 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B )。

A.20单位B.399单位C.800单位D.80单位9. 以价格为纵轴,收入为横轴的坐标系中,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D )。

A.与横轴平行的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的曲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10.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C )。

A.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B.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C.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D.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11.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B )。

A.经济中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经济中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C.在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D.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12.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的减少会引起( D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3.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B )。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14.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A )。

A.长期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都有可能D.都不可能15.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A )。

A.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16.当(C ),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该题目不要讲解,题目不严密A.产出水平是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时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时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时D.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时17.如果( C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正相关。

A.摩擦性与结构性失业存在B.劳动力供给立即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作出调整C.劳动力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供给却不受影响D.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但劳动力需求却不受影响18.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B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19.与上题中假定相同,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的供给,将( C )。

M↑y不变P↑W=Pw 也上升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上升C.增加名义工资10%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20.与上题中假定相同,若政府支出增加,则(A )。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21.与上题中假定相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则( B )。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水平下降22.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D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23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D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2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ABCD)。

A.价格水平上升,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净出口会减少D.价格变化引起可支配收入变化,从而消费变化25.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可以直接决定(AC )。

A.均衡国民收入 B.投资 C.价格水平 D.利率26.考虑能够使得总需求曲线更加陡峭的因素,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B)。

A.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敏感 B.投资对利率变化不敏感C.边际储蓄倾向比较大 D.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不敏感27.能够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向右的政策因素有(ABCD)。

A.政府购买增加; B.私人投资增加C.货币供应量增加 D.转移支付增加28.下列哪些理论可以说明供给曲线为正斜率的(BCD)。

A.工资和价格刚性理论 B.货币幻觉理论C.价格粘性理论 D.工资粘性理论29.短期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一般可能有以下状况(ABC)。

A.滞胀 B.衰退 C.过热 D.通货膨胀三、计算题1.如果总供给曲线为ys=2000+P,总需求曲线为yd=2400-P,(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上升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并将结果与(1)比较。

注意:需求上升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截距的变化,不改变斜率的哦(3)如果供给减少10%(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将结果与(1)比较。

(4)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1)由yd=ys得:2000+P=2400-P,于是P=200,ys=yd=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

(2)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2640-P,于是,由ys=yd有:2000+P=2640-P,解得P=320,ys=yd=232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3)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ys=1800+P,于是,由ys=yd有:1800+P=2400-P,解得P=300,ys=yd=2100。

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

(4)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

2.(1) Yd=Y-T得C=800+, 由Y=C+I+G+Nx得,请注意因为字母大写还是小写在宏观里有特殊的含义,如果大写是名义量,小写是实际量,请注意。

讲解时,请用规范的IS、LM 方程进行讲解y=800++200-80r+++400 得 =1500-100r (1)又货币需求函数为700/p=(2) 联立(1)(2)得y=1000/p-15000/7 即为AD曲线方程。

(2)根据(1)中方法解得政府购买增加到470后AD曲线为y=1000/p+15700/7 将Md=700 P=1代入货币需求函数可得r=. 则I=200-80()+=. 两次求得的总需求曲线分别求出y1=1000+15000/7,y2=1000+15700/7 则△I=(y2-y1)=14 由于△I为正值,即未增加政府购买时的投资量较大,因此产生14的挤出效应。

四、简答题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

(2)a. 由凯恩斯提出的价格变动的利率效应:物价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产品市场投资需求和居民户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b.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上升,人们会变得相对富裕,于是消费水平相应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c.税收的影响: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的名义收入增加,进入更高的纳税档次,从而使人们的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下降,进而使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下降。

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降低。

*d.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物价水平下降,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比较便宜,替代作用使进口下降和出口增加,净出口和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