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最新版)
近代历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侵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参考: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由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原有地主和农民阶级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工人等新阶级。
(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演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任务发生了变化。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参考: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列强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利:(1)列强入侵,使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深受灾难。
(2)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掠夺财富,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4)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5)破坏了中华文明利:(1)利于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的传入,利于解放人民的思想(3)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投入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重要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综合实力),必须从根本上铲除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4、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根基(4)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的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落后性、腐朽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无法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4)在军事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5)未能正确对待儒学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的参考答案: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之一,请简要谈谈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开启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
这场革命的最重要影响之一是打破了封建帝制的传统框架,为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提供了契机。
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觉醒和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们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重要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请简要描述五四运动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之后逐渐兴起的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是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了对中国不利的《凡尔赛和约》,引发了广泛的民族愤慨和抗议情绪。
这场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列强的侵略,并主张中国独立、自由和民主。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是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抵抗情绪,为中国革命的兴起铺平了道路。
五四运动也促进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变革。
在这场运动中,许多知识分子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理念,主张彻底改革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
这场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现代化进程,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标志,请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1、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2、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标准答案(全)

八七会议——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彻底清算了大 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 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 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 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 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 心道路的开辟,依靠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 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 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国民党政府由于它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 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在大后方便已严 重丧失人心。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派出的 官员到沦陷区接收时,把接收变成“劫收” 。 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 迫切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为了筹措内战经 费,国民党政府除了对人民征收苛重的捐税以外, 更无限制的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 业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从根本上摧毁 中国封建制度根基,是社会的大变革;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 动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战线。国民党对民主党 派迫害;国民党当局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 亡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同国民党政 府作斗争(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 ; 全国解放战争的快速与胜利发展 这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 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方针:《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开辟敌后战场与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 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 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为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把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成真正的抗日民主模范区 政治:建立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政 权),实行充分民主的选举制度 经济:各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主要发展农业、 商业,如大生产运动。 文化: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吸引了大批进步知识分 子,延安更是中国知识分子实现理想的热土。 推动国民党坚决抗战,促进国统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 化工作;争取各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篇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2015年修订版)】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革命任务开始变化,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中国近现代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学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革命与现代化。
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的。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并为此开辟道路。
同时,也只有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三、有人说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你如何认识这一观点?殖民侵略的本质是什么?1、这一观点总体上是错误的、片面的。
这是因为:(1)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过程看,伴随着侵略确实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等所谓“文明”的东西,但这是副产品,附属品,其主要目的是侵略,是为了实现侵略而不得不这样做的。
;(2)从列强侵略的目的、结果看,侵略的目的是变中国为殖民地,是发展他们自己的资本主义,而不是中国的资本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第四,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近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慢,力量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最新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近代史课后答案~安娜与七七倾力奉献~比较精简的版本,资料来源以老师PPT为主,书本、百度文库为辅,亲们答题时还要自己编一些哦~打印时把这段话删了正好六张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1)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
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4)革命性质、任务发生变化。
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传统的农民战争→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反之,则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两者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起决定作用。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3)基本特征:①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成为阻碍中国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黑暗衰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③中国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发展,但是力量薄弱;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⑥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但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阶级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主要是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战后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的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复杂化。
2资本主义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主要带来的是消极方面的影响和破坏性的灾难:(1)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索要赔款,抢掠财富。
(2)控制中国的内政与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2)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为了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4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其次是帝国主义立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2)教训:a在近代中国,要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推翻腐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技方面奋起直追,进行现代化建设。
5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5)冲击了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统治。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②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③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④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

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篇一: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最新版)】>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一、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年至1949年间,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制度为目标,推动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场人民大革命。
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领导权的转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领导权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军事斗争以及土地革命,逐渐建立农村根据地,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起游击队和正规军队。
2. 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了推动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积极发起和参与各种抗日救亡运动,并通过形成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联合各阶级、各民族和各政党,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这一战略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更多的人民群众支持,并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打倒三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即“打倒三座山”。
通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广泛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打破了封建社会的束缚,摧毁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为后来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4. 土地革命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而土地革命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任务。
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动农民革命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5. 战争与和平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在长时间的革命战争中总结经验,根据战争发展规律和国际斗争形势,灵活运用战争与和平的转换策略。
在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国内和平谈判,通过政治手段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
二、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树立了崇高的革命党的形象,并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主要表现如下:1. 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起到了指导和组织的作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和综合题及答案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5篇范例)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5篇范例)第一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第一讲如何从史论结合的角度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消极影响:1、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仅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而且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
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为担保,这实际上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
而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枢纽,凭借各种特权和雄厚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活动,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同时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訢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5、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积极影响: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
2、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3、西方列强的入侵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目录上编综述:(2-4)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4-6)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6-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9-10)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10-12)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2、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3)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3-15)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5-17)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之行的路线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4、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7-18)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下编综述:(18-21)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从新中国成立取得了那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21-2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和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3-25)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5-27)1、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2、怎么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2)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4)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5)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5)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5)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上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6)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8)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2、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8)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9)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1)4、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主义”纲领的内容、意义和局限性有哪些?1924年提出的“新三民主义”有哪些新的变化? (12)2.为什么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15)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6)4.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17)第四章开天辟地大事变 (19)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20)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1)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1)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22)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22)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4)1、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24)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24)3.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 (25)4、为什么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25)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27)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人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7)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27)3、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28)下编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30)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0)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30)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2)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4)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34)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34)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35)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纲要课后题总结综述风云变幻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社会性质是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科学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第一,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索要赔款,抢掠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第二,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第三,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第四,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然,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侵华有功”。
2.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具有什么意义?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
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享乐,特权思想膨胀。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意义: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5.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历史教训:1.洋务运动并不触动腐败的社会制度,只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不可能取得根本性成功。
2.洋务企业的利润,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洋务派没有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资本家,而是形成了垄断企业,以此作为自己在旧的统治制度中争权夺利的资本。
3.洋务派办的企业,管理方式落后,导致成本高、亏损大、产量低、质量劣,形成营私舞弊,贪污中饱,用人惟亲,冗工滥食的局面。
这是用封建制度经营新式企业的必然后果。
实践证明,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就完全办不好近代新式企业。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必要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第一,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如下: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