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分类
七大汉语方言
![七大汉语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557c30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e.png)
七大汉语方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它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所使用。
汉语其中包括了众多的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着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
在这众多的方言中,有七大汉语方言是最具代表性的,它们分别是普通话、粤语、闽南语、客家话、上海话、吴语和湘语。
这些方言分布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对人们的生活、文化和交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七大汉语方言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讨。
普通话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它基于北京官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发音。
普通话的基础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古典北京话,当时的北京话已经成为文官和功臣之间日常交往的标准语言。
在清朝以后,北京话成为了民间的通用语言,并在现代汉语标准化的过程中被普遍采用。
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建立了国语推广会等组织,用以推广普通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话成为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在1980年代,国家实施了普通话推广计划,普通话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粤语粤语是中国南部广东省、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粤语支的一种。
据考证,粤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西南部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粤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特有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
粤语在广东省和香港地区非常普遍,而且在海外的华人社区也有着广泛的使用。
粤语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广东省和香港地区的语言之一,与普通话不同,粤语在这些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粤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方言之一。
闽南语闽南语是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区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闽语支的一种。
闽南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海南岛及其周边地区,它集中在福建南部和广东东部的一带,并且广泛分布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人社区。
闽南语有着与普通话截然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特点,是福建省和东南亚地区的重要方言之一。
客家话客家话是中国南部地区客家人所使用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官话支的一种。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语系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语系](https://img.taocdn.com/s3/m/802382d4240c844769eaee4b.png)
中国汉语七大方言的标准语语系1、北方话(简称:北语):北京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2、广东话(简称:粤语):广州话为标准语(影响力强)3、江浙话(简称:吴语):苏州话为标准语,今多以上海话为其代表。
4、福建话(简称:闽语):厦门话为标准语,但影响力不强[我觉得嘛,在国内一般,但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还是影响力挺大的]5、湖南话(简称:湘语):长沙话为标准语,影响力不强6、江西话(简称:赣语):南昌话为标准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梅县话为标准语,影响力比较强在广东省的梅州、河源客语区。
其他地方或省份的客语区其影响力不强1、粤方言粤方言又称粤语或广东话,通行于广东省大部份地区,广西自治区的南和东部及港澳地区。
以广州话为代表。
此外,东南亚、南北美洲、欧洲各国、澳洲、南非等国家的华侨、华裔近90%的人都来自粤方言区,所以国外的唐人街里最流行的中国汉语,多为粤方言。
粤方言在国外不但是一种最普遍和流行的汉语外,在国内它又是一种强势的方言。
粤方言内部被分为8个片,但语音与标准粤语广州话相对来说比较一致。
(1)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海片,通行地域: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部份县市和广西梧州地区。
(2)以台山话为代表的四邑片,通行地域:广东江门地区(新会、台山、江门市、开平、恩平和鹤山一部分)。
(3)以韶关粤语为代表的粤北片,通行地域:广东韶关地区,阳山、佛岗和英德市一部分。
(4)以阳江话为代表的高阳片,通行地域:广东茂名地区和阳江地区。
(5)以广西钦州话为代表的钦廉片,通行地域:广东湛江地区、广西钦州地区和广东雷州地区一部分。
(6)以惠州粤语为代表的惠河片(此片曾被棚民学者误为棚民方言的分支,尤其是广东河源居民,他们也象棚民研究者误认了自己是棚民人)。
通行地域:广东惠州地区、河源地区和揭阳地区的普宁、揭西一部分,汕尾地区的陆河县和梅州地区的五华、兴宁一部分。
(7)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通行地域:广西南宁地区、玉林地区一部分。
中国七大方言[中国七大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中国七大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347e2f3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f.png)
中国七大方言[中国七大方言]1.北方方言1)华北官话即狭义的北方话,它通行于北京、天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其中东北三省和河北省的方言最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山东、河南的官话各有特色,近来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可以另立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两支。
其中中原官话包括山东、河南部分地区以及长江以北的徐州、阜阳、陕西的西安、山西的运城等地区。
2)西北官话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官话。
山西及其毗邻陕北部分地区、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保留古入声字,自成入声调,不同于一般西北官话,也不同于华北官话,近来有学者认为可根据'有入声'这一特点另立'晋语',从官话方言中独立出来。
与此同时,有学者提出西北官话作为官话方言的一支,范围宜缩小到只包括甘肃兰州、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改称'兰银官话'。
3)西南官话通行于湖北省大部分地区(东南部、东部除外)、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汉族地区以及湖南、广西两省北缘地带。
西南官话地域辽阔,但内部比较一致。
4)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安徽省长江两岸地区,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一带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
江淮官话是官话方言中内部分歧较大、语言现象较为复杂的一支。
其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历来不少语言学家认为可以从官话方言中分出,独立为皖南方言或徽州方言。
2.粤方言①粤海片,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南和部分粤北地区,是粤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一个片,以广州话为代表,它在粤方言中有很大的代表性和影响。
②四邑片,主要分布在台山、开平、恩平、新会、斗门等县,以台山话为代表。
③高阳片,主要分布在湛江市、茂名市所属各县和江门市所属的阳江县和阳春县,以阳江话为代表。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5c8548c680203d8ce2f2431.png)
实用信息: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方言中国七大方言概述1.北方话(简称:北语)2.广东话(简称:粤语)3.江浙话(简称:吴语):4.福建话(简称:闽语):5.湖南话(简称:湘语):6.江西话(简称:赣语):7.客家话(简称:客语):1、北方方言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
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
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吴方言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
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
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
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
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
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
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
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
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方言
![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69215f7b58fafab069dc0250.png)
北方方言(北方话,简称北语)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 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 吉 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 分 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 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 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湘方言(湖南话,简称湘语)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 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湘方言 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 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 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 城市中。
吴方言(江浙话,简称吴语)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 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 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 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 (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 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汉语方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
![汉语方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0280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e.png)
汉语方言学教程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它拥有许多不同的方言。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方言的学科,它关注不同方言之间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将总结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汉语方言的分类、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汉语方言的分类1.官话官话是指中国的官方语言,通常指的是普通话。
它是中国国家通用的标准语言,是中国政府和教育系统所采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一种语言。
2.其他方言除了普通话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方言,如粤语、闽南语、上海话、四川话等。
这些方言通常是特定地区的语言,与普通话有明显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3.方言的分类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汉语方言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划分为东南方言、闽南方言、粤语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闽东南方言、乡村方言等。
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三、汉语方言的语音1.声调汉语方言的声调是指音节的音高和音调,它是汉语方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不同的汉语方言有不同的声调系统,例如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而粤语有九个声调。
2.辅音汉语方言的辅音也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普通话中没有浊音,而粤语中有浊声子音。
另外,一些方言还有特定的辅音,如上海话有浊擦音。
3.元音元音也是汉语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方言之间元音的发音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粤语中有六个元音,而普通话只有五个元音。
四、汉语方言的词汇1.同义词不同的汉语方言有不同的词汇,有一些词语在不同方言中有相同的意思,但发音和用法却有所不同,可以称为同义词。
2.方言词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方言词汇,这些词汇通常只在特定地区或社群中使用。
例如,粤语中有很多特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并不常见。
3.借词汉语方言中也有许多借词,这些词汇通常来自其他语言或方言,如粤语中有很多借自英语或广东话的词汇。
五、汉语方言的语法1.语序汉语方言的语序有一定的差异,例如普通话中的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上海话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
中国方言的分类与特点
![中国方言的分类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9062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5.png)
中国方言的分类与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各个地区都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方言。
方言是指在某个语言文字体系下,由于地域、群体、历史等因素而形成的各个地区特有的语言变体。
方言的分类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地域特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方言的分类和特点,以增进大家对中国语言多样性的了解。
一、方言的分类中国方言的分类可以按照地域、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进行。
在地域分类上,中国方言主要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华北方言区、东北方言区、华东方言区、中南方言区、西南方言区、西北方言区、台港澳方言区。
每个方言区内部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方言组。
比如华北方言区可以划分为京、津、冀、晋等多个方言组。
在语音分类上,中国方言可以分为激烈声母、轻声母、普通声母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方言在发音上有一定的差异。
在语法分类上,方言可以根据句式结构、词序等进行分类,比如宾主语序、主宾语序等。
在词汇分类上,不同方言区的俚语、习语、谚语等也有所不同。
二、方言的特点中国方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中国方言的数量非常庞大,涵盖了各个地区的语言表达特色。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方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差异。
2. 音调系统:中国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音调的存在。
方言区内的语言在音调的使用上有所差异,这也是中国方言间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某些方言中,音调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义。
3. 声调刚度:与许多其他汉语方言相比,中国方言的声调刚度相对较大。
这意味着在方言中,不仅语音的音调变化多样,而且语气的调节幅度较大。
方言的声调系统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
4. 词汇差异:中国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些词汇差异体现了方言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跨方言交流的困难度。
5. 俚语与习语:中国方言区内的俚语和习语也有所不同。
这些方言俚语和习语是当地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方言区的习俗和社会风貌。
汉语言有多少方言?方言区的分布是怎样的?
![汉语言有多少方言?方言区的分布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4ba2b2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4.png)
汉语言有多少方言?方言区的分布是怎样的?语言学家根据汉语方言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
在这七大方言内部,仍存在不同的次方言区。
在地理上的方言分歧也是很明显的。
相隔几百公里,用北方话的北方人一般可以相互理解,但某些地区语音和词汇的变化也是很大的;然而在中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山区,例如福建,相隔只有十公里的当地居民也许已经不能互相理解了。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方言”。
指北方地区、湖北大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
北京话、天津话、东北话、西安话以及南方的成都话等都是北方方言的代表。
北方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
使用这一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70%。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
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现在已经只剩下“-n,-ng”。
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在失去清浊对立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
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
这在其他方言中比较少见。
吴方言:在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使用。
典型的吴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
其中安徽西南部受赣方言影响,浙江南部保留了较多古代百越话特征,以至不能和作为典型吴语的太湖片吴语通话。
使用人数大约为总人口的8.4%。
这种方言的对清浊辅音的区分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客家方言:在中国南方的客家人中广泛使用,包括广东东部、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等地,以梅县话为代表。
虽然是一种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影响中形成的。
客家话因而保留了一些中古中原话的特点。
使用客家话的人口大约占总人口的4%。
闽方言:在福建、海南、广东东部、菲律宾、台湾、新马等东南亚国家与其他海外的一些华人中使用。
由于闽语的内部分歧比较大,通常分为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闽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和闽中方言。
十大汉语方言
![十大汉语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7edcb2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b.png)
十大汉语方言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官话方言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具体包括以下几种: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燕京官话西北官话上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湘语粤语闽语吴语吴语,又称吴方言、吴越语、江南话,是现代汉语的方言之一,一般以苏州话为代表,也包括上海话、浙江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部分地区。
粤语粤语,又称广东话、粤方言、粤语、广东话、粤语,也称为广东话或粤语。
七大方言中唯一一个拥有完善文字系统的方言。
闽语闽语,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包括闽北语、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莆仙语。
客家语客家语,简称客语,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是汉族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和进行交流的工具,部分语言学者将其归类为汉语南方方言,而非方言。
晋语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
赣语赣语,又称赣方言,汉语方言之一,以南昌话为代表。
赣语有25个声母,64个韵母,7个声调。
湘语湘语,也称湖南话,为汉藏语系汉语族声调语言的一支。
徽语徽语,有的语言学者认为“徽语”的名称有误,正确的名称应该是“严州片徽语”或“六安片吴语”,并认为“徽语”的名称容易造成错误的归属,有张冠李戴的嫌疑,因为除徽州外,原严州(今浙江省杭州市的桐庐、建德等地)、衢州、严州、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以及安庆市部分地区(今安庆市望江县东南部地区以及池州市东至县的南山区)、宣州地区(今安徽省宣城市除绩溪县大部分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旌德县)明属于徽州府管辖地区外其他地区没有使用徽语的发言。
但徽语的名称已经广泛被接受和使用。
另外福建也有部分人使用徽语。
平话平话是唐宋时期的官方语言在南方的方言中演变而出的一种语言,最具代表性的有桂南平话、桂北平话桂中平话(即土拐话)等。
汉语方言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通过了解汉语方言,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
现代汉语的方言的情况介绍
![现代汉语的方言的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2a61c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8.png)
现代汉语的方言的情况介绍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然而,尽管汉语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但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使用汉语时会有一些差异,这就形成了各种方言。
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非常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方言类型。
一、官话(普通话)官话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
它以北京话为基础,经过规范化和普及,成为了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方官话为主要基础,但也吸收了其他地区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二、粤语粤语是华南地区广东省和香港、澳门地区的主要语言。
粤语和官话有较大的差异,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粤语在华南地区广泛使用,是当地人民的主要交流工具。
三、闽南语闽南语是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主要方言,也在台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有使用。
闽南语和官话有很大的区别,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闽南语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四、湘语湘语是湖南省的主要方言,也在湖南周边地区有使用。
湘语和官话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音和词汇上。
湘语在湖南省的民众中广泛使用,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川话川话是四川省的主要方言,也在重庆市和贵州省等地有使用。
川话和官话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川话在四川地区广泛使用,是当地人民的主要交流工具。
六、吴语吴语是江苏、浙江和上海地区的主要方言。
吴语和官话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
吴语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广泛使用,是当地人民的主要交流工具。
七、客家话客家话是广东、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的客家人使用的方言。
客家话和官话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客家话在客家人群中广泛使用,是他们的主要交流工具。
以上介绍了现代汉语的方言情况,每个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形式,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尽管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但方言仍然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方言
![中国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cd1711a9dd3383c4bb4cd278.png)
六.客家方言 主要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的边缘地带,也就 是广东的东北部,福建的西部和北部以及 江西的南部.此外,四川,湖南,台湾等地也 有小块的客家方言区. 客家方言以广东东部的梅县话为代表.使 用客家话的人口多于赣方言,有三千七百 多万,约占汉族人口3.6%.
方言分布图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具有 代表性的各地方言:
方言的分类 一.北方方言 包括四个次方言: (1)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南, 河北,山东,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一部 分地区. (2)西北方言,分布在西北各省汉人聚居 的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省以及青 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3)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 以及湖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广西西北部, 湖南西北角的小块地区.
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 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 互融合而产生的,同时东北方言深受俄、日、 韩等周边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其中日本 语言文化对东北方言的影响最大。东北方言 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 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 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 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 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多义性符合家族相 似理论。
关中方言 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 安方言(东府)和宝鸡方言(西府)。 关中方言分为 关 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 关中方言东府话: 前者包括西安市、铜川市、咸阳市、渭南市、商洛市下 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 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 带。 关中方言西府话: 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 西南部。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 目前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 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 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
汉语方言基础资料
![汉语方言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693b70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d.png)
汉语方言基础资料汉语是中国的主要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汉语有很多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与地域有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汉语方言。
下面是有关汉语方言的基础资料。
1.方言的定义方言是指在汉语基础上根据地区的不同而形成的语种。
方言之间共同点较多,但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则有明显的不同,使得方言间存在相当的差异。
2.方言的分类根据语音、语法、词汇等特征不同,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常见的方言有:(1)官话:也叫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规范语言,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
(2)粤语:是广东省、香港、澳门等地的方言,被广大华人使用。
(3)闽南语:是福建、台湾等地的方言,属于南方方言,深受民众喜爱。
(4)吴语:是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方言,属于江浙方言。
(5)湘语:是湖南省的方言,特点是发音清晰、抑扬顿挫。
3.方言的影响方言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方言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对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方言也带来了诸多的方便。
方言让人们在交流中更加自然,更加亲近。
除此之外,方言还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4.方言的保护和发展由于国家的科技、教育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方言的使用和传承正在受到挑战。
为了保护和发展方言,应当加强方言的学习和教育,对方言进行保护和研究。
同时,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尽力推广方言的使用,弘扬方言文化。
5.方言的发音特点各种方言的发音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比如:(1)广东方言发音娓娓动听、韵律优美;(2)江浙方言发音既慢又柔,动听优美;(3)福建闽南方言发音独特,音调起伏跳跃。
6.方言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谨慎使用方言:在正式场合应该避免使用方言,尽量用标准普通话交流。
(2)避免产生误解:由于不同地区的方言有不同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所以在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产生误解。
(3)方言与标准普通话的转换:学习方言的同时也要学会使用标准普通话,这样才能在不同场合下流畅地交流。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c6e9aa0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9.png)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方言区用语言来化分,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闽方言区。
其中,北方言区,还可以划分:东北方言区,中原方言区,北河言区,西北方言区,西方南方言区,按官方对方言细化解释。
1、北方方言北方方言,也叫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作为代表,通行地域最广,占汉语通行区域的四分之三,使用人口最多,也占汉语使用人口的四分之三,达七亿多人。
北方方言内部一致性比较强,语法结构上差别较小,词汇方面的一致性也很强,语音方面的分歧也不是很大。
从东北的满洲里到西南地昆明,直线距离约三千公里,从西北的酒泉到东南的南京,直线距离约两千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互相通话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大面积范围内语言如此高度一致,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北方方言在语音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浊塞音、浊塞檫音声母,古代汉语中的这些浊音声母都变成了清音;辅音韵尾很少,只有舌尖前鼻音韵尾和舌尖后鼻音韵尾两个辅音韵尾;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入声消失。
根据特点,一般把北方方言分为华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个次方言。
2、吴方言吴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苏南部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角和安徽南部地区,代表点是上海话和苏州话,使用人口约七千万。
吴方言在语音方面的突出特点是:有一整套浊音声母浊塞音和浊塞檫音;没有舌尖后音声母;韵尾较少,普通话前鼻音韵尾一律读做后鼻音韵尾,普通话复韵母的韵尾脱落变成单元音韵母;有七--八个声调。
3、湘方言湘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在三千万以上。
主要的语音特点是:部分地区有比较完整的浊塞音、浊塞檫音和浊檫音声母;声母h、f不分;声母n和l混用;入声调没有塞音尾。
4、赣方言赣方言主要通行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东南角,以南昌话为代表,使用人口也在三千万以上。
赣方言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其它方言那样突出的特点。
汉语言方言区的划分依据
![汉语言方言区的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efc1e8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d.png)
汉语言方言区的划分依据汉语言是中国的主要语言,它包含了多种方言。
方言是指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的语言变体。
汉语方言的划分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方言区划分汉语方言的划分可以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区分。
根据这种划分方式,汉语方言主要分为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和西南方言等。
北方方言包括北京话、天津话等,南方方言包括广东话、福建话等,而西南方言则包括四川话、贵州话等。
不同地区的方言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2. 语音特点区划分汉语方言的划分还可以根据语音特点进行区分。
比如,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将汉语方言划分为四声方言和六声方言。
四声方言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北京话、天津话等;六声方言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话、福建话等。
此外,还有一些汉语方言具有浊音、轻声等特点,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明显差异。
3. 词汇差异区划分汉语方言的划分还可以根据词汇的差异进行区分。
不同地区的方言在词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词汇在某些方言中完全不同,甚至无法互通。
比如,北方方言中的“饭”在南方方言中通常称为“饭菜”或“饭饭”;北方方言中的“水果”在南方方言中通常称为“菠萝蜜”或“果果”。
这些词汇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在交流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4. 语法结构区划分汉语方言的划分还可以根据语法结构的差异进行区分。
不同方言在语法结构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词序的不同、句式的不同等。
例如,北方方言中的“我吃饭了”在南方方言中通常说成“我吃了饭”。
这些语法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方言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区别。
总结起来,汉语方言的划分依据主要包括地理方言区划分、语音特点区划分、词汇差异区划分和语法结构区划分。
每种划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标准和特点,通过这些划分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的差异和特点。
现代汉语方言划分
![现代汉语方言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3d2c41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4.png)
现代汉语方言划分
现代汉语方言的划分是基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方言的地域特征进行划分,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和粤方言等。
其中,北方方言又可以分为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等次方言。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基于语音特征进行划分,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方言和非官话方言两大类。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语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方言,包括北方方言和西南方言等;非官话方言则包括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南方言和粤方言等。
除了上述分类方法外,还可以根据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例如,闽南语可以分为闽南语、闽东语、闽中语和闽北语等;粤语可以分为广府话、潮汕话和客家话等。
总之,现代汉语方言的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不同类型的分类方法可以揭示不同的特征和规律,为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方言八大语系
![中国方言八大语系](https://img.taocdn.com/s3/m/d91ae70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9.png)
中国方言八大语系中国方言八大语系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汉语方言常被划分为八大方言体系,它们分别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和粤方言。
这八大方言各具特色,反映了汉语在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官话方言官话方言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约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
它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范围广泛,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和湖南两省的西北部,以及广西北部一带。
官话方言又可细分为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和西南官话等。
官话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内部一致性较强,是汉语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
官话方言的广泛使用不仅仅是因为其人口基数大,还因为其在历史上作为官方语言的地位。
自明清以来,官话逐渐成为全国的通用语言,尤其是在清朝,官话被用作科举考试的标准语言,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国的影响力。
现代普通话的形成也深受官话方言的影响,尤其是北京话的语音系统。
因此,官话方言不仅是汉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基础。
吴方言吴方言被誉为“吴侬软语”,以苏州话或上海话为代表。
它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福建省浦城县的部分地区。
吴方言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8.4%。
吴语被认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方言之一,其语音特点鲜明,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
吴方言的整齐八声调被认为是古汉语正统嫡传,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性。
吴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
吴语的音韵系统复杂,声调多样,尤其是其八声调系统,被认为是古汉语声调的遗存。
吴方言的词汇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这使得吴语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吴方言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古典文学作品和戏曲都使用吴语进行创作和表演。
湘方言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数的5%。
湘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特点明显,与普通话差异较大,是湖南省内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方言分类
中国国内语言学家根据汉语分支的不同特点,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
分别为官话方言、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
一、汉语官话方言
主要分布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以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北大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北部和江苏北部等地。
官话人口占全国的70%以上。
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相互通话没有多大困难。
官话方言内部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 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 4个次方言):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
北京话为标准语。
华北官话分布在北方东部,通行于北京、天津、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等8省市,以北京话为代表。
西北官话分布在北方西部,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七省区,以西安话为代表。
西南官话分布在南方西部,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等6省区,以成都话为代表。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分布在南方东部,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以扬州话为代表。
二、非官话方言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包括赣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等6种方言。
非官话方言区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交谈都有困难。
赣方言:江西大部,湖南东部,福建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以南昌话为标准语。
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
以苏州话为标准语。
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以长沙话为标准语。
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以广州话为标准语。
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揭阳、汕头,海南,以厦门话为标准语。
客家方言:广东省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以梅州话为标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