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图 2 MEM_COMMIT
图 3 MEM_RELEASE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
计算机 B 班 吴为丹 033511081
图 4 LOCK
图 5 UNLOCK
图 6 MEM_RESET
图 7 MEM_TOP_DOWN 操作失败
d) 有以下几种情况时,操作没有进行,要求释放内存而没有已经分配的内存;要求回 收内存而没有已经保留或分配的内存;要求加锁而没有已经分配的内存;要求解锁而没 有已经加锁的内存。如图 3、图 4 和图 5 所示。
z 实验改进
增加内存分配的类型,如 MEM_TOP_DOWN、MEM_RESET,增加保护级别的类型,如 PAGE_GUARD、PAGE_NOACCESS、PAGE_NOCACHE,运行结果正常,如上图所示。
8) WaitForMultipleObjects 函数功能: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返回:(1)任意一个或全部指定对象处于信号态;(2)超 时。 在本实验中用于结束主程序。 函数原型:DWORD WaitForMultipleObject(DWORD ncount, CONST HANDLE *lpHandles, BOOL fWaitAll, DWORD dwMilliseconds);
// 2:释放(释放已分配内存,但仍然保留); // 3:回收(回收已分配或已保留内存);4:加锁;5:解锁 // 具体数值见数组 TYPE(main.cpp) int Protect; // 0:PAGE_READONLY;1:PAGE_READWRITE;2:PAGE_EXECUTE;
// 3:PAGE_EXECUTE_READ;4:PAGE_EXECUTE_READWRITE // 具体数值见数组 PRO(main.cpp) }; 2) 内存块 struct RESER{ //记录已保留内存 LPVOID lpvoid; DWORD size; }; struct COMMIT{ //记录已分配内存 LPVOID lpvoid; DWORD size; }; struct LOCK{ //记录已加锁内存 LPVOID lpvoid; DWORD size; }; 3. 相关 windows API 函数 1) GlobalMemoryStatus 函数功能:获得计算机系统中当前使用的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的信息 函数原型:VOID GlobalMemoryStatus (LPMEMORYSTATUS lpBuffer); 函数参数:lpBuffer 是指向 MEMORYSTATUS 结构的指针,_MEMORYSTATUS 结构用来存 储系统内存信息,具体内容见下文“相关数据结构”。 返回值:无(在结构变量中)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doc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实验5存储管理第一,实验的目的1,加深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理解2,可以过度模拟页面调试算法,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理解二、一般设计思想、环境语言、工具等一般设计思想:1.编写一个函数来计算和输出以下算法的命中率:(1) OPT页面替换算法OPT选定的过时页面是已经转移到内存中并且将来不会被使用或者在最长时间内不会被访问的页面。
因此,如何找到这样的页面是算法的关键。
每页可以设置一个步长变量。
它的初始值是一个足够大的数字。
对于不在内存中的页面,其值将重置为零。
对于内存中的页面,其值被重置为当前访问的页面与页面首次出现时的距离。
因此,该值越大,在最长时间内不会被访问的页面就越多,并且可以选择它作为交换页面。
(2)先进先出页面替换算法先进先出总是选择首先进入内存的页面进行清除,因此可以设置先进先出的繁忙页面帧队列,新转移到内存的页面挂在队列的尾部,当没有空闲页面帧时,可以从队列的头部取出下一个页面帧作为空闲页面帧,然后再转移到需要的页面。
(3) LRU页面替换算法LRU 根据转移到存储器中的页面的使用做出决定。
它使用“最近的过去”作为“最近的未来”的近似,并选择最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页面进行删除。
该算法主要通过页面结构中的访问时间来实现。
时间记录页面的最后访问时间。
因此,当需要删除一个页面时,选择时间值最小的页面,即最近最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页面进行删除。
(4) LFU页面替换算法LFU要求每个页面配置一个计数器(即页面结构中的计数器)。
一旦页面被访问,计数器的值将增加1。
当需要替换一个页面时,将选择计数器值最小的页面,即存储器中访问次数最少的页面进行清除。
⑤NUR页面替换算法NUR要求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访问位仍然可以由页面结构中的计数器表示)。
当页面被访问时,其访问位计数器被设置为1。
当需要页面替换时,替换算法从替换指针(最初指向第一页)开始顺序检查内存中的每一页。
如果其访问位为0,则选择页面进行替换,否则,替换指针向下移动以继续向下搜索。
操作系统 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同组同学学号:#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tring.h>int main(void){char *str; /* 为字符串申请分配一块内存 */if ((str = (char *) malloc(10)) == NULL){printf("Not enough memory to allocate buffer\n");return(1); /* 若失败则结束程序 */} /* 复制 "Hello" 字符串到分配到的内存 */strcpy(str, "Hello"); /* 打印出字符串和其所在的地址 */printf("String is %s\n Address is %p\n", str, str); /* 重分配刚才申请到的内存空间, 申请增大一倍 */if ((str = (char *) realloc(str, 20)) == NULL) { printf("Not enough memory to allocate buffer\n"); return(1); /* 监测申请结果, 若失败则结束程序, 养成这个好习惯 */} /* 打印出重分配后的地址 */printf("String is %s\n New address is %p\n", str, str); /* 释放内存空间 */free(str);return 0;}调试过后得出结果截图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alloca.h>void test(int a){char *newstack;/* 申请一块内存空间*/newstack = (char *) alloca(len);if (newstack)/* 若成功, 则打印出空间大小和起始地址*/ printf("Alloca(0x%X) returned %p\n",len,newstack);else/* 失败则报告错误, 我们是做实验, 目前无需退出*/ printf("Alloca(0x%X) failed\n",len);} /* 函数退出, 内存自动释放, 无需干预*/void main(){/* 申请一块256字节大小的内存空间, 观察输出情况*/ test(256);/* 再申请一块更大内存空间, 观察输出情况*/test(16384);}调试结果截图如下:根据练习二改编程序如下:#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tring.h>int main(void){char *str;/* 为字符串申请分配一块内存 */if ((str = (char *) malloc(20)) == NULL){printf("Not enough memory to allocate buffer\n"); return(1); /* 若失败则结束程序 */}/* 复制 "Hello" 字符串到分配到的内存 */strcpy(str, "My name is Li Caihong!");/* 打印出字符串和其所在的地址 */printf("String is %s\n Address is %p\n", str, str); /* 重分配刚才申请到的内存空间, 申请增大一倍 */if ((str = (char *) realloc(str, 40)) == NULL){ printf("Not enough memory to allocate buffer\n"); return(1);/* 监测申请结果, 若失败则结束程序, 养成这个好习惯 */}/* 打印出重分配后的地址 */printf("String is %s\n New address is %p\n", str, str);/* 释放内存空间*/free(str);return 0; }在该程序中, 我将程序中的“Hello”改为“My name is Li Caihong!”首次调试出来的结果显示内存太小, 出现的结果有很多不认识的代码。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initpart();
printf("\t****************Hale Waihona Puke ***********MENU**
**************************\n");
printf("\t************** Enter: r 请求分配内存**************\n");
%d\n",pcbl->PCBelem[i].name,pcbl->
PCBelem[i].address,pcbl->PCBelem[i].len);
}
printf("当前的空闲分区有:\n");
printf("address length\n");
for(i=0;i<maxPart;i++)
{
if(partl->Partelem[i].valid==1)
for(i=1;i<maxPart;i++)
{
partl->Partelem[i].address=0;
partl->Partelem[i].len=0;
partl->Partelem[i].valid=0;
}
partl->sum=1;
}
voidrequest(charname,intlen)//进程name请求len大小的内存
printf("\t************** Enter: s 结束进程 **************\n");
printf("\t************** Enter: p 打印分配情况**************\n");
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内存管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内存管理实验目的:掌握内存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算法加深对内存管理的理解实验原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模块,负责分配和回收系统的内存资源。
内存管理的目的是高效地利用系统内存,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实验过程:1.实验环境准备本实验使用C语言编程,要求安装GCC编译器和Linux操作系统。
2.实验内容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a.基本内存管理创建一个进程结构体,并为其分配一定大小的内存空间。
可以通过C语言中的指针操作来模拟内存管理的过程。
b.连续分配内存算法实现两种连续分配内存的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是从低地址开始寻找满足要求的空闲块,最佳适应算法是从所有空闲块中选择最小的满足要求的块。
c.非连续分配内存算法实现分页和分段两种非连续分配内存的算法。
分页是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面,然后将页面映射到物理内存中。
分段是将进程的地址空间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可以是可变大小的。
3.实验结果分析使用实验中的算法和方法,可以实现对系统内存的高效管理。
通过比较不同算法的性能指标,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算法来满足系统的需求。
具体而言,连续分配内存算法中,首次适应算法适用于内存中有大量小碎片的情况,可以快速找到满足要求的空闲块。
最佳适应算法适用于内存中碎片较少的情况,可以保证最小的内存浪费。
非连续分配内存算法中,分页算法适用于对内存空间的快速分配和回收,但会带来一定的页表管理开销。
分段算法适用于对进程的地址空间进行分段管理,可以灵活地控制不同段的权限和大小。
实验中还可以通过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场景的模拟来评估算法的性能和适用性。
实验总结:本实验主要介绍了内存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算法,通过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了基本内存管理和连续分配、非连续分配内存的算法。
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加深了对内存管理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算法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内存管理。
连续分配算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首次适应算法或最佳适应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4 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欢迎共阅班级: 姓名: 学号:5) 当前计算机的实际内存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程序4-1,请回答问题:1) 理论上每个Windows 应用程序可以独占的最大存储空间是:_____________2) 程序中,用于检查系统中虚拟内存特性的API 函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4.2 Windows 虚拟内存本节实验的目的是:实验4存储管理1) 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内存的使用,学习如何在应用程序中管理内存,体会Windows应用程序内存的简单性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学习检查虚拟内存空间或对其进行操作;3) 了解Windows的内存结构和虚拟内存的管理,进而了解进程堆和Windows为使用内存而提供的一些扩展功能。
1. 工具/准备工作在开始本节实验之前,请回顾教材的相关内容。
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且安装了C/C++编译器。
2. 实验内容与步骤将系统当前的保留区(reserved)虚拟地址空间填入表4.3中。
表4.3 实验记录2) 根据运行结果,请简单描述程序运行的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序段,该段程序试图通过VirtualAlloc()函数,然后利用物理备用内存将整个块分配到虚拟内存空间的任何位置。
这种技术只对拥有1GB以上的RAM且都有换页文件的计算机可行。
从运行结果看,这种技术成功了吗?_________________。
3) 程序中说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序段,该段程序利用VirtualAlloc()函数,如果函数成功,则获得大块内存,但不将任何物理内存调配到此块中。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编写一段程序,实现对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并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性能。
二、实验内容1.实现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是一种动态分配的内存管理算法,通过从低地址往高地址内存块,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块进行分配。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初始化内存空间,设置内存块的大小和地址范围;(2)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内存的分配操作,根据需求大小找到第一个合适的空闲块,并在其前后设置相应的标志位;(3)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内存的回收操作,根据释放块的地址,将其前后的标志位进行合并;(4)模拟应用程序的运行,测试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
2.实现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是一种动态分配的内存管理算法,通过整个内存空间,找到最小的满足需求的空闲块进行分配。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初始化内存空间,设置内存块的大小和地址范围;(2)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内存的分配操作,遍历整个内存空间,找到满足需求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块进行分配;(3)编写一个函数,实现内存的回收操作,根据释放块的地址,将其前后的标志位进行合并;(4)模拟应用程序的运行,测试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
三、实验结果1.首次适应算法经过测试,首次适应算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并且算法的性能良好。
尽管首次适应算法在分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碎片,但是由于它从低地址开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满足需求的空闲块。
在实际应用中,首次适应算法被广泛采用。
2.最佳适应算法经过测试,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操作,并且算法的性能较好。
最佳适应算法会整个内存空间,找到大小最小的满足需求的空闲块。
因此,在分配过程中不会产生很多的碎片,但是算法的执行时间较长。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并对算法的正确性和性能进行了验证。
两种算法在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过程中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中。
实验四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内存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提高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机制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原理1、内存分配方式连续分配:分为单一连续分配和分区式分配(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
离散分配: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
2、内存回收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选择大小最接近作业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3、地址转换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在分页存储管理中,通过页表实现;在分段存储管理中,通过段表实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续内存分配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程序,模拟固定分区和动态分区两种分配方式。
输入作业的大小和请求分配的分区类型,程序输出分配的结果(成功或失败)以及分配后的内存状态。
2、内存回收实验在上述连续内存分配实验的基础上,添加内存回收功能。
输入要回收的作业号,程序执行回收操作,并输出回收后的内存状态。
3、离散内存分配实验实现分页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功能。
输入逻辑地址,程序计算并输出对应的物理地址。
4、存储管理算法比较实验分别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操作。
记录不同算法在不同作业序列下的内存利用率和分配时间,比较它们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连续内存分配实验结果固定分区分配方式:在固定分区大小的情况下,对于作业大小小于或等于分区大小的请求能够成功分配,否则分配失败。
内存状态显示清晰,分区的使用和空闲情况一目了然。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能够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分配内存,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
2、内存回收实验结果成功回收指定作业占用的内存空间,内存状态得到及时更新,空闲分区得到合并,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存储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并对不同存储管理策略的性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下进行,使用 Visual Studio 2019 作为编程环境,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内容(一)固定分区存储管理1、原理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每个分区只能装入一道作业。
分区的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2、实现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内存空间数组,模拟内存分区。
为每个分区设置状态标志(已分配或空闲),并实现作业的分配和回收算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输入不同大小的作业请求,观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情况。
分析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如内存利用率低、存在内部碎片等。
(二)可变分区存储管理1、原理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根据作业的实际需求动态地划分内存空间,分区的大小和数量是可变的。
2、实现使用链表或数组来管理内存空间,记录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
实现首次适应、最佳适应和最坏适应等分配算法,以及分区的合并和回收算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比较不同分配算法的性能,如分配时间、内存利用率等。
观察内存碎片的产生和处理情况,分析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的优缺点。
(三)页式存储管理1、原理页式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和作业都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通过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2、实现设计页表结构,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算法。
模拟页面的调入和调出过程,处理缺页中断。
3、实验结果与分析测量页式存储管理的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最近最少使用等)的命中率,分析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探讨页大小的选择对存储管理的影响。
(四)段式存储管理1、原理段式存储管理将作业按照逻辑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内存分配与回收、页面置换算法等关键概念,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存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装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进行,使用了 Visual Studio 等编程工具和相关的调试环境。
三、实验内容(一)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实现1、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实现过程中,我们通过建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来管理内存空间,每次分配时从表头开始查找。
2、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会选择能够满足需求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为了实现该算法,在空闲分区链表中,分区按照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样在查找时能够快速找到最合适的分区。
3、最坏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则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同样通过对空闲分区链表的排序和查找来实现。
(二)页面置换算法模拟1、先进先出(FIFO)页面置换算法FIFO 算法按照页面进入内存的先后顺序进行置换,即先进入内存的页面先被置换出去。
在模拟过程中,使用一个队列来记录页面的进入顺序。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页面置换算法LRU 算法根据页面最近被使用的时间来决定置换顺序,最近最久未使用的页面将被置换。
通过为每个页面设置一个时间戳来记录其最近使用的时间,从而实现置换策略。
3、时钟(Clock)页面置换算法Clock 算法使用一个环形链表来模拟内存中的页面,通过指针的移动和页面的访问标志来决定置换页面。
四、实验步骤(一)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的实现步骤1、初始化内存空间,创建空闲分区链表,并为每个分区设置起始地址、大小和状态等信息。
2、对于首次适应算法,从链表表头开始遍历,找到第一个大小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并修改分区的状态和大小。
3、对于最佳适应算法,在遍历链表时,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并对链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软件之一,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资源的分配与调度。
而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包括内存的分配、回收、保护等操作。
本文将针对存储管理进行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
实验过程中,我首先根据操作系统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算法用于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并通过编写程序,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随后,我进一步研究了内存的保护机制,通过设置访问权限位和访问控制表,实现了对内存的合理保护。
在内存的分配与回收方面,我设计了一种简单的算法,首次适应算法。
具体实现如下:首先,将内存分为若干个块,每个块的大小为固定值。
当需要分配内存时,首先遍历内存块列表,找到第一个大小合适的块,将其分配给进程。
当进程终止时,将其占用的内存块回收,以便后续进程使用。
通过编写程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在内存的保护方面,我采用了访问权限位和访问控制表的方式进行。
具体实现如下:首先,为每个进程分配一组访问权限位,记录了该进程能够访问的内存区域。
同时,设置一个访问控制表,记录了每个内存块的权限。
当进程访问一些内存块时,首先检查该进程的访问权限位,再与访问控制表中的权限进行比较,以确定该进程是否有权限访问该内存块。
通过编写程序进行测试,证明了该机制能够有效地保护内存。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了操作系统中的存储管理部分,包括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内存的保护。
通过设计算法和编写程序,我成功地实现了这些功能,并验证了其正确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的理解,提高了编程和设计的能力。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实验内存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任务之一。
它负责有效地分配和管理计算机内存资源,以满足各种程序和进程的需求。
通过本次操作系统实验,我们对内存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内存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如果没有有效的内存管理机制,计算机系统将无法高效地运行多个程序,甚至可能会出现内存泄漏、内存不足等严重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内存分配策略。
常见的内存分配策略包括连续分配和离散分配。
连续分配是将内存空间视为一个连续的地址空间,程序和数据被依次分配到连续的内存区域。
这种方式简单直观,但容易产生内存碎片,降低内存利用率。
离散分配则将内存分成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块,根据需求进行分配。
其中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是两种常见的离散分配方式。
分页存储管理将内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程序也被分成相同大小的页,通过页表进行映射。
分段存储管理则根据程序的逻辑结构将其分成不同的段,如代码段、数据段等,每个段有不同的访问权限和长度。
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内存回收算法。
当程序不再使用分配的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回收这些内存以便再次分配。
常见的内存回收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最佳适应算法则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区域进行分配。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内存管理的过程,我们通过编程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内存管理算法。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重要性。
例如,使用链表或二叉树等数据结构来表示空闲内存区域,可以提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效率。
在实验中,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如何处理内存碎片的问题。
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存在一些无法被有效利用的小空闲区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内存紧缩技术,将分散的空闲区域合并成较大的连续区域。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资源,其中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内存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在操作系统中,内存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用途和访问权限。
内存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度,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系统,加深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原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操作系统的认识。
具体目标包括:1. 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实现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2. 实现内存的地址映射机制,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3. 实现内存保护机制,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和安全性;4. 实现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性能。
三、实验设计与实现1. 内存分配算法为了实现内存的动态分配和回收,我们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
该算法根据进程的内存需求和剩余内存空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当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将已使用的内存块标记为空闲状态,以便下次分配。
2. 地址映射机制为了实现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我们设计了一个地址映射机制。
该机制使用页表来记录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
当进程访问内存时,操作系统根据页表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进行内存访问。
3. 内存保护机制为了确保进程之间的内存隔离和安全性,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内存保护机制。
该机制通过设置每个进程的访问权限,限制进程对内存的读写操作。
只有获得相应权限的进程才能访问内存,确保进程之间的数据安全和隔离。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通过实际编程和模拟操作,掌握内存分配、回收、地址转换等关键技术,提高对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下进行,使用 Visual Studio 作为编程环境,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原理1、内存分配算法常见的内存分配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等。
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最佳适应算法则选择大小最接近需求的空闲分区;最坏适应算法选择最大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2、内存回收算法当进程结束释放内存时,需要将其占用的内存区域回收至空闲分区链表。
回收过程中需要考虑相邻空闲分区的合并,以减少内存碎片。
3、地址转换在虚拟内存环境下,需要通过页表将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实现进程对内存的正确访问。
四、实验内容1、实现简单的内存分配和回收功能设计一个内存管理模块,能够根据指定的分配算法为进程分配内存,并在进程结束时回收内存。
通过模拟多个进程的内存请求和释放,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变化。
2、实现地址转换功能构建一个简单的页式存储管理模型,模拟页表的建立和地址转换过程。
给定逻辑地址,能够正确计算出对应的物理地址。
五、实验步骤1、内存分配和回收功能实现定义内存分区的数据结构,包括起始地址、大小、使用状态等信息。
实现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的函数。
创建空闲分区链表,初始化为整个内存空间。
模拟进程的内存请求,调用相应的分配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并更新空闲分区链表。
模拟进程结束,回收内存,处理相邻空闲分区的合并。
2、地址转换功能实现定义页表的数据结构,包括页号、页框号等信息。
给定页面大小和逻辑地址,计算页号和页内偏移。
通过页表查找页框号,结合页内偏移计算出物理地址。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存储管理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了解常见的存储管理策略。
二、实验内容1.使用C/C++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内存管理的程序;2.实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算法,模拟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过程;3.实现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
三、实验过程1.阅读相关的参考资料,了解存储管理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常用的内存管理策略;2.使用C/C++编程语言,设计并实现一个模拟内存管理的程序;3.设计并实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算法,模拟内存的分配和释放过程;4.设计并实现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5.运行程序,测试不同的内存管理策略,比较它们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模拟的内存管理程序中,我们实现了三种常见的内存管理策略: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这些策略在进行内存分配时,从空闲内存块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并在内存回收时对已使用的内存块进行释放。
我们通过对不同策略的测试,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
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会从空闲内存块列表中选择第一个满足要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该算法的优点是速度较快,但容易出现内存碎片的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该算法的分配速度相对较快,但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内存碎片,导致无法分配较大的连续内存块。
最佳适应算法:该算法会遍历空闲内存块列表,选择大小最合适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该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空间,减少内存碎片的发生。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该算法的分配效果较好,但需要遍历整个空闲内存块列表,所以速度较慢。
最坏适应算法:该算法会选择大小最大的内存块进行分配。
该算法的优点是可以防止内存碎片的发生,但由于每次选择的内存块较大,可能会导致较多的内存浪费。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该算法的分配效果较好,但会造成较多的内存浪费。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管理策略。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scanf("%d",&m);
for(i=0;i<N;i++)
{ a[i]=0;
if(P[i].size<m)
continue;
else if(P[i].size==m)
{ P[i].state=1;
l=1; break; }
else
a[i]=P[i].size-m; }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
内存管理
实验过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内存管理的功能
2.掌握进程可变内存管理的几种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
3.掌握可变分区算法中空闲分区的合并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现下列内存分配算法之一: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最佳分配算法、最坏分配算法
三.实验程序
#include <stdio.h>
printf("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while(k!=5)
{printf("\n~~~~("\n1、首次适应算法\n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printf("\n3、最坏适应算法\n4、最佳适应算法");
printf("\n5、退出\n");
printf("请选择算法:");
实验总结通过看书学习了解了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分配算法最坏分配算法的区别以及他们各自的优缺点不同的算法给予不同的分配区域他们各自运行的结果也不同这一点在代码上可以看出
实验报告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时间
地点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存储器管理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存储器管理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存储器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存储器管理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存储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内存分配与回收的算法,以及页面置换算法的工作过程和性能特点,从而提高对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编程语言为 C++,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
三、实验内容1、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实现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2、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LRU)时钟页面置换算法(Clock)四、实验原理1、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首次适应算法: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依次查找空闲分区,将第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空闲分区分配给进程。
最佳适应算法:在所有空闲分区中,选择能够满足需求且大小最小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最坏适应算法:选择空闲分区中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
2、页面置换算法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选择最早进入内存的页面进行置换。
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选择最近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页面进行置换。
时钟页面置换算法:给每个页面设置一个访问位,在页面置换时,从指针指向的页面开始扫描,选择第一个访问位为0 的页面进行置换。
五、实验步骤1、内存分配与回收算法实现定义内存分区结构体,包括分区起始地址、大小、是否已分配等信息。
实现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的函数。
编写测试程序,创建多个进程,并使用不同的算法为其分配内存,观察内存分配情况和空闲分区的变化。
2、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定义页面结构体,包括页面号、访问位等信息。
实现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置换算法和时钟页面置换算法的函数。
编写测试程序,模拟页面的调入和调出过程,计算不同算法下的缺页率,比较算法的性能。
操作系统-内存分配与回收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内存分配与回收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关于内存管理的实验,主要涉及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操作。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机制,掌握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方法,并且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器。
2. 实验原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并且协调进程对内存的访问。
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内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内存管理的效率和稳定性对计算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内存管理包括内存分配和回收两个方面。
内存分配是指为进程分配空闲的内存空间,以便程序可以执行;内存回收是指将已经使用完成的内存空间还回给系统,以便其他进程使用。
3. 实验步骤为了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器,我们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定义内存块结构体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内存块结构体,用于描述内存块的基本信息。
内存块结构体可以包含以下信息:· 内存块的起始地址· 内存块是否被分配下面是一个内存块结构体定义的示例代码:typedef struct mem_block{void *start_address; // 内存块的起始地址size_t size; // 内存块的大小bool is_allocated; // 内存块是否已经分配}MemBlock;(3)实现内存分配函数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实现内存分配函数了。
内存分配函数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在内存管理器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内存块void *mem_alloc(MemManager *manager, size_t size){MemBlock *p = manager->block_list;while(p){if(p->size >= size && !p->is_allocated){p->is_allocated = true;return p->start_address;}p = p->next;}return NULL;}· 找到该内存块所在的位置· 将该内存块标记为未分配状态4.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内存管理器,通过该内存管理器可以实现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操作。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操作系统存储管理实验报告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在操作系统中,存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机制,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性能和效果。
实验目的:1. 了解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机制;2. 掌握存储管理相关的概念和技术;3. 分析不同存储管理策略的优缺点;4.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策略的性能和效果。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内存分配:在操作系统中,内存是计算机中的重要资源,它被划分为多个固定大小的块,每个块称为一页。
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如连续分配、离散分配和分页分配,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的性能和效果。
2. 内存回收:当某个进程不再需要使用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回收该内存空间,以便其他进程使用。
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的内存回收算法,如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和首次适应算法,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
3. 虚拟内存管理:虚拟内存是一种扩展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将部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以释放内存空间。
实验中,我们将学习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存储管理策略的性能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在内存分配方面,连续分配在内存利用率方面表现较好,但容易产生外部碎片;离散分配能够充分利用内存空间,但需要额外的管理开销;分页分配能够灵活地分配内存,但会带来内部碎片。
在内存回收方面,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空间,但需要较长的搜索时间;最坏适应算法能够减少外部碎片,但可能导致内存利用率较低;首次适应算法在搜索时间和内存利用率方面都有较好的平衡。
在虚拟内存管理方面,虚拟内存能够有效扩展内存空间,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虚拟内存的使用可以显著减少交换空间的开销,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操作系统实验之内存管理实验报告
int size; int start_addr; struct Free_Block *next; } Free_Block; Free_Block *free_block;
定义已分配的内存空间的结构体,用来保存已经被进程占用了内存空间的情
该模块完成在内存空间中申请一块空间供进程使用的功能,通过输入进程大 小系统先查看内存空间中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供其进行申请,若无,显示分配失败 相应信息,否则在空闲内存分区块中选择最先的一块进行分配,若内存空间不足 则继续向下查找,空闲内存分区的顺序通过三种算法给出。分配内存时,要指定 进程的首地址和大小,并对内存空闲分区的大小做相应的修改。 2.4 进程终止模块
四、开发工具及主要源代码
1、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文本编辑器,采用 g++编译。
2、主要源码
这里只给出最先适应算法的源码,由于三种算法均为对链表进行排序,只是 排序依据的属性不同,结构上几乎相似,在此就不做赘述 /*最先适应算法,按地址的大小由小到达排序*/
void rFirst_Fit() {
current_min_addr = temp->next->start_addr; p = temp; } temp = temp->next; } if (p->next != head->next) { temp = p->next; p->next = p->next->next; temp->next = head->next;
不足之处在于,本次实验中没有实现最坏适应法,分析可能是在在排序的 过程中链表的指针出现了错误,在开始调试阶段只对单一算法进行了调试从而 忽略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直到编写本报告的时候才发现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ti;
for(i=0;i<maxPCB;i++)
{
if(pcbl->PCBelem[i].name==name)
{
if(pcbl->PCBelem[i].valid==0)
printf("%c进程非运行进程,无法结束!",name);
else
{
pcbl->PCBelem[i].valid=0;
d 280 50
c 180 100
当前的空闲分区有:
address length
330 310
120 60
40 80
s
请输入要结束进程的name:c
s
请输入要结束进程的name:d
p
当前的进程有:
name address length
当前的空闲分区有:
address length
330 310
120 60
{
inti,j,k;
intaddress;
for(i=0;i<partl->sum;i++)
{
if(partl->Partelem[i].len>=len)
{
address=partl->Partelem[i].address;
if(partl->Partelem[i].len-len>=size)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系别
计算机
班级
B100506
学号
B10050634
姓名
孙帅杰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实验日期
2012.11.29
实验名称
内存管理
成绩
实验目的:
通过这次实验,加深对内存管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内存的分配、回收算法的思想。
实验条件: windows操作系统PC一台;VC++6.0平台
实验原理:
}
partl->Partelem[j].valid=0;
partl->Partelem[j].address=0;
partl->Partelem[j].len=0;
partl->sum--;
}
for(k=0;k<maxPCB;k++)
{
if(pcbl->PCBelem[k].valid==0)
{
pcbl->PCBelem[k].address=address;
intsum;//系统中世纪的分区数
}Partseql;
//全局变量
PCBseql *pcbl;//进程队列指针
Partseql *partl;//空闲队列指针
#include"MainManager.h"
voidinitpcb()//初始化进程表vpcbl
{
inti;
pcbl->PCBelem[0].address=0;
pcbl->total--;
partl->Partelem[partl->sum].address=
pcbl->PCBelem[i].address;
partl->Partelem[partl->sum].len=pcbl->PCBelem[i].len;
partl->Partelem[partl->sum].valid=1;
当前的进程有:
name address length
a 40 80
b 120 60
c 180 100
当前的空闲分区有:
address length
280 360
s
请输入要结束进程的name:b
p
当前的进程有:
name address length
a 40 80
c 180 100
当前的空闲分区有:
address length
40 80
180 100
280 50
实验总结:
本次试验的输出结果和预计输出一致,通过本次试验,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内存的管理,分配和回收等。本次试验也是对理论学习进行了模拟的实践,是对课本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我更深的认识到不同的分配算法、回收算法的优缺点,同时自己的编程能力也有所提高 。
break;
case's':
printf("请输入要结束进程的name:");
scanf("%c",&pcbname);
fflush(stdin);
release(pcbname);
break;
case'p':
print();
break;
case'e':
exit(0);
}
ch=getchar();
fflush(stdin);
printf("%d %d\n",
partl->Partelem[i].address,partl->Partelem[i].len);
}
}
voidmain()
{
charch;
charpcbname;
intpcblen;
PCBseql pcb;
Partseql part;
pcbl=&pcb;
partl=∂
实验内容: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maxPCB 6//最大进程数
#definemaxPart 6//最大空闲分区数
#definesize 10//不在切割剩余分区的大小
typedefstructPCB_type
{
charname;//进程名
ch=getchar();
fflush(stdin);
while(ch!='e')
{
switch(ch)
{
case'r':
printf("请输入请求进程的name,len:");
scanf("%c %d",&pcbname,&pcblen);
fflush(stdin);
request(pcbname,pcblen);
intaddress;//进程所占分区首地址
intlen;//进程所占分区的长度
intvalid;//PCB标识符(有效,无效)
} PCB;
typedefstructseqlist//进程信息队列
{
PCB PCBelem[maxPCB];//maxPCB为系统中允许的最多进程数
inttotal;//系统中实际的进程数
initpcb();
initpart();
printf("\t****************************MENU**
**************************\n");
printf("\t************** Enter: r 请求分配内存**************\n");
280 360
120 60
r
请输入请求进程的name,len:d 50
p
当前的进程有:
name address length
a 40 80
d 280 50
c 180 100
当前的空闲分区有:
address length
330 310
120 60
s
请输入要结束进程的name:a
p
当前的进程有:
name address length
printf("\t************** Enter: s 结束进程 **************\n");
printf("\t************** Enter: p 打印分配情况**************\n");
printf("\t************** Enter: e 退出 **************\n");
} PCBseql;
//分区类型的描述
typedefstructParti起址
intlen;//分区的长度
intvalid;//有效标识符(有效,无效)
}Part;
//内存空闲分区表(顺序表)描述
typedefstructPartlist//空白分区链
{
Part Partelem[maxPart];//maxPart 为系统中可能的最多空闲分区数
%d\n",pcbl->PCBelem[i].name,pcbl->
PCBelem[i].address,pcbl->PCBelem[i].len);
}
printf("当前的空闲分区有:\n");
printf("address length\n");
for(i=0;i<maxPart;i++)
{
if(partl->Partelem[i].valid==1)
************** Enter: p打印分配情况**************
************** Enter: e退出**************
r
请输入请求进程的name,len:a 80
r
请输入请求进程的name,len:b 60
r
请输入请求进程的name,len:c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