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5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范本1.确定输血后,有资质的两名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血型,无误后方可采集血样,配血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2.采集血标本时,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以防影响血型交叉试验结果。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4.取血时护士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1)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2)核对血袋标签。
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双方核对无误后,在发血单上签字。
5.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护士持“输血(检测)记录单”、病历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确认1无误后方可输血。
6.输血时(1)输血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用两种识别患者的方法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严格执行“三查九对”,“三查”即查血的有效期、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九对”即查对受血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供血者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种类、血量。
(2)让患者自述姓名,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输血前、后静脉滴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两袋血之间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①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考核
一、引言输血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它为患者提供了生命支持,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然而,输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传染性疾病等。
因此,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手术室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本考核针对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进行考核。
二、考核目的1. 评估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的执行情况;2. 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对输血安全重要性的认识;3. 检验手术室输血操作流程的规范性;4. 保障患者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风险。
三、考核内容1. 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科与手术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是否顺畅;(2)输血申请、审核、配血、输血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3)输血科与手术室对输血安全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2. 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2)配血、输血前核对程序是否严格执行;(3)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是否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4)输血后观察、记录是否完整。
3.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否完善;(2)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是否规范;(3)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4. 输血安全教育与培训(1)手术室医护人员是否接受过输血安全相关培训;(2)培训内容是否全面,包括输血风险、输血操作规范、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3)培训效果是否明显。
四、考核方法1. 文件审查:查阅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输血操作流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等相关文件;2. 观察考核:现场观察手术室输血操作过程,记录操作规范性和医护人员操作能力;3. 问卷调查: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输血安全制度的认识、执行情况及培训效果;4. 个案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手术室输血安全制度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
五、考核结果评定1. 优秀: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执行良好,无违规操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 良好: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基本执行,存在个别违规操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3. 合格: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较多违规操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 不合格:手术室安全输血制度执行严重不到位,存在严重违规操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手术室输血规章制度
手术室输血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一、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手术室输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秩序和规范管理,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手术室内对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实施输血治疗的全过程管理。
第二章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一、输血适应症1.急重症贫血;2.急性失血性休克;3.术前或术中失血;4.慢性贫血;5.出血性疾病。
二、输血禁忌症1.对输血制品过敏或有输血反应史者;2.溶血危象;3.新生儿、婴儿;4.无法测定输血前后血型和交叉配血结果,或者未经确诊的患者。
第三章输血前的准备工作一、手术室护士长应确保手术室内所有输血设备都处于可用状态,包括输血管、输血袋、输血管夹等。
二、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详细的输血风险评估,包括患者的输血历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三、患者在手术前应进行输血前的血型和交叉配血检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四、手术室护士长应确保输血前的医嘱、交叉配血结果、输血标本和输血包装都准确无误。
五、手术室护士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制品和输血速率。
六、手术室护士长应进行输血前的患者教育,告知患者输血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
第四章输血过程中的管理一、输血前1.手术室护士长应根据患者的医嘱和输血标本,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管、输血袋、输血管夹等设备。
2.手术室护士长应在输血前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医嘱内容、输血标本和输血包装的一致性。
3.手术室护士长应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注意输血速率和输血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输血反应。
二、输血中1.输血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长应全程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2.输血过程中,手术室护士长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输血后1.输血结束后,手术室护士长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2.输血结束后,手术室护士长应及时清理输血设备,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
第五章输血后的随访和评估一、输血结束后,手术室护士长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随访和评估,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输血反应情况等。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非常重要,下面是具体的操作流程:当手术患者由于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而事先无备血时,床位医生必须电脑开具输血医嘱,并通知病房护士协助扫描备血试管送至手术室。
护士在采血时持输血申请单和贴有标签的试管,与麻醉医生一起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采集血样。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一操作,不得与其他工作同时进行。
采血后,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并与血库工作人员逐项核对。
确认输血医嘱后,巡回护士将取血凭证、输血处方与病历核对患者信息,签名并送至血库。
在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流程及无菌操作原则,实护士不得单独进行操作。
在取血时,医护人员凭取血凭证及血库发放的号码牌到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和血液情况,确认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凡血袋有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血液中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的情况,一律拒领。
血液领回手术室后,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颜色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签字以示核对无误。
输血时,麻醉医生凭输血单与病历核对患者信息,确认与输血报告相符后,再次核对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标注输血人的姓名及输血的时间,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血液领出血库后30分钟内输入,4小时内必须输完(200~300ml),不得加热,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在输血前、两袋血之间、输血后均须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手术室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手术室输血工作的安全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申请与审批1. 输血申请: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向输血科提出输血申请,并填写《输血申请单》。
2. 输血审批:输血科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输血条件的,签署输血同意书;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输血。
三、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 输血前,医护人员应核对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等。
2. 采集血样,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相符。
3. 检查血袋有效期、外观、标签等信息,确保血液质量。
4.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
四、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时,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3. 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
4. 输血结束后,记录输血时间、血型、输血量等信息。
五、输血后的工作1. 输血结束后,将输血反应记录单、血袋、输血器等送至输血科。
2. 输血科对输血反应进行登记、分析,及时上报。
3. 输血科对输血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并做好记录。
六、责任与处罚1. 输血科对输血工作负有全面责任,确保输血安全。
2. 临床医生、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如违反本制度,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手术室输血的安全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手术室输血工作,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各级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全血
4℃ 血小板 12h
全血并不全
4℃
丧失大部分活性 24h
丧失全部活性
中性 粒细胞
4℃ 4-8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凝血因子
4℃ 12~24
活性丧失50%
成分血
成分输血的优点
高效
安全
合理
成分血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 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
年老体弱、有心肺功能障碍者、重度慢性贫血病人、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 每分钟为1—2毫升,新生儿一般每分钟8—10滴,如有心衰、肺炎或早产 儿以每分钟4—5滴为宜;
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 防止输注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长菌危险。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器的应用: 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使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须 更换。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速度:
要根据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和受血者体质而定,开始宜稍慢,待观察受血 者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速;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每分钟5—10毫升,若大量失血或发生失血性休克, 则需遵医嘱快速输入,输血速度可达每分钟50—100毫升
水温, 约15分钟左右取出备用;水温不得超过3 7℃,以免造成红细胞
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此方法应慎重使用,加过 温的血液要尽快输注,因故未能输注不得再入冰箱保存。 有条件应用血液加温器给血液加温
输血前核对
核对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输血核对包括血标本送检前核对、取血时核对,血 液在输注前、中、后核对。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医生填写患者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输血同意签字单后,护士核对原始血型、rh正反定性实验结果及患者姓名、病历号、家属同意书、采血样,并在配血单的指定处签名送血库备血。
2护士到血库取血时需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核对:2.1受血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2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及交叉相溶实验结果。
2.3血液库存日期,库存血在4℃冰箱中可冷藏保存2-3w,超过3w不能使用。
2.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
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2.5核对完毕在指定处签名。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血液种类、编号、血袋号及受血者姓名、病历号、原始血型、交叉相溶实验结果和医嘱。
____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及无菌操作制度。
6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道,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它药物。
输血前按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用____%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____%盐水冲管。
7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8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8.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8.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9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9.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化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9.2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胆红素含量。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患者补充血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然而,输血涉及到血液的采集、储存、测试和输注等多个环节,如果管理不当或操作不正确,可能会对受血者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
因此,建立完善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1.保证输血安全:确保输血全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受血者发生输血相关风险的概率。
2.规范操作流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降低错误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输血操作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三、管理范围1.血液采集和管理:包括献血者的筛查、采血、血型鉴定、病原体测试、血液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2.受血者筛查和评估: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受血者筛查和评估,确保接受输血的患者符合输血的适应症。
3.输血操作和监测:对输血操作和输血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测,减少误差和危险的发生。
4.输血后的监护和随访: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后的监护和随访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制度内容1.资质要求:对参与输血工作的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关职业证书后方可从事输血工作。
2.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确保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
3.设备管理:定期检测、校正和维护输血相关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问题产生的安全隐患。
4.物资管理:建立合理的血液、试剂和耗材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安全、卫生和有效期限。
5.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对操作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6.不良事件处理: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处理,追踪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7.文件记录和管理:建立相关的记录表格和档案,对相关数据进行保存和归档,方便追溯和审计。
8.培训和宣教: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宣教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
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术中输血管理制度
1、术中输血由麻醉医师负责施行。
2、麻醉医师应在术前仔细核对患者血型报告单、输血申请单上的备血量等相关信息。
3、麻醉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仔细评估患者的临床体征、失血量、失血速度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谨慎决定是否需要输血。
4、决定输血后,由麻醉医师开具输血医嘱,交付巡回护士同时电话通知输血科告知需要术中输血,告知内容至少应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区床号;所输血液的种类、血型、输血量;患者所在的手术间及内线电话;期望得到血液的时问〔即输血紧急程度)。
5、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输血电话医嘱后,及时进行相应的血液出库等工作。
完成血液出库后,电话通知手术室,约定巡回护士到输血科取血窗口等候取血。
6、手术室工作人员持血盒将血液、输血记录单等至输血科取血窗口,手术室工作人员持取血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取血窗进行血液交接,血液交接严格按《血液发放、领取制度》执行。
7、手术室工作人员将血液领回手术间,与麻醉医师共同在床旁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进行血液输注,血液输注严
格按《临床用血管理审核制度》执行。
8、麻醉医师应在输血过程严密监测患者体征,若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处理。
输血结束后,及时进行输血后疗效评价。
9、麻醉医师应规范记录输血病程,内容包括:
(1)输血前评估(失血量、实验室检查指标等)
(2)输血成分、血型与输血量、输血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3)输血后疗效的评价
(4)输血过程的监测记录
(5)输血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
10、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等记录要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要一致。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1.若手术患者由于特殊情况需紧急输血而事先无备血时,需由床位医生电脑开具输血医嘱,及时通知病房护士协助扫描备血试管送至手术室。
采血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女标签的试管,与麻醉医生两人同时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诊断,确认无误后采集血样。
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一操作.不得与其他工作同时进行。
2.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3.确认输血医嘱后,巡回护士将取血凭证、输血处方与病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诊断等无误后签名并送至血库。
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输血流程及无菌操作原则。
实习护士不得单独进行操作。
4.取血时由医护人员凭取血凭证及血库发放的号码牌到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
①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的科室、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成分、剂量、有无凝集反应。
②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血型(包括Rh血型)、血的有效期、储血号。
③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告单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5.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6.血液领回手术室后,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颜色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签字以示核对无误。
7.输血时,由麻醉医生凭输血单与病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室、住院号、血袋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效期、血液成分及剂量等,确认与输血报告相符后,再次核对血液质量,确认无误后在输血单上标注输血人的姓名及输血的时间,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8.血液领出血库后30min内输入,4h内必须输完(200~300ml),不得加热,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麻醉科手术室病人术中输血管理
麻醉科手术室病人术中输血管理手术是医疗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可能存在出血的风险。
为了降低术中出血对病人的影响,麻醉科手术室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证术中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本文将以麻醉科手术室病人术中输血管理为主题,探讨术中输血的相关内容。
一、术中输血的指征术中输血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输血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病人体内,以维持病人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氧供需平衡。
术中输血的指征主要包括:1. 术中失血严重:术中失血量大于病人自身血容量的15-20%时,应考虑输血。
2. 术中出现低灌注体征:如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皮肤湿冷等,可考虑输血。
3. 预计术中大出血风险:术前评估手术的性质和风险系数,如高危手术(如心脏手术、器官移植手术等)或病人存在出血风险因素时,应考虑输血。
二、术中输血的准备工作术中输血需要提前进行准备工作,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
1. 血液供应的准备:手术室需要与血站进行联系,按照病人的输血需求及时准备合适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同时,血液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输血的安全。
2. 输血设备的准备:手术室需要准备输血所需的输液器具、输血袋、输血管等设备,并进行消毒和质量检查。
输液器具的选择应符合病人的输血需求,例如,对于需要输红细胞的病人,应使用适当的输液器具。
3. 输血前的准备:在术前,需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血型、交叉试验、感染标志物等。
同时,需要评估病人的输血风险和术中输血的指征。
三、术中输血的操作流程术中输血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1. 输血前的核对: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需要进行双人核对,确认病人的身份、血型和输血需求与血袋上的信息一致。
同时,需要检查血液包装是否完整,是否过期。
2. 输血前的预热和验血:根据血液产品的要求,在输血前需要将血液包装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槽中预热。
同时,进行交叉验血,确保病人与输血血液的相容性。
3. 输血过程的监测: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呼吸、皮肤湿度等。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十四、血液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可放在室温 下放置15到20分钟进行复温。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血的 肢体以消除静脉痉挛,需加温的情况为:
(一)血液加温应在专用血液加温器中进行,专人负责操作 并严密观察,不得在装有热水容器中加温。
(二)大量快速输血,成人>50ml/kg/h,儿童>15ml/kg/h。 (三)婴儿换血。
(三)多种血液成分输注时,应优先输注血小板,其次是冷沉淀, 新鲜冰冻血浆。
十、血液制品应单独输注,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 射用生理盐水。输血前要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十一、输血前两名护士核对医嘱、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完 整性、血袋标签内容、血液外观、血液有效期等。核对确认病 人身份,昏迷病人、意识模糊病人或者语言障碍病人要与家属、腕带信 息核对,评估病人一般状态,如:体温、血压、精神状况、肤色等。 十二、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静脉输血要使用输血器并遵循输血器使 用规范。 十三、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 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 下一袋血继续输注;如前一袋输注为红细胞、下一袋需输注血小板时, 需更换输血器。每袋血输注前应2人到床边核对。
(四)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
十五、急性大失血时需要快速补充血液—可加压输血。 (一)将血压计袖带围绕血袋,然后打气使袖带充涨起来起 加压作用。 (二)将血袋卷起来用手挤压,但袋内、加强输血过程监控:应该在输血开始前、输血开始时、输 血开始后15分钟、输血过程中每小时、输血结束时和输血结束后 30分钟、60分钟、4小时,对病人进行监测(重点在输血开始后的 最初15分钟),严密观察受血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
手术室输血管理制度篇一:手术室安全用药、输血制度手术室安全用药、输血制度一、提高护士安全用药意识和能力1、在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实行弹性制度,随时调整护士休息时间,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因护士疲劳而发生用药差错。
2、强化慎独精神,加强护士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管理意识,避免用药错误后出现缓报和瞒报的情况3、加强专业知识和药理学知识,组织学习相关的药品商品名、通用名、剂型、用法、不良反应: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管理的各种规定,按计划对护士进行安全用药规范化培训4、坚持“零缺陷”的管理理念,强调为预防而测量,引导护士每一次都要把事情做对,主动考核自己的工作,从而获得持久的进步。
定期进行科内工作讨论会,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二、严格用药查对制度1、用药时,要严格三查七对:三查:备药时查(复诵医嘱)用药时查(与医生二人核对)用药后查(复诵医嘱)七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给药途径、时间、、失效期。
2、查对方法:二人唱名核对;二人都看清算清。
3、药品如有沉淀、浑浊、变质或标签不清,瓶口破裂不得使用。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查看有无过敏记录和皮试结果。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用药时如有疑问,应立即查清方可执行。
6、体腔内用药,需要稀释浓度的,要按照正确的配置方式、比例、给药方法进行操作。
三、药品管理制度1.手术室应设立药物室、药品柜及抢救药车,并指定一名护士专门负责药品管理。
2.肌注、静脉用药须与外用药分开放置,统一贴上标签。
标签纸颜色有所区别:肌注,静脉为蓝色,外用药为红色,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和剂量。
易燃易爆药品、对人体有损害的药品应妥善保管,远离火源或人群,并写有明显警句提示他人。
3.麻醉药、剧毒药和贵重药必须上锁,建立严格的领取制度,由护士和管药护士共同管理、每天清理毒、麻药处方和基数,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6篇)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治疗前,经管医生必须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并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
2.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
3.血液取回后在室温下放置____分钟,不宜放置过久。
4.对于第一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其血型。
5.输血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生及时配合处理,并做好抢救准备,同时查明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将原血袋余血妥善保管____小时以便备查。
6.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一袋血需要在____小时内输完,放置时间过长而发生血液变质。
7.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出现象并做相应的处理。
8.输血完毕,护士还应该将与输血有关的化验单应当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放入病历中做永久保存。
同时详细记录输血的时间、种类、量、血型、血袋号以及有无输血反应等。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2)一、背景介绍安全输血是指在输血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输血引起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
安全输血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整个输血过程,保障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全输血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安全输血管理制度内容1. 输血准备管理(1)建立临床输血相关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建立安全输血指征和适应症的审查制度,确保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输血;(3)确保输血患者的血型鉴定和配血结果准确,并建立相关档案;(4)制定输血的准备工作流程,包括医务人员培训、设备检查和准备、储存和物资管理等。
2. 输血过程管理(1)建立输血操作规范,明确输血前、中、后的操作步骤和要求;(2)建立输血文书和记录管理制度,包括输血申请单、输血同意书等;(3)建立输血事件报告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意外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4)建立输血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输血器具的清洗、消毒、检验和维护等;(5)建立输血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输血药物的购进、储存、使用、追溯和报废。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ppt课件
输血传播的疾病
1.病毒型 肝炎
• 发生率 为 2.4%27.3% 主要为 乙肝和 丙肝。
2.艾滋病 (AIDS)
• 由人免 疫缺陷 病毒 (HIV) 引起, 输血是 重要的 传播途 径。
3.巨细胞 病毒
• 一般症 状轻, 新生儿、 器官移 植、免 疫缺陷 者感染 严重。
4.人T细胞 白血病病 毒I型
成分血-血浆
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
普通冰冻血浆是全血在保存期内 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的血浆, 立即放入-30℃以下冰箱冰冻成 块,于-20℃条件下保存,冰冻 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 期为5年。
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 容量。
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出血倾向。
技术与管理
三、输血前、中、后 的管理
输血前- 血标本采集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 因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 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 在血样收集和管理。
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 头,一旦受血者血标本张冠 李戴,所有安全输血防范措 施都将化为泡影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交接管理制度
为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三章“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成分血-白细胞
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 环血液中采集。 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 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 力。 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 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
成分血-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 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 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 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过程管理
血液成分输注时间限制
血液成分种类 红细胞 开始输注时间 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 输注全程时间 4小时以内,如室温高 须缩短
血小板
新鲜冰冻血浆
立即
融化后30分钟内
20分钟之内
每200ml20分钟以内
冷沉淀
立即
用病人耐受的最快速度
输血过程管理
手术室输血流程
输血过程管理
紧急情况使用血液加压器
4.人T细胞 白血病病 毒I型 • 可经血 液传播 。
5.梅毒 • 因输入 二期梅 毒患者 的血引 起。
6.寄生虫 病 • 如疟疾 、丝虫 病、弓 形体虫 病。
输血的适应征
急性大出血
• 创伤、大手术
• 可选择自体输血 • 急慢性贫血 • 输血浆或血浆蛋白 • 输粒细胞 • 输入新鲜全血或鲜冰冻血浆,如血友病
成分血-白细胞
白细胞悬液从单个供血者循 环血液中采集。 在22度以下,保存24小时。 作用是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 力。 适用于粒细胞低下、抗生素 治疗无效的重症感染病人
成分血-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可以由全血手工分离制备或用细胞分离单采技术从 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 22度,普通袋保存期为24小时,专用袋为5天。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手术及创伤时:血小板小于5万/L,应考虑输入;如有不可控 制的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则输入不受限制。 对于内科病人,血小板小于5千/L,应立即输入,防止出血。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注无效。
采集配血用的血标本应注意的事项
采血后必须在离开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一位护理人员最好不要同时采集两位以上患者血标本; 最好不要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因为标本被严重稀释会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
因故需要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弃去,再取 血标本;配血用的血标本应用EDTA抗凝(或不抗凝) ,一般需要5ml,不得少于3ml; 受血者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或者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采错人)
采错血标本(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
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量少、溶血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存在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 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
6.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输血传播的疾病
1.病毒型 肝炎 • 发生率 为 2.4%27.3% 主要为 乙肝和 丙肝。
2.艾滋病 (AIDS) • 由人免 疫缺陷 病毒( HIV) 引起, 输血是 重要的 传播途 径。
3.巨细胞 病毒 • 一般症 状轻, 新生儿 、器官 移植、 免疫缺 陷者感 染严重 。
Right blood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dose, to the right patient who does
输血基本原则
1.可输可不输的坚决不输。
2.能少输的不多输。
3.能输成分血不输全血。
4.能输自体血不输异体血
5.输血前应向受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 和危害性。
核对须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输血核对包括血标本送检前核对、取血时核对, 血 液在输注前、中、后核对。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器的应用: 一律使用一次性带过滤装置的输血器 使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同一输血器在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须 更换。
输血过程管理
输血速度:
要根据输注的血液制品种类和受血者体质而定,开始宜稍慢,待观察受血 者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速; 一般情况下输血速度为每分钟5—10毫升,若大量失血或发生失血性休克 ,则需遵医嘱快速输入,输血速度可达每分钟50—100毫升 年老体弱、有心肺功能障碍者、重度慢性贫血病人、婴幼儿输血速度宜慢 ,每分钟为1—2毫升,新生儿一般每分钟8—10滴,如有心衰、肺炎或早 产儿以每分钟4—5滴为宜; 不论是什么情况,一袋血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 ,防止输注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特别是长菌危险。
择期手术
贫血 低蛋白血症 严重感染 凝血机制障碍 血小板减少
• 输浓缩血小板
技术与管理
二、血型、血制品 的分类
血型
血型
AB型:万能受血者
O型:万能供血者
血制品分类
全血 红细胞 白细胞
成分血
血小板
血浆 血浆蛋白
全血
每袋200ml—400ml。 保存期依保存液和温度不同 而不同。4度以下保存20-35 天。 用于补充血容量,主要是急 性出血。
接收核对: 由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执行双人核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 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号、交配试验结果、核对采血日期、有 效期。 输血前核对: 由麻醉医师及巡回护士执行双人核对一人持病历、输血单另一人持血袋;逐 项执行一人先诵读,另一人复诵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核对一遍。 核对内容: 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用血量、编 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有效期、质量;
成分血-血浆
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保质期为4度以下,24小时。 普通冰冻血浆是全血在保存期内 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的血浆, 立即放入-30℃以下冰箱冰冻成 块,于-20℃条件下保存,冰冻 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 期为5年。 作用是: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 容量。 适用于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出血倾向。
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
——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
通 辽 市 医 院 手 术 麻 醉 科
护 士 : 李 健
目 录
一、概述 二、血型、血制品的分类
三、输血前、中、后的管理
四、输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流程 五、总结
技术与管理
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 措施; 输血不仅能抢救病人也 会带来一些输血不良反 应。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血袋有破损、漏血现象;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血浆呈乳糜样或暗灰色; 血浆中有明显汽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细细胞层分界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过期或其它需查证的情况。 签名:配血者、复检者、发血者、取血者共同签名。
输血前核对
成分血-红细胞
浓缩 浓缩 红细 红细 胞 胞
少白 少白 红细 红细 胞 胞
洗涤 洗涤 红细 红细 胞 胞
冰冻 冰冻 红细 红细 胞 胞
悬浮 红细 红细 胞 胞
悬浮
成分血-红细胞
1、浓缩红细胞: 最常用,容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小。 每袋100ml,含200ml全血中的全部红细胞,保存期同全血。 适用于各种急性失血和慢性贫血,特别是有心功能不全的老人和小孩。 2、少白红细胞:是一种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保存期为4度24小时。试用 于输血产生抗体发热病人。 3、洗涤红细胞:将全血去除血浆及白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用生 理盐水悬浮。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4、冰冻红细胞:去血浆的红细胞加甘油保护剂,在-80度下可保存10年、适用 于稀有血型的患者或备以后自身使用。 5、悬浮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剂,适用于大 多数需要补充红细胞,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的患者。一般采用多联袋方法制备悬 浮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1U(200ml) ≥18g 1.5U (300ml) ≥27g 2U(400ml) ≥36g
技术与管理
三、输血前、中、后 的管理
输血前- 血标本采集
据文献报道,错误输血的原 因10%在于医生处方和护士 采样,36%在医院血库和51% 在血样收集和管理。 血液标本是安全输血的源 头,一旦受血者血标本张冠 李戴,所有安全输血防范措 施都将化为泡影
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交接管理制度
有关规定,确保血液样本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防止发生差错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输血过程管理
加温输血
大多数输血不需加温。
如输血量较大,可加温输 血的肢体以消除静脉痉孪, 一般情况下也不必加温。
有特殊情况,则可遵医嘱给血 液加温。如: 大量快速输血(2000毫升以上) 新生儿溶血病需要换血 病人体内有强冷凝集素等
输血过程管理 加温输血:
一般的加温,可用毛巾包热水袋加温输血部位的上方肢体。 也可将血袋置于35~37℃水浴中,轻轻摇动血袋,并不断测试 水温, 约15分钟左右取出备用;水温不得超过3 7℃,以免造成红细胞 损伤或破坏而引起急性溶血反应;此方法应慎重使用,加过
血液的使用
1、依法依规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 ) 2、输血管理(Blood Management) 4R规则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need one
Preventing a blood transfusion to the patient who doesn’t
选择适宜的病人,采用正确的血制品,在恬当的时机以适合 的剂量进行输血。
全血
保存袋中血液(全血)
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全血
血小板
中性 粒细胞 4℃ 12h
全血并不全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4℃ 4-8h
丧失大部分活性
4℃ 12~24
4℃ 24h
丧失全部活性
凝血因子
活性丧失50%
成分血
成分输血的优点
高效
安全
合理
成分血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输血观念的进步,传统输全血的方法已经被 改变。成分输血受到重视。 成分输血是将供血者的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血浆蛋白)用科学的方法分离,依据病人的实际需要, 分别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 成分输血是临床输血的主要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 原则,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全血,而且可以减少各种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