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果,认识第二次工业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的内容相对复杂,涉及到的发明和技术较多,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影响,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第二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2.难点: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的历史场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第一次工业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已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的历史背景。
4.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果,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发明和技术的图片、地图等资料。
5.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第二次工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32张PPT)

展示活动一:了解第一辆汽车
时 间: 19世纪80年代 发明者: 本茨 动 力: 内燃机 燃 料: 汽油 时 速: 13千米/小时 轮子数: 三轮汽车
展示活动二:内燃机的历史
1876(德)奥托, 1883(德)戴姆勒
煤气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1892(德)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展馆宣传报
探究活动四: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探究活动四: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世界钢产量 石油产量 铁路长度 世界贸易额
1870 年 52万吨 80万吨 21万公里 455亿法郎
1900 年 2830万吨 1950万吨 101.4万公里 1,182亿法郎
增长倍数 54 25 5 2.6
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就世界范围来看,则是 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 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 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 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 化工展区
展示活动二:诺贝尔奖的渊源
诺贝尔 瑞典
展馆宣传报
探究活动三: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探究活动三: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一: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布工,后来做了木 匠;骡机的发明者克里普顿是个纺织工兼织布工,生产熟铁的搅拌 法是工厂主科特和他的工头彼得.奥尼恩斯发明的,只有瓦特具有 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 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 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内燃机
轻工业
重工业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 义国家,有的两次革命交叉进行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沦为 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 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 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 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化学工业和新材料。(重点)
3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难点)
知识讲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的应用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自然科学 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各种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 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知识讲解
全
面
1876年贝尔有线电话
马可尼及其信号接收机
进
入
电
气
时
代
1885年爱迪生留声机 1900年巴黎世博会电器宫夜景图
知识讲解
电力 (新能源) 电动生产工具 家用电器出现
大型发电厂
出现
远距离输电
网络建立
影响: 电力在工厂和家 庭中得到了普遍 应用,标志着人 类迈进了电气时 代。
知识讲解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煤气/汽油/柴油)
3.20 世纪早期,促使汽车价格大幅度下降,开始成为中等 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的主要原因是( D )
A.内燃机的发明 B.工人收入大大提高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流水线生产的推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是本学期的第五课,也是本册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二次工业的主要成就,以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的概念和影响有初步的了解。
但在对第二次工业的具体内容和影响上,学生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的主要发明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工业的图片和成果,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时间、主要发明成就。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重点阐述第二次工业的特点及其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
5.案例分析:分析第二次工业中的典型发明,如电灯、电话等,了解这些发明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第二次工业的意义,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教学课件)

(3)技术支持: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
3、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一、电的应用
1、理论基础
(1)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 应。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揭示 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
从他的经历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 永不言弃, 百折不挠,成功需要艰苦奋斗 , 坚持不懈。
主要发明: 投票计数器、 普用印刷机、 改良打字机、 留声机、 白炽灯、 第一所中央发电厂、 活动电影机、 大型碎石机、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 摄影棚”、传真电报 、 有声电影机、 鱼雷机械装置、 喷火器、 水底潜望镜……
新的时代——电气时代
视频:电力的广泛应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知识链接:发明大王爱迪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历史》九年级 下册
爱迪生的生平和故事
1、出身贫寒,但从不放弃努力,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 加99%的汗水。 2、从小就极富想象力,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空闲时 喜欢一个人独处,思考问题。 3、发明电灯时尝试了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几千次的实 验,失败无数次,历时三年才终于发明了能点亮1200小时 的耐用炭丝灯泡。
唯物史观
01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 命中的重大成果、科学家和发明家、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特点、标志等史实。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02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了解第二 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03
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学习爱迪 生等科学家坚持不懈、善于思考、永不言 弃、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课件(含视频)

莱特兄弟
第二次工业革命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 的一项重大突破。19世纪60—80 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 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
优点:成本低、性能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现代炸药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பைடு நூலகம்
1867 年 , 瑞 典 人 诺 贝 尔 发 明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 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1884 年 , 法 国 人 夏 尔 多 内 发 明人造纤维。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 专利证书
视频:福特与汽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福特汽车生产流水线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动汽车 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 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 的交通工具。
课堂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内燃机的出现产生 了什么影响?
1、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 领域引发了一场变革; 2、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 、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 的便利。
景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D
B. 独立战争
C. 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 1870 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列发展趋势出现于
这一阶段的是( )
①蒸汽A 机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
②工业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
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哪些发明?
学习目标
重点
01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32张PPT)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科技丰富生活
诺贝尔奖于 1901年第一次 颁发
由于发明赛璐珞, 海厄特在1914年 获得了珀金斯奖 章。
夏尔多内被西 方誉为人造丝 工业之父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1870年—1913年英、法、美、德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
年(1份)生产英力国:促进法了国生产美力国的发德展国,极 1大义87地国0改家善取3了得2 人跨们越1的式0生的活发,展23使,主成要为13资工本业主化 1强91国3。 14 6 38 16
战争
水污染
雾霾
沙漠化
战争
废气排放
结启示: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发 展的同时要注雾霾意保护环境,走可沙持漠化 续发展之路
我们要积极开发清洁能源保护
整体感知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气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影响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 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一、电力展馆:科技点亮生活
电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31年)
法拉第(英) 1791年~1867年
电磁感应现象:为利用电提供了理论基础
电的发现:从理论到应用
早期发电机
1866年,德意 志人西门子研制 出发电机,电力 开始用来带动机 器,成为补充和 取代蒸汽动力的 新能源。
负面影响“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4)社材会料生:然活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 须模了方废看地支便水开 配到了、发自一人废个大然们气自界潜的、然的在社废的, 能会渣虽 力危然 ,生等险正掌 但活造握 却显;成了 动露环出更 摇境高 了来污的 人;染能类人。量生类,存大有的规
历史九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54张)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飞行 器的先驱”,1903年,成功研制出人类历史 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 1 号”。
1903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有动力装置的飞机制造成功。 12月17日凌晨飞机从平地起飞。这天莱特兄弟共试飞3次, 第一次飞行12秒,最长一次飞行59秒,行程约260米。本 图为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的飞机。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 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飞机,能转弯、倾斜、做圆圈飞行和 8字飞行,连续航行时间超过半小时。从此,人类的航空 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老式汽车
《福布斯》杂志公布美国市场上速度最快量产型汽车排行榜,福特公 司SSC Ultimate Aero超级跑车以约437km/h的最高速度高居榜首。
汽车专家认为,今后几年内这一速度纪录也未必会被打破。不过, SSC Ultimate Aero将成为真正的展品,采购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其 价格高达50多万美元,而且其生产数量不超过25辆。
英国 32
P法ow国er Bar美国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10
23
德国 13
1913年 14
6
38
16
观察一下,表中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①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 进的发展),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 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手工工场
自由资本主义
Power Ba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图中的收报员 正在接收、翻译纸带上的数码信息。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
Power Bar
中国专业PPT设计交流论坛
意大利 马可尼 马可尼发机的复制品
1893 无 线 电 报 的 发 明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幅增长的原因是( A )
时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1910年 1920年
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400万吨 2100万吨 4600万吨 9400万吨
A.内燃机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B.电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
1234567
4. 【新情境】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两次工业革命 的过程中排演了历史课本剧《交通的革命》,他们设 计的情节合理的是( C ) A.爱迪生改进的蒸汽机为机器提供动力 B.斯蒂芬森在电灯照明下绘制火车图纸 C.卡尔·本茨向人们展示他制造的汽车 D.德国的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
123
3.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因其成本低廉 、节省人力,很快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但是 它也因破坏性大受到各国军工企业青睐。这表明( D ) A.炸药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B.炸药加剧了战争烈度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
123
点拨:材料“因其成本低廉、节省人力, 很快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表述了 科学技术的积极意义,材料“它也因破坏 性大受到各国军工企业青睐”表述的是科 学技术的消极影响。所以题干表述的是科 学技术的两面性,D正确。
1234567
2星题 能力提升
1.18世纪中期,由于木材匮乏引发的能源危机,英国人毅然在热能和 机械能领域实现转轨,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始于19世 纪六七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 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
源。材料意在说明( D )
A.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源是能源危机 B.工业革命促进了能源的转型 C.工业革命为能源转型带来了契机 D.能源转型推动工业革命产生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主干落实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1.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影响:(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1.电的应用: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内燃机: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2)交通工具: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3)影响: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
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
(2)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重点任务驱动材料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行业,因为当时摆在棉纺织行业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加速纺纱和织布,以满足巨大的、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的需求。
……同样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也引发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
——摘编自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英国“加速纺纱和织布”出现的两项发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22张PPT)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基本 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 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 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 主义阶段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 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列宁给“帝国主义” 下了全面、科学的定义,指出它是垄断的资本主 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的、最后的阶段。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的应用 ①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②电动机和发电机: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 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 ③动力主导: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 为动力带动机器。 ④爱迪生: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德国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意大利、马可尼 英国、贝尔德
成果 有线电报
发电机 电动机
电话 电灯 有轨电车 电影 无线电报 电视
领域
时间
内燃 机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8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1885年
1896年
1903年
化学
时间 1867年
19世纪80年代 19世纪80年代
国家及人物 德国、奥托 德国、卡尔.本茨 德国、狄塞尔 德国、卡尔.本茨 美国、亨利.福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从法拉第到爱迪生,从卡 尔·本茨到莱特兄弟,从诺贝尔到夏尔多内,他们 的重大发现和发明成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无论是电的发明和应用,还是汽车、飞机 的问世;无论是现代火药的发明,还是赛璐珞、人 造纤维的发明,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42张PPT)

化学 工业 赛璐珞的制 和新 海厄特 美国 1869年 造技术 材料 人造纤维 夏尔多内 法国 1884年
现代炸药、 在军事、工程方面 得到了广泛应用 诺贝尔 瑞典 1867年 无烟炸药 现代塑料工 业由此诞生 开辟了新的纺 织品生产领域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知识拓展
现代炸药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
诺贝尔奖章
电的应用
1876年电话的 发 明
1893 无 线 电 报 的 发 明
美
贝尔
早期电话
意大利 马可尼 马可尼发报机的复制品
电的应用
1911 电 车 的 发 明 各种家用电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辆无轨电车。
1910 年世界上第 一台压缩式制冷 1874年,美国人 1882年,美国霍 的家用冰箱在美 比尔布莱克斯发 伊拉,最早发明 国问世。 明了第一台洗衣机。 电风扇
1903年,美国的莱特 兄弟制成飞机飞行者 1 号,并试飞成功。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冯如和他的飞机
中国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冯如被称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 1910年,他制造的飞机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国际飞机大赛中获 得“时速第一”奖。然而由于中国政局的动荡,致使冯如在中 国制造飞机的愿望成为泡影。
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制造业革命)
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价格为265美元, 是当时福特汽车厂工人两个月的工资。
齐柏林飞艇
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设计飞艇试 飞成功。飞艇的艇体是一个雪茄型的气 囊,里面充满了氢气和氦气,艇身下有 两个外挂吊舱,舱内装有发动机。飞艇 可以载人载物,但飞行速度慢、造价高、 机动性差,很不安全,在使用中多次出 现燃烧和爆炸事件。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D.改良蒸汽机
3.(2022•山西)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
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
B 工业部门”有( )
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巩固训练
A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
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九年级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原力·动力·张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部分 原力:时代必然
一、原力:时代必然
材料:“蒸第汽二机次的工吼业声革使命欧、的北发美生、是亚时三代大合洲发力生的变结革果,以改革或
: 工
具特点的
发
体积 小 ,质量 轻 ,马
动力机大问,效题率,高在。交 通
运
输
领 域 内 引煤炭发大了成一就场。变 革 。能源
石油
( 2 ) 带 动 了 相 关 的 新 兴 工交通业 的 发 展 。 ( 推 动 了 石 油 开 采 业蒸的汽机发车展、汽,船加 速 了 石 油工化具学 工 业汽的车、产飞生机、)拖拉机等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精品课件

④市场的扩大(市场条件)
一、“电气时代”的带来
电是如何发明的?他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找到了打开电能宝库
大门的钥匙.
切割磁场会产生电流
1866年德意志人西门子研制出发电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格姆勒)的发明,使电力在 70年代得以实际利用 。
思考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这些电器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 用哪些方法照明?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那时人们多使用煤油 灯、煤气灯、蜡烛等 来照明,照明范围较 小,亮度差,污染环 境,不利于广泛使用。
二、发明大王
托马斯•爱迪生(美国) (1847---1931)
1879年,耐用碳丝灯泡
他是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一生共获得
1300多项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他的名言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 水。”1、 材料中的“他”是谁? 爱迪生
2、人们说,“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
人间的天使,“他”的哪一重大发明最能说
明这一点?
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3、结合他的名言,你能学习到哪些可贵的精 神? 勤奋好学,敏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
• B.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 C.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
• D.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小结: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类别 开始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领先国家 标志 动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二次工业》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数据,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第二次工业的相关内容较为复杂,涉及众多领域和人物,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认识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第二次工业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第二次工业的历史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工业的历史成就,引出本课主题——第二次工业。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工业的发生、主要成就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第二次工业与第一次工业的区别和联系,分享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2.(2019·广西北部湾模拟)人们常用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来代表一个 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用这种思维模式来看待19世纪后半 期,我们会说人类进入了( B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网络时代 3.(2019·江苏镇江质检)“1879年12月25日,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 观一项最新发明,那是60盏电灯释放出的光明,这是他们见过的最神奇的 东西!”这一神奇东西的发明者来自( B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A.文艺复兴运动 C.第二次工业革命
B.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典图解读]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早期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之一,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者
是德国人本茨。
[微点拨]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 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有汽车、轮船、飞机。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的国家是美国和德国。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自主学习】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1.概况: 科学 研究取得重大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 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19世纪 六七十 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特点:科学研究同 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1.电的应用 (1)基础:电磁感应现象发现和早期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 (2)地位: 电力 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 “ 电气时代”。 (3)发明:美国发明家 爱迪生 发明了白炽灯泡等。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1.“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
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C )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
2.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发现电磁感应
现象的是( B )
A.瓦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狄塞尔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4.*(2019·山东聊城)下边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下列 哪一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 油的比重上升( A )
A.内燃机 C.发电机
B.蒸汽机 D.计算机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5.(2019·山东临沂)现代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塑料制品的应用已深
3.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地球变得更“小”了的是( C ) A.内燃机的使用 B.电动机的使用
C.汽车、飞机的发明 D.蒸汽机的使用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4.福特先生被称作“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这是因为他发明了( A )
A.汽车装配生产线
B.汽车
C.内燃机
D.蒸汽机
5.炸药爆炸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周围物质起
破坏、抛掷、压缩等作用。历史上发明了现代炸药的人物是( C )
A.爱迪生
B.本茨
C.诺贝尔
D.戴勒姆
6.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知识框图。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A:珍妮机;B.瓦特;C:电灯;D:德国;E:电气时代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巩固与提升】 1.*《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 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 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C ) 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从生产领域到衣食住行,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但人
们也发现,塑料垃圾已经悄悄地向我们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和生活环境。这种工业诞生于( C ) A.戴姆勒的发明 B.诺贝尔的发明
C.海厄特的发明 D.夏尔多内的发明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发明、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内燃机 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变革。 (2)交通工具: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 汽车 。1913年,美国 福特 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 制造业的革命。 (3)影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化学工业:人们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瑞典化 学家诺贝尔 发明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2)新材料: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现代塑料 工业 由此诞生。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 纺织品 生 释疑解惑】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2)条件:①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②技术:自然科学的突破性 进展;③劳动力:自由劳动力增多,工人素质提高;④资本:资本的积累和 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3)在一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1.经济: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 义国家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 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 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3.世界格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 的增强,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新创造层出不穷。集中表现在( C )
①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③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诞生 ④建立工厂和工厂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课时导学案 训练提升案
7.*小华同学通过图示的方法展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 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其中空白的横线处应当填写(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