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组各科教案(语言)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fe60faeaad1f346933fe8.png)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案语文优秀培智生活培智生活语文词语教学培智学校语文教案培智生活语文词语教学篇一:培智第四册生活语文教案(部分)4、戴领巾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认识词语戴领巾。
2、认识新的部首:绞丝旁、女子旁。
会写这两个偏旁。
3、学习"好"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熟读"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这句话,知道戴好绿领巾。
5、会用"我会????????"练习说一句话。
6、熟读儿歌,知道升国旗时要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看图读句子。
认识新的部首,并会写。
教学课时:3板书设计:4、戴领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看图认识词语,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说图上画了什么?2、揭题。
二、新授。
1、出示词语。
戴领巾(1)认读词语。
(2)教读。
(3)齐读词语。
2、练习。
戴()3、出示句子: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1)教师示范读句子。
(2)教学生读。
(3)指名读句子。
(4)齐读。
练习:我们会戴绿领巾。
三、小结。
四、作业。
读熟句子。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用"我会???????"练习说话。
学习新的部首。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词语和句子。
.戴领巾我们天天戴好绿领巾。
2、指名读一读。
3、齐读。
二、新授1、出示例句:我会穿外衣。
仿句子:我会()。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2、出示新的部首。
(1)认读新的部首。
(2)学写新的部首。
(3)练习。
三、小结。
知道戴好绿领巾。
四、作业。
1、描写新的部首。
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新的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国歌。
2、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升国旗的儿歌。
3(xx 海达范文网: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新授1、出示儿歌。
升旗大清早,升国旗,小朋友们列队齐。
胸前戴好绿领巾,对着国旗敬个礼。
(1)教师示范读。
(2)一句一句地教学生读。
篇二:培智生活语文课《鸡蛋》教学设计《鸡蛋》教学设计成都特校彭祖红一、教学对象:培智三年级二、课型与教学内容:生活语文识字课《鸡蛋》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材分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课程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标准教案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标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c23ea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a.png)
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一册语文,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拼音与汉字》第三节《声母、韵母和声调》。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以及它们在拼音中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基本知识,能正确拼读音节。
2. 培养学生运用拼音进行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韵母和声调正确发音及运用。
教学重点: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拼写规则,提高拼音阅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与拼音相关小故事,激发学生对拼音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以及它们在拼音中作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播放PPT,展示一些声母、韵母和声调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口头练习。
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如何正确拼写声母、韵母和声调。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让学生上台演示,正确拼读音节,提高他们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声母、韵母和声调概念及作用。
2. 声母、韵母和声调拼写规则。
3.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选择正确声母、韵母和声调填空。
2. 答案:(1)bā(巴)、mì(米)、fēi(飞)、dì(地)、tīng (听)。
(2)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多写,提高拼音水平,为学习汉字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拼音读物,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
是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例题讲解深度和清晰度,接着是教学难点处理,然后是板书设计和作业设计,是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实质性。
2022年培智班初一语文教案5篇
![2022年培智班初一语文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b7eb6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3.png)
2022培智班初一语文教案5篇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培智班初一语文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培智班初一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1.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德育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
●教学方法1.读议结合法。
本为较为浅显,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从划分停顿入手指导学生诵读,正确划分朗读停顿,以理清句意层次,层次清则句意易明。
在反复诵读中疏通文理,体会童稚时的偶趣之情,揣摩文章的妙处。
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课文中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
2.译述法。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儿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趣事,充满童真童趣。
指导学生疏通文字,领会课文大意,然后创造性地译述课文内容,师生共同评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感知课文,梳理、积累语言材料[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背景音乐:歌曲《童年》)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的童年生活真的如阳光般灿烂。
那时,一切都是那么轻松愉快,童真童趣,童言无忌,忆起时总是醇香醉人,有谁来讲讲记忆中象“过家家”“斗蛐蛐”这样的乐事,让我们大家共享你的稚真?(学生讲述)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闲情记趣》中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味这清新率真的文字。
特殊教育初中培智语文教案
![特殊教育初中培智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0225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6.png)
特殊教育初中培智语文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择一篇适合初中培智学生的语文课文,如《春天的故事》。
2. 生字词: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春天”、“花朵”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字词练习:通过书写、组词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词。
4.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季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活动情况,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策略1. 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3. 采用分组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 注重家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2.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3. 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随时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培智语文第九册教案
![培智语文第九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f1b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培智语文第九册教案一、学情分析培智班的学生在认知、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他们的学习进度较慢,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个体差异较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注重个别辅导,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若干单元,内容涵盖了字词、句子、阅读、写作等方面。
教材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课文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读和书写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
能理解和运用常见的句式,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能够阅读简短的文章,并理解其基本内容。
初步掌握简单的写作技巧,能写一些简短的句子和段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情景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训练。
2、教学难点复杂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写作内容的丰富和表达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识。
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或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生字词教学教师示范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让学生跟读和模仿书写。
利用卡片、游戏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2、句子教学讲解常见句式的结构和用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
让学生进行句式仿写和变换练习,加强对句式的掌握。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精选5篇)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1c302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c.png)
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精选5篇)培智语文教案四年级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感悟黄河的险恶,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景象,感受驾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学会网上查看资料。
2、情感和态度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学准备:关于黄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图片、文字资料及黄河、艄公驾驶着筏子漂流在黄河上的视频设计理念:1、力求体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网络阅读教学,计算机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走向了人机对话的形式。
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网查看有关资料,感受黄河,认识筏子,认识艄公,使学生从网络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学生走进了网络,网络与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使得课堂网络变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2、力求体现“球形教学特色”。
*的“球心”是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所以在教学中我大胆取舍文本,紧紧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过情境展示、拓展阅读、自悟讨论、情感朗读等方法,使学生从黄河的磅礴气势,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乘客的谈笑风生等方面来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镇静的风采。
教学过程:一、多管齐下,感受黄河的壮美首先让学生在初学课文的基础上,讲出自己心中黄河的印象。
(板书黄河) 接着引导学生点击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紧接着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进网络,再由网络走进文本,达到文本和网络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也被充实而又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深深吸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赏读结合,体验筏子的惊险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1、认识筏子。
引导学生点击筏子的图片,一边看筏子,一边说筏子,从而认识水上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
学习2-5小节,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体会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
培智语文教案
![培智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b5221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6.png)
培智语文教案教案主题: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说、写、读、听的综合能力。
2. 学习和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和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教师指派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5分钟)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Step 2:阅读理解(2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一篇阅读材料,然后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根据问题回答。
教师分组给学生分发问题,让学生合作解答。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讨论答案,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Step 3:写作训练(30分钟)教师设计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周末活动的短文。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模板,然后学生开始写作。
教师逐个检查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意见和建议。
最后,学生把修改后的作文发表出来,互相评价。
Step 4:听力训练(1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录音,然后给学生一些听力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反复听录音,尝试回答问题。
学生互相讨论并找出答案。
Step 5:口语练习(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观点,让学生辩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辩论结束后给出评分和评价。
Step 6: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并给予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的读后感,发表到班级网站上并互相评论。
2. 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天听10分钟英语新闻,并写一个总结。
3.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模拟面试场景,每个学生都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的角色,并互相评价和反思。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45f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e.png)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一、课程介绍课程名称:培智语文一年级适用对象:智力发展迟缓的儿童教学目标:通过一年的学习,使孩子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智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计划1. 字词学习:学习常用的汉字和词语,包括基本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了解字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句子训练:通过模仿、重复等方式,训练孩子说完整的句子,提高句子的流畅度和逻辑性。
3. 阅读理解:通过简单的阅读材料,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孩子对文字信息的处理能力。
4. 写作练习:从写简单的句子开始,逐渐引导孩子进行段落写作和短文写作,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社交语言:学习常用的社交用语和礼貌用语,培养孩子的社交意识和社交能力,提高孩子的情商。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实践应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孩子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3. 个别化教学: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
4. 合作学习:鼓励孩子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与反馈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2.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提供依据。
3. 家园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65a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3.png)
培智语文一年级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培智语文一年级学生编写的课堂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学会正确发音、认识汉字及基本造词规则,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二、教学目标1. 听力目标:能准确听懂老师的发音,并辨认出所学字词的读音。
2. 语言目标:a) 识字目标:能够认识出20个基础汉字,并掌握其正确的写法。
b) 造词目标:能够掌握基础造词规则,并通过示例理解词义。
c) 阅读目标:能够读懂简单的短文和句子。
d) 写作目标:能够运用所学字词编写简单的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本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教学内容,并安排相应的时间:1. 拼音音节的学习(30分钟)a) 学习并掌握拼音表,了解拼音的基本发音规则。
b) 练习听拼音并进行正确发音的训练。
2. 汉字的学习(60分钟)a) 学习并认识20个基础汉字,掌握其正确的写法。
b) 练习使用这些汉字进行造词,并通过示例理解词义。
3. 阅读和理解短文(30分钟)a) 选取一篇简短的故事或句子。
b) 分析并理解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帮助学生读懂并表达意思。
4. 句子和段落的写作(60分钟)a) 针对所学的汉字和词汇,让学生尝试使用它们编写简单的句子。
b) 引导学生将多个句子组成简单的段落,并在写作过程中培养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例如:1.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投影仪或电子板展示拼音表、汉字和短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4. 示范演示:老师将定期进行示范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写字和表达方法。
五、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教案将进行以下评估和反馈方式:1. 口头测试:通过向学生随机提问来检验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d2e0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3.png)
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本大纲旨在概述《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本部分将简要介绍《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所包含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本部分将提供《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
请注意,内容是根据问题中的大纲进行扩写的,且未进行概括。
本部分将介绍《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中的教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以确保学生的研究效果。
教学评估方法教学评估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掌握程度,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个性化辅导。
在教学评估中,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课堂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来评估他们的研究情况。
学生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来评估他们的研究理解和能力。
小组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来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
口头测试:通过进行口头测试来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书面测试:通过书面测试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评估工具为了有效进行教学评估,我们将使用以下评估工具:观察记录表:教师将使用观察记录表来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情况。
作业评分表:教师将使用作业评分表来评分和反馈学生的作业。
小组活动评估表:教师将使用小组活动评估表来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口头测试记录表:教师将使用口头测试记录表来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情况。
书面测试评分表:教师将使用书面测试评分表来评分和反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作品。
通过教学评估方法和评估工具的综合应用,我们将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并针对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以确保学生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本部分将列出《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编写过程中参考的相关资料和资源。
教材:《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辅助教材:相关的生活语文辅助教材和参考书籍教学大纲:相关年级教学大纲和要求网络资源:在线教育平台、教育网站、研究网站等相关教学资源参考案例:来自其他教师或学校教案的参考案例课堂活动资源:语文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策划参考资源评价工具:相关的语文评价工具和评价标准研究素材:与教案内容相关的学生研究素材和练题目这些参考资料将为编写《培智生活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教学参考,以便更好地组织和设计语文教学活动。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4ea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4.png)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生活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2. 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
3.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4. 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5. 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6. 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第一课:生活语文的意义和目标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插图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活语文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生活语文教学的意义和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 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期望。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语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生活场景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聆听并观察。
2. 教学目标:介绍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培养方法和重要性。
3. 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听、说、读、写技能进行交流。
4. 总结:总结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强调四个基本语言技能的相互关联。
第三课: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
2. 教学目标:介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如描述图片、讲故事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第四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短文或文章,引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教学目标:介绍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如回答问题、找出关键词等。
4. 总结:总结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多读多写,提高语文水平。
第五课:创意思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创意作品或发明,引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
![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14f4e2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7.png)
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十五章《秋天的童话》。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词学习,语法知识讲解,以及写作技巧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生词,理解并运用新学的语法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生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朗读技巧的培养,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录音,卡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好奇心。
2. 课文学习: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教师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记忆生词。
4. 语法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写作技巧探讨: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进行创意写作,分享作品,互相评价。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天的童话2. 生词列表:枫叶、金黄、丰收、凉爽等。
3. 语法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4. 写作技巧:观察、想象、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秋天的故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思:对照作业和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秋天,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组织一次“秋天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词学习和语法知识讲解;2. 教学目标的朗读技巧培养、语法知识掌握和写作能力提高;3. 教学过程的课文学习、生词学习、语法讲解和写作技巧探讨;4. 板书的生词列表、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5. 作业设计的主题写作;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教师反思、学生反思和拓展活动。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bbc8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a.png)
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5篇培智语文第四册教案1《浅水洼里的小鱼》教材分析:几百条甚至是几千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
“我”看见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我”忍不住劝告男孩。
鱼儿成百上千,是捡不完的,再说,谁在乎呢?男孩头也不抬地叨念:“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短短的两百多字,却勾画出一个心地善良,对生命认真到在乎每一条小鱼的小男孩,这是《浅水洼里的小鱼》带来的阅读魅力。
故事短小简单,却昭示着一种对待生命的态度。
读着这个故事,我们被感动,仿佛所有原本渗入心里的污垢被清除,直到心里只有那孩子捡鱼的身影,直到心里只有那一个信念:“这条小鱼在乎!”“在乎”一词扣人心弦,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是啊,茫茫天地间,一条小鱼的生死谁在乎呢?浅水洼里的小鱼在乎。
可“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小男孩也在乎。
所以他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腰捡鱼,不停地用力扔鱼。
“走得很慢”是在乎,“不停地弯下腰”是在乎,“捡起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是在乎,“头也不抬”是在乎,“一边回答,一边捡”是在乎,“不停地捡鱼扔鱼”是在乎,“不停地叨念”更是在乎……只要“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男孩就会在乎,就会接着不停地把它们用力地扔回大海,这是一种执着的在乎。
“在乎”在课文结尾处由男孩叨念出,让我们看到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一种对生命的悲悯情怀。
对渺小如鱼的生命给予如此的热情,这本身就彰显出一种人性的纯美。
省略号并没有略去千百条小鱼对生命的渴望和在乎,更没有阻挡我们欣赏男孩这执着的“在乎”,这耐人寻味的省略号反让男孩头也不抬地弯腰捡鱼扔鱼的姿势,在我们心中成了一幅隽永的画面。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这里的小男孩已不是单纯的孩子形象,他是一个能听懂生命吁求的意象,是人们心中升起的一种道德律。
培智二年语文教案
![培智二年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90a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8.png)
培智二年语文教案教案标题:培智二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培智二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包括字词的认读、句子的理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字词的认读和句子的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培智二年级语文教材。
2.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图片等。
3. 学具:课本、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自然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内容,并提问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讲解(15分钟):a. 通过课件展示字词的认读,教师先读出字词,然后学生跟读,最后进行集体读。
b. 教师解释字词的意思,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找出相关例句,进行理解和归纳。
3. 合作学习(2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短文进行阅读。
b.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解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c.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篇较长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5.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在下节课时进行检查。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字词的认读和句子的理解,初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长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下节课将继续加强对长篇文章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e09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0.png)
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培智生活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有趣的课文,包括故事、诗歌、小品等。
2. 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手法等。
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第二步:课前预习(10分钟)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同时提醒他们关注重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第三步:课堂教学(30分钟)1. 阅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同时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的重点。
2. 阅读理解: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语言知识:通过课文中的例句,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法。
4. 写作练习:设计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写作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步:课后作业(10分钟)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合作等。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包括阅读理解题目和写作练习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包括课本和练习册。
2. 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文录音或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具:使用教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等辅助教学。
教学延伸:1.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 语文活动: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智实用语文第五册教案(全册)上课讲义
![培智实用语文第五册教案(全册)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700fd096f1aff00bed51ee1.png)
学生逐个认读(重点检测 C 类学生掌握情况)
4 、指导区分生字。
比一比:找出各组形近字不同的地方说一说。
认一认:强化记忆,将形近字不同的地方用红色标注。
5 、帮助理解字义。
给生字组词。
日( 日子 )--------- 时 ( 时间 )
先( 先 后) --------- 洗( 洗手 )
青( 青菜 )--------- 清( 清洁 )
三点水
(二)练一练
1 、照样子组词。
例: 日(日子)
时(
)
洗(
)
2 、填空,把句子写完整。
例:我洗青菜
( 我 )(
)。
(
) ( 扫地 )。
(
)(
)。
谁?
干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只供学习与交流
先(
)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三 )认一认,写一写
先后
日子
1 ,指导认读词语
2 ,抄写词语。
3 ,教师纠正 四、课堂作业:
2.注重识字学词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建立识字本,识字卡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来激发和培养 学生识字的兴趣。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发展,由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
七、教学活动 1.分小组学习,在竞赛中激发学习热情。 2.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的活动形式学习字词。 3.举行竞赛、展览活动调动学生写字兴趣。
老师你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吗?
哇,小朋友们今天学了这么多了啊?真了不起!回家的时候,我们
也将这些本领交给我们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培智组各科教案(语言)
![培智组各科教案(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92d49f920c22590103029d20.png)
1、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学生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
6、教师总结: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图书《百家姓》)。
12
刘豫川: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13
李涣哲: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单元主题
了解自己(我长大了)
教学内容
我长大了
教具准备
学生自带小时候的照片一张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感受到亲人的爱,激起学生回报爱的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3、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坚持做,把事情做好,做完。
培智组各科教案(七年级语言与沟通教案)张岩
单元主题
唇舌操
教学内容
唇舌操
教学目标
通过唇舌操来训练学生发音器官动作的灵活性的发展。
教学过程
唇舌操(8拍)
第一节:伸缩运动。口张开,舌头一伸一缩。
第二节:舌尖运动。舌尖伸出,左右摆动,由慢到快。
第三节:上翘运动。舌尖向上翘,翘,平放,翘。
第四节:舌顶齿运动。口闭,上下齿合拢,舌尖顶住上下齿件。顶,离开,顶。
第五节:舌根运动。口闭,舌根用劲向上鄂顶去, 顶,离开,顶。
第六节:唇齿间转动运动。口闭,舌尖在唇齿间转动(先左后右)。
第七节:唇齿运动。上齿轻咬在下唇上, 咬,放,咬。
第八节:两唇运动。上下唇抿,张,抿。
教︵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525a2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1.png)
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第一篇: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培智语言训练课教案:风来了教学目的:一组:通过看图学文,能够理解图意,掌握儿歌内容,掌握生字音、形、义,了解风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组:理解图意,掌握一定词汇,认识生字“风”,感受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风的作用。
2.掌握儿歌,能形象表演。
3.掌握生字音、形、义。
教学方法:综合模式教学,电化教学突破方法:直观形象、启发式。
教具:电风扇、电脑、生字卡片、风车、磁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让学生体会风吹到脸上的感觉(用电风扇)。
学说“凉滋滋”,“宝宝脸上凉滋滋”。
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看图学儿歌1.课件①“图上有什么?”一组找,二组跟读重点词“风车、房子、小草”等。
2.学说儿歌:“风来了,风筝飞上了天……”纠正发音,进行语言训练。
让学生模仿风车转动、小草摇头等动作,形象记忆。
让学生玩大风车,在玩中学。
3.看图完整学说儿歌在老师提示下,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二)律动(三)巩固学说儿歌。
齐说,个别说。
(四)学习生字“风”指导读音、分析笔画、学生书空。
(五)了解风的其他作用。
(看课件)学生了解奇妙的自然。
(六)表演儿歌。
边说边表演。
(七)学做风车,和风做游戏。
三总结下课第二篇:培智二康复训练课康复训练课(一)动动手指头(上)(精细动作的训练)教学内容:幼儿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活动手指;2、检测学生精细动作和手指分工的情况;3、对学生注意力和理解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并执行老师的指令;2、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3、学生能够手口结合的完成小动物的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知到自己手指活动的意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好朋友,他们就是我们的小手指,我们的小手指啊,可以变出很多很多的魔术,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你们要仔细看清楚哦。
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精选8篇)_培智语文教案模板
![培智学校语文教案模板(精选8篇)_培智语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d0883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4c.png)
码:左右结构。新授“石”字旁,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3、理解词义,扩词。 街道: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街道。 门牌:是固定在门上表示路名或号码的标志,实物观看。 码:表示数目的符号。 漂亮:美丽、好看的意思。 五、课堂练习。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学词学句。 1、在学句时随机出现“长庆路”、“漂亮”二词,结合学句 和说话来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说说共有几句话。 (1) 长庆路是一条怎样的街道?(齐读第一句)。 (2) 这所学校在哪里?门牌号码是多少?(齐读第二句, 指名读)(3) 指名观察图,由图上可以觉得这所学校怎样?(指 名读第三句) (4) 用“很”练习说话。 很——这朵花很漂亮。 我们的学校很漂亮。 池塘里的水很清。 教室的地板很干净。 很。
第5页 共176页
2、说校名、班级、老师:让学生说出我是特殊教育学校培智 一年级的学生,我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
3、熟悉学校的作息制度、正常上下学; 4、教育学生在学校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讲卫生懂礼貌。 三、巩固练习: 指名学生回答新学期我们要注意什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古诗; 2.复习笔画; 教学重点:复习笔 画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师生问好 2、课前礼仪训练; 二、导入: 假期已经结束了,看看同学们把我们学过的知识忘记没有。 三、新授: 1、复习古诗、手指操:画、草、春晓、山村、咏鹅、静夜思 等 8 首古诗和 4 首手指操。 2、复习巩固一年级所学的笔画,正确认读。 3、通过教师指读,学生认读,集体朗读等方法,逐个练习笔 画的发音,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发音。
四、1.花脸虎懂得了什么?它懂得了打喷嚏时候要捂住嘴巴, 照顾别人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总结。
教︵
学
学
生
效
姓
果 名
︶
1
绍 伟: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需要注意语气、停顿。
2
张宏伦: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需要注意语气、停顿。
3
郝 旭: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
4
课前准备
制作春天、冬天不同画面的PPT。电话两个。
教学过程
1、师引导学生观察表现春天和冬天的两幅图,启发他们比较其不同之处,重点观察人和小河、草地、鸟、花等的变化。
2、师讲故事《春天的电话》
“轰隆隆!……”打雷了。
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黑熊被惊醒了,揉揉眼睛,打开窗户往外一看:“啊,原来春天来了!”他连忙拿起电话,“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1,2,3,4,5,“喂,小松鼠吗?春天来了,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玩吧!”
乔俊龙: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语句不够通顺,还要加大练习。
5
张嘉诚:声音较小,还要加大训练。
6
彭志同: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7
吴瑞超: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8
宋 阳: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9
滑金坤: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10
那 翔: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6、创设活动一:穿衣服比赛。
选B、C组6名同学参加比赛,其他同学做评委。
比赛规则:
①比赛时间是一分钟。
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把衣服穿上,拉好拉链,把衣领向外翻好,整理整齐。
③、穿好后站到讲台上,立正站好,不许再动。
④最先完成的同学将得到小红花贴纸。
长大的我们,遇到下面情况会怎么做?说一说,7、创设活动二:演一演。
2、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里吗?(请B组学生回答)(指导学生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子响亮、通顺地来表达) 。
3、提问:这些名字都一样吗?
4、师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名字都是有两个字或者是三个字组成的,只有一个同学的名字是由4个字组成的(郝旭飞龙)。有的名中有个别字是一样的,有的同学的姓是一样的。
小松鼠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2,3,4,5,1,“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草吧!”
小白兔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3,4,5,1,2,“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小花蛇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4,5,1,2,3,“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地上的虫子爬出来了,快出来捉虫子吧!”
教学过程
1、将学生带来的小时候的照片贴到黑板上请学生猜一猜是谁的照片。
2、指导学生观察照片说一说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3、师提问:你们是怎么理解“长大了”的呢?
4、师小结:长大了,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一说,谁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都自己做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5、师:你们真的能做那么多事情么?我们就来试一试,来一个穿衣服比赛。
11
董 爽:由于本身视力问题,师个别指导
12
刘豫川: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13
李涣哲: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单元主题
认识四季
教学内容
认识四季——寒冷的冬天
教具准备
PPT制作的春、夏、秋、冬的课件
教学目标
1、继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分辨四季并能说出各个季节的特点。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你喜欢自己的名字吗?
2、你除了这个名字,还有别的名字吗?别人会怎么叫你?
教︵
学
学
生
效
姓
果 名
︶
1
绍 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表达能力较好。
2
张宏伦:表达能力较好,能按要求说通顺的话。
3
郝 旭: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4
乔俊龙: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5
张嘉诚: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表达能力较差,说话声音小且不清楚,需个别指导。
小狐狸听了电话,也“得儿得儿”拨电话号码——5,1,2,3,4,“喂,小黑熊吗?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了,快出来采花吧!”
小黑熊听了电话,高高兴兴地来到外边,看见大伙儿全出来了。它碰见小狐狸,说:“谢谢你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春天来了。”小狐狸指指小花蛇,小花蛇指指小白兔,小白兔指指小松鼠,都说:“是他先打电话给我的,应该谢谢他。”小松鼠指着小黑熊说:“我们应该谢谢小黑熊!是他第一个给我打电话的!”
3、师:你们都观察了夏天的什么景物,互相说一说。
4、请全班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夏天的景色。
5、请学生将夏天与春天、秋天、冬天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从气温、人们的穿着等方面进行叙述。
6、请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叙述进行讲评,师总评。
教︵
学
学
生
效
姓
果 名
︶
1
绍 伟: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需要注意语气、停顿。
2
张宏伦: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
4
乔俊龙:叙述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语句不够通顺,还要加大练习。
5
张嘉诚:声音较小,还要加大训练。
6
彭志同: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7
吴瑞超: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8
宋 阳: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12
刘豫川: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13
李涣哲: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单元主题
了解自己(我长大了)
教学内容
我长大了
教具准备
学生自带小时候的照片一张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中感受到亲人的爱,激起学生回报爱的意识。
2、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3、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坚持做,把事情做好,做完。
6
彭志同: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表达能力较差,说话声音小,需个别指导。
7
吴瑞超: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表达能力较差。
8
宋 阳: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表达能力较差,说话声音小且不清楚,需个别指导。
9
滑金坤: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10
那 翔: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11
董 爽:表达能力较差,记忆力较好。
教学过程
1、请学生看PPT后说出一年有几个季节,并要求根据老师所播放的内容说出相应的季节。(B、C组完成,A组总结、点评)。
9
滑金坤: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10
那 翔:语句组织能力较差,需要个别指导。
11
董 爽:由于本身视力问题,师个别指导
12
刘豫川: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13
李涣哲: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单元主题
认识四季
教学内容
认识四季—秋天
教具准备
PPT制作秋季的各种蔬菜水果和秋天的景色。
教学目标
4
乔俊龙:能按照要求和老师同步训练,基本达到要求,还要今后巩固练习。
5
张嘉诚:能按照要求和老师同步训练,基本达到要求,还要今后巩固练习。
6
彭志同:能按照要求和老师同步训练,但需要个别指导。
7
吴瑞超:自理能力很强,但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指导。
8
宋 阳: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均较弱,需进一步指导。
9
滑金坤:表达能力较好,基本达到要求。
12
刘豫川: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13
李涣哲:由于没有学习能力,师个别指导
单元主题
认识四季
教学内容
认识四季—美丽的夏天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夏天,把感受到的、了解到的夏天景物有重点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现在又是什么季节呢?
2、带学生去校园观察景物。
4、提供电话后,指导学生分别扮演角色,用打电话的形式表演故事。
教︵
学
学
生
效
姓
果 名
︶
1
绍 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表达能力较好。
2
张宏伦:表达能力较好,能按要求说通顺的话。
3
郝 旭: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4
乔俊龙:表达能力较好,记忆力较好。
5
张嘉诚: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表达能力较差,说话声音小且不清楚,需个别指导。
二、寻找姓的秘密
1、 名字中的第一个字是什么?
2、 你们的姓是怎么来的?(学生回答)
3、能不能把名字前面的一个字改掉呢,为什么?
4、小结: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跟妈妈姓。
5、你知道有哪些姓吗?(学生举例,教师写出黑板上没有的姓氏)
6、教师总结: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一共有10几亿的人口,所以有好多的姓,那么多的姓我们就叫他百家姓。(出示图书《百家姓》)。
教学内容
名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大胆地交流关于姓名的由来,了解自己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学生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课前准备
1、事先请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含义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 写有学生名字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寻找名字的秘密
1、激趣导入: 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卡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将卡纸贴到黑板上。
小黑熊听了,连忙用两只大手捂住脸,连声说:“不用谢,不用谢。”
3、提问: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听出来的?
②小动物是怎样打电话的?谁给谁打的电话?它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