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结束之日_记忆开始之时_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合集下载

宁波老外滩

宁波老外滩

宁波外滩风光2006年08月28日 10:13: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宁波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交汇处,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从近代史上来看,宁波外滩的诞生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

有关专家认为宁波老外滩至少有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一、欧陆风情的建筑长廊江北外滩一带的建筑有着浓郁的欧陆风格。

目前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有:英国领事馆旧址(1842年)、巡捕房旧址(1864年)、浙海关旧址(1865年)、天主教堂(1872年)、江北耶稣圣教堂(1898年)、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1903年—1908年)、宁波邮政局(1927年)、通商银行旧址(1930年)等。

此外,还有一些民房,如严氏山庄、朱宅、老商铺“宏昌源号”等。

这些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观赏价值。

二、宁波近代商帮的起航地宁波的近代商帮利用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身处当时中国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及对外贸易的先天优势,纷纷创办轮船公司,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特别是从事当时颇有风险的对外经济活动,从而大大促进了宁波商帮的近代化进程。

英国领事馆随着上海这一全国航运中心的形成,宁波商帮便以宁波为基地,经商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天津等商埠,最终在上海得以成熟。

从最近一次文物普查情况来看,宁波外滩的54处文物建筑中至少有31处与宁波商帮有关。

三、近代商业文化的展示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滩是宁波的商业中心。

这是一个围绕港口而兴起的特色商业区。

整个外滩区块可以分为三层,各街区的功能非常清晰:第一层是外马路生产作业区,第二层是中马路消费区,第三层是后马路居住区。

宁波邮政局旧址四、新事物、新观念的实验场近代宁波外滩是新观念、新事物不断萌芽,新旧观念不断碰撞的地方,吃穿住行玩乐等方面都浸润了西化的色彩,西式糕点、西洋电影、夜总会、舞厅等进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住洋楼、吃洋菜、点洋灯都成为了时尚。

三江六岸提升规划

三江六岸提升规划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宁波市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公示材料一、规划背景三江是宁波的母亲河,是宁波地域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骨干,承载了宁波城市“商、港、水”的文化精髓,传承了宁波以港兴市的历史文脉。

一直以来,我市十分重视三江六岸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先后开展了“三江六岸”城市设计、百里文化长廊规划等总体层面的规划以及湾头、甬江东岸、甬江北岸、鄞奉片区、长丰片区等沿江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了宁波大剧院、老外滩、和义大道、宁波书城、滨江公园等一系列滨江重要公共建筑和公共开放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由于战略统筹不足,分区段设计多,整体布局考虑不足,关注开发多,关注生态文化不足,形态设计多,对体制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一个统筹纲领性的战略规划。

当前,按照市委市政府所做出的“六个加快”和“中心城品质提升”的战略部署,宁波将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公示材料公示材料提高城市软实力。

作为宁波城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开敞空间,三江六岸开发建设将作为城市转型升级、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生态文明、弘扬城市文脉的重要抓手。

为进一步从总体层面加强对三江六岸的规划引领作用,规划以统筹整合、转型提升为重点开展了《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

统筹整合是指从三江流域全局的角度来审视、协调现有的各市县、片区规划,通过整合,形成区域统一协调的发展方向,形成合力,突出重点,推动有序发展。

转型提升是指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要求出发,转型提升原三江农业灌溉、工业码头等功能,更关注生态、关注文化、关注民生福利,更关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谋划“三江走廊”所代表的城市品牌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希望藉由《三江六岸拓展提升总体规划》,能够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生态、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使三江六岸真正成为宁波城市转型提升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真正成为“市民之江、城市之魂”。

公示材料公示材料二、主要规划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外围流域段和中心城区段。

弘扬宁波外滩文化 建设甬城滨水核心游憩区

弘扬宁波外滩文化  建设甬城滨水核心游憩区

弘扬宁波外滩文化建设甬城滨水核心游憩区
苏少敏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03(000)012
【摘要】外滩的开发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衔接,保留良好的文化传统,并给历史文化名城注入现代的活力。

2、体现宁波作为与世界文明接点的特色,引领风气之先,创造时尚。

3、把物质形态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带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4、在优越地理位置和悠久文脉的基础上,创造一个能立体地感受宁波的时尚地标。

在这里,不仅是景观等标志性的意义化的存在,还要能满足该地区人们工作、居住、休闲、社交等生活化的存在。

老宁波走进外滩,能满足一种怀旧感,在青砖灰瓦、乌漆大门中体验到儿时的感觉。

年轻人走进外滩,能够感到时尚,在酒吧、重金属音乐和动感中,享受被精心营造的休闲、随意和浪漫。

外国人走进外滩,感到很【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苏少敏
【作者单位】宁波市旅游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
【相关文献】
1.浅谈历史街区保护与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关系——以宁波外滩天主教堂外马路历史街区为例 [J], 黄定福
2.城市中心区步行空间的标识系统规划--以宁波市三江口滨水核心区为例 [J], 何建军;倪敏东;毛磊波
3.弘扬城市人文风骨展示历史人文丰碑r——以宁波甬上名人文化陈列馆的保护与利用为例 [J], 徐雪松;傅秀云
4.改革开放30年宁波文艺对甬城文化建设的作用 [J], 李淑瑛
5.城市核心滨水区的重生——上海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工程 [J], 顾红;金轶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功能结束之日

功能结束之日
3 并置的建筑组 台
8个相 对独立 的组团是 对场 地爱 建筑的 重构 规划设计 以保护有 价值的历史建筑 为核心 拆除 后 补建 的新建筑采用 钢构架 玻璃幕 墙 和红砖墙 封 边的形式 形成与历史建 筑既谐调 又有明显 分 的 效果 具有 很强的识 S 。在此 延伸段 放弃了老 惟 外滩一期 建新如旧 的作法 而是 在一组组通 透 轻盈 舒展 的现代工业 元素中 通过融 台与对比 将


老外 滩 记 忆 的 组 成 老 外滩是宁波 城市文 明的 要源头 见证 了宁 重 老外滩 成 民国时
波人对这里 有着特殊 的感情 功能结 束之1 记忆 3 开始之时 也就 是当建筑失去 原有功能而 变成一个 纯粹的形式 时 它的文化要 素才凸显出来 因此 在 老外滩延伸 段的生产功 能结束的争 天 附着其中的 历史意义更 显现出来 Ⅱ 二 老 外 滩 记忆 的 再 现
功 能结束之 日,记忆开始之时
— —
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E do e F n t nCo lt n S at fh moy n f h u c i mpei , t ro e Me t o o t r Re o a in Pa f h dBu d i N n b n v t lno e Ol n ig o o t n
历史 文化地段
航运业转移
相 关的生产功能 已不存在
老外 滩将
院落 中。 特殊的码头 割据形式将 1h 。 8m 的规划用地 切割成 2 个 单位 分 裂为 4 8 0个用地单元 各单位 的码头 之间都有纵 向围墙阻隔 破败 的历史建筑及 工业 元素散布在 三江口黄金地 段。同时 军事 用 地 占4 % 封 闭管理且长期脱离 城市建设 使整浩难 0 度 根据现实情 况 延伸段 不宣重复一 期模式 畎

百年老外滩 城市新名片

百年老外滩  城市新名片

百年老外滩城市新名片坐落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之地的宁波老外滩,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宁波老外滩经过百年的风雨洗礼,积累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外国领事馆、天主教堂、银行、轮船码头一字排开,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段历史。

现在,经过保护性开发的老外滩商家云集,注入了现代都市文化元素,成为一个集吃、住、玩、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时尚消费中心。

外滩的历史——源远流长三江之水,潮起潮落,百年外滩,沧桑变迁。

近代宁波外滩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但它的存在对近代宁波的历史进程也产生了诸多积极作用,影响范围甚至扩及浙江、上海乃至全国。

老外滩位于宁波市三江口的江北岸,是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

宁波在唐代即为中国四大港口之一,鉴真东渡的起始点就在宁波,南宋时期设立市舶司专门负责管理对外贸易。

在清代实行全面闭关之时,宁波与日本、南洋各地一直保持着贸易往来,是唯一保留了对外贸易的特殊港口。

1842年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1844年老外滩正式开埠,各国商人及“宁波商帮”利用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争先恐后地在三江口北岸创办轮船公司,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工作。

当时的宁波外滩不设租界,而是作为外人居留地,从而成为开埠中丧失主权最少的通商口岸。

同时,作为宁波商帮的起航地,老外滩也塑造并传承着宁波帮“脚踏实地、奋力开拓”的实业精神。

老外滩历史遗存丰富,目前保存下来的有建于1842年的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864年巡捕房旧址、建于1865年的浙海关旧址、建于1872年的天主教堂、建于1898年的江北耶稣圣教堂、建于1903至1908年的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建于1927年的宁波邮政局、建于1930年的通商银行旧址等。

此外,还有一些商铺和民房,如宏昌源号、朱氏洋房、严氏山庄、朱宅、王宅等。

宁波老外滩滨水景观与建筑评论

宁波老外滩滨水景观与建筑评论
发生了根本性 的结构 型转变 , 市转 型为滨水地段 的开发提供 了 为特色的城 市公共开放空 间体 系。 城 由四根斜梁 互撑 , 可为 四维 , 整体 而论 , 构成 四面 八方 , 体现 出易 技术和高品位的建 筑设 计融为 一体开 始深入人 心。新 的审美 取
经八卦 的特 质 ; 字塔顶 , 向北 中天 , 金 指 象征 中原 乃地心 天中 ; 金 向 随着现代建筑 的主流 , 富着人们 的视野 , 由此将建 筑中 伴 丰 并 字塔形主体展馆与灵 宝黄帝 陵、 商代小双桥 遗址中 的祭坛 十 用户的生理 与心理使用要求和 自 郑州 然界 的各种外部环境 因素 , 象空 分相像。河南博 物院融 民族风格 、 地方特点 、 时代神韵 于一体 , 成 气 、 阳 、 太 土壤 、 物 、 生 气候 等可再 生能源 的利 用有机地结 合在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Biblioteka
第3 3卷 第 3 6期 2007年 12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r URE
Vo . 3 No. 6 13 3
D c 20 e. 07
・3 ・ 7
文 章 编 号 :0 962 (0 7 3 —0 70 10 —85 2 0 )60 3—2
宁波 老 外 滩 滨水 景 观 与建 筑评 论
王 丹 丹
摘 要 : 出了宁波滨水 区的改造规 划方 向, 提 详细地介 绍 了宁波江北外滩 的保 护与改造 , 究 了宁波老 外滩历史保 护 区 研 的规 划设计 , 讨 了宁波滨水 空间开发 的途径 , 探 从而促进城 市滨水 空间规 划的发展。
在此碰撞融合 , 形成独 特 的魅力 , 同时 由于滨水 区空 间地段 的特 1 宁波滨水 区改造 规划 方 向 殊性 , 使其往往具有城市 的门户 和窗 口的作用 。滨水 区是城市 中 滨水地 区在城市 发展建设 中的位置非 比寻常 , 它们曾经都是 个特定 的空间地段 , 与河 流 、 泊、 指“ 湖 海洋 毗邻 的土地或建 筑 ; 城 市历史发展 的核心地 区, 因而一般都 具有丰富 的可供发 掘的深 城镇 临水体 的部分” 即为包括一 定 的水域 空间和 与水体相 邻近 厚 历史 内涵 。而一般城市滨 河 区面 临的 问题 , , 在环境 恶劣 , 观 景 陆地的城市空 问。 衰败 的物质表 面之下 , 是经 济结 构型 改变 而带 来 的产业 功能 消 由于交通航 运 的便 利 , 出于对 最 佳经 济效 益 和低成 本 的追 失 , 城市活力下降等经济 方面的内因。因而宁波滨水 区的规划 改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市区)(批后公布)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市区)(批后公布)

宁波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市区)(批后公布)前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宁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把加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作为实现“两个基本”目标、建设“四好示范区”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机制。

2015年3月18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复,批复明确要求“加强各类生态功能区的分级分区保护,构筑‘连山、串城、面海’网络化的整体生态安全格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列入禁建区,制定保护措施并严格执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国务院《关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加快建设“美丽宁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开展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空间管控。

第一章总则第1条目的与意义(一)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维护城乡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功能保护的基线、环境质量安全的底线、自然资源保护的铁线,已经成为继耕地之后第二条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的红线,承担着保障城乡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职能。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要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基本要求。

(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强化市域空间管制要求编制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要严格禁止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进行与生态功能不符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落实“三区四线”的市域空间管制要求,建立空间开发的硬要求和底线屏障,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提升生态系统功能。

宁波老外滩_马清运

宁波老外滩_马清运
作者单位:马达思班事务所(上海,200031) 收稿日期:2005-12-01
型,再到脱离原型,又到反抗原型。而这些 策略又跟场地的具体位置密切相关。整个 场地从甬江开始向内分成三个区段,将上 述对历史风貌试图作不同的诠释。从严格 的历史风格的保护,到对历史风貌的引申, 再到创新性的设计, 每个地段、 每个街区都 做了精密的布置。 但精密是一种危险, 这种 危险只能靠功能的经营组合来避免。这个 项目的关键是城市功能的杂交及其空间上 的并置及互换,是何以从原有城市生态中 提炼出来、 又回归到城市生态之中。 在这一 点上,我们主张应有一定面积的居住功能, 产生所谓的“地方人口” ,或者“新地方人 口” 。建筑大胆地在这个循环中担起了统策 的作用。 这种尝试的成功与否还要用时间 来决断,不过老外滩的作用还应放回到整 个江北区的城市复兴当中去看!■
4 1
Hale Waihona Puke 建筑学报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宁波规划与建筑
建筑学报
4 2
4 3
建筑学报
宁波老外滩
马清运
中国当代建筑界一直不能摆脱的争论 就是传统城市如何在全球化都市主义的能 量中保持传统的素质。这个讨论在西方都 市化过程中已经偃旗息鼓,而对发展中的 中国城市来讲却说的正火。但中国传统与 开发的问题又无法用西方的经验来衡量。 由于批评界似乎一直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一 点:要么一味强调历史传统的延承(自然的 却非份的要求),要么专注于批评新的发展 对老东西的破坏(泊来的人文关怀), 要么抽 象地关注历史原生居民的生活变迁(新的趋 势)。这样一来,使得所有涉足历史与创新 问题的建筑师无从摆脱被批评的处境。所 以,宁波老外滩的规划及设计工作对马达 思班来说,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矛盾体。 它呈 现的城市问题是马达思班一直关注的问题, 而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又非马达思班赖以 生存的手段,因为马达思班在此之前一直 是注重建筑物自身的质量和在建筑学范畴 内讨论的深度;它的历史风貌区的名份是 马达思班不选择接近的命题,而它为创新 提供的历史源泉又是马达思班兢兢探求的 宝藏; 完成它所必须选择的各行业间无法 整合的工作状态是马达思班最为恐怕的状 态,但各行业之间的知识体系及之间妙如 神话的自然结合又是马达思班敞开接受的 养料。正是这些矛盾使马达思班走火入魔 地介入了整个项目的调研、策略、测绘、规 划、 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全部过程。 也使事务 所开始认真思考独立的建筑设计工作何以 能够胜任这么复杂、又极具中国性细碎的 特征中不被消灭。 回想起来, 这个项目成为 马达思班完整完成的一个项目。因为没有 做出任何一个极端的或者独立的决定的可 能,所以整个设计进程变成中间连点的过 程。这个过程要求设计组同时站在两个立 场上, 用自己的左手与右手较劲, 左脑与右 脑讨论。 有些状态下, 这种辩证的立场甚至 于被精密化,在两极之间分成明确的几个 层面: 从原状保持, 到原状诠释, 到原型转

功能结束之日_记忆开始之时_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功能结束之日_记忆开始之时_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54功能结束之日,记忆开始之时—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何 依 邓 巍 周浪浪 ■ He Yi Deng Wei Zhou Langlang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武汉 · 430074)收稿日期:2010-11-22End of the Function Completion, Start of the Memory:Renovation Plan of the Old Bund in Ningbo2005年宁波外滩商业核心区修缮后开放,百年老外滩掀开了新的一页,成为宁波市亮丽的城市名片,经过几年的经营,其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初现端倪。

目前开放的老外滩规模仅4.8hm 2,下游延伸段1 500m 岸线仍属于半闲置的生产空间,地段的社会经济活力严重衰退,随着对岸宁波书城的建成,老外滩延伸段成为了三江口被遗忘的“角落”。

鉴于本段单位众多,权属复杂,用地性质模糊不清等诸多复杂原因,宁波市江北区政府希望通过近期的整治,以相对较低的改造成本实现景观环境的有效改善,并合理地利用历史建筑,力图塑造一个集城市活力地区、滨水公共空间、外滩文化长廊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地段。

一、老外滩记忆的组成老外滩是宁波城市文明的重要源头,见证了宁波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

1844年,老外滩成为中国最早的对外开埠港,“外国人通商居留地”内建起了海关、领事馆、邮政局和众多洋行;民国时期“宁波商帮”名满天下,老外滩成为甬商崛起的起点;解放后老外滩码头林立,往来的货轮和机器的轰鸣迎来了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今天,由于甬江航运业转移,相关的生产功能已不存在,老外滩将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历史的变迁给老外滩留下深厚的积淀,从宁波美术馆到庆丰桥的延伸段,集中了大量优秀的近代历史建筑,包括6处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历史建筑,以及15处传统风貌建筑。

其中浙江海关、海关宿舍、英国领事馆、江北教堂、邮政局、英商洋行等,见证了宁波开埠时期的外滩文化记忆;甬上煤炭巨商谢恒昌的私宅,沦陷时侵华日寇曾占据为水上司令部;20世纪60年代的宁波客运港,是沪甬水上交通的重要节点;今天码头上随处可见斑驳的墙面、生锈的吊机、闲置的行架等工业化景观,形成了现阶段城市文化的时间记忆。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7.23•【字号】甬政办发〔2015〕144号•【施行日期】2015.07.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5〕144号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领导小组2.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职责任务分解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7月23日宁波市城市夜景美化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宁波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宁波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安排,为进一步提升现代都市夜景形象,展示宁波历史人文内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全力助推“月光经济”发展,经研究,决定在我市核心区域实施城市夜景美化工程。

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激活城市夜间形象,激发人的精气神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凸显宁波特色,注重项目统筹,完善顶层设计,加强互动联动,实施提升改造,努力实现城市夜景“亮起来、动起来、美起来”的工作目标,为“美丽宁波”建设和“月光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二、工作原则(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

根据住建部城市照明相关规定和宁波市核心区域景观照明升级总体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批实施、统一运行,形成完整、靓丽、动感的夜间景观照明效果。

(二)突出重点、分级控制。

根据核心区城市夜间空间形态和结构,优先保障重点区域,兼顾一般区域,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分级控制。

(三)注重品质、突出特色。

借鉴国内外景观照明成功案例,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来提升景观照明品质,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构成符合城市特征、有明显特色的夜间“光文化”。

老外滩给宁波留下什么

老外滩给宁波留下什么

老外滩给宁波留下什么全国拥有外滩的城市20余个,影响之大首推上海,历史之久则数宁波江北的老外滩。

现在,老外滩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保护性开发,新外滩将于今年10月向市民开放。

在外滩旧貌换新颜之际,本报特刊发一组关于新、老外滩对宁波有何影响的文章,以飨读者。

三江之水,潮起潮落,百年外滩,沧桑变迁。

总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的老外滩开发项目,是今年宁波城建的一大亮点,已于今年5月完成土建工程,可望于今年10月向市民开放。

老外滩实施大规模的保护性开发,目的是要唤醒这个沉睡已久的历史街区,赋以现代时尚的内涵,使之成为传承宁波历史和文明的纽带。

那么,老外滩保护的价值会有多大?开发的内涵能有多深?它究竟给宁波留下了些什么?留下风格独特的老建筑宁波外滩不算大,从新江桥到轮船码头沿江堤岸仅600余米,正在开发建设的老外滩项目占地面积也不过44000平方米,但宁波外滩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宁波被迫按《南京条约》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于1844年1月1日正式开埠,在江北岸的外马路一带建立起“外国人居留地”,即最早的“租界”,历也称为“外滩”,其开埠历史在国内“外滩史”属于最早一批,比上海外滩还要早。

英国太古洋行即是第一家进入外滩的洋商企业,在宁波经营糖业、轮船、保险等业务,时间长达50余年,其西式建筑框架至今依然硬朗。

位于甬江大桥南侧的永安贵重物品保管公司的贮藏库即为当时英国人所建的金库,其安保条件绝不比新建银库逊色。

幸存下来的还有和德坊、朱氏洋宅和王宅等20多幢颇具特色的老房子,包括“宏昌源号”南货店、上海大亨朱旭昌的朱宅、首任上海钱业同会会长严信厚的严氏山庄和巡捕房等4处文物保护建筑,都将在维持原有风貌的前提下,本着“修旧如旧,造旧如旧”的原则,原状保留或修缮、复建。

老外滩之于独特,在于这些老建筑的中西合璧、互为贯通:中式结构西式门面、西式雕花石库门、青砖铺地花玻璃窗,或载百年工艺精华,或袭浙东民居之灵韵,宁波文化和世界文化在这里融为一体,成为宁波近代百年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

奋战500天,再兴老外滩

奋战500天,再兴老外滩

奋战500天,再兴老外滩作者:傅贵荣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0年第11期宁波老外滩位于宁波三江口核心区,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地、“五口通商”开埠地和宁波商帮起航地,历来是“外国人看宁波、宁波人看世界”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江北区将历史记忆融入发展蓝图,通过街区改造、业态引育和精细管理,实现了老外滩街区的蝶变更新。

老外滩街区先后荣获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和中国著名商业街等称号,并于今年7月22日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

新起点百年老外滩再立潮头潮起三江,浪涌外滩。

宁波老外滩能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源于其自身独有的魅力。

开放文化底蕴深厚。

宁波老外滩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繁华的港口之一,是宁波作为“一带一路”活化石的重要文化地标。

1844年,宁波在“五口通商”口岸中最早开埠,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故称“老外滩”。

区域内保留的天主教堂、浙江海关、英国领事馆等西式建筑,述說着那段特殊的历史。

这里也是“宁波帮”闯世界的起航之地,拥有全国首家华商银行,开出了全国首份华商保单。

历史时尚相互交融。

宁波老外滩核心区拥有各类文保建筑31处,宏昌源号、严氏山庄、朱宅等“宁波帮”老宅点缀其中。

2002年,宁波老外滩启动区块改造开发,8万平方米的欧陆建筑和海派老宅焕发新生。

目前,宁波老外滩汇聚了甬城知名的文化会馆、酒吧餐厅和艺术场所,是全国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

《搜索》《八佰》《三十而已》等影视剧到此取景,是“醉宁波”的网红打卡地。

平台功能优势明显。

宁波老外滩周边布局有来福士、绿地中心和路劲新天地等综合体,今日头条、北斗导航、太平洋保险等领军企业相继入驻,形成泛老外滩核心商圈,与天一商圈互成掎角之势。

老外滩是宁波“17+1”中东欧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先后有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中东欧国家商贸代表处等落户,已连续三年承办中东欧美食节,是宁波对外开放的城市之窗。

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将是百年老外滩再立潮头的新起点。

宁波江北老外滩市调报告

宁波江北老外滩市调报告

·
数 量 2 2 1 ( 7 2 6 2 0 家 )
休闲娱乐 餐饮 零售 商业配套 办公
宁波市迪赛房地产销售代理有限公司 12
老外滩经营分析
------商业业态规划:“休闲娱乐”
老外滩商业项目中的休闲娱乐业态主要分为:酒吧、咖 啡馆、茶馆和SPA馆,总共26家商家,是老外滩商业业态里 面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占35%)。
小结: 风格多样的格式酒吧迎合了各种性格爱好的年 轻人的社交需求; 高档次的咖啡馆和茶馆营造出了高端商务会谈 的优雅气氛; 各种高档次的SPA会所、足疗会所满足了人们 休闲享受的需要。 ------各种休闲娱乐项目充分体现了老外滩的高档 次、多元化的社交平台功能。
其他:宏昌源(糕点老铺)、TEST休闲小憩。
41450
5 2.5 2.5 11 11.5 17.5 1 1
52
星巴克、意卡菲
善品精舍 、颐和茶楼 四季会、丽人水阁、汉方洲顶级足疗 、一茉水镜SPA会所 MEXICAN TAPAS墨西哥风情餐厅、 ZORBA希腊餐厅、 TOPIT 意大利餐厅 、萨拉伯尔韩国料理 、寿鲜亭日本料理 、
天城府邸、甬府壹号 、外滩48 、百间草堂私人会所 、老O港饭店 。
1844 年, 鸦片战争后,宁波老
外滩成为中国最早的开埠港。沿甬 江展开,江边天主教堂、外国领事 馆、海关、银行、邮政局、轮船码 头一字排开。这里几乎记录了宁波 开埠的整段历史。
20世纪初,这里更发展成为盛
极一时的十里洋场,这里诞生了中 国最早的轮船公司,出现了中国第 一家外资银行 …… 无数的宁波人从 这里起航,走向了上海,走向了香 港、走向了全世界,成就了辉煌的 “宁波帮”。
概念中餐厅:有暇创意中餐、天城府邸、宫园前烧烤 、甬府 壹号 、善水阁素食馆 、外滩48 、百间草堂私人会所 、半 岛御膳 、老O港饭店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研究——以宁波老外滩为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研究——以宁波老外滩为例

【城乡规划研究】宁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中国港口城市的重要代表,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近代建筑风格,本文以宁波老外滩为例,从城市建筑文化保护利用的角度展开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研究。

一、开埠后的宁波外滩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宁波在1844年被迫开埠。

由于江北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甬江上游,出海便利,又处于宁波市正中心,新老城区沟通便捷,沿岸商业发达,方便运输出口货物和发展贸易,所以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

江北岸在20世纪初被圈划为外国人的居留地和商埠区,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宁波外滩。

大量殖民者入驻,在一定层面上带动了宁波的经济发展,而且为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提供了不一样的发展思路,西方建筑文化的引入使宁波近代建筑形式逐渐形成一种中西合璧的风格语言。

二、宁波老外滩的今天老外滩发展到今日,已从当时商店栉比、轮埠林立的商业贸易中心转变为文物保护街区和宁波特色的旅游景点之一,典型哥特式天主教堂、殖民地式的大英领事馆、西式古典的浙海关和宁波邮政局,还有参考石库门里弄住宅等,都一一传达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和空间的变化及历史文化内涵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忽视外滩的近代建筑保护意义,在“百度地图”等APP的评价中,我们能看到“白天无聊”“失望”等负面形容词层出不穷。

经过实地调研后,笔者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宁波老外滩白天人流稀少,整条商业街显得十分萧条;其次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外观设计杂乱,无法给来访者传达其应有的环境特色;再次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老外滩周围高楼大厦林立,与其特色建筑文化不甚协调,边界设计过于生硬。

老外滩文物保护建筑有20余处,经营业态主要是酒吧餐馆等,其中存在53家酒吧,餐馆仅仅是酒吧数量的三分之一。

以酒吧为主的经营业态一方面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商业发展,但单一的业态不利于形成丰富的商业环境,进而简化了消费者的体验。

酒吧和餐馆风格迥异,个性十足,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破坏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削弱了历史文物建筑的存在感。

浅谈宁波老外滩的城市更新改造

浅谈宁波老外滩的城市更新改造



Go n g Mi n
( 宁波 市 规划 局 江东 分 局 , 浙江 宁波 3 1 5 0 0 0)

要: 通 过 对 宁 波 老 外 滩 历 史 文 化 的 介 绍 以及 对新 时 期城 市 空 间改 造 和更 新 的探 讨 , 认 为 处 于城 市 化 进 程 中 的 中 国 城 镇 应
动 的基 督教 派别 有 长 老 会 、 循道会、 基督徒会、 伯 特 利 教会 等 。 目前 尚存 的外 来宗 教最 大一 个 实物标 志 就 是建 于 1 8 7 2年 的法 国哥 特式 建筑— — 天 主教 堂 。 ( 3 ) 民俗 文化 的交 融 。外 滩 是 对 外 经 贸往 来 的 产物, 异 域 文化 和本 土文化 相互 冲撞 、 融 合是 寻常 之

直 到新世 纪 的成 功 更 新 改 造 , 老 外 滩 的 城市 功 能
不 断 转变 。 由兴盛 走 向寂静 , 然后 又重 新走 向繁华 ,
老外 滩 的变化 和发 展伴 随着 宁波 外滩 文化 和历 史 的 继承 和延 续 。本文 将从 宁波 老外 滩 的历史 发展 和更 新 过 程来 了解 宁波 城市 的发展 。
浙江建 筑 , 第3 0卷 , 第 3期 , 2 0 1 3年 3月
Z h e j i a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V o 1 . 3 0, N o . 3, Ma r . 2 0 1 3
浅 谈 宁 波 老 外 滩 的 城 市 更 新 改 造
Di s c u s s i o n o n Ci t y Re n o v a t i o n s i n t h e Ol d Bu n d o f Ni n g b o

宁波老外滩导游词

宁波老外滩导游词

宁波老外滩导游词【篇一:宁波老外滩】宁波外滩风光2006年08月28日 10:13: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宁波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交汇处,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

从近代史上来看,宁波外滩的诞生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

有关专家认为宁波老外滩至少有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值得研究:一、欧陆风情的建筑长廊江北外滩一带的建筑有着浓郁的欧陆风格。

目前保存下来的文物建筑有:英国领事馆旧址(1842年)、巡捕房旧址(1864年)、浙海关旧址(1865年)、天主教堂(1872年)、江北耶稣圣教堂(1898年)、侵华日军水上司令部(1903年—1908年)、宁波邮政局(1927年)、通商银行旧址(1930年)等。

此外,还有一些民房,如严氏山庄、朱宅、老商铺“宏昌源号”等。

这些建筑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与中国传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极具观赏价值。

二、宁波近代商帮的起航地宁波的近代商帮利用外滩这一通商口岸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身处当时中国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及对外贸易的先天优势,纷纷创办轮船公司,在三江口到下白沙一带修建码头,从事宁波至上海等地的运输,特别是从事当时颇有风险的对外经济活动,从而大大促进了宁波商帮的近代化进程。

英国领事馆随着上海这一全国航运中心的形成,宁波商帮便以宁波为基地,经商足迹遍及长江流域和天津等商埠,最终在上海得以成熟。

从最近一次文物普查情况来看,宁波外滩的54处文物建筑中至少有31处与宁波商帮有关。

三、近代商业文化的展示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滩是宁波的商业中心。

这是一个围绕港口而兴起的特色商业区。

整个外滩区块可以分为三层,各街区的功能非常清晰:第一层是外马路生产作业区,第二层是中马路消费区,第三层是后马路居住区。

宁波邮政局旧址四、新事物、新观念的实验场近代宁波外滩是新观念、新事物不断萌芽,新旧观念不断碰撞的地方,吃穿住行玩乐等方面都浸润了西化的色彩,西式糕点、西洋电影、夜总会、舞厅等进入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住洋楼、吃洋菜、点洋灯都成为了时尚。

宁波老外滩政治规划

宁波老外滩政治规划

芝加哥滨水地区——公共活动中心
海军码头定位为“公共活动中心”,但不安排私人性质的 住宅、办公和酒店等用途,关于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内容 包括: A.展览和节日多功能厅(宴会等) B.冬季花园和拱廊(骑 楼) C.博物馆及文化设施 D.表演艺术中心 E.商业零售店 F.餐饮设施 G.停车 H.小艇码头
本案用地
特性之一 城市历史街区
《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 10块历史文化地段。 月湖:历史积淀丰富的景区 鼓楼公园路:建城标志的节点 天封塔郡庙:传统风俗的商业街 伏跗室永寿街:传统风貌的民居 天主教堂外马路:近代城市风貌的街区
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是宁波近代的“外 人居住地” ,反映“五口通商”以来 宁波近代风貌的街区。 经过几年的旧城改造,宁波传统风貌特 色的地段逐年减少,沿海城市,外滩文 化是重新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幸存的城 市历史文脉,本段历史文化意义尤其突 出。
城市触媒
目前国内外历史街区复兴,引入“城市触媒”设计策略,将其定义为策略性 引进的新元素,可以复苏城市中现有的元素且不需彻底地改变它们,而且当 触媒激起新生命时,也影响了城市元素的形式、特色与品质。目的在于“促 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触媒并非单一的最终产品,而 是一个可以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的元素。 “城市触媒”在本案的复兴地段活力目标中,有着针对性的借鉴意义。
英国领事馆 修于1880年,大进深 外廊式风格,颇具时 代特色,现位于宁波 军事管理区内,目前 闲置,已成危房,惊 架桥的修建使这座有 着120多年历史的标志 性建筑面临搬迁。
谢氏旧宅
建于1903到1908年 间,原是煤炭巨商 的私宅,主体建筑 为一对称形式:正 中是三间爱奥尼式 的拱券柱廊,可扶 拦眺望甬江,最外 侧在第三层各挑出 一个小阳台。建筑 的装饰尤其突出, 较好地体现了中西 合璧的时代特色。

历史街区整治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浅探——以宁波老外滩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整治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浅探——以宁波老外滩街区为例

历史街区整治更新中的城市设计理念浅探——以宁波老外滩街区为例摘要:本文从文脉分析及环境行为学等基本城市设计理念着手,分析宁波老外滩街区更新整治中的城市设计思路,并总结其中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街区;整治更新;城市设计;宁波老外滩宁波是有着千年文明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又通过一定的时间序列搭建起了整个城市的文脉流源。

宁波老外滩正是这个城市文脉汇集的一个重要街区,是“五口通商”以后宁波城市“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留下的物质见证,但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老外滩一度失去地块活力,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他新的城市功能,如何顺着丰富的城市文脉线索梳理地块的城市肌理,是宁波市在城市发展提升过程中无法规避的问题。

因此老外滩地块的整治更新,在宁波市历史街区的整治和更新中格外引人注目。

一、宁波老外滩的历史与更新整治后的现状宁波老外滩紧靠三江口城市中心,东临甬江,南依甬江大桥,西接人民路,北接原轮船码头,与三江口遥遥相望。

沿甬江展开来,江边天主教堂、外国领事馆、银行、轮船码头一字排开,几乎记录了宁波开埠的整段历史。

20世纪初,这里更发展为盛极一时的十里洋场,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轮船公司,出现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等等。

无数人从这里走向上海、走向香港、走向世界,成就了辉煌的“宁波帮”。

然而,西洋式的历史建筑和商业气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冠以“资本主义”标签而备受社会冷落。

新一轮的社会主义城市改造割裂了城市空间也割断了城市记忆。

老外滩地块成为城市中基础设施陈旧、建筑过度密集、环境质量恶劣的居住区域。

面对如此局面,2002年宁波市政府着手对老外滩地块进行彻底的整治和改造。

2005年正式开业的老外滩街区已经成为众多商家、外国商会或办事机构的云集之地。

充满异国情调的特色餐厅,国际著名的咖啡连锁,同步上海的时尚酒吧等,国内外高端品牌在此汇聚,商家涉及餐饮、家居、休闲娱乐、婚纱摄影、珠宝、教育培训等诸多行业,成为宁波市打造时尚魅力城市的又一张名片。

40年改革变迁 宁波三江口的华丽转身

40年改革变迁 宁波三江口的华丽转身

602018.7HOMELAND家园·天一图话文/蓝城 责任编辑/杨亮40年改革变迁宁波三江口的华丽转身宁波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端,居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汇合处。

早在公元821年就建州城于三江口。

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大运河南端唯一的出海通道。

自唐宋以来,三江口就是各国海船朝贡与贸易的出入境处。

至近代,三江口盛极一时,成为当时中国著名的金融中心,故有“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之称。

鸦片战争后,随着上海港的兴起和各种战乱不断,港区功能开始外迁,三江口片区逐渐失去昔日繁荣。

1. 5. 6.1. 2. 3.4.DOI:10.16710/33-1272/d.2018.14.01761宁波通讯2018年7月下半月刊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甬城,宁波社会经济开始全面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也催发了宁波三江口面貌的快速改观。

上世纪80年代初,宁波三江口片区只建有一座八九层高的交通邮电大楼,到20世纪90年代相继有十多幢高楼拔地而起,至21世纪,三江口已是高楼林立。

2014年1月,高度188米的宁波财富中心建成,成为目前三江口矗立的最高建筑。

从改革开放初期只有三座狭窄拥挤的桥梁到如今十多座如魔术般横跨在江面上漂亮宽阔的大桥,从原先的一座江厦公园,到今天的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三江口一小时步行圈以及大大小小十多座公园……三江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0年,宁波市政府决定对长期年久失修,城市设施配套落后且饱受雨季水淹之苦的三江口天一广场地块及外滩地块进行改造。

2002年10月,天一广场完成改造并投入运营,成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站式”购物城市商业广场。

2005年1月,改造后的外滩地块投入运营。

如今,这里具备展览、酒店、美食、会馆、休闲等多种功能,成为集滨水公共空间、历史文化长廊于一身的一处颇具活力的城市商业街区。

宁波的发展从三江口走向滨海,继而从滨海走向世界。

■(图1)20世纪70年代末,宁波三江口片区都是低矮的建筑(图2)20世纪80年代的三江口一带,高层建筑开始陆续出现(图3)20 世纪90年代初,宁波三江口片区十几幢高楼已拔地而起(图4 /易国庆)今天的三江口高楼林立,繁华似锦(图5)20世纪80年代末时期的老外滩,当时还是宁波客运码头所在地,从远处眺望可见客轮靠泊(图6 /叶炜)如今的老外滩已成为集滨水公共空间、历史文化长廊于一身的城市商业区(图7)天一广场未拆迁前的景像,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建筑低矮拥挤的居民区(图8 /易国庆) 今天的天一广场,已是宁波市最大的商业广场之一7.8.(本文未署名图片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宁波出版社提供)。

宁波老外滩阴角空间利用研究

宁波老外滩阴角空间利用研究

宁波老外滩阴角空间利用研究作者:岑宇婷朱松伟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从具体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中的阴角空间出发,研究阴角空间的利用情况。

运用举例和对比两种方法来分析目前宁波老外滩中阴角空间在利用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再改造方案,进一步实现空间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此来体现历史文化保护片区中空间的灵动性。

关键词:宁波老外滩;阴角空间利用;设计方案伴随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历史文化方面产生的极高兴趣使能够引起人们文化共鸣的历史文化保护片区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能够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

保护历史文化区域体现了现代人们对于历史的正视态度,保留那些独特的历史建筑和生活方式对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业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将会成为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本,例如宁波老外滩。

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了阴角空间的概念,即指一个或两个甚至多个建筑物之间凹进去而形成的空间,主要形式有“凹”形、“L”形和不规则形。

在一个历史保护片区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阴角空间,拿宁波老外滩的阴角空间来说就存在很多问题。

对阴角空间提起重视不仅可以实现小空间的可持续再利用,而且可以起到美化片区、增加片区个性色彩和提高人们对于遗留文脉关注度的作用。

一、宁波老外滩中阴角空间现存的问题(一)历史遗迹保护利用不当对宁波老外滩的实地调研反映出这个片区的标志性石库门建筑已经完全或者半完全被商家门面给遮住,近代建筑的痕迹已经很难寻找。

例如巡捕房旧址旁的那块空地,游客注意到的是喷泉而不是巡捕房建筑,甚至连建筑介绍牌都被藏到了角落里。

(二)生态环境的不宜人宁波老外滩不仅是历史文化保护片区,而且是要与城市相融合的休闲娱乐场所,其中有很多店铺驻留,因此许多的阴角空间里装有影响片区小空间环境的空调外机或厨房管道。

例如其中一个商铺的厨房后门装有许多电气管道,而且经常放有厨余垃圾桶或员工电瓶车,作为休息区来讲环境是不够优良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功能结束之日,记忆开始之时
—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 何 依 邓 巍 周浪浪 ■ He Yi Deng Wei Zhou Langlang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武汉 · 430074)收稿日期:2010-11-22
End of the Function Completion, Start of the Memory:Renovation Plan of the Old Bund in Ningbo
2005年宁波外滩商业核心区修缮后开放,百年老外滩掀开了新的一页,成为宁波市亮丽的城市名片,经过几年的经营,其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初现端倪。

目前开放的老外滩规模仅4.8hm 2,下游延伸段1 500m 岸线仍属于半闲置的生产空间,地段的社会经济活力严重衰退,随着对岸宁波书城的建成,老外滩延伸段成为了三江口被遗忘的“角落”。

鉴于本段单位众多,权属复杂,用地性质模糊不清等诸多复杂原因,宁波市江北区政府希望通过近期的整治,以相对较低的改造成本实现景观环境的有效改善,并合理地利用历史建筑,力图塑造一个集城市活力地区、滨水公共空间、外滩文化长廊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地段。

一、老外滩记忆的组成
老外滩是宁波城市文明的重要源头,见证了宁波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历程。

1844年,老外滩成为中国最早的对外开埠港,“外国人通商居留地”内建起了海关、领事馆、邮政局和众多洋行;民国时期“宁波商帮”名满天下,老外滩成为甬商崛起的起点;解放后老外滩码头林立,往来的货轮和机器的轰鸣迎来了新中国建设的热潮;今天,由于甬江
航运业转移,相关的生产功能已不存在,老外滩将面临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历史的变迁给老外滩留下深厚的积淀,从宁波美术馆到庆丰桥的延伸段,集中了大量优秀的近代历史建筑,包括6处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历史建筑,以及15处传统风貌建筑。

其中浙江海关、海关宿舍、英国领事馆、江北教堂、邮政局、英商洋行等,见证了宁波开埠时期的外滩文化记忆;甬上煤炭巨商谢恒昌的私宅,沦陷时侵华日寇曾占据为水上司令部;20世纪60年代的宁波客运港,是沪甬水上交通的重要节点;今天码头上随处可见斑驳的墙面、生锈的吊机、闲置的行架等工业化景观,形成了现阶段城市文化的时间记忆。

老外滩遗存的每一段历史、每一处环境都蕴藏着各自的故事,承载的是宁波城市的历史记忆,宁波人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感情。

功能结束之日,记忆开始之时,也就是当建筑失去原有功能而变成一个纯粹的形式时,它的文化要素才凸显出来。

因此,在老外滩延伸段的生产功能结束的今天,附着其中的历史意义更加显现出来。

二、老外滩记忆的再现
1.整体空间重构
老外滩延伸段整治规划是针对一个曾经繁华的城市衰败地段,历史碎片淹没在一个个封闭的单位
院落中。

特殊的码头割据形式将18hm 2的规划用地切割成28个单位,分裂为40个用地单元,各单位的码头之间都有纵向围墙阻隔,破败的历史建筑及工业元素散布在三江口黄金地段。

同时,军事用地占40%,封闭管理且长期脱离城市建设,使整治难度加大。

根据现实情况,延伸段不宜重复一期模式,而应采用小规模、单元式,产权单位联合经营,实现产业用地的功能转型和资产再利用,争取做到少量拆迁、精心整修、多重适应、多元融合。

规划将建立一种新的结构,重拾历史碎片,并以此把开埠记忆、码头景观和时尚产业有机组合。

在新的结构中,通过功能调整、建筑更新和景观整治来凸显地段的文化意义。

首先,打通一条15m 宽的临江通道,作为延伸段整治的重点,滨水步道的构建是实现老外滩城市空间公共性、开放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手段;其次,进一步将28个单位用地进行组合,形成8个相对独立的组团进行开发经营;最后,围绕历史建筑,营造组团间的8处主题性开敞空间。

以上的空间重构,形成井然有序的整体结构,“188”组合将老外滩的记忆在点、线、面三个层次上再现出来。

2.连续的历史场景
老外滩的历史建筑都是面朝甬江,不论是外滩风貌建筑还是码头工业设施,均与江面构成一种有机的关联,如谢恒昌的私宅曾经是船至门厅,冷冻
1 规划总平面图
55
城市建筑|设计作品|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Works of Design
仓库则是通过传送装置将建筑延伸到江面,更有12处顺岸式码头连接水陆关系,形成特殊的灰色区域。

因此,滨水步道的构建是老外滩的码头记忆修复的首要条件,以此将分散的12处历史建筑串联起来,以连续的历史场景向参观者叙述老外滩特有的形式、功能和文化记忆。

同时,不论是在滨水空间活动、在码头驻足,还是在甬江上行船,滨水步道都将作为完整的空间载体,以历史为主题形成甬江西岸的第一层城市轮廓线。

3.并置的建筑组合
8个相对独立的组团是对场地及建筑的重构,规划设计以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为核心,拆除后补建的新建筑采用钢构架、玻璃幕墙,和红砖墙封边的形式,形成与历史建筑既谐调又有明显区分的
效果,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在此,延伸段放弃了老外滩一期“建新如旧”的作法,而是在一组组通透、轻盈、舒展的现代工业元素中,通过融合与对比将外滩记忆凸显出来,形成丰富的场地肌理。

4.凸显的节点标志
8处主题性开敞空间是老外滩延伸段的标志,
规划设计选取浙江海关、江北教堂、邮政局、英国领事馆、水产仓库等历史建筑,将其从现状环境中剥离出来,以雕塑的形式塑造滨水步道的景观节点。

节点以甬江通道为线索,作为一个个历史符号,从上至下集结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如浙江海关和
江北教堂节点的海关文化、英国领事馆的英伦风情、水产仓库的渔文化。

各主题空间构成小型公共广场及绿地,形成垂直甬江的开敞空间,贯通城市与甬江,作为市民活动、广告发布、街头演出等场所。

三、老外滩记忆之一—水产冷冻仓库
海盛水产公司的冷冻仓库是宁波市的第一个冷库,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见证了宁波市水产业的发展。

冷库面对白沙公园,是老外滩滨水景观带上的一处重要节点,也是老外滩城市记忆的重要符
号。

冷库风貌形式独特,结构质量完好,代表了建国初期工业建筑的典型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规划设计将其作为建筑单体改造示例。

建筑现状为四层框架结构,空间封闭,适合作为摄影、录音等专业工作室使用。

设计充分利用原有
结构,将改造重点放在立面修饰和环境协调上。

建筑两侧空地可结合巨幅广告建成城市活动广场,以船甲板木台地作为铺装,景观围绕滨水码头和栈道布置;突出水面的冲冰楼有条件成为老外滩的标志之一,而屋顶围绕冷却塔可作为观景平台;门窗改造慎重考虑,不破坏原有空间封闭的特点;建筑构件可带有欧式细部,呼应临近的谢氏旧宅。

百年嬗变之后,老外滩迎来了新生,延伸段整治规划建立在老外滩功能调整、记忆再现的基础之上,对历史环境整合的城市记忆方法也可推广于相似背景的历史地段。


2 用地及建筑现状图
冷冻仓库
谢氏旧宅
英国领事馆
浙海关旧址
邮政局旧址
工业构件
3 景观设计规划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
建设地点:宁波市江北区三江口甬江北岸
委托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政府
设计单位:武汉华中科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用地面积:约23hm2
建筑面积:14.5万m2
项目负责人:何依
项目设计:邓巍,周浪浪,陈可欣,李惟,张立茂,
杜强,吕华明,刘娴,刘斌,梁靓洁,
李美蓉,章志涛
设计时间:2009年6月
4 冷库改造说明
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