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

合集下载

什么是循环系统?它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什么是循环系统?它在生物体中有哪些功能?

封闭式循环系统
定义:血液在封闭的管道内循环, 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功能:维持体温恒定,调节水分和 电解质平衡,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清除代谢废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血液经过心脏、血管和淋巴 管等器官和组织,形成一个封闭的 循环系统
应用:在生物工程、医学研究和航 天领域中,封闭式循环系统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
注意饮食和运动
保持均衡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 进行适当的有氧 运动,如慢跑、 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吸烟、酗酒等不 良习惯
定期体检:定期 进行身体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 循环系统疾病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循 环 系 统 的 定 义 02 循 环 系 统 在 生 物 体 中 的 功 能 03 循 环 系 统 的 分 类 04 循 环 系 统 对 人 体 的 重 要 性 05 循 环 系 统 的 维 护 和 保 养
1
循环系统的定义
循环系统的基本概念
4
循环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
维持生命活动
循环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 要系统之一
循环系统参与体温调节、免疫反应 和内分泌调节等重要生理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循环系统通过血液运输氧气、营养 物质和废物,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循环系统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
调节体温
信息交流的异常 可能导致疾病的 发生,如癌症、 免疫性疾病等
3
循环系统的分类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doc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doc

人体五大循环系统.doc人的五大循环系统是肝和胆,心和小肠,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

五大循环系统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

(一)心与小肠中医讲的心是个大循环系统,其中包括大脑。

如我们常说心里想,这不是指心脏想而是大脑在想。

主要有四个功能:1、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会产生厌世心理。

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所致,也就是由于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到了精神崩溃时产生的最终结果。

2、主血脉。

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会形成气虚便秘。

一些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3天之后有力量排泄,减轻了便秘。

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得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是否正常能直接反映出来。

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征兆。

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对这类人,给她们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态。

心与汗的关系。

“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

所以,平时发现心阳虚或心阴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或滋阴,绝不可匆匆忙忙地去输液,否则有生命危险。

心包是保护心脏的外围器官。

外邪侵入时心包先受到侵害。

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戌时(19:00)心包经旺时,及时清泻心热的效果很好。

4、小肠。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

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

此种情况,可在未时(13:00)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内热消失,小肠即恢复正常。

(二)肝与胆1、主疏泄。

肝有疏泄和升发两个作用,以主管全身的舒畅条达。

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

循环系统及其常见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
38
红细胞
✓ 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细胞。红细胞能通过所含的血红蛋白 将吸入肺泡中的氧运送给组织,而组织中新陈代谢产生的 二氧化碳也通过红细胞运到肺部并被排出体外。
✓ 正常人红细胞(RBC)计数:男性为4.0-5.5×1012/L,女性 为3.5-5.0×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
3
二、心血管系统生理功能
为机体组织器官运送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供给组织,并运走代谢废物,保证正常新陈代谢进行。 根据循环途径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从左心室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 全身毛细血管,再回到右心房。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从右心室经肺动脉到肺毛细血 管网,再回到左心房。特点:路程短,只经过肺。
36
检查: ①脑脊液检查; ②头颅CT检查; ③脑血管造影; ④脑部B超检查; ⑤脑电图。
37
附:血液系统
血液系统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器管, 以及通过血液运行散布在全身的血细胞。负责血细胞的生 成、调节、破坏。
血液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中溶解有多 种化学物质。
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保持精神愉快、劳逸结合、戒烟、 饮食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定期测量血压、门 诊随访。
21
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 sease, CHD)
由于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管腔 狭窄、阻塞→冠状循环血流减少→心肌缺 血、缺氧导致的心脏病。
✓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 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 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是指一种由组件、部件或子系统组成的、能够循环运行的系统。

循环系统可以将某种物质或信息循环往复地传递、转化或处理,确保系统能够持续运行。

循环系统的概念可适用于不同领域,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

在生态学中,循环系统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循环流动的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最终通过分解作用回归到环境中。

在工程领域,循环系统是指由各种组件和设备组成的能够实现物质或能量循环利用的系统。

例如,回收利用废水、废气和废热的系统,通过循环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信息科学中,循环系统是指将信息经过一系列处理和传递后再返回原点的系统。

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将数据循环传递,确保数据能够顺利传递到目的地。

总之,循环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物质或信息的循环传递和转化的系统,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右淋巴导管
右上身的淋巴
二、淋巴循环的功能
1.回收蛋白质及运输营养物质 2.消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 菌、异物
1、毛细淋巴管
以粗大的盲端起于 组织间隙。比cap略粗2、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在回流
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
巴管.管径细、壁薄、
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
3、淋巴干
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集成9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
第四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动力和管道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物质运输,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
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
细胞,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保证新陈代谢
的运行。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 血管
淋巴系统:淋巴管和淋巴器官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把血液带离心的管道,愈分愈细
终支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在颈部的分支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颞浅动脉 上颌动脉
(2)颈内动脉
营养脑和视器
3、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 头臂干,经胸廓上口到颈根部,至
第1肋外缘移行为腋动脉,主要分
支有:
椎动脉:分布于脑和脊髓 胸廓内动脉:分布于胸前壁
心包、膈和腹直肌
甲状颈干
肱 动 脉
桡 动 脉、 尺 动 脉
掌浅弓=尺动脉末端+桡动脉掌浅支 掌深弓=尺动脉掌深支+桡动脉末端
5、胸部的动脉
主干为胸主动脉 (1)壁支:分布于腹壁 (2)脏支:分布于胸腔内 的脏器
6、腹部的动脉
主干是腹主动脉 (1)壁支:分布于腹后 壁和膈等处 (2)脏支:分布于腹腔 内的脏器

循环系统作用

循环系统作用

循环系统作用循环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循环系统的作用。

首先,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人体的细胞需要氧气来产生能量,而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将含氧的血液输送到组织和器官,从而满足身体各处的需求。

此外,血液中还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等,这些物质可以为身体各个部分提供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其次,循环系统还能够帮助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在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和二氧化碳。

这些废物和二氧化碳需要被及时排出,否则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循环系统通过将富含废物和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和肾等排泄器官,使其能够被有效地排出体外。

另外,循环系统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心脏会增加血液的流动速度,以加快循环系统对整个身体的供应,保持体温的稳定。

当人体遭受高温刺激时,循环系统也会通过周围血管的扩张来散热,以保持体温的平衡。

这种调节体温的机制是循环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此外,循环系统还起着免疫防御的作用。

血液中含有丰富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因子,它们可以帮助身体抵御外界的病原体和病毒感染。

当身体受到入侵时,循环系统会加强血液的流动,以便将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因子快速输送到受感染的部位,从而加强免疫防御的作用,保护身体的健康。

总的来说,循环系统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调节体温和提供免疫保护等方式,保持身体各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以维护循环系统的健康,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循环系统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知识点总结

循环系统知识点总结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含氧血液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并将代谢产物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循环系统的知识点如下:1. 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功能是收缩和舒张,通过泵血的方式将血液从心脏中推送出去。

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将含氧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富含代谢产物的血液从组织器官带回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在组织器官中起到交换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3. 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参与免疫反应,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4. 动态循环:动态循环是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推送进动脉,形成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时,血液回流到心脏,形成舒张压。

动态循环的过程中,心脏会通过自律性产生起搏信号,控制节奏和频率。

5. 静态循环:静态循环是指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心脏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泵血能力,血管的结构决定了血液的流动性。

静态循环的稳定性和血管的弹性是保持血压稳定的重要因素。

6. 肺循环:肺循环是体循环的一部分,主要负责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从肺部带回心脏。

肺循环与体循环相互依赖,使血液得以氧合,并排出代谢产物。

7. 冠状循环:冠状循环是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系统。

心脏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来维持正常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因此它有自己的血管网络。

冠状动脉的堵塞会导致心肌缺氧,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症状。

8. 循环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受到多种调节机制的控制。

神经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来调节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和力度。

荷尔蒙调节通过激素的释放来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影响血液压力和容量。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是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将营养物质、氧气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血管系统(1)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血管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动脉是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向全身器官的血管;静脉是负责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导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2、淋巴系统(1)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组织细胞间隙。

(2)淋巴结在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淋巴结。

人体容易摸到的淋巴结部位有耳后、枕部、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3)脾脏脾脏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

脾脏又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能够产生抗体,能识别、扣留、吞噬和清除异物及已破坏的血细胞。

(4)扁桃体扁桃体位于咽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

图示:淋巴系模式图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1、心脏的特点•学前儿童心脏的发育不如成人,机能较弱,年龄越小越不宜做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儿童的心率较成人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学前儿童血管的内径相对较成人宽,毛细血管网密集,尤其是肺、肾、皮肤等处,因此血流量大,供给机体的血液丰富,身体得到的氧气和营养比较充足;•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比成人短,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疲劳的消除;•血压低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逐渐升高。

3、淋巴系统的特点•学前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学前期淋巴结的屏障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卫生1、适度锻炼•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每次心跳射出的血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运动量过大,心跳过快,心腔内血液还未充满就要搏出,每次搏出的血量就会减少,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二、动脉
动脉的管壁都由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组成的。按管径 大小分为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其中中动脉的组织结构最 典型。 1、中动脉:全身动脉中除大动脉和小动脉以外都属于中动脉。 2、大动脉:接近心脏的动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无名 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髂总 动脉等。 3、小动脉:管径在1mm以下的动脉叫小动脉,其中 管径在500=300um一些的动脉叫微动脉。
人体的循环系统
——13环科
循环系统
大动脉 中等动脉 动脉 小动脉 微动脉 心血管系统 静脉 连续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心脏 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系统 淋巴管 淋巴干 淋巴导管
循环系统
一、大循环、小循环
血液循环
血液由心室出发,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返回心房的 周而复始的过程,称血液循环。又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一)体循环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静 脉→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二)肺循环途径 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 管网→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谢谢观赏!
பைடு நூலகம்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

循环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将肺部吸入的氧气通过血液
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同时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输送给身体各个组织,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生活活动和新陈代谢。

2.排除二氧化碳和废物:细胞正常代谢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和废物,循环系统通过血液将它们收集起来,运输到肺部和肾脏等排泄器官,最终从体内排出。

3.调节体温:循环系统通过血液的运输,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
温度。

当人体温度过高时,心脏加快心跳将血液运输到皮肤表面,通过散热使体温降低;当人体温度过低时,心脏减慢心跳,减少血液流经皮肤,以保持体温。

4.免疫功能: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
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帮助人体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侵袭。

当身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细胞会主动寻找和消灭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5.维持酸碱平衡:循环系统可以通过血液中的酸碱平衡物质,
调节体内的酸碱度。

保持适当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细胞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循环系统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其功能主要有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除二氧化碳和废物、调节体温、免疫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只有循环系统健康有序地运行,人体才能正常进行各种活动,保持身心健康。

因此,保持健康的循环系统对于保持整个人体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维护循环系统的良好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能。
淋巴液成分及功能
淋巴液
01
是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后形成的透明液体,含有蛋白质、葡萄糖
、脂肪、激素等物质。
淋巴细胞
02
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参与免疫应答
和免疫调节。
抗体
03
由B淋巴细胞分泌,能够与病原体结合并中和其毒性,具有免疫
防御功能。
淋巴循环过程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
组织液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的滤过作用进入淋巴管 ,形成淋巴液。
2024-01-23
循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汇报人:XX
目录
• 循环系统概述 • 心血管系统 • 淋巴系统 • 免疫系统与循环系统关系 • 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防治策略 • 总结与展望来自01循环系统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 组成的封闭管道系统。
作用
循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身体各 个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 时带走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
心力衰竭
定义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 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症状
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等。
危害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防治策略建议
03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与组织结构
淋巴结
遍布全身,是淋巴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过滤淋巴液、 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应答等功
能。

位于腹腔内,是最大的淋巴器 官,具有过滤血液、储存血液 和免疫应答等功能。
胸腺
位于胸腔内,是T淋巴细胞发育 和成熟的主要场所。

概述循环系统_图文

概述循环系统_图文

特点:
左心衰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然憋气而惊 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伴有哮鸣 音,心率增快,呈奔马律。
“心源性哮喘”
2.常用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
伴有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 (3)焦虑 与呼吸困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
活、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
3.护理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
染有关
1 休息与体位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活动量和体位
2 病情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紫绀、血气分析
3 用药护理:强力、利尿剂、抗感染。控制输液量和 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小 时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ml以内为宜,输液滴数每分 钟20-30滴为宜。
概述循环系统_图文.ppt
循环系统流行病学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泵”
血 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
管 毛细血管:几乎遍及全身。

物质交换的场所。
统 静脉:引导血液返回心的血管。
动脉----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功能血管 静脉----容量血管
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及肺内各级 分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 级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功能:完成气体交换。
心脏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 普通心肌细胞 肌 收缩功能 细 特殊心肌细胞 胞 产生和传导冲动
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组成
2 护理评估 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人体三大循环系统介绍

人体三大循环系统介绍

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介绍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和组织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在哺乳动物,由广布全身的淋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等)组成.最细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人体除脑,软骨,角膜,晶状体,内耳,胎盘外,都有毛细淋巴管分布,数目与毛细血管相近.小肠区的毛细淋巴管叫乳糜管.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深,浅淋巴管: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简称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全部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导管,即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见图).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管,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区淋巴干汇成.下段有膨大的乳糜池.胸导管还收集左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3/4.右淋巴导管由右颈淋巴干,右锁骨下淋巴干和右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汇成,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1/4.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组织液循环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凝胶的基质主要是透明质酸.邻近毛细血管的小部分组织液呈溶胶状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1、慢慢吃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

循环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循环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血管
血管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功能:运输血液、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结构: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 血管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静脉曲张
血液
添加标题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
添加标题
血液的功能:运输氧 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添加标题
血液的组成:血浆、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 小板
添加标题
温度调节
循环系统通过血 液流动,将热量 从身体内部传递 到皮肤表面,从 而调节体温。
当体温升高时, 血液循环加快, 将热量带到皮肤 表面,通过出汗 等方式散热。
当体温降低时, 血液循环减慢, 减少热量的流失, 保持体温稳定。
循环系统还能通 过调节血液中的 激素水平,影响 体温的调节。
排泄废物
循环系统通过肾脏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 尿液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然后排出体外 汗液通过皮肤毛孔排出,带走热量和部分代谢废物 呼吸系统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
血浆的功能:运输物 质和调节血液的渗透 压
添加标题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 氧气和二氧化碳
添加标题
白细胞的功能:防御 和保护身体
添加标题
血小板的功能:止血 和凝血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淋巴结、淋巴组织 淋巴系统的功能:运输淋巴液,参与免疫反应 淋巴系统的特点:单向流动,无瓣膜结构 淋巴系统的疾病:淋巴水肿、淋巴瘤等
维持内环境稳态
循环系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系统 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输送到全身各处 同时,将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等排出体外 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参与免疫反应,防御病原体入侵
2
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脏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 心脏的功能:推动血液流动,维持血压和循环血量 心脏的结构:包括心房、心室、心肌和瓣膜等 心脏的工作原理:心肌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流动

循环系统PPT课件

循环系统PPT课件
与免疫调节。
04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CHAPTER
血液的组成
血浆
血液中除血细胞外的液体部分, 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 酸、蛋白质等物质。
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具有维持生理平衡、免疫和止血 等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
物质运输
血液能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 激素等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03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血管的分类与分布
动脉
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分布广泛,分为大动脉、
中动脉、小动脉和微动脉。
静脉
负责将血液从组织回流到心脏,分 为深静脉和浅静脉,分布广泛。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与组织进 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管的解剖结构
01
血管壁由内层、中层和外层组成 ,内层光滑,中层有弹性纤维和 平滑肌,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
维持血压
心脏通过泵血功能,维持 全身血压的稳定。
物质交换
心脏通过血液循环,为全 身各部位提供氧气和营养 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心脏的电生理传导
心电的产生
心律失常
心肌细胞在受到刺激时会产生动作电 位,形成心电。
心律失常是指心电传导系统的异常, 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心电的传导
心电通过心脏的电生理传导系统,使 心肌细胞按一定顺序收缩和舒张。
0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CHAPTER
心脏的解剖结构
01
02
03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呈圆锥形, 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四个腔室。
心房与心室的构造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 负责泵出血液。
瓣膜的作用

循环系统ppt课件

循环系统ppt课件

.
35
.
36
.
37
.
38
(二)自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地发生节 律性兴奋的能力称为自律性。心内特殊传导系统 (房室结的结区除外))的细胞具有自律性。
心脏起搏点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 为正常起搏点。其他组织称潜在起搏点。
异为位起搏点
.
39
• 自律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 特点: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4期自动
• 三缘:左缘

右缘

下缘
• 四沟: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间沟
.
10
出入心血管: 左、右(各2个)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主动脉弓 肺动脉
.
11
二、心脏的结构
•(一)心脏的基本结构 •分为四心腔: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
12
右心房
• 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组成: • 1)心内膜 • 分三层:内皮、内皮下层、心内膜下层,构成瓣膜
.
25
• 2)心肌层 • 包括: • 心房肌和心室肌。 • 纤维环:心房和心室间
的两个纤维性结缔组织 环。纤维环环绕在左、 右房室口处,作为心肌 支架。使得心房与心室 可以不同步收缩和舒张 作用是收缩性心肌和特 殊传导系 • 3)心外膜 • 是透明光滑的浆膜,属 于心包的脏层,外表面 被覆间皮,间皮内面是 薄层结缔组织,其中有 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
第六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
1
第一节 概述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与支气管哮喘及休克鉴别 [治疗] 1. 坐位双下肢下垂 2. 吸氧 3. 镇静:吗啡 5~10mg iv 4. 利尿:速尿20~40mg iv 5. 血管扩张剂 6. 洋地黄: 0.4~0.8mg iv 7. 氨茶硷 8. 轮流结扎四肢 9. 治疗病因,诱因
第七章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 【定义】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 综合征。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分类】原发性高血压:病因未明,95% 续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疾病一种 表现,5% 【诊断标准】1999年WHO/ISH标准 正常成人血压:收缩压小于140mmhg, 舒张压小于90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小于120mmhg 舒张压小于8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130mmhg 舒张压小于85mmhg 正常高值: 收缩压130~139mmhg 舒张压85~89mmhg
[进展]
由于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许多现 象得到解释,观念得到更新. 生物物理学及生化的发展,提高诊疗水 平 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第二章 心力衰竭 [定义] 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 多数情况下: 心肌收缩力下降→CO下降 →器官组织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 血,称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4. 尽量维持窦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 5. 适当应用利尿剂,静脉血管扩张剂,禁用正性肌力 药物. (五) 顽固性及不可逆心衰治疗 1. 寻找潜在诱因,并纠正. 2. 调整用药 3. 血液超滤(括心伴I度AVB及CBBD三腔起搏) 4. 心脏移植.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定义: 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剧下 降,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以急 性左心衰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