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血压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体安静和运动时⼼电图、⼼率和动脉⾎压的测量实验4 ⼈体安静和运动时⼼电图、⼼率和动脉⾎压的测量⼀、⼈体安静时⼼电图的描记【⽬的】能辨认⼈体体表正常⼼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法及运动时⼼电图的描记⽅法。

【原理】⼈体是⼀个导体,⼼脏位于导体之中。

⼼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传导及恢复可通过⼼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表⾯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到⼼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电图。

【对象】⼈【器材与药品】⼼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体安静时⼼电图的描记1、在⼼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表、⼿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肌⾁放松。

在⼿腕、⾜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般⼿腕应在腕关节上⽅(屈侧)约3cm处,⾜踝应在⼩腿上⽅约3cm处,常⽤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肤上⽤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般以5种不同颜⾊的导联线插头与⾝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式是:右⼿—红⾊、左⼿—黄⾊、左⾜—蓝⾊、右⾜—⿊⾊(接地)、胸导联—⽩⾊。

3、将⼼电图机⾯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纸,⾛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电图机的放⼤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电图检查基线平稳、⽆肌电等⼲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医用脉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用脉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医用脉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脉搏血压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测量人体的血压。

正确使用脉搏血压计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医用脉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操作脉搏血压计。

1. 准备工作在使用脉搏血压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测量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干扰。

其次,舒适地坐下或躺下,保持身体放松,并将袖带正确套在上臂上。

注意,袖带应与上臂保持适当的贴合,不能过紧或过松。

2. 握压法脉搏血压计一般采用握压法来进行测量。

首先,按下开关将血压计打开,然后将指关节适当地放置在指示器上。

接着,用手轻轻地握住袖带内的气囊,使之能够顺利充气。

在充气过程中,应保持手臂放松。

3. 测量过程测量过程需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

首先,迅速充气,使气囊中的气压迅速增加到一个起始值。

然后,逐渐放慢压力,观察指示器上的数值,并等待血压计测量出结果。

在等待的过程中,要保持放松,不要激动或活动。

4. 结果读数当血压计显示出测量结果时,需要准确地读取并记录。

一般情况下,脉搏血压计会同时显示出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收缩压代表血压在心脏收缩时的最高值,舒张压代表血压在心脏舒张时的最低值。

建议将测量结果写下来,便于后续的参考和比较。

5. 注意事项在使用脉搏血压计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每次测量应至少间隔5分钟以上。

其次,在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吸烟、喝咖啡或运动。

另外,需要避免过度使用脉搏血压计,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6. 清洁与保养脉搏血压计作为医疗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保养。

在使用完毕后,应将其关闭并拔掉电池。

然后,用湿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并避免将其浸入水中。

如果仪器出现故障或异常,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士进行检修或更换。

医用脉搏血压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操作脉搏血压计,确保自身的健康状况能够得到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脉搏是人体生命体征之一,测量脉搏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脉搏的测量。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篇1一、脉搏的测量方法脉搏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在桡动脉处进行测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1. 手动触摸法手动触摸法是最常见的脉搏测量方法。

测量者将手指放在患者的桡动脉处,感受每次心脏跳动时的脉搏搏动,然后计数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不适合初学者。

2. 电子血压计法电子血压计可以同时测量血压和脉搏。

测量者将血压计的袖带绑在患者的手臂上,然后按下开始按钮,血压计会自动测量血压和脉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

3. 心电图法心电图可以测量心脏的电活动,从而计算出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不适合家庭使用。

二、脉搏的注意事项脉搏的测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需要休息在测量脉搏前,需要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刺激性行为。

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测量部位要正确脉搏的测量部位通常在桡动脉处,测量者需要找到正确的位置,并将手指放在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

3. 测量时间要准确脉搏的测量时间通常为一分钟,测量者需要准确计时,并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次数。

4. 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度在测量脉搏时,需要注意脉搏的节律和强度。

如果脉搏的节律不齐或强度减弱,可能表明存在心脏问题。

综上所述,脉搏的测量是评估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方法。

《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篇2脉搏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脉搏的测量方法:1. 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通常选择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如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等。

2. 保持患者安静:在测量脉搏前,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劳累、紧张恐惧、剧烈活动等,最好休息 30 分钟后再进行测量。

实验一、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试PPT课件

实验一、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试PPT课件
度越小,训练水平越高。
血压测定
血压: 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时对血管
壁产生的侧压力。
收缩压: 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测量血压的意义: 血压过低: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可能因缺血, 缺氧而引起疾病。 血压过高:心室射血时所遇阻力过大,使心肌 负荷加重。
医学小常识:
高血压: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 高血压。
压脉带内压≤收缩压
血液流经狭窄处形成涡流,通 过听诊器可听见声音,此刻的血 压即为:收缩压
压脉带内压≤舒张压
压脉带内的压力等于或略低于舒张压时,则血管内 的血流由断续变成连续,声音突然由强变弱或消失, 此时压脉带内的压力即为舒张压。
(二)测量部位
右臂肱动脉
(三)实验器材
水银血压计、听诊器。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听诊法
令受试者坐于测试人员对面,将听诊器听头置于受 试者心前听诊,记录1分钟的心率次数。 3.心率表法
使用心率表记录心率。 4.心率遥测法
使用遥测心率仪记录心率。
(六)注意事项:
1、测安静心率:静坐10min,至少记录30s。 2、测试运动时心率,应选择心率表法。 3、测运动后心率:应采用10s×6。
(七)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基础心率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减慢。 2.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即窦性心

血压脉搏检查PPT精选课件

血压脉搏检查PPT精选课件
4、上下肢血压差异常: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Hg。如下肢血压等于或低于上肢血压见于主动 脉缩窄,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闭塞性动脉硬化, 髂动脉或股动脉栓塞等。
12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5、脉压改变: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见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甲亢和严 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症。若脉压 <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间接测量方法及步骤
1、病人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 采取仰 卧位或坐位,右上肢裸露并伸直轻度外 展,上臂(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
2、将袖带的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 缚于 上臂,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约2-3cm。
4
间接测量方法及步骤
3、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肱动脉上(不能压 在袖带下面)。
4、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 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
(4)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有如潮水冲涌.
19
脉搏检查
20
脉搏
检测方法:触诊:主要方法 脉搏计描记波形 床边监护仪
检测血管:浅表的动脉 桡动脉:常用
其他: 颞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股动脉、 足背动脉
21
脉搏
触诊方法:检查者手指并拢,以示指、中 指和环指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 仔细感觉脉搏搏动情况。
7
血压标准
根据1999年10月中国高血压联盟参照了WHO/ISH指南 (1999)公布的新标准,规定如下:
8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
与上肢测量血压方法基本相同 不同点
病人采取俯卧位 选用较宽的袖带 袖带缚于腘窝上3~4cm处 听诊器胸件置于腘窝处腘动脉上。
9
血压测量方法
10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

卧床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方法正常人的体温、脉搏跳动、呼吸、血压均有一定范围。

但在生病时会有不同程度变化,这些变化提供给医生作为观察、判断的依据。

老年人为了保持自身健康,应学习掌握人体生病指征变化规律,在可能的情况下自我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化,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测量测量体温是经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按测量方法不同,分口腔测温、肛门测温、腋下测温三种。

由于腋下测量方便且卫生安全,因此常用此法。

体温计的刻度为35℃—42℃,测量前应先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柱头端放置病人腋窝部正中,前臂曲肘将体温计夹紧,使其紧贴皮肤。

5分钟后取出,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体温计后,举至与眼平行高度,转动体温计,察看水银柱相对应的刻度,即为病人的体温。

正常成人体温腋下为36℃—37℃,一般午后稍高,清晨稍低,昼夜之差在1℃之内。

剧烈运动后体温稍有升高。

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也稍低。

老年病人测体温时,要等测完体温后再做其他事,否则因记忆力差,夹上体温计后忘记取出,以致打破体温计,扎破皮肤。

2.脉搏测量脉搏是由心脏收缩将血液泵人动脉而产生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次数和脉搏的搏动次数是一致的,所以通过脉搏的变化可以了解心脏及其他病情变化,有重要的诊断参考价值。

测量脉搏的部位,在可触到动脉搏动的桡动脉(在手腕拇指侧),足背动脉(足背正中部),颞动脉(耳前凹处),常用桡动脉,中医切脉的部位测量。

病人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取坐式或平卧位,伸出一侧手,掌心向上。

检查者用二、三、四指的指端,轻轻按压在病人的桡动脉上,可清楚触感到病人脉搏的跳动。

计数1分钟搏动次数,即为病人的脉搏。

正常成年人脉搏每分钟60~90次,老年人稍慢,爱运动者可低于60次/分。

在发烧时,脉搏也要加快,体温每升高1℃,脉搏增加12—15次/分,正常脉搏的节律规则,强弱均等。

运动和情绪激动时脉搏常可暂时增快、增强,故应在安静状态下测量。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人体动脉血压的方法,了解人体血压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巧,以及分析不同情况下血压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

1. 血压计。

2. 手表。

3. 记录表格。

三、实验原理。

人体动脉血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在动脉内的压力变化。

通常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

血压的测定是通过血压计来完成的,其原理是利用袖带压力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关系来测定血压值。

四、实验步骤。

1. 实验前要确保受测者处于安静状态,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2. 受测者坐姿或卧姿,伸直手臂,手心向上。

3. 用血压计袖带将受测者的上臂包扎好,袖带下缘距肘部约2.5厘米。

4. 调节袖带,使其紧贴受测者上臂,然后将血压计的气囊与袖带连接。

5. 用手指触摸动脉搏动,找到搏动处,然后将听诊器放在该处。

6. 按压气囊,直到听到心音,然后再加压2mmHg,记录下此时的读数,即为收缩压。

7. 缓慢放气,当听到心音消失时,记录下此时的读数,即为舒张压。

8. 重复3-7步骤,至少进行3次测定,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受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情况下血压的变化规律,比如运动前后、饮食前后、情绪变化等对血压的影响。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前受测者不要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2. 测定时要确保受测者处于安静状态,不要说话或移动。

3. 袖带的位置要正确,松紧适中,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4. 测定时要耐心等待,确保听诊器与动脉搏动处贴合。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方法和原理,以及分析了不同情况下血压的变化规律。

血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测定血压,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利于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八、参考文献。

1. 《生物医学工程学导论》,XXX,XXX出版社,2010年。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工作为例,
测定运动前后脉搏血压其步骤如下:
1、被试者坐位测定运动前脉搏、血压,并做好 记录。
2、截断脉压带和血压计之间的连接,让脉压带 仍绑在被试者上臂上。
3、被试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按20次/30秒的 节奏,蹲起20次。
4、运动后即刻先测其运动后一分钟前10秒 的脉搏,然后测血压记录结果。
测量血压的肢体,对血压异常者及需密切观察
血压的患者应双侧对照测量或固定部位测量。
⑧ 将测得安静时血压的结果记录下来。 收缩压/舒张压 mmHg 或 Kpa
记下测定数值后,将压脉带内的 空气放尽,使压力降至零。
2-3min后,扭紧打气球螺丝继续打气 加压,反复听取声音变化2—3次。
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体位改变反映重力对血液的影响发生变 化,通过对血压的调节,保持适宜的器 官血流量。
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
动脉、颈动脉、肱动脉、
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
动脉、股动脉等。
血压?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 管壁的侧压力。
以前习惯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血 压的高低,但压强的法定计量单位帕 (Pa),即牛顿/每平方米,帕的单位较小, 一般用千帕(KPa)表示。
1mmHg=0.133KPa
正常时左臂测得的血压比右臂测得的血压低 10-20毫米汞柱。在右侧偏瘫、右臂受伤等 情况下,只能选择左臂测血压,这样测得的 血压值并不能反映血压的真实变化。
如果两侧血压的差值大于20毫米汞柱,较低的 一侧有可能是肱动脉以上的大血管特别是锁 骨下动脉发生了狭窄,狭窄的原因最常见的 是动脉粥样硬化、阻塞。
④ 找肱动脉——将听诊器的胸端放在肘 窝上肱动脉博动处(肘窝上3厘米处靠内 側)。注意:不可用力下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操作目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资料和依据。

二、物品准备已消毒弯盘1(内放体温计)、清洁干容器、纱布1块(如需测量肛温,应另备润滑油、棉签、卫生纸)、表(或秒表)、PDA。

三、操作流程[体温测量法]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XX,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是!),洗手(六步洗手法)戴口罩→备好用物(根据测量人数备好体温计,每人一根,逐一检查体温计有无破损,是否甩至35℃以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并做好解释→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测温前有无运动、进食、喝水、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等,为消除影响,应停止此类活动30分钟后进行测量→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测量部位。

(1)口腔测温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嘱患者闭口唇,用鼻呼吸,不要咬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净体温计,读数并录入PDA。

(2)腋下测温法: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解开衣服,擦干腋下,放体温计水银端于腋窝正中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测量10分钟后取出,擦净体温计,读数并录入PDA。

(2)直肠测温:协助患者取侧卧、俯卧位、屈膝仰卧位,暴露肛门。

婴儿可取仰卧位。

用石蜡油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成人3-4cm,幼儿2.5cm,婴儿1.25cm,用手托扶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擦净体温计,读数并录入PDA。

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卧位。

待全部测量完毕,检查体温计总数及有无遗漏记录→消毒体温计泡入0.5%84消毒溶液内,30分钟后取出,冷水冲洗后纱布擦干,放于消毒好的清洁容器内备用→整理用物,洗手。

[脉搏测量]在测量体温的同时,使患者一侧手臂放在舒适的位置,测量者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按于患者挠动脉处,一般病人数30s将所测数值乘以2,即为脉率,异常脉率应测1分钟。

脉搏细弱难以触及的应测心率1分钟,读数并录入PDA。

生命体征测量基本知识

生命体征测量基本知识

生命体征测量基本知识
生命体征测量是指用来评估人体生理状况的一系列测量指标。

这些指标提供了对人体健康和功能状态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生命体征测量的一些基本知识:
1. 体温(Temperature):
体温是人体内部的热量状态的测量指标。

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窝测温、耳温和额温等。

2. 脉搏(Pulse):
脉搏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通常通过在体表测量动脉搏动的方法来获取。

常用的脉搏测量部位有手腕(尺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等。

3. 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即呼吸频率。

一般通过观察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来测量呼吸频率。

4. 血压(Blood Pressure):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

通常通过两个数值表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

血压的测量通常使用袖带和血压计来进行。

5. 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非侵入性的血氧饱和度测量常使用血氧仪。

这些生命体征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个体的生理状况和身体功能的重要信息。

它们在医疗、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请注意,正确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对于准确获取生命体征数据至关重要。

如果您有特定的健康需求或疑问,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或相关健康机构的建议。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生理指标是指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各种生理参数,例如体温、血压、心率等。

测定这些生理指标对于健康管理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以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体温测定方法体温是人体表征温度状态的重要指标,正常体温范围在36.5℃至37.5℃之间。

体温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下测温、耳温计测温和额温计测温。

口腔测温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普通温度计将温度计柄放入舌下,保持2-3分钟后读取温度。

腋下测温则是将温度计放置在腋下,保持5分钟后读取温度。

耳温计测温是使用电子耳温计通过耳朵来进行测温,这种方法快速、准确。

额温计测温则是通过额头部位进行测温,非接触式,速度快且卫生。

二、血压测定方法血压是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的压力。

血压的测定一般使用血压计进行,常见的血压计分为卧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

在进行血压测定时,被测者需要坐下或平躺,将袖带套在上臂上,然后用听诊器听取心脏的心音,并逐渐放气来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电子血压计则是通过袖带上的传感器自动测量,并在数值显示屏上显示结果,操作更加简便。

三、心率测定方法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心率测定方法包括手触法和心率监测仪。

手触法是指将食指、中指与无名指放在颈动脉或腕动脉上,感受心脏跳动的脉搏,然后计数30秒内的跳动次数并乘以2即可得到心率。

心率监测仪则是通过佩戴在手腕上或胸部的传感器来自动监测心率,并以数值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四、呼吸频率测定方法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通常以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来评估健康状态。

测定呼吸频率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起伏、计数30秒内的呼吸次数并乘以2,或者使用呼吸频率计进行测量。

呼吸频率计是一种便携式仪器,通常佩戴在胸部或腹部,通过感应呼吸运动并记录频率,并以数值形式显示在显示屏上。

综上所述,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取决于具体的指标以及测量准确性和便携性的需求。

实验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4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目的】能辨认人体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及正常范围。

初步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及运动时心电图的描记方法。

【原理】人体是一个导体,心脏位于导体之中。

心脏兴奋时,其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传播到体表。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的电变化引导并放大到心电图机上所记录到的波形,即为心电图。

【对象】人【器材与药品】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

【内容】(一)人体安静时心电图的描记1、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预热3-5分钟。

2、正确安放电极,连接导联线。

受试者静卧于检查床上,摘下眼镜、手表、手机和其它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在手腕、足踝和胸前放置引导电极。

一般手腕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足踝应在小腿上方约3cm处,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六个(如图1所示)。

在放置引导电极前,应在相应部位皮肤上用酒精棉球反复擦试脱脂,以减少皮肤电阻,或涂上少许导电膏,保证导电良好。

接着,连接导联线。

一般以5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导线连接方式是:右手—红色、左手—黄色、左足—蓝色、右足—黑色(接地)、胸导联—白色。

3、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按钮置于适当位置。

将运转控制键置于“准备”档,导联选择开关置于“0”位。

旋转“调零位”旋纽,使描记笔居中,然后将运转控制键转换到“记录”档,开始走纸,走纸速度通常设定为25mm/s。

4、输入标准电压。

通过调节增益来调整心电图机的放大倍数。

按下“标准电压”按纽,使1mv电压推动描记笔向上移动10mm。

5、记录心电图检查基线平稳、无肌电等干扰后,即可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肢体导联I、II、III、aVR、aVL、a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每个导联记录时间约10秒,然后关闭运转控制键,使走纸停止。

脉搏血压测试实验报告

脉搏血压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脉搏血压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脉搏血压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学会使用脉搏血压计,并能正确读取测量结果。

二、实验原理脉搏血压测试是通过测量动脉血压和脉搏来评估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表示。

脉搏是指心脏跳动时动脉搏动的频率,通常以每分钟次数(bpm)为单位表示。

脉搏血压测试的原理是利用脉搏血压计的袖带对被测者的上臂进行加压,阻断动脉血流,然后逐渐减压,使血液再次流动。

当袖带压力高于收缩压时,动脉血流被阻断,此时听不到脉搏声;当袖带压力逐渐降低至低于收缩压但高于舒张压时,血液开始流动,此时可听到脉搏声。

根据袖带压力与脉搏声的关系,可分别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三、实验器材1. 脉搏血压计2. 听诊器3.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对象取坐位,放松身心,将袖带缠于上臂肱动脉处,袖带下缘距肘横纹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个手指为宜。

2. 将听诊器置于肘窝部、肱二头肌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搏动处,轻压之。

3. 打开脉搏血压计,开始充气,使袖带压力逐渐升高,当脉搏声消失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作为收缩压。

4. 继续放气,当脉搏声再次出现时,记录此时的压力值作为舒张压。

5. 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收缩压:平均值为120mmHg,范围为100-140mmHg。

2. 舒张压:平均值为80mmHg,范围为60-90mmHg。

3. 脉搏:平均值为75bpm,范围为60-90bpm。

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受试者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良好。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脉搏血压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脉搏血压测试是评估人体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 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 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 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 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 此 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 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 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 送入发射机, 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二)动脉血压的测量
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
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式,一般常用的是 汞柱式血压计。它有检压计、压脉带和橡皮充气 球3部分组成。检压计是一标有压力刻度的玻璃管, 上端同大气,下端和水银槽相通。压脉带为外包 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它借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 的水银槽和充气球相通。橡皮充气球是一个带有 螺丝帽的橡皮囊,供充气、放气用。
• 我国正常青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100-120毫米汞柱, 舒 张压为60-80毫米汞柱。血压记录常以收缩压/舒张压表示。 反复测血压时, 如血压波动小于4毫米汞柱即为准确。
• 9、运动后动脉血压测量。拉开压脉带与检压计相连的橡 皮管接头, 注意不要取下压脉带。令缠好压脉带的受试者 按节拍器节律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台阶运动3分钟, 结 束后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分钟、4分钟和6分钟时的 血压。
三、【实验器材】
• 听诊器、节拍器、秒表、755酒精棉球、血 压计。
四、【实验内容】
(一)心率测定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分钟。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 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秒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秒,其中 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 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 要求。然后,再测量30秒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人体生理学实验班级 14应用心理学(1)班姓名洑佳玉学号 2014326670002实验日期 2015年10月8日指导教师严璘璘题目: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学习袖带法测定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运动负荷作用对人体血压影响的观察,探讨正常人体血压生理调节机制,了解人体血管运动的神经调节。

二、实验原理:动脉血压是指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最常用方法是袖带间接测压法,它是利用袖带压迫动脉使动脉血流发生湍流并产生血管音,通过听诊器听取血压来测定血压的。

测量部位一般多在肱动脉。

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使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加大、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人、血压计、听诊器、秒表四、实验流程:1、受试者静坐5min,每隔2min测量静坐状态下血压和脉搏,直至测量数据连续三次稳定,分别算出脉搏数、血压的平均值,以此值作为对照。

2、做蹲下起立运动以每2s一次的速度进行20次,在运动后即刻、3min、5min和10min时各测定脉搏与血压一次。

五、实验报告一、学习测定不同体位下的脉搏和血压1.水银血压计测量2.电子血压计测量二、观察运动负荷对脉搏和血压的影响1.电子血压计测量2.不同状态测量:静坐、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运动后5min、运动后10min3.分析讨论全班的数据(比较男女性别的差异、运动前后的差异等等;注:全班的原始数据和具体计算分析附在实验报告后)1、个人实验结果比较在站立、坐位、静卧三个状态下,分别用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的数值有何不同。

表1:不同状态下个人动脉血压(mmHg)及脉搏(次/分)袖带式电子测压计水银式血压计静坐运动后立即运动后3min 运动后5min 运动后10min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收缩压舒张压108 75 75 104 66 131 122 79 96 113 78 88 109 67 86 102 56个人实验结果分析:1.由表一:比较分别由袖带式电子测压计与水银式血压计测得的安静情况下被试收缩压及舒张压,可发现舒张压的差异较大(7.67mmHg),猜想差异原因可能是两种测量工具下所测时的被试状态不同、用水银式测压计测时的测量误差较大。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关联性
运动状态下,血压和心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来说,随 着心率的增加,血压也会相应增加。
原因
这种关联性是由于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输出量增 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意义
了解运动状态下血压与心率的关联性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状况,并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指导。
03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异常 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的周期性变化,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通 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神经调节机制和心脏疾病的进展。
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
心电信息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发现心脏的潜在 病变和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射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等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 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和调节机制。
02
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 血压的测定
运动状态下心率的测定
监测设备
使用心电图机或心率监测器等设 备来监测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

监测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将心电图机或心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监测器放置在胸部或手腕处,以测 量心率。
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确连接,并遵循正确的 操作方法,以避免误差。
运动状态下动脉血压的测定
监测设备
指导心脏康复锻炼
通过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监测,可以 评估心脏康复锻炼的效果,指导患者 进行合理的锻炼计划。
05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 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术的发展现状
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可穿戴设备 能够实现对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预防提供帮助。

脉搏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脉搏血压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脉搏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脉搏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脉搏血压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动脉血压和脉搏频率来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动脉内的最低压力。

脉搏频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三、实验器材1. 血压计:汞柱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

2. 听诊器。

3. 袖带。

4. 计时器。

5.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被测者取坐位,放松,手臂置于心脏水平位置。

2. 将袖带均匀地缠绕于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2-3cm。

3. 将听诊器膜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4. 打开血压计,充气至听不到脉搏声音,再提高20-30mmHg。

5. 缓慢放气,观察袖带压力下降过程中脉搏声音的变化。

6. 当脉搏声音出现第一个明显变化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为收缩压。

7. 继续放气,当脉搏声音消失时,记录此时的血压值,为舒张压。

8. 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被测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0mmHg和80mmHg。

2.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测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测量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体位、情绪等。

本次实验结果与被测者的实际情况相符。

六、实验讨论1. 脉搏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早期发现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被测者的体位、袖带缠绕松紧度等因素,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脉搏血压测量实验操作简单,但要求实验者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掌握了脉搏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脉搏血压测量的临床意义,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脉搏血压测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放气时注意听有节奏的“咚咚”声响的第一 声出现时,水银面所指示的压力即为收缩压。 5.继续放气,随压力逐渐下降,听到突然变声或 声音消失时,水银面所指示的压力即为舒张压。 6.记录所得结果,例如110/70mmHg或13/9Kpa。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
收缩压在90-140mmHg(12.0-18.7kpa)之间, 舒张
人体
[实验器材]
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电子节拍器
[实验步骤]
一、安静时脉搏血压的测定 (一)脉搏的测定 1.扪诊法 桡动脉扪诊法: 在测试安静脉搏时较为方便。 颞浅动脉扪诊法:位于耳前部略偏上,颞浅动 脉经过此处,适合于运动后。 心前区扪诊法:位于左心前区心尖部,适合于 运动后。 颈动脉扪诊法: 位于胸锁乳突肌前、下颌角下 部。
[思考题]
体位和呼吸改变后,血压有何变化? 为什么?
6.所测定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然后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1.测量应在安静环境中进行。 2.受试者应脱去衣袖,以免袖口过紧,阻碍血液循环。 3.脉压带的宽度有7、9、12厘米三种,应以覆盖受试 者上臂长1/2—2/3为宜。 4.打气时不要太快,以防水银喷出管外。 5.重复测量时,应让汞柱回到零位后再测,以防静脉回 流不畅。 6.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不能放在脉压带下。
2.器械法 听诊法:用听诊器在心前区直接听诊,计 算心率。 心率遥测仪:可准确记录运动中和运动后 心率。 指脉仪:应用光电或压力传感器记录手指 光密度或容积的周期性变化来显示心率。
(二) 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测定。 1.将脉压带绑在被试者的上臂,其下缘应距肘关 节上约2--3厘米,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2.在肘窝内侧找到搏动点,将听诊器头紧贴肘窝 肱动脉处。 3.把气球的气门旋紧打气,随脉压带内的压力升 高,逐渐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咚咚”声,继续 打气等声音消失时再使压力升高20--30毫米汞柱 或2--4千帕,然后旋开气门徐徐放气。
二、运动前后脉搏和血压的测定 运动前脉搏、血压可在安静时测定,也可在准 备活动前测定,测定运动后脉搏、血压,一般 先测10秒脉搏频率然后测定血压,并记录所得 结果。全部测定和记录要在1分钟内完成。
下面以 30 秒蹲起 20 次的定量运动为例,测定运动前后 脉搏、血压。其步骤如下: 1.被试者坐位,测定其运动前的脉搏、血压,并做好记 录。 2.截断脉压带和血压计之间的连接,让脉压带仍绑在被 测者上臂。 3.被试者手托气球,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按20次/30秒 的节奏,蹲起20次。 4. 运动后即刻坐下,立即先测其运动后第一分钟前 10 秒的脉搏,然后测定血压并记录结果。 5.运动后第二分钟开始时,仍按第一分钟要求,测定起 脉搏、血压并记录结果。第 3 、 4 …… 分钟测定同上, 直到测定结果已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为止。
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人体动脉血压测定的原理,学会人体在 安静时和运动前后脉搏及血压的测定。
[实验原理]
血压的测定,最常用的是间接法。通过使用血 压计在动脉外加压,根据血管音的变化测定血 压。当外加压力超过动脉血压的收缩压时,受 压部位的血流完全被阻挡,此时在受压部位的 远侧听不到声音。当外加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 于舒张压时,血液则可断续地通过受压部位使 血流形成涡流而发出声音。当继续降低压力时, 且外加压力等于舒张压时,受压部位的血流由 断续流动恢复到持续流动,受压部位远侧的声 音则由强变弱或突然消失。
因此,动脉血流刚能发出声音时的最大外加压 力相当于收缩压,而动脉内血流声音突变后消 失时的外加压力则相当于舒张压。 正常成人安 静时心率约在60—100次/分。心率常受年龄、 性别、生理状况、训练水平、体力劳动及体育 运动的影响。在实践中通过测定血压、心率可 了解受检查者循环系统的功能,了解运动量、 运动强度、运动训练对人的影响、运动后的恢 复情况、运动的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