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
并列式议论文结构主要由两种类型组成:对比型和选择型。
对比型的结构主要是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进行分析和评价。
结构如下:
1. 引言:简要介绍讨论的问题,并提出观点;
2. 对比段落1:介绍第一个事物或观点;
3. 对比段落2:介绍第二个事物或观点;
4. 对比段落3:介绍第三个事物或观点(如果有的话);
5. 总结:总结对比的结果,给出自己的结论。
选择型的结构主要是从多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和分析。
结构如下:
1. 引言:简要介绍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多个选项;
2. 论证段落1:对第一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
3. 论证段落2:对第二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
4. 论证段落3:对第三个选项进行论证和分析(如果有的话);
5. 结论:选择最佳选项,并给出理由和分析。
无论是对比型还是选择型的结构,都要注意逻辑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流畅,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同时,在引言处和结论处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立场和论证思路。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附例文

议论文万能结构模板(一)并列式结构。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形式,又叫平行式结构。
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
并列式分论点的好处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观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充分,并且易于组织材料。
其基本的结构形式是。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第二三四段提出分论点并进行分析论证。
第五段重申中心论点例如《读书有益》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读书有益。
而后从这三个方面不分主次,进行论证。
1、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2、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3、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
最后再强调读书有益,因而需要读书。
(二)对比式结构。
对比式结构又称正反式,就是在文章中对同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剖析,使说理更加透彻。
真假对比,去伪存真;善恶对比,抑恶扬善;是非对比,拨乱反正。
运用这种结构论证更有力,观点更鲜明。
这种文章的结构模式一般为:第1段提出论点。
第2段正面论证正面提出论点,正面说理,正面举例第3段反面论证反面提出论点,反面说理,反面举例弟4段,得出结论也可反过来,即先从反面来举例论述,再从正面来重申论点。
例如《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开头提出论点,懂得感恩,他们创新的人世间温暖传奇。
正面论证,懂得感恩,这世界才会如此美丽。
反面过渡,感恩之心,是我们维系这个世界的根本,拥有感恩的心,才能称之为有灵性的人,然而一旦失去感恩之心,后果不堪设想。
反面论证,感恩的心不在,伤人害己。
得出结论,幸福之花开在感恩枝头。
(三)层递式结构。
这种结构说理深刻,操作起来有点难度。
但运用熟练之后,是得高分的较理想的结构。
其结构形式为:论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结论例如《孤独与幸福》论点。
青年人要能够承受孤独。
是什么。
孤独即意味着超越常人的旷达与淡泊,它是幸福的前提。
为什么。
孤独让我们拥有内心的时空,他是享受幸福的条件。
怎么样。
孤独要求我们与现实适当的保持距离,他是享受到幸福的方法。
结论。
享受孤独。
(四)三联系式结构。
议论文并列议论文结构

常用议论文结构------并列式结构并列结构模式一:第一步: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二步:本论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第三步:结论(照应全文)开头部分:起兴,提出总论点第二部分:并列结构分论点一: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爱情的沟通。
重申观点语言是沟通的钥匙①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漆黑的深夜,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皓月当空,繁星满天;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鸟语花香的绿洲;如果沟通的门通向的另一方是浩瀚无边的大海,那么语言的钥匙便引领着你走向如宗悫般“乘长风破万里浪”,如毛主席般“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语言在沟通中是多么地重要!它是一把闪光的钥匙,使沟通直接到达人的心坎上。
(起兴,亮出观点,阐明语言对沟通的作用,清晰地让阅卷者看到文章的中心意思)②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
(分论点一)诚然,父母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然而,当子女跌倒时,是痛斥“没用的东西,怎么搞的”,还是送以一句“这次是有点失策,下回努力”,即会收到截然相反的效果。
当子女摘吃了早恋的禁果时,父母们是郑重声明:“那不行,绝对不行”,还是先说一句“你的心情爸妈能理解”再述之以理,效果更不用提起。
尽管沟通的心都如月光般皎洁,但语言的表达却让沟通的效果不一样。
可见,亲情的沟通,要用好语言的钥匙。
(呼应标题)③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
(分论点二)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
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
例谈议论文中的并列式结构模式

例谈议论文中的并列式结构模式
在论文写作中,使用并列式结构能够使得文章逻辑清晰、表达更为精确,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感。
并列式结构是指通过使用并列连词(如“和”、“或”、“但”等)来连接两个或多个语言单元,使得这些单元共同构成
一个整体,并且在逻辑上平等对待。
首先,使用并列式结构可以将同等重要的事物或观点并列起来,以加
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在论述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并列式结构将两种观
点列举出来,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的角度。
比如,“除了经济因
素外,政治和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句子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因素等同起来,给读者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次,并列式结构还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相似的事物或观点进行比较。
通过并列对比,读者可以更加明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比如,
“A公司的产品质量不仅好,而且价格合理,而B公司的产品质量好,但
价格昂贵。
”这样的句子通过将两个公司的产品进行并列对比,使得读者
能够清楚地对比它们之间的优势与差异。
此外,并列式结构还可以用于列举或分类事物或观点。
通过并列列举,读者可以对所述内容一目了然,且更加易于记忆。
比如,当描述一所学校
的特点时,可以用并列式结构列举出该学校的各个方面,如“该学校在学术、体育、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这样的句子通过使用并列
连词将学术、体育和艺术等不同方面并列起来,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该
学校的各个特点。
【实用课件】议论文基础结构模式(二):并列式结构

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应该大致相同,结构大致相似,使中间 几段构成排比或准排比段。
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观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3、结尾——结尾力求精简,有力地收束全文或升华主题即可。
并列式分论点写作技巧
①立向度——根据中心论点,灵活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 何结果”这四个向度中任选一个,作为整篇文章的议论角度。 ②定主干——选定向度以后,写出最简单的分论点句,如“是什么” 这一向度,最简单的句式就是“XX是XX”。 ③补枝叶——写好最简单的分论点句以后,在合适的地方补上修饰 或者说明的成分,对简单的字词进行 调整,使分论点句充实而富有 文采。
一、并列式结构的基本模式
模式
开头
提出中心论点
分论点1 +论据+分析论证
主体部分 分论点2 +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结尾 呼吁号召、升华主题、首尾呼应
真题品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
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 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 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 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 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从年初新冠疫情出现到现在,我们在课堂之外,经历了太多不同课程的洗礼:二次奔 赴抗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给我们上了一堂身先士卒的“担当课”,毅然“逆行” 的一线人员,给我们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奉献课”;疫情蔓延时的生离死别,给我 们上了一堂“生命课”;疫情期间,全国上下舍下小利,服从大局,为我们上了一堂 “家国课”;援鄂医疗队成员回归时,各地对英雄的欢迎与致敬我们上了一堂“感恩 课”;禁食野生动物是一堂“环保课”,打击扰乱行为是一堂“法治课”,线上学习 是一堂“自律课”,高考延期是一堂“公平课”,云上生活,是一堂“科技课”,援 助物资上的诗词刷屏是一堂“文化课”,清明节举国志哀是一堂“纪念课”...... 每一堂课,或是一种震撼,或是一次感动,亦或是一种警醒,在每一个身边或者远方 的课堂里,我们一起见证、一起经历,也一起成长。 在2020这特殊的一年,是哪一课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触 或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并列式结构议论文
议论文写作指导——模式篇——并列式

分论点1:诚信如花,花心蕴含坚贞不渝的爱 本论 论证论点 分论点2:诚信如树,树根凝汇千古不变的友情 分论点3:诚信如土,土里根植着赤胆忠心的爱国情
结论(照应全文)深化话题 重申观点
注意点
平行排列的各个分论点是按照同一 的划分标准概括出来的,是正确的、有 价值、有针对性的;分论点必须能支撑 起中心论点;各分论点之间具有逻辑性, 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 可重复 ,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古往今来,还有许多有志之士遭遇 失去、身处困境却努力自强,他们终于 活出卓越的人生。古有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司马迁惨遭极刑而忍辱 负重写出《史记》。近有史铁生、霍金 等身残志坚,成就人生的。一首《千手 观音》让无数人震撼!残奥会上体育健 儿精彩的表演激励了无数人。这些人都 是在人生失意之时能坦然面对失去的事 实,重新开辟新的天地的典范。
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 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 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
中心论点:做学问应当勤学好问 分论点一:做学问应当虚心请教、不耻下问 分论点二:做学问应当有发问精神 分论点三:做学问应当勇于探索、大胆怀疑 总结归纳全文
分论点重复,也并未提及“勤学”。
2、你认为下面这篇文章是否存在问题? 请说说原因。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在人生 征途中,因种种原因,有许多人会出乎意料 地遭遇失去----失去财物,失去既得利益,失 去健全的肢体,失去升学、就业、晋级、发 财的机会……万一遭遇失去,我们该如何面 对?悲伤、哭泣、抱怨是徒劳的。我们应该 坦然面对失去的现实,以顽强的意志笑对人 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这样我们才能重新获 得生活的希望和乐趣,才能真正活出人生的 价值。
议论文的四种论证结构方式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对照式的方式大体有以下两种:
• 1 .正反对比 正反对比 •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 可以是正反观点的对比,也可以是正反例 证的对比。 证的对比。 • 2 .破立(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结合 破立( 破立 先破后立或先立后破) •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 • 3.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主次、轻重、利弊、得失的比较。 •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 在选用具体事例时,既要有正面事例,又 要有反面事例。 要有反面事例。
注意点: 注意点: 1、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各分论点之间各自独立。处于同等地位,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2、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选择的分论点至少是三个方面。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 、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选择论据,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就苍白无力;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 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 、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四.总分式 总分式
• 写作步骤: 写作步骤: • “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 分 总 完整式。 完整式。这类文章往往在引论部分首先 提出中心论点, 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 点分成几个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行论证,最后可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议论文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的三种基本结构议论⽂的三种基本结构 议论⽂,⼜叫说理⽂,是⼀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举例⼦等⽅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或否定某种主张。
以下是⼩编整理的议论⽂的三种基本结构,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议论⽂基本结构 1、并列式: (1)并列分论点: (中⼼论点——分论点⼀——分论点⼆ ——分论点三——结论,照应全⽂) (2)并列论据:(引论——本论——结论) 2、对照式: 正反论述:(提出中⼼论点——正⾯阐述——反⾯阐述——结论) 3、层进式(递进式) 议论⽂(⼀)——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的⽂章⼀般有三种格式: (⼀)将中⼼论点进⾏分解,分成⼏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由浅⼊深、由简单到复杂。
层间可⽤诸如“不仅……⽽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同时⼜以此反映层次间递进的关系。
例:严于解剖⾃⼰ 1、要不断进步,必须⽆情地“解剖我⾃⼰”。
2、论述如何才能“解剖”好⾃⼰。
①对⾃⼰要有⾃知之明。
(这是“解剖”好⾃⼰的前提。
不了解“病”在哪⾥,就⽆从下⼑。
) ②光有⾃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我批评。
(这是解剖好⾃⼰的途径。
不开⼑,就⽆从去“病”。
) ③⾃我批评的勇⽓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的信念。
(这是解剖好⾃⼰的关键。
不掌握开⼑的规律,⼑就开不好,也就难以真正去“病”。
)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例:实现⼼中的理想 每个⼈⼼中都有属于⾃⼰的天使。
何谓“天使”呢?天使就是⼼中向往的东西,渴望实现的美好的东西,正如你的理想。
要实现⼼中的理想,必须⽤⼼地雕琢⼼中的天使,⽤你⼿上的雕刻⼑,把天使雕刻出来,展现出来。
“天使”展现了微笑,理想之花绽放着光彩。
(是什么) 理想是你在⿊暗中指路的明灯,理想是你在迷失⽅向时的指南针,理想还是你焦急⼲渴时沁⼈⼼脾的清泉,理想是我们⼈⽣重要的部分,⽽⼈⽣不断前进的动⼒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了雕琢⼼中的天使,使天使成型,使理想成型。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一、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观点鲜明(在首段提出)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硕,最少三个)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清楚(层次分明)二、三段论式的结构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分析问题----什么缘故----本论解决问题----怎么做----结论三、议论文大体结构形式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递进式(一)、并列式并列式并列式是议论文最多见的结构模式,确实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其组材形式也有多种,既可围绕中心论点,平行地列出假设干分论点,也可就一个观点,运用几个并列关系的论据。
一、分论点并列式议论文结构模式: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1段)(100字左右,不超5行)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第2段)(220字左右)本论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第3段)(220字左右)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第4段)(220字左右)结论(总结全文,议论抒情,照顾前文,点题)(第5段)(100字左右)二、拟写并列式分论点的常常利用角度、例如(一)论点并列式模式的三个角度:1、是什么2、什么缘故3、如何办角度一:“是什么”例如:2021年辽宁话题“肩膀”可如此分解三个分论点: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②(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肩膀》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承载着欢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提到肩膀就想到了依托。
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小时候,喜爱坐在妈妈身旁,靠在妈妈肩膀上,看妈妈择菜,听妈妈讲故事。
妈妈的肩膀让我感觉幸福,让我从心底感受到一份温暖,那时候,妈妈的肩膀是爱的港湾。
后来,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觉察自己的个头已经比妈妈高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轻轻歪一下头而后舒愉快服地倚在妈妈肩膀上了。
可妈妈却说:“此刻,我终于能够倚靠你了。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课件

中国,欣赏她最广阔的苍漠”“欣赏中国,欣赏她最细致的温顺”两个含有对
照关系的分论点,分别选取敦煌、长城,李清照、林黛玉为例分析论述,在鲜
明的对照中,让读者品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意事项
(1)环绕中心论点确定对照点,选择对照材料。 (2)对照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明显差异的事物。 (3)对照分析,要环绕对照点进行,揭示对照对象鲜明的个性。
n 3.逐层分析。针对某种不好的现象, 分析其危害,发掘其产生的根源,指出相 应的计策,文章将呈现“摆现象—挖根 源—析危害—明做法”的情势,通过一层 一层地分析,最后凸显出问题的本质并提 出解决的办法,能使论证更加周密,结构 更加严谨,更具个性色彩。
n
层进式结构格式(一)
n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2.破立结合型
破立结合即先论证正面观点,再批驳反面观点;或先批 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或边批驳反面观点,边论证 正面观点。无论是先立后破,先破后立,还是边破边立,文 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都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峙面。破的目 的是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是为了从反面证明正面 的论点,以使正面的论点立得更稳,更令人信服,从而更坚 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
结论
总结全文
分论点对照式就是在论证过程中, 把两种性质、特征截然相反或者有 差异的事物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 讲清道理,阐明观点。正反对照式 有“纵比”和“横比”之分:(1)纵 比,即把历史和现状、过去和现在 对照;(2)横比,即把这种现象和那 种现象,这个人和那个人进行对照, 一般都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和事。
如话题“肩膀”可扩大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谊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议论文的结构

为“我们应播种希望” 拟写分论点 并列式 播种希望才能有耐心 播种希望才能坚忍 播种希望才能有自信 递进式 播种希望就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播种希望能提供奋斗的动力 播种希望需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正 播种希望如何 反 不播种希望如何
对比式
本论部分的结构模式
并列式结构模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拟写并列分论点的角度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办
角度一:是什么
并列分解“是什么”
分解“是什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 是就其内涵而言。如话题“自嘲”可以按如 下这样分解: ①自嘲,是机敏的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勇敢; ③自嘲,是生存的智慧。 二是就其外延而述。如2006年辽宁话题 “肩膀”可扩展为三个分论点: ①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的牵挂; ②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的寄托; ③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的相守。
角度二:为什么
以“人要有意气”为中心论点 从“为什么”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分论点2: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分论点3: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 世。
角度三:怎么办
以“坚持就是胜利”为中心论点 从“怎么办”角度展开构思:
分论点1:坚持需要韧性。 分论点2:坚持需要不坠之志。 分论点3:坚持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孤独。
本论部分的结构模式二
递进式结构(设问导思,是一条向纵深
拓展的路:)
基本模式:是什么(概念)
为什么(原因) 怎么办(方法)
会怎样(意义、作用、结果)
要 钻 牛 角 尖 ( 中 心 论 点 )
是什么
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 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 钻研的态度。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 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三、推迭式
立论——入据——结承——迭据——归纳 第一步:立论。即在文章开篇首先明确提出论点,给人以论点鲜 明的印象。
第二步:入据。即在上面提出论点后,第一次进入用论据阐述。 这一步定位的论据最好选用史实,一般应是较古老的历史论据。 有时可以是寓言、传说、历史掌故、名人轶闻轶事等。
第三步:结承。即在第二步阐述论据的基础上,进行简要分析, 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义,进行小结。在此基础上,要随之联系现 实生活,对论点加以阐述,承上启下,为下一步论证做准备。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气势。如果说详例是点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铺 展。点面结合能够形成立体感,略例以三四个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 则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正反对比,凸现中心。即在上面详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础上,再从 反面切入,正反结合,对比鲜明,从而更加突出中心。若一时想不到合适的反 面例子,可以用“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果西施没有 娇好的容貌,……如果西施仅有娇好的容貌,……)等假设句式把主要例子变 成对比材料。
结构模式:
• 开头:比喻提出观点 • 本论:层层深入论述观点 • 如:个人——集体——国家——人类 •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结尾:总结强化观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天使
心中的天使是与生俱来,但它不像手脚那样操作简单使用方 便,而是暗藏在体内一个幽深的角落,其位置因人而异并且飘 浮不定。但,它一定是存在的,并需要你用心寻找,才能雕刻 出来。(论述“是什么”)
其实,和小说家、建筑师一样,心中的天使,需要你自己去寻 找。
求学道路上的你,要问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专业的选择也许 将左右你的一生,不要迫于世俗的压力走上歧途。(论述“怎 么样”)
补充说明:
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5.论据三(150字)+分析论证(30字) 分论点三(15字,独立成段)
6.结尾(100字,照应全文)
常见分论点拟写模式
第一种是分论点并列式。即把中心论点 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依 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如《谈意气》
中心论点: 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是成功的基石。 分论点: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如话题“自嘲”可有如下分解: 以“绿色生活”为题(10年江苏卷)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分别拟写三个分论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 (一)从“是什么”的角度展开:
如话题①“自嘲自”可有嘲如下分,解: 是面对讥讽的机敏退让。
①自嘲,是面对讥讽的机敏退让。
②自嘲,是面对缺点的坚定勇敢。 绿色生活是为世间带来的爱与希望。
在人生绚烂的路途上,我们无比渴望受到高洁气质的熏陶。 (李白)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具一种坚守之志。 发展特长是对音乐的追求。
(李白) 发展特长是对音乐的追求。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 绿色生活是为世间带来的爱与希望。 追求绿色生活可以改善我们的周边环境。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具一种坚守之志。 提倡绿色生活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分析论证(30字)
5.分论点三(15字,独立成段)论据三(150字)
+分析论证(30字)
6.结尾(100字,照应全文)
并列式模式二
1.引入 2.中心论点
(100-150字)
3.论据一(150字)+分析论证(30字)
分论点一(15字,独立成段)
4.论据二(150字)+分析论证(30字)
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讲评

3.学习是一种快乐
我们的习作 分论点并列
《窥镜自视》——高存军
中心论点:窥镜自视,完善自我,适应时代。
1.窥镜自视,让我们更智慧
2.窥镜自视,让我们更完美 3.窥镜自视,让我们更通达 《学习,万岁》——戴端平 中心论题:学习不可以已。 1.学习,快乐心情
分 论 点 设 置 角 度: 为 什 么
2.学习,充实灵魂
分论点的要求VS习作存在的问题
排得顺——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1.不断学习,能增广见识,远离愚昧 2.不断学习,能完善自我,远离低俗平庸 3.不断学习,能明辨是非,不随波逐流 改后提纲: 《学不可以已》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1.不断学习,能增广见识,远离愚昧无知 2.不断学习,能明辨是非,远离随波逐流 3.不断学习,能完善自我,远离低俗平庸
本论部分的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采用 总提式以引出分论点(段首句)也可以将分论 点独立成段。然后举例论证,每个例证均扣住 分论点。最后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 例文: 《对于未来的思考》
分论点的拟定要求:
紧扣中心论点分解(扣得住)
按同一角度拟定(分得开) 要求 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排得顺) 分论点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包容、不矛盾(合逻辑) 表述简洁明了,尽量有文采。(有文采)
(三)确定结构模式
并列(横列)式
常 用 四 结 构
纵贯(层进)式
推迭式 对照式
结构模式一——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一)——分论点并列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第一自然段)
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本论
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分论点3:论据+分析论证
结论 (照应开头,紧扣标题,收束全文)
议论文并列结构(经典实用)

04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 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 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 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 轼。
03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 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 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 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 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 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 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 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时间阶段:本思考角度指思考事物发展 的不同阶段(历史进程、人生的时间、 一年的更替等)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是这样推进的:
① 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2) 夏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② 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4) 冬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空间场合:本角度可以是生活的每个具 体角落(家庭、学校、医院等),人物 活动的每个场所,也可以是国内、国外 的大空间,活动的不同场合(正式与非 正式、庄重与随意等)
高尚不需要理由
高尚不需 要理由
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 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
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
开头照应题目,提出文章的中心:“高尚不需要理由”。接着 以小标题的方式并列了三个论据,没有分论点,而通过对三个故事 的分析议论达到扣题点题的目的。有充足的论据,而难以分解论点 时,不妨借鉴。
翻开书,看到了罗斯福,这位美国的钢铁总统。由于意外,他 中年下肢瘫痪,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重新站了起来,拄着拐 杖重新叱咤风云美国政坛……从中,我读到了他那份坚毅与刚 强,理解了史铁生与地坛那不解的情愫,悟出了邰丽华那除了 舞姿之外的永恒美丽。于是,我在本子上写下——我把脆弱 抛在今天,我把刚强留给明天!(分论点2)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并列式

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训练(二)——并列式一、并列式模式结构(一):分论点并列式写作步骤:1、首先提出一个论证总题却不确定论点2、在本论部分围绕总题列出几个平行的具体论点,分别予以论证,从各个方面阐释总题,做出结论具体要求:1、选择的分论点从数量上说,至少是三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
2、分论点1+分论点2+分论点3+……=中心论点。
各分论点之间处于同等地位,但不能重复,不能相互包括,也不能相互交叉。
3、要避免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从同一角度选择论据,就缺乏广度,导致论据复沓单调,论证也就显得以偏概全、苍白无力;而从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既丰富全面,使论证广泛展开,又典型精练使文章严谨有力。
4、并列式议论文特别要注意的是避免给人有泛泛而谈的感觉,要注意点题。
例文: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他是个亿万富翁,他有个幸福快乐美满的家庭,他有权有势有名有利……多么令人羡慕。
一般人认为所谓的幸福人生,总是如此,却忽略了故事背后往往都是那么矛盾、无奈、无助。
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互相探讨一下。
(不确定论点)由于世间没有一件东西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我们穷一生之力去追求的「幸福」也是一样,故此我心目中的幸福人生,首要条件就是知足。
(分论点1)虽然我百病丛生,面对着人生的种种障碍,但我有温饱,在家有父母疼,在校有老师爱,无论处于任何角落,都有人支持和爱护。
这一切均令我感到庆幸和满足,因为这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拥有的。
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何尝不是幸福呢!正因为幸福不是必然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分论点2)尽管一切美好的事物,我能听得见,但并不等于永恒,因为我的病情会恶化,也许世界上可能又多了一位海伦凯勒。
我要把握现在,珍惜每个现在,尽情去听去看,把世上所有最好的全记在脑里,留在心里,才不会虚度,枉过一生。
若真是成了聋子、瞎子,还有美好片段回忆着。
然而,人生苦短,不如意的事的确十常八九,如果我们能不斤斤计较,不执着,(分论点3)那该多好。
议论文结构模式 精华版

高中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整理:贾东良一、并列式①:1、引论(提出论点)论据①+分析论证2、本论(证明论点 ) 论据②+分析论证(并列)论据③+分析论证3、结论(照应全文)高尚不需要理由穿越历史的星空,常看到许多惊人之举,觉得意外,然后沉思,才感到意外后的背后是亘古不变的情理:高尚不需要理由。
惟有高尚的心灵,才肯作出人意料的选择,这才符合情理。
这不是偶然,这是一种必然。
(提出论点)千载胡曲,琵琶声声传驿道宫中传着可怕的消息,皇上要选宫女去与胡人和亲,其他的宫女惶恐万分,惟有王昭君不慌不忙。
果然,几天之后,诏书宣布了选中宫女的名字,昭君也在其中。
没有悲伤,没有无奈,有的只是一种坚毅与执着。
她欣然登程,一路上,撒下了昭君悠扬的琵琶声。
许多人都感到意外,谁愿意离开繁盛的汉朝,去那个月亮和星星都万分温柔的地方?然而,高尚不需要理由。
王昭君的心中是一幅图景:大树下,百姓欢歌笑语;田野中,人民安居乐业。
她高尚的品格决定了她出人意料的选择。
这,无须惊讶。
百年足迹,演绎出生命的华彩新疆北部龟裂的土地上,行走着林则徐和他的下属。
被革职候命的他等了一年,其间几次重病,最后等到的却是流放新疆的一纸圣谕。
他强忍大起大落的悲哀,抵达伊犁之后,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在百姓心中,竖起又一座不朽的丰碑。
感到意外的人说,林则徐呀,你这是何苦?你遭如此不公正的待遇,你应心灰意冷呀!可是,高尚不需要理由。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早已决定你的生命,即使流放之中也依然彰显华彩,照映千秋。
惊人一跪,决不向忘却的诱惑屈服1970年12月7日,波兰华沙,细雨蒙蒙,曾被划为犹太人区的地方,走来了一群陌生人。
他们停在纪念碑前,既而是长久的伫立。
其中一位突然双膝脆在碑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
原来,他是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
这一跪,超越外交礼节,令身旁的外交官大吃一惊,却从此掀开了德国与波兰及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新篇章。
不必吃惊呀,有知耻之心的人才会有这一跪,有正视历史,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高尚精神的人,才会有这一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 穷则思变; •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 •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 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并列分解“怎么样” 例:“人生的加减法”可以提出:
• ①面对人生的加减,要携一颗淡然之心; • ②面对人生的加减,要加一点自然的清逸 野气; • ③面对人生的加减,贵在坚持自我
并列式 结构有两种类型: 1. 分论点并列 2. 论据并列
从“是什么”角度设置分论点
• [分析] 这些分论点是从什么角度设置的 • 《读书的艺术》 中心论点:读书是一种艺术。 • ①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 • ②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 • ③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
并列分解“为什么”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