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的形成过程
7径流
河流洪水波特征值出现次序
对于单一洪水波,任意断面上洪水波的最 大特征值出现次序是:
最大比降 最大流速 最大流量 最高水位
枯水
枯水是河流断面较小流量的总称;枯水径流主要 枯水 来自于地下蓄水量; 枯水消退规律与地下水消退规律一致,枯水期降 水量较小,认为流域蓄水量W与枯水径流Q成正 比:W=KQ 消退系数K不是常数 流域蓄水量越大,枯水径流越大,退水越快, K越小; 如流域蓄水量集中在上游,则流程长,消退 慢,K越大;
水源的划分
径流量的计算
将非本次形成的径流成分分割出去后,剩 余部分即为本次降雨形成的径流。
§7.3 径流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流域下垫面条件 人类活动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包括:降水、蒸发、气温、气压、风、 湿度等; 径流是降水的直接产物,降水的形式、总量、强 度、降水过程及降水在流域空间上的分布对径流 有直接影响; 降水和蒸发的总量、时空分布、变化特性,直接 导致径流组成的多样性、径流变化的复杂性; 气温、气压、湿度和风是通过影响蒸发、水汽输 送和降水而间接影响径流的;
§7.3 洪水与枯水
洪水过程线:用曲线表示流量从起涨到退 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用以描述流域一次 暴雨、连续暴雨或冰雪融化流量过程; 典型洪水过程线的三个特征点:洪峰流 量、起涨点、地表径流退水终止点; 描述洪水特征的三要素:洪峰流量、洪水 总量和洪水总历时;
洪水成因
暴雨型洪水
雷暴雨洪水 台风暴雨洪水 锋面暴雨洪水
融雪型洪水
积雪融化洪水 融雪与降雨混合,以融雪为主的洪水
影响洪水的因素
天气因素
决定暴雨特性的天气因素,主要是气流的上升 运动强弱及持续性,还有水汽输送情况
流域下垫面因素
流域坡度大,植被少,土壤透水性差的流域, 易造成陡涨陡落的大洪水 大流域洪水过程线较平缓,小流域则相反 流域内高大的山脉,对气流有抬升作用,容易 形成地形雨,迎风坡雨量大,背风坡雨量小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的水面面积 F水 = 400km2 多年平均年降水 , 量
P =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
量 E水 =1100.00mm,多年平均的陆面蒸发 量 E陆 = 700.00mm 拟围湖造田 200km2 ,计算 , 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解: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3.地下径流(基流): 地下径流(基流) 降水下渗到达地下水面后, 降水下渗到达地下水面后 , 再注入 河网,这部分水量称为基流。 河网 ,这部分水量称为基流。 地下水流 动慢,可长期补给河流 , 无降水时河网 动慢 ,可长期补给河流, 得到的补给绝大部分来自基流。 得到的补给绝大部分来自基流。
2 河网汇流过程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在 河网内沿河槽作纵向流动和汇集的过程称为 河网汇流。(支流-干流、上游-下游、最 河网汇流。 支流-干流、上游-下游、 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 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
(3)计算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计算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E= F 陆 F E陆 + F水 F F 陆 E水
F E水 = ( − E E陆) F F 水 100 900 = ( 927 ×852 ) 1000 1000 =1602.00m m
例题4 例题
某 合 域 流 面 F =1000km2, 中 面 积 F =100km2, 年 闭 流 , 域 积 其 水 面 为水 多 m 年 均 平 流 Q =15m3 / s, 域 年 均 面 发 为 陆 = 852m ,多 平 均 量 流 多 平 陆 蒸 量 E 水 蒸 量 E水 =1600mm 求 流 多 平 降 量 面 发 为 , 该 域 年 均 雨 。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解: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E ' F陆' E 陆 F水' E 水
F
F
1500 400 200 700 200 1100
1500
1500
753.3mm
计算围湖造田后多年平均径流深:
R' P E' 1300.0 753.3 546.7mm
计算围湖造田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
(二)汇流过程
净雨沿坡面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 然后再沿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这一 完成过程称为流域汇流过程,(坡地汇流 和河网汇流);
坡地汇流过程就是净雨汇入河网的过程,分为三 部分: 1.坡面漫流:
超渗雨水在坡面上以片流或时分时合的细沟 流运动的现象称为坡面漫流。降水经坡面漫流注 入河道,形成地表径流;
Q' R'F T
546.7 1500 10002 26.0m3 / s 1000 365 86400
2 河网汇流过程
各种径流成分经坡地汇流注入河网,在 河网内沿河槽作纵向流动和汇集的过程称为 河网汇流。(支流-干流、上游-下游、最 后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
涨水阶段: 河槽水量增加、水位升高,河槽出口断
面流量小于汇流流量。洪水形成过程。 退水阶段:
随着降雨和坡面漫流量的减少直至完全 停止,河槽水量减小,水位下降。
Q
—计算时段平均流量,(m3/s)
3.径流深: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 上所得的水层深度,记为: R,单位:mm;
R W QT 1000F 1000F
4 径流模数: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之 比称为径流模数,单位:L/(s.km2)
M 1000Q F
5 径流系数:某一时段的径流深 R 与相应时段
水文学径流课件
4.径流模数M
▪ 计算公式为:M Q (单位:L/s·km2) 1000F
▪ M反映一个流域的产水能力。
世界大河径流模数比较 河流名称 尼罗河 长江 亚马逊河 径流模数 0.79 17.6 17
刚果河 10.6
5.径流系数ɑ
▪ 计算公式为: R ▪ 对于闭合流域:α<P 1
▪ 问题:径流系数为1的含义? ▪ 不同地区,地理条件不同,径流系数差别很大。
1050
澳大利亚 大洋洲
(各岛)
761.5 133.5
全球内陆 14902.5
年降水
mm 103km3
741
32.2
740
22.3
756
18.3
1596 28.4
165 2.31
790 8.29
456 3.47
2704 3.61
798 118.88
年径流
mm 103km3
332 14.41
151
4.57
339
8.20
661 11.76
165
2.31
306
3.21
39
0.30
径流 系数
0.45 0.20 0.45 0.41 1.00 0.39 0.09
1566 2.09 0.58
314 46.85 0.39
总
课堂练习
1.某闭合流域面积为21901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76.1mm,多 年平均径流深66.1mm。试求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并计算其多 年平均径流系数和蒸发系数。 2.某水文站有40年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为Q0=830m3/s。 其控制流域面积为F=120000km2,多年平均流域降雨量P0= 770mm。试计算该水文站控制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 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和多年平均径流系数。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复习思考题及试卷讲解
《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工程水文学部分章复习思考题1.水文循环的外因和内因各是什么?什么是大循环、小循环?2.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相应地有哪些水文学的研究方法?3.描述降水特征的量有哪些?时-面-深曲线的特点。
4.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方法的适用条件。
5.水文观测项目主要有哪些?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哪几类?6.流速仪测流量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用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7.描述径流的物理量有哪些?每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含义?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8.径流的天然补给来源有哪些?我国大部分河流汛期、枯期的主要径流补给分别是什么?9.什么是径流形成过程?一般将其分解为哪几个子过程?10.什么叫闭合流域?写出闭合流域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全球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方程。
11.土壤蒸发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流域蒸发包括哪几部分?12.什么是下渗率?什么是下渗能力?降雨情况下,雨强、下渗率和超渗地面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13.蓄满产流的产流条件是什么?如何将其产流量划分成地面和地下两部分?14.超渗产流的产流条件是什么?如何用初损后损法计算超渗产流的产流量?15.如何进行前期影响雨量Pa的连续计算?降雨径流关系曲线有什么规律?16.单位线的概念和单位线的基本假定。
怎样用单位线进行地面净雨的汇流计算?17.如何用分析法推求流域单位线?为什么相同流域各次洪水分析得到的单位线不相同?18.什么是总体,什么是样本?19.什么是重现期?重现期与频率之间是什么关系?百年一遇洪水是什么含义?20.我国常用的水文变量概率分布线型哪种线型?包含哪几个参数?目估适线法估计水文变量P-3型分布参数包括哪些步骤?21.在P-Ⅲ型分布参数x、C V和C S已知的情况下,如何求指定频率P的水文设计值x p?22.什么是年径流量?什么是设计年径流量?23.水文资料审查包括哪几个方面?各自的含义是什么?24.什么是设计洪水?简述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主要步骤。
径流形成过程简介
2020/12/3
1
1 径流形成过程
由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 洼地等流动的水流,通称为径流。其中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 水流称为河川径流。
径流分类:
•
地面径流或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浅层、深层)
•
融雪径流、降雨径流.
2020/12/3
2
1 径流形成过程
径流形成过程
2020/12/3
12
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
2020/12/3
13
蒸 发E
降 水P
植物截留Is 填洼及地面蓄水Vd
土壤蓄水 S
地下水蓄水 G
2020/12/3
不透水面
坡面漫流Rs 壤中流 Rin
水网河 蓄
浅层地下水径流 Rgs
深层地下水径流
Rgd
流域出流
14
2020/12/3
15
2 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b)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
气象气候因素
降水
蒸发
人类活动 农业措施 林牧业措施 水利措施
2020/12/3
下垫面因素
地形
土壤和地质
植被和湖沼 流域形状 和面积
16
2/2
2 河川水文情势
河川水文要素,如水位、流量、泥沙和冰情等多年的一般变 化情况,称为河川水文情势。
特
点 :
不
重 复 性
地 区 性
周 期 性
➢ 汇流过程 坡地汇流:
坡面漫流 壤中流 地下径流
2020/12/3
河网汇流:
小沟小溪 小河大河
流域 出流
11
1 径流形成过程
坡地汇流:指水流沿坡面和地下向河网的流动和汇集过程, 它包括坡面汇流、表层汇流和地下汇流。
工程水文学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PPT课件
1. 流量( Q) :m3/s,洪峰流量Qm,日平均流量... 2. 径流量(W):
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m3、万m3 3. 径流深(R): 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
mm 4.径流模数(M):
第50页/共53页
第51页/共53页
气温、气压、风、湿度、云、蒸发
• 降水的形成与分类
(一)降水的形成 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三因素
(二)降水的分类 1. 对流雨 降雨强度大第,15页历/共时53页短、雨区较小
• 地形雨 第16页/共53页
• 锋面雨 第17页/共53页
• 气旋雨 (1)温带气旋雨
第18页/共53页
(2)热带气旋雨 第19页/共53页
剩
3. 三层模式
上层:E上=EM
下层: E下=W下/W田×EM
第45页/共53页
第46页/共53页
第六节 径流
• 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地面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库、洼地等流动的水 流。
地面径流或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河川径流
融雪径流 降雨径流
第47页/共53页
一、径流的形成过程
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 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
二、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原理:在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任一 区域、任一时段进入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额必等于 其蓄水量的变化量。
水量平衡方I 程O: S
I、O——给定时段内输入、输出该地区的总水量 △S——时段内区域蓄水量的变化量,可正可负。
第4页/共53页
若以地球的整个大陆作为研究范围,其水量平衡方程为:
包气带:土壤颗粒、水分、空气三相系统 饱和带:土壤颗粒、水分二相系统
第七章 流域产流、汇流的计算与分析
口断面汇集的过程,包括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流域汇流主要是研究流域上的地面净雨、表层净雨和地 下净雨如何转化为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
9/11
本章重点
1. 降雨径流的要素 2. 产流和汇流及其分类
10/11
自然界中有两种基本的产流形式:
蓄满产流(p.42 Fig.4-4)和超渗产流(p.47 Fig.4-7)
6/11
包气带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由于包气带是由不同土壤构成的有孔介质,具有吸收、 储存和输送水分的功能,因而其对降雨起到了调节和再分配 的作用。
蓄满产流—— 雨末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
P=E+(W'm-W'0)+RS+RG 超渗产流—— 雨末包气带未达到田间持水量时 P=E+(W'm-W'0)+RS
式中, P降雨量;E蒸发量;W’m包气带蓄水容量;W’0降雨 开始时包气带的起始蓄水量;RS地表径流;RG包气带中自由运 动的重力水。
7/11
区别标准:包气带中是否形成自由运动的重力水 RG。
两种基本的产流机制
Horton型 超渗产流
Dunne型 蓄满产流
8/11
7.3 流域汇流的分析与计算
流域汇流,指降落在流域上的雨水,从流域各处向出
净雨量的计算称为产流计算 第 II 阶段:汇流过程—— 净雨 径流
分别从地面和地下经河网汇集成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之 相应的计算称为汇流计算。 产流计算+汇流计算=流域产汇流计算
5/11
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地面径流
+表层流径流(壤中流) +浅层地下径流+深层地下径流
直接径流
不同的流域,其下垫面条件具有不同的产流机制,进而又 影响整个产流过程的发展,使其呈现不同的径流特征。
简述径流形成过程
简述径流形成过程
径流是指在地表上流动的水,它是由雨水、雪水、冰雹、溢洪水等水体构成的。
径流的形成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降水:降水是径流的起点,包括雨、雪、冰雹等。
降水是由于大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而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
径流产生:当降水落到地表时,它会流动成径流。
这种流动是由于水的自重和地表坡度所决定的。
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受到地表形态的影响。
径流汇集:径流会在地表上流动并汇集成更大的水体,如河流、湖泊等。
径流的汇集过程受到地表形态的影响,例如山谷、沟壑等。
汇集后的水体会流入更大的水系中,如河流流入大海。
总的来说,径流的形成过程是由降水、地表坡度和地表形态共同决定的。
河海大学811水文学原理2009年真题答案
1、答案:当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力约为15个大气压,植物刚好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时所对应的土壤含水量。
2、答案:湿润带与下渗水未达到的土壤临界面称下渗锋面。
3、答案:以包气带达到田间持水量时的土壤含水量wm ’为纵坐标,以小于等于该wm ’所占的流域面积比重为横坐标,则所得的曲线为流域蓄水容量曲线。
4、答案:波体相对于稳定流水面的比降即为附加比降,可以近似用波体的水面比降和稳定流水面比降的差值来表示。
5、答案:特征河长:河段中,由水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与由附加比降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量相抵消,具有河段槽蓄量与下断面流量呈单一关系的河段长。
6、答案:由于流域的调蓄作用,在降雨中,离流域出口断面较远的水滴和速度较慢的水滴将暂时留在流域中,引起流域内洪峰迟于雨峰的现象称为流域滞时。
7、答案:以等流时面积为纵坐标,以其中水滴达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
8、答案:全球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式:P0=E0; 海洋区域的多年水量平衡方程式ES0=PSO+RSO9、答案:从降雨开始到某一时刻按下渗能力渗入到土壤中的总水量与该时刻对应时间的关系曲线。
F ’p (t )=fp (t ),Fp (t )=a /fp (t ),可得f 3p (t )=-f ’p (t ),解一阶微分方程得:Fp (t )=at 210、答案:①以湿润锋为界,上层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下层土壤仍为初始土壤含水量; ②湿润锋向下移动的条件是上层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
11、答案:热量平衡法:Qn-Qh-Qe= Q θ-Qv Qn 时段内水体吸收的净太阳辐射值; Qh 时段内水体的传导感热损失; Qe 时段内水体蒸发耗热; Q θ时段内水体储热变化量; Qv 时段内水体出入流的净热量。
Bowen 比R=Qh /Qe ,Qn-(1+R )Qe =Q θ-Qv E=Qe /ρωL =Qn +Qv-Q θ/ρωL(1+R) E :水面蒸发;L:蒸发潜热;ρω:水的密度12、答案:裸土蒸发三个阶段: 当θ≥θf 时,因供水充分而持续稳定;当 θm <θ<θ f 时,毛管的连续状态遭到破坏,土壤蒸发随着土壤含水量供应的减小而减小;当 θ <θm 时,毛管输水机制完全破坏,以汽态水或膜状水输送水分,蒸发小而稳定。
河海大学《水文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水面大小(water surface area)
水体因素
水面形状(shape of water body) 水 深 (water depth)
水 质(water quality)
第二节 水面蒸发
2、确定水面蒸发量的理论方法 theoretical method
a 热量平衡法 (heat balance method)
第七章 蒸发与散发
Evaporation & Transpiration
Evapor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water changes from a liquid to a gas or vapo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oceans, seas, lakes, and rivers provide nearly 90 percent of the moisture in the atmosphere via evaporation, with the remaining 10 percent being contributed by plant transpiration.
Qn Qh Qe Q Q
Qe
Qn
Q 1 R
Q
input
E Qe Qn Q Q
wL wL(1 R)
Qe Qh
Qn
output
E=f(S,ta) S:日照;ta:气温
第二节 水面蒸发
2、确定水面蒸发量的理论方法 theoretical method
b 空气动力学法 (aerodynamic method)
第三节 土壤蒸发
1、土壤蒸发过程
第二阶段 土含介于田间持水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6.2 径流_径流的形成过程(2)
二、坡地产流和汇流阶段降雨满足了流域蓄渗之后或其强度大于下渗率之时,地表径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便开始出现,这一现象称为产流。
在土壤水分达到饱和且地表洼地为水充填之后,或当降雨强度大于下渗率时,到达地表的雨水便沿着坡面流动,这一现象称为坡面漫流,而运动着的水流即为地表径流。
一般来说,地表径流是侵蚀和溶蚀地表、塑造地貌形态的重要地质营力。
在水分已达饱和的土壤中,一部分水分侧向流动,便形成了壤中流。
壤中流的运动较地表径流要慢,但要明显快于地下径流。
入渗至地下水面的水分在地下含水层中侧向运动,便形成了地下径流。
在自然界,存在着两种不同机制的产流,即“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1. 蓄满产流蓄满产流又称“饱和产流”或“超蓄产流”。
降雨在补足了饱气带中的水分缺亏之后,所余的水量全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此即蓄满产流。
发生蓄满产流的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可写为:R=P-(W m-W0)-E在上式中,R:一次降雨中形成的径流,包括地表径流、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mm)E:降雨期间的蒸发量(mm)P:降水量(mm)W m: 土壤最大含水量(mm)W0:土壤初始含水量(mm)2 .超渗产流超渗产流又称“非饱和产流”。
当降雨强度超过下渗率时,未渗入土壤的水分便形成地表径流,此即超渗产流。
若降雨量为P,降雨强度为I,下渗率为f,下渗量为F,产流的条件为I >f。
换言之,超渗产流能否发生与降雨强度I有关,与降雨量P无关。
=(I-f)Δt 故有:Rs在上式中,Δt:降雨时段R s: 地表径流量I: 降雨强度F: 下渗量以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这两种不同的机制形成的径流的特征和过程明显不同。
表5-1 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实例(据天津师范大学地理系等,1986)流域名称及其地点安徽东坑陕北驼耳巷自然地理-环境概况湿润多林山区干旱黄土地区产流机制蓄满产流超渗产流降雨量(mm)38.7024.6023.3022.10最大一小时降雨量(mm)洪水总量(mm)38.207.90洪峰流量(m3/sec) 3.5026.10主要洪水历时(hour)303。
水文学径流课件
4.径流模数M
▪ 计算公式为:M Q (单位:L/s·km2) 1000F
▪ M反映一个流域的产水能力。
世界大河径流模数比较 河流名称 尼罗河 长江 亚马逊河 径流模数 0.79 17.6 17
刚果河 10.6
5.径流系数ɑ
▪ 计算公式为: R ▪ 对于闭合流域:α<P 1
▪ 问题:径流系数为1的含义? ▪ 不同地区,地理条件不同,径流系数差别很大。
蒸发植物截留rsrssrg河岸调节作用河槽调蓄作用河网容蓄出口断面河网调蓄作用地下水位河岸调节作用降雨流域蓄渗蒸散发河流坡地汇流壤中流地表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河网汇流小河流大河流大海产流与汇流在径流形成中通常将流域蓄渗过程到形成地面汇流及早期的表层流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合称为流域汇流过程或汇流过程
河网汇流
小河流 大河流
大海
产流与汇流
❖ 在径流形成中通常将流域蓄渗过程,到形成地面汇流及早期 的表层流过程,称为产流过程,
❖ 坡地汇流与河网汇流合称为流域汇流过程或汇流过程。
流域蓄渗过程 地面汇流
流域产流过程
径流形 成过程
坡地汇流过程 壤中汇流 地下水汇流
流域汇流过程
河网汇流过程
Rs
上述三个阶段是指长时间连续降水下发生的典型模式。 实际上由于每次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各流域自 然条件也不一样,所以,无论是不同流域,或是同一流 域在不同降水过程中的径流形成,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 差别。
1050
澳大利亚 大洋洲
(各岛)
761.5 133.5
全球内陆 14902.5
年降水
mm 103km3
741
32.2
740
22.3
756
水文学原理(第七章 径流).
7.2.3 河流的径流情势
7.2.3.1 径流的年内分配 (1)径流年内分配的分析方法 a 模比系数 b 不均匀系数 (2)我国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
7.2.3.2 径流的年际变化 (1)年径流的变差系素
第七章 径 流
一、径流(Runoff)定义 由降水形成的、沿着流域的不同路径流
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中国大百科 全书》
大气降水扣除损耗外,沿地表或地下运 动,汇入河槽不断向下运动的水流(过程)。 《环境科学大辞典》
广义 径 流
1 径流 指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
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又可分为:
(4)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R 214 0.28
P 767
例题2
某站控制流域面积 F 1500km2 ,其中湖泊等 的水面面积F水 4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 量 P 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 量 E水 1100.00mm,多年平均的陆面蒸发 量 E陆 700.00mm,拟围湖造田 200km2 ,计算 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1)建立人工蓄洪池塘。在雨洪流量较大时储存一 部分洪量,而流量下降时排出,以达到削减洪峰作用。
(2)设立等高绿地。在广场和住宅区周围沿等高线 设置绿地,使雨水进入绿地后再排出,增加下渗量和 降低汇流速度,减小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
城市防洪工程措施: (1)疏通和治理城市上下游河道,增加河道过水能
F水
F
100(927 - 900 852)
1000
1000
1602.00mm
例题4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 100km2,多年 平均流量Q 15m3 / s,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 852mm,多年平均 水面蒸发量为E水 1600mm,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河流水情
一、河川水文要素,如水位、流速、流量、泥沙和 冰情等多年的一般变化情况,称为河川水文情势 (水文要素)
• (一)水位: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 • 影响因素:河流水量、河流冲淤、潮汐、人类活动 • 特征水位:
– 起涨点水位 – 最高水位 – 最低水位 – 平均水位 – 警戒水位 – 保证水位:按照防洪堤防设计标准计算得到。
5、河流洪水波
• 设某时刻河道水流处于某种状态,例如稳定流状 态。如果由于暴雨径流、水电站运行或闸坝放水 等原因,突然有一定水量在此时注入河道,原来 的水面就因受到干扰而形成不稳定波动 。
• (1)相关概念 • 洪水波:天然河道某些河段水量短时间大量增加,
使原来河段恒定水面受到干扰所形成的沿河传播 的波。
(二)截流过程
• 降雨初期,雨滴降落在植物枝叶上被枝叶表面所截留。在 降雨过程中截留不断增加,直至达到最大截留量(又称截留 容量)。植物枝叶截留的水分,当水滴重量超过表面张力时, 便落至地面。
• 特点:截留过程延续整个降雨过程。积蓄在枝叶上的水分 不断地被新的雨水滴所更替。雨止后截留水量最终耗于蒸 发。
地面径流 总径流过程
降雨径流形成过程框图
蒸发E
降雨P
不透水面积上的径流
植物截留、填洼和表层土壤储存
土壤储存 浅层地下储存 深层地下储存
壤中流R2
浅层地下径流 R3
深层地下径流 R4
地面径流 R1
总径流R
(3) 汇流阶段
净雨通过坡地、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过程,可细分为坡地汇流和 河网汇流。
a.坡地汇流 坡面漫流,流程历时较短,大雨时是构成河流流量的主要来源; 表层流径流,由土壤孔隙流入河网,流程历时较坡面漫流长,对历时
• 四、河流的径流情势 • 河川径流的时程变化特征:包括径流的年内变化,
年际变化,洪、枯特征及水温、冰清。 • 1、年内变化:径流在一年内的变化过程及特征。 • 2、年际变化:径流在多年期间的变化特点。
1、年内变化表示 水文年度:按照总体蓄量变化最小的原则选择连续12个月,使跨年度 的水量减到最小。选择降水量极少,地表径流接近停止时刻为开始日 期。
较长的暴雨,也是构成河流流量的主要来源。 坡地地下汇流,地下水补给河流,构成河流的基流。
b. 河网汇流:
从支流到干流,从上游到下游,到流域出口断面; 河槽调蓄作用; 降雨损失,进入河网的水量小于降雨量; 汇流过程,径流过程比降雨过程变化缓慢。
地面水流域汇流时间
w l r
l • 表示地面水坡面汇流时间.
Groundwater
River
▽
第一节 径流形成过程概述
一、基本概念 径流: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方向和路径流动的水流。 地表径流:沿地面流动的水流 壤中流:在土壤中流动的水流 地下径流:在饱和土层及岩石孔隙流动的水流 河川径流:汇集到河流后,在重力作用下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二、径流形成过程
在流域中,从降水到达地面至水流汇集于流域出口断面的物理过程。
图4-2
提问:请问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的均方差是多少?
例 1 计算均方差并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
序列1:5,10,15
序列2:1,10,19
2 计算变差系数(Cv)并比较它们的离散程度。
序列1:5,10,15
序列2 :995,1000,1005
答案:1:σ1= 4.08 σ2=7.35
2 :EX1=10
mm。 其关系式为:
R=W/(1000F) 式中,W的单位为m3,F的单位为km2。可计算各种时间尺度(日、月、
年) 的径流深。
4 径流模数——M 指单位流域面积上所产生的流量,单位为m3/(s.km2) 。即:
M=Q/F 式中各符号同前。
5 径流系数——α 指同一时段内的径流深R与对应时段降雨量P之比值。即:
融雪洪水
①积雪融化洪水
②融雪与降雨混合,以融雪为主的洪水
4、影响洪水的因素
天气因素:决定暴雨特征的天气因素,主要是气流的 上升运动强弱及持续性,另外还有水汽输送情况。有 利于暴雨洪水的天气系统:气旋波,静止锋,台风。
流域下垫面因素。流域坡度大,植被少,土壤透水性差的流 域,易造成陡涨陡落的大洪水。大流域洪水过程线较平缓, 而小流域则反之; 流域内高大的山脉,对气流有抬升作用, 容易形成地形雨。通常迎风 坡雨量大,而背风坡雨量小。
1、水位过程线:将水位按时间顺序点绘而成的曲 线
2、水位历时曲线
历时:大于等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和 意义:查得一年中大于等于某一水位的总天数,对航运、 桥梁、引水工程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流速 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 最大流速: (三)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水量。 Q=AV
• 六、河流的水源补给 – 雨水补给 – 冰雪融水补给 – 地下水补给
第三节 洪水 、枯水、冰清
洪水
枯水
一、洪水
1. 洪水的定义 2. 洪水的特征值 3. 洪水的成因 4. 影响洪水的因素
1、洪水的定义
洪水是指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河 槽,引起河流水量增加,水位迅猛上 涨,形成有涨水段和退水段的一次洪 水过程。
(三)影响植物截留的因素
• 一类是植物本身的特性,如树种、树龄、林冠厚 度、茂密度等。
• 另一类是气象、气候因素,如降雨量、降雨强度、 气温、风和前期枝叶湿度等。
(四)填洼基本概念 洼地:流域上的池塘、小沟等大大小小的闭合洼陷
部分称为洼地。 填洼量:在降雨中被洼地拦蓄的那部分雨水称为填
洼量。
(五) 填洼过程
P t
Q t
径流形成分两个阶段:产流阶段和汇流阶段。如下图所示。
P
R
产流
t 降雨过程
图中,R=P-P损。 P损包括 植物截留、填洼、下渗、 蒸发等损失水量。
Q 汇流
t 净雨过程
t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
• (一)植物截留定义:降雨在植物枝叶表面吸着力、承托力 和水分重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储存于植物枝叶表面的现 象。
• 河网汇流时间一般远大于坡面水流汇流时间,只有当流域 面积很小时,两者才可能具有相同的量级。
• 降雨过程与流量过程的区别: • 1、次降雨量大于相应的次洪径流 • 2、两条过程线的形状不同 • 3、流量过程的起始时刻,洪峰,重心等出现的时
间滞后于降水过程 • 4、流量过程的总历时比降水时长很多。
三、产流过程
定义 :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 降雨扣除损失后的雨量称为净雨,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 的。 但二者的过程却完全不同,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 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
地面净雨→地面径流 表层流净雨→表层流或壤中流
地下净雨→地下径流
2 径流总量——W 指一段时间内通过流域出口断面的总水量,单位为m3、万m3 、亿m3 。 计算公式为:
W tt12 Q(t)dt Q(t 2 t1) QT
Q
Q ——时段T内的平均流量
W
t1
T
t2
t
日径流总量、月径流总量、年径流总量通过上式都可以获得。
3 径流深——R 把径流总量W平铺在流域面积F上所得到的水深,称为径流深,单位
2、洪水的特征值
洪水过程线:用曲线表示流量从起涨到退落随时间的 变化过程,用以描述流域一次暴雨、连续暴雨或冰雪 融化流量过程。 特点: 洪峰流量,即一次洪水流量过程的流量最大值; 起涨点,即洪峰流量出现前的最低点; 地表径流退水终点,以该点为界,之前为地表径流与地 下径流联合退水,之后只有地下径流退水。
例1:甲地区年降雨量的均值为1200mm,均方差为1=360mm;乙地区年降 雨量的均值为800mm,均方差为1=320mm。试比较甲、乙两地区降水量的 分散程度。 例2:一条河流上、下游断面的年平均流量的Cv值哪个大?为什么?
2、年际变化 年径流变差系数cv 年径流的极值比:最大年径流量与最小
年径流量的比值
融雪性洪水
。
• 暴雨型洪水
①雷暴雨洪水,也称骤发暴雨洪水。局部地区因强对流作用, 挟带水汽的水流急剧上升而 产生雷暴雨,由于这种雷暴雨雨 强大、历 短、雨区小,长在小流域上形成陡涨陡落、峰高量 小的洪水过程,往往造成严重的灾害。
②台风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峰高量大,能在较大流域 上形成洪水威胁。
③锋面暴雨洪水。因受冷暖气团交绥而产生的暴雨所引起 的洪水。锋面雨一般历时长,强度较小,降雨总量大往往 造成较严重的洪水灾害。
σ1=4.08 Cv1=0.48
EX2=1000 σ2=4.08 Cv2=0.0048
3 离差系数或变差系数Cv(the deviation coefficient)
定义: Cv E(X) x
变差系数表示分布函数的相对离散程度。Cv越大,分布函数越分散;反 之,依然。如图4-3所示。
图4-3
• 波流量:突然注入一定水量而在河道里增加的流 量称为波流量。
(2)洪水波的待征
洪水波的几何特征包括波体、波高、波锋和波长。 洪水波的运动特征则可用附加比降、相应流量(水位)
和波速。 传播特点:展开,扭曲
波体 初始稳定流水面上的附加部 分水体,即洪水波本身。
波高 波体轮廓线上任一点相对于 稳定流水面的高度。波高是随河 长而变化的。其中最大波高称为 洪峰。
当降雨强度大于地面下渗能力时,超渗雨即开始填充洼地, 当每一洼地达到其最大容量后,后续降雨,就会产生洼地 出流。在降雨过程中,流域上较小的洼地总是先行填满, 然后才是较大者。雨止后,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和蒸散发。
(六) 洼地分配曲线
• 设S为流域上的洼地蓄水深。a 表示蓄水深小于等于s的洼地的 面积占流域面积的比重,则a与 S必存在正变函数关系,即S增 大时,a也必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