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作业及复习题
西南交通大学梁艳老师桥梁美学作业90分高分作业
![西南交通大学梁艳老师桥梁美学作业90分高分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009d1c005087632311212c9.png)
桥梁美学课程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南门人行天桥设计
姓名:周杰伦
班级:土木一亿班
学号:20121221
指导老师:梁艳
西南交通大学南门人行天桥设计
设计思路
这是一座位于西南交通大学南门附近的过街天桥,主要用于保障交大师生和附近居民安全的穿越犀安路,提高车速,减少交通事故。
由于大家过街的主要目的是前往公交站和去林湾夜市购物吃饭,所以我们将天桥设置于南大门的东侧,对岸直通公交车站。
考虑到犀安路并不是一条很宽的道路,所以不采用斜拉桥,悬索桥等设计。
南校门所处的位置也不是标准的十字路口,所以天桥不用考虑设计跨越十字路口。
考虑到交大的学生和附近的居民都多以自行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再考虑方便行人过街多的同时,还应满足自行车的过街需求。
将可以行驶自行车的缓坡朝向交大大门,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满足行人和自行车的双重要求,利用率更高,在另一方向设置只有楼梯的陡坡,使下桥更安全,并有利于分流来往人流。
另一边,考虑到公交站台的位置,将陡坡设置于公交站台处,使用自行车的人群不会有乘坐公交的需求,故将缓坡设置于反方向,可以错开拥挤的公交站台。
这样天桥形成了一个中心对称,在方便的同时更加美观。
同时犀安路是一个多货车的道路,考虑到货车的通行,天桥应该设置的足够高,在设计中,我选择了5m的天桥高度。
由于天桥偏高,所以在设置楼梯时,应隔一段设计一段平台,供人停留休息。
在外观上,由于人行天桥在南大门附近,作为辅助设施,不应抢
了南大门风头,故采用普通的天桥设计,以实用为主要考虑。
效果图。
大学美学研究试卷及答案
![大学美学研究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680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0.png)
大学美学研究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审美经验C. 美的本质D. 人类文化答案:B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赫拉克利特D. 黑格尔答案:C3. 下列哪个学派主张“美感即生理感觉”()A. 理性主义B. 经验主义C. 自然主义D. 形式主义答案:B4. 以下哪个概念与“审美距离”相对应?()A. 审美共鸣B. 审美冲突C. 审美超越D. 审美沉浸答案:B5.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艺术即真理”的观点?()A. 康德B. 尼采C. 海德格尔D. 萨特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答案: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本质、审美经验和艺术作品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包括美的本质、审美经验、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等。
2. 请简要介绍审美经验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感受到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共鸣。
其主要内容包括感觉、情感、想象和理解等方面。
3. 简述形式主义美学的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形式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形式和结构,强调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和自律性。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克罗齐、里尔克等。
4. 请简要介绍自然主义美学的观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自然主义美学认为艺术应当模仿自然,强调艺术作品的现实性和客观性。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莫奈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审美距离的概念及其在美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审美距离是指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与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和情境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审美距离在美学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审美距离可以使欣赏者更好地理解作品,避免情感共鸣过度导致审美疲劳,有利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评价。
2. 论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及其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1e9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f.png)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 [ ] A. 艺术品的制作技巧- [ ] B. 美的标准和价值- [ ] C. 美的定义和分类- [ ] D. 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2. 以下哪个不是美学的研究范畴?- [ ] A. 审美经验- [ ] B. 艺术哲学- [ ] C. 艺术史- [ ] D. 艺术市场3. 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 ] A. 研究艺术品的市场价值- [ ] B. 分析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 ] C. 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 [ ] D. 审美主体的个人爱好和喜好4. 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什么?- [ ] A. 主观性- [ ] B. 客观性- [ ] C. 稳定性- [ ] D. 可复制性5. 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 ] A. 实证研究- [ ] B. 客观分析- [ ] C. 文本解读- [ ] D. 主观评价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美学的定义和分类。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的标准、价值和规律的学科。
它涉及对艺术、审美经验和美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
美学可以分为哲学美学和艺术美学两个主要分类。
哲学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美的概念和美的价值,而艺术美学则研究艺术品的审美特征、艺术创作和艺术风格。
2. 请简述美学的基本任务。
美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美的本质和规律。
它通过研究艺术、审美经验和美的概念,帮助人们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并提供一套评价标准和方法。
美学还致力于研究美的起源、发展和变化,以及美在不同文化和时空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3. 简要说明艺术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艺术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两个方面的特征。
艺术的主观性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表达上。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然而,艺术作品也具有客观性,因为它们可以被观众感知、欣赏和评价。
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可以基于个人喜好和主观观感,但也受到艺术作品本身的客观特征和普遍性规律的影响。
《设计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设计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2dab4581b6bd97e19eab3.png)
设计概论复习题(课程代码 392369)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A:波普运动 B:新艺术运动 C:绿色设计运动 D:装饰艺术运动参考答案:C2、(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A:格罗佩斯 B:贡布里希 C:米斯 D:莫里斯参考答案:D3、设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艺术设计 B:设计方法 C:设计批评 D:设计史参考答案:A4、设计的特征没有( )。
A:文化性 B:社会性 C:国家性 D:民俗性参考答案:C5、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是( )的工作。
A:企业主 B:设计师 C:消费者 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6、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 )。
A:工业革命 B:包豪斯的成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A7、1949年,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被誉为“走在销售曲线前面的人”是下面哪位设计师: A:赖特 B:罗维 C:柯布西耶 D:米斯•凡德洛参考答案:B8、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 )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A:莫里斯 B:格罗佩斯 C:伊顿 D:柯布西耶参考答案:A9、下面的设计大师中,哪一位属于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A:米斯•凡德洛 B:索特萨斯 C:吉马德 D:罗维参考答案:B1/ 1010、设计师的伦理责任指:A: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B:设计维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与环境C: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周围的人负责,还要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要对人负责,还要对自然界负责,对其他生物负责,对地球负责D:从教学设施、设备、教具到教学课本的设计,从育婴室、托儿所,直到博士后的研究课题,设计辅助设施参考答案:C11、设计批评者是指设计的欣赏者和( )。
A:使用者 B:爱好者 C:科学家 D:政治家参考答案:A12、最先将设计的批评标准问题推向前台的是( )。
美学原理课程平时作业
![美学原理课程平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13a7dcb2580216fc700afdaa.png)
美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摹仿说“摹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劳动起源说把劳动看作文学发生的原因,以劳动为中心,并结合其它因素来说明文学起源的过程。
这一理论是对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的一种综合,因而比后者包含更多的合理性。
二、问答题1.为什么审美发生是“多元决定”的?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感知信号的渠道是多元的,接受评价的角度是多元的,社会参与的结构也是多元的,一般只要涉及对审美发生影响的方面都不是单一角度的,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
至于各门原始艺术形式的出现,更是难以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原因。
因此,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这样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问题上,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恐怕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探讨审美发生和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①考古学方法。
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
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
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5f94da5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1.png)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题干: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讨论法D. 演示法2、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美术教学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A.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B. 学生作业评价C. 学生考试成绩D.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情况3、在美术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A. 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创作B. 模仿大师作品以提高技艺C. 大胆尝试不同的材料与技法D. 只关注传统艺术形式4、中国画中常用的“留白”技巧主要体现了哪种美学思想?A. 对比强烈之美B. 简约含蓄之美C. 色彩丰富之美D. 细腻写实之美5、题干: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通常会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A. 直接示范法B. 合作学习法C. 情境教学法D. 比较分析法6、题干: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美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评价标准要明确B. 评价方式要多样化C. 评价主体要多元化D. 评价内容仅限于学生的绘画技能7、在中国画技法中,以线条勾勒轮廓与结构,并能表达物象质感、量感、节奏感的技法称为:A. 没骨法B. 写意法C. 工笔法D. 勾线法8、在色彩理论中,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被称为:A. 复色B. 间色C. 补色D. 对比色9、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A. 传统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探究式学习D. 被动接受法 10、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终结性评价B. 形成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家长评价11、中国画中,以描绘山川自然景色为主的绘画形式被称为:A. 人物画B. 花鸟画C. 山水画D. 界画12、在色彩学中,红色的补色是:A. 绿色B. 黄色C. 蓝色D. 橙色1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多种艺术风格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A. 艺术鉴赏能力B. 创作能力C. 艺术表现能力D. 以上都是14、以下哪项教学策略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B. 强调美术学科的基础性和实践性C. 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15、在中国画技法中,以墨色浓淡层次分明,强调笔法变化的一种绘画技法被称为?A. 工笔B. 写意C. 没骨D. 泼墨16、在美术课程中,评价学生作品时应侧重于?A. 技巧是否熟练B. 创作是否符合传统标准C. 是否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D. 创新意识与个人表达1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讲授法B. 演示法C. 案例分析法D. 问题解决法18、在美术课程评价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期末考试B. 课堂提问C. 学生自评与互评D. 教师评价19、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或模型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A. 讲授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练习法 20、中国画按照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写意画的特点?A. 重视神似而非形似B. 用笔简练概括C. 注重线条的精细描绘D. 色彩淡雅含蓄2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线条的魅力”创作活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宜?A. 演示法B. 案例分析法C. 小组合作法D. 探究法22、在《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理念要求包括以下哪项?A. 美术教学应注重技能训练B. 美术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C. 美术教学应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D. 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23、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式进行审美活动,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A. 艺术欣赏B. 创作实践C. 自然观察D. 审美体验24、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模仿教学B. 趣味教学C. 个性化教学D. 传统教学2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一幅美术作品?A. 直接告知学生这幅作品的价值和意义B.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不给予评价C.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D.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主观评价作品26、以下哪种教学方法不适合初中美术课堂?A. 案例分析法B. 角色扮演法C. 小组合作法D. 美术鉴赏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设计美学作业
![设计美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5e4210f0700abb68a982fb49.png)
设计美学结课作业一.以形式美或审美心理学的角度,对喜爱的两件设计作品进行点评,题目自拟。
要求:1、两件作品,其中一件必须是本专业作品。
2、必要的请绘出图形或附相关图片。
3、每篇字数不少于500字。
例:1,题目 2,序言 3,主体(结构,每一段段落,颜色,心理)4,结论(合理性)点评:幽灵椅——点醒生活法国设计鬼才:菲利普.斯达克的作品——幽灵椅(ghost chair)是我最喜欢的工业设计作品之一,当然对作者本人我也十分的欣赏,或者说他本人的性格魅力将他的作品赋予了更加传奇的色彩。
幽灵椅这个作品蕴含一种简约主义,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用最简单的结构,最洗练的造型,最纯净的表面表现了一种对生活,对社会,对设计的一种态度,一种智慧,让人为之正视,而后又被“坐来坐去”。
这件作品在斯达克的所有为人盛赞的作品中并不那么起眼,也许只是其随手之作,但对我却有特殊意义,是它让我改变了以往对工业设计机械枯燥的看法。
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对这个椅子产生了“移情”,当这样一把透明的椅子摆在我的眼前时,第一时间我会怀疑它是不是一把玩笑之作,因为它和别的椅子都显得那么不一样,不是以可靠、结实、耐用、敦厚、舒适、奢侈的外表来讨得你的“贵臀”与之接触,而当你小心翼翼的移臀而上的时候,它同样又完好的承受了你对一把椅子该有的功能的所有要求——椅子就是椅子,最难也是最容易的椅子。
当这把椅子得到你本该给与的信任时,你又会被设计师这种对视觉观感传统的颠覆,这种对使用者心理的“挑衅”而会心一笑,这种与你本来审美经验的冲突,反而更增加了其作为一个审美对象的生动与活泼,不是简单的将你的情趣转化为对椅子的欣赏,而是椅子本身给你增加了别样的情趣,唤醒了你对生活应有之义——活着的乐趣,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和已有的满足。
点评拉线式CD机——简单好用,这样就好“回归质朴”——白色的CD机静静的挂在白色墙上,轻轻一拉,转动的CD,把音乐便如清风拂面,吹到你的心里。
《设计美学》模拟试卷
![《设计美学》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6e8e79376eeaeaad1f33050.png)
精品文档交流高等自学考试04026《设计美学》模拟试卷A .米兰理工厂B .科隆模型工厂D .法格斯工厂C .德意志制造联盟工厂11.追求“最低消耗,最高成效”设计理念的设计学院是_____。
(B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A .包豪斯设计学院B .乌尔姆设计学院得分C .米来理工设计学院D .美国芝加哥新包豪斯学院 12.科学家______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2分)A .培根B .伽利略 D .法拉第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C .笛卡尔13.英国“水晶宫”的设计者是(C )1._________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A A .马克思主义 )A .威廉.莫里斯B .约翰.拉斯金 D .亨利.凡.德.威尔德B .毛泽东思想 D .邓小平理论C .约瑟夫.帕克斯顿C .列宁主义14.________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把设计(建筑和工艺美术)称为“小艺术”(B )2.《_____》至今仍被书籍装帧界奉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
(BA .《乌有的消息B .《乔叟集》C .《建筑的七盏明灯》D .《设计美学》 3.20世纪 60年代的_____是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的转折点和起点。
(B )A .威廉.莫里斯B .约翰.拉斯金》 C .约瑟夫.帕克斯顿 D .格罗佩斯15.________“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
代表作品有《红蓝椅子》。
(B ))A .约翰.拉斯金B .里特维德 D .蒙德里安A .样式主义风格 C .工艺美术运动B .波普设计 D .激进主义C .约瑟夫.帕克斯顿 16.____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企业形象设计。
(C)4.19世纪中叶,_______国煤的产量占全世界的 2/3,铁的产量占 1/2。
美学自考试题
![美学自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bb21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7.png)
美学自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属于美学的研究对象?A.艺术B.感觉C.审美D.逻辑2.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下列哪个不属于其中?A.艺术形式B.审美经验C.美的标准D.物质科学3.美学的基本特征是A.主观性B.客观性C.客体性D.客体和主观的统一性4.美学的基本任务是A.解释艺术现象B.规范审美行为C.反思审美体验D.推动艺术发展5.下列哪个不属于西方美学的主要流派?A.形而上美学B.认知美学C.存在主义美学D.辩证美学二、简答题1.请简要概述美学研究的内容范围。
美学研究的内容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艺术形式与审美经验、美的标准与价值、美的历史与发展、美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等。
其中,艺术形式与审美经验研究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体验;美的标准与价值研究美的判断标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学价值观;美的历史与发展研究艺术发展的历史变迁和各个时期的美学思潮;美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研究人的审美主体性和美的客观规律。
2.请简述美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美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是密切相关的。
人们对于美的主观感受是基于自身的审美情感和体验,而这些感受又受到文化、历史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然而,美的主观感受并不是完全随意或主观的,它们受到一定的客观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客观规律可能涉及到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形式逻辑等方面的研究,帮助解释美的产生和认知的过程。
因此,美的主观感受与客观规律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三、论述题请以自己的观点论述“美的标准是否存在普适性”。
美的标准存在普适性。
尽管不同文化、不同时期和不同个体对美的标准有所差异,但是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认同是普遍存在的。
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受到个人主观意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基于一定的客观规律和普遍的认知机制。
例如,人们对于对称、和谐、完整等美的特征的追求是普遍的。
这种普适性的美的标准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中。
2021高考英语一轮统考复习第一编Book2Unit6Design课时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
![2021高考英语一轮统考复习第一编Book2Unit6Design课时作业(含解析)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3f46d9043323968011c92a1.png)
Unit 6 DesignⅠ.阅读理解A(2019·全国卷Ⅲ)For Western designers, China and its rich culture have long been an inspiration for Western creative.“It's no secret that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source (来源) of inspiration for designers,” says Amanda Hill, chief creative officer at A+E Networks, a global media company and home to some of the biggest fashion (时尚) shows.Earlier this year, the China Through A Looking Glass exhibition in New York exhibited 140 pieces of Chinainspired fashionable clothing alongside Chinese works of art, 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esthetics (美学) on Western fashion and how China has fueled the fashionable imagination for centuries. The exhibition had record attendance, showing that there is huge interest in Chinese influences.“China is impossible to overlook,” says Hill. “Chinese models are the faces of beauty and fashion campaigns that sell dreams to women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means Chinese women are not just consumers of fashion—they are central to its movement.” Of course, not only are today's top Western designers being influenced by China—some of the best designers of contemporary fashion are themselves Chinese. “Vera Wang, Alexander Wang, Jason Wu are taking_on Galliano, Albaz, Marc Jacobs—and beating them hands down in design and sales,” adds Hill.For Hill, it is impossible not to talk about China as the leading player when discussing fashion. “The most famous designers are Chinese, so are the models, and so are the consumers,” she says. “China is no longer just another market;in many senses it has become the market. If you talk about fashion today, you are talking about China—its influences, its direction, its breathtaking clothes, and how young designers and models are finally acknowledging that in many ways.”篇章导读:本文是一篇新闻报道。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题库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cf5c7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8.png)
室内设计原理复习题库室内设计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室内典型的室内空间具备的三要素是(地面、顶盖、墙面),其中区别内外空间的主要标志是:( 顶盖) 。
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室内空间和环境的再创造;室内设计是(建筑的灵魂),是人与环境的联系,是人类艺术与物质文明的结合。
3.建筑装饰设计创意及其表达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以(笔尖)思考,以(图形)说话。
4.以三视图成像原理进行装饰设计制图,主要分为平面图、(立面图)、( 剖面图)。
5.透视图按透视点( 灭点)分为(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倾斜透视)。
6.19世纪欧洲建筑风格主要为( 哥特风)、( 巴洛克风格)为代表。
7.建筑装饰设计要素有( 空间要素)、( 光影要素)、( 饰要素饰)、( 陈设要素)、( 色彩要素 ) 。
8.色彩的物理作用有(温度感)、(距离感)、(体量感)、(重量感)。
9.色彩的体量感中膨胀与收缩变化物理量( 4%)10. 色彩的物理效应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尺度感)。
11.建筑装饰设计止的在于使建筑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创造一个(感性的)、(温暖人心的)、(充满人情味)的视觉环境。
12. 建筑装饰着重解决的两个问题为(传统与现代问题)、(模仿与创新问题)。
13.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性风格)。
14.透视图中视点的位置影响透视的效果,其中视点的选择取决于(视心)、(视距)、(视高)、(视角)。
15.色彩图案的连续性的韵律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规律性),多用于(门厅)、(走廊)及常见的空间。
16.地面图案的抽象性具有(自由多变)、(自如活泼)特征,给人以(轻松)感觉。
17.墙面的(形状)、(质感)、( 图案比例)、( 色彩)等与室内气氛关系非常密切。
18.柱面设计中主要分为(古典传统柱式)、(现代风格柱式)或(单一柱式)、(多柱式)两大类。
19.室内色彩可概括分为三大部分:(背景色、主体色和重点色)。
高等教育美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美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dcd3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5.png)
高等教育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美感经验C. 审美心理D. 艺术创作答案:B. 美感经验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B. 亚里士多德3.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现实主义D. 浪漫主义答案:A. 形式主义4. 以下哪个作品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A. 《日出》B. 《卡里加里博士》C. 《城市之光》D. 《大幻影》答案:B. 《卡里加里博士》5. 中国古代“六艺”中,属于音乐范畴的是?A. 礼B. 乐C. 射D. 书答案:B. 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答案:审美经验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或自然景观等,是引发审美经验的外在对象。
- 审美主体:即审美者,是审美经验的承受者。
- 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活动,是审美经验的核心。
- 审美标准:即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审美观念和评价标准。
2. 简述符号学在艺术理论中的应用。
答案:符号学在艺术理论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艺术作品的符号性:认为艺术作品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符号的组合和排列传达意义。
- 艺术符号的表征功能:艺术家通过艺术符号来表达观念、情感和审美追求。
- 符号解读: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解读符号来获取作品的意义。
- 符号交流:艺术作品成为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
3. 简述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答案: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特征包括:- 反传统:打破传统艺术的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追求创新和独特性。
- 自我意识: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地位,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 抽象性:强调形式、色彩和构图等视觉元素,弱化具象描绘。
- 象征性:使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传达深层次的意义。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56fd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e.png)
大学美学教育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审美现象C. 审美心理D. 艺术创作答案:B2. 下列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黑格尔D. 康德答案:B3. 下列哪个时期的美学思想主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内在形式和审美价值?()A. 古代希腊B. 文艺复兴C. 启蒙时代D. 现代主义答案:D4. 以下哪位美学家认为审美经验是主体与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A. 克罗齐B. 斯图尔兹C. 杜威D. 萨特答案:C5.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由观众决定的?()A. 意图论B. 形式论C. 接受美学D. 社会历史批评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答案: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主要内容包括审美观念、审美心理、艺术作品、审美教育等。
美学旨在探讨美的本质、审美经验、艺术创作和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2. 请简要介绍康德的美学思想。
答案: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
他认为美是无关功利的,审美判断是基于共通感而非经验的概念。
康德提出了“美的单纯性”和“审美形式的普遍性”两个重要观点,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在形式和审美价值。
3. 请简要阐述审美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答案:审美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个体审美素养、培养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的教育。
它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审美教育通过艺术作品鉴赏、创作实践等活动,使个体体验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达到心灵和谐与个性完善。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结合实例分析现代主义艺术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主义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主要特点包括反传统、重视艺术家个性和创新、关注内心世界和形式探索等。
现代主义艺术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服装美学原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
![《服装美学原则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019》](https://img.taocdn.com/s3/m/d42a0b3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5.png)
《服装美学原则》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不仅是保暖的工具,更是人们展示个性和品味的重要方式。
而服装美学原则则是指导服装设计师和消费者选择、搭配服装的重要依据。
因此,通过进修服装美学原则,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服装设计和搭配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时尚认识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目标:1. 了解服装美学原则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服装设计中的色彩、线条、比例等基本因素;3. 提升学生对服装搭配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对时尚趋势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三、设计内容:1. 课程内容:(1)服装美学原则的观点和分类;(2)服装设计中的色彩搭配原则;(3)服装设计中的线条和比例原则;(4)不同场合的服装搭配技巧;(5)时尚趋势分析及应用。
2.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2)案例分析和讨论;(3)实践操作和设计作业;(4)模拟时尚秀和搭配比赛。
3. 作业要求:(1)每周完成一篇关于服装美学原则的进修笔记;(2)设计一套服装搭配方案,并进行口头和书面展示;(3)参与模拟时尚秀并撰写心得体会;(4)撰写一篇关于时尚趋势分析的钻研报告。
四、评估方式:1. 进修笔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比30%;2. 服装搭配方案设计和展示占比20%;3. 模拟时尚秀表现和心得体会占比20%;4. 时尚趋势分析钻研报告占比30%。
五、教学资源:1. 教师提供的课件和教材;2. 服装设计书籍和资料;3. 时尚杂志和网站。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服装美学原则的重要性,掌握服装设计和搭配的基本技巧,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时尚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3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c68380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c.png)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3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与审美现象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美的产生和作用。
而美育则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美学与美育紧密联系,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美学与美育的相关练习题进行讨论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1. 美学的定义是什么?美学关注的是什么内容?美学是研究人们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一门学科。
它关注的内容包括:艺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美的特征和规律,审美经验和评价。
2. 简述美育的定义和目标是什么?美育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感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它旨在通过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升个体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
3. 美学与美育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美学与美育密切相关。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规律和作用的学科,为美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美育则是以美学为依据,通过艺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等方式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美学强调理论、研究性质;美育注重教育、实践性质。
4. 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形式有何区别?美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重点。
智育注重知识和思维的培养,德育注重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培养,体育注重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而美育则着重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美感。
5. 为什么美育在教育中如此重要?美育对个体的发展有何影响?美育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美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个体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其次,美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个体的艺术潜能。
此外,美育还有助于提升个体的情感表达与交流能力,丰富个人的内心世界。
6. 美育如何在教育中得以实施?举例说明。
美育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课程、美术课、音乐课等形式在教育中得以实施。
学校可以设置相关的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另外,艺术展览、音乐会、舞蹈演出等文化活动也是美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开拓眼界,提升审美能力。
1+X室内设计试题库与答案
![1+X室内设计试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a9f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a.png)
1+X室内设计试题库与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公共厕所厕位隔间的宽度一般为()mm。
A、85B、1000C、900D、800正确答案:C2、视觉所感知的一切色彩现象都具有()性质,这些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原素。
A、色相B、亮度C、纯度D、明度正确答案:A3、即使相同的窗面积,设在高处的窗,室内采光系数小,受到障碍物的影响()。
A、不确定B、较小C、大D、小正确答案:C4、目前住宅中的错层结构在室内空间中属于()。
A、开敞空间B、虚拟空间C、结构空间D、交错空间正确答案:D5、在CAD中绘制图纸,首先要设置不同类别的()。
A、图层B、图框C、图标D、图案正确答案:A6、一般建筑面积计算的单位是()。
A、米B、立方米C、厘米D、平方米正确答案:D7、项目设计完成后,要对所有的图纸在CAD布局操作页面进行()。
A、编号B、标注C、排版D、汇编正确答案:C8、在人体工程学中,设计厨房的工作台高度时,一般选择的百分数据应为()。
A、第10百分位B、第50百分位C、第5百分位D、第90百分位正确答案:B9、在住宅建筑中,由于人的主要活动和大部分时间都是消磨在()之中,因此力争使此空间具有良好的朝向,以获得良好的光照。
A、居室B、阳台C、厨房D、庭院正确答案:A10、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的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尺寸上的差别的学科。
A、各个部分B、实物空间C、平面空间D、家具之间正确答案:A11、吊顶除了轻钢龙骨吊顶还有()。
A、纸板吊顶B、石膏板吊顶C、塑料吊顶D、木龙骨吊顶正确答案:D12、人的睡眠深度主要与床的()有关。
A、厚度B、长度C、颜色D、宽度正确答案:D13、下面()墙体可以拆除。
A、部分楼面B、外墙的窗下墙C、厚度小于15cm的隔断墙D、承重结构墙正确答案:C14、进行实地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确认高度B、再次确认原有建筑相关尺寸C、确认墙体尺寸D、确认宽度正确答案:B15、木材属于()。
美术学业水平模拟题库及答案
![美术学业水平模拟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cc75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3.png)
美术学业水平模拟题库及答案1、创作雕塑《马赛曲》的是A、乌东B、罗丹C、卡尔波D、吕德答案:D2、分析头部的形体结构可以看出,颜面与两侧侧面几乎呈直角,其分界线是A、颞骨至颧骨延伸到嘴角B、颞骨至眉弓延伸至眼角C、太阳穴至眉弓延伸至眼角D、太阳穴至颧骨延伸到嘴角答案:D3、在Photoshop CS5中,不是渐变工具的是A、线性渐变B、径向渐变C、角度渐变D、灰度渐变答案:D4、敦煌莫高窟开凿于A、公元366年B、公元383年C、公元220年D、公元前221年答案:A5、在色轮中互相成直径对立的色彩都互为补色,下列互为补色的是A、红与黄B、红与兰C、红与绿D、红与红答案:C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A、NCPB、SARS答案:B7、被侵权人提起诉讼,请求污染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诉讼时效为A、3年B、2年C、1年D、不受时效期间的限制答案:D8、立体构成的研究对象是A、体量和色彩B、造型和环境C、建筑和室内D、形态和空间答案:D9、被称为“黄家富贵”的画家是A、黄庭坚B、黄筌C、黄胄D、徐熙答案:B10、生产性粉尘根据其性质可分为A、飘尘降尘和总悬浮颗粒B、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C、矿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D、金属性粉尘植物性粉尘和人工有机粉尘答案:B11、人物头像写生的步骤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即A、构图轮廓塑造?整理B、立意塑造刻画?整理C、构图轮廓整理塑造D、观察构图比例?塑造答案:A12、下列画作中属于中国花鸟画的作品是C、 3D、 4答案:B13、最早出现的瓷器是A、青瓷B、白瓷C、青白瓷D、黑瓷答案:A14、水粉画风景写生,铺色时应该坚持A、局部入手B、从右往左C、从点到面D、从整体到局部答案:D15、调整图像亮度的命令是A、色阶B、色调分离C、反相D、液化答案:A16、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人奉为A、花鸟画的鼻祖B、山水画的鼻祖C、文人画的鼻祖D、人物画的鼻祖答案:C17、后现代主义,又称为A、装饰主义B、隐喻主义C、浪漫主义D、历史主义答案:D18、在头骨结构中,形成人字状缝的骨骼是A、额骨与顶骨B、枕骨与顶骨C、顶骨与顶骨D、额骨与颞骨答案:B19、下列关于职业素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设计美学课程
![设计美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70592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6.png)
设计美学课程
设计美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深入讨论设计美学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服装、家具、产品和建筑设计中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的。
该课程将介绍视觉审美的基本原则,包括视觉平衡、空间组织、线性模式和重复模式。
学生将学习探索材料、色彩和形式,并学习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理解设计和审美的联系。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设计美学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2. 掌握视觉审美的基本原则;
3. 探索材料、色彩和形式的组合关系,深化对设计的理解;
4. 学习如何利用形式、材料和色彩设计美观的产品或空间;
5. 运用批判性思维,在设计中实现视觉审美的优劣。
三、课程内容
1. 设计美学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2. 视觉审美的基本概念:视觉平衡、空间组织、线性模式和重复模式;
3. 材料、色彩和形式的组合;
4.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5. 学习设计实践;
6. 实况设计活动观察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
1. 讲座:发表课堂讨论,结合教师和图形资料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
2. 案例分析:分析设计美学案例,学习设计的细节,讨论其中的美学元素;
3. 课程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探索不同素材、色彩与形式的组合,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构建更美的设计;
4. 课程作业:设计美学的相关作业,加深学生对美学规则的解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5. 研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探究更多关于设计美学的实用性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美学作业及复习题
1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它们设计的特征各是什么?
2 中国传统手工艺设计是有一重要思想------“制器尚象”,谈谈你对这个思想的理解。
3 谈谈水晶宫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对现代设计有哪些影响?
5 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6 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它的要素有哪些?
7 产品设计有哪些要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8 谈谈你对建筑设计中空间、量感、虚实的理解。
9 服装设计与时尚的关系?
10 谈谈你对数字传媒设计下交互设计的理解。
11 怎样理解设计的根本意义是为人类生活?
12 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是怎样的?
13 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
14 设计与市场的关系是怎样的?
15 设计批评的原则是什么?
设计是一门设想与计划的艺术形态,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
简单一点说,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创造设计都是为内容而服务的,人是设计的服务对象,用时也要求设计促进人类的生活质量,所以设计也可以被视作是一种“生活在现在”的现象,它的根本意义在于人类生活,最朴实、最有创意的设计往往都来自生活,创意、灵感都不是天生的,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博览群书,日积月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给人以出其不意的惊喜,由此,设计源于生活,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对于这一点,在设计教育上要做到拓展学生设计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从生活入手,寻求在生活中可以运用的素材,这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体现。
设计受时代观念、审美观念和社会需要影响的,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东西,生活给设计提供素材,设计又为生活要求而作。
好的设计就会为生活所容纳,所流行,所提倡;相反不合时宜,没有新意的设计自然也会被淘汰,在这里,教会学生把自己所作的设计放到生活这个大筛网里去筛一筛,衡量一下它的价值性。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像不可分割的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满足人类所需,追求的目标是造福人类。
生活是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提供源泉与素材;设计是生活的需要,为生活带来方便与情趣,创造出符合人类生理、心理需求的环境。
我们的设计师应通过认识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科学而客观地认清自己,找到人类真正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与设计的统一。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
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
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
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
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文化就是生活。
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
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
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
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
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
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
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