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练习.doc
八下有关四边形动点问题
八下有关四边形动点问题1、(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0,4)、B (9,4)、C (12,0)。
已知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路线向点B 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O 路线向点O 运动,运动速度都是每秒一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
(1)当四边形OPBC 是等腰梯形时,求t 值。
(2)当四边形AQCB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 值。
(3)连接PQ ,当四边形APQO 是矩形时,求t 值。
2、如图, 四边形OABC 为直角梯形,A (4,0),B (3,4),C (0,4). 点M 从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A 运动;点N 从B 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过点N 作NP 垂直x 轴于点P ,连结AC 交NP 于Q ,连结MQ .(1)点 (填M 或N )能到达终点;(2)求△AQM 的面积S 与运动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当t 为何值时,S 的值最大;(3)是否存在点M ,使得△AQM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4cm ,∠A=60°,BD ⊥AD.一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A →B →C 的路线匀速运动,过点P 作直线PM ,使PM ⊥AD.(1)当点P 运动2秒时,设直线PM 与AD 相交于点E ,求△APE 的面积;(2)当点P 运动2秒时,另一动点Q 也从A 出发沿A →B 的路线运动,且在AB 上以每秒1cm 的速度匀速运动,(当P 、Q 中的某一点到达终点,则两点都停止运动.)过Q 作直线QN ,使QN ∥PM ,设点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8),直线PM 与QN 截平行四边形ABCD 所得图形的面积为S (cm 2).求S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
P A B D EM。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练习
中考数教动面博题之阳早格格创做所谓“动面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留一个或者多个动面,它们正在线段、射线或者弧线上疏通的一类启搁性题目.办理那类问题的闭键是动中供静,机动使用有闭数教知识办理问题.闭键:动中供静.数教思维:分类思维函数思维圆程思维数形分离思维转移思维注沉对付几许图形疏通变更本领的考查从变更的角度战疏通变更去钻研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付称、动面的疏通”等钻研脚法战要领,去探索与创造图形本量及图形变更,正在解题历程中渗透空间概念战合情推理.采用基础的几许图形,让教死经历探索的历程,以本领坐意,考查教死的自决商量本领,促进培植教死办理问题的本领.图形正在动面的疏通历程中瞅察图形的变更情况,需要明白图形正在分歧位子的情况,才搞搞佳预计推理的历程.正在变更中找到没有变的本量是办理数教“动面”商量题的基础思路,那也是动背几许数教问题中最核心的数教真量.二期课改后数教卷中的数教压轴性题正逐步转背数形分离、动背几许、动脚支配、真验商量等目标死少.那些压轴题题型繁琐、题意革新,脚法是观察教死的分解问题、办理问题的本领,真量包罗空间概念、应蓄意识、推理本领等.从数教思维的层里上道:(1)疏通瞅面;(2)圆程思维;(3)数形分离思维;(4)分类思维;(5)转移思维等.1、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少为4厘米,少为1厘米的线段正在的边上沿目标以1厘米/秒的速度背面疏通(疏通启初时,面与面沉合,面到达面时疏通末止),过面分别做边的垂线,与的其余边接于二面,线段疏通的时间为秒.(1)、线段正在疏通的历程中,为何值时,四边形恰为矩形?并供出该矩形的里积;(2)线段正在疏通的历程中,四边形的里积为,疏通的时间为.供四边形的里积随疏通时间变更的函数闭系式,并写出自变C量的与值范畴.Q2.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PBA M NBC=26cm ,动面P 从面A 启初,沿AD 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背面D 疏通;动面Q 从面C 启初,沿CB 边,以3厘米/秒的速度背B 面疏通. 已知P 、Q 二面分别从A 、C 共时出收,,当其中一面到达端面时,另一面也随之停止疏通.假设疏通时间为t 秒,问:(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仄止四边形?(2)正在某个时刻,四边形PQCD 大概是菱形吗?为什么?(3)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曲角梯形?(4)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 是等腰梯形?3.如左图,正在矩形ABCD 中,AB=20cm ,BC=4cm ,面P 从A 启初沿合线A —B —C —D 以4cm/s 的速度疏通,面Q 从C 启初沿CD 边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面P 、Q 分别从A 、C 共时 出收,当其中一面到达面D 时,另一面也随之停止疏通,设疏通 时间为t(s),t 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 也为矩形?4.如图,正在等腰梯形中,∥,,AB=12 cm,CD=6cm , 面从启初沿边背从( )供证:当t ??时,四边形是仄止四边形; (2)若△DPQ 是以P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供t 的值.5. 4. 如图所示,△ABC 中,面O是AC 边上的一个动面,过O 做曲线MN//BC ,设MN 接的仄分线于面E ,接的中角仄分线于F.(1)供让:;(2)当面O 疏通到那边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道明您的论断. B C D Q P3、如图,正在仄里曲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 是梯形,OA ∥BC ,面A 的坐标为(6,0),面B 的坐标为(4,3),面C 正在y 轴的正半轴上.动面M 正在OA 上疏通,从O 面出收到A 面;动面N 正在AB 上疏通,从A 面出收到B 面.二个动面共时出收,速度皆是每秒1个单位少度,当其中一个面到达末面时,另一个面也随即停止,设二个面的疏通时间为t(秒).(1)供线段AB 的少;当t 为何值时,MN ∥OC ?(2)设△CMN 的里积为S ,供S 与t 并指出自变量t 的与值范畴;S 若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几?(3)对接AC ,那么是可存留那样的t ,使MN 若存留,供出那时的t 2、(河北卷)如图,正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16,动面P 从面A 出收沿AC 边背面C 以每秒3个单位少的速度疏通,动面Q 从面C 出收沿CB 边背面B 以每秒4个单位少的速度疏通.P ,Q 分别从面A ,C 共时出收,当其中一面到达端面时,另一面也随之停止疏通.正在疏通历程中,△PCQ 闭于曲线PQ 对付称的图形是△PDQ .设疏通时间为t (秒).(1)设四边形PCQD 的里积为y ,供y 与t 的函数闭系式;(2)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BA 是梯形?(3)是可存留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留,供出t 的值;若没有存留,请道明缘由;(4)通过瞅察、绘图或者合纸等要领,预测是可存留时刻t ,使得PD ⊥AB ?若存留,请预计t 的值正在括号中的哪个时间段内(0≤t≤1;1<t≤2;2<t≤3;3<t≤4);若没有存留,请简要道明缘由.3、(山东济宁)如图,A 、B 分别为x 轴战y 轴正半轴上的面.OA 、OB 的少分别是圆程x2-14x +48=0的二根(OA >OB),曲线BC 仄分∠ABO 接x 轴于C 面,P 为BC上一动面,P 面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B 面启初沿BC 目标移动.(1)设△APB 战△OPB 的里积分别为S1、S2,供S1∶S2的值;(2)供曲线BC 的剖析式;(3)设PA -PO =m ,P 面的移动时间为t.①当0<t≤时,试供出m 的与值范畴; ②当t >时,您认为m 的与值范畴怎么样(只央供写出论断)?4、正在中,现有二个动面P 、Q 分别从面A 战面B 共时出收,其中面P 以1cm/s 的速度,沿AC 背末面C 移动;面Q 以1.25cm/s 的速度沿BC 背末面C 移动.过面P 做PE ∥BC 接AD 于面E ,连结EQ.设动面疏通时间为x 秒.(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AE 、DE 的少度;(2)当面Q 正在BD (没有包罗面B 、D )上移动时,设的里积为,供与月份的函数闭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与值范畴;(3)当为何值时,为曲角三角形.5、(杭州)正在曲角梯形中,,下(如图1).动面共时从面出收,面沿疏通到面停止,面沿疏通到面停止,二面疏通时的速度皆是.而当面到达面时,面正佳到达面.设共时从面出收,通过的时间为时,的里积为(如图2).分别以为横、纵坐标修坐曲角A P C QB D O AB C P x y坐标系,已知面正在边上从到疏通时,与的函数图象是图3中的线段. (1)分别供出梯形中的少度; (2)写出图3中二面的坐标;(3)分别写出面正在边上战边上疏通时,与的函数闭系式(证明自变量的与值范畴),并正在图3中补齐所有疏通中闭于的函数闭系的大概图象.6、(金华)如图1,正在仄里曲角坐标系中,已知面,面正在正半轴上,且.动面正在线段上从面背面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疏通,设疏通时间为秒.正在轴上与二面做等边.(1)供曲线的剖析式; (2)供等边的边少(用的代数式表示),并供出当等边的顶面疏通到与本面沉适时的值;(3)如果与的中面,以为边正在里里做如图2所示的矩形,面正在线段上.设等边战矩形沉叠部分的里积为,哀供出当秒时与的函数闭系式,并供出的最大值. 7、二块真足相共的曲角三角板ABC 战DEF 如图1所示搁置,面C 、F 沉合,且BC 、DF 正在一条曲线上,其中AC=DF=4,BC=EF=3.牢固Rt △ABC 没有动,让Rt △DEF 沿CB 背左仄移,曲到面F 战面B 沉合为止.设FC=x ,二个三角形沉叠阳影部分的里积为y .(1)如图2,供当x=时,y 的值是几?(图1) (图2) (图3) (图1)(图2)(2)如图3,当面E 移动到AB 上时,供x 、y 的值;(3)供y 与x 之间的函数闭系式; 战二个三角形(如图2所示).将纸片沿曲线(AB )目标仄移(面末究正在共背去线上),当面于面B 沉适时,停止仄移.正在仄移历程中,与接于面E,与分别接于面F 、P.(1)当仄移到如图3所示的位子时,预测图中的与的数量闭系,并道明您的预测;(2)设仄移距离为,与沉叠部分里积为,请写出与的函数闭系式,以及自变量的与值范畴;(3)对付于(2)中的论断是可存留那样的的值;使得沉叠部分的里积等于本里积的?若没有存留,请道明缘由.4. 如图所示,△ABC 中,面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面,过O 做曲线MN//BC ,设MN 接的仄分线于面E ,接的中角仄分线于F. (1)供让:; (2)当面O 疏通到那边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道明您的论断.(3)若AC 边上存留面O ,使四边形AECF 是正圆形,且AE BC =62,供的大小.5.如图,矩形ABCD 中,AB=8,BC=4,将矩形沿AC 合叠,面D 降正在面D’处,供沉叠部分⊿AFC 的里积.6. 如图所示,有四个动面P 、Q 、E 、F 分别从正圆形ABCD 的四个顶面出收,沿着AB 、BC 、CD 、DA 以共样的速度背B 、C 、D 、A 各面移动.(1)试推断四边形PQEF 是正圆形并道明.(2)PE 是可总过某一定面,并道明缘由.图1 图3图2(3)四边形PQEF的顶面位于那边时,其里积最小,最大?各是几?7. 已知正在梯形ABCD中,AD∥BC,AB =DC,对付角线AC战BD相接于面O,E是BC边上一个动面(E面没有与B、C二面沉合),EF∥BD接AC于面F,EG∥AC接BD于面G.⑴供证:四边形EFOG的周少等于2OB;⑵请您将上述题脚法条件“梯形ABCD中,AD∥BC,AB =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余条件没有变,使得论断“四边形EFOG的周少等于2OB”仍创造,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绘出图形,写出已知、供证、没有必道明.9、(山东青岛课改卷)如图①,有二个形状真足相共的曲角三角形ABC战EFG叠搁正在所有(面A与面E沉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 是△EFG斜边上的中面.如图②,若所有△EFG从图①的位子出收,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目标仄移,正在△EFG 仄移的共时,面P从△EFG的顶面G出收,以1cm/s 的速度正在曲角边GF上背面F疏通,当面P到达面F时,面P 停止疏通,△EFG也随之停止仄移.设疏通时间为x(s),FG的延少线接AC于H,四边形OAHP的里积为y(cm2)(没有思量面P与G、F沉合的情况).(1)当x为何值时,OP∥AC ?(2)供y与x 之间的函数闭系式,并决定自变量x的与值范畴.(3)是可存留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里积与△ABC里积的比为13∶24?若存留,供出x的值;若没有存留,道明缘由.(参照数据:1142 =12996,1152 =13225,1162 =13456或者4.42 =19.36,4.52 =20.25,4.62 =21.16)10、已知:如图,△ABC是边少3cm的等边三角形,动面P、Q共时从A、B二面出收,分别沿AB、BC目标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皆是1cm/s,当面P到达面B时,P、Q二面停止疏通.设面P的疏通时间为t(s),解问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BQ是曲角三角形?(2)设四边形APQC的里积为y(cm2),供y与t的闭系式;是可存留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PQC的里积是△ABC里积的三分之二?如果存留,供出相映的t值;没有存留,道明缘由;。
四边形之动点问题(习题及答案)
四边形之动点问题(习题)>例题示范例1:如图,直线y = j5x + 6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 B,与直线y = 交于点C.动点£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3度的速度沿B0方向向终点0运动,动点F从原点0同时出发,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CB向终点B运动,当其中一点停止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点F运动的时间为/(秒).①求点C的坐标;⑵当3W/W6时,【思路分析】I 研究背景图形 如图1所示.2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定范H 如下图,*0I3s ; 3辰'— ------------- r I I① OWr<3 ② 3 WfW63 分析儿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分段之后可知,当3 W f W 6时,点F 在线段BC 上;分析 B 是定点,E, F 是动点.若使是等腰三角形,需要分三 种情况考虑:BE 二BF, BE=EF, BF 二EF.①当BE=B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2;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BEn, BF = 3 + 3*-t, W BE=BF B|J 可 得到f 值. 此时,f = 3+那2®a BE=E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3;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BEn, BF=3 + 3y/3-f,根ffl- BE=EF.且ZOBA=30。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过点E 作EN 丄BC 于点N,在RtABEN 中建立等式即可得到f值.此时,f=3BF=E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4;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BEn, BF=3 + 3壬-1,根BF=EF.且 ZOBA=30。
,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过点F 作FM 丄BO 于点M,在RtABFM 中建立等式即可得到t 值.此时,屆3△DEF 等腰 Z?6s AB【过程书写】⑴T直线〉Y + 6与直线〉一+交于点Q•Ml(2)当3WrW6时,点F在线段BC上,若使△BEF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悄况考虑:①当BE二BF时,如图,由题意得,BEn, 3 +听-/.:f = 3 + - t:・t = 3 + 3小,符合题意2②当BE二EF时,如图,过点E作EN丄BC于点N:・BN二NF7 BF=3 + yJ^-l:.BN=3+M T2V BE = t3 + 3^" - t' 2 h L忑2解得,Z=3,符合题意③当BF=EF时,如图,过点尸作斤〃丄BE于点M:.BM=ME•:EEnA BM=L27 BF = 3 + 3^-t解得,综上, 若△BEF是等腰三角形,>巩固练习I 如图,在直角梯形ASCD中,AD//BC, ZABC=90。
八年级数学 四边形动点问题练习题
四边形动点问题1、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点,EF ⊥AB ,EG ⊥BC ,F 、G 是垂足,若正方形ABCD 周长为a ,则EF +EG 等于 。
2、如图,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能与△CBP′重合,若PB=3,则PP′=3、在Rt △ABC 中 ∠C=90° AC=3 BC=4 P 为AB 上任意一点 过点P 分别作PE ⊥AC 于E PE ⊥BC 于点F ,线段EF 的最小值是4、如图,菱形ABCD 中,AB=4,∠BAD =60°,E 是AB 的中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PB 的最小值是 。
BFC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cm .7、如图,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AC=12,BD=16,E 为AD 的中点,点P 在BD 上移动,若△POE 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共有 个.8、已知:如图,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OABC 为矩形,A (10,0),C (0,4),点D 是OA 的中点,点P 在BC 上运动,当△OD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则P 点的坐标为 。
ADEPB C9、如图,在边长为10的菱形ABCD中,对角线BD=16.点E是AB的中点,P、Q是BD上的动点,且始终保持PQ=2.则四边形AEPQ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10、如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1)求证:四边形DAEF是平行四边形;(2)探究下列问题:(只填满足的条件图所示,在△ABC中,分别以AB.AC.BC为边在BC的同侧作等边△ABD,等边△ACE.等边△BCF.,不需证明)①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矩形;②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四边形DAEF是菱形;③当△ABC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时,以D.A.E.F为顶点的四边形不存在.11、如图,矩形ABCD中, cm, cm,动点M从点D出发,按折线DCBAD方向以2 cm/s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D出发,按折线DABCD方向以1 cm/s的速度运动.(1)若动点M、N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两点相遇?(2)若点E在线段BC上,且 cm,若动点M、N同时出发,相遇时停止运动,经过几秒钟,点A、E、M、N组成平行四边形?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6cm,AD=6cm,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cm的速度向B移动,一直达到B止,点Q以每秒2cm的速度向D移动.(1)P、Q两点出发后多少秒时,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36cm2?(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PBC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该时刻;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3、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BAD=120°,动点P在直线BC上运动,作∠APM=60°,且直线PM与直线CD相交于点Q,Q点到直线BC的距离为QH.(1)若P在线段BC上运动,求证:CP=DQ.(2)若P在线段BC上运动,探求线段AC,CP,CH的一个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D⊥AB,AB=20 cm,BC=10 cm,DC=12 cm,点P和Q同时从A、C出发,点P以4 cm/s的速度沿A-B一C-D运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 cm/s的速度运动,如果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t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是矩形;(2)t为何值时,四边形BCQP是等腰梯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线段PQ恰好把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如图,已知ΔABC和ΔDEF是两个边长都为1cm的等边三角形,且B、D、C、E都在同一直线上,连接AD、CF.(1)求证:四边形ADFC是平行四边形;(2)若BD=0.3cm,ΔABC沿着BE的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动,设ΔABC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ADFC是菱形?请说明你的理由;②□ADFC有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求出t的值及此矩形的面积;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6、在△ABC中,点O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作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F。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带答案)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O,点E,F,G,H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________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在DC边上,且DP=1,点Q是AC上一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4、如图,在Rt△ABC中,∠B=90°,AC=60 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 cm/s 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 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 s(0 < t ≤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1)求证:△ADE≌△CDF;:(2)当t为______s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6、在菱形ABCD中,∠B=60°,点E在射线BC上运动,∠EAF=60°,点F在射线CD上(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1),(1)求证:EC+CF=AB;(2)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线段EC、CF、AB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②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菱形.8、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C=60°,AB=8,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D重合)分别向直线AB、AD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BD的长是______;(2)连接PC,当PE+PF+PC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的长是______10、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 随之在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______.11、如图,已知矩形ABCD,AD=4,CD=10,P是AB上一动点,M、N、E分别是PD、PC、CD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PMEN是平行四边形;(2)请直接写出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是菱形;(3)四边形PMEN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AP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12cm,AC=16cm,AC,BD相交于点O,若E,F是AC上两动点,分别从A,C两点以相同的速度向C、A运动,其速度为0.5cm/s。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之动点问题(建等式一)(北师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动点问题的处理框架是什么?问题2:在分析运动过程时常借助运动状态分析图,需要关注哪几个要素?四边形之动点问题(建等式一)(北师版)一、单选题(共5道,每道20分)1.如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BC与x轴交于点C,∠ABC=6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C向点C运动(不与点A,C重合),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CB-BA向点A运动(不与点C,A重合).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APQ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C. D.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BC=16,E是BC的中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D向点D运动;点Q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向点B运动.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 )秒时,以点P,Q,E,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 B.C.或D.或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OABC中,点A在x轴上,∠AOC=60°,OC=4cm,OA=8cm.动点P 从点O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折线OA-AB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O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折线OC-CB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B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设△OPQ的面积为S,要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表达的不同,t的分段应为(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4.(上接第3题)(2)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5.(上接第4题)(3)当点P在OA上运动,且△OPQ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的一半时,t的值为( )A.,8B.4C. D.8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学生做题后建议通过以下问题总结反思问题1:动点问题的处理框架中的第三步:分析几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具体的操作动作有哪些?问题2:表达线段长时有哪些手段?。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带答案)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带答案)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把矩形ABCD沿 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 2, DE= 6,Z EFB= 60°, 则矩形ABCD勺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L BD 垂足为0,点E, F, G, H分别为边AD AB, BC CD 的中点•若AC= 8, BD= 6,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3、如图,正方形ABCD勺边长为4,点P在DC 边上,且DP= 1,点Q是AC上一动点,则D® PQ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Rt△ ABC中,/ B= 90°,AC= 60 cm Z A= 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 cm/s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 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 s(0 < t < 15) •过点D作DF 丄BC于点F,连接DE EF.(1)求证:AE= 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 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 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1)求证:△ ADE^A CDF:6、在菱形ABCD中,/ B=60°,点E在射线BC上运动,/ EAF=60,点F在射线CD上(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1)( 1)求证:EC+CF=A; (2) 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线段EC CFAB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图1 027、如图,在菱形ABC[中, AB=2 / DAB=60 , 点E 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 连接MD AN(1)求证:四边形AMDI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AM的值为时,四边形AMD是矩形;②当AM的值为时,四边形AMD是菱形.D8 如图,△ ABC中,点0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0作直线MN BC 设MN交/ BCA的平分线于点E, 交/ 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0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0运动到何处,且△ 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0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菱形ABC[中, / ABC=60 , AB=8 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 (不与B、D重合)分别向直线AB AD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BD的长是______ ;(2)连接PC当PE+PF+P(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的长是_______10、如图,/ MON=9°,矩形ABCD勺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k运动,矩形ABCD勺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 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已知矩形ABCD AD=4 CD=10 P是AB上一动点,M N E分别是PD PC CD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PMEI是平行四边形;(2)请直接写出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 是菱形;(3)四边形PMEf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AP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12cm AC=16cm AC BD相交于点0,若E, F 是AC上两动点,分别从A, C两点以相同的速度向C、A 运动,其速度为0.5cm/s。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带答案)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 EFB =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O,点E,F,G,H 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 _____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在DC边上,且DP=1,点Q是AC上一动点,则DQ +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4、如图,在Rt△ABC中,∠ B=90°,AC=60cm,∠A=60°,点 D 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cm/s 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 A 出发沿AB 方向以2cm/s 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s(0<t ≤15).过点 D 作DF⊥ BC于点F,连接DE,EF.(1) 求证:AE=DF;(2) 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 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 为何值时,△ 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 A 出发沿射线AG以1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 F 从点 B 出发沿射线BC以2cm/s 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 D 时,(1)求证:△ ADE≌△ CDF;:(2)当t 为____ s 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6、在菱形ABCD中,∠ B=60°,点E在射线BC上运动,∠ EAF=60°,点 F 在射线CD上(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1),(1)求证:EC+CF=AB;(2)当点 E 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线段EC、CF、AB 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 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 是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 A 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 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AM 的值为____ 时,四边形AMDN 是矩形;②当AM 的值为____ 时,四边形AMDN 是菱形.8、如图,△ ABC中,点O 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 ∥BC,设MN 交∠ 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 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OE与OF 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O 运动到何处,且△ 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O 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 ABC=60°,AB=8,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D 重合)分别向直线AB、AD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BD的长是___ ;(2)连接PC,当PE+PF+PC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 的长是__10、如图,∠ 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 上,当B在边ON 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 的最大距离为_____ .11、如图,已知矩形ABCD,AD=4,CD=10,P 是AB上一动点,M、N、E分别是PD、PC、CD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PMEN 是平行四边形;(2)请直接写出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 是菱形;(3)四边形PMEN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出AP 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12cm,AC=16cm,AC,BD相交于点O,若E,F 是AC上两动点,分别从A,C两点以相同的速度向C、A 运动,其速度为/s。
八年级数学第8讲.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尖子班.教师版.docx
8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满分晋级阶梯四边形 8 级四边形7级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四边形 6 级特殊图形的旋转与正方形弦图平移和几何最值问题春季班春季班春季班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漫画释义如法炮制知识互联网题型切片题型切片(两个)对应题目题由动点产生的特殊图例 1,例 2,例 3,练习 1,练习 2,练习3;型目例 4,例 5,例 6,例 7,练习4,练习 5.标由动点产生的函数关系编写思路本讲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题型,题型一为由动点产生的特殊图形,例题主要是从单动点问题过渡到双动点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为以静制动,分类讨论,寻找临界点.对于程度比较好的班级,给出了一个拓展版块,补充了线动及形动问题;题型二为由动点产生的函数关系,该版块重点是线段的含参表示,以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请老师在课上进行重点强调.题型一:由动点产生的特殊图形思路导航我们常见的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可以总结为单动点问题与双动点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为以静制动,分类讨论,寻找临界点.典题精练【例 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四边形 OABC 是矩形,点 A 、C的坐标分别为A(10,0)、C(0,4),点 D 是OA的中点,点 P 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yCP B角形时,点P 的坐标为.(101 中学初三月考)【解析】 3 ,4 、2,4 或 8 ,4O DAx【例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若 E、F 是 AC 上两动点,分别从A、C 两点以相同的速度1cm/s 向 C、 A 运动.⑴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吗 ?请说明理由.⑵若 BD =12cm, AC=16cm ,当运动时间t 为何值时,四边形DEBF 是矩形 ?D C D CFEO OEFA B BADCD CFEOOE FAB A B 【解析】⑴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 E, F 两动点,分别从A,C 两点以相同的速度向C,A 运动∴AE=CF∴OE=OF∴BD、EF 互相平分∴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⑵ ∵四边形 DEBF 是平行四边形∴当 BD =EF 时,平行四边形DEBF 是矩形∵BD= 12cm,∴ EF= 12cm∴OE= OF =6cm∵AC= 16cm∴OA= OC=8cm∴AE= 2cm 或 AE= 14cm∵动点的速度是 1cm/s∴t= 2s 或 t= 14s【例 3】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 OABC 为直角梯形, OA∥ BC,BC=14cm ,A 点坐标为( 16,0), C 点坐标为( 0, 2).点 P、 Q 分别从 C、 A 同时出发,点 P 以 2cm/s 的速度由 C 向 B 运动,点 Q 以 4cm/s 的速度由 A 向 O 运动,当点 Q 停止运动时,点 P 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0 ≤ t ≤ 4 .⑴求当 t 为多少时,四边形 PQAB 为平行四边形?⑵求当 t 为多少时, PQ 所在直线将梯形OABC 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中左部分的面积为右部分面积的一半,求出此时直线PQ 的函数关系式.【解析】⑴ ∵ t s 后, BP= 14 2t cm,AQ =4t cm.由y7BP= AQ ,得 142t(s).4t , t=73P B∴当 t= s 时, BP= AQ ,又 OA∥ BC,C 3∴四边形 PQAB 为平行四边形.O Qx A⑵∵ C 点坐标为(0, 2), A 点坐标为( 16, 0),∴ OC=2 cm , OA=16 cm .∴S梯形 OABC =1(OA+BC ) ·OC=1×(16+14)×2=30(cm 2) .22∵ t s后,PC= 2t cm,OQ= 164t cm,∴S四边形 PQOC =116 4t2162t .2t2由题意可得 S四边形PQOC=10,∴162t10,解得 t=3s.此时直线 PQ 的函数关系式为 y x 4 .【探究】四边形中的动态问题【变式 1】如图,在矩形OABC 中,已知点 B 的坐标为 (9, 4),点 P 是矩形边上的一个动点,若点 E 的坐标为 (5, 0),且△POE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 的坐标?yA P2P1By P3P4A BO E C xO E C x【解析】如图, 3 4,P22,4,P3 2.5,4,P49,3 .P1 ,【探究 2】多动点问题,注意多动点之间的联动情况,然后转化为单动点问题;【变式 2】如图,矩形ABCD 中, B 的坐标为 ( 4 3,4) ,一动点 P 从 O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O 出发沿 OA 向终点 A 运动,同时动点Q 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O出发沿OB向终点B运动 . 过点Q作QE⊥ OB,交AB于点E,连接PE PQ. 设运动时间为t、秒 . 求t为何值时,PE OB.∥yA E BP QO C x16【解析】 PQ=BE 时, PE∥ OB,此时t.7【探究 3】线动问题,线动问题转化为点动问题;【变式 3】如图,矩形 ABCO 中, B 的坐标为 ( 4 3 ,4) ,一动点 P 从 O 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O 出发沿 OA 向终点 A 运动,过点 P 作直线 PF ⊥ OB ,交 OB 于点 F ;同时将直线 PF 以每秒3 个单位向右平移,分别交 AB 、 OB 于点 E 、Q ,连接 PE.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 求 t 为何值时, PE ∥ OB.yAEBPFQOC x【解析】同上,此时 t16 .7【探究 4】形动问题,形动问题通过转化为线动问题,从而转化为点动问题;【变式 4】如图,直角 Rt △ ABO 中, A 的坐标为 (15, 53 ),斜边中线 AC 将这个直角三角形分成了2 2两个等腰三角形△ AOC 与△ ABC (如图所示) ,将△ AOC 沿直线 x 轴正方向平移得到△ A 1O 1C 1 ,当点 O 1 与点 C 重合时,停止平移。
(word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动点问题练习
中考数学动点专题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动中求静.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
选择根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
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根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开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1、: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MN在△ABC的边AB上沿AB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M与点A重合,点N到达点B时运动终止〕,过点M、N分别作AB边的垂线,与△ABC的其它边交于P、Q两点,线段MN运动的时间为t秒.、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t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MNQP的面积S随运动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CQPA M N B2.梯形ABCD中,AD∥BC,∠B=90°,AD=24cm,AB=8cm,BC=26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AD边,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点D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以3厘米/秒的速度向B点运动。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附练习及答案)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它们在线段、射线或直线上运动的一类开放性题目。
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动中求静,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其注重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这类类问题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
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画出图形在不同位置的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其次在变化中找到不变量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动点问题题型方法归纳:动态几何特点----问题背景是特殊图形,考查问题也是特殊图形,所以要把握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分析过程中,特别要关注图形的特性(特殊角、特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特殊位置。
)动点问题一直是中考热点,近几年考查探究运动中的特殊性: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殊角或其三角函数、线段或面积的最值。
下面就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的常见题型作简单介绍,解题方法、关键给以点拨。
1、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 =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垂足为O,点E,F,G,H分别为边AD,AB,BC,CD的中点.若AC=8,BD=6,则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________(第1题)(第2题)(第3题)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P在DC边上,且DP=1,点Q是AC上一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4、如图,在Rt△ABC中,∠B=90°,AC=60 cm,∠A=6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4 cm/s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2 cm/s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 s(0 < t ≤15).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连接EF,当EF经过AC边的中点D时,求证:△ADE≌△CDF;(2)求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CFE是菱形;(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以A、F、C、E为顶点的四边形内角出现直角?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在菱形ABCD中,∠B=60°,点E在射线BC上运动,∠EAF=60°,点F在射线CD上(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如图1),(1)求证:EC+CF=AB;(2)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线段EC、CF、AB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7、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射线CD于点N,连接MD、AN.(1)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2)填空:①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②当AM的值为______时,四边形AMDN是菱形.8、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探究: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2)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会是菱形吗?若是,请证明,若不是,则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C=60°,AB=8,过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D重合)分别向直线AB、AD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F.(1)BD的长是______;(2)连接PC,当PE+PF+PC取得最小值时,此时PB的长是______(第9题)(第10题)10、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______.11、如图,已知矩形ABCD,AD=4,CD=10,P是AB上一动点,M、N、E分别是PD、PC、CD 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PMEN是平行四边形;(2)请直接写出当AP为何值时,四边形PMEN是菱形;(3)四边形PMEN有可能是矩形吗?若有可能,求AP的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12cm,AC=16cm,AC,BD相交于点O,若E,F 是AC上两动点,分别从A,C两点以相同的速度向C、A运动,其速度为0.5cm/s。
八年级数学动点问题(综合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动点问题(综合测试)(人教版)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6分)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BC=3.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点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CD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D匀速运动.连接QP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则当t=( )时,四边形AQDM是平行四边形.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0,AD=75,BC=135.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段BA-AD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D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P与点D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在BA边上运动时,过点P作PN∥BC交DC于点N,作PM⊥BC,垂足为M,连接NQ,易证△PBM与△NCQ全等.①若PN=3PM,则t的值为__________.②四边形PMQN能否为正方形?(若能则填能,并求出t的值;若不能就填不能)( )A.;能,t=13.5B.9;能,t=13.5C.;不能D.9;不能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3.(上接试题2)(2)当点P在AD边上运动时,当PQ=DC时,t的值为(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4.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AD=4,BD⊥CD,E是BC的中点.(1)∠DBC的度数为( )A.30°B.25°C.45°D.60°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5.(上接试题4)(2)BC的长为( )A.4B.5C.6D.8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6.(上接试题4,试题5)(3)点P从点B出发沿B→C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点E出发沿E→D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点D匀速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连接PQ.当t等于( )秒时,△PEQ 为等腰三角形.A.1B.1或C.1或2D.2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
初中数学: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专题
(3)设经过 t s 时,PQ=CD,分别过点 P,D 作 BC 边的垂线 PE, DF,垂足分别为 E,F.
当 CF=EQ 时,四边形 PQCD 为梯形(腰相等)或者平行四边形. ∵∠B=∠A=∠DFB=90°, ∴四边形 ABFD 是矩形.∴AD=BF. ∵AD=12 cm,BC=18 cm, ∴CF=BC-BF=6 cm.
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
【例】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D∥BC,∠B=90°,AB =8 cm,AD=12 cm,BC=18 cm,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1 cm/s 的速 度向点 D 运动;点 Q 从点 C 同时出发,以 2 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规 定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 P,Q 运动的时间为 t s.
解:不存在.理由: 要使四边形 PQCD 是菱形,则四边形 PQC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由例知当 t=4 s 时,四边形 PQCD 是平行四边形. 此时 DP=12-t=8≠10,即 DP≠DC, 所以按已知速度运动,四边形 PQCD 只能是平行四边形,不可能 是菱形.
【拓展变式 2】 从运动开始,当 t 取何值时,四边形 PQBA 是矩 形?
在 Rt△DQH 中,DH2+QH2=DQ2. ∴82+|2t-6|2=(2t)2. 解得 t=265. 综上,当 t=5 或 6 或265时,△DQC 是等腰三角形.
解:如图,由题意,得 AP=t,DP=12-t,CQ=2t,BQ=18-
2t. 要使四边形 PQBA 是矩形,已有∠B=90°,AD∥BC,即 AP∥BQ,
只需满足 AP=BQ,即 t=18-2t,解得 t=6. 所以当 t=6 时,四边形 PQBA 是矩形.
【拓展变式 3】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 t 值,使得四边形 PQBA 是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 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边形之动点问题(习题及答案)
四边形之动点问题(习题)➢例题示范例1:如图,直线y = 3x +6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 =- 3x 交于点C.动点E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长3度的速度沿BO 方向向终点O 运动,动点F 从原点O 同时出发,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CB 向终点B 运动,当其中一点停止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点F 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点C 的坐标;(2)当3 ≤t ≤6 时,若△BEF 是等腰三角形,求t 的值.13 3 3 【思路分析】 1. 研究背景图形如图 1 所示.2. 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定范围如下图,图 1① 0 ≤ t < 3 ② 3 ≤ t ≤ 63.分析几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分段之后可知,当3 ≤ t ≤ 6 时,点 F 在线段 BC 上;分析△BEF , B 是定点,E ,F 是动点.若使△BEF 是等腰三角形,需要分三种情况考虑:BE =BF ,BE =EF ,BF =EF .①当 BE =B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 2;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 BE =t ,BF = 3 + 3 得到 t 值.此时, t = 3 + 3 32- t ,根据 BE =BF 即可 ②当 BE =E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 3;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 BE =t , BF = 3 + 3 - t ,根据 BE =EF ,且 ∠OBA =30°,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过点 E 作 EN ⊥BC 于点 N ,在 Rt △BEN 中建立等式即可得到 t 值. 此时,t =3③当 BF =EF 时,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 4;从动点的运 动开始表达,可得 BE =t , BF = 3 + 3 - t ,根据 BF =EF ,且 ∠OBA =30°,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过点 F 作 FM ⊥BO 于点 M ,在 Rt △BFM 中建立等式即可得到 t 值. 此时, t = 33 图 2图 3解得, t = 3 3 ,符合题意综上,若△BEF 是等腰三角形,则 t 的值为3 + 3 3 ,3 或3 322 =3 + 3 3 - t∴ 2 3 解得,t =3,符合题意③当 BF =EF 时,如图,过点 F 作 FM ⊥BE 于点 M ∴BM =ME ∵BE =t ∴ BM = t2 ∵ BF =3 + 3 3 - t t2 3 ∴ 2 = t23 - t∴ BN = 3 + 3 ∵ BE = t 3 + 3 3 - t②当 BE =EF 时,如图, 过点 E 作 EN ⊥BC 于点 N ∴BN =NF ∵ BF = 3 + 3 3 - t 3 ,符合题意 2 ∴ t =3 + 3 (2)当3 ≤ t ≤ 6 时,点 F 在线段 BC 上,若使△BEF 是等腰三角 形,分三种情况考虑: ①当 BE =BF 时,如图, 由题意得,BE =t , BF = 3 + 3 3 - t ∴ t = 3 + 3 3 - t2 2 ⎭ ⎝3 ⎫ 3 3 ⎛ ∴ C - , ⎪ 3(1)∵直线 y = 3x + 6 与直线 y = -3x 交于点 C 【过程书写】➢巩固练习1.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BC,∠ABC=90°,AD=4,DC=6,BC=7,梯形的高为3 3 .动点M 从点B 出发,沿BC 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 从点C 出发,沿C—D—A 以每秒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 运动.M,N 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用t 表示△CMN 的面积S;(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ABMN 为矩形?(3)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CDNM 为平行四边形?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90°,AD∥BC,AD=4 cm,BC=9 cm,CD=10 cm.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 cm/s 的速度沿射线AD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 cm/s 的速度沿CB 向点B 运动.当点Q 到达点B 时,动点P 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t 为何值时,以P,Q,C,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当t 为何值时,PQ⊥DC?3. 如图1,在Rt△ABC 中,∠C=90°,∠A=60°,AB=12cm.点P 从点A 出发,沿AB 以2cm/s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点Q 从点C 出发,沿CA 以1cm/s 的速度向点A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0 <t < 6 ).(1)直接写出线段AP,AQ 的长(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P= ,AQ= ;(2)如图2,连接PC,把△PQC 沿QC 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则四边形PQP'C 能否成为菱形?若能,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1图24. 如图1,直线y =- 3x + 2 与直线y =33x 交于点A,与x 轴交于点B,∠AOB 的平分线OC 交AB 于点C.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BC-CO 以每秒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折线CO-y 轴正半轴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P 到达点O 时,P,Q 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AC= ,BC= ;(2)当t 为何值时,PQ∥OB?(3)当P 在OC 上,Q 在y 轴上运动时,如图2,设PQ 与OA 交于点M,当t 为何值时,△OPM 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值.图1图2➢思考小结1.什么是动点问题?由速度已知的点的运动产生的几何问题称为动点问题.2.我们一般怎样处理动点问题?首先,研究背景图形.研究背景图形需要研究边、角、特殊图形.其次,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定范围.分析运动过程常借助运动状态分析图:①起点、终点、速度——确定时间范围②状态转折点——确定分段,拐点为常见的状态转折点③所求目标——明确方向最后,分析几何特征、表达、设计方案求解.分段画图、表达相关线段长,根据几何特征列方程求解,回归范围进行验证.3.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的两点是什么?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vt 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的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基本图形信息.【参考答案】⎧- 3t 2 + 7 3 t (0 < t ≤ 3) 1⎪ 2 2 .(1) S = ⎨⎪- 3 3 t + 21 3(3 < t ≤ 5) ⎪⎩ 2 2 (2) t = 103 (3) t = 133 2.(1) t = 4或 43(2) t = 8 3.(1)2t ,6-t(2)能,相应的 t 值为 4 4.(1)AC =1,BC =2(2) t = 1或83(3) t = 8 或 6+2 33 3。
人教版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8章(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期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动点问题训练1.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动点(P与B、C不重合),点Q在CD边上,且BP=CQ,连接AP、BQ交于点E,将△BQC沿BQ所在的直线对着得到△BQN,延长QN交BA的延长线于点M.(1)求证:AP⊥BQ;(2)当P在BC何处时,点N是MQ的中点.(3)若AB=3,P是BC的三等分点,求QM的长;2.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动点,连接AE,以AE为边在AE的右上侧作Rt△AEF,使得∠AEF=90°,AE=EF,再过点F作FG⊥BC,交BC的延长于点G.(1)求证:∠BAE=∠GEF;(2)求证:CG=FG;(3)填空: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当点E从点B运动到点C的过程中,点F也随之运动,则点F运动的痕迹的长是______.3.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在小学,同学们学习过: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AC上一动点,点E在射线BC上,且PB=PE,连结PD,O为AC 中点.(1)如图①,当点P在线段AO上时,猜想PE与P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点P在线段OC上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BAD=60°,点E、F分别是AB、AD上两个动点,若AE=DF,连接BF与DE相交于点G,连接CG,(1)求∠BGE的大小;(2)求证:GC平分∠BGD.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0,AD=16,∠A=60°,P是射线AD上一点,连接PB,沿PB将△APB折叠,得△A'PB.(1)如图1所示,当∠DPA'=10°时,∠A'PB=______度;(2)如图2所示,当PA'⊥BC时,求线段PA的长度;(3)当点P为AD中点时,点F是边AB上不与点A,B重合的一个动点,将△APF 沿PF折叠,得到△A'PF,连接BA',求△BA'F周长的最小值.6.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的対角线AC,BD交于点O,M是AB边上一动点,ME⊥AO,MF⊥BO.(1)求证:四边形OEMF为矩形;(2)连接EF,求EF的最小值.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E,以BE为斜边在正方形ABCD内部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BEF,连接CF.(1)求证:∠DEF+∠CBF=90°;,求△BEF的面积;(2)若AB=3,△BCF的面积为32(3)求证:DE=2CF.8.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DAB=60°,点E是AD边的中点,点M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延长ME交CD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MD,AN.(1)求证:△NDE≌△MAE;(2)求证: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3)当AM的值为何值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请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42,点E为对角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BC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C,连接CG.(1)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2)探究:CE+CG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G,H分别是BC,BE,CE的中点.(1)求证:△BGF≅△FHC;(2)设AD=a,当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时,求矩形ABCD的面积.11.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AB=5,AD=2+13.菱形EFGH的顶点H在边AD上,且AH=2,顶点G、E分别是边DC、AB上的动点,连结CF.(1)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直接写出DG的长;(2)若△FCG的面积等于3,求DG的长;(3)试探究点G运动至什么位置时,△FCG的面积取得最小值.12.如图,P为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个动点,AE⊥BP,CF⊥BP,垂足分别为点E,F,已知AD=4,试说明AE2+CF2的值是一个常数.13.如图,在△ABC中,CA=CB,∠ACB=90°,AB=5,点D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D,过C点在上方作CE⊥CD,且CE=CD,点P是DE的中点.(1)如图①,连接AP,判断线段AP与线段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连接CP并延长交AB边所在直线于点Q,若AQ=2,求BD的长.14.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O是△ABC内一动点,F、G分别是OB、OC的中点.判断四边形DEG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15.在正方形ABCD中,如图1,点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E与点A、B不重合),连接CE,过点B作BF⊥CE于点G,交AD于点F.(1)求证:△ABF≌△BCE.(2)如图2,当点E运动到AB中点时,连接DG,若AB=2,求DG的长.16.如图,在矩形ABCD中,BC=4,AB=10,E为CD边上的一点,DE=7,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边AB向终点B运动,连接PE.设每秒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E的长;(2)当t为多少秒时,△BPE是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1.(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C=90°,AB=BC,在△ABP和△BCQ中,AB=BC∠ABC=∠CBP=CQ,∴△ABP≌△BCQ(SAS),∴∠BAP=∠CBQ,∵∠BAP+∠APB=90°,∴∠CBQ+∠APB=90°,∴∠BEP=90°,∴AP⊥BQ;(2)解:由折叠的性质得:NQ=CQ,∠BNQ=∠C=90°,∠NBQ=∠CBQ,∴∠BNM=90°,∵点N是MQ的中点,∴NQ=MN,由(1)得:MQ=MB,∴MN=12MB,∴∠MBN=30°,∴∠CBN=60°,∴∠NBQ=∠CBQ=30°,∴CQ=33BC,∴BP=CQ=33BC,即BP=33BC时,点N是MQ的中点.(3)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3,P是BC的三等分点,∴BP=2CP,或CP=2BP,①当BP=2CP时,BP=2,由折叠的性质得:NQ=CQ=BP=2,BN=BC=3,∵∠NQB=∠CQB=∠ABQ,∴MQ=MB,设MQ=MB=x,则MN=x-2,在Rt△MBN中,MB2=BN2+MN2,即x 2=32+(x -2)2,解得:x =134,即MQ =134;②当CP =2BP 时,BP =1,由折叠的性质得:NQ =CQ =BP =1,BN =BC =3,∵∠NQB =∠CQB =∠ABQ ,∴MQ =MB ,设MQ =MB =x ,则MN =x -1,在Rt △MBN 中,MB 2=BN 2+MN 2,即x 2=32+(x -1)2,解得:x =5,即MQ =5;综上所述,若AB =3,P 是BC 的三等分点,QM 的长为134或5.2.解:(1)∵∠AEF =90°,∴∠AEB +∠FEG =90°,∵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 =90°,∴∠AEB +∠BAE =90°,∴∠BAE =∠GEF ,(2)在△ABE 和△EGF 中,∠ABE =∠EGF ∠BAE =∠GEF AE =EF,∴△ABE ≌△EGF (AAS ),∴BE =GF ,AB =EG ,∴BE =CG ,∴CG =FG ;(3)223.解:(1)当点P在线段AO上时PE=PD且PE⊥PD.理由:当点P在线段AO上时,在△ABP和△ADP中AB=AD∠BAP=∠DAP=45∘AP=AP∴△ABP≌△ADP,∴BP=DP,∵PB=PE,∴PE=PD,如图,过点P作PM⊥CD于点M,作PN⊥BC于点N,∵AC平分∠BCD,∴PM=PN,在Rt△PNE与Rt△PMD中,∵PD=PE,PM=PN∴Rt△PNE≌Rt△PMD,∴∠DPM=∠EP N,易得∠MPN=90∘,∴∠DPE=90∘,故PE⊥PD,PE与P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分别为:PE=PD,PE⊥PD;(2)当点P在线段OC上时,(1)中的猜想成立;如图2,当点P在线段OC上时,∵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为对角线,∴BA=DA,∠BAP=∠DAP=45°,又PA=PA,∴△BAP≌△DAP(SAS),∴PB=PD,又∵PB=PE,∴PE=PD,①当点E与点C重合时,PE⊥PD;②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BAP≌△DAP,∴∠ABP=∠ADP,∠CDP=∠CBP,∵PB=PE,∴∠CBP=∠PEC,故∠PEC=∠PDC,∵∠1=∠2,∴∠DPE=∠DCE=90°,∴PE⊥PD,综上所述:PE⊥PD,当点P在线段OC上时,(1)中的猜想成立;4.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BAD=60°∴△ADB是等边三角形∴AD=AB=BD,∠DAB=∠ADB=∠ABD∵AE=DF,∠DAB=∠ADB=60°,AD=BD∴△ADE≌△DBF(SAS)∴∠ADE=∠DBF又∠BGE=∠BDE+∠DBF=∠BDE+∠ADE=∠ADB∴∠BGE=∠ADB=60°(2)如图,过点C作CN⊥BF于点N,过点C作CM⊥ED于点M,由(1)得∠ADE=∠DBF∴∠CBF=60°+∠DBF=60°+∠ADE=∠DEB又∠DEB=∠MDC∴∠CBF=∠CDM∵BC=CD,∠CBF=∠CDM,∠CMD=∠CNG=90°∴Rt△CBN≌Rt△CDM(AAS)∴CN=CM,且CN⊥BF,CM⊥ED∴点C在∠BGD的平分线上即GC平分∠BGD5.856.(1)证明:∵ME⊥AO,MF⊥BO,∴∠MEO=90°,∠MFO=90°,∵正方形ABCD的対角线AC,BD交于点O,∴∠EOF=90°,∴四边形OEMF为矩形;(2)解:∵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的対角线AC,BD交于点O,∴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OA=OB=42,当M在AB的中点时,EF有最小值,最小值=OE2+OF2=(22)2+(22)2=4.7.证明:(1)过点F作MN⊥AD于点M,交BC于点N,∴∠MEF+∠EFM=90°,∵∠EFB=90°,∴∠BFN +∠EFM =90°,∴∠MEF =∠BFN ,在正方形ABCD 中,AD ∥BC .∴MN ⊥BC ,∴∠FBN +∠BFN =90°,∴∠FBN +∠MEF =90°,即∠DEF +∠CBF =90°;证法二:在正方形ABCD 中,AD ∥BC ,∴∠DEB +∠CBE =180°,即∠DEF +∠BEF +∠EBF +∠CBF =180°,∵∠EFB =90°,∴∠BEF +∠EBF =90°,∴∠DEF +∠CBF =90°;(2)由(1)得MN ⊥AD ,∴正方形ABCD 的性质得四边形MNCD 是矩形,∴MN =CD =AB =3,在△BFN 与△FEM 中,由(1)得∠MEF =∠BFN ,∠EMF =∠FNB =90°,∵△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F =EF ,在△BFN 与△FEM 中,∠EMF =∠FNB ∠MEF =∠BFN BF =EF,∴△BFN ≌△FEM (AAS ),∵BC =AB =3,∴S △BCF =12BC ⋅FN =32FN =32,∴FN =1.∴BN =FM =MN -FN =2,在Rt △BFN 中,EF =BN 2+FN 2=12+22=5,∴S △BEF =12BF 2=12×(5)2=52;(3)在△BFN与△FEM中由(2)△BFN≌△FEM,MD=NC,∴BN=FM,EM=FN,∵MN=AB=BC,∴FM+FN=BN+NC,∴FN=NC=MD=EM,∴∠FCN=45°,DE=2MD=2CN,CF,在Rt△FNC中,CN=22∴DE=2×2CF=2CF.28.(1)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ND∥AM,∴∠NDE=∠MAE,∵点E是AD中点,∴DE=AE,在△NDE和△MAE中,∠NDE=∠MAEDE=AE,∠DEN=∠AEM∴△NDE≌△MAE(ASA);(2)∵△NDE≌△MAE,∴ND=MA,∴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3)解:当AM=1时,四边形AMDN是矩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菱形,∴AD=AB=2,∵四边形AMDN是矩形,∴DM⊥AB,即∠DMA=90°,∵∠DAB=60°,∴∠ADM=30°,∴AM=12AD=1.9.解:(1)如图所示,过E作EM⊥BC于M点,过E作EN⊥CD于N点,∵正方形ABCD,∴∠BCD=90°,∠ECN=45°,∴∠EMC=∠ENC=∠BCD=90°,且NE=NC,∴四边形EMCN为正方形,∵四边形DEFG是矩形,∴EM=EN,∠DEN+∠NEF=∠MEF+∠NEF=90°,∴∠DEN=∠MEF,又∠DNE=∠FME=90°,在△DEN和△FEM中,∠DNE=∠FME EN=EM∠DEN=∠FEM,∴△DEN≌△FEM(ASA),∴ED=EF,∴矩形DEFG为正方形,(2)CE+CG的值为定值,理由如下:∵矩形DEFG为正方形,∴DE=DG,∠EDC+∠CDG=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E+∠EDC=90°,∴∠ADE=∠CDG,在△ADE和△CDG中,AD=CD∠ADE=∠CDG DE=DG,∴△ADE≌△CDG(SAS),∴AE=CG,∴AC=AE+CE=2AB=2×42=8,∴CE+CG=8是定值.10. (1)∵点F,H分别是BC,CE的中点,∴FH //BE ,FH =12BE ,∴∠CFH =∠CBG .又∵点G 是BE 的中点,∴FH =BG .又∵BF =FC ,∴△BGF ≅△FHC .(2)连接EF ,GH .当四边形EGFH 是正方形时,可知EF ⊥GH且EF =GH .∵在△BEC 中,点G ,H 分别是BE ,EC 的中点,∴GH =12BC =12AD =12a ,且GH //BC ,∴EF ⊥BC .又∵AD //BC ,AB ⊥BC ,∴AB =EF =GH =12a ,∴S 矩形ABCD =AB ⋅AD =12a ⋅a =12a 211.解:(1)∵四边形EFGH 为正方形,∴HG =HE ,∠ADG =∠HAE =90°,∵∠DHG +∠AHE =90°,∠DHG +∠DGH =90°,∴∠DGH =∠AHE ,∴△DGH ≌△AHE (AAS ),∴DG =AH =2;(2)如图,作FM⊥DC,M为垂足,连结GE.∵AB∥CD,∴∠AEG=∠MGE,∵HE∥GF,∴∠HEG=∠FGE,∴∠AEG-∠HEG=∠MGE-∠FGE,即∠AEH=∠MGF,又∠A=∠M=90°,HE=FG,∴△AHE≌△MFG,∴FM=HA=2,即无论菱形EFGH如何变化,点F到直线CD的距离恒等于2,∴S▵FCG=1×2⋅GC=3,2解得GC=3,∴DG=2;(3)设DG=x,则CG=5-x,由(2)可知,S△FCG=5-x.要使△FCG的面积最小,须使x最大,∵在Rt△DHG中,DH=13,∴当GH取得最大时,x最大当点E与点B重合时,HE最大,此时,HE=22+52=29,则GH=HE=29,在Rt△DHG中,x=(29)2−(13)2=4,∴当DG=4时,△FCG的面积取得最小值.12.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B=∠BFC=90°,AB=BC,又∵∠ABE+∠FBC=∠BCF+∠FBC,∴∠ABE=∠BCF,在△ABE和△BCF中,AB=BC∠ABE=∠BCF∴△ABE≌△BCF(AAS),∠AEB=∠BFC∴AE=BF,∴AE2+CF2=BF2+CF2=BC2=AD2=16为常数.13.解:(1)AP=1DE,理由如下:2连接AE.∵CE⊥CD,∴∠ACE+∠ACD=90°,∵∠ACB=90°,∴∠BCD+∠ACD=90°,∴∠ACE=∠BCD,在△BCD和△ACE中,CE=CD∠ACE=∠BCD,AC=BC∴△BCD≌△ACE(SAS),∴∠EAC=∠B=45°,∴∠EAD=90°,∵P为DE中点,DE.∴AP=12(2)①当Q在边AB上时,连接AE,EQ.∵P 为DE 中点,CE =CD ,∴PC 垂直平分DE ,∴DQ =QD ,∵AB =5,AQ =2,∴BD =3,设BD =AE =x ,则QD =EQ =3-x ,在Rt △AEQ 中,AE 2+AQ 2=QE 2,即x 2+22=(3-x )2解得x =56;当Q 在BA 延长线上时,连接AE ,EQ ,如图,设BD =AE =x ,同理可得AE 2+AQ 2=QE 2,即x 2+22=(7-x )2解得x =4514.综上可得BD =56或4514.14.解析 四边形DEGF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D 、E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的中点,∴DE =12BC ,DE //BC ,∵F、G分别是OB、OC的中点,BC,FG//BC,∴FG=12∴DE=FG,DE//FG,∴四边形DEGF是平行四边形15.(1)证明:∵BF⊥CE,∴∠CGB=90°,∴∠GCB+∠GBC=90°,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GBA+∠GBC=90°,∴∠GCB=∠FBA,又∵BC=AB,∠FAB=∠EBC=90°,在△ABF与△BCE中,∠GCB=∠FBABC=AB,∠EBC=∠FAB∴△ABF≌△BCE(SAS);(2)解:过点D作DH⊥CE于点H,∵E为AB中点,∴EB=1,∵AB=2,∴BC=2,∴CE=BC2+EB2=22+12=5,在Rt △CEB 中,由CE •BG =EB •BC 得BG =EB ⋅BC CE =1×25=255,∴CG =455,∵∠DCE +∠BCE =∠BCE +∠CBF =90°,∴∠DCE =∠CBF ,又∵DC =BC =2,∠CHD =∠CGB =90°,在△CHD 与△BGC 中,∠CHD =∠CGB =90°∠DCE =∠CBF DC =BC,∴△CHD ≌△BGC (AAS )∴CH =BG =255,∴GH =CG -CH =255=CH ,∵DH =DH ,∠CHD =∠GHD =90°,在△DGH 与△DCH 中,GH =CH ∠GHD =∠CHD DH =DH,∴△DGH ≌△DCH (SAS ),∴DG =DC =2.16.解:(1)在矩形ABCD 中,∠C =∠B =90°,CD =AB =10,在Rt △BCE 中,CE =CD -ED =10-7=3,根据勾股定理得,BE =BC 2+CE 2=42+32=5,(2)①当以P 为直角顶点时,即∠BPE =90°,则∠C =∠B =∠BPE =90°,∴四边形CBPE 是矩形,∴BP =CE =3,即10-t =3,∴t =7,②当以E 为直角顶点时,即∠BEP =90°,由勾股定理得,BE 2+PE 2=BP 2,过点P 作PF ⊥CD 于F ,则PF=AD=4,DF=AP,设AP=t,则EF=7-t,BP=10-t,PE2=42+(7-t)2,∴52+42+(7-t)2=(10-t)2,,解得,t=53∴当t=7或5秒时,△BPE是直角三角形.3。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之动点问题(框架)(北师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动点问题的处理框架是什么?问题2:在分析运动过程时常借助运动状态分析图,需要关注哪几个要素?四边形之动点问题(框架)(北师版)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1分)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向点B移动;当P,Q两点中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则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当t为( )秒时,△CPQ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A.5B.C.4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90°,AD=12,BC=2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D向点D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CB向点B 运动.点P,Q同时出发,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随之停止,连接PQ,D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 )秒时,△PDQ≌△CQD.A.4B.6C.8D.12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3.已知:如图,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9.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BC-CA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再次回到点A时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运动状态分析图如下空缺处依次所填正确的是( )A.①1/s;②B.①3/s;②C.①3/s;②D.①3/s;②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4.(上接第3题)(2)当点P沿AB-BC-CA方向运动时,需要分_____种情况来考虑,时间段的划分为( )A.1;B.2;;C.3;;;D.3;;;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5.(上接第3,4题)(3)当P在BC上运动时,线段CP的长可用含t的式子表示为( )A.3tB.18-3tC.3t-9D.3t-18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6.(上接第3,4,5题)(4)当点P在CA上运动时,线段PC的长可用含t的式子表示为( )A.18-3tB.3t-18C.27-3tD.3t-9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7.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0,AD=75,BC=135.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段BA-AD-DC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向上作射线QK⊥BC,交折线段CD-DA-AB 于点E.点P,Q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运动终止时,线段BQ的长为( )A.105B.45C.35D.30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8.(上接第7题)(2)当点P落在射线QK上时,t的值为(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9.(上接第7,8题)(3)当点P运动到AD上时,若PQ∥DC,则t的值为( )A. B.25C. D.答案:A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动点问题。
四边形动点题
动点问题专练2、如图,已知长方形ABCO中,边AB=12,BC=6,以点O为原点,OA、OC所在直线为y轴和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若点A的坐标为(0,6),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______和______.(2)若在y轴上存在一点M,使△ACM的面积是长方形ABCO面积的,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3)若点P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CO方向移动(不超过点O),点Q从原点O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OA方向移动(不超过点A);P、Q两点同时出发,设移动时间为t秒,则:①AQ=______,CP=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在它们移动过程中,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4、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C=30°,AC=12cm,点E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D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A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6),过点D作DF⊥BC于点F.(1)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AE、AD的长;(2)如图①,在D、E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连接DE,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4)如图②,将△ADE沿DE翻折得到△A′DE,试问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EA′D为菱形?并判断此时点A是否在BC上?请说明理由.7如图1,等腰梯形ABCD,AD∥BC,AB=DC=AD=4cm.∠ABC=60°.(1)求梯形ABCD的面积;(2)过B作直线EF⊥BC于B(如图2),直线EF右点B开始,沿射线BC向右以1cm/s的速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EF⊥BC,设运动时间为t秒,梯形ABCD在直线EF左侧部分的面积为Scm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90°,AD=16cm,AB=4cm,BC=21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线段BC的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动点Q从点A出发,沿线段AD的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D运动,点P,Q分别从点B,A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点C时,点Q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DQ的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PQD面积等于12cm2?(3)是否存在点P,使△PQD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D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且恰好能始终保持连结两动点的直线PD⊥AC,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结PQ.点P,D,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两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QPD的面积为△ABC面积的?(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14、如图,已知在Rt△ABC中,∠ABC=90°,∠C=30°,AC=12cm,点E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点D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A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6),过点D作DF⊥BC于点F.(1)如图①,在D、E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2)连接DE,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3)如图②,将△ADE沿DE翻折得到△A′DE,试问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EA′D为菱形?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cm,AD=6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AD向终点D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B向终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当0<t<6时,判断四边形BQD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当0<t<6时,求四边形BQDP的面积S(cm2)与运动时间t(s)的函数关系;(3)四边形BQDP可能为菱形吗?若可能,请求出t的值;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4cm,BC=BD=10cm,点P由点B出发沿B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于点Q,连接PE、PF,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1)填空:PD=______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t为何值时,PE与PF的和最小?(3)在上述运动的过程中,以P、F、C、D、E为顶点的多边形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试说明理由.1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OABC的点O在坐标原点B(15,8),C(21,0),动点M从点A 沿A→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N从点C沿C→O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M,N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1)在t=3时,M点坐标______,N点坐标______;(2)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3)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说出理由.30、已知,矩形ABCD中,AB=4cm,BC=8cm,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D、BC于点E、F,垂足为O.(1)如图(1)连接AF、CE,判断四边形AF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再求AF的长;(2)如图(2)动点P、Q分别从A、E两点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5cm的速度沿A→F→B→A运动,点Q 以每秒→4cm沿E→C→D→E匀速运动一周,一点到达终点另一点也中止运动.若运动时间为t秒,当A、C、P、Q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31、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D=8,CD=4,∠D=60°,点P与点Q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上的动点,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运动到点D,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点B→点C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点P与点Q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CPQ的面积为S.(1)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2)t为何值时,将△CPQ以它的一边为轴翻折,翻折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所组成的四边形为菱形.32、如图,直角梯形OABC中,AB∥OC,O为坐标原点,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C在x轴正半轴上,点B坐标为(2,),∠BCO=60°,OH⊥BC于点H,动点P从点H出发,沿线段HO向点O运动,动点Q 从点O出发,沿线段OA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都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1)OH=______33、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点E在BC上,把△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OC边的点D处,点A、C的坐标分别为(8,0),(0,10)(1)直接写出B、D两点的坐标:B(______,)D(______,)(2)在线段AE上存在一点P使P到B的距离等于点P到OC的距离,这个相等的距离是______,并说明理由.(3)如图2:动点M,N同时从点O出发,点M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AD按O→A→D的路线运动,点N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DA按O→D→A的路线运动,当M,N相遇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M、N同时出发t秒时,△MON的面积是S,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自变量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3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2),点P是x轴上一动点,以线段AP为一边,在其一侧作等边三角形APQ.当点P运动到原点O处时,记Q的位置为B.(1)求点B的坐标;(2)当点P在x轴上运动(P不与O重合)时,求证:∠ABQ=90°;(3)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O、Q、B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50,AD=75,BC=135.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段BA-AD-DC 以每秒5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B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向上作射线QKIBC,交折线段CD-DA-AB于点E.点P、Q同时开始运动,当点P与点C重合时停止运动,点Q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当点P到达终点C时,求t的值,并指出此时BQ的长;(2)当点P运动到AD上时,t为何值能使PQ∥DC?(3)t为何值时,四点P、Q、C、E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顶点?(4)△PQE能为直角三角形时t的取值范围______.(直接写出结果)(注:备用图不够用可以另外画)41、直角梯形ABCD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D∥BC,∠DCB=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线段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P、Q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当点P运动到与点A重合时,点P 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2)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42、如图,在直梯形ABCD中,∠B=90°,AD∥BC,且AD=4cm,AB=6cm,DC=10cm.若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4cm的速度沿线段A、DC向C点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每秒5cm的速度沿CB向B点运动当Q点到达B点时,动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1)当t=______秒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2)当t=______秒时,PQ⊥DC.43、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这样的梯形称作直角梯形.在该梯形中AB=AD=10cm,BC=8cm.(1)求CD的长;(2)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B方向运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线段DC方向向点C运动.已知动点P、Q同时发,当点P运动到点B时,P、Q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①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为平行四边形.②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APQD为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44、如图,Rt△PQR中,∠PQR=90°,当PQ=RQ时,PR=.根据这个结论,解决下面问题:在梯形ABCD 中,∠B=45°,AD∥BC,AB=5,AD=4,BC=8,P是线段BC上一动点,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1)当BP=______47、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BC的中点,AD=5cm,BC=12cm,CD=4cm,∠C=45°,点P从B点出发,沿着BC方向以1cm/s运动,到达点C停止,设P运动了t秒(1)当t=______时,△ABP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2)当t=______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点P在B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如能,请求出t值;如不能请说明理由.48、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AB,AB∥CD,AB=15,AD=12,DC=10,动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D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CPQB为平行四边形?(2)如图2所示,若M点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且自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向右运动,若M与P、Q同时出发,连接PM,当t为何值时,△PQM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结果)5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1)求AC的长;(2)设M为AC上一动点,①当M运动至何处时,线段DM的长度最短,试在图1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线段DM,并求此时DM的长;②如图2,当点M运动至AC中点处时,另一动点N从点C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沿CB向点B运动,设点N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当t 为何值时,将矩形ABCD沿直线MN折叠,可使得点C恰与点A重合?52、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D=4,BC=6,CD=,点E在AB上,BE=4.(1)线段AB=______;(2)试判断△C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现有一动点P在线段EA上从点E开始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t>0).问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CDP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90°,AB=4,AD=3,动点M从D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DA向终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A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B向终点B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结束.过点N作NP⊥AB,交AC于点P,连接MP.过点P作PQ⊥AD交AD于点Q,且PQ=AN,AQ=PN.已知动点运动了x(0<x≤2)秒,且PN的长为.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当动点运动了秒时,MP=MA,则△MPA为等腰三角形.请问是否存在其它的x值使△MPA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x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4如图①,等腰梯形ABCD中,AB∥CD,AB=4,CD=10,∠C=60°.(1)求AD的长;(2)若动点P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向终点D运动(如图②),在P点运动的过程中,△ABP的面积变了吗?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若没有改变,那么△ABP的面积为______55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且AD=12cm,AB=8cm,DC=10cm,若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AD向点D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沿CB向B点运动,当P 点到达D点时,动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点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回答下列问题:(1)BC=______cm;(2)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成为平行四边形?(3)当t为多少时,四边形PQCD为等腰梯形?(4)是否存在t,使得△DQC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56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5,AD=6,DC=4,∠C=45°.动点M从B点出发沿线段B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动点N同时从C点出发沿C→D→A运动,在CD上的速度为每秒个单位长度,在DA上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是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BC的长.(2)当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3)试探究:t为何值时,△AB M为等腰三角形.5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90°,AB=BC=10,AD=16.动点P、Q分别从点D、B同时出发,动点P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在线段BC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C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A=______;(2)当t=______秒时,PQ∥AB;(3)设射线PQ与射线AB相交于点E,△AEP能否为等腰三角形?如果能,请求出t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动点专题
所谓“动点型问题”是指题设图形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动点 , 它们在线段、射线或弧线上运动的一
类开放性题目 .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动中求静 , 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
关键 : 动中求静 .
数学思想:分类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注重
对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能力的考查
从变换的角度和运动变化来研究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图像等图形,通过“对称、动点的运动”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来探索与发现图形性质及图形变化,在解题过程中渗透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
选择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在动点的运动过程中观察图形的变化情况,需要理解图形在不同位置的
情况,才能做好计算推理的过程。
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数学“动点”探究题的基本思路 , 这也是动态几何数学问题中最核心的数学本质。
二期课改后数学卷中的数学压轴性题正逐步转向数形结合、动态几何、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向发展.这些压轴题题型繁多、题意创新,目的是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
包括空间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从数学思想的层面上讲:( 1)运动观点;(2)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思想;(4)分类思想;(5)转化思想等.
1、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 4 厘米,长为 1 厘米的线段 MN 在△ ABC 的边 AB 上沿 AB 方向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向 B 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 M 与点 A 重合,点 N 到达点 B 时运动终止),
过点 M 、N 分别作 AB 边的垂线,与△ ABC 的其它边交于P、Q两点,线段 MN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1)、线段 MN 在运动的过程中, 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
(2 )线段 MN 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 的面积为S,运动的时间为t.求四边形 MNQP 的面
积 S 随运动时间 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C
Q
P
A M N B
2.梯形 ABCD中, AD∥BC,∠ B=90°, AD=24cm, AB=8cm,BC=26cm,动点 P 从点 A 开始,沿AD边,以 1 厘米 / 秒的速度向点 D运动;动点 Q从点 C开始,沿 CB边,以 3 厘米 / 秒的速度向 B 点运动。
已知 P、Q两点分别从 A、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假设
运动时间为 t 秒,问:
(1)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平行四边形
(2)在某个时刻,四边形PQCD可能是菱形吗为什么
(3)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直角梯形
(4)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D是等腰梯形
3. 如右图,在矩形ABCD中, AB=20cm,BC=4cm,点
P 从 A 开始沿折线 A— B— C—D 以 4cm/s 的速度运动,点 Q从
C 开始沿 CD边 1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点 P、Q分别从 A、 C 同
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点 D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
时间为 t(s)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APQD也为矩形
4.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 AB ∥ DC , AD = BC = 5cm , AB=12 cm, CD=6cm , 点 P 从 A 开始
沿 AB 边向 B 以每秒 3cm的速度移动,点Q从 C 开始沿 CD边向 D以每秒 1cm的速度移动,如果点 P、Q分别从 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
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证:当 t = 3
时,四边形APQD是平行四边形;2
(2)若△ DPQ是以 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t 的值。
Q
D C
A
B
P
5. 4. 如图所示,△ ABC中,点 O是 AC边上的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
A y P
y
MN 4 5 4 5 ABC B
C B
C Rt , AC 4cm, BC 5cm,点
D 在 BC 上,且以CD =3cm, P
D
N
x
C
OQ C AB
EDQ y(cm 2 ) y x x x
EDQ ABCD C 90 CD 6cm P,Q B P BA, AD, DC C Q BC C 1cm / s P A Q
C P,Q B t
s
BPQ y cm 2 t , y P ADAD
y t MN BA, AD M,N P BA DC
y t y t A(0,4 3) B x
y
y
∠ ABO 30 o PABAB
A P
A
3 t x M ,N △PMN AB △PMN t △ PMN M O t OB D OD Rt △ AOB
E C
(图 1)
(图 2)
1
斜边 AB 的中线 CD 把这张纸片剪成
AC 1 D 1 和 BC 2D 2
ODCE C AB △PMN ODCE S 0≤ t ≤ 2 S t S
M O N (图 3)
x O
2 B D B x 两个三角形(如图 2 所示) . 将纸片 AC 1 D 1 沿直线 D 2 B (AB )方向平移(点 A, D 1, D 2 , B 始终在同一直线上) ,
(图 1)
(图 2)
当点 D 1 于点 B 重合时, 停止平移 . 在平移过程中, C 1D 1 与 BC 2 交于点 E, AC 1 与 C 2D 2、 BC 2 分别交于点 F 、P. ( 1)当 AC 1D 1 平移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时,猜想图中的
D 1
E 与 D 2
F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 2)设平移距离 D 2D 1 为 x , AC 1 D 1 与 BC 2 D 2 重叠部分面积为 y ,请写出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 3)对于( 2)中的结论是否存在这样的
x 的值;使得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原
ABC 面积的 1
若不存在,请说
4
明理由 .
图 1
图2
图3
4. 如图所示,△ ABC 中,点 O 是 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 O 作直线 MN 如图,矩形 ABCD 中, AB=8,BC=4,将矩形沿 AC 折叠,点 D 落在点 D ’处,求重叠部分⊿ AFC 的面积 .
6. 如图所示,有四个动点 P 、 Q 、 E 、 F 分别从正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 AB 、BC 、CD 、 DA 以同样的速度向 B 、 C 、 D 、 A 各点移动。
( 1)试判断四边形 PQEF 是正方形并证明。
(2) 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
(3)四边形 PQEF的顶点位于何处时,
其面积最小,最大各是多少
7.已知在梯形 ABCD中, AD∥ BC, AB = DC,对角线 AC和 BD相交于点 O, E 是 BC边上一个动点( E 点不与 B、
C
两点重合),EF∥ BD交 AC于点 F, EG∥AC交 BD于点 G.
⑴求证:四边形EFOG的周长等于2 OB;
⑵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梯形ABCD中, AD∥ BC, AB= DC”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他条件不变,使得结论“四
2 OB”仍成立,并将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必证明.
边形EFOG的周长等
于
9、(山东青岛课改卷)如图①,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 EFG叠放在一起(点 A 与点 E 重合),已知 AC= 8cm, BC=6cm,∠ C= 90°, EG= 4cm,∠ EGF=90°, O 是△ EFG斜边上的中点.如图②,若整个△EFG从图①的位置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射线AB 方向平移,在△EFG 平移的同时,点
P 从△ EFG的顶点 G出发,以1cm/s 的速度在直角边GF上向点 F 运动,当点P 到达点 F 时,点 P 停止运动,△
2
与 G、 F 重合的情况).
( 1)当 x 为何值时, OP∥ AC
( 2)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OAHP面积与△ ABC面积的比为 13∶ 24 若存在,求出 x 的值;若不存在,说
明理由.
(参考数据: 1142= 12996, 1152=13225, 1162= 13456
或=,=,=)
10、已知:如图,△ ABC是边长 3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 P、Q 同时从 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 AB、 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 1cm/s ,当点 P 到达点 B 时, 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 s),解答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 PBQ是直角三角形
(2)设四边形 APQC的面积为 y( cm2),求 y 与 t 的
ABC面积的三分之二如果存在,求出相应的t 值;不存关系式;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四边形APQC的面积是△
在,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