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国防军事的军事打击
![国防军事的军事打击](https://img.taocdn.com/s3/m/9b87dba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3.png)
国防军事的军事打击国防军事是任何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的环境下,国家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军事打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来保护国家自身利益。
军事打击是指通过使用武器或军事力量,对其他国家或恐怖组织的领土、基础设施或军事部队进行打击,以达到自身的保护和利益最大化。
本文将探讨军事打击的相关问题,包括其原理、应用、影响和限制。
军事打击的原理军事打击的原理基于对敌人的打击和削弱。
这种打击可以是通过非常规战争、导弹攻击、轰炸或直接地面行动等方式进行的。
从理论上讲,军事打击的目标是削弱敌人的军事实力,并对其基础设施、人员和战略能力造成重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敌方的能力,如生产、运输、通信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受到打击后就可能被削弱或瘫痪,从而使其无法进行有效的军事行动。
军事打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造成战争,并对平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必须在必要的时候采取。
军事打击的应用军事打击是国防军事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它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大量地面部队的情况下进行,使国家无需直接开战即可保持对某些敌人或潜在敌人的打击能力。
特别是在面临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等各种威胁时,军事打击是一种必要的手段,可以削弱和打击这些危险组织。
当然,军事打击的效果和真正的战争一样,因此必须谨慎使用。
如果选错了打击目标或方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刺激敌对国家,造成国际局势的不稳定和简化恐怖组织活动的招募。
军事打击的影响军事打击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攻击时使用的武器和策略,以及攻击目标的选定和位置。
这些因素可能对平民造成重大损失,也可能会引起国内和外交方面的强烈反弹。
果然,军事打击过程中的战争行动和许多其他因素已经对国家造成了重大影响,且影响范围往往超过了攻击自身的界限。
例如,美国对伊拉克实行的“震荡与惊恐”战争就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反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恐怖主义的活动。
军事打击的限制虽然军事打击是一种可以有效应用的工具,但它也有一些限制。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7d7f01bf18583d0496459ef.png)
第一章绪论【战争】国家或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使用武装力量进行的大规模激烈交战的军事斗争。
是解决国家、政治集团、阶级、民族、宗教之问矛盾冲突的最高形式。
【军事】一切与战争、国防、军队直接相关的事项。
包括准备战争、实施战争、遏制战争,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等。
【军事理论】关于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
产生于军事实践,又指导军事实践,并受军事实践检验。
【军事思想】①关于军事领域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
②研究军事思想形成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实践性(3)继承性(4)创造性(5)时代性军事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植根于军事实践二、随着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三、受阶级政治和哲学观念的制约四、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性第二章中外古、近代军事理论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六韬、黄石公三略、司马法、李卫公问对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将领要求:智信仁勇严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外国近代: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权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米尼《战争艺术概论》孙子兵法思想精华:(一)揭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二)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战争认识方法(三)提出了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核心的一系列作战原则先胜而后求战致人而不致于人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四)反映了战争问题上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战争论的思想精华:(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理论应该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三)防御不应是单纯的据守,应有进攻和反攻(四)要善于运用民众战争(五)集中兵力,速战速决,消灭敌人军队第三章现代外国军事理论美国战略理论:(一)杜鲁门遏制战略(二)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三)肯&约灵活反应战略(四)尼&福&卡现实威慑战略(五)里根新灵活反应战略(六)布什地区防务战略(七)克林顿灵活与选择参与(八)克林顿营造反应准备(九)小布什两个有效俄罗斯战略理论:斯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郝火箭核战略;勃全球进攻;戈合理够用;叶&普现实遏制日本战略理论:(一)缔结巩固军事同盟(二)以周边国家为现实或潜在的作战对象,实施全方位防御(三)从“被动防御”向“积极主动”转变(四)战略原则由“联合防卫”转向“联手”(五)当前日本战略理论的发展印度战略理论:地区威慑第四章马恩列斯军事理论马恩军事理论的创立及标志:《反杜林论》暴力论战争根源:私有制根本动因:经济利益的尖锐冲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知识
![军事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48ca23aaea998fcc220e90.png)
复制代码阵地编成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luohongencode("阵地编成,是防御战斗中各种阵地的组合,是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把各阵地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抗击敌人的进攻。18世纪,火枪、火炮大量用于战场后,防御阵地通常由一线式的堑壕和炮兵阵地编成。19世纪后,防御阵地由交通壕连接的几道堑壕和配置在纵深的炮兵阵地及预备队的阵地编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机枪、坦克等武器装备的使用,军队的突击力有了明显提高,阵地编成出现了由二至三道阵地组成的防御地带以及斜切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大纵深的战略防线,形成多地带、大纵深的阵地编成,每道防御地带由二至三道阵地构成,建立了以支撑点为主的防御阵地,并增加了警戒阵地、中间阵地和反空降阵地等。阵地编成,通常根据上级企图、任务、敌情、地形、战斗能力和战斗部署等情况确定。必须善于利用地形,合理地选择各阵地的位置;各阵地能互为依托,相互支援;便于纵深梯次、疏散隐蔽地配置兵力兵器,便于观察、发扬火力和实施机动,利于割裂敌战斗队形,抗击敌坦克的突击和战术空降;便于抗击敌多波次的冲击和阻止敌人迂回包围;便于减少敌核、化学武器和地、空火力的杀伤,便于实施反冲击、反突击等。各级的阵地编成不尽相同,如连的防御阵地由各排支撑点和火器发射阵地编成;师的防御阵地,通常由第一阵地、第二阵地、第三阵地、斜切阵地、反坦克阵地、炮兵群阵地、防空兵阵地、反空降阵地、指挥所、诸预备队以及后方配置地域等编成。现代条件下,阵地编成更趋于大纵深和多样化。执行防御战略的国家,通常在预定作战区域,特别是主要作战方向上,建设水备设防工程体系;在主要防御地带、阵地上构筑钢筋混凝士式地下工事和坑道式工事,形成堡垒式的阵地体系。这对增强作战部队的防护力、生存能力、作战能力和防御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
![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9dd91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f.png)
军事理论的基本内容
军事理论课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综合训练等。
军事理论讲的主要是有关军队和战争的概念、范畴、原理、原则等的体系。
科学的军事理论是军事活动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来源于军事实践,经理论概括后给军事实践以指导,并在不断接受军事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丰富和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着重研究探讨的军事理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现代高新技术条
件下作战的新规律新特点。
军事
![军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3211e15ef7ba0d4a733baa.png)
军事第一章国防1、国防的基本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外交、科技等方面的军事活动。
2、国防有哪些要素构成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军事3、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4、现代国防的特征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现代国防既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际行为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5、国防的职能保卫祖国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第三章国防建设1、我国武装力量的组成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2、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陆军海军现役部队空军第二炮兵(兵种)预备部队3、我国武装力量的职责和任务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五章军事思想概述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我国古代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
2、《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重战、慎战、备战”的备战思想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文武兼备、恩威并施的治军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3、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著名论断,比较系统地探讨了战争的目的、战争的本质、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军队建设、战争艺术、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关系、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集中兵力和积极防御的思想等。
4、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第六章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人民战争的属性正义性、组织性、群众性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5、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性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宗旨和任务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我军执行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三大任务第十章战略环境概述1、战略、战略环境的含义战略: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战略环境: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
![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https://img.taocdn.com/s3/m/fb8701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90.png)
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军事装备对一支军队,一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
在世界各国军事武器装备排行榜中,哪些武器是最强大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榜情况吧!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榜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10、三叉戟Ⅱ导弹三叉戟Ⅱ型导弹(UGM-133 Trident-II,或称Trident D5)是美国海军第三代潜地弹道导弹,系美国海军最重要的海基核威慑力量,或称三叉戟D5导弹。
1984年开始工程研制。
三叉戟Ⅱ型导弹 1987年1月在陆基平台上进行首次三叉戟Ⅱ导弹飞行试验,1989年进行潜射试验。
“三叉戟II”D5型导弹首次与1990年参与部署,目前该型导弹被部署在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潜艇以及英国海军的“先锋”级潜艇上。
这种三段式,采用固体推进器的惯性制导弹道导弹的飞行距离为4000海里,并能够携带“多目标弹头重返大气层载具”。
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9、P-8A反潜巡逻机P-8A反潜机是美国波音公司为美海军研制的最新一代多用途反潜飞机,是为美国海军生产的6架初始小批量试生产P-8A飞机中的第一架。
由波音737客机改进而来。
首架波音P-8A飞机已开始生产,自2013年开始,P-8将代替海军主要装备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P-3C“奥利安”。
就反潜作战而言,P-8最主要的武器为MK54反潜鱼雷。
该鱼雷代表了轻型空投反潜鱼雷的最高技术水平。
P8A是美军为替代已老化的P3反潜机而研制的一款新型反潜巡逻机。
该机型搭载2台喷气式发动机,最大航程约为2200公里,时速约为900公里。
同时,P8A搭载有高性能电脑系统,与P3反潜机相比,可对潜艇实施更广域的探知。
十大最强军事装备排行8、V-22鱼鹰运输机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是由美国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一款倾转旋翼机,也是一款中型运输机。
倾转旋翼机具备直升机的能垂直升降能力及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较高速、航程较远及耗油量较低的优点。
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是在类似固定翼飞机机翼的两翼尖处,各装一套可在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之间转动的旋翼倾转系统组件,当飞机垂直起飞和着陆时,旋翼轴垂直于地面,呈横列式直升机飞行状态,并可在空中悬停、前后飞行和侧飞;在倾转旋翼机起飞达到一定速度后,旋翼轴可向前倾转90°角,呈水平状态,旋翼当作拉力螺旋桨使用,此时倾转旋翼机能像固定翼飞机那样以较高的速度作远程飞行。
军事理论ppt课件
![军事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9090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5.png)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与实践
总结词
反恐维稳行动的策略和实践
详细描述
反恐维稳行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军队应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情报侦察、精确打击、联合执 法等,以有效打击恐怖主义活动。同时,军队应加强与公安、武警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反恐维稳行动 的整体效能。
抢险救灾行动的组织与实施
智能化战争的特点
智能化战争是在信息化战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 武器的普及,智能化战争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智能性。
应对策略
针对信息化战争和智能化战争的特点,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获取、传输和 处理能力;同时加强智能化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作战效能和应对能力。此外,各 国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安全挑战和威胁。
06
军事理论前沿问题与 发展趋势
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与未来战争的特点
总结词
现代战争形态正经历深刻演变,未来战争将呈现新的特点。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从传统的平台中心战向网 络中心战转变,强调信息主导、快速决策和精确打击。未来 战争将更加注重隐形、快速、远程和高度机动化,同时非对 称作战和混合战争也将成为重要特点。
兵战术和航空兵战术等。
军事战术的特点
针对性、灵活性、保密性和风险 性。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和运用
1 2 3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战略指导战术,战术服从战略。战略是宏观的、 全局的指导,战术是具体的、局部的实施。
战略与战术的运用
在战争中,应根据战略需要制定具体的战术,同 时也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以实现战略 目标。
军事战略的层次
包括国家战略、国防战略、军种战 略和战场战略等不同层次。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c050fa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9.png)
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国防动员按规模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概括。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
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产生于战争实践,并随着战争实践的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和情况,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及基本态势。
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军事渗透、颠覆甚至入侵等情况。
(是制定国防战略的依据)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精确制导技术:是指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利用目标的特征信号,发现、识别和跟踪目标,并将武器直接引导至目标实施有效打击的技术。
隐身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军事资料
![军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d7350879563c1ec5da716a.png)
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
十一、现代战略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指军事统帅“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包括对战争准备的筹划和指导,既指导战争力量的使用,又指导战争力量的建设,是对既定战争的准备与实施方略。是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层次性的概念;是研究未来战争的知道规律,正确判断战争爆发及其发展概貌和特点,确定战略总方针,拟定战争计划和实施的原则;是规定战略展开和战争初期作战的指导原则以及全部武装力量的战略使用方法。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
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1.战场空间呈现多维化(1)陆地,海洋,空中仍将是信息化战争的主战场(2)太空战场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的第四维有形战场(3)无形的电子信息对抗充斥于有形战场空间。
2.作战力量形成一体化(1)信息化战争是一体化联合作战(2)作战力量一体化依赖横向一体化技术(3)作战力量由“以平台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转变。
军事
![军事](https://img.taocdn.com/s3/m/7447558c6529647d27285257.png)
1 军事思想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的( 认识论)和( 方法论)以及战争的指导、军队的建设、战略战术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
认识论方法论战争观世界观1.1 军事思想居军事学的首要地位,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领导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指导作用1.1 从地域和民族区分,军事思想可分为( 中国军事思想)、( 外国军事思想)。
汉族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少数民族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1.1 从形成发展的时代区分,军事思想分为( 古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
古代军事思想封建军事思想当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1.1 军事思想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战争。
战争实践是军事思想产生的( 源泉)和( 发展)的动力。
产生源泉发展推进1.1 《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孙子》《吴子》《孙膑兵法》《虎铃经》1.1 "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出现了( 飞机),( 坦克) 、自动步枪乃至原子武器。
"机关枪无烟火药飞机坦克1.1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一战,二战时期,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提高,当时提出的战略理论,有(空中战争论)、“总体战”、“机械化战争论”、( 闪击战) 等等。
空中战争论速战论闪击战包围歼灭战理论1.1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 革命)和( 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
斗争胜利革命解放1.1 军事思想,根据阶级性质可分为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 资产阶级军事思想) 和(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农民阶级军事思想工人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1.1 最早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军事问题,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理论的是( 马克思)和(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1.1 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十月革命的斗争中,( 列宁)和( 斯大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学说,做出了巨大贡献。
[整理版]军事实际基础常识
![[整理版]军事实际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1b2d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4.png)
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含义: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保证②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③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④多层次的目标体系⑤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紧密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综合国力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国防实力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经典军事思想
![经典军事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2c2221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2.png)
经典军事思想经典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人类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积累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它概括了军事战争的规律,是指导军队打赢战争的科学理论。
我国历代军事思想家,如孙子、吴起、韩非子、司马光、李纲、李靖、岳飞、聂耳、林彪等,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军事思想,为我军、为世界军事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孙子兵法是我国军事思想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关于战争的著作,被誉为“兵家圣典”。
孙子兵法强调了政治、军事、外交三者的关系,提出了重视政治素质和军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观点,指出军队的智慧应该强大于敌人的武力,强调兵不厌诈,提出“奇正相生”,“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等战略和战术原则,体现了古代军事文化的特色和精髓。
如孙子兵法中常被引用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天时地利,人和不可缺”等军事原则,至今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战略、经营管理、决策规划等方面。
在我国历史上,吴起是军事智囊之一,他的《兵书》总结了很多实战经验,被国家视为军事圣书之一。
吴起的兵书提出“谋攻备战、顺防出奇、力战巧取、竭诚精忠”等战术原则。
他认为首先要求一个军队具备的是精神素质,这是打赢战争的根本。
其次,吴起还强调了战争中谋略的重要性,他认为谋略是取胜的关键,战略应该因地制宜,决策前后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军事行动应该保密,诱敌于鼓热而攻其不备。
吴起的军事思想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对汉代、唐代军事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军事发展、军事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孙武和吴起都是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体系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是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以无形制有形”和“谋攻备战、力战巧取”的原则为基础,都是关注战略、战术和政治组织问题的。
这为我国军事文化健康、科学、富于创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除此以外,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军事思想家,如韩非子强调的“人民的反抗是战争的趋势”、“用道德来战胜敌人”等思想;聂耳提出的“爱国即是创造”思想;林彪强调了“深入敌后、全副武装”等人民战争的原则等。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39accc60c22590102029d9a.png)
军事理论复习第一章1.什么是国防?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一)国防的主体:国家(二)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三)国防的手段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
它具有威慑性、有效性、最后的手段。
2、政治:政治手段指的是“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
3、经济:经济是国防的基础4、外交:军事外交(四)国防的对象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2、国防要制止“武装颠覆”3. 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方面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 国防法规的特点有哪些?(1)鲜明的阶级性(2)很高的权威性(3)较强的从属性(4)一定程度的保密性5. 我国兵役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一、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必须服兵役,带有强制性,称为义务兵役制、征兵制等。
二、本人自愿从军,以军旅为职业,称为志愿兵役制、募兵制、雇佣兵制等。
《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自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有哪些成就?(一)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二)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三)建立了较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四)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防动员体制(五)进一步完善了国防法规7. 国防动员包含哪些内容?(一)武装力量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运输动员(五)国防教育8. 开展国防教育具有什么意义?9. 试述我国国防政策的内容?(一)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二)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五)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六)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第二章1. 如何理解军事思想的含义、特点和作用?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国防军事的军事文化
![国防军事的军事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cd59cb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1.png)
国防军事的军事文化随着国防军事的发展,军事文化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军事文化不只是一种文化传统,它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和一个军队的军事素质和军事实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国防军事的军事文化,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军事文化的定义军事文化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军队诗歌、军队歌曲、军事节日、军事习俗、军事故事、军事体育、军事艺术和军事科技等方面。
它既是一种文化传统,又代表了军队的军事素质和军事实力。
军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强大。
在国防军事中,不仅需要一支高度训练有素的军队,还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即军事文化。
二、军事文化的意义1. 警示教育军事文化有着警示教育的作用,能够加强军事人员的爱国主义和责任感。
通过深入挖掘军队历史中的优秀传统,突出典型事迹的典范意义,激发军事人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把个人利益融入到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中。
2. 培养士气军事文化也能够培养军队的士气。
在军事文化中,不仅包括历史、传统、英雄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对军人的精神、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要求。
这样的文化氛围能够使军人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培养和强化应对任何困难和风险的意志和信念。
3. 提升军事实力军事文化也是提升军事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强化军事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军事训练和各项技术革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以此达到提高国家安全和军队能力的目标。
三、国防军事的军事文化是国家安全和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在宣传、教育和军队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1. 历史和传统军队历史和传统记录着一代代军人的光荣事迹和传奇人物,是军事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例如,中国古代的“司马法兵书”和“孙子兵法”等,都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在今天的军事文化建设中,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研究,弘扬烈士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推陈出新,创新创造出一批富有现代特点的军事文化成果。
2. 军事精神和道德军事精神是军事人员在军事环境中所拥有的一种特殊思想状态和体验。
军事国防知识点总结大全
![军事国防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27c23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6.png)
军事国防知识点总结大全军事国防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军事国防基本概述1.军事国防的定义和作用:军事国防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维护国家主权、确保国家安全、保卫国土完整和国家利益而实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和政策。
其主要作用是保卫国家领土、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国家利益。
2.国家军力构成: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特种部队等。
各个军种在军力构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和担任不同的任务。
3.军事国防的原则:军事国防的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政治性原则、军事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合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等。
4.军事力量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员、武器装备、战备设施、军事训练、军队组织等。
5.军事国防的发展趋势:军事国防的发展不断受到科技进步和国际形势的影响,未来军事国防的发展趋势包括信息化战争、技术化战争、联合作战、非对称战争等。
二、军事战略与战术1.军事战略的含义和作用:军事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军事目标而确定的全局性和长期性军事行动方针和计划。
其作用是指导军事行动,确保实现军事目标。
2.军事战略的基本要素:包括决心、目标、任务、手段、条件等。
3.军事战略的分类:根据军事战略所涉及的对象和范围,可以分为战略进攻、战略防御和战略运动三种类型。
4.军事战术的定义和作用:军事战术是指为实现军事战略目标,根据具体战斗环境所制定的具体、实际的作战方法和战斗手段。
5.军事战术的分类:根据战术应用的范围和实施的形式,军事战术可以分为战术进攻、战术防御、战术包围和战术突击等。
三、军事装备与武器1.军事装备与武器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冷兵器到现代的高科技武器,军事装备与武器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
2.常见武器装备介绍:包括步枪、机枪、坦克、飞机、舰艇、导弹等不同类别的武器装备。
3.军事装备的特点和作用:不同的军事装备有各自的特点,如射程远、火力强、机动性高等。
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军队作战能力、发挥威慑作用和实现作战目标。
4.军事装备的维护和管理:为确保军事装备的正常运转和战斗力的保持,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保养、检修、更新等。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b49c12b7375a417866f8f80.png)
军事理论前言1.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知识军训军理---中国国防发展战略需要,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要(公民法定义务)3.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理想,道德,文化,纪律)CHAPTER 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一.产生形成发展1.产生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2.文献:《军志》,《军政》两部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西周)3.军事指导思想:天命观4.成熟时期:春秋战国5.成熟标志:《孙子》五书《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6.丰富发展:秦汉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战争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制胜观宋:武经总要—first应用科技思想明:武备志—最大巨著二.《孙子兵法》(重点)1.《计》(领衔)5个战略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2. 《作战》:兵贵胜,不贵久3. 《谋攻》“全胜”:“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军事规律)4《虚实》:用兵原则“致人而不致于人”。
6.《军争》:主动权。
军争基本原则“以迂为直”“以患为利”7.《行军》:治军原则“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的战争观战争观----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1.战争的起源和根源起源:私有制真正根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1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从归属于政治2是为了到达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3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本质和目的: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三.战争方法论1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2着眼特点,着眼发展3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4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三.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1人民军队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军事理论要点
![军事理论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ad863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b.png)
军事理论要点军事理论第一章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目前世界是上的主要国防类型——扩张型、自卫型(我国)、联盟型、中立型。
具体:侵略扩张型---奉行侵略扩张的霸权主义政策;自卫防御型---以防止外敌侵略为目的;互动联盟型---以联盟的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自主中立型---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
3、国防的基本要素:(1)国防的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防活动的实施者(2)国防的目的要素--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的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3)国防的手段要素--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4)国防的对象要素--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4、中国古代的国防工程:万里长城、城池、京杭大运河5、近代国防战争:(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1884-1885)中法战争(签订了《中法新约》);(1895年)中日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
6、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一、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国防法规;(《国防法》、《兵役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军官服役条例》、《军官军衔条例》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二、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颁布的国防法规;(《军人优恤优抚条例》、《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是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征兵工作条例》、《警官警衔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制定颁布的);三、是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大军区制定颁布的法规;如(《应征公民体格条件》、《交通战备科研管理暂行规定》、陆军颁布的《战斗条例》、海军颁布的《舰艇条例》、空军颁布的《飞行条例》);四、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和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如《关于加强人武部建设意见》、《征兵工作若干规定》、《国防教育条例》)。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4663551eb91a37f1115c38.png)
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2.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3.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5.高技术战争:指大量运用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1.国防按性质和建设目标可以分为扩张型国防,中立型国防,(联盟型国防)和自卫型国防。
2.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权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防的根本目的3.国防的基本功能有威慑功能,(实战功能)和增值功能。
4.(李登辉)公开提出“两国论”,妄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
6.以(信息)的利用为中心的电子战手段,已成为贯穿于战争全过程并覆盖整个战场并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高技术战争特点有哪些?战争中使用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战争;作战时间短、危害时间长;城市局部遭袭,但居民受到的危害却很广泛。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3.中国国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
;制止分裂,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理论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强大的思想武器。
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
![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c5c6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a.png)
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军事历史知识,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及著名军事家、战例、理论著作等,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
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
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冈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
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
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军事历史的主要知识二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新三民主义5、中共党史军史上三大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9、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使我党总结出最突出的教训是?在敌人力量集中的城市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1、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2、标志着“蒋家王朝”在大陆通知最后终结的事件是?大西南战役13、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大陆的时间是?1951年10月14、我军建设的首要前提是什么?三大任务15、什么是我军无产阶级性质的最高体现?热爱人民16、什么是我军一切行动的准则和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条件?以群众为基础19、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或条件是什么?力量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条件和手段,是战略的物质基础20、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是什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21、在国家实力的构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22、国防动员的原则和方针是什么?原则:书上方针: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23、什么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建军之魂,胜利之旗?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4、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什么?民族精神25、根据《国防法》规定,我国公民、组织承担的国防义务有哪些?2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的国际文件,中国政府代表参加签字的有哪些?开罗宣言联合国家宣言27、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性文件有哪些?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28、涉及中国主权权问题的国际条约有哪些?30、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是什么?信息优势32、什么是国防观念?是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危和民族兴衰的重要精神因素。
国防观念包括哪些内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居安思危、爱军习武。
保卫祖国,勇敢奋战。
其核心是什么?33、增强国防观念,主要增强哪三种意识?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国防观念?(1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2 )居安思危的观念。
(3 )爱军习武的观念。
牢固的国防观念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全国人民必备的素质。
它不仅是保卫国家利益的思想基础,而且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军事上能转化为战斗力,在经济上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总体上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潜力,捍卫和发展国家、民族的利益。
因此,增强国防观念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
34、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什么?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35、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特征是什么?后发制人,充分准备,攻防结合,持久取胜”37、军队的价值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于赢得和平38、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加强部队的教育训练39、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理论根据是什么?40、邓小平同志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42、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请问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有无管辖权?4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44、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是什么?45、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根本原则是什么?46、我军团结奋斗的政治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是什么?47、何谓海洋权益?主权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力和利益,主要包括:①领海主权②毗连区、经济专属区、大陆架等的经济主权和管辖权③在别国领海外的自由航行权、飞越权④在别国领海内的无害通过权48、指导我国国防斗争的行动纲领是什么?49、什么是军队进步的灵魂,是我军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要求?50、什么是军队革命化建设的核心,是我军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51、军歌是我国性质、宗旨、精神的体现。
军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吗?是52、中国国防政策的特点有哪些?(政治性,人民性,防御性和自主性的特点)53、构成现代作战能力量的大三要素是什么?54、影响国家安全的国际因素是复杂多变的,但是对国家安全环境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什么因素?55、确定军队数量的主要依据有哪些?人口经济、科技水平、军队使命、威胁程度判断56、国家安全利益的最低要求是什么?生存与发展p157、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58、何谓主权、领土、领海、领空、大陆架、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国土概念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错误)?国士的概念是指(C )A、一个国家的大陆和岛屿B、一个主权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C、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领土60、中国核政策的要素包括哪些?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发展有限的核报复打击能力;反对在国家领土外部署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62、战略着眼于宏观长远,在力量对抗中侧重于以力攻心,获得全局性胜利;战术着眼于微观和眼前,在力量对抗中侧重于以力克力,获得局部性胜利。
这句话对吗?63、“国富者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等此语出自?“国富者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此语出自《管子-治国》"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此语出自我国战国兵书《司马法-仁本》篇“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此语出自《左传》65、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什么?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66、中华文明赋予其战略的灵魂就是什么?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67、中国古代战略文化基于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朴素唯物论,辩证思想)69、使我军保持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条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性质,党的领导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7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c )A、有利于维护国民党统治B、中共努力维护统一战线C、中日民族矛盾占主要地位73、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持续不断地掀起革命运动,其中有三次高潮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75、根据国际法获取领土的主要方式有几种?先占、征服、添附、时效、有效管理76、我国在南沙群岛和钓鱼岛主权问题上的法理依据是什么?大陆架原则;最早发现最早管辖(先占)77、我军的优良传统的精髓是什么?我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道德传统。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B )A、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是革命军人道德的精髓B、爱军习武是革命军人的基本道德义务C、贞守革命气节是我军道德的最高原则78、我军建设总体要求是什么?? 减少数量、提高质量,通过科技强军实现两个转变,即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52、何谓枪械、火炮?火炮又是如何分类的?枪:口径在20毫米以下,利用火药气体压力发射弹头的武器,主要用于射击暴露的目标。
B12 火炮: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火器。
加农炮:身管长,初速大,弹道低伸的火炮,身管长是口径的40倍以上、初速大于7 00米/秒,射角在45°以下。
主要射击垂直目标、装甲目标和远距离目标。
榴弹炮:身管短,初速小,弹道弯曲的火炮,身管长为口径的20-30倍,初速小于65 0米/秒,射角在45°以上。
用于压制,歼灭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坏工程设施。
火箭炮:发射火箭弹的火炮,多为多管式。
主要射击大面积目标。
迫击炮:主要行高射界射击的曲射炮。
无后座力炮:发射时炮尾向后喷火产生反作用力,使炮力不后座。
滑膛炮:身管内无膛线的火炮,其炮弹利用尾翼隐定行方向。
自行炮:车炮结合、能自行运动的火炮。
82、何谓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83、何谓航空母舰?84、线膛炮与滑膛炮有何特点?线膛炮管中有膛线,凸起的叫阳线,凹的叫阴线,而滑膛炮管内壁是光滑的,线膛与滑膛各有优缺点,线膛的优点是使弹丸高速旋转,增加稳定性从而保证射击精度,而滑膛构造简单,初速大,所以现代的坦克炮已经炮兵反坦克炮绝大多数是采用的滑膛炮,而且可以发射炮射导弹。
线膛的缺点是但发射一定数量的炮弹后膛线就会磨损不宜维修,而且造价高昂。
85、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在我国近代、现代历史中所发生的重要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86、激光的特点在军事领域有哪些应用?激光测距;激光制导;激光通信;激光武器87、何谓纳米技术?是指0.1—100nm的尺度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分子的内在运行规律和特性的崭新技术。
88、电子对抗的基本依据是什么?p17289、截收是获取情报的基础。
为截收敌方无线电信号,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是?p17990、提高通信设备抗干扰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什么?采用扩频技术91、什么是推动军事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科学技术92、视野中客观存在的景物不被肉眼感知的实质性原因是什么?p13993、电子对抗的范围,在领域上包括哪些内容?p17294、军事威慑的三个要素是什么?95、何谓多光谱照相,用其侦察有何特点?一种光学成像式遥感器。
将目标光波波长分割成若干波段,分别将各个波段的影像同时拍摄下来的一种专用照相机;能识别伪装96、何谓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称为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97、在无线电通信对抗中,压制性干扰的必备条件有哪些?p18198、火箭为什么要分级?火箭级数越多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大99、为什么通信卫星大多采用地球同步轨道?100、为什么侦察照相卫星大多采用太阳同步轨道?时太阳视线与卫星轨道平面的夹角不变,当卫星每次飞越某地上空时,太阳都是从同一角度照射该地,太阳同步轨道亦即,卫星每次都在同一当地时间经过该地,这对照相侦察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都很有利,因为每次对某地拍摄的照片都是在同一照度下取得的,通过对比,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101、我国古代你军事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体现了我国传统的谋略思维方法——讲究战略战术,贯穿谋略制胜原则114、实现“全胜”和“破胜”的方法是什么?p76123、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是什么?文家市决议125、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确定党的工作方针是?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127、国共十年对峙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中国国情和当时形势128、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包括?(1)土地革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2)武装斗争(中国革命的基本形式)(3)根据地建设(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131、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战略术的精髓是什么?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13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线是什么?标志毛泽东军事思想全面成熟及科学体系建立的著作有哪些?p82133、何谓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核心?为人民服务135、毛泽东军事谋略的运城方法有哪几个方面?——知己知彼,趋利避害——着眼特点和法则——科学预测,审时度势——关照全局,把握关节141、邓小平军事理论的精髓是什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现代化的世界潮流出发,提出军队建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