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
大题 1.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2.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3.红斑狼疮诊断标准4.软下疳,硬下疳,扁平湿疣鉴别诊断5.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大题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一)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应根据皮肤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等进行选择,如细菌性皮肤病宜选抗菌药物,真菌性皮肤病选抗真菌药物,等。
(二)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应根据皮肤病的皮损特点进行选择,原则为:1.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沙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则用湖剂;2.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湖剂或油剂,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湖剂;3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等;4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乳剂(三)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应当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性别,既往用药反应等向患者详细解释使用方法,时间,部位,次数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1.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书上没有找到)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主要区别如下:(1)病原体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症状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是自尿道口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以急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且淋病淋球菌检查为阳性,而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球菌检查为阴(3)治疗方法不同。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治疗药物以四环素类、红霉素药物为主;而淋病的治疗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
综上可知,在今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一定不要混淆。
2.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154页)1.蝶形红斑,2.盘状红斑,3.光敏感4、口腔溃疡,5.关节炎,6.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7.肾病表现:尿蛋白〉0.5g/d或有细胞管型。
8.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症状。
9.血液病变:溶血性贫血,白细胞〈4000/μl,淋巴细胞〈1500/μl或血小板〈100000/μl。
皮肤性病学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相连接。
皮肤中除各种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 m2,新生儿约为0.21 m2,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 mm。
一、表皮( epidermis)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索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一)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其特征为在分化过程中可产生角蛋白。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结构如桥粒和半桥粒。
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将其分为五层,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表皮交界线垂直。
基底层细胞底部借半桥粒与基底膜带相附着。
2.棘层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细胞轮廓渐趋扁平,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形成桥粒。
3.颗粒层位于棘层上方,由多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皮面平行。
细胞核和细胞器溶解,胞质中可见大量形态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
4.透明层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问,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层较扁平细胞构成。
5.角质层值于表皮最上层,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由张力细丝与均质状物质结合而形成的角蛋白。
角质层上部细胞间桥粒消失或形成残体,故易于脱落。
(二)黑索细胞位于基底层,一个黑索细胞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保护真皮和深部组织。
(三)朗格汉斯细胞多位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有多种表面抗体。
(四)梅克尔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细胞之间。
(五)角质形成细胞间及其与真皮间的连接。
1.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
一、需要掌握的概念
吉—海反应、皮肤划痕试验、AIDS、交叉过敏、表皮通过时间、角化不良、同形反应
二、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我国目前流行的八种性病名称。
2. 急性接触性皮炎和急性湿疹的区别。
3. 银屑病患者避免外用刺激性较强药物的情况。
4.重症急性荨麻疹伴休克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救治方法。
5.1997年修订的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标准。
6.梅毒的传播途径。
7.头癣的治疗方法。
三、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重症药疹的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皮肤性病学重点总结考试必过版
课后练习题一、填空题1、原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类疱疹性龈口炎、新生纯疱疹、疱疹性湿疹、接种性疱疹、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特性。
3、根据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可将病毒性皮肤病分为新生物型(如各种疣)、疱疹型(如单纯疱疹)、红斑发疹型(如麻疹)三型。
一、名词解释1、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英文缩写ZAP,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统称ZAP。
2、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英文缩写PHN,带状疱疹在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3、Ramsa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病毒侵入面神经导致其运动和感觉神经受损,发生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症。
是带状疱疹常见并发症。
三、简答题1.试述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特点答:1、好发于口周、鼻周、外阴,也可见于口腔黏膜等部位。
2、早期局部自觉灼热,随后出现红斑,簇状小丘疹和水疱,可相互融合,数天后水疱破溃形成糜烂、结痂继而愈合。
3、病程1~2周。
2.试述带状疱疹的诊断依据及治疗要点答:一、诊断依据:1、典型临床表现: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处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5天,亦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颅神经、腰骶神经支配区域。
患处常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炮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正常。
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
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但也有例外。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较为剧烈。
2、特殊表现: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可出现Ramsay-Hunt 综合征)、播散性带状疱疹、并发HIV感染。
二、治疗要点:1、系统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治疗,镇静止痛,糖皮质激素。
2、外用药治疗。
外用药以干燥、消炎为主。
眼部用药需请眼科医生协同处理。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层★表皮在组织学上发球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分别为:基低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真皮:由浅到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由纤维(主)、基质和细胞成分构成。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物质性损伤防护、化学刺激、微生物防防御、防止营养物质丢失)、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糖代、蛋白质代、脂类代、水和电角质代)、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损:皮肤性病临床表现的体征称皮肤损害,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和囊肿;继发性皮损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和苔藓样变。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为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鳞屑的大小、厚薄、形态不一,可呈糠秕状(花斑糠疹)、蛎壳状(银屑病)或大片状(剥脱性皮炎)。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出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糜烂:表皮或粘膜的浅表性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糜烂的基底达表皮下层或真皮乳头层。
愈合快,愈后不留疤痕▲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
愈合后有瘢痕▲浸渍:角质层吸收水份过多、致松软变白,起皱,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好发皮肤皱褶部位▲裂隙:皮肤线形裂口,可深达真皮面有瘙痒或出血;好发于掌跖、指趾及口角;原因:炎症、角质层增厚或干燥▲瘢痕:真皮或深部组损伤或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
皮肤性病学期末考试重点
皮肤性病学复习材料名词解释:1、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2、挪威疥:又称角化型疥疮,发生于身体虚弱、感觉神经病变、麻风和艾滋病患者,表现为大量结痂、脱屑,有时呈红皮病样外观或疣状斑块,脱痂中有大量疥螨,传染性极强。
3、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常由中波、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
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自觉瘙痒和刺痛;少数敏感性较高的患者接受透过玻璃的日光亦可诱发。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和痉挛性腹痛等)。
4、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口服、注射、吸入、栓剂外用药吸收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
1、重型药疹:临床上将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的重症多形性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型药疹。
2、压力性荨麻疹:本病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常见于足底部和长期卧床患者的臀部,表现为皮肤受压4~6小时后局部发生肿胀,可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一般持续8~12小时消退。
3、狼疮发:多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可表现为广泛脱发,头发稀疏、干枯、无光泽、易折断,称之为“狼疮发”。
狼疮发的发生原因是由于皮损波及头皮从而导致皮肤附属器官破坏消失造成的,经系统治疗后,可有新发长出。
因此,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头发的消长变化可作为判断疗效及病情是否好转的参考指标。
4、顿挫型带状疱疹:指仅有神经痛而不出现典型水疱的带状疱疹。
问答题1、简述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
答:(1)前驱症状: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患处自觉灼热或神经痛,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2)皮损: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水疱群间皮肤正常,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单选20、多选10名解5×6问答3×10病案10(银屑病、湿疹、红斑狼疮、药疹)(前面的数字表示页码)6表皮通过时间7表皮黑素单元10皮肤附属器包括,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14皮肤有哪些功能19原发性皮损20继发性皮损24尼氏征25皮肤划痕实试验48外用药的治疗原则49H1受体拮抗剂作用机理、常用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药物名称)50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不良反应52维A酸类药物(第一句话)55钙剂(第一句话、最后一句话)65带状疱疹典型表现、特殊表现、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72脓疱疮致病菌、寻常型脓疱疮、SSSS78麻风结核样型麻风、瘤型麻风、麻风反应82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83Wood灯检查各种癣的颜色、治疗原则84手足癣三种类型91口腔念珠菌病93孢子丝菌病致病菌、临床分型、首选药95疥疮疥螨、易侵犯部位、治疗原则、10%硫磺软膏107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108原发性刺激与接触性致敏的鉴别表110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表、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癣的鉴别表、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表113自身敏感性皮炎(第一句话)116荨麻疹免疫性机制117急性荨麻疹118胆碱能性荨麻疹121药疹药物因素、变态反应性药疹的特点、临床表现(全部)、治疗(重型药疹)139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143玫瑰糠疹(长轴与皮纹平行)144多形红斑(第一句话)、红斑-丘疹型、水疱-大疱型、重症型151盘状红斑狼疮临床表现154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表、治疗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156Gottron丘疹、皮肤异色征157血清肌酶CK和ALD特异性较高、糖皮质激素选用不含氟的激素159雷诺氏现象160CREST综合症161寻常型天疱疮164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165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皮下水疱是本病的特征,水疱为单房性166糖皮质激素是治疗BP的首选药物175寻常痤疮四大原因、严重程度分类表179酒渣鼻红斑期、丘疹脓疱期、鼻赘期219性传播疾病。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皮肤性病学一、名词解释1、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的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附属器的改变。
2、风团:由真皮浅层急性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损害,消退不留痕迹。
3、洗剂:也称振荡剂,是粉剂与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两者互不相容。
4、疖:毛囊及周围组织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5、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统称为甲真菌病(6、同形反应:指正常皮肤在受到非特异性损伤(如创伤、抓伤、手术切口、日晒、接种或有些皮肤病等)后,可诱发与已存在的某一皮肤病相同的皮肤变化(皮损)。
7、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损容性。
8、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药物,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灌注、吸入、栓剂、灌注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
9、尼氏征:由于表皮细胞发生棘刺松解,当轻压水疱时水疱易向四周扩大,当轻轻摩擦外观正常的皮肤时可使表皮剥脱或形成水疱,这种现象称尼氏征。
10、Auspitz征:由于反光作用而鳞屑呈银白色,刮除成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蜡滴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二、填空题。
1、皮肤由表皮、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3、角质层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表皮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5、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和甲。
6、表皮更替时间为28天8、(1)触觉小体:梅氏小体(Meissner),主要功能是感受触觉。
(2)环层小体:潘申尼小体(Pacinian),主要是感受压力、振动和张力觉等。
9、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深达真皮10、酊剂和醑剂:为药物的乙醇溶液或浸液。
非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为酊剂,如2.5%碘酊。
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为醑剂。
酊剂或醑剂涂于皮肤后,乙醇挥发,溶于其中的药物均匀地分布在皮肤表面,发挥其药理性能。
破损皮肤及腔口周围忌用。
皮肤性病学书本重点整理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1,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2 皮肤分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3表皮由深至浅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4表皮细胞通过时间:由基底层到颗粒层约需14 天;再移行到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由需14 天,共28 天。
5表皮层分乳头层和网状层。
6表皮黑素单元: 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10-36 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7.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8.真皮:由中胚层分化而来,由浅至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但两层之间并无界限。
9.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不规则的致密结蒂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纤维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10.皮脂腺是一种可以产生脂质的器官,属泡状腺体由腺泡和较短的导管构成。
11 Pacinian 小体感受压力;Meissner 小体感受触觉12 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毛囊,皮脂腺,汗腺。
13. 皮肤的功能: 屏障功能,吸收功能,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皮肤的免疫功能14 皮肤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 ①皮肤的结构和部位(皮肤的吸收和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和通透性有关。
吸收能力: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趾)②角质层的水合程度③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吸收强弱: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状石蜡)15.皮肤脂溶性的物质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有VADEK16.体表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对流、传导、汗液蒸发实现。
环境温度过高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为:汗液蒸发17.瘙痒是皮肤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特有感觉。
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麻木感常见麻风患者。
18.皮损(皮肤损害):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
19.原发性皮损: 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脓疱,结节,囊肿)20.斑疹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斑疹直径<1cm; 斑片直径>1cm。
卫生职称考试:皮肤性病学重点:名解+填空+简答
卫生职称考试:皮肤性病学重点:名解+填空+简答一、名词解释表皮更替时间:基底细胞移行至颗粒细胞层最上部约需14天,从颗粒层表面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需14天,共约28天。
体征:即皮肤损害,亦称体征或皮疹,是指通过视诊或触诊能够检查出来的皮肤及黏膜病变,即可以看到或摸到的皮肤及黏膜病变。
甲真菌病:也称灰指甲,是由皮肤廯菌、酵母菌、霉菌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
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刺激物或致敏物后,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炎症反应。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银屑病:又称牛皮廯,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
寻常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阻塞性炎症性疾病。
丹毒:是由溶血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Koebner征:又称同形反应,是指在进行期患者容易产生同形反应,即在外伤处发生新的皮疹。
处于银屑病的进行期。
点状出血现象:又称Auspitz征,白色鳞屑后可见发亮的半透明淡红色薄膜,再刮去薄膜则见小的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现象。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的表皮传染性疾病,俗称“水瘊子”。
头廯:是由皮肤廯菌感染头部皮肤与头发所致。
脓疱疮:亦称脓痂疹,俗称黄水疮。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
二、填空题1、皮肤: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表皮: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3、更替时间:28天。
4、真皮:乳头层、网状层。
5、皮肤的生理功能:屏障保护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吸收作用、代谢作用、免疫作用。
6、单纯疱疹的病原体:单纯疱疹病毒。
7、跖疣的病原体:HPV-1、3、4型。
8、传染性软疣:由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
9、丹毒的病原体:乙型溶血型链球菌。
皮肤性病学重点整理
大题第五题可能性较小
1.外用药治疗原则(总论)
2.淋病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
3.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4.软下疳,硬下疳,扁平湿疣鉴别诊断
5.荨麻疹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要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皮肤占人体的比例(5页)
表皮(5页)5层
皮肤附属器(10页)多个腺体
第四章
皮肤性病临床表现(19页)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共18种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41页)1.内用药抗:组胺药中的H1受体拮抗剂作用机理2. 外用药:前七种
第九章
带状疱疹典型临床表现(63页)
第十章
接触性脓疱疮临床表现(69页)
第十一章
头癣(三种,即黄癣,白癣,黑点癣)病原菌(78页)
第十四章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临床典型皮损(104页)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鉴别(108页)
过敏性休克治疗原则(?页)
第十六章
1.三型重症型药疹鉴别(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2.药疹首发潜伏期(4到20天)(120页)
第十九章
多形红斑概念,小题(139页)
银屑病四型(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脓疱型)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142页)
第二十章
三种红斑狼疮的皮损及鉴别(149页)
皮肌炎概念(155页)
硬皮病概念(157页)
CREST综合征概念(159页)
第二十一章
尼氏征(161页)
第二十八章
尖锐性湿疣病原体(231页)生殖器疱疹病原体(233页)。
皮肤性病学考试总结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1.表皮的结构: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组成。
2、角质形成细胞从深至浅: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3、表皮黑素单元:一个黑素细胞可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一个表皮黑素单元。
4、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5、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连接的主要结构,由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卵圆形致密增厚而共同构成。
由桥粒芯和桥粒斑组成。
6、基底膜带(BMZ):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电镜下基底膜带由包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构成。
使真皮与表皮紧密连接起来,还有渗透和屏障作用。
7、真皮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
8、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和休止期(约3月)。
9、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皮肤损害: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10、继发性皮损: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猥琐痂抓痕苔藓样变11、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为斑丘诊;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丘脓疱疹。
12、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
见于荨麻疹。
13、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代谢产物沉积或肿瘤引起。
14、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损害表浅愈合快,不留瘢痕15、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大真皮或更深位置,愈后留有瘢痕16、浸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多导致表皮强度下降,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皮损质地变软,颜色变白,表面可起皱17、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名词解释1表皮:在组织学上属于复层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等构成2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有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3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表现为皮嵴隆起,皮沟加深,皮损界限清楚。
见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4棘层松懈:表皮或上皮细胞间失去粘连,呈松懈状态,致表皮内裂隙或水肿。
见于天疱疮、毛囊角化病等5同形反应(Kobner现象):旧皮损无消退,新皮损不断出现,皮肤浸润炎症明显,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针刺、搔抓、手术等损伤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6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7继发性皮损: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8 Ramasy-Hunt综合症:膝状神经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9银屑病三联征(Nikolsay sing):是寻常型银屑病的典型表现。
原发疹不断扩大增多,融合成红色斑块,其上覆有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成层鳞屑,犹如轻刮蜡滴(蜡滴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粉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10尼氏征(Nikolsky sign):又称棘层松懈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懈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1)手指推压水疱一侧。
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2)手指轻压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3)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4)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11囊肿(cyst):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12角化不良(parakeratosis):表皮或附属器个别角质形成细胞未至角质层即显示过早角化13溶液(solution):药物的水溶液。
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名解+简答
第一部分:皮肤性病学复习重点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深→浅为基底层、棘层(内含桥粒)、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有含酪氨酸酶的黑素小体,用以遮挡反射紫外线)、朗格汉斯细胞(免疫细胞,皮肤内唯一能与CD1a单抗结核的细胞)、梅克尔细胞(有短指状突起,与神经细胞形成梅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有触刺感觉)【真皮】:浅→深为乳头层和网状层,由纤维(胶原、网状、弹力)、基质、细胞组成。
注:表皮与真皮的连接依靠基底膜带。
基底层与基底膜带之间连接靠半桥粒。
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连接靠桥粒。
皮肤的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吸收】: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
其吸收功能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感觉】:分单一感觉(触、痛、压、冷、温)和复合感觉(湿、糙、硬、软、滑)【排泄】:小汗腺(显性、不显性、精神性、味觉性出汗)、顶部汗腺、皮脂腺(B-顺维A酸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治疗痤疮)临床表现:8个原发皮损、10个继发皮损【自觉症状】:瘙痒、疼痛、麻木、灼热。
瘙痒: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
疼痛:带状疱疹、鸡眼、淋病、红斑性肢痛症、皮肌炎。
【原发皮损】:斑疹、丘疹、斑块、风团、水疱与大疱、脓疱、结节、囊肿。
斑疹:局限性颜色改变,无隆起或凹陷,一般小于1cm,超过1cm者称斑片。
(炎性见于接触性皮炎、麻疹、猩红热;非炎性者又有瘀点、瘀斑、紫癜)丘疹:高起于皮面的局限性实质性损害,一般小于1cm。
(又有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斑块: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扁平隆起性损害,直径大于1cm。
风团: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隆起。
发生突然伴有瘙痒,消退后不留痕迹。
水疱和大疱:高出皮面、内含液体的局限性腔隙性皮损,以1cm为界。
结节:圆形或类圆形实质性损害,可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吉-海反应:系梅毒患者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的急性超敏反应。
2.w ichham纹:扁平苔藓典型皮损为高起的紫红色扁平丘疹,栗粒至绿豆大小或更大,多角或圆形。
境界清楚,表面有蜡样薄膜,可见白色光泽小点或细浅的白色网状条纹。
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4.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
5.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黏膜损害,易复发。
6.瘙痒症: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
7.荨麻疹:俗称“风块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8.玫瑰糠疹:一种以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斑丘疹为典型皮损的炎症性,自限性皮肤病。
9.扁平苔藓:是一种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好发于四肢屈侧,黏膜常受累,病程慢性。
10.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11.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12.脓癣:是亲动物性皮肤癣菌引发的头皮强烈感染性超敏反应。
13.甲癣:特指由皮肤癣菌所致的感染。
14.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神经痛。
15.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16.皮肤划痕症:亦称人工荨麻疹。
表现为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不久后可自行消退。
17.带状孢疹:由水痘—带状孢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二:1.表皮分5层由深至浅: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皮肤分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和皮肤的神经血管和肌肉。
2.表皮的几个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3.表皮角质细胞由浅入深的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4.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和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之胶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5.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及深部组织。
6.表皮与真皮间的连接: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
7.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
皮肤的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
8.皮肤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和免疫功能。
9.原发性皮损: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对皮肤性病的诊断据有重要价值。
八大原发皮损:A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小于1cm。
B斑块:为丘疹扩大或丘疹融合直径大于1cm的扁平皮损重要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
C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D风团(wheal):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皮肤科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发生快,此起彼伏。
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荨麻疹、E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小于1cm,大于1cm的为大疱,内容物含有血液的为血疱。
F: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
可有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的G:结节(nodule):为局限性实质性皮损,呈圆形和椭圆形皮损可隆起于皮表面以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和浸润感。
H: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一般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可隆起与皮肤表面仅可触及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
皮肤性病 全部考试重点 小书
1.表皮(5层):【内-外】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表皮通过时间(表皮更替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pharmacy 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
2.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通过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黑素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借以保护真皮和深部组织)3.基底膜带: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PAS染色显示为一条0.5~1.0um的紫红色均质带,银浸染法呈黑色。
四层: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致密下层4.真皮:【浅-深】乳头层、网状层。
两者无明显界限。
中胚层分化而来。
5.皮肤附属器:毛发、皮脂腺、汗腺、甲。
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皮脂溢出部位:皮脂腺分布广泛,存在于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头面及胸背上部等处皮脂腺较多,成为皮脂腺溢出部位。
6.毛发生长周期:生长期(3年,80%)、退行期(3周)、休止期(3月)7.皮脂腺分布于除掌跖和指趾屈侧以外的全身皮肤。
8.顶泌汗腺(大汗腺)分布密集部位:脐周、肛周、阴部、腋窝、乳晕、包皮、阴阜、小阴唇。
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9.皮肤的功能(7种):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10.【原发性皮损】【斑疹】:皮肤黏膜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大于等于1cm称为斑片。
其中,【红斑】是局部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所致。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
【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皮肤性病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眼睑最薄,掌跖最后。
重量占体重的16%。
指趾末端屈侧的皮脊呈涡纹状排列称为指纹,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形状各不相同,终身不变。
表皮分层:由内向外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表皮更替时间共约为28天:基底细胞移行至颗粒层细胞最上部约14天;颗粒层细胞→角质层表面并脱落约14天。
基底层特点:相邻的基底细胞、基底细胞与棘细胞及棘细胞间以桥粒相连;(基底细胞与真皮以半桥粒和基底膜相连接)。
树枝状细胞包括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鸡皮疙瘩:立毛肌下端附着在毛囊下部,上端附着于真皮乳头,属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立毛肌收缩引起毛发直立。
皮肤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屏障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和排泄、吸收、代谢、参与免疫作用。
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①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②局部用药后进行封包,药物吸收可提高100倍。
第二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瘙痒是一种可以引发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是皮肤性病最常见的自觉症状;(可轻可重,可阵发性、间断性或持续性发作,或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疼痛常见于带状疱疹、疖、丹毒及结节性红斑。
体征:①原发损害:斑疹、丘疹、斑块、水疱、脓疱、结节、囊脓、风团。
(斑块为较大的或多数丘疹融合而成的直径大于1cm的扁平、隆起浸润性损害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局限性、隆起性损害;常见于麻疹。
)②继发损害:鳞屑、浸渍、抓痕、糜烂、溃疡、裂隙、痂、苔藓样变、萎缩、瘢痕。
糜烂与溃疡的区别:①糜烂为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露出红色浸润面。
因损害表浅,尚有部分基底细胞未受损害,故愈后不留痕迹。
②溃疡为皮肤或粘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
主要由结节或肿块破溃、或外伤后形成,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棘层细胞松解征又称为尼氏征,是某些发生棘层松解病理变化的皮肤病检查方法。
斑贴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IV型变态反应的一种诊断方法;适用于接触性皮炎、化妆性皮炎、职业性皮炎、手足湿疣检测。
皮肤性病学考试重点
1梅毒血清学检查的种类及意义P37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类似有性病、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临床意义:本试验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
结果为阳性时,临床表现符合梅毒,可初步诊断。
定量试验是观察疗效、判断复发及再感的手段。
假阴性常见于一期梅毒硬下疳出现后的2-3周、感染梅毒立即治疗、晚期梅毒或二期梅毒的“前带现象”。
假阳性常见于自身免疫疾病、麻风、海洛因成瘾者、少数孕妇及老人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类似有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实验。
临床意义:阳性结果可明确诊断2皮肤的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和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组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约占个体的16%,成人总皮肤面积约为1.5平方米,新生儿约0.21,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约为0.5-4mm,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约为0.5mm,掌跖部位最厚可达3-4mm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包括五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仅见于掌跖等表皮较厚的部位由2-3才呢过较扁平细胞构成)角质层真皮包括乳头层和网状层皮肤附属器有毛发皮脂腺汗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甲3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约三年)、退行期(约三周)和休止期(约三月)。
全部毛发中约80%处于生长期,正常人每日可脱落70-100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
头发生长速度为每天0.27-0.4mm,经3-4年可长至50-60cm4皮肤的功能P14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免疫5原发继发皮损这里会有名解小题 P19客观存在、可看到或触摸到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器的改变称为体征,又称为皮肤损害。
原发性皮损是由皮肤性病的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对皮肤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包括糜烂:局限性表皮或粘膜缺损后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致溃疡:局限性皮肤或粘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由感染损伤等引起。
基底常有坏死组织附着,边缘可陡直、倾斜或高于周围皮肤。
皮肤性病学重点易考
1皮肤的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
2原发:斑疹、斑块、丘疹、水疱和大疱、结节,风团、脓疱、囊肿3继发: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4组胺病效: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系增加、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胃酸分泌等5糖皮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细胞毒、抗休克、抗增生和增加中枢兴奋不良:感染、消化道黏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质疏松、水电解质紊乱、缺血性骨坏死、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等,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长期用者会得药物性柯兴氏综合征。
长期外用不良: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异常等。
此外还引起,痤疮、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等6外用药物治疗原则:1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和剂型,以及详细向病人解释用法与注意事项(干对干、湿对湿、半干对半湿)7溶液:是药物水溶液。
具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
湿敷有助于减轻充血水肿和清除分泌物及痂皮等作用,酊剂和(西婿)剂是药物的酒精溶液或浸液,前为非挥发性药物,后卫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
糊剂:含有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
作用吸水和收敛。
多用于轻度渗出。
毛发部位不用。
跖疣鸡眼胼胝病因HPV感染挤压长期摩擦、压迫好发部位足跖足跖、趾、足缘足跖前部、足跟皮损圆形灰黄色角化斑块,中央凹陷,较软,表面粗糙无皮纹外周角化环,易见出血点圆锥型角质栓,外围透明黄色环蜡黄色角质斑片,中央略增厚,皮纹清楚,边缘不清楚数目可较多单发或几个1-2片疼痛与压痛挤压时明显压痛明显无或轻微8.尼氏征:1牵扯患者破损的水疱壁,将角质层剥离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包括看来是正常的皮肤。
2以手指加压在水疱上见到水疱内容物随表皮隆起而向周围扩散。
3推压患者从未发生过皮疹的完全健康的皮肤时角质层也可被剥离4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
阳性: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天疱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层★表皮在组织学上发球扁平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分五层,分别为:基低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真皮:由浅到深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由纤维主)、基质和细胞成分构成。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胞。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由疏松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皮肤的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物质性损伤防护、化学刺激、微生物防防御、防止营养物质丢失)、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感觉功能、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皮肤的代谢功能(糖代、蛋白质代、脂类代、水和电角质代)、皮肤的免疫功能。
• 皮损:皮肤性病临床表现的体征称皮肤损害,分为原发性皮损和继发性皮损,原发性皮损包括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和囊肿;继发性皮损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和苔藓样变。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斑块:为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鳞屑:为干燥或油腻的角质细胞的层状堆积,由表皮细胞形成过快或正常角化过程受干扰所致。
鳞屑的大小、厚薄、形态不一,可呈糠秕状(花斑糠疹)、蛎壳状(银屑病)或大片状(剥脱性皮炎)。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出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
▲糜烂:表皮或粘膜的浅表性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糜烂的基底达表皮下层或真皮乳头层。
愈合快,愈后不留疤痕▲溃疡:皮肤粘膜局限性缺损,病变累及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
愈合后有瘢痕▲浸渍: 角质层吸收水份过多、致松软变白,起皱,浸水过久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好发皮肤皱褶部位▲裂隙: 皮肤线形裂口,可深达真皮面有瘙痒或出血;好发于掌跖、指趾及口角;原因:炎症、角质层增厚或干燥▲瘢痕:真皮或深部组损伤或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修复而成。
分类: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萎缩: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皮肤任何一个成分。
表皮:皮肤变薄,似皱纹纸样外观;真皮:皮肤凹陷,皮纹正常;皮下:皮肤显著凹陷▲痂:皮疹损害渗出的浆液、脓液、血液与坏死组织以及微生物等混合干涸的附着物。
组成差别:(1)浆液痂(淡黄色):带状疱疹(2)脓痂(深黄色):脓疱疮(3)血痂(棕红色):过敏性紫癜▲抓痕:表皮剥脱,系搔抓引起的线条状损伤• 皮肤划痕试验(dermatographic test)观察划过处皮肤反应,出现三联反应者为阳性。
1)第一反应:划后3-15s ,划过处产生红色线条2)第二反应:划后15-45s ,红色线条两侧发生红斑3)第三反应:划后1~3mi n,戈ij过处发生隆起、苍白色的条状风团。
▲滤过紫外线检查:320-400nm长波紫外线特殊荧光(1)亮绿色―― 白癣(2)暗绿色--黄癣(3)珊瑚红色--红癣▲棘层松解征又称尼氏征, 是某些皮肤病(如天疱疮)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手指轻压疱顶, 疱液向四周移动;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牵扯已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
•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原则为:①急性皮炎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时可选用粉剂或洗剂,炎症较重,糜烂、渗出较多时宜用溶液湿敷,有糜烂但渗出不多时则用糊剂;②亚急性皮炎渗出不多者宜用糊剂或油剂, 如无糜烂宜用乳剂或糊剂;③慢性皮炎可选用乳剂、软膏、硬膏、酊剂、涂膜剂等;④单纯瘙痒无皮损者可选用乳剂、酊剂等。
★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单纯疱疹:人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所致、皮损以群集性水疱为特征、好发于口周、鼻腔、生殖器等部位、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发病机制:1 HSV侵入皮肤粘膜后,先在局部增殖,形成初发感染。
2 以后沿神经末梢上行至区域神经的神经节中长期潜伏,当受某种因素激惹后,病毒可被激活并经神经轴索移行至末梢所分布的表皮,表现为疱疹复发。
3 HSV感染人体后不产生永久性免疫,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不能阻止复发。
▲临床表现:初发型(1 疱疹性龈口炎:口腔、牙龈等处2疱疹性角膜结膜炎3接种性单纯疱疹:接触部分,如手指4新生儿单纯疱疹:多数为HSV-II引起5疱疹性湿疹(Kaposi水痘样疹)发生于患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儿,原有皮损处红肿并出现群集水疱、脓疱,病情严重,可泛发全身,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复发型常由各种诱发刺激如发热,月经,受凉,消化不良等引起;具有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倾向,患者多为成人;复发型单纯疱疹往往较原发型的水疱小且密集;)•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簇集性的小水疱、沿单侧的周围神经分布、常伴神经痛;▲病因:水疱-带状疱疹病毒(VZV 或HHV—3)▲典型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轻度不适,皮肤灼热或神经痛,持续 1 -3 天)2.典型皮损(潮红斑-小丘疹-簇集紧张性水疱-干涸结痂) 3.分布特点(沿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不过中线,水疱群间皮肤正常)4.病程2--3周。
▲特殊表现:本病多见于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支配的区域。
眼带状疱疹、耳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或粘膜所致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HPV有100多种亚型,故临床表现多样。
▲包括:跖疣(为发生于足底的寻常疣。
多由HPV-1型所致);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又称青年扁平疣。
多由HPV-3等亚型引起);生殖器疣(又称尖锐湿疣、性病疣,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治疗:外用药物,物理治疗,内用药物。
•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葡菌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又称寻常性脓疱疮亦;好发于托儿所、幼儿园;典型皮损:红斑/丘疹--薄壁脓疱--破溃糜烂--蜜黄痂;好发部位:面部、四肢,特别是口周、鼻孔附近。
合并症:重症者可伴发热、淋巴结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或急性肾炎。
病程6到10日。
★大疱性脓疱疮:由噬菌体n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
皮损:小疱7松弛性大疱+半月形积脓7糜烂结痂。
★新生儿脓疱疮:为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
1 传染性强,发病急 2 泛发全身的大脓疱,尼氏征阳性 3 常伴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危及生命★深脓疱疮:又称臁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
好发部位:小腿、臀部。
典型皮损:脓疱--扩大加深--坏死+蛎壳状黑痂--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疼痛明显。
病程:约经2—4周或更长。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SSSS由噬菌体n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
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n组71 型金葡菌的表皮剥脱毒素引起。
发病特点:起病前常由化脓性感染灶存在。
多始发于患儿的口腔及眼周,然后迅速波及躯干与四肢。
组织病理:浅层表皮细胞松解坏死,真皮炎症轻微,仅少许淋巴细胞浸润。
典型皮损:在大片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烫伤样松弛性水疱和大片表皮松解剥脱,尼氏征阳性。
有明显疼痛或触痛。
病程:轻者1-2周,重者可因肺炎、败血症死。
▲脓疱疮治疗:外用治疗:杀菌、消炎、收敛、干燥。
系统治疗:有全身症状者及时加用抗生素治疗。
•真菌病(mycosis):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性皮肤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粘膜、毛发及指甲的疾病。
•头癣:是指累及头发和头皮的皮肤癣菌感染▲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接触患者、患畜(猫、狗等)无症状带菌者;间接接触传染,不洁的理发器具、互戴帽子、共用枕巾、梳子等▲临床表现分型:主要见于儿童, 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黄癣:皮损初起为淡黄红色斑点,头皮发炎潮红,并有薄片状鳞屑,此后形成以毛发为中心的碟形黄痂,称黄癣痂。
黄癣痂常伴有鼠臭味。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痒感。
毛发暗无光泽,脆而易折。
病久者,毛囊萎缩、毛发脱落形成大片永久性秃发。
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白癣致病茵: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小孢子菌属多侵犯儿童,尤以学龄前儿童较多。
皮损初起为群集的红色小丘疹,向四周扩大成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圆形或椭圆形;以后在附近可出现一至数片较小的相同损害。
脱屑斑一般无炎症反应。
但亲动物性菌种常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甚至变为脓癣。
病发在距头皮2〜4mm处折断,外围白色菌鞘,(高位断发)断发极易拔出。
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轻度痒感。
青春期后可不医自愈。
成人白癣很少见(皮脂抑菌)。
愈后不留疤痕。
★黑点癣致病茵:堇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比前两种少见,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
皮损初起为灰白色鳞屑斑,以后渐扩大成片,皮损炎症反应轻微。
病发由于毛根内充满成串孢子,往往露出头皮即折断,其残端留在毛囊口,呈黑点状。
病程发展缓慢,病久者,经治愈后常留有疤痕,引起局灶性脱发。
★脓癣致病茵:亲动物或亲土性真菌。
为黑癣、白癣的特殊类型。
典型的损害是化脓性毛囊炎。
初起常为一群集性毛囊小脓疱, 继而损害弧形隆起,变成一暗红色脓疱,边界清楚,质地柔软,表面毛囊孔呈蜂窝状,挤压可排出少量脓液。
损害可单发也可多发。
患区毛发易拔出。
自觉轻度疼痛压痛。
附近淋巴结常肿大。
愈后常有疤痕形成,引起永久性脱发。
▲实验室检查。
直接镜检★黄癣:病发可见发内沿长轴排列的菌丝和关节孢子★黄癣痂内可见鹿角状菌丝★白癣:发外小孢子围绕病发紧密排列★黑点癣:发内稍大的小孢子呈链状排列▲治疗:服药(灰黄霉素)、搽药(2%碘酊)、洗头(每天1次,8 周)、剪发(每周一次,8 周)、生活用品消毒。
•体癣(Tinea corporis)发生于除头皮、掌跖、毛发和甲以外其它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Tinea cruris)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
属于发生在特殊•手足藓(致病菌: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 1 手癣: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平滑皮肤引起的感染。
2 足癣: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跖、足侧缘。
▲临床分为三型(手癣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水疱鳞屑型:最常见。
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足侧。
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水疱,壁厚,经数天干涸,呈领圈状脱屑。
可不断向周围蔓延,瘙痒明显。
★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根、足跖及其侧缘。
皮损多干燥、角质增厚、表面粗糙脱屑、纹理加深、易发生皲裂,通常无瘙痒,皲裂时有疼痛。
★浸渍糜烂型:常见于第四、第五趾间,表现为皮肤浸渍发白,表面松软易剥脱,露出潮红糜烂面甚至裂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