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

妇科护理论文范文妇科护理论文范文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妇科护理论文。

卵巢过度刺激征是应用诱发卵巢或超排卵药物后所引起的一种医源性疾病,重度患者存在一定生命危险,近年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由于大量使用促排卵药物,是卵巢过度刺激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一旦发生则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因为超排卵目标的本身是使卵巢获得一种超出生理水平的反映,所以要完全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的发生是难以实现的,然而通过严密的观察,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给予病人积极的治疗,精心的护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完全可能的,病人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并且无需终止妊娠,我院于2017,2017年共收治2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均获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通常于排卵后3,6日或注射HCG后的5,8日开始出现,轻度有下腹不适,沉重感或轻微的下腹痛,伴纳差、疲乏,E2水平 5500pmol/L,卵巢直径增大可达5cm;中度有明显下腹胀痛,恶心,呕吐,口渴偶伴腹泻,体重增加 3kg,腹围增大,E2水平 11000pmol/L,卵巢增大明显,直径在5,10cm之间,腹水少于1.5L;重度腹水明显增加,腹胀痛加剧,口渴,多饮,尿少,恶心呕吐,腹部胀满,无法进食,疲乏,冷汗,因大量腹水或胸水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卵巢直径 10cm,体重增加 4.5kg,由于大量胸水或腹水可导致心肺功能障碍,可有血液浓年未孕,缩、高凝状态、电解质失衡、肝肾功能受损等。

本组2例患者均因婚后2经促排卵治疗后腹胀、腹痛来院,经治疗病情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一般都是结婚多年未生育的病人,长期承担巨大的家庭、社会压力,思想负担较重,担心今后不能妊娠或妊娠后流产,对治疗结果怀有超常的希望,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护士首先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多接触,多沟通,主动向患者解释病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给予患者精神鼓励,增强其治疗信心。

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妇科学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医学教育探索》.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12期.朱玲.罗颂平.许丽绵.赵颖.曾诚.周英.[2].中医妇科学临床带教体会.《国际中医中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12期.黄玉华.[3].《中医妇科学》应用模拟教学法培养学生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的探索.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3期.周晓娜.罗福兰.牛红萍.杨丽娟.苗晓玲.[4].从《中医妇科学》新版教材看中医妇科教育发展.《中医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3年10期.刘昭阳.[6].中医临床教学中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中医药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7期.谭展望.雷磊.[7].《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4年1期.贺稚平.陈艳.[9].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体会.《时珍国医国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4期.杨琳.祁冰.侯丽辉.吴效科.二、中医妇科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不孕症中医文献的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连方.中医临床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学位年度)[2].温经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月经后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次数:2作者:林素珊.中医妇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学位年度)[3].褚玉霞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作者:原会娟.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2(学位年度)[4].褚玉霞教授治疗带下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作者:李玲玲.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1(学位年度)[5].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及医案整理研究.作者:郭瑞.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1(学位年度)[6].百年中医妇科发展史研究.作者:叶笑.中国医学史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4(学位年度)[7].中医妇科癥瘕疾病文献发掘整理研究.作者:赖学华.中医医史文献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8].褚玉霞教授学术运用活血化瘀法经验总经.作者:冯桂玲.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0(学位年度)[9].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及辨病治疗癥瘕的经验.作者:孙培培.中医妇科学河南中医学院2010(学位年度)[10].制霉洗剂治疗外阴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林琳.中医妇科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妇科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evalenceofpolycysticovarysyndromeinwomeninChina:Alargecommun itybasedstudy.Li,R.Zhang,Q.Yang,D.Li,S.Lu,S.Wu,X.Wei,Z.Song,X.Wang,X.Fu,S.Lin,J.Zhu ,Y.Jiang,Y.Feng,H.L.Qiao,J.《HumanReproduction》,被SCI收录SCI.20139[2]Corrigendumto"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andAlzheimer'sDisease ".《Taiwanes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被SCI收录SCI.20113[3]Theprevalenceofmetabolicsyndromeinchinesepostmenopausalwomenan dtheoptimumbodycompositionindicestopredictit.Ruan,X.Jin,J.Hua,L.Liu,Y.Wang,J.Liu,S.《Menopause:thejournaloftheNorthAmericanMenopauseSociety》,被SCI收录SCI.20103[4]DysregulatedmicroRNAsinthepathogenesisandprogressionofcervical neoplasm.Cheung,T.H.Man,K.N.M.Yu,M.Y.Yim,S.F.Siu,N.S.S.Lo,K.W.K.Doran,G.Wong,R.R.Y.Wang,V.W.Smith,D.I.WorleyJr.,M.J.Berkowitz,R.S.Chung,T.K.H.Wong, Y.F.《Cellcycle》,被SCI收录SCI.201215[5]Theoccurrenceofendometriosiswithovariancarcinomasisnotpurelyco incidental.Qiu,L.Wang,ng,J.H.Shen,K.Huang,H.F.Pan,L.Y.Wu,M.Yang,J.X.《European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andReproductiveBiology:AnInte rnationalJournal》,被SCI收录SCI.20131[6]Apolymorphisminthe3'untranslatedregionofHypoxiaInducibleFactor 1alphaconfersanincreasedriskofcervicalcancerinaChinesepopulation. Fu,S.L.Miao,J.Ding,B.Wang,X.L.Cheng,W.J.Dai,H.H.Han,S.P.《Neoplasma:JournalofExperimentalandClinicalOncology》,被SCI收录SCI.20141[7]AnalysisofWNT9Bmutationsin ChinesewomenwithMayerRokitanskyKüste rHausersyndrome.Wang,M.Li,Y.Ma,W.Li,H.He,F.Pu,D.Su,T.Wang,S.《Reproductivebiomedicineonline》,被SCI收录SCI.20141[8]Associationof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3GeneP olymorphismswithCervicalCancerinChineseWomen.Wang,KanaZhou,BinZhang,JianXin,YalanLai,TingWang,YanyunHou,QiannanSon g,YapingChen,YueQuan,YiXi,MingrongZhang,Lin《DNAandCellBiology》,被SCI收录SCI.201111[9]Aclinicopathologicalanalysisof40casesofovarianSertoliLeydigcel ltumors.Gui,T.Cao,D.Shen,K.Yang,J.Zhang,Y.Yu,Q.Wan,X.Xiang,Y.Xiao,Y.Guo,L.《GynecologicOncology:AnInternationalJournal》,被SCI收录SCI.20122[10]Threeyearfollowupresultsofpolypectomywithendometrialablationi nthemanagementofendometrialpolypsassociatedwithtamoxifeninChinesewome n.Gao,W.Zhang,L.Li,W.Li,J.Wang,W.Zhao,W.Feng,L.《EuropeanJournalofObstetrics,GynecologyandReproductiveBiology:AnInte rnationalJournal》,被SCI收录SCI.20121四、中医妇科学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谈中医妇科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余欣慧.李伟莉,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2]中医妇科学中古代性教育知识的特点.王丽.和中浚,2011中国庆阳2011歧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3]中医临床教学中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谭展望.雷磊,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4]中医妇科学学科发展的构思与实践.尤昭玲.赵新广.刘丹卓.熊桀.游卉,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5]《中医妇科学》教学浅谈.贾苗先.杜惠兰.马惠荣.段彦苍.陈景伟,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6]以学术研究引领学科与专科建设——中医妇科学学科与专科建设的思路与历程.罗颂平,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7]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朱玲.罗颂平.许丽绵.赵颖.曾诚.周英,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8]中医学本科专业《中医妇科学》期末试卷分析.张小花.李朝平,2009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9]针推专业中医妇科学双语教学问卷调查.马惠荣.杜惠兰,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10]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妇科学的体会.李广文,2005全国中医妇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妇产科术后的中医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妇产科术后的中医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妇产科术后的中医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妇产科术后的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内产气过多,不能从肛门顺利排除,常造成患者出现术后腹胀,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

使患者感到不适,对患者的饮食、休息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的伤口愈合,导致肠粘连、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尽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术后腹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得至关重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腹胀的原因,并采用增加中医护理干预方式。

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般资料我院妇产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8±05)岁,所有患者符合妇产科术后出现腹胀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精神不佳、情绪低落,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身体一般状况等方面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正常护理联合饮食、心理、针灸、按摩等相关的中医护理对策的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正常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腹胀不适及腹胀持续时间。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叉±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表示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3讨论腹胀的原因分析妇产科术后腹胀原因主要有:①妇产科急诊手术,手术前未禁食或禁食时间不够;部分患者为了增加分娩时的产力,产前摄入大量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使胃容量增加,造成术后腹胀;另外有些即将临产的孕妇,内心恐惧,疼痛、呻吟、抽泣,拼命屏气,造成患者胃内积气,从而导致术后腹胀。

②手术中由于麻醉、手术器械等外界刺激使创伤的肠管受到激惹,肠管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肠管麻痹,胃肠蠕动减慢,胃肠道内产气过多,不能从肛门顺利排除,常造成患者出现术后腹胀;此外,麻醉药物可抑制副交感神经,使胃肠蠕动减慢,胃肠道内产气过多,不能从肛门顺利排除,常造成患者出现术后腹胀。

中医学护理在妇产科痛经与月经不调中的效用研究论文

中医学护理在妇产科痛经与月经不调中的效用研究论文

中医学护理在妇产科痛经与月经不调中的效用研究论文长久以来,痛经都是困扰女性的一种常见妇科病症。

轻者下腹坠涨,影响简单的日常活动;重者持续性下腹痉挛或伴有恶心等症状,只能卧床静养。

月经不调则常常与痛经如影随性,这两种病症相互交织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

在临床当中,中西医的疗法各有什么优势?本文主要针对中医学护理对于痛经与月经不调的效用,从临床优势、护理方式和治疗效用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究。

1 中医学护理在女性痛经与月经不调临床护理中的优势长久以来,痛经都是困扰女性的一种常见妇科病症,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的身体素质下降,这一病症在女性群体当中变得更加普遍。

症状较轻的感觉下腹坠涨,影响简单的日常活动,如:长时间站立、跑步等等。

较为严重的患者会感觉下腹持续性痉挛,更甚者伴有恶心干呕的症状,只能卧床静养甚至卧床都无法减轻症状。

这些症状之外,多数患者还会受到月经不调的症状困扰,经期时间、经期排量等不呈现正常的规律性,时常会让痛经症状随之加剧。

我们常说“西医治标”,而且见效快。

这种说法放在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上来说就不完全准确了。

西医对于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案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主要指在症状出现时及时服用止痛药,但是因为体质差异,服用药物后的效用也差强人意,而且会伴随副作用。

物理治疗即通过手术疏导被堵塞的血管,存在一定的风险切复发率较高。

这两种方法只能对痛经现象进行暂时的缓解,并不能根治。

对于月经不调的疗效也是如此。

而中医则讲究“标本兼治”,既要见到疗效也要从根本的病灶上进行调理改善从而让患者完全脱离病症的困扰。

中医对于痛经及月经不调的治疗方案有药理治疗、物理治疗及护理治疗三种。

在中医上将痛经的症状细化为四大类: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下注和气血虚弱。

针对不同的痛经及月经不调类型,再结合患者的体质订制中药药方,让患者在经期前后,或按月周期性的服用几个疗程,从根本的体质上去改善和根治痛经的及月经不调的症状。

中医妇科论文(合集7篇)

中医妇科论文(合集7篇)

中医妇科论文(合集7篇)1.1护理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护理工作时难以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比较混乱,无法真正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

部分时候不能够及时执行医嘱内容或者在非抢救阶段却遵循口头医嘱,在一些情况下很可能会带来惨痛的后果。

还有一些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操作或者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患者进行护理,忽视了护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护理人员疏忽大意不遵循章程办事导致的不良后果有很多,比如孕妇跌落床下、婴儿意外滑落坠地、孕妇滑倒流产等。

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不仅给患者以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还使得医院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1.2护理人员素质较低目前对于许多基层医院妇产科护士来说,许多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而直接进入的。

这些护士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在护理技能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知识欠缺,没有丰富的孕妇护理经验,缺少和孕妇沟通的技巧。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及时解决,给患者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在日常临床护理中,对一些专业性问题不能够进行准确判断,不能够对患者病情以及身体状况进行恰当评估。

从而无法为主治医生提供出有价值的信息,无法更好的做到医护配合,难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治疗目的。

1.3护理人员配置不均衡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人员编排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许多医院护理人员严重不足。

还有一点就是大部分的护士人员难以保证长期稳定,主要以合同制护士为主,流动性较大。

这些护士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动而处于疲倦状态,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日常的护理工作,还会给自身的安全带来影响。

护士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变得心力交瘁,工作中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

而且还会对工作产生反感心理,对工作不负责任,应付了事,极大地影响了护理工作,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1.4科室安全护理工作不到位基层医院妇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存在着高风险性,不安全因素普遍要多。

因此对于妇产科室孕妇的护理时更是要高度重视,注重细节,每一步都要按照规程操作。

中医文献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文献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文献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文献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二十世纪以来考古发现的中医文献考述.《辽宁中医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5期.王乐.[2].中医文献英译的异化和归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10期.梁俊雄.王冠军.[3].中医文献英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西部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5期.陈战.[4].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的应用评价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4期.朱玲.于彤.张竹绿.崔蒙.[5].从中医文献角度考证“脚气”的内涵——兼谈中医术语的规范性.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6期.杨玉.邢永革.[6].不乳儿乳痈的古代中医文献初探.《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5期.祝东升.李桃花.赵立娜.李以良.翟臻.李巍.钟馨.[7].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探讨兼论马继兴古代中医文献研究方法.《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5年4期.万芳.[8].外吹乳痈病因病机的古代中医文献初考.《环球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3期.李桃花.李宝金.李曰庆.祝东升.赵立娜.钟馨.张董晓.李巍.王志坚.[9].晋唐中医文献对肿瘤相关病的辨证论治特点分析.《中医药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2期.曾鸿鹄.赵海梅.刘端勇.[10].湖湘中医文献的特点、作用及研究内容.《中医药导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0年11期.万胜.二、中医文献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李志明.中医医史文献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2].基于都柏林核心(DC)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研究.作者:赵阳.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3(学位年度)[3].便秘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6作者:丁克.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4].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被引次数:7作者:沈会.中医医史文献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5].痛经中医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代学营.中医妇科学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学位年度)[6].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中医文献知识发现方法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范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北京交通大学2009(学位年度)[7].角膜炎中医文献及证治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朱晓林.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8].基于艾滋病中医文献证治方药的病因病机探讨.作者:薛敏.中医医史文献河南中医学院2008(学位年度)[9].从文化对等的角度看中医文献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以《黄帝内经·素问》两译本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蓝莹.英语语言文学广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10].崩漏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王东梅.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文献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Integrativemining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iteratureandMEDL INEforfunctionalgenenetworks.XuezhongZhouBaoyanLiuZhaohuiWuYiFeng 《Artificialintelligenceinmedicin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72[2]AdoptioninChinaof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hypertensionusin gtraditionalChinesemedicalapproaches:Aliteraturereviewbasedonclinical studies.Shi,N.Han,X.Yu,W.Wang,L.Lu,A.《Thejournalof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medicine:researchonparadigm, practice,andpolicy》,被SCI收录SCI.20131[3]StudyoftheregularitiesinthetreatmentofpsoriasisvulgarisbyTCM:A pplyingassociationruleminingtoTCMliterature. ShuhuiChenXiuliXieZhaoZengJingJieYumoreauthors2013[4]Goodpracticeinreviewingandpublishingstudiesonherbalmedicine,wi thspecialemphasis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Chinesemateriamedica. Chan,K.Shaw,D.Simmonds,M.S.J.Leon,C.J.Xu,Q.Lu,A.Sutherland,I.Ignatova ,S.Zhu,Y.P.Verpoorte,R.Williamson,E.M.Duez,P.《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123[5]Ancientmedicalliteraturesemanticannotationusinghiddenmarkovmod els. HengWengWenxinHeAihuaOuLiliDengChongHeHuihuiLiShixingYan2014[6]WhatshouldwedowiththegrowingamountofTCMresearchpublishedintheC hineseliterature?.EdzardErnst《Focusonalternativeandcomplementarytherapies:FACT》,20092[7]Thermodynamicsandactivitycoefficientsatinfinitedilutionfororga nicsolutesandwaterintheionicliquid1butyl1methylmorpholiniumtricyanome thanide.Domańska,U.Lukoshko,E.V.《TheJournalofChemicalThermodynam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8]AniterativedecodingtechniqueandarchitectureforRSconcatenatedTC Mcodingsystems.Gui,L.Xu,Y.Liu,B.Gong,L.Li,Y.《IEEETransactionsonConsumerElectron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3[9]AniterativedecodingtechniqueandarchitectureforRSconcatenatedTC Mcoding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ConsumerElectron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3[10]AniterativedecodingtechniqueandarchitectureforRSconcatenatedT CMcodingsystems.Gui,L.Xu,Y.Liu,B.Gong,L.Li,Y.《IEEETransactionsonConsumerElectronic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3四、中医文献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医文献中肺积和息贲治疗的方药规律研究.张怡.王笑民.于明薇.徐雯洁.南楠.马丛,20132013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2]中医文献中文化因素的英译策略.陈战,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3]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文献溯源.刘胜.孙霃平,2011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学术会议[4]基于扎根理论和内容分析法的疲劳中医文献病因病机研究.潘秀娜.曹立幸.老膺荣.杨小波,2010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5]乳腺癌中医文献溯源考.刘胜.孙霃平,2011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6]乳腺癌骨转移的中医文献溯源.孙霃平.刘胜,2011中华中医药学会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7]如何书写中医文献.李佩文,2010第三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8]论诠释中医文献语言的途径与方法(之一).贾成祥,2009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9]清代中医文献特点与医学发展.万芳.张燕洁,2008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10]中医文献中产后养生特色剖析.王亚丽.李文林.陈涤平,2015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中医妇科论文

中医妇科论文

论“痰”与月经病【摘要】凡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发生改变,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称为月经病。

月经病发生的机制是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导致冲任二脉的损伤。

其病因除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之外,尚需要注意体质因素对月经病发生的影响。

月经病是困扰着很多女性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威胁到女性的健康,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生活等。

所以女性要改变自己的健康状况就要正确的看待自己的问题,要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女性月经病与“痰”的关系及中医如何对该疾病的调理治疗,然后总结中医在治疗妇女月经病的好处。

【关键词】月经病“痰”理论探讨中医认为,妇女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故妇科疾病多血证。

然而临床中发现,妇科疾病属痰证者也为数不少。

正如《医学入门》所谓:“人知气血为病者多也,而不知痰为病尤多。

”故有“百病兼痰”,“怪病多痰”之说。

在妇科领域中,可涉及到经、带、胎、产四大类疾病中的诸多证候,如妇科痰浊闭塞胞宫不孕(不孕症)、痰涎阻碍胞宫(妊娠呕吐)、月经病、带下病、妊娠恶阻、滑胎等。

探讨由痰所致的妇科疾病,对于指导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1、理论溯源: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月经生理的基本理论,而且对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虽然书中未明确论及痰浊与月经病的关系,但却指出了脏腑功能的失调及气机的升降失常与月经病的关系,为后世的论“痰”、治“痰”奠定了理论基础。

《素问〃评热病论》有曰:“有病肾风者……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

”这些正是现代痰浊内阻的证候。

该篇又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

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此论中从气机的升降失调角度来阐述闭经的发病机制。

而中医学的“痰”,恰恰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脏腑气化功能失常的病理产物。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妇科医学论文

妇科医学论文

妇科医学论文妇科医学主要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妇科医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妇科医学论文篇1浅谈妇科疾病盆腔炎【摘要】妇科炎症是女性的常见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女性的多种器官都可以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具体包括女性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只要没有症状,支原体阳性只是它在人体内正常寄居,这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从病原学来说,支原体的致病能力弱于很多其它病原体,所以当真的出现炎症而且检查出支原体阳性时,首先要考虑有无其它病原体。

因为往往是其它病原体导致身体炎症后,身体局部抗病能力下降,才继发支原体感染的。

下面试谈一下我对盆腔炎的认知。

【关键词】妇科疾病危害一、引起盆腔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因有残血浊液流出,未及时关闭,宫腔内有胎盘的剥离面,或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或产后过早有性生活,病原体乘虚侵入宫腔内,容易引起感染;自然流产、药物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物残留于宫腔内,或人工流产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均可以发生流产后感染。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环、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黏膜下子宫肌瘤摘除术等,由于术前有性生活或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症选择不当,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也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术后不遵守医嘱,同样可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经期卫生不良:若不注意经期卫生,使用不洁的卫生巾和护垫,经期盆浴、经期夫妻生活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最常见的是阑尾炎、腹膜炎时,由于它们与女性内生殖器官毗邻,炎症可以通过直接蔓延,引起盆腔炎症;患慢性宫颈炎时,炎症也可通过淋巴循环,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等。

二、盆腔炎的分类2.1急性盆腔炎的症状典型症状是发热,下腹疼痛拒按,白带量多,呈脓性。

妇产科论文写作范文参考(精心编辑5篇)

妇产科论文写作范文参考(精心编辑5篇)

妇产科论文写作范文参考(精心编辑5篇)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妇产科论文再看来探讨一下这个内容。

范文第一篇(1)题目: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的分析【摘要】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从实质上将妇产科护理的整体素质进行改善,同时对护理人员予以鼓励,让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继续教育中,以提升自身水平。

同时还需协助护士将轮训计划和培训进行完善。

护士在对待患者时要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若孕产妇自身相对特殊,需将特色服务进行实施,争取做到以患者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促进和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除此之外,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期间,给予患者心理疏通,充分掌握产妇的心理状况,有效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干预。

【关键词】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医疗服务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医疗架构和服务理念发生巨大变化。

通常情况下,医院的服务水平与医院的整体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由此可见,护理服务水平以及整体质量均需进行提升,尤其是我院妇产科。

从当前的医疗来看,医学模式出现巨大转变,同时人们对健康和医疗保健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前医院中,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日常承担的责任较为重大,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妇产科护理水平与母婴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存在相关性,同时与家庭的幸福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要想使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进行提升,必须从妇产科的根本着手。

此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并将具体内容进行以下综述。

1目前妇产科的管理状况近年来,妇产科护理工作受到了多数医院的高度关注,同时有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对其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且取得的效果也较为显着。

但是从当前妇产科护理工作来看,仍存在诸多缺陷,因此将思路进行调整,随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新的措施。

中医妇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妇科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妇科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妇科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调研报告《中国中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22期.唐仕欢.杨洪军.黄璐琦.周超凡.[2].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学术思想源流探究.《中华中医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3期.韩延华.刘淑君.宋秀珍.张占波.[3].中医妇科基本名词术语英译的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1期.姜坤.韩冰.王奎.谢京红.尤昭玲.姜惠中.金哲.魏绍斌.吴育宁.薛赛琴.李亚俐.马平仲.[4].贵阳市中医临床饮片用量的调查分析《国际中医中药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8期.刘丽.李世大.刘秋实.吴效科.[6].从《沈氏女科辑要》看清季民初中医妇科的发展.《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5期.周鑫惠.杨奕望.[7].中医妇科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方式与创新性就业的构思.《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11期.刘丽.刘秀艳.吴效科.侯丽辉.[8].中医妇科绝经前后诸症分型论治与主证主方论治模式探讨.《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4期.刘爱玲.雷红.[9].《中医妇科方剂选讲》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中医药信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5期.文乐兮.袁振仪.尹周安.龙玲.瞿延晖.欧阳建军.罗成宇.[10].“医教研”三位一体培养中医妇科临床型研究生的新模式设计与实践.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2年1期.王琪.李凤英.二、中医妇科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医妇科常见病医案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李园白.情报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06(学位年度)[2].杨桂云教授中医妇科学术思想总结.作者:黄美华.中医妇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3].当代中医妇科名家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刘淑君.中医妇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4].中医妇科癥瘕疾病文献发掘整理研究.作者:赖学华.中医医史文献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5].唐以前中医妇科文献研究.作者:杨艳芳.中医医史文献河南中医学院2011(学位年度)[6].百年中医妇科发展史研究.作者:叶笑.中国医学史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4(学位年度)[7].肝郁体质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性的理论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刘静君.中医基础理论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8].当代妇科名老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作者:董利利.中医医史文献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9].加减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被引次数:6 作者:唐媚.中医妇科学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学位年度)[10].中医妇科癥瘕疾病文献发掘整理研究.作者:赖学华.中医医史文献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医妇科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AnalysisonthemedicationrulefromthecontemporaryfamousexpertsofT CMintreatmentofchronicrenalfailure.Mao,WeiXu,PengLi,ChuangYe,Fengzhen2012[2]TherapeuticmechanismsofTongmaiDashengTabletontripterygiumglyco sidesinducedratmodelforprematureovarianfailure.Fu,Y.Zhao,Z.Wu,Y.Wu,K.Xu,X.Liu,Y.Tong,C.《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DevotedtoBiosc ientificResearchonIndigenousDrugs》,被SCI收录SCI.20121[3]AnalysisontheMedicationrulefromtheContemporaryFamousExpertsofT CMinTreatmentofChronicRenalFailure. WeiMaoPengXuChuangLiFengzhenYe[4]ThemeridiansystemandmechanismofacupunctureAcomparativereview.P art1:Themeridiansystem. 《Taiwanes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被SCI收录SCI.20124[5]Metabolomicstudyofbiochemicalchangesintheplasmaandurineofprima rydysmenorrheapatientsusingUPLCMScoupledwithapatternrecognitionapproa ch.Su,S.Duan,J.Wang,P.Liu,P.Guo,J.Shang,E.Qian,D.Tang,Y.Tang,Z.《Journalofproteomeresearch》,被SCI收录SCI.20132[6]Biomarkersofprimarydysmenorrheaandherbalformulaintervention:An exploratorymetabonomicsstudyofbloodplasmaandurine.Liu,P.Duan,J.Wang,P.Qian,D.Guo,J.Shang,E.Su,S.Tang,Y.Tang,Z.《MolecularbioSystems》,被SCI收录SCI.20131[7]Maternalinfluenzalikeillness,medicationuseduringpregnancyandri skofcongenitalheartdefectsinoffspring.Li,M.Liu,Z.Lin,Y.Chen,X.Li,S.You,F.Deng,Y.Li,N.Wang,Y.Zhang,Y.Li,X.Zh u,J.《Thejournalofmaternalfetal&neonatalmedicine》,被SCI收录SCI.20147/8[8]Theeffectofoviductalcellsoninvitromaturationofcanineoocytesind ifferentculturemedia. SinemOzlemENGINEERAsiyeIzemSANDALOzenBanuOZDASRamazanARICIEzgiERTURKE lifMerveCINARIsraaFarisMOHAMMEDAlperBARANCagatayTEKMehmetCanGUNDUZ 《TurkVeterinerlikveHayvancilikDergisi》,被SCI收录SCI.20141[9]Ontheqideficiency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hiang,H.C.Chang,H.H.Huang,P.Y.Hsu,M.《Taiwanese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20143[10]Us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mongpregnantwomeninTaiwan.. YehHYChenYCChenFP《Internationaljournal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theofficialorganofthe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aecologyandObstetrics》,被SCI收录SCI.20092四、中医妇科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医妇科治疗生殖内分泌疾病进展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文献述评.梁瑞宁,2012第二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三十六分会场暨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2]海派中医妇科学术特点探讨.胡国华,2012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3]《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的贡献.韩延华.韩延博.冯华,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4]中医妇科见习运用PBL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倪晓容.王隆卉,2011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5]《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科临床的贡献.韩延华.韩延博.冯华,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6]望诊在中医妇科临证中的运用体会.尹香花,2010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7]《中医妇科方剂学选讲》教学思路探讨.尹周安.龙玲.罗成宇.贺圆圆.袁振仪,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8]中医妇科实践教学如何体现中医药文化传承.齐聪.王瑞杰,2010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9]音乐治疗与中医妇科初探.李学君,2008全国中医妇科第八次学术研讨会[10]中医妇科双语教学体会与展望.王静,2008全国中医妇科第八次学术研讨会。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中医妇科:传统医学的瑰宝中医妇科治疗在中医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治疗理念、方法和药物应用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里将以中医妇科论文为例,探讨中医妇科治疗的范文,展示中医在妇科领域的卓越成就。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深厚,医疗实践丰富。

在妇科领域,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应用为广大女性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医理论强调阴阳平衡、脏腑调和,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诊等多方面综合分析,辨证施治,既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常见妇科疾病,又可以治疗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疑难杂症。

下面介绍一篇中医妇科论文的范文,展示中医在妇科治疗中的独特魅力。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观察》摘要:本文通过对30例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观察,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采用辩证施治的方法,结合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月经周期和经血量,提高了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妇科、月经不调、辩证施治、中药调理、针灸疗法1.疾病特点月经不调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延长或提前等。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复杂,可以由肝郁、脾虚、肾虚等多种因素所致。

2.治疗方法本文采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选用调经药物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具体方药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等,针灸疗法主要采用三焦经和冲任经的穴位。

3.临床观察经过连续治疗一个疗程,观察30例患者的疗效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后有28例患者月经周期明显恢复正常,经量逐渐调整到正常范围内,仅有2例患者经血量减少,但月经周期得到了明显改善。

4.总结本文通过中医辩证施治方法治疗月经不调取得了一定效果,表明中医治疗妇科疾病具有独特优势。

但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部分患者疗效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疗方案的个性化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结语中医妇科治疗在传统医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辨证施治的方法和药物调理为妇科患者带来了福音。

妇科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妇科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妇科护理专业论文妇科护理专业论文范文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分为西医妇科与中医妇科。

妇科疾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即为妇科疾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下面是妇科护理专业论文范文,请参考!妇科护理专业论文范文中医特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在妇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随机抽样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纳入观察对象,分两组,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并加入中医特色护理措施。

评价在妇科护理中,中医特色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观察组的护患纠纷少于对照组(χ2=4.615、4.82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妇科护理中,适当的加入中医特色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降低妇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中医特色;妇科;护理;应用效果0引言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护理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这种护理模式更注重人性化护理管理,已经得到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患者的广泛认可[1]。

而中医特色护理从理论上更符合这种要求,因此,本文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中医特色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妇科实施护理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这些收治的妇科患者中,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77例。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2~45岁,平均(30.2±2.5)岁;对照组,年龄23~48岁,平均(43.5±1.5)岁。

妇产科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妇产科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下文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探妇产科家庭式护理实践【摘要】文章重点介绍了妇产科专科家庭式护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涉及妇产科家庭式护理理论、营养护理、心理护理、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专科操作规范及母婴保健知识等。

本文就妇产科家庭式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视角;妇产科;家庭式;护理实践;理论研究一、临床资料2022年1~6我科收入产妇47例中有例选择了家庭分娩方式,产妇年龄22-32岁;其中初产妇77例,经产妇11例;23~25岁为65例,25~30岁为22例,30岁以上为3例;孕周均在37~41周。

除例胎儿过大,头盆不称而最后选择了剖宫产术,其余89例均为自然分娩。

由此可见家庭式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1.全程导乐陪伴分娩,丈夫陪产家庭式分娩进了产房,孕妇最好的精神后盾――丈夫或者家人,也能有效地消除产妇恐惧、紧张等情绪。

丈夫可为妻子的分娩请一个经验丰富的随身“教练”时刻陪伴在产妇的旁边,教你如何呼吸、如何用力,提供有用的方法和建议来减缓产妇的痛苦,以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完成。

2.硬膜麻醉无痛分娩硬膜麻醉无痛分娩能让产妇从生理感觉上消除痛苦。

尤其适合:特别怕痛的初产妇、宫缩强烈导致严童产痛的产妇。

不过,“无痛分娩”技术对医院的环境和条件要求相当严格,所以建议孕妇在决定是否采用“无痛分娩”之前,咨询好所在医院的服务如何,产房设备是否合乎标准,医护人员人力是否足够等等这些在专业的妇婴医院都能有完善的配置和保障。

产妇的抑郁多发生在产后头几个月,其发生率相当高,在西方国家大约占产妇的10%~20%。

在我国,由于有较多的老一辈人亲自照顾,心理上比较平衡,发生率可能低一些。

二、LDR家庭式分娩“以后产妇分娩时不再有焦虑、恐惧和痛苦,不再有孤独、害怕。

中医特色护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特色护理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医特色护理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医特色护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个性化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z1期.魏金荣.[2].制约中医特色护理发展的原因分析.《西部中医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4期.郭雪梅.郭秀珍.[3].退变性腰椎管狭窄Coflex装置内固定术后的中医特色护理.《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4年6期.俞红华.[6].中医护理查房推广在提升中医特色护理中的成效.《中华现代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33期.徐东娥.张国娣.[7].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6年3期.林天珍.骆燕香.许尤佳.[10].中医特色护理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5年11期.路萍.二、中医特色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药足浴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护理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张琼.护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2].参加灾难现场救援护士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作者:安云霞.护理学甘肃中医学院2015(学位年度)[3].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舒勋章.中医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学位年度)[4].应用中医经络推按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杨雨竹.护理学南方医科大学2013(学位年度)[5].脑卒中后长期护理的调查和干预研究.作者:艾亚婷.中西医结合临床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6].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研究——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刘艳丽.教育学原理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7].“子午流注”指导大黄穴位贴敷联合和爽进行便秘患者肠道准备的研究.作者:陈一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5(学位年度)[8].中医穴位按摩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柳淑芳.中西医结合临床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学位年度)[9].复方杞菊汤漱口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所致口腔溃疡的研究.作者:王春玲.护理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学位年度)[10].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管理及依从性分析.作者:付至江.中医骨伤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中医特色护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体会.赵雅文,2013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2]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护理在救治伤员中的作用.马郑萍,2010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3]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体会.赵雅文,20152015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4]在ICU中运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探讨.张晓璇,2010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5]中医特色护理在血透患者健康促进中的应用.李云琴.蔡鸿敏.高雪芬.林蔚仁,2012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6]中医特色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来积芳.冯宜蒀,2013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7]以中医特色护理丰富优质护理内涵.姚荷娉,2014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8]慢性重型肝炎的中医特色护理.费景兰,2011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9]颈椎病康复期的中医特色护理.吴丹,2012中国康复护理学术高峰论坛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研讨会[10]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体会.赵雅文,20142014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浅探中医妇科腹诊【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部诊断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腹诊方法,当代中医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以其促进中医妇科临床诊断的发展。

结论:作为中医的重要部分,中医妇科腹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源于《内经》、《难经》、并在随后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腹诊的内容丰富,辩证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医妇科腹诊成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支,在结合当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诊断技巧更佳丰富,大大降低了误诊率,促进了治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妇科病腹诊四诊中医诊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器械辅助检测使得内诊广泛应用,传统的腹诊在临床上越来越少,本文就临床腹诊经验,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浅谈腹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应用中的临床意义腹诊主要作为一种临床手段,用于中医临床上的辨证,最早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老的医学专著之中,《内经》中关于腹诊的记载是后来腹诊发展的起源,《伤寒论》则是将腹诊与辨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其运用在对治病机理的分析,临床辨证,预后判断中,形成了初步较完整的腹诊理论体系,对腹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妇科腹诊作为中医腹诊中的重要部分。

但在近年看来,已经被传统的内诊取代,滞后了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妇科腹诊已经逐渐走向狭窄,偏离了传统中医的发展方向,并且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现代中医腹诊包括较为广泛,不应当只局限在腹腔,还包括了胸腔的望闻问切。

若腹诊只单单指腹部的诊断,或只是内诊中某一项检查,那是对腹诊的狭隘理解。

现代腹诊主要包括胸腹以及五脏六腑的城廓,因此中医腹诊是包括了胸腹部内所有脏器的,即使只是从临床上对腹诊进行狭隘的理解,即指的是胸腹部的切诊,这一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

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妇产科护理研究(5篇)-护理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

方法将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的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实施防范措施前后不安全发生率。

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后,妇产科患者的不安全发生率为13.33%,较实施防范措施前的83.33%显著降低(P0.05)。

结论根据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发生的原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不安全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妇产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其具有护理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及护理安全隐患较多等特点,容易发生不安全及医疗纠纷[1,2]。

为进一步分析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与对策。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妇产科患者(实施防范措施后)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23±0.43)岁;选取实施措施前妇产科患者60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8.54±0.23)岁。

实施防范措施前与实施防范措施后的妇产科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安全的资料,并将不安全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根据记载的不安全资料,分析产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健全完善妇产科管理体制、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工作热情。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①护理人员的因素: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护理流程,同时由于护理人员水平较低,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均会导致不安全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医妇科护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盆腔炎辨证施护体会.
《医学信息》.2013年19期.金芳.
[2].一种新型中医妇科熏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年28期.杨玉荣.王洪英.袁洪军.
[3].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
《中国中医急症》.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1期.孙津津.
[4].《中医妇科护理学》临床带教教学方法探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
ISTIC.2006年5期.岳炜.吴静欢.
[5].时间管理在中医妇科专家预约门诊中的应用.
《护理与康复》.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9年6期.裴金霞.冯莺.俞琦.任玲.
[6].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妇科疾病健康教育.
《中医药学刊》.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6年10期.岳炜.吴静欢.
[7].妇科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6期.姜春丽.
[8].浅析中医妇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年86期.杨冬梅.
[9].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11期.毛翠英.
[10].PBL教学法在中医妇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总结.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9期.王颖.
二、中医妇科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建国以来不同年代滑胎证候认识的比较研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朱二苓.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11(学位年度)
[2].理气通腑汤促进妇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苗利.中医妇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学位年度)
[3]卵巢储备功能不全患者中医证型及发病因素相关性研究.
作者:姜智熙.中医妇科学上海中医药大学2013(学位年度)
[4].热敏灸防治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雪.中医妇科学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学位年度)
三、中医妇科护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X线下输卵管导管扩通术的护理.
孟茜.王秀针.连方.张建伟,2005全国中医妇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2]人工授精后早孕妇女的心态分析及护理启示.
周晓星.孙晓霞.孟茜,2005全国中医妇科第五次学术研讨会
[3]产科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孙锐.王虹,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4]输卵管性不孕中医治疗意义及护理.
张桂花.覃雪.包晓武,2013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5]消炎痛栓直肠给药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
黄晶.刘丽.王荣.艾树彬.马俊华,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6]崩漏的辨证施护.
刘丽秀.王婷婷,2011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7]妊娠恶阻的中医护理.
黄晶.马俊华.艾树彬,2010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8]月经病中医预防法初探.
雷磊.李慧芳,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9]针刺治疗妇科术后腑气不通的效果观察.
郭雪芳,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
[10]中药"消霉灵"在妇科中的应用.
何馨,20022003年全国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学术交流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