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合集下载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2024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2024

球墨铸铁五大元素对铸件的影响(一)引言概述:球墨铸铁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的铸铁材料,它由铸造过程中加入的五大元素组成。

这些元素对球墨铸铁的性能和性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和讨论这五大元素对球墨铸铁铸件的影响。

正文:一、锰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锰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2. 适量的锰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和塑性。

3. 锰能够抑制碳化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

4. 高锰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发生热龟裂。

5. 锰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以保证铸件的性能。

二、硫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硫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流动性和润滑性。

2. 适量的硫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抗氧化性能。

3. 硫可以促进铁液与砂型的分离,避免铸件表面出现毛刺。

4. 过高的硫含量会降低球墨铸铁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5. 控制硫含量是确保球墨铸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铜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铜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性。

2. 适量的铜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3. 铜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导性和导电性。

4. 过高的铜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发生热裂缝和变质。

5. 控制铜含量是确保球墨铸铁质量的重要因素。

四、镍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镍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2. 适量的镍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3. 镍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4. 高镍含量会增加球墨铸铁的生产成本。

5. 镍元素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五、钒对球墨铸铁的影响1. 钒的加入可以提高球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2. 适量的钒能够提高球墨铸铁的耐磨性和韧性。

3. 钒可以改善球墨铸铁的热稳定性和耐热性能。

4. 过高的钒含量会导致球墨铸铁易出现热裂缝和变质。

5. 钒元素的控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总结:通过对球墨铸铁的五大元素(锰、硫、铜、镍、钒)对铸件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这些元素的合理控制和添加可以调整和改变球墨铸铁的性能和性质,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铁、钢中各种添加元素的性能解析

铁、钢中各种添加元素的性能解析

铁、钢中各种添加元素的性能解析一、生铁: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很软,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

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

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二、钢: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

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

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硫: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

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

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 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

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

生铁中5大元素的作用是什么?

生铁中5大元素的作用是什么?

生铁中5大元素的作用是什么?作为铁碳合金的生铁,在炼制过程中(除合金生铁外),还吸收了一部分其它杂质,就是硅、锰、磷、硫等元素。

这些元素渗入生铁中,对生铁起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情况是,生铁中除碳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外,一定含S的硅、锰可以改善生铁的性能,而硫、磷则是有害元素。

那么硅,锰元素在生铁中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生铁的成分及性质。

(一)碳(c)在熔炼矿石时一部分碳渗入铁水中,由于其它元素和冷却速度的影响,使碳以两种基本形态存在铁中。

一种是碳与铁相结合的碳化铁,称“化合碳”,在白口生铁中就含有多量的碳化铁,极硬而脆,机械性质差,不适于机械加工;另一种是碳在铁中呈自由状态的固溶体,称“石墨碳”,灰口生铁中就含有多量的石墨碳,性质较软易于切削加工。

但石墨碳又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在生铁中分布成片状,另一则成球状。

成片状者强度和韧性较低,容易破碎,成球状者强度和韧性都高,性质比较良好。

高炉冶炼出来的生铁如果是石墨状态,则多数是片状,要使它成为球状,还需要再经过一番手续,总之,无论碳存在于铁中是什么形状,对铁的机械性质都有所提高,如果生铁中不含有碳,则机械性质太差,失去了实用价值。

(二)硅(Si)硅是在高炉冶炼时,由铁矿石的杂质和焦炭灰分巾的二氧化硅还原而来的。

硅在生铁中是很重要的元素,它能促使生铁中的碳化铁分解而生成石墨碳,从而使生铁性质变软;它还能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利于浇铸,减少收缩,铸件尺寸稳定。

故铸造上常把硅叫做软化剂。

又因为硅能和铁水中的氧化合生成二氧化硅而排于炉外,以减少生铁中气孔的生成,它又是很强的脱氧剂。

但硅的含董是不能过多的,过多时会使生铁的强度、硬度逐渐降低。

(三)锰(Mn)锰是在熔炼铁矿时,加入锰矿而渗入生铁中的。

锰能促使铁、碳化合生成碳化铁,增加生铁的强度和硬度。

但含量在(>·8%以下时影响不大。

锰还能去氧除硫,生成二氧化锰、硫化锰,以减少生铁中气孔的生成和硫的危害,故锰对生铁是有好的影响的。

五大元素的作用

五大元素的作用

磷元素在钢铁中以固溶体磷化物存在,有时呈磷酸盐夹杂形式存在。 磷在钢中可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耐大气腐蚀作用,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而又能降低高温性能和增加脆性,影响钢的塑性和韧性。由此磷在钢中是一种有害元素。对磷元素的测定,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氟化钠-氯化亚锡钼蓝光度法(依据GB/T 223.61-1988标准)在酸性溶液中,以高锰酸钾氧化,使偏磷酸氧化成正磷酸,与钼酸铵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氯化亚锡还原成硅钼蓝,测定其吸光度。
硅元素是钢中有益元素,能增强钢的抗张力、弹性、耐酸性、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并能使钢的电阻系数增大,同时它又是钢的有效脱氧剂。硅在钢中主要以硅化铁形式存在。 对硅元素的测定,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亚铁还原——硅钼蓝光度法(依据GB/T 223.5-1997标准)在酸性溶液中,硅酸与钼酸铵形成黄金属中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它通常以固溶体及化合形式存在。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能降低由于硫所引起的热脆性,然后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提高钢的可锻性。增加锰的含量,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对锰元素的测定,常用的分析方法有银盐——过硫酸铵氧化光度法(依据GB/T 223.63-1988标准)试样以酸溶解,在一定得酸度条件下,硝酸银为催化剂,过硫酸铵将锰氧化成高锰酸,测定其吸光度。
五大元素是钢铁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元素,五大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金属的性能和牌号,所以检测五大元素尤为重要。以下是五大元素的作用和检验依据:
碳元素在钢铁中的作用是,它是区分钢或铁的主要依据,含碳量大于百分之1.7的是铁,低于百分之1.7的称我钢。碳在钢铁中呈化合状态和游离状态。钢中的碳大部分以化合状态存在,在铁中碳都以游离状态存在,化合碳和游离碳之和称为总碳量。碳的含量直接影响钢的性能,当碳含量高时钢的硬度和强度增加,但是其熔点、塑性和延展性降低,使钢难于加工。生铁的强度和硬度随化合碳的增加而增高。

铸造中合金元素分析

铸造中合金元素分析

1、铸铁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如何—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答:铸铁的基本元素为:碳(C)、硅(Si)、锰(Mn)、磷(P)、硫(S)五大元素。

五大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1)、碳本身就是构成石墨的元素,在铸铁中是促进石墨化元素。

但碳量过高,力学性能降低。

(2)、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但硅量过高,易使石墨粗大,力学性能降低,若含硅量过低;则易出现麻口或白口组织。

(3)、硫在铸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以FeS的形式完全溶解于铁液中,并能降低碳在铁中的溶解度。

此外,硫在铸铁中还能恶化铸铁的铸造性能,当铁液中存在有大量硫化物时,就会降低铁液的流动性,补缩性能差,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

因此,在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硫量限制在0.1-0.12%以下。

(4)、锰在铸铁中首先表现出抵消硫的一些有害作用上,因此铸铁中含有适量的锰是有益的。

通常锰的含量应控制在06-1.2%范围内。

(5)磷能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和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即铸铁的硬度随着含磷量的增加而增高,韧性则降低。

因此,普通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磷量限制在0.3%以下。

磷对铸铁的石墨化影响不大。

2、铸造碳钢的基本元素有哪些?各自的作用如何?答:碳钢的基本元素有:碳(C)、硅(Si)、锰(Mn)、磷(P)、硫(S)五大元素。

铸造碳钢是熔模铸造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材料。

碳钢的主要元素是碳,其含量为0.12-0.62%。

改变含碳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钢的机械性能。

此外,钢中含有硅、锰、磷、硫四大元素,硅、锰有脱氧和去硫作用,但且含量变化不大,对性能的影响也不大。

磷、硫在钢中均为有害元素,并在不同质量要求的钢中均有一定的限制。

磷和硫在钢中含量越少越好。

3、铸造合金钢常用的合金元素有哪些?加入的目的是什么?答:(1)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但塑性及韧性越差。

(2)硫是钢中有害元素,含硫量较多的钢在热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热脆”。

(3)磷能提高钢的强度,但使钢的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在低温时影响更为严重,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冷脆”。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作者:刘张50905022010 应化2班钢铁是铁与C(碳)、Si(硅)、Mn(锰)、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钢铁生产流程包括:矿山开采→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

钢铁工业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有了钢铁,就使得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成为可能。

同时,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动力、运输等工业部门的发展。

由于钢铁工业与其他工业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

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

五大元素是特指钢铁中的碳、硫、硅、磷、锰五种元素。

五大元素各个化学元素对钢的性能有以下的影响:1、碳(C) 碳是钢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钢铁的性能。

碳是区别铁与钢,决定钢号、品级的主要标志。

碳是对钢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元素。

碳在钢中可作为硬化剂和加强剂,正是由于碳的存在,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机械性能,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由原料矿石引入或脱氧及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铸铁的基本元素的作用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铸铁的基本元素的作用及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铸铁的基本元素的作用及对组织性能的
影响
铸铁的基本元素为 碳(C)、硅(Si)、锰(Mn)、磷(P)、硫(S)五大元素。

五大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1)、碳本身就是构成石墨的元素 在铸铁中是促进石墨化元素。

但碳量过高 力学性能降低。

(2)、硅是强烈促进石墨化元素 但硅量过高 易使石墨粗大 力学性能降低 若含硅量过低;则易出现麻口或白口组织。

(3)、硫在铸铁中是有害元素 它以FeS的形式完全溶解于铁液中 并能降低碳在铁中的溶解度。

此外 硫在铸铁中还能恶化铸铁的铸造性能 当铁液中存在有大量硫化物时 就会降低铁液的流动性 补缩性能差 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

因此 在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硫量限制在0.1-0.12%以下。

(4)、锰在铸铁中首先表现出抵消硫的一些有害作用上 因此铸铁中含有适量的锰是有益的。

通常锰的含量应控制在06-1.2%范围内。

(5)磷能增加铁水的流动性和提高铸铁的耐磨性 即铸铁的硬度随着含磷量的增加而增高 韧性则降低。

因此 普通灰铸铁中一般将含磷量限制在0.3%以下。

磷对铸铁的石墨化影响不大。

硅碳比:0.52—0.65
锰硫比:7—12。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三、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目前在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Cr),锰(Mn),镍(Ni),硅(Si),硼(B),钨(W),钼(Mo),钒(V),钛(Ti)和稀土元素(Re)等。

五大元素:硅、锰、碳、磷、硫。

五大杂质元素:氧、氮、磷、硫、氢。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硅可提高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耐热性及耐H2S等介质的腐蚀性。

硅含量增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锰可提高钢的强度,增加锰含量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有好处。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球铁700-2五大元素

球铁700-2五大元素

球铁700-2五大元素球铁700-2五大元素是指铁(Fe)、碳(C)、硅(Si)、锰(Mn)和硫(S)。

这些元素在球铁700-2的成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球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

下面将从每个元素的含量、作用及其对球铁性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铁(Fe),球铁的主要成分是铁,其含量通常在94%以上。

铁是球铁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并且容易熔化。

铁还是球铁的主要组织成分,对球铁的相结构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其次是碳(C),碳是球铁的第二大元素。

球铁中的碳含量通常在2.5%-4%之间,高于钢的碳含量。

碳的含量会影响球铁的硬度和耐磨性。

高碳球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耐磨零件;低碳球铁具有较高的韧性和抗冲击性,适用于制造具有抗冲击性能的零件。

碳还会影响球铁的熔点和热膨胀系数,从而影响球铁的铸造性能。

第三个元素是硅(Si),硅是球铁中的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

硅的含量通常在1.5%-3%之间。

硅可以提高球铁的液态流动性和降低液态铁的表面张力,从而改善球铁的铸造性能。

此外,硅还可以提高球铁的延展性和耐温性,降低热膨胀系数,减少热应力的产生。

硅还可以降低球铁的磁性,并提高球铁的热导率和电导率。

第四个元素是锰(Mn),锰是球铁的一种重要合金元素。

锰的含量通常在0.5%-1.2%之间。

锰可以提高球铁的强度和耐磨性,并有利于球铁的热处理。

锰还可以改善球铁的韧性和断裂特性,降低球铁的贝氏体组织的硬度,并减少白口的产生。

锰还可以提高球铁的耐蚀性,尤其对于抵抗酸性介质的腐蚀有较好的效果。

此外,锰还可以抑制渗碳作用,降低球铁的碳含量。

最后一个元素是硫(S),硫是球铁中的杂质元素。

硫的含量通常在0.02%-0.1%之间。

硫对球铁的性能影响较大,过高的硫含量会降低球铁的塑性和韧性,并增加晶界脆性和热脆性。

此外,硫还容易形成夹杂物,对球铁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制造球铁时需要控制硫的含量,尽量减少硫的存在。

铸铁五大元素的标准

铸铁五大元素的标准

铸铁五大元素的标准
铸铁的五大元素是指碳、硅、锰、硫、磷。

这些元素在铸铁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和影响铸铁的性能。

1. 碳:是铸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对铸铁的硬度、强度和韧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铸铁中碳含量在2%以下,碳含量越高,铸铁的硬度和脆性越大,但韧性降低。

2. 硅:硅含量对铸铁的组织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硅含量能够提高铸铁的流动性和润湿性,有利于铸件的充型和表面质量。

同时,硅还能够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3. 锰:锰能够提高铸铁的硬度和韧性,同时还能够改善铸铁的晶界和组织结构,提高铸铁的强度和冲击韧性。

4. 硫:硫是铸铁中的杂质元素,其含量对铸铁性能影响较大。

过高的硫含量会导致铸铁脆性增加,降低铸件的强度和韧性。

5. 磷:磷含量对铸铁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

磷能够提高铸铁的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但过高的磷含量会导致铸铁的脆性增加。

以上是五大元素在铸铁中的主要作用和影响,不同的铸铁材料和应用领域对这些元素的要求和限制也会有所不同。

钢铁中常见元素存在的影响

钢铁中常见元素存在的影响
3、硅
在钢中主要以固溶态存在,主要以Fe2Si、FeSi或更复杂的化合物FeMnSi存在,硅和氧的亲和力仅次于铝和钛,而强于铬、锰、钒,在炼钢过程中,用作还原剂和脱氧剂。硅能增强钢的抗张力、弹性、耐酸性和耐热性,又能增大钢的电阻系数,故钢中硅一般不小于0.1;作为合金元素,一般不低于0.6%;耐酸耐热钢及弹簧钢中硅较高,而硅钢含硅量可高达4%以上;
4、锰
在钢中主要以MnS状态存在,锰在冶炼钢铁过程中通常作为脱硫剂和脱氧剂而特意加入,锰和硫作用可防止热脆,从而提高钢的可锻性;在钢中一般含量为0.3~0.8%,含量超过0.8%即为锰合金钢,在生铁中一般为0.5~2%。高锰钢可达到13~15%,锰可溶于稀酸中,生成二价锰离子。锰含量高时在低酸度解质中遇强氧化剂易产生棕色混浊,二是含量高使溶液中其他元素的氧化难于完全,如在高锰钢中的磷;
6、铬
能增强钢的机械性能和耐腐性,也可以增加钢的淬透性及淬火后的抗变形能力,从而增加钢的硬度、弹性、抗磁性、抗张力、耐蚀性、耐热性;铬能溶于热的HCL及稀H2SO4中,与浓硝酸作用由于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而钝化不能溶解,一般处于固溶体中的铬易溶于HCL及稀H2SO4或高氯酸中,但铬的碳化物或氮化物,一般用浓硝酸处理或经硫酸、高氯酸加热至冒烟处理才能破坏,有的甚至在H2SO4冒烟时滴加硝酸才能破坏。铬对化学分析影响:一是铬离子有色(三价为绿色,六价为金黄色),在比色时,要考虑色泽空白,二是高价铬离子有氧化剂,对某些有机显色剂有氧化作用,遇此情况应将其还原到低价,亦可用高氯酸冒烟加HCL使铬生成CrO2CL2驱除,以消除其影响;
2、硫
以硫化物状态存在于钢中,它易使钢产生热脆,使钢的机械性能降低,同时对钢的耐蚀性、可焊性也不利,故硫也是钢中有害元素之一;普通钢中硫不超过0.05%,优质结构钢、工具钢中不超过0.04或0.03%,高级优质钢不超过0.02%,但在易切削钢与高锰钢中可以高些;硫在钢中易偏析,因此取样时要注意代表性,硫化物在1250~1350度通氧燃烧生成SO2气体;

球铁700-2五大元素

球铁700-2五大元素

球铁700-2五大元素球铁是一种常见的铸造材料,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球铁的化学成分主要由五大元素组成,分别是碳、硅、锰、硫和磷。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大元素在球铁中的作用。

第一大元素是碳。

碳是球铁中最主要的元素,其含量通常为2%至4%,可以显著影响球铁的性能。

碳存在于球铁中的形态有两种,一种是自由碳形成的石墨,另一种是溶解在铁基体中的碳。

自由碳的存在可以增强球铁的韧性,起到防止裂纹扩展的作用;而溶解在铁基体中的碳可以增加球铁的硬度和强度,同时降低球铁的塑性。

第二大元素是硅。

硅是球铁中的第二主要元素,其含量通常为1%至3%。

硅主要存在于铁基体中,可以增加球铁的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性能,从而提高球铁的耐热性。

此外,硅还能够抑制碳的溶解度,减少碳的析出,增加球铁的强度和硬度。

第三大元素是锰。

锰通常以合金形式存在于球铁中,其含量通常为0.1%至1%。

锰可以改善球铁的机械性能,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并且还能够增加球铁的磁导率。

此外,锰还能够提高球铁的耐磨性和韧性,延长球铁的使用寿命。

第四大元素是硫。

硫是球铁中的一种有害元素,其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过高的硫含量会导致球铁中出现硫化物,使球铁的塑性和韧性急剧降低,从而降低球铁的综合性能。

因此,在球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硫的含量,以保证球铁的质量。

第五大元素是磷。

磷是球铁中的另一种有害元素,其含量也需要严格控制。

过高的磷含量会导致球铁中出现磷化物,使球铁的塑性和韧性降低,从而影响球铁的使用性能。

因此,在球铁的生产过程中,也需要控制磷的含量。

综上所述,球铁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碳、硅、锰、硫和磷组成。

这五大元素在球铁中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会直接影响球铁的性能。

合理控制这五大元素的含量,可以提高球铁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热性,从而满足不同工业领域对球铁材料的需求。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

钢铁中五大元素的作用与危害及其分析方法作者:刘张 50905022010 应化 2 班钢铁是铁与C(碳)、Si(硅卜Mn(锰卜P(磷)、S(硫)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其中除Fe(铁)外,C 的含量对钢铁的机械性能起着主要作用,故统称为铁碳合金。

它是工程技术中最重要、 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炼钢T 连铸T 轧钢等。

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有了钢铁, 就使得中国国 钢铁工业的发展也有赖于煤炭工业、采掘工业、冶金工 家都把发展钢铁工业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并把这种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互相协调 起来,保持正常的比例关系。

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

五大元素是特指钢铁中的碳、硫、硅、磷、锰五种元素。

五大元素各个化学元素对钢的性能有以下的影响: 1、碳(C)碳是钢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直接影响着钢铁的性能。

碳是区别铁与钢, 决定钢号、 品级的主要标志。

碳是对钢性能起决定作用的元素。

碳在钢中可作为硬化剂和加强剂, 正是由于碳的存在, 才能用热处理的方 法来调节和改善其机械性能, 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 降低,当碳量 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 般不超过 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 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由原料矿石引入或脱氧及特殊需要而有意加入,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 0.15-0.30%的硅。

如果 钢中含硅量超过 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 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 .0- 1 .2%的硅,强度可提高 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 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49种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49种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49种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强度。

铸钢中加钙使钢水流动性大为提高;铸件表面光洁度得到改善, 铸件中组织的各向异性得以消除;其铸造性能、抗热裂性能、机械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钢中加钙能改善抗氢致裂纹性能和抗层状撕裂性能,可延长设备、工具的使用寿命。

钙加入母合金中可用作脱氧剂和孕育剂,并起微合金化作用。

Ti(钛)钛和氮、氧、碳都有极强的亲和力,与硫的亲和力比铁强,是一种良好的脱氧去气剂和固定氮和碳的有效元素。

钛虽然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但不和其他元素联合形成复合化合物。

碳化钛结合力强,稳定,不易分解,在钢中只有加热到1000℃以上才能缓慢地溶入固溶体中。

在未溶入之前,碳化钛微粒有阻止晶粒长大的作用。

由于钛和碳之间的亲和力远大于铬和碳之间的亲和力,在不锈钢中常用钛来固定其中的碳以消除铬在晶界处的贫化,从而消除或减轻钢的晶间腐蚀。

钛也是强铁氧体形成元素之一,强烈的提高了钢的A1和A3温度。

钛在普通低合金钢中能提高塑性和韧性。

由于钛固定了氮和硫并形成碳化钛,提高了钢的强度。

经正火使晶粒细化,析出形成碳化物可使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得到显著改善,含钛的合金结构钢,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主要缺点是淬透性稍差。

在高铬不锈钢中通常需加入约5倍碳含量的钛,不但能提高钢的抗蚀性(主要是抗晶间腐蚀)和韧性;还能组织钢在高温时的晶粒长大倾向和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V(钒)钒和碳、氨、氧有极强的亲和力,与之形成相应的稳定化合物。

钒在钢中主要以碳化物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作用是细化钢的组织和晶粒,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

当在高温溶入固溶体时,增加淬透性;反之,如以碳化物形式存在时,降低淬透性。

钒增加淬火钢的回火稳定性,并产生二次硬化效应。

钢中的含钒量,除高速工具钢外,一般均不大于0.5%。

钒在普通低碳合金钢中能细化晶粒,提高正火后的强度和屈服比及低温特性,改善钢的焊接性能。

钒在合金结构钢中由于在一般热处理条件下会降低淬透性,故在结构钢中常和锰、铬、钼以及钨等元素联合使用。

钢铁中的元素及其影响

钢铁中的元素及其影响

钢铁中的元素及其影响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控技术陈南超20109943381、碳(C):能影响钢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硅(Si):硅能增强钢的抗张力、弹性、耐酸性和耐热性,又能增大钢的电阻系数。

3、磷(P):增加钢的冷脆敏感性,增加钢的回火脆性以及焊接裂纹敏感性。

4、硫(S):硫在钢中易于偏析,恶化钢的质量。

5、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6、镍(Ni):镍能提高钢的强度,而又保持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镍对酸碱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

7、钼(Mo):钼能使钢的晶粒细化,提高淬透性和热强性能,在高温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抗蠕变能力,结构钢中加入钼,能提高机械性能。

还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的脆性。

8、氮(N):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9、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改善焊接性能。

10、钒(V):钒是钢的优良脱氧剂。

钢中加0.5%的钒可细化组织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

钒与碳形成的碳化物,在高温高压下可提高抗氢腐蚀能力。

11、钨(W):在工具钢加钨,可显著提高红硬性和热强性,作切削工具及锻模具用。

12、钴(Co):钴是稀有的贵重金属,多用于特殊钢和合金中,如热强钢和磁性材料。

13、铜(Cu):铜能提高强度和韧性,特别是大气腐蚀性能。

缺点是在热加工时容易产生热脆,铜含量超过0.5%塑性显著降低。

当铜含量小于0.50%对焊接性无影响。

14、铝(Al):钢中加入少量的铝,可细化晶粒,提高冲击韧性,铝还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能,铝与铬、硅合用,可显著提高钢的高温不起皮性能和耐高温腐蚀的能力。

铝的缺点是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15、硼(B):钢中加入微量的硼就可改善钢的致密性和热轧性能,提高强度。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钢铁是一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其性能取决于许多因素,化学元素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化学元素会对钢铁的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化学元素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1.碳(C):碳是钢铁的主要合金元素,它的存在可以使钢铁变得坚硬和耐磨。

通过控制碳含量,可以调整钢铁的硬度和强度。

碳含量较高的钢铁被称为高碳钢,其硬度较高,但韧性较差。

而碳含量较低的钢铁被称为低碳钢,其韧性较高,但硬度较低。

2.硅(Si):硅是一种常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适量的硅含量可以改善钢铁的铸造性能和热处理性能。

硅还可以降低钢铁的磁导率,提高其电磁性能。

3.锰(Mn):锰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

锰含量通常在0.3%~1.5%之间。

锰还可以提高钢铁的耐磨性和耐蚀性,延长钢铁的使用寿命。

4.磷(P):磷是一种杂质元素,通常需要控制其含量。

高磷含量会降低钢铁的韧性,并使其易于开裂。

因此,钢铁中的磷含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磷含量可以通过矿石的选择和冶炼过程中的控制来进行调节。

5.硫(S):硫也是一种常见的杂质元素,类似磷,高硫含量会导致钢铁的脆性增加。

此外,硫还会降低钢铁的延展性和焊接性能。

因此,控制钢铁中的硫含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以上所述的元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合金元素也会对钢铁的性能产生影响,如铬、镍、钼等。

铬可以提高钢铁的耐蚀性,镍可以提高钢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钼可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韧性。

不同的合金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总之,化学元素对钢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可以调整钢铁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特性,以满足不同工程中的需求。

因此,在钢铁制造过程中,对化学元素含量和配比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铸铁是一种重要的铁碳合金,通常含有2%至4%的碳。

不同元素的添加会对铸铁的组织性能产生影响,以下是各种元素对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1.碳(C):碳是铸铁最主要的合金元素,会显著影响铸铁的组织和性能。

增加碳含量可以提高铸铁的脆性和硬度,但会降低其延展性和韧性。

2.硅(Si):硅是一种强化元素,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和硬度。

适量的硅含量也可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耐蚀性。

然而,过量的硅会导致晶体生长,使铸铁易于开裂。

3.锰(Mn):锰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有助于抑制碳的析出,提高铸铁的韧性。

合适的锰含量有助于改善铸铁的高温性能。

4.磷(P):磷可以增加铸铁的流动性和液相温度,有助于减小铸铁的热收缩。

然而,过量的磷会降低铸铁的韧性和强度。

5.硫(S):硫可以改善铸铁的切削性能和润滑性。

适量的硫可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但过量的硫会导致铸铁变脆。

6.镍(Ni):镍可以提高铸铁的韧性和强度,并增加其抗冲击性能。

含镍的铸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稳定性。

7.钼(Mo):钼可以提高铸铁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钼的添加还可以改善铸铁的高温强度和韧性。

8.铬(Cr):铬可以提高铸铁的耐磨性、耐蚀性和高温强度。

含铬的铸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

9.钒(V):钒可以提高铸铁的高温强度和硬度,同时还具有抗疲劳和抗磨损的特性。

10.钛(Ti):钛可以提高铸铁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含钛的铸铁还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总的来说,不同元素的添加会对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合理调控元素含量可以改善铸铁的性能,并使其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然而,过量的元素含量会导致铸铁的性能恶化,因此在合金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组成设计。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普通钢中硅的含量范围在0.17~0.37%。

铬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硬的碳化物Cr7C3和Cr23C6,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碳形成复合碳化物。

所有这些碳化物都比初始的渗碳体硬。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铬降低了A4温度并提高A3温度,因此以γ-相为代价稳定了α-相。

如果在纯铁中加入大于11%的铬,那么γ-相会全部消失。

4.铬Cr铬的主要作用:在钢中含足够的碳时铬提高钢的硬度,含1%碳的低铬钢是非常硬的;在低碳钢中加入的铬能够提高强度但延展性有所降低;铬提高钢的高温强度;铬提供中等淬透性;在高碳钢中,铬改善耐磨性能;当加入大量的铬,直到25%时,由于在钢的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物层而改善耐腐蚀能力;与镍元素等配合能提高抗氧化性和钢的热强性,并进一步提高抗腐蚀性;铬促进晶粒长大,导致钢的脆性增加。

铬是结构钢、工具钢、轴承钢、不锈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很广的元素。

铬在一些钢和合金中的含量范围:铬钢0.30~1.60%,奥氏体铬-镍不锈钢15.0~30.0%,马氏体铬钢4.0~18.0%,铁索体铬钢10.5~27.0%,沉淀硬化钢12.2~18.0%,5.钨W钨是非常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非常硬而又稳定的碳化物W2C、WC 和复合碳化物Fe4W2C。

这些碳化物溶解很慢并且只在很高的温度溶解。

因此钨是工具钢的重要成分,尤其是高速工具钢。

在这些钢中,钨显著地提高二次硬化后的硬度。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钨降低A4温度而提高A3温度。

钨的主要作用:钨抑制晶粒长大并因此有晶粒细化的作用;钨减少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的脱碳;钨提高耐磨性;它提高淬火及回火钢的高温硬度;在一些高温合金中,钨提高蠕变强度;钨对淬透性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钨限制回火软化,含钨的钢加热到600~700℃碳化物仍不会沉淀,从而避免了钢的软化。

是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中应用较多的元素之一。

对钢抗氧化性不利。

钨在一些钢中的含量范围:钨-铬钢1.75%,高速工具钢1.15~21.0%,热作工具钢0~19.0%,冷作工具钢0~2.0%,抗冲击钢0~3.0%.6.钼Mo钼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铁的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铁的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铁的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铸件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灰铸铁中含有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5元素,这些元素对铸件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责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shen)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减低了生铁熔点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时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是生铁产生热脆性并减低铁液的流动性,故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中硫的含量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制动钳属于灰铸铁,五大元素的成分比例为:C:2.9%-3.2% S≤0.12% Mn:
0.8%-1.1% Si:1.4%-1.7% P≤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件五大元素及性能影响
灰铸铁中含有碳(C)、硅(Si)、锰(Mn)、磷(P)、硫(S)、等5元素,这些元素对铸件的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责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

石墨强度低,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shen)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减低了生铁熔点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

然而磷又使铁增加硬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1.2%。

硫(S):在生铁中时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是生铁产生热脆性并减低铁液的流动性,故含硫高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中硫的含量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制动钳属于灰铸铁,五大元素的成分比例为:C:2.9%-3.2% S≤0.12% Mn:
0.8%-1.1% Si:1.4%-1.7% P≤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