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PPT】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168张]

【PPT】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课件[168张]
(自比) 自比)
源清中学
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周瑜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典故, 雄姿英发” 典故,意在以 “雄姿英发”、少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生 华发” 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对比,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 一书生。 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 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的抒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 的思 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 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 的民族心态, 的民族心态 满怀。 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凤阙”“铁骑”“龙城 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 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的修辞方法。 采用的都是 的修辞方法
源清中学
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 言志、咏史言志、 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 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的凄怆、苍凉意境, 的凄怆、苍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 而涕下” 而涕下”。 源清中学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

[ 考题再现2]
问题:请从表达方式角度对这首诗尾联加以赏析。
[ 知识梳理 ]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抒情、描写、记叙、议论五种, 其中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 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2)间接抒情。一般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借事抒情
(9)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 容。
(10)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 留下深刻印象。
(11)双关:语言幽默,饶有生趣,生动活泼,含蓄 曲折的表达奥妙的神态和情思。
(12)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 答题格式 ]
这首诗(一联)用
修辞手法,
写出了Biblioteka , 抒发(表达)了的情感。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借助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第三步,点出该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
一般答题格式:
是 的意思。
地写出了
(景物)
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
情感(或艺术效果)。
[ 变式 训练]
“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换成“玩”好不好?
归纳答题步骤
第一步: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敲”字更好。
[ 知识梳理 ]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2.描写方式 (1)细节描写。一首诗歌,恰到好处的运用细节描 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情和心理、 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2)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 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如实地勾画出描写对象的情 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30张]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30张]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 某种物品。 •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 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 悲伤等感情。
表现手法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 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表达更为含蓄。 比如,诗人常赋予松、竹、梅、菊等特定的 象征意义,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 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 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 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再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是 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 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杨炯《从军行》
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 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
• 间接抒情,又叫委婉含蓄,诗人们往 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 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 衬情、托物言志。如李白的《赠汪伦》 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 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 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
托物言志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我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人所写之梅,实际上正是自己不幸遭遇和不得 志的写照,同时借助梅的形象也抒发了诗人不愿迎合 世俗、追逐名利以及爱国之心至死不变的思想情感。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共140张PPT)

高考语文精品课件: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共140张PPT)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 “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此处。“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 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 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意,其中包涵着一个 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的“高山流水”,借此表现蜀僧和自 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 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后一
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 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 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静一动构成了江 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答案
精要点拨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歌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
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 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以动写静(或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如王维《山居秋暝》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 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贾岛 《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响衬静,与王籍 《入若耶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3.细节描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鉴赏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 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 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它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表达方式; 二是表现手法;三是修辞手法;四是构思 立意。
【提问方式】
鉴赏描写手法
⑴这首诗(或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
分析。 鉴赏修辞手法
⑵请从动、静(或其他)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⑶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鉴赏抒
(或: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情手法
⑷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试做简要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 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⑸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鉴赏篇章结构
(以上问题指向明确)
难: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提问笼统,指向不具体)
【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 先考虑修辞; 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写景诗的特
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 最后篇章结构。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2)结合诗句具体阐释怎样运用这种技
⑴这首词中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 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高考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 ppt(共67张PPT)
【参考答案】
(第一步指出手法)借代。 (第二步解释怎样运用手法)“珠翠”
指妇女佩带的首饰,指代宫女。
(第三步说明表达效果)词句写汴京皇宫
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 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 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 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175张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课件175张
由地去听书。王二最爱听书。以前去听书都要经过考虑。一
是花钱,二是费时间,更主要的是考虑这于他的身份不大相
称:一个卖熏烧的,常常听书,怕人议论。近年来,他觉得
可以了,想听就去。下午的书一点开书,不到四点钟就“明
日请早”了,这耽误不了他的生意。他一天忙到晚,只有这
一段时间得空。第二,过年推牌九,他在下注时不犹豫。王
的匣子,装熏烧的洋磁盘子,越来越多。每天晚上到了买卖
高潮的时候,摊子外面有时会拥着好些人。好天气还好,遇
上下雨下雪(下雨下雪买他的东西的比平常更多),叫主顾
在当街打伞站着,实在很不过意。于是经人说合,出了租钱,
他就把他的摊子搬到隔壁源昌烟店的店堂里去了。
➢ 王二:
王二的发达,是从他的生活也看得出来的。第一,他可以自
【注】 ①鲁港:地名。1275年,
南宋主力与元军在鲁港交战,宋军主帅
贾似道听闻前线溃败,未见元军便鸣金
收兵,仓皇逃跑。鲁港之败,宋军主力
覆没,加速了南宋王朝的灭亡。②柯茂
谦:南宋遗民。
③“遗老萧条渐无语”,一切都已成为历
史,只留下我这个孤独凄凉的亡国遗民。
此时此地,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直接写
遗老孤臣亡国孤凄的哀痛。
近的空气里弥漫着王二家飘出的五香味。)后来王二喂了一
头小毛驴,她就不用围着磨盘转了,只要把小驴牵上磨,不
时往磨眼里倒半碗豆子,注一点水就行了。省出时间,好做
针线。一家四口,大裁小剪,很费功夫。两个孩子,大儿子
长得像妈,圆乎乎的脸,两个眼睛笑起来一道缝。小女儿像
父亲,瘦长脸,眼睛挺大。
➢ 王二:
每天下午,在上学的孩子放学,人家淘晚饭米的时候,他就
王二虽然发了一点财,却随时不忘自己的身份,从不僭越自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共84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共84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

(2)虚实描写 ①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虚”包括三方面: 第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如《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 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第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的场景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此时却不在 眼前。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曾存在, 但此时并不在眼前,是虚象。
(3)托物言志。托,寄托,借助;物,客观外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 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 物。
[即时小练] 结合上面所讲知识,辨析下面的诗(词)句使用的表达方式, 并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1.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林景熙《溪亭》) 答: 细传__节 达_描 出_写诗_。人_诗的__人孤_于独_清,_秋“_数日_”暮字__时传_在神_溪地_亭描_散绘_步出__,诗_人“穿_苦_”闷字_无形_聊_象_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__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 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词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许浑《谢 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 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的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 倍增其哀乐。”

高考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36张PPT)

高考一轮复习《古诗词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36张PPT)

【练一练】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本诗颈联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做简要分析。阐运用 明手法
本诗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在岳阳楼住宿、饮酒, 仿佛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写出了岳
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析同效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表达了诗人恍若置身仙果境的情景 。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 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 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 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 的心情可见一斑。
作业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 异同?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 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请从“虚”和“实”的角度鉴赏《邯郸冬 至夜思家》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问:该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高考古诗鉴赏――表达技巧(47张)PPT课件

高考古诗鉴赏――表达技巧(47张)PPT课件

以寸草比喻游子,以三春晖来比喻慈母 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 报答的。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寸草”、“三春晖”分 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
赵嘏:“夕阳楼上山重迭,未抵闲愁一 倍多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修辞方法表达方式

达 技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 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
4
1、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 夸张、对偶、双关、 设问、反问、互文、 通感、对比等
考查范围
2、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一、抒情方式
(一)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 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 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 “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新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分析:诗中用拟人手法,将南风人 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 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 “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解释下列诗句的大意,体会其结构特点。 秦时明5、月互汉文时,关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 理了解增:强秦某汉种时表的达明效月果照,耀把秦本汉应时该的合关在塞一 烟起所笼说用寒的的水话词月临相笼时互沙拆补开充,,使相同互句渗或透相,邻理句解中时 又理应解该:合烟在和一月起笼的着一寒种水修和辞沙方法。互文 花修表径辞意不的委曾运婉缘用,客能耐扫收人,到寻蓬味笔门的墨今艺经始术济为效,君果以开。少胜多,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表达技巧 课件(共94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表达技巧 课件(共94张PPT).ppt
•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 形态。
• 再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 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第一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战况的紧张;第二句侧面描写 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 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 再如 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 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 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 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 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 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 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 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4、白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 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列锦),巧妙地排列开来, 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 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 感之情。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 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返回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 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 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 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 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4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物人格化,引发人的联想,
可以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表 意更加丰富。
新晴
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
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
偷开门户又翻书。
.
5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 意扩大或缩小,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情感表达,激 发读者的联想。
例: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
24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
25
(3)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种事物 的客观属性,表达自我的 某种品质、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象带上了人格化 的色彩。
12、反问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 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反问)
13、设问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
16
知识梳理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
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
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
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
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
17
通感:感觉互换,生动形象,启人联想,耐人寻味。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 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 强艺术感染力。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
寻味的艺术效果。
.
11
8、借 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终岁不闻丝竹
白居易(《琵琶行》)
运用借代手法,用颜色“绿”代替绿叶,用颜 色“红”代替红花。语言简洁而意味无穷。词人为 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 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
18
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
19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0
上邪
古诗十九首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情
(1)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 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
上,才可能理解作者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 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5
10、反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反复修辞,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
14
11、用典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 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 暗用。
.
7
5、双关 一语双关,谐音双关,语意
双关,可以使得诗歌的内容含蓄 蕴藉,耐人寻味。
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情晴却有晴情。
.
8
6、通感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将不为
人们熟悉的事物或情形通过另 一感官所熟悉的事物或情形表 达出来,使得语言表达更生动 更形象。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6
4、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 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也更加突显作者的思 想感情和倾向。
观祈水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 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 犹恐春阴咽管弦。
以“丝竹”代音乐。
.
12
9、顶真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 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 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 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13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鉴赏
鉴赏古诗艺术表现之 表达技巧
.
1
诗歌的表达技巧总的来说有 以下四个方面:
修辞技巧 表达方式 表现技巧 章法技巧
.
2
修辞技巧
比喻、比拟(拟人)、 夸张、对比、双关、 通感、借代、反语、 反问、互文等等。
.
3
1、比喻 用具体的常见事物表现那些不常见的事
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 呆板为生动。
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或 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 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 抒发。
.
22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23
(2)情景交融 (融情入景)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感情,使自然景物 与作者达到“物我合一” 的境界,分不清哪里是景, 哪里是情。
.
9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
10
7、互 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
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
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
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