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土壤学名词解释
土壤学名词解释江西农大土壤:是指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安全农产品:指在当今认知条件下,对人体健康不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安全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是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全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遵循自然现象和生态学原理,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而秤出来的农产品。
有机农业:是指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为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
土地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芜的过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
土壤流失:是指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作用而搬运移走的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称作自然侵蚀。
土壤盐渍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指土壤潜在盐渍化的表象化。
由于不恰当的利用,使潜在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层积聚的过程。
岩浆岩:地球内部呈熔融状的岩浆上侵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却和凝固所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
土壤次生潜育化:是指因耕作或灌溉等人为原因,土壤(主要是水稻土)从非潜育型转变为高位潜育型的过程。
常表现为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土壤侵蚀模数:是指系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壤流失量。
论述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
《我国土壤退化状况及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引言在当今社会,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我国的土壤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隐患。
了解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以及主要的退化土壤改良要点,对于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土壤退化状况(1)退化类型我国的土壤退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盐碱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多种类型。
这些退化类型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容重增大,土层变薄等问题,严重威胁了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地域分布土壤退化在我国各地区普遍存在,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部丘陵区。
西北地区主要存在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东北地区主要存在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南部丘陵区主要存在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
3.主要退化土壤改良要点(1)水土保持对于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要采取加强植被覆盖、构建梯田、修筑护岸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
(2)盐碱地改良对于盐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排盐解碱、引淡排盐、施用有机质等方式进行改良。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酸碱地调整对于酸碱化比较严重的土壤,可以采取灌溉调pH值、施用石灰、施用腐植酸等方式进行调整。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中和土壤的酸碱度,改善土壤的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总结与展望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保护和改良土壤资源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壤退化问题的监测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保护和改良政策,积极推动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5.个人观点对于我国土壤退化问题,我认为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遵循合理施肥、合理耕作,从源头上减少土壤退化的发生。
中国土壤退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土壤退化现状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土壤退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首先,中国土壤退化的现状非常令人担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耕地面积正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递减。
土壤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
此外,水土流失、酸化、盐碱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其次,引发中国土壤退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过度的农业生产活动。
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农民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导致土壤环境退化。
二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
过度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大量耕地流失,以及土地的荒漠化、淹水和污染等问题。
三是不当的生态环境管理。
缺乏对土壤保护和修复的有效措施,使得土壤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为了解决中国土壤退化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
严格控制土地开垦和城市扩张,加大土地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已有的耕地资源。
其次,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此外,科学合理的农业循环利用模式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另外,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健全土壤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土壤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通过生物修复、植被修复等手段,恢复土壤功能,实现土壤退化的逆转。
最后,要加强土壤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
完善土地利用和农业管理法规,对违法占用耕地进行惩罚,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保护的意识,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到土壤保护和修复中来。
总之,中国土壤退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环境问题。
土壤学教学大纲-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壤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A14101学时:32学分:2.0修读专业:林学、林学(双外语)大纲文本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土壤学是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的科学。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土壤分类、分布等。
根据授课专业特点,基本的章节内容分列如下:第一章绪论1、土壤在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基本概念3、近代土壤学的发展概况4、土壤学的学科体系及学习土壤学的作用和任务第二章地质学基础1、地球的一般特征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结构。
2、矿物矿物的概念,矿物的物理性质,常见造岩矿物的识别特征。
3、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特征及常见岩石。
4、地质作用与地形地貌地质内力作用和地形地貌,地质外力作用和地形地貌。
第三章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1、风化过程风化作用及其类型。
2、风化产物的类型风化产物及其地球化学类型、母质类型。
3、土壤形成土壤形成因素,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大小循环学说。
4、土壤剖面及形态特征自然土壤、耕作土壤剖面的形成及其形态特征。
第四章土壤生物1、土壤动物土壤主要动物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土壤微生物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藻类及其与土壤的关系。
3、植物根系及其与微生物的联合植物根系形态,根际与根际效应,根际微生物,菌根,根瘤。
4、土壤酶土壤酶的来源与存在形态,土壤酶的种类与功能,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章土壤有机质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矿质化和腐殖化过程。
3、土壤腐殖质土壤腐殖质的分组,土壤腐殖酸的性质。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与调节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土壤有机质的调节。
第六章土壤质地、结构与孔性1、土壤质地土壤固体颗粒及其性质,土壤质地划分,土壤质地与肥力,土壤质地改良等。
2、土壤结构土壤结构体类型及其形成,土壤结构性评价,土壤结构体的改善等。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第三节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
• 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维持生物的生产 能力、保护环境质量及促进动植物与人类健康的能力。
•
土壤质量是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健康质
量的综合量度。
• 土壤肥力质量是土壤满足植物养分和生产生物物质 的能力、抗御土壤侵蚀,维持永续生产所需的水分 、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
土壤质量评价参数指标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方面: 物理指标:土壤质地、土层和根系深度、土壤密度和渗透 率、田间持水量、土壤持水特征、土壤含水量 和土壤温度等。 化学指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土壤pH、电导率、矿化氮 、磷和钾等。
生物指标: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潜在可矿化氮、呼吸量/ 生物量等。
2、土壤沙化的原因
• 极端干旱及大风
• 水资源萎缩
• 过渡放牧
• 过渡开垦
• 森林植被破坏
3、土壤沙的防治
营造防沙林带
合理开发水资源 控制农垦 控制放牧强度 实施生态工程
三、土壤盐渍化及其防治
1、土壤盐渍化的概念 土壤盐渍化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 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土壤盐化与碱化往往相伴发生,长期以来人们将土
以外力性质为依据,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人为侵蚀
2、土壤侵蚀的原因
自然因素
• 气候
• 地形
• 土壤 • 植被
人为因素
• 植被破坏-陡坡开荒、顺坡耕作、过度放牧 • 开矿、修路等
3、土壤侵蚀的防治
自然因素
• 气候
• 地形—地形改造,因地利用
• 土壤 • 植被—恢复植被—种草、植树造林
土壤退化的概念
土壤退化的概念
土壤退化是指多重不利因素对土壤造成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的
综合改变,结果是土壤性质和质量下降。
土壤退化的多方面概念涉及地质,物理,化学,生物,社会经济等多方面。
土壤退化主要受环境要素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强度的耕作,水土流失,垃圾污染,气候异常和许多其他的环境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如土壤特性,例如细粒度和养分含量,外在因素,如植物的植被覆盖,气温,降雨等。
土壤退化的影响是非常糟糕的,会对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它会影响土壤的水分保持力和含水量,从而影响土壤的生物活性,影响土壤的肥力,影响土壤中的病虫害,降低植物产量,减少种子价格,增加土地生产力,影响质量安全,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河流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破坏城镇绿色环境和资源保护水平,从而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为了避免土壤退化,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这包括改善贫瘠土地肥力,增加土壤保护设施,控制土壤发挥的特性,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脆性,提高保护土地的能力,通过建设林带,绿化行道树,种植防护植物等措施,加强耕地的管理,节约水资源,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强化生态恢复技术,积极推广农业技术等。
- 1 -。
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
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然而近年来土壤退化问题越发严重,给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分析土壤退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 影响作物生长:土壤退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土壤中营养元素、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减少,以及水分保持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
作物生长缓慢、抗病能力降低,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
2. 增加土壤侵蚀:土壤退化使得土壤结构疏松,容易受到水、风等自然因素的侵蚀作用。
特别是在农作物收获后,裸露的土壤容易遭受风蚀和水蚀,造成土壤流失和土壤贫瘠化,严重地损害了农田的生产能力。
3. 加剧资源浪费:土壤退化导致养分流失和固氮能力下降,农民不得不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量,以维持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还加剧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4. 威胁生态平衡:土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土壤退化会导致植物根系受损、土壤动物死亡等问题,破坏了生态平衡。
土壤逐渐失去生产力,不仅影响粮食供应,也使得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二、应对土壤退化的解决办法1. 合理施肥:正确使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合理配置施肥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
同时,注重绿肥和轮作制度的实施,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循环能力。
2. 土壤水分管理:科学浇水、节水灌溉,避免过度灌溉和地表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
在农田中采用覆盖物和水保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流失。
3. 强化土壤修复:采取适度翻耕、深翻扭犁、地膜覆盖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和质量。
此外,选择适合的作物种植和合理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健康程度和生产能力。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持:加大对土壤退化成因和治理的科学研究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保护和环境监测。
三、结论土壤退化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对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合理施肥、水分管理、土壤修复和科学研究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土壤退化问题,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次生盐渍化的成因
① 由于发展引水自流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其临界 深度,使地下水和土体中的盐分随土壤毛管水通过地 面 蒸发耗损而聚于表土。
② 利用地面或地下矿化水(尤其是矿化度大于 3g/L 时) 进行灌溉,而又不采取调节土壤水盐运动的措施,导 致灌溉水中的盐分积累于耕层中。
中国土壤风沙化分级
2.荒漠化
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 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 化。
荒漠化的发展现状 世界荒漠化
造成土壤荒漠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干旱程度;②全球气候变化;③地质因素 2、人为因素 ①水资源的过渡开采; ②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滥垦、滥牧、滥伐。
2 、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
水改旱,可有效防止次生盐化;
3 、精耕细作
多施有机肥,控制灌溉水质。
1、高中低 2、二坡碱
3、低中高
地形与土壤积盐关系
水盐运动方向 积盐区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是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长期浸润状 态下,在 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因 Fe,Mn 还原而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 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常表现为 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 层。
(一)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1.土壤(地)沙化和沙漠化的类型
(1)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2)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3)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沙化:指土壤在风蚀作用下,表层土壤细颗粒 减少而粗质砂粒增多的过程。 沙漠化:是土壤在风蚀作用下,向沙漠生境演 化的过程。沙漠是沙漠化的顶极状态。
第十二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第一节 我国土壤退化现状
据统计:我国因水土流失、盐渍化、 据统计:我国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 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 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公顷, 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 4.6亿公顷 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1/4
人的退化
植物退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壤退化
动物退化
水质退化
大气退化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南京土壤研究所借鉴国外的分类, 南京土壤研究所借鉴国外的分类,根据我国 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土壤退化分为土壤侵蚀、 的实际情况,将我国土壤退化分为土壤侵蚀、土 壤沙化、土壤盐化、土壤污染以及不包括上列各 壤沙化、土壤盐化、 项的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6 项的土壤性质恶化、耕地的非农业占用6类。在 这6类基础上,进行2级分类。 类基础上,进行2级分类。
土地总 面积 106ha 916.7 24.2 922.1 948.7
农业人 口 % 2.5 2.1 3.6 80
人均耕 地 hm2 0.764 0.121 1.772 0.098
美 国
英 国
加拿大
中 国
2 、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 空间分布不均, 90% 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 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 50% 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 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 80% 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 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 青藏高原占全国的面积22.6%,人口只占全 , 青藏高原占全国的面积 国人口的0.5%。 。 国人口的
3 、生态脆弱区范围大 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 如中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黄土高原、 西部绿洲、卡斯特地区、荒漠化地区等。 西部绿洲、卡斯特地区、荒漠化地区等。
我国当前土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当前土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土壤环境保护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然而,我国当前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对我国当前土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壤污染严重: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化肥农药残留物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2. 土壤退化加剧:过度的农业生产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土壤退化现象普遍存在,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
3.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地方盲目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环境遭受破坏,生态系统失衡。
4. 缺乏有效监管机制:我国土壤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企业乱排污,破坏土壤环境。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的土壤治理体系,加大对土壤污染治理的投入,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污染源头控制。
2. 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倡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避免土壤退化。
3.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土地开发行为,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制裁。
4. 提高社会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提升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培养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参与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通过以上对我国当前土壤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我们可以看到,要实现土壤环境保护的目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希望我国在未来能够加大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构建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14土壤退化和土壤质量
第二节 态势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耕地质量
中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 含量平均已降到1%; 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 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 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
第二节 态势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
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 <200 或 500 或 1000 (不同地区) 200 或 500 或 1000(不同地区)~ 2500 2500 ~ 5000 5000 ~ 8000 8000 ~ 15000 >15000
年平均流失厚度(mm) <0.16 或 0.4 或 0.8 <0.16 或 0.4 或 0.8 ~ 2 2~4 4~6 6 ~ 12 >12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水资源短缺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第二节 态势
面积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
中国的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面 积仅为0.777公顷,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 1/3; 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282亿公顷,人均 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 半。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国的耕 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
思考问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讨论控制土壤侵蚀的因子。 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的生物措施是什么? 如何保持土壤质量不产生退化? 导致土壤退化的因素有哪些? 最后决定土地利用的是谁?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土壤质量及评价
【农学课件】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3
人类健康
土壤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健康,传染病和新发病例增多。
土壤质量保护与改善的方法
植树造林
增加植被覆盖,防止土壤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耐盐碱作物
改善土地结构,增加土壤含氧量,减少盐碱沙化。
土地轮作、休闲
减轻耕作压力,增加土壤湿度和肥力。
土壤退化防治的策略和措施
策略
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土地保护和修 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原因
人类活动、天然力量和偶然因素导致了土壤 的退化,比如土地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水 土流失、化学物质污染等。
土壤退化的类型和特征
类型
主要分为化学性、物理性和生物性三种类型,每种 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特征
• 土壤质地变差 • 人工植被变少 • 植物生长不良 • 农业生产降低 • 生态环境恶化
土壤质量的定义和评估指标
定义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持续发挥其生态、生产和社会功 能的能力。
评估指标
• PH值 • 土壤容重 • 有机质含量 • 养分含量 • 微生物数量 • 水分、通气性等
土壤退化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1
农业生产
土地肥力下降、农业收成减少。
2
生态环境
植被丧失、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加重和恶化。
措施
建设有机农业,发展覆盖作物,掌握科学施肥技术,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Fra bibliotek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 约因素,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
2 展望
加强土地利用和保护,发展可持续农业,探 索土地合理利用的创新模式,实现农业生产 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
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土壤是孕育万物的摇篮,人类文明的基石。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与土壤发生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呢?所谓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等土壤属性下降或丧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与后果。
土壤的退化有多种动因。
土壤的内在质量是五大自然成土因素(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响应主导成土因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是固有而相对稳定的。
人类活动似可看成是土壤质量形成的第六个因素。
因此,影响土壤退化和土壤质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白然的、社会经济的、技术的和文化的因素。
土壤退化可由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因子及其相关过程所引起。
土壤质量一方面会因一些自然过程,例如风化、淋溶作用的进行而缓慢改变,另一方面更会因人类活动,加速土壤质量的变化。
一般说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例如盲目的矿山开采、毁坏树林、过度放牧、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农用化学品的过度施用等所引起的土壤退化问题无论在范围还是程度上均比自然因子引起的退化要严重得多。
人为活动加速的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最根本的动因之一。
由于土壤侵蚀过程的发生与发展,表土中有机质减少,团聚体失稳,土壤板结,从而加剧土壤的风蚀、水蚀作用,降低对污染物的缓冲、中和和降解等净化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全球土壤退化问题在热带和业热带的亚洲和非洲尤为突出,大约3.0×106km2的严重退化土壤中有1.2×106 km2分布在非洲,1.1×106km2分布于亚洲。
我国属强度资源约束型国家,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全球人均占有量的1/3、1/5和1/4。
另一方面,我国土壤退化问题十分突出,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耕地中2/3属中低产地(年产量为3~5t/hm2),土壤养分普遍亏缺。
农业环境保护的形势亦比较严峻,约有1/5的耕地受到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污染物的侵袭和累积(沾污),其中部分已构成污染。
第八章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
释放消耗了沉降的H+,同时增加了土壤水和地表水中Al的 浓度,对生物产生了毒害。
第五节 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包括盐化和碱化。
土壤盐化:是指可溶盐类在土壤中的累积,特别是在土 壤表层累积的过程;
土壤碱化:是指土壤胶体被钠离子饱和的过程,也常称 为钠质化过程。
R因子
降雨因子:估计降雨侵蚀指数的最佳方法是每年中降雨 事件的最大30分钟雨强(EI30),然后计算前22年的平均值。
K因子
土壤可蚀性因子:是表征土壤自身抵御侵蚀能力的一个 因子,它与土壤结构的种类、强度、土壤孔隙状况等密切相 关。
LS因子
坡长-坡度复合因子:目前有多个关于该因子的估计方 法,差别不大,只有在坡度极缓(<1%)或者极陡(> 20%)时才有显著的不同。
酸化影响作物产量主要在于它对土壤性质的几个方面的 负面影响:
一、降低土壤保持养分离子的能力,导致Al的毒性增加;
二、减弱固氮作用,影响豆科作物生长。
2、水质效应
对水体中盐基养分的影响 H+进入土壤中后会置换土壤胶体所吸附的交换性阳
离子,无疑会加速盐基离子的淋失。被置换的盐基离子一 般随渗漏、侧渗和径流进入地下水或地表水中。
土
半干旱地区土壤沙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和
地
东部、河北北部、陕北及宁夏东南部。该地区属农牧交错
的生态脆弱带,由于过度放牧、农垦,沙化成大面积区域
沙
化发展,这一沙化类型区人为因素很大,土壤沙化有逆转
漠
可能。
化
半湿润地区土壤沙漠化: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嫩江下 游,其次是松花江下游、东辽河中游以北地区。呈狭带状 断续分布在河流沿岸。沙化面积较小,发展程度较轻,并 与土壤盐渍化交错分布,属林一牧一农交错的地区,降水 量在500mm左右。对这一类型的土壤沙化,控制和修复是 完全可能的。
改善土壤质量的必备措施
改善土壤质量的必备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必备措施。
首先,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一步。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
有机肥料中丰富的有机物可以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并能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
因此,在农田中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其次,合理运用化肥也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化肥中富含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并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但是,过量的化肥施用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使土壤失去肥力,甚至对周围的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合理使用化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和土壤肥力进行施肥,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农田的合理耕作与管理也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必备措施。
耕作活动能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结构,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但是,过度耕作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质量下降。
因此,在耕作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耕作工具和方法,合理操作,控制耕作深度和频率,以保持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另外,农业轮作与休闲也是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业轮作是指在一个农田内按照不同的顺序种植不同的作物,以调整土壤中养分的平衡,减轻作物对土壤的耗养,恢复土壤的生物多样性。
农田休闲是指在土地不种植作物的一段时间内,使土壤得到充分休养和恢复。
这样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最后,加强土壤监测与评价也是改善土壤质量的必备手段之一。
通过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壤质量问题。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进施肥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改善土壤质量。
土壤学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学雷,龚子同
土壤侵蚀
土壤荒漠化 土 壤 退 化 土壤盐碱化 土壤贫瘠化 土壤潜育化 土壤污染 土壤生产力丧失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第二节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一、我国土壤退化的自然社会条件制约
1.土壤(地)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
(1)人均土壤资源占有率低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③ 通过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循环的交替演化诱
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
和气候变化。
(2)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
加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
二、土壤退化的分类
土壤学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那是黄帝的泪-浑浊的伤心泪; 黄河在流血;
那是龙的血-浓浓的动脉血.
远古的硝烟淡去,浓浓的血迹将干; 千年的风在吹,吹不去你的泪痕斑斑。 大地张开干裂的嘴唇, 历史变成牛皮癣的梦魇…….. 黄河,不见昔日的倩影! 长江,也不是清清的水乡! 齐鲁大地,天上之水何处觅? 江南水乡,滚滚的洪水年年让人心悸! 长江,黄河,那是母亲的乳汁啊! 如果没有黄河,没有长江,
第十一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第一节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一、土壤退化(soil degradation)的概念
1.土壤(地)退化的概念 土地(壤)退化指的是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 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 质量下降。
资源环境学院土地资源与农业化学系
内蒙古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应为 0.49 只羊/ha,而实际 载畜量每公顷达 0.65 只羊,超出 33% 。
土壤退化进展与趋向
土壤退化进展与趋向1土壤退化的概念土壤退化(Soil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特别是人为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导致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或土地利用和环境调控潜力,即土壤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包括暂时性的和永久性的)甚至完全丧失其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特征的过程,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退化过程,是土地退化的核心部分。
土壤质量(Soilquality)则是指土壤的生产力状态或健康(Health)状况,特别是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持续土地利用及环境管理、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2。
土壤质量的核心是土壤生产力,其基础是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维持植物生长的自然能力,它一方面是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即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带有明显的响应主导成土因素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深刻影响着自然成土过程,改变土壤肥力及土壤质量的变化方向。
因此,土壤质量的下降或土壤退化往往是一个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
根据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土壤退化可分为显型退化和隐型退化两大类型。
前者是指退化过程(有些甚至是短暂的)可导致明显的退化结果,后者则是指有些退化过程虽然已经开始或已经进行较长时间,但尚未导致明显的退化结果。
2全球土壤退化概况当前,因各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壤和土地退化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世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据统计,全球土壤退化面积达1965万km2。
就地区分布来看,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亚洲、非洲土壤退化尤为突出,约300万km2的严重退化土壤中有120万km2分布在非洲、110万km2分布于亚洲;就土壤退化类型来看,土壤侵蚀退化占总退化面积的84%,是造成土壤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退化等级来看,土壤退化以中度、严重和极严重退化为主,轻度退化仅占总退化面积的38%3~6。
全球土壤退化评价(GlobalAssessmentofSoilDegradation)研究结果3~6显示,土壤侵蚀是最重要的土壤退化形式,全球退化土壤中水蚀影响占56%,风蚀占28%;至于水蚀的动因,43%是由于森林的破坏、29%是由于过度放牧、24%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管理,而风蚀的动因,60%是由于过度放牧、16%是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管理、16%是由于自然植被的过度开发、8%是由于森林破坏;全球受土壤化学退化(包括土壤养分衰减、盐碱化、酸化、污染等)影响的总面积达240万km2,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的不合理利用(56%)和森林的破坏(28%);全球物理退化的土壤总面积约83万km2,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可能绝大部分与农业机械的压实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14.1 Initial concepts and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14.2 Background and general trend of soil degradation in China
4900 1300
14.3 Major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and its control
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14.3.1 Soil desertification 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
土壤沙化与土地沙漠化的重要过程是风蚀和风力堆积 过程。土壤沙化包括草地土壤的风蚀过程及在较远地段的 风沙堆积过程。 根据土壤沙化区域差异和发生发展特点,我国沙漠化土 壤(地)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 干旱荒漠地区的土壤沙化 半干旱地区土壤沙化 半湿润地区土壤沙化
影响土壤沙化的因素
人为活动是土壤沙化的主导因子 人类经济的发展使水资源进一步萎缩,加剧了土壤的干 旱化,促进了土壤的可风蚀性; 农垦和过度放牧,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覆盖率大 大降低。
土壤沙化的危害
土壤沙化使大面积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使有限的 土壤资源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 使大气环境恶化,土壤大面积沙化,使风挟带大量沙尘 在近地面大气中运移,极易形成沙尘暴,甚至黑风暴。
土壤沙化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
土壤沙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过程。
主要防治途径是: 营造防沙林带
实施生态工程
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 合理开发水资源 控制农垦 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14.3.2 Soil erosion 土壤流失
土壤流失的类型及其表征 土壤流失是土壤物质由于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作用而搬 运移走的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在自然界广泛存 在,称作自然侵蚀。人为活动尤其是森林破坏与不合理农 业开发加速了自然侵蚀。 主要类型:
14.2 Background and general trend of soil degradation in China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我国土壤退化的自然社会条件制约
土壤(地)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
人均土壤资源占有率低 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区域开发压力大 生态脆弱区,范围大 耕地土壤质量总体较差,自维持能力弱
Land degradation and soil degradation
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
Land degradation 土地退化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乃至荒 芜的过程。
包括森林破坏及衰亡、草地退化、水资源恶化与土壤退化。
土地退化的直接后果: ① 直接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及其生产力; ② 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 ③ 通过水分和能量的平衡与循环的交替演化诱发区域乃至 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候变化
土壤流失
流水侵蚀 面蚀 沟蚀 滑坡 重力侵蚀 崩塌 山剥皮 冻融侵蚀 冻土侵蚀
我国土壤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
14.3 Major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and its control
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其防治
14.4 Soil quality and evaluation
土壤质量及评价
14.1 Initial concepts and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破坏性自然灾害及其异常的成土因素(气候、母质、地形等)是因其 土壤自然退化过程(侵蚀、沙化、盐化、酸化等)的基础。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不协调是加剧土壤退化的根本原因。
土壤(地)资源从数量上是无再生能力的,因而具有土壤 (地)数量有限性的特点,但从质量上,可以改良培肥土壤, 保持“地力常新”。 耕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最珍贵的土壤(地)资源,是农 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因人类开发利用不当而加 速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现象和过程。
土壤退化的标志: 对农业而言: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下降; 对环境而言:土壤质量的下降
14.1.2 Types of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的分类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14.1.1 Initial concepts of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退化的概念
土壤(地)退化指的是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 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土壤(地)退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和 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水资源短缺对土壤退化的制约
我国土壤退化的现状与态势
土壤退化的面积广,强度大,类型多
土壤退化的发展快、影响深远
我国土壤退化类型的发展速度
土壤退化类型 耕地占用 耕地剥离 发展速度(千公顷/年) 150 100
土壤流失
土壤沙化 草地退化
300-400
侵蚀 盐碱 有机废料 传染性生物 工业无机废料 农药 污 染 放射性 重金属 肥料 洗涤剂 旱涝障碍 土壤养分亏缺 耕地非农业占用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1级 土壤侵蚀 土壤沙化 土壤盐化 土壤污染 土壤性质恶化 2级
耕地非农业占用
潘根兴(1995)
城镇化占地 土壤面积萎缩 工矿土壤剥离 (数量退化) 不合理利用中废弃与转 移 土壤流失 物质损失型 土壤沙化与沙漠化 土壤退化 土壤贫瘠化 土壤性质恶化过程干扰型土壤板结化 土壤酸化、盐渍化、潜 (质量退化) 育化 土壤农药污染 环境污染型 土壤重金属污染 土壤放射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