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网络发展

合集下载

工业控制网络知识点总结

工业控制网络知识点总结

工业控制网络知识点总结一、工业控制网络的概念工业控制网络是指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据通信系统,其目的是实现对生产设备、工艺过程和生产信息的监控和控制。

工控网络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DCS、SCADA系统等组成部分。

工控网络的设计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安全性。

二、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1. 实时性:工控网络需要能够实时响应生产过程的变化,及时更新数据和控制设备。

2. 可靠性:工控网络对通信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因为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干扰和故障,需要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安全性:工业控制网络需要能够防范各种网络攻击和恶意操作,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实时性:工控网络需要能够实时响应生产过程的变化,及时更新数据和控制设备。

5. 可扩展性:工控网络需要能够根据生产需求进行扩展和升级,灵活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设备组合。

三、工业控制网络的组成部分1. 传感器和执行器: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参数,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执行器用于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电动阀门、马达、启动器等。

2.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工控网络的核心设备,用于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PLC能够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指令,实现对执行器的控制。

3.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控和控制的系统,通常包括多个控制节点和界面站,能够实现对整个生产线的远程控制。

4. SCADA系统:SCADA系统是用于对生产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的系统,能够通过图形界面对生产现场进行动态显示和实时数据查询。

四、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工业控制网络使用的通信协议通常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其中有线协议主要用于固定式设备的数据通信,无线协议主要用于移动设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通信。

1. 有线通信协议(1)Profibus: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现场总线通信协议,适用于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控制技术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控制技术

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控制技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工业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网络控制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将就工业自动化中的网络控制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一、网络控制技术的定义网络控制技术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实现生产设备之间的联网控制与协调。

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设备数量庞大,连接关系复杂,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高效互联,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效率和效益。

二、网络控制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控制方式,网络控制技术有以下优势:1. 大规模管理和集中控制: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工业设备整合在一起,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集中控制和大规模管理。

2. 实时监测和反馈: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设备的状态,及时反馈异常情况,从而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可靠性高:网络控制技术支持数据冗余备份和故障恢复机制,即使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也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太大的影响,保证生产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节省成本:网络控制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交互,避免了设备之间的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三、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目前,网络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领域,如下:1. 工业生产:网络控制技术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它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设备的各项参数,灵活调整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物流管理: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物流设备和运输工具之间的互联互通,及时掌握物流信息,优化物流路线和运输方式,降低物流成本。

3. 能源管理: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控能源设备的能耗情况,研究出合理的用能方案,降低能源的浪费和损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环境管理:网络控制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环境污染源的排放,及时预警和响应环境突发事件,保护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质量。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主要基于模 拟信号传输,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 演变为数字信号传输。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 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 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升级和完善。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应用场景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制造、交通等领域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监控等领域,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 引言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现方式 •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防护 •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引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定义
01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是指用于连接 和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设 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网络技术 。
02
它通过实时、可靠的数据传输和 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工业过程的 精确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生产效 率和安全性。
工业控制网络的设备
01
02
03
网络交换机
用于连接各个设备和系统, 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
网关
用于实现不同协议之间的 转换,以实现设备和系统 之间的互操作性。
服务器和客户端
用于存储、处理和监控数 据,实现远程管理和控制。
03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现方式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控制网络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 用于连接现场设备与控制系统
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
Modbus协议
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工业电子设备。
EtherNet/IP协议
一种工业以太网协议,支持实时数据传输和设备 管理。
ABCD
Profinet协议

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综述

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网络中的应用与发展综述

较 大影 响力的现场总线主 要_ 如下 5种 : 仃 ① F n ain il b s 金 会现 场 总 线 u d t F ed u 基 o ( FF总 线 ) ② P o i u 过 程 现 场 总 线 。 。 r fb s
③ CAN 总 线 。 ④ L0 nW O k 总 线 。 ⑤ r
钺 _
__ Leabharlann T e p p r n rd c s h a pc t n cu lis o te h a e i o ue t e p la i a t a t f h t i o ie f l u o to n t a d n utilE h re i te fe i d s c n rl e n i s r t en t n h id eb d a l
干汽车 内部测 孑 执行部 件之 间的数据通 信协议 ,现 已逐步发展剁机械制造 、数控 机床 、变电站检 测设 备的监控 与应用 卜。 闩前阁内外工 业控制 络还没有形成 统 一的格局 ,协议 多种 多样 ,埘下用户而
言 ,各 种设 备很 难 实现 互 联 互 通 , 刚络 适 接较为 复杂 ,这 尢疑 埘工、 络的应用及
Po n t 8 rf e 共 种现场总线的 1 种类型。② i 0 2 工业 以太 网技 术分析
I 6 0 6包括的 4种现场总线 国际标 准 : EC 2 2 AS Acu trS n o itrae i( t ao e s r n e c )执 行 f 2 1工业以太叫发展现状 . 工 业 以 1 } 术是 普 通 以 太 技 术 仟 人网 支 工 业控 制 络 中的 延伸 。所 谓工 业以太 网 , 是 指 其 在 技 术 上 与 商 用 以 太
维普资讯
网络 中的应用与发展综述

自学工业控制网络之路1.1-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CCSDCSFCS

自学工业控制网络之路1.1-工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CCSDCSFCS

⾃学⼯业控制⽹络之路1.1-⼯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CCSDCSFCS ⾃学⼯业控制⽹络之路1.1-⼯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CCS DCS FCS⼯业控制系统是对诸如图像、语⾳信号等⼤数据量、⾼速率传输的要求,⼜催⽣了当前在商业领域风靡的以太⽹与控制⽹络的结合。

这股⼯业控制系统⽹络化浪潮⼜将诸如嵌⼊式技术、多标准⼯业控制⽹络互联、⽆线技术等多种当今流⾏技术融合进来,从⽽拓展了⼯业控制领域的发展空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控制领域正经历着⼀场前所未有的变⾰,开始向⽹络化⽅向发展。

1. ⼯业控制系统发展历程控制系统的结构从最初的CCS(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到第⼆代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流⾏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 DCS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是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英⽂缩写(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在国内⾃控⾏业⼜称之为集散控制系统。

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的⼀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CCS的基础上发展、演变⽽来的。

DCS它是⼀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通信、显⽰和控制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以及组态⽅便。

2.1 DCS 发展历程第⼀阶段 1975-1980年,在这个时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表现为:采⽤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单元,实现分散控制,有各种各样的算法,通过组态独⽴完成回路控制,具有⾃诊断功能采⽤带CRT显⽰器的操作站与过程单元分离,实现集中监视,集中操作采⽤较先进的冗余通信系统第⼆阶段 1980—1985,在这个时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表现为:微处理器的位数提⾼,CRT显⽰器的分辨率提⾼强化的模块化系统强化了系统信息管理,加强通信功能第三阶段 1985年以后,集散系统进⼊第三代,其技术特点表现为:采⽤开放系统管理操作站采⽤32位微处理器采⽤实时多⽤户多任务的操作系统进⼊九⼗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更多新的技术被应⽤到了DCS之中。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在当今高度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模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当时,计算机技术刚刚兴起,人们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

早期的工业控制系统主要采用集中式控制方式,即由一台大型计算机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由于计算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以及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较差,很快就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取代了集中式控制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多台计算机分别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控制,通过网络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得工业控制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太网技术的引入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通信速度和带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实现实时控制和大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工业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线传感器网络、蓝牙技术和 WiFi 技术等在工业现场的应用,使得工业控制系统的布线更加简洁,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

在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和协议也不断完善。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操作,大大降低了系统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IEC 61158、IEC 61784 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为工业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和接口规范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国际化和规范化发展。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工业控制网络是指用于工业自动化过程中的数据通信和控制的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网络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

本文将从最早的电报系统开始介绍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报系统。

当时工业生产的数据传输主要依靠电报线路传输,通过电报机发送和接收信息,来实现远程控制。

但由于当时通信技术的限制,电报系统的速度较慢,只能传输简单的文本信息。

到了20世纪,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先进的数据传输手段。

最早的工业控制网络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模拟信号传输系统。

该系统使用模拟信号传输数据,通过模拟调制和解调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这种模拟信号传输系统具有速度快、传输距离远的优点,但受到了传输质量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等问题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传输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网络中。

这种数字信号传输系统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来传输数据,通信速度更快,传输质量更稳定。

并且通过将计算机与控制设备相连接,可以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和控制操作。

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太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网络中。

以太网不仅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的特点,还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和多种网络设备的连接。

这使得工业控制网络具有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近年来,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工业控制网络可以实现更广范围的通信和控制,同时也方便了工业设备的布置和维护。

其次是工业物联网的兴起。

工业物联网通过将传感器、执行器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对工业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使得工业控制网络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总之,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模拟信号传输到数字信号传输,再到以太网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控制网络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升,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工业控制软件发展现状

工业控制软件发展现状

工业控制软件发展现状工业控制软件是指用于自动化控制和监测工业过程的软件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工业控制软件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工业控制软件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功能不断增强:工业控制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多样化。

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主要提供基本的监控和控制功能,如数据采集、报警处理、过程调节等。

而现在的工业控制软件已经具备了更高级的功能,如远程监控、智能诊断、数据分析和预测等。

这些功能的增强使得工业控制软件更加灵活和智能化。

2. 软件平台的集成化:为了满足工业控制系统的整体化需求,工业控制软件开始向平台化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不同的软件功能将集成到一个统一的软件平台中,以便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这种集成化的软件平台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工业控制软件与硬件设备的结合也是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设备和控制系统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工业控制软件不仅需要与传感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进行通信,还需要能够与云端系统和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和协同工作。

4. 安全性的提升:随着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系统安全性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工业控制软件的开发者和用户都需要加强对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潜在的攻击和破坏。

因此,工业控制软件的发展也要求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防护机制。

综上所述,工业控制软件在功能增强、平台集成化、软硬件结合和安全性提升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这些发展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工业控制软件的创新和应用,为工业自动化带来更大的效益和变革。

我国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初探

我国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初探

线 。 主要 解 决 工业 现 场 的 传 感 器 、 能化 它 智 仪 器 仪表 、 制 器 、 行 机 构 等 现 场 设 备 问 控 执 的 数 字 通 信 以 及 这 些现 场 控 制设 备和 高级
中 , 信 息 化 、 程 化 、 能 化 真 正 的 应 用 将 远 智 到 了工业 生产 中 。 由此 总 结 , 场 总 线 具 有 现 以下优点 。
元化 。 自动 化 技 术 作 为 其 中 的 一 项 重 要 内 容 , 工 业 控 制 上 逐 渐 显 现 出 了 它 的 优势 。 在
我 国 工 业 控 制 网 络 的 研 发 和 使 用 , 得 了 取 巨大 的成 就 , 仅 形 成 了 自己 的 结构 特 色 , 不 也 带 动 了 全 球 工 业 化 的 发 展 。 为 其 稳 定 因
的 重 要 战略 的 实施 , 业 生 产 也 向 自动 化 发 展 。 文 通 过 对 工 业 控 制 网络 结 构 的 介 绍 及 现 场 总 线 技 术 的 描 述 , 研 究 我 国 工 业 控 制 网 络 工 本 来 结构 的发 展 方 向 。 关 键 词 : 业 控 制 网络 结 构 现 场 总 线 工

快速的工作 方式 、 耗 、 容性 好的特点 , 低 兼 我 国 的 工业 发 展 逐 渐 形成 了一 套 系 统 的 、 持 续 性 的 、 操 作 的 控 制 网络 。 易
控 制 系 统 之 间 的 信 息 传 递 问题 。 场 总 线 现 ( ) 省 了维 护 开 销 : 场 的 检 测 模 块 1节 现 技 术 广发 应 用 于 : 造业 、 程 工 业 、 通 、 制 流 交 般 都 由 传 感 器 来 实 现 , 感 器 能 够 敏 感 传 楼 字 、电力 等 方 面 的 自动 化 系 统 中 。 的 检 测 出 实 时 的 数 据 及 生 产 状 况 , 旦 出 一 2. 发 展 状 况 2 现 工 业 意 外 或 者 漏 洞 , 感 器 能 够 快 速 的 传 现 在 工 业 行 业 中 , 要 有 r种 典 型 的 向 控 制 终 端 提 供 信 号 , 样 减 少 了传 统 人 主 这 现场 总 线 。 括 : 包 Typ 1 TS l 8 场 总 工 减 产 维 护 的 开 支 。 e 6l 现 5 线 ; p 2 o toNe; t r e/ P现 场 Ty e C n rl t  ̄E hen t I ( 系 统 具 有 稳 定 性 : 于 现 场 总 线 主 2) 由

工业控制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工业控制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 键 词 工 业 控 制 网络 , 业 以 太 网 , 实 时 , 实 时 , 步硬 实时 工 软 硬 同 中图法分类号 T 33 P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Pr s ntRe e r h a d De eo ng Tr nd n ndu ti lCo r lNe wo k e e s a c n v l pi e so I sra nto t r
( to a gne rn sa c n e o g — d CNC, e y n nsiu eo mp tn c oo y, Na in lEn i e ig Re e rh Ce t rf rHih En Sh n a g I tt t fCo u ig Tehn lg CAS, he y n 1 7 , S n a g 1 01 1 Chia n)
摘 要 工业 控 制 网络 在 工 业通 信 及 先进 制 造 领 域 起 到 关键 性 作 用 。 回顾 了工 业 控 制 网络 的发 展 历 程 , 点 分 析 了 重
工业 以 太 网的 实 时通 信 技 术 , 对 通 信 实 时 性 的 强 弱 性 质 将 目前 主 流 工 业 以 太 网进 行 了分 类研 究 , 其 划 分 为 软 实 针 将
t e e o u i n p o e s wa i e a d t e r a t e t c n lg f i d s ra t e n t wa u h v l t r c s s g v n, n h e l i e h o o y o n u ti le h r e s s mma ie . y a a y ig t e o m rz d B n l zn h r a i e b h vo fi d s ra t e n t t i p p r d v d d i i t o t r a— i , a d r a—i n s c r n u e l e l m e a i ro n u t ile h r e , h s a e ii e t n o s f e lt t me h r e l me a d io h o o s r a— t

关于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关于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

关于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

随着这些技术不断被应用,工业控制网络凭借其速度快,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较好的开放性等优点深受大家喜爱,这就奠定了工业控制网络的重要位置,目前很多通信和先进的行业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工业控制网络的影子。

文章重点讨论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对工业以太网的研究。

工业控制网络就是将自控系统与设备之间建立联系,让它们之间可以沟通信息,通过网络来对它们进行管理,这就给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这一连接构成了企业网络的主体。

随着工信行业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发生转型,发展方向是自动控制、智能控制,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早办公室里就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工业自动化,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就是以太网,现场总线的类型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

工业控制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去适应新形势。

工业控制网络的出现,推动着控制技术的前进,将这个领域推动到另一个新的台阶。

标签:工业控制网络;以太网;现状;发展趋势1 工业控制网络的研究现状以前的工业控制网络计算机系统为集散控制系统DCS,已经弃用了原始的计算机集成系统CCS,后来又升级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一步一个脚印,到现在以太网步入工业控制领域,使大量的起源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个技术也运用在工业控制网络方面,二者的结合,使得工业控制网络更加完善化,是其使用更加方便,还节省了电缆量,使得安装更加简便。

国外关于以太网控制网络的研究已经到达开发阶段,已告别了理论阶段。

NETsilicon公司使用NET+ARM体系,这个体系能够生产嵌入式Ethernet/Internet 芯片;能运行FTP/HT TP/TCP/ UDP 协议,并服务于传感器、驱动器等现场设备的具有10-Base T 以太网接口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由惠普公司应用IEEE 1451. 2 标准生产。

2 工业控制网络及其特点2.1 工业控制网络在现场总线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工业控制网络,它是用具有数字通信能力并能大量分散在生产现场的测量控制仪表作为网络节点而构成的。

2024年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年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网络化的元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然而,这也使得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息安全挑战。

工业控制系统一旦遭受攻击,不仅可能导致生产停顿、设备损坏,甚至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

因此,了解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现状1. 安全威胁日益严重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难以应对新型的安全威胁。

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不断涌现,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例如,近年来发生的勒索软件攻击事件,不仅导致企业数据泄露,还迫使企业支付高额赎金,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法规政策不断完善为了应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监管。

例如,我国就出台了《网络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和管理责任。

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 技术手段不断创新面对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领域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一方面,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得到了不断完善和改进;另一方面,新型的安全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也被引入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领域,为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发展趋势1. 安全防护体系不断完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升级,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将不断完善。

一方面,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另一方面,新型的安全技术将不断涌现,为提升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提供更多选择。

工业控制系统与控制网络概述

工业控制系统与控制网络概述
6/13
1.2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与特点
工业控制网络特点:
系统响应的实 时性 开放性
• 控制系统在较短并且可以预测确定的时间内,完成过程参数的采集、 加工处理、控制运算、反馈执行等完整过程,并且执行时序满足过程 控制对时间限制的要求。 • 指协议的开放,也指相关标准的一致性、公开性,强调对标准的共识与 遵从。
图5 实例3
10/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与现场总线相比,以太网有以下优点:
应用广泛 成本低廉 通信速率高 控制算法简单 软硬件资源丰富 不需要中央控制站 可持续发展潜力大 易于与Internet连接
11/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图6 实例4
12/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新型控制网络技术-工业无线通信
8/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与传统的控制设备相比,FCS有如下特点:
全数字化 可实现分布式测量与控制 双向的数据传输 自诊断 节省布线及控制室空间 仪表功能的多重化 开放性 互操作性 智能化与自治性
9/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工业以太网是指在工业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及过程控制 中应用以太网的相关组件及技术。工业以太网会采用 TCP/IP 协议,和 IEEE802.3 标准兼容,但在应用层会加入 各自特有的协议。
7/13
1.3 常见工业控制网络
现场总线—Fieldbus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是一种应用于生产现场,在现场设备之间、现场 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实现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 技术。它由 IEC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小 组SC65C/WG6定义。
图4 现场总线的体系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03 工业控制网络的架构与设 计
网络架构选择
星型结构
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其他设 备与中央控制器直接相连,结 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扩展性
差。
环型结构
设备互联构成闭环,数据传输 方向单一,可靠性较高,但扩 展困难,容易出现单点故障。
网状结构
设备之间有多条路径相连,数 据传输灵活,可实现路径优化 ,但配置复杂,成本较高。
树型结构
层次化设计,类似于组织结构 ,易于管理和维护,扩展性好
,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
星型拓扑
所有设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 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可连 接设备数量有限,传输距离 受限。
以中央设备为核心,其他设 备与中央设备直接相连,易 于扩展和维护,但中央设备 负担较重。
环型拓扑
设备互联构成闭环,数据传 输方向单一,可靠性较高, 但扩展困难,容易出现单点 故障。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为智能制造提供了高效、可靠和实时的信息传输,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各种 数据能够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和操作员,以便快速做出决策和调整。
智能制造中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还支持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设备的集成,提高了生产线的协 同作业能力,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生产成本。
工业自动化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使得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能够相互连 接和协同工作,实现了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 优化。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和降低生产 成本。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基础
目录
•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 工业控制网络的核心技术 • 工业控制网络的架构与设计 • 工业控制网络的应用场景 • 工业控制网络的未来发展
01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工业控制网络是一种专为工业自动化 应用设计的网络技术,用于连接各种 工业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实 时数据传输和控制。

工业控制网络

工业控制网络

☞下图为一个DCS的典型体系结构。按照DCS各组成 部分的功能分布,所有设备分别处于四个不同的层 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 过程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与这四层结构相对应的 四层局部网络分别是现场网络 (Field Network , Fnet)、控制网络 (Control Network,Cnet)、监控网 络 (Supervision Network , Snet) 和 管 理 网 络 (Management Network,Mnet)。
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分析 1.集散控制系统
A/D 转换
变送器
计 算 机
D/A 转换
/执行器 被

检测/执
对 象
行元件
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分析 1.集散控制系统
工作站
控制单元(控制) …
控制室 现场
集散控制系统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集散控制系统
CRT 操作站
临控计算机
数据采集单元 (DAU)
• DCS自问世以来,发展异常 迅速,几经更新换代,技术 性能日臻完善,并以其技术 先进、性能可靠、构成灵活 、操作简便和价格合理的特 点,赢得了广大用户,已被 广泛应用于是有、化工、电 力、冶金和轻工等工业领域
集散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集散控制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结构不 断更新。随着 DCS 开放性的增强,其层次化 的体系结构特征更加显著,充分体现了DCS集 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设计思想。DCS是纵向分 层、横向分散的大型综合控制系统,它以多层 局部网络为依托,将分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的 各种控制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在一起,实 现各部分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各 种控制、管理及决策任务。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1、工业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目前,企业网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 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将产生变革性的影 响 它也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力量的重要标志 企业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 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信息化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各类企业中应用企业网技术将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企 业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需求上来说,作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网越来越被企业所 重视,企业的需要呼唤着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
需求背景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企业预测的基础 ,预测必须以 信息为起点和终点,才能进行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并进而得 到有用的信息 信息又是企业决策的前提,要使决策者做出正确并切实可行的决 策,就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 信息也是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好坏在于管理者驾驭信息能力的强弱 现代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 条件 企业网作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能够满足 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的要求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 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 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 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 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工业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及标准

工业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及标准

工业控制网络的体系结构及标准1.0 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历程机械式/液动式仪表缺点:仪表体积较大,只能实现就地检测、记录和简单的控制,适合单机控制年代:20世纪30年代气动式仪表使用统一的压力信号,带远程发送器,能在远距离外的二次仪表上重现读数,从而能集中在中心控制室进行检测、记录和控制年代: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电动仪表使用4-20mA电流环模拟信号缺点:线缆较多年代:20世纪50年代CCS(ComputerControl System)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包括2种类型:SCADA(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视控制与计算机采集系统?DDL(Direct Digital Control)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年代:约1962年特点:控制集中,危险集中,对中央控制计算机要求高DCS(DistributedControl System)集散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是相对于集中式控制系统而言的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它是在集中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年代:约1976年FCS(FieldbusControl System)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年代:约1972年总结(FCS产生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所要求;?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EC61158对现场总线(fieldbus)的定义是: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第2版(Ed2.0)IEC61158-2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总线标准——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与服务定义(Server definition)又进一步指出: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底层工业控制和测量设备,如变送器(transducers)、执行器(actuators)和本地控制器(local controllers)之间的数字式、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对工业系统或过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可以实现设备的高效运行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减少工业环境污染。

目前,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生产线、物流系统、交通运输、医疗设备、防灾救援等,正在推动着各个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业自动化已经步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智能化工业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智能化设备对生产系统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具备以下特点:1. 集成化: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将传输、检测、控制、调节、计算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和质量。

2. 网络化:控制系统采用了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监控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3. 信息化:通过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大量数据采集和处理,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4. 智能化: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5. 安全性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安全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1. 智能化趋势:未来工业自动化将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控制能够通过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网络化趋势:未来工业自动化将进一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化控制系统可以将全球任何地方的生产流程集成、监测和控制,并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

3. 拥抱新技术趋势:未来工业自动化将拥抱更多新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来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发展历程
工业控制网络是指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和协议。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在早期,工业自动化系统主要采用闭环控制,即不需要网络通信的传统控制方式。

然而,随着自动化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要求的提高,工业控制网络应运而生。

上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逐渐出现,从
而对网络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时主要采用串行通信和专用的传输介质,如RS-232电缆和光纤等。

但由于通信速度慢、信号干扰大等问题,限制了网络的扩展和应用范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太网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标志着工业控制网络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太网通过使用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和电缆,实现了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这使得工业自动化系统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

随后,随着工业控制需求的不断增加,一些专用的工业以太网标准相继出现。

例如,Modbus TCP和PROFINET等工业以太
网协议,它们在以太网基础上对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优化,更适合工业自动化应用的特殊需求。

另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也开始与互联网相融合。

通过将工业控制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实现了对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测,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之,工业控制网络经过了从闭环控制到串行通信,再到以太网和工业以太网的演进过程。

它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实现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初探摘要: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生产已经向自动控制、智能控制上转型。

作为21世纪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标志,工业控制网络逐渐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工业控制网络既包括底部设备层的传感器,检测器等器件,也包括终端管理层的办公自动化操作系统,还包括串联起整个系统的现场总线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在工业通信及先进制造领域起到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工业控制网络;现场总线;发展趋势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国际工作研究方向逐渐从重工业、单一化转变为微电子、多元化。

自动化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业控制上逐渐显现出了它的优势。

本文主要通过对工业控制网络的结构和现场总线技术的描述,来探究未来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方向。

1、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结构从总体结构上来讲,传统企业网络可分为三个层次:管理层、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一传统工业控制网络●管理层。

主要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从监控层提取有关生产数据用于制定综合管理决策。

管理层一般使用通用以太网,方便操作,并可连入外部网络。

●监控层。

从现场设备中获取数据,完成各种控制、运行参数的监测、报警和趋势分析等功能,另外还包括控制组态的设计和安装。

监控层的功能一般由上位计算机完成,一方面,它通过扩展槽中网络接口板与现场总线相连,协调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另一方面,通过专门的现场总线接口(转换器)实现现场总线网段与以太网段的连接。

其关键技术是以太网与底层现场设备网络间的接口,主要负责现场总线协议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保证数据包的正确解释和传输。

监控层除上述功能外,还为实现先进控制利远程操作优化提供支撑环境。

●设备层。

现场设备以网络节点的形式挂接在现场总线网络上,依照现场总线的协议标准,设备采用功能块的结构,通过组态设汁,完成数据采集、a/d转换、数字滤波、温度压力补偿、pid控制等各种功能;此外,通过智能转换器对传统检测仪表电流电压进行数字转换和补偿。

2、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工业控制系统原有的信息孤岛的僵局,真正实现了网络化的控制系统,为自动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沟通创造了条件。

同时,由于各种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各种计算机主流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渗透和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延续性和继承性,工业控制系统必将呈现多总线共存、多种系统集成和多种技术集成的局面。

2.1每种现场总线形成了其特定的应用领域。

各种现场总线代表不同公司多年的研发投资和市场利益,不同总线技术的侧重面不同,各有特色,不存在能完全适应所有应用领域的现场总线。

据美国arc公司的市场调查,世界市场对各种fcs需求的实际份额为:过程自动化15%,主要采用ff、profibus-pa和worldfip;医药领域18%,主要采用ff、profibus-pa和worldfip;加工制造18%,主要采用profibus-dp和cc-link;交通运输15%,主要采用profibus-dp、can和devicenet;航空和国防34%,主要采用profibus-fms、lon、devicenet和controlnet;其它,如,农业主要采用p-net、can、profibus-pa/dp、devicene和controlnet, 楼宇主要采用lon、profibus-fms和devicenet。

由此可见,占有市场80%的现场总线将只有六七种,且其应用领域比较明确,某些总线能跨越多种应用领域,如profibus。

在过程控制领域以ff、profibus和worldfip为主,ff的市场占有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2.2 ethernet在工业应用领域异军突起。

ethernet在没有任何标准化组织支持的情况下,正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市场上迅速增长,成为新的热点。

有关专家预言,ethernet不仅可以成为工业高层网络上的通信系统,也可以上下贯通直插到底,与现场仪表相连。

采用ethernet作为自动化的骨干网,具有技术成熟,与办公自动化的无缝集成和与internet无缝集成等优点,颇具吸引力。

只是,目前技术尚未成熟,如数据冲突、安全性等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2.3无线现场总线成为新亮点。

针对许多工业环境及过程控制环境下的对象,如移动对象或旋转设备上的传感器,手持的数据采集设备等,远距离的单设备、传感器、执行器等,临时安装的器件,仅通过有线的物理介质连接是较难或甚至无法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无线技术和现场总线的结合方案。

另外,随着工业控制对象类型的增加,传输的数据不仅是用于控制的数字量,还有包括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数据。

同时,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如wap、wml、bluetooth等,为工业自动化网络与无线局域网联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已经有许多无线现场总线的实现方案被提出和研制,如r-fieldbus(high performance wireless fieldbus in industrial related multimedia environment),olchfa(open low-cost time-critical wireless fieldbus architecture)等。

2.4 fcs与dcs集成是现阶段的需要。

尽管现场总线技术具有很多优点而倍受欢迎,但是用户并不希望对他们现有的控制系统做大的改动。

目前,在现场总线的发展初期,大多数用户更倾向于对现有控制系统进行逐步的增添和替换;而且dcs系统及其仪表的消失或完全被取代,就费用或人力而言也都是不合理的。

另外,现场总线并不是在所有的控制场合下都能够发挥其优点,如简单的小规模数字模拟混合系统,特别是在现场和控制室距离近的情况下,混和控制在同一集中的cpu中进行将比较方便,所冒控制集中的风险也不大。

现阶段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工业控制系统将面临fcs和dcs 共存的局面。

因此,在工业控制系统结构设计时,考虑如何使fcs 与dcs系统尽可能协同工作是很现实的方案,更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2.5多总线集成的fcs成为抢夺市场的重要策略。

各公司相继推出能够使多总线协同工作的控制系统,以适应目前现场测控设备多态性和用户需求多样性的需求。

如1999年interkama展览会上,一些典型系统包含多种总线标准:如,ff中坚力量之一的smar公司的系统包括profibus、ff、hart、4~20ma和foxboro公司的系统包括ff、profibus、modbus、devicenet等。

目前,siemens公司的pcs7系统和fisher-rosemount公司的delta v系统是两个典型的fcs系统。

pcs7是由ethernet、profibus-dp、profibus-pa、device-net和as-interface等组成,而delta v是由ethernet、ff h1以及hart组成,且也可与profibus兼容。

2.6 fcs与信息网络集成是建立企业综合实时数据库的基础。

企业综合实时数据库为企业优化控制、生产调度和计划决策提供依据。

实现现场总线与信息网络的紧密集成,可以建立统一的分布式数据库,保证所有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互操作性。

现场设备与信息网络实时通信,使用户能够通过信息网络中标准的图形界面随时、方便地了解生产情况。

同时,便于实现远程监控、优化调度、远程诊断和维护功能,以及实现远程的软件维护与更新。

3、结语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芯片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在考虑如何直接利用其他领域的技术来带动本领域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为典型的是ff在制定其高速现场总线标准时,直接采用100m的ethernet作为其高速现场总线标准。

功能块和设备描述是实现设备互操作的两大关键技术,在现场总线中的应用也分别借鉴程序设计中的模块组件技术和windows程序设计中的设备无关技术。

还有,标准化监控或者管理软件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接口,建立统一数据存取规范的opc技术,其基础是微软的ole、com及dcom技术。

总体说来,自动化系统与设备将朝着现场总线体系结构的方向前进,这一发展趋势是肯定的。

既然是总线,就要向着趋于开放统一的方向发展,成为大家都遵守的标准规范,但由于这一技术所涉及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连续、离散工业领域,如过程自动化、制造加工自动化、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等。

大千世界,众多领域,需求各异,一个现场总线体系下可能不止容纳单一的标准。

几大技术均具有自己的特点,已在不同应用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加上商业利益的驱使,它们都各自正在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有理由认为:在从现在起的未来10年内,可能出现几大总线标准共存,甚至在一个现场总线系统内,几种总线标准的设备通过路由网关互连实现信息共享的局面。

现场总线技术的兴起,开辟了工厂底层网络的新天地。

它将促进企业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企业带来新的效益,因而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推动自动化相关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胡毅于东刘明烈. 工业控制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科学,2010.1:23-27[2]赵新秋.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8,4:3-4[3]李正军.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作者简介:刘清华(1983.10-),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实习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