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颈部淋巴结病变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病理(课件)
![颈部淋巴结解剖及病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1c4e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7.png)
本课件将以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解释介绍颈部淋巴结的解剖、分类和结构, 生理功能,常见疾病,病理变化研究,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颈部淋巴结解剖简介
详细探索颈部淋巴系统的构造,解释淋巴液循环的重要性,以及淋巴结在颈部的位置和连接。
颈部淋巴结的分类和结构
介绍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如表浅组和深层组,以及它们的特殊结构和功能。
颈部淋巴结的生理功能
解释颈部淋巴结在免疫系统中的重结疾病
介绍颈部淋巴结炎、肿瘤和其他常见疾病的症状、风险因素和治疗选择。
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
探讨颈部淋巴结病理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结果,深入了解淋巴结病变的形态学 和分子机制。
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介绍颈部淋巴结疾病的诊断流程,包括临床检查、生物组织学、影像学和分子诊断。并深入探讨治疗方法的选 择和效果评估。
结语和总结
回顾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总结颈部淋巴结解剖和病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临 床实践的启示和挑战。
颈部淋巴结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a0cd1a67ec102de3bd8929.png)
颈侧及胸壁淋巴结,腋 下淋巴结,纵膈淋巴结 胸导管。
为全身淋巴汇流最后集中 处,注入血循环。
分析上表可得出如下淋巴引流方向
耳后淋巴结 腮腺淋巴结 颌下淋巴结
2
3
颈内 静脉
4
咽后淋巴结
6
7
血液 10
5 9
颏下淋巴结
喉、气管食管 淋巴结
副神经及 枕后三角
8
1
枕淋 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 颈淋巴引流自上而下,通常一站一站淋巴结循序 流向颈根部,在双侧锁骨上窝颈内静脉与锁骨下 静脉交角处进入血循环。肿瘤转移时表现为循序 淋巴结肿大,如口腔癌先出现上颈深淋巴结肿大, 以后至中颈,至下颈。熟记这些淋巴结的部位及 引流区域,淋巴流的来源及去向,有利于判断肿 瘤淋巴结转移方向,有利于对患者的检查治疗。 • 在特殊情况时也可有跳跃转移,如鼻咽癌没有上 颈部淋巴结肿大,但下颈或锁骨上却有淋巴结转 移。原因可能有淋巴结解剖上的变异或淋巴引流 动力上的因素。
三、颈淋巴结临床分区
Ⅰ区:包括刻下区及颌下区淋巴结。 Ⅱ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区,即二腹 肌下,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界为 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为胸乳肌后缘。 Ⅲ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区,从舌骨 水平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叉处, 前后界与Ⅱ区同。 Ⅳ区: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区。从肩胛 舌骨肌到锁骨上。前后界与Ⅱ区同。 Ⅴ区: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 经淋巴结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后界为斜 方肌前缘,前界为胸乳肌后缘,下界为 锁骨。 Ⅵ区:为内脏周围淋巴结,或称前区。 包括环甲膜淋巴结、气管周围(喉返神 经)淋巴结、甲状腺周围淋巴结。两
• 颈深淋巴结全部位于颈深筋膜深层 即椎前筋膜表面。椎前筋膜下无淋 巴结。颈部淋巴结分布的后界在斜 方肌前缘,因此颈清扫术以斜方肌 前缘为手术后界。 • 为叙述方便,将颈深淋巴结分为十 组。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副本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18daf2931eb91a37f0115c9d.png)
女42岁,NHL淋巴瘤的颈部淋巴结(A.B.)
第57页,共81页。
淋巴瘤的颈部淋巴结(A.B.)
第58页,共81页。
腋窝淋巴瘤
男,62岁,腹股沟淋巴瘤
第59页,共81页。
男6岁,淋巴瘤,a:腹腔淋巴结,b:脾脏重度增大,淋巴
结和脾脏回声相似
第60页,共81页。
淋巴瘤的颈部淋巴结,
不同仪器检测同一淋巴结内血流信号,A.无血流信号, B.有血流信号。
第45页,共81页。
淋巴结增生和淋巴瘤比较。 A1.滤泡性增生,结构清楚;
Hale Waihona Puke B1.滤泡性增生,有明确的边 界,B2.滤泡性淋巴瘤边界消 失。
A2.滤泡性淋巴瘤,结构破坏。
第46页,共81页。
典型何 杰金淋
巴瘤,A.
淋巴结 呈“斑 灶状” 增殖区
淋 巴 结 被 淋 巴 瘤 累 及
示
淋
巴
细
胞
呈
“ 爆
典
第16页,共81页。
良性增生分为三类: 一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二是淋巴结的各种特殊感染; 三是原因不明的淋巴增生性疾病,如巨大淋巴结增殖
症(又称Castleman病),以及伴巨大淋巴结病的窦 组织细胞增生症(又称Rosai-Dorfman病)等。
第17页,共81页。
(一) 急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流0~1级;
第66页,共81页。
③锁骨上窝一般检不出淋巴结,一旦检出淋巴
第51页,共81页。
3.淋巴结血流丰富,可见小血管自淋巴门进入淋 巴结内,分支达淋巴结的皮质区,甚可达淋巴 结包膜下。
4. 淋巴瘤的淋巴结内血流丰富,高速低阻型, Vmax:10-19cm/s,RI:<0.6左右,与反应性改 变相似。尤其是初发阶段,血流丰富达2~3级, 但经治疗后淋巴结在逐渐减小的同时血流信号 亦减少。
颈部淋巴结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52页PPT
![颈部淋巴结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52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7bd01d1763231126fdb1149.png)
颈部淋巴结的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 表现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Hale Waihona Puke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科普讲座PPT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科普讲座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ba07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5.png)
如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影像学检查
可以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评 估淋巴结的情况。
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肿块的性质和范围。
如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组织活检
最终确诊需要通过活检获取淋巴结的组织样本进 行病理分析。
活检是确认转移癌的金标准,能够帮助制定治疗 方案。
如何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
这些症状有时会被忽视,因此需要重视。
为何需要关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心理影响
被诊断为转移癌对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冲击很大, 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
心理支持和专业咨询在治疗中同样重要。
如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
如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临床检查
医生会通过体检检查颈部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和 疼痛感。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
这种情况通常是其他部位癌症的并发症,尤其是 头颈部、乳腺和肺部的癌症。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病理机制
癌细胞通过淋巴系统扩散,当淋巴结受到感染时 ,可能会肿大并形成转移。
淋巴结的肿胀可能是早期预警信号,需要及时诊 断和治疗。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转移癌源包括口腔癌、喉癌、甲状腺癌 和乳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2. 为何需要关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3. 如何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4. 如何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5. 如何预防和随访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什么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定义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 颈部的淋巴结。
了解这些常见类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
![颈部淋巴结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94fe29b52acfc789ebc978.png)
淋巴结转移癌 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 程较长, 淋巴结较大。 淋巴结核 以女性多见,病程长。 淋巴结炎 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 恶性淋巴瘤 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高热, 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区 为便于临床应用,1991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基金学会将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文献上应 用渐多趋向一致。颈部淋巴结分区划分规定如 下:
第Ⅰ区(1evelⅠ):颈Ia区上 界:颏舌骨肌或下颌骨下缘 切线;下界:舌骨;两侧边 界;二腹肌前腹内侧缘。颈 Ib区位于二腹肌前后腹、茎 突舌骨肌和下颌骨体之间 第Ⅱ区(1evelⅡ):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上组,即二腹肌下, 相当于颅底至舌骨水平,前 界为胸骨舌骨肌侧缘,后界 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为该肌 所覆盖。 第Ⅲ区(1evelⅢ):为颈内静 脉淋巴结中组,从舌骨水平 至肩胛舌骨肌与颈内静脉交 叉处,前后界与Ⅱ区同。
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部位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 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 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 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 道癌等。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Ⅱa组 颈内静脉周围淋巴结
Ⅱb组 颈内静脉后方淋巴结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 ,边缘清 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
鼻咽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 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颈部淋巴结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
![颈部淋巴结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2a8a8bc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4.png)
颈部淋巴结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的影像表现
(两横线:舌骨及环状软骨水平)
颈部淋巴结呈软组织密度,类圆或卵圆形,正常时短径小于5mm。
颈部淋巴结分为七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II区:颈内静脉链上组
•III区:颈内静脉链中组
•IV区:颈内静脉链下组
•V区: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即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区内的淋巴结
•VI区:中央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VII区:上纵隔淋巴结
另:
舌骨上水平CT增强图像
横白线在两侧颌下腺后缘。
线以前为I区淋巴结,线后为II区淋巴结。
在颈内静脉附近为IIA 区,颈内静脉后面不接近静脉的淋巴结为IIB区。
舌骨水平CT增强图像
横白线划在胸锁乳突肌后缘。
白线前为III区淋巴结,后为V区淋巴结。
女性,45岁,淋巴瘤。
显示双侧腮腺区、左侧咽后区淋巴结增大,病变无融合倾向。
女性,45岁,淋巴瘤。
(A)黑箭显示双侧IB区淋巴结,白箭显示ⅡA区淋巴结。
(B)白箭显示ⅠA区淋巴结,黑箭显示左侧Ⅴ区淋巴结。
女性,56岁,箭头显示右侧颈部ⅡA区转移性低分化癌。
女性,45岁,淋巴瘤。
黑箭显示双侧ⅡB区淋巴结。
显示左侧Ⅲ区颈部淋巴结转移。
淋巴瘤。
箭头显示右侧Ⅳ区,左侧Ⅴ区淋巴结增大。
淋巴瘤。
黑箭显示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
来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医学影像科。
颈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b138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e.png)
颈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身体免疫系统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
它们位于颈部的不同区域,起到过滤淋巴液,清除体内垃圾和病菌的作用。
下面将从淋巴系统的重要性、颈部淋巴结的结构和功能、颈部淋巴结的疾病及治疗等方面展开讨论。
淋巴系统是人体内一种特殊的循环系统,它负责运输淋巴液、维持体液平衡,以及携带和分布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淋巴系统中的淋巴液和循环系统中的血液一样重要,通过淋巴管道在组织间循环,并最终流入体内的淋巴节点。
颈部淋巴结是颈部淋巴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位于颈部的不同位置,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与一枚硬币相当。
颈部淋巴结主要分为两组:浅层淋巴结和深层淋巴结。
浅层淋巴结位于颈部皮肤下,感觉到时通常有明显的肿胀。
而深层淋巴结位于颈部深层组织内,不能直接感触到。
颈部淋巴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过滤淋巴液。
当病原体或垃圾物质进入淋巴系统时,淋巴液会通过淋巴管道流向淋巴节点。
节点中的淋巴细胞会清除这些病原体和垃圾物质,并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反应。
如果病菌或其他异常细胞被捕获,淋巴结可能会肿胀,这也是我们在颈部触摸到肿块的原因之一。
颈部淋巴结的肿胀可能是疾病的一个指标。
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进入体内时,淋巴节点会对此做出反应。
如果某个淋巴节点发生异常,它可能在颈部出现明显肿胀和疼痛,这常常是淋巴结炎的表现。
淋巴结炎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其他并发症。
颈部淋巴结肿胀还可能是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淋巴瘤是一类恶性淋巴组织疾病,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这些疾病会导致颈部淋巴结持续肿胀,并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疲劳和体重下降。
对于淋巴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治疗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方法因具体疾病而异。
对于淋巴结炎,常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来抑制感染和减轻炎症,同时休息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恢复。
【2019年整理】颈部淋巴结病变
![【2019年整理】颈部淋巴结病变](https://img.taocdn.com/s3/m/b1a7cfd9551810a6f52486d8.png)
III区
外侧界: 胸锁乳突 肌内缘
内侧界: 颈部血管 鞘内缘和 棘旁肌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前内缘
后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IV区
外侧界: 胸锁乳突 肌内缘
后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前内缘
内侧界: 颈部血 管鞘内 缘和棘 旁肌
VI区
外界:胸锁 乳突肌前外 缘、皮肤和 甲状腺内缘
前界:颈阔 肌和皮肤
VI区
外界:胸锁 乳突肌前外 缘、皮肤和 甲状腺内缘
前界:颈阔 肌和皮肤
后界:气管 和食管分界 处
Ⅵ区 ,亦称颈前间隙,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 旁淋巴结及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是甲状腺、声门和 声门下喉、梨状窝顶和颈段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 移的高危区域。
咽 后 淋 巴 结
外侧界: 颈内动脉 内缘
前界:腭帆提肌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前内缘
内侧界: 颈部血 管鞘内 缘和棘 旁肌
Ⅳ区 包括颈静脉下组淋巴结,是下咽、喉和颈段 食管肿瘤发生隐匿性转移的高危区域。
V区
外侧界: 颈阔肌和 皮肤
后界:斜 方肌前侧 缘
前界:胸 锁乳突肌 后缘
内侧界: 肩胛提 肌
Ⅴ区 包括颈后三角淋巴结群。是鼻咽、口咽、声 门下喉、梨状窝顶、颈段食管和甲状腺肿瘤发生隐 匿性转移的高危区。
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 mm; 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 ③同一区域内3 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
径≥8 mm; 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
强化, 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 合) ; ⑤咽后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4mm ,如转移咽后淋巴 结与原发灶任何一层面均无法区分者归为原发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形,多环融 合,常多期同 时存在,周围 水肿
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影像学表现
颈部淋巴结病变
反应性淋巴结增生 化脓性淋部淋巴结转移瘤
颈淋巴结转移瘤
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标准主要是淋巴结的大小,一般 认为直径大于1.5cm的可视为转移,1.0cm以下为阴性 少数的炎症反应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可以在1.5cm以上; 而少数直径小于lcm的淋巴结镜下可发现转移 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很容易发生中心坏死,即使转 移的淋巴结很小 如果淋巴结大小在正常范围,但有中心坏死,亦应先考 虑转移瘤
颈淋巴结转移瘤
鼻咽癌:双侧多见,咽后组及V区最常见;80%形态规 则,边界清楚。 喉癌、下咽癌:单或双侧,颈静脉链周围常见;80%形 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口咽癌介于两者之间 增强后:边缘不规则强化伴中央低密度区
病例
舌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病例
喉癌
下咽癌
颈淋巴结转移瘤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1、Ⅳ区最常见,气管食管沟区淋巴结有特异性
2、淋巴结囊性变;细颗粒状钙化 3、较小 4、边缘规则 5、增强后:明显强化,壁内可见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
病例
甲 状 腺 癌 淋 巴 结 转 移
颈部淋巴瘤
颈部单或双侧多发淋巴结肿大,可融合成较大团块 CT呈低密度 MRI T1WI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较小 病灶密度均匀,较大的病灶可有不规则坏死,但较少 见,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
病例
【病史临床】女,27岁,发现右侧颈部肿大 2年余,无午后低热、盗汗(患者自述)。 【影像表现】 双侧胸锁乳突肌深面颈动脉鞘 间隙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 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 右侧多个结节呈融合趋势。 【诊断】双侧颈部淋巴结结核
病例
病例
淋巴结转移瘤 年龄 中、老年
淋巴瘤
淋巴结结核 青年
性别
原发肿瘤
病例
病例
病例
Burkitt 淋巴瘤 是一种高度侵袭 性的非霍奇金淋 巴瘤,主要来源 于 B 淋巴细胞, 常有第 8 号染色 体 MYC 基因的易 位。
颈部淋巴结结核
颈部淋巴结结核,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结核于病理 上表现为渗出、增生及干酪坏死,在同一病例中,以 上3种基本病理改变多以一种或两种为主,混合存在。 CT表现为多样,可表现为环形强化,病灶中央低密度 不强化或均匀强化。病灶可呈融合趋势,并可在周围 形成冷脓肿。 Ⅳ、Ⅴ区下部多见 分型: Ⅰ型: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 Ⅱ型:密度不均,增强后环形强化 Ⅲ型:融合呈块状,边界不清或与肌肉粘连,增强后环 形强化
正常影像学表现
第三章
头颈部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CT室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影像教研室 董瑞生
颈部淋巴结病变
颈部淋巴结分区
颈部淋巴结分为七区: I区:颏下及颌下淋巴结 II区:颈内静脉链上组 III区:颈内静脉链中组 IV区:颈内静脉链下组 V区:颈后三角区淋巴结,即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 及锁骨构成的三角区内的淋巴结 VI区:中央区淋巴结,包括喉前、气管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VII区:上纵隔淋巴结
男性多
头颈部鳞癌 甲状腺癌
病例 任何年龄
任何性别
女性多
无
无或有头颈部 结外淋巴瘤病 史
病变淋巴结 部位
II-V区多见
任何部位,多 组多个淋巴结 受累
IV-V区多见
影像表现
鳞癌:环形强化, 均质强化,约 中央低密度,可有 1/3中央低密度 包膜外侵犯。 ,边缘多清楚 甲状腺癌:钙化、 囊变、壁结节,明 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