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绢本处理法
古代字画修复工序及技巧

作用很强或带毒性,即使反复冲洗也很难完全清除。
这会使文物在以后的保存中一直受到残留药剂的侵害,使纸绢发脆甚至粉化。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字画文物的污渍处理要非常慎重。
污渍不严重的最好不去作处理。
霉菌的生长主要是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
同时,湿度也是水渍生成的条件,所以,保持环境相对的干燥,就能抑制侵害,使其不再发展。
即使是污渍比较严重,如不影响观赏,也不应该处理,要是原装裱已出现脱糊断裂、糟朽的,进行一下揭裱就行了;去掉旧托纸和水洗时,也会去掉一部分污渍,在文物字画去污的问题上,我的看法是能不处理就不处理,非得处理的应尽量降低损害,这样才能使珍贵的文物不至于断送在我们的手里。
三、揭心去命要裱好旧字画,揭托纸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揭是指揭尽原裱的背纸和托纸,托纸与画心直接粘连,起着保护画心的作用,所以有“命纸”之称。
在整个修裱工作中,揭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疏忽大意,或揭掉画心半层,或掉粉、掉色,使原画失神,或者揭得厚薄不匀,使画成为花斑,或者揭伤画面,无洞造成有洞,小洞成为大洞,还有的揭完托纸后,画心粘在案上起不了台,就是勉强起台,已是支离破碎,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揭前必须把画心湿透,如果淋湿过的,可趁湿将画心翻扣在案面上刷平,纸本画心如破碎严重或断裂很多,必须在画案上衬垫稀薄绢,把衬绢铺平在案面之后,再把画心反扣铺在上面。
有的纸本画心,看起来较完整,但纸质已糟朽,为防止揭后起不了台,也要衬绢,以防万一。
绢本画心,揭心前画面要糊水油纸固定部位。
水油画纸可用原书纸或毛边纸或薄皮纸,在此纸上刷生桐油加少许煤油,待油浸透,晾干后即可使用,切忌不干就用桐油粘在画上,油迹不容易去除。
现在也有用塑料薄膜代替水油纸的。
先将画心向上,平铺在画案上润湿,趁水份少的时候用棕刷轻轻刷平,逐步往四边推滚,将水份从边上挤出,使画心展平吸在画案上,把事先准备好的水油纸刷上较稠的浆糊,并用排笔顺浆,使浆糊均匀。
晾到一边,等水油纸渗透,再往画心上刷平水油纸。
古代绢本绘画修复案例

一
、
确 定 方 案
}
将 画心慢慢 展开 ( 边用重 器压好 )残缺件 大 一 , 体对位 ( 注意 不要将 画心毛碴带走 ) 。放在光线好 的 坏情 况 , 品内容 、 作 画绢 材质 、 色 、 用 年代 、 风格 等 以 确定修 复方 案 。
首先将残 画拍 照 , 丈量尺寸。 对面面人物 、 树木 、 山石 、 落款和印章以及损坏 的地方 , 全部用文字记 录
料图饰 的选 择和刮糊处理 ; 片 、 轴 玉别子 、 八宝丝 带
的选择和米贴的制作等 。
裱二层宣纸 ,然后 整个 翻身。翻好水油 纸后 即可揭 褙纸和托纸 。 揭褙纸及托纸的一般过程是先揭褙纸 ,
再揭 托纸 。方法先 用中指轻轻搓蹭 , 搓出一部分 , 试
行笔功底 深厚 , 色细润清丽 、 赋 淡雅 , 为造 诣高 深 实 的大家之作 , 具有极高 的历史价值 、 艺术 价值和收藏
价值 。
该 画绢 为经单 丝 、纬 双丝 。这种绢料在清 代已 不 生产 , 经过 对 画绢 分析 研究 , 定 为明代 较 为恰 确
当。 画心纵 3 . 厘米 , 91 横为 2 05 5 . 厘米 ; 题跋纵 3 7厘
筒状 , 慢慢 在 画面上 推滚 , 别小心 断裂飞碴 处 , 特 以 免在推滚时将其带走 。 由于该 画残损严重 , 又是绢本 画心 , 且 必须在 揭 心前 画面要用较稠浆糊 、水油纸 固定位 置。方 法是 把事先 准备好 的水 油纸通 刷稠糊 , 待油纸省透 , 依次 刷在 已定位 的画心 上。为防止绷 裂 ,再 在油纸 上刷
用高倍 放大镜仔 细观察研究 画绢丝 质粗细 、 薄
厚、 经纬等 , 以确定它的材质 。最好能找到与画心相 同的 旧绢 , 实在 找不 到 , 可 以找经 纬粗 细股 数 如 也
如何修复旧书画,旧书法名画无水脱酸保护

如何修复旧书画,旧书法名画无水脱酸保护我国具有悠久而光辉灿烂的历史,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比较强盛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因此,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名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它们既是民族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价值难以估量,有的作品已经历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成为稀世珍品。
所以,加强对中国古书画文物的保护显得极其重要如何修复就书画想把各种各样的书画藏品置于最佳的保护状态,应当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使书画藏品发挥应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合适的存放温度古书画存放的温度包括收藏馆内部的自然温度和人工用设备调度的温度。
存放古书画的馆内的温度在I5℃~I8℃之间最好。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库房温度也不能高于20℃,库房温度的差距不能太大。
温度过高的时节要降低温加促进空气流动,防止高温下书画藏品的纸张强度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二)适宜的存放湿度温度和湿度都对书画作品的存放产生一定的影响,相比而言,后者的影响更加明显。
湿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湿度的强弱,两者紧密联系。
书画作品的管理可以·229·参考联合国文物保护和修复中心规定的保管书画藏品湿度的条件,书画藏品库房要缩小室内的湿度差距,而且配备一定的设施,努力防止外界潮湿空气和热气流侵人书画藏品室内损坏书画品。
古旧书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残缺、破碎和污染的现象,只有对其进行相关的修复,才能保持原有作品的面貌,再现书画品记录的珍贵历史时刻,使后人在观看欣赏的时候得到一种历史的感染,同时获得艺术上的审美体验。
(三)防尘、防霉与除虫控制温度和湿度保持在适宜的数值内,可以抑制霉菌的的生长,防止灰尘的入侵。
对环境的要求是温度差和湿度差不能太大,空气保持洁净,灰尘和各种有害物质少,尽量避免产生霉菌的环境,霉菌没有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就无法进行繁殖。
古书画常见的损伤及修复(可编辑)

古书画常见的损伤及修复晤’蕊垂◆口王新桃明代的高镰在《遵生八笺》中曾说过古画失物等。
生物残留,如植物的根、微生物的粪便、传可以归结为五种因素:“古画年远,纸绢已脆, 菌类等,这些物质危及到文物的安全和寿命,影不时卷舒,略少局促,即便折损破碎无救,此失传响文物的品位、艺术价值和美观,所以,必须去之一。
童仆不识收卷有法,即以两手甲抓画卷起, 除。
不顾边齐,以轴杆著力紧收,内中绢素碎裂,此失画心的残缺破损及酥朽不可还原处,是破损传之二。
或遭屋漏水湿、鼠齿猫溺、梅雨霉白,不较严重的书画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善揩抹,即以粗布擦摩,逐片脱落,此失传之三。
此外还有较难处理的特殊的情况。
如前人修或出示俗人,不知看法,即便手托画背,起眼就复不当造成的修复困难或因特殊的自然原因造观,绢素随折;或挂画忽慢,以致坠地折裂,再莫成的残损。
可补,虽贴补何益,此失传之四。
或遭兵火水溺,面对上述各种破损情况,修复者需要根据不岁苦流移,此失传之五。
”从中可看到造成书画破同的状况制定适宜的修复方案,其目的归纳起来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修复者所采取的不外乎两种。
一是揭旧换新,延长书画存世的时应对措施要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以保证古书画的间,即为保护书画而进行的修复;二是整修复原,完整修复。
为了恢复书画的原貌而进行的修复。
而两者的常规处理方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就是将古旧字画通一、古书画常见损伤过重新装裱、修整而形成完整的面貌。
画心的折痕与裂痕。
在挂轴上常见的是水平二、古书画传统修复方向的,手卷则是横向。
从结构上来看,长轴与手卷因为有地杆卷起来收放,画心不平的话,卷时最常规的修复画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容易起皱,造成折痕。
如果装裱的糊较硬的话,产骤。
生的折痕锐利,更会造成颜料层的剥落。
.洗心画心的中空与重皮。
原因是托心时糊刷与排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可先掸拂刷有均匀的笔笔相接,如果糊刷走漏了或排刷没去画面上的浮尘,然后拆裁旧裱的镶料。
古旧字画揭裱与修复——全色

古旧字画揭裱与修复——全色古旧书画经过洗、揭、补等工序之后,还需要对破损之处进行补色,这道工序称“全色'。
接补所缺的画意又称“接笔”。
一、打胶矾水古旧书画经托、补、贴舌条后,需在其背面润刷淡胶矾水,以中性为主,能托颜色为宜,这道工序称“打胶矾”。
(一)调配淡胶矾水调配方法前面已有介绍,不再赘述。
但是,用于古旧书画的胶矾水要求更高些。
配制时,胶、矾、水的比例要恰当,浓淡适宜。
否则,胶多会使画面产生胶光发滑;矾多泛白,画面表层出现一层白色的结晶颗粒,补全的颜色浮在上面,挂不着色;胶矾水过稀,补全的颜色就会渗漏,补不好;胶矾水太稠,行笔时发涩。
所以胶矾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全色。
打胶矾水要达到八成生熟,全上去的颜色才不漏不浮恰到好处。
胶矾水因画心的托补料质地不同,其吸收渗透力也不尽相同,并受季节、气候以及每个人的操作手法不同而影响全色的效果。
总之,古旧书画打胶矾水,要先在小范围内试验成功,然后再大面积地涂刷。
(二)打胶矾水将画心背面朝上平铺在案台上,用排笔刷蘸淡胶矾水,自右而左依次将淡胶矾水刷在画心背面托纸上。
绢本与不易渗水的画心,应垫水油纸进行排刷,使其透人表层。
第一遍胶矾水刷过以后,等15分钟渗透好了,用棕刷将画心刷平,然后再刷第二遍胶矾水,比第一遍要薄一些。
(三)刷淡胶水将画心背面垫高丽纸,并一同将画心翻过来,使画心正面朝上,刷淡胶水。
注意正面不要刷胶矾水”,以免正面泛光。
画心经过刷淡胶水,干了以后画面滋润,否则,画心无精打采,所以,称之“醒画”。
(四)晾干将画心起台,移至备好的干纸上,晾干。
也可用晾杆挑起,放在晾架上晾干。
二、贴画心古旧书画经打胶矾水晾干后,必须待贴平挣干后再进行全色。
如果画心破损严重,应先将画心正面朝里上墙,同时进行“封挣”,以防旧画心上墙后容易挣裂或挣断。
一般南方地区气候比较潮湿,可以不进行封挣,直接上墙挣平画心就可以了。
具体方法是:先准备一张比画心四周大出2cm经过方裁的高丽纸。
略述中国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

略述中国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
诸品芳
【期刊名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卷),期】2007(019)002
【摘要】中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书画艺术,载体一般均为缎本、绫本、绢本和纸本,由于年代久远,绢、纸老化,以及人为和自然因素,疲破成为客观趋势,然而在书画艺术的继承和保护中,形成了中国书画修复装裱的特殊工艺技术.本工作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总结在中国古旧绢本书画修复中,对画芯的清洗、揭芯、补洞、托芯、全色接笔等五大工序和工艺技术操作的认识体会,通过两幅画和书法作品的修复前后的对比,说明五大工艺和工艺技术操作是成功的.通过总结使感性经验提升为科学理论,可更有效地指导古旧绢本书画的修复实践.
【总页数】4页(P51-54)
【作者】诸品芳
【作者单位】上海博物馆,上海,2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9.4
【相关文献】
1.关于美术馆古旧书画藏品修复的几点思考 [J], 马志方
2.论馆藏古旧书画文献的保护修复——以太湖县图书馆为例 [J], 凌波
3.浅议古旧书画的揭裱与修复流程——以林纾《设色松石图轴》修复为例 [J], 郑
星萍
4.西北地区现存古旧书画常见病害及保护性修复 [J], 张文军;陈一珀
5.古书画修复绢本文物上的海派精工 [J], 周冉;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字画揭裱清洁去污常用的几种方法走近装裱官方博客

古字画揭裱清洁去污常用的几种方法走近装裱官方博客古字画文物在展览、阅读、保管过程中,由于不慎,沾染了各种污垢和灰尘,必须清除掉。
除尘可用软毛刷和吸尘器等,对污斑,就要用水洗、有机溶剂等方法清洗。
水洗法:通常用蒸馏水清洗纸上的水斑和泥斑,这是最经济、最常用的方法。
清洗前要检验一下水对字迹、色彩的作用,如褪色,可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树脂溶液或胶矾水加固。
一般用温水清洗。
必要时也可用沸水。
操作时,先把蒸馏水注入盆内。
把纸张平展在塑料托板上,放入盆中浸温,并用毛笔刷洗污迹;取出纸页,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用吸水纸吸掉水分,压平阴干即可。
有机溶剂法:有些污迹难以用水清除,可选择合适的溶剂来去污。
操作方法如下:把有污迹的纸页放在吸墨纸上,用棉球蘸溶剂拭擦污迹,由于溶剂的作用,污迹转移到吸墨纸上;把它翻过来用同样方法去掉另一面的污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污迹去尽为止;有机溶剂去污,速度快,效果好,不会使纸张产生明显的皱折、膨胀,只是有机溶剂易燃,有的还有毒,要注意安全。
漂白法:用溶剂法清洗不掉的污迹.可以用漂白法去除。
漂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还原过程,它会使纸张的组织受到侵蚀而削弱,使墨水或色彩褪色,失去光泽。
所以应尽量少用漂白法,实在要用,要在漂白之前做局部试验,在取得经验并证明行之有效的基础上,方可使用。
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氢、次氯酸盐、高锰酸钾等。
操作方法各有不同,如用高锰酸钾作漂白剂,先把需漂洗的纸张放在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约5分钟,取出放在2%的草肢溶液中浸泡,然后用蒸馏水清洗、阴干即可如用过氧化氢漂洗,别要用过氧化氢和乙醚以等体积混合才行(掺乙醚时,要震荡过氧化氨);混合液为乳浊状,放置后分为两层,乙醚在上,过氧化氢在下,而这种乙醚溶液中含有漂白所需足够的过氧化氢,用棉球蘸取去污即可。
这是一种温和的漂白剂,一般都用它作去污试验。
古画清洗翻新方法

古画清洗翻新方法当我们在祖国的传统医药——中草药的园地里苦苦寻觅于装裱中应用的药物时,对于西药在装裱中的应用,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西药品种具有纯度高、理化性质易分析,用量易控制,制剂成品易得等诸多优点,因此,西药也很广泛地应用于装裱的工艺流程之中,特别用于揭裱古旧字画时的一些特殊技术处理。
今按药物化学之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药物;一类为有机药物。
在无机药物中,应用于书画装裱的品种有:碱粉、高锰酸钾(俗称PP粉)、漂白粉、钛白粉、3%双氧水、5%小苏打溶液等,应用于书画装裱中的无机药物均为化合物。
1.碱粉可用于刷帚开锋和“治画粉变黑”棕刷是书画装裱的主要工具之一。
刚买回来的棕刷,在未用之前,棕丝中含有紫色棕粉,如果不经洗净就用来刷画、必然会把画幅弄脏。
所以在未用之前,先要剪上去刷帚两边的棕毛,使之变钝,行话叫做“开锋”。
然后将棕刷漂在碱水内浸泡1—2天,再更换碱水入锅煮沸,直到棕刷上浮色尽去,再用清水洗去碱汁,晾干整理后,才能使用。
用此法开锋处理的棕刷,在不新不旧之间,用起来顺手、舒适,既不伤纸素,又不污画幅。
碱粉还可以用来“治画粉变黑”。
据周嘉胄《装潢志》载:用白净的碱粉调进水里,用新毛笔蘸了涂在变黑处,不可让它晕染开去。
再用连七纸覆盖,卷起收好,过半个小时取出来看,白粉上的黑气就会全部渗透在连七纸上。
最后,用新泡的淡茶涂一次,以便去掉残存的碱气。
2.妙用高锰酸钾除去古旧字画上的霉斑高锰酸钾又名PP粉。
为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在古旧字画去污返新时,画心经水浸泡淋洗以后,虽去除了尘渍,但霉斑仍留在画面上。
这时需将字画心从水中提出、平放案上,在留斑处涂上0.5%PP粉水溶液,霉斑即变成紫色,然后再涂2%草酸溶液,霉斑即由紫变黄,轻霉即可去除,重霉也可减轻。
3.漂白粉去污法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含氯石灰。
因其能产生新生态氧,故有较强的氧化作用。
去除古旧字画上的污渍,一般不宜提倡用漂白粉。
对于一些纸本画心的古旧字画,为了明净漂亮,要求恢复画心原有神色,可用漂白粉漂洗。
绢画简介

绢画一.绢画历史简述帛画,中国古代画种。
因画在帛上而得名。
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
帛画是指中国传统绢本画以前的以白色丝帛为材料的绘画。
它不同于绢画或其他织物画,采用百分之百头道桑蚕丝,不浆、不矾、不托,运用工笔重彩的技法绘制而成。
帛画的色彩用的是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丰富而鲜艳,如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也有用用墨兼用白粉绘制的,如人物龙凤帛画。
其描绘的是天象、神祗、图腾和人物,以表现茫茫天国中神人共处的神话世界。
二.绢画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及制作(一)绢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载体中国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绘画材料极其丰富。
绢作为一种传统材料,在整个的中国绘画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唐宋及以前的中国画大都绘制在绢上。
绢是由蚕丝织得,古代没有太大的织机,所以当时不容易得到大尺寸的绢,想要画较大的绢画就得把绢接起来。
织好还没处理的绢叫生绢,还不能作为绘画的材料,需要在生绢上刷上胶矾水才能用来画画。
(二)胶和矾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中国画的美妙胶和矾在一般的绘画材料店都很容易买到,制作胶矾水也不是很复杂的事。
一般的比例是胶七矾三,夏天胶六矾四,冬天胶八矾二。
因为胶矾这两种材料对空气湿度很敏感,所以不同的季节胶矾的比例关系有所不同。
胶和矾只有达到比较完美的比例时,画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在不断地实践中才会体会到材料性能与绘画语言的微妙吻合点,这其实很重要,材料做不到得心应手时,其绘画语汇便很难做到传神的表达。
用一个较小的容器,放入20克胶,再放入少许的6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把小容器放到一个大一些的容器中,在大的容器中加入较热一点的水,以便较长时间保持小容器中的水温,使得胶能较顺畅地化开。
待胶溶化以后,如粘稠的蜂蜜状,待用。
准备一个能装300克水的瓶子,其中放入温水,温度也不能超过60摄氏度,将溶化开的胶倒入水瓶中,摇匀,静静地等水放凉,然后倒入粉状的矾10克,摇匀便完成了胶矾水的制作塑料瓶中就是制作完成的胶矾水)。
书画做旧方法及鉴定

书画做旧方法及鉴定书画做旧一般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将纸绢笔墨做旧再做画,一种是先作成字画再整体做旧。
一、纸绢的做旧及鉴定。
色水染旧法:以栀子、红茶染旧法。
用栀子的果实加水煮沸,水呈焦黄色。
红茶(或用古旧破纸等)煮沸后水呈深红色。
将栀子果实水、红茶和古旧破纸水根据所仿书画原作的纸绢色泽适量配兑,或再加以墨水、花青、赭石、藤黄等配兑的水加染。
光照烟熏法:一是用强光长期照射,或用强紫外线光长期照射,以加速纸绢的老化陈旧。
二是用燃烧木柴、稻草所产生的烟熏旧,或长期将纸绢搁置乡村灶间,使之油污烟熏,都会使纸绢变旧。
鉴定:经装裱后的古旧字画在流传过程中表在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浆,呈光亮平滑、古色古香之味。
而伪作的纸绢必有水渍、无光泽、无包浆且呈黯色,并有细微深浅的色晕。
烟熏光照纸绢者,亦无光泽,熏照色必深浅浓淡不匀,且有烟熏味。
而且,此种做旧纸呈有火气,与古旧真迹相比全无自然古朴之感。
二、笔墨的做旧及鉴定笔无所谓做旧,笔的做旧无非是通过文献资料,对书画作品的分析,研究出被仿古代(或近代)书画家的用笔习惯和用哪种笔,是羊毫,狼毫或兼毫,仿制出一种所谓的旧笔,以期在作伪字画时更好地发挥,达到原有的笔墨效果。
墨的做旧除寻找古旧墨外,亦可利用新墨做旧。
其方法是:在研磨的墨汁中,掺入少量的藤黄,或少许黛青,经反复试验,直到满意的墨彩。
画成后,有的还以香灰掩泽。
鉴别直接用古旧墨仿作的伪作,仅从墨色上鉴别比较难。
最有效的方法,可用细针稍划墨处,可见白痕新色,因表面旧里面新。
而新墨做旧的字画,必呈新鲜亮色,且有火气。
三、整体做旧及鉴定整体做旧就是先完成字画而后再做旧。
其办法是将色水调淡后再加胶矾白芨水,先一扫而过,干后再刷,由淡渐浓,层层刷染,这样反复若干次,直至如旧。
这类做旧,既不跑色,表面也呈平滑光亮,帮一般很难识别。
鉴别的方法一是用针尖划挑,必呈白痕新色。
也可用清水点簇空白处,如渗则纸为旧,如一点也不渗,则是新做,因整体做旧后,若是生纸则已变成熟纸,但此法仅限于写意画法。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法研究

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法研究摘要:在文化保护工作中,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作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较高,既需要保障画作的还原性,又需要确保障装裱与画面的和谐统一,而部分画作由于年代久远,内容复杂,甚至每一处画面背后都具有着特殊的寓意,要确保装裱不会对画面产生影响,需要修复人员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
本文从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发展、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关键点以及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法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法进行研究,明确装裱修复工作的要点。
关键词:传统书画装裱;装裱修复技法;修复技法研究引言:我国传统的书画装裱修复工作,主要由具备修复技法的师傅进行,修复效果如何全靠师傅掌握,不仅缺乏有效的评判依据,而且缺乏系统的修复流程,一旦修复失败将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近年来,随着文化保护工作得到快速发展,修复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而针对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效提高了书画装裱修复的质量。
一、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发展我国书画装裱与修复工作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装裱技艺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可供参考的装裱作品为《人物御龙帛画》,按照画作特点以及装裱丝绳材质推测,画作的产生与装裱时间为战国时期,画作能够储存至今是由于受到了妥善的处理。
由于古代书画作品的材质多为纸以及绫绢,一旦不能得到有效的储存,将会受到老化、环境、虫蚁破坏等影响,出现破损。
并且古旧书画具有不可再生特点,一旦损毁严重不能挽救,将是文化的损失,可见书画装裱工作的重要性。
书画装裱修护技术自古有之,修复工作需要修复者了解不同年代的作品特点,以及作品属性。
修复工作不仅难度高,而且对精细度的要求极高。
在过去一直由专门的修复工匠从事修复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传统书画作品装裱修复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修复工作逐渐形成完善的流程。
通过集合多家技艺,装裱修复水平也得到持续提升[1]。
1.传统书画装裱修复的关键点在进行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作时,需要注意把握装裱修复的关键点,传统书画装裱修复工作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保障书画作品的安全、还原度最大化、保障装裱与书画的和谐统一、做好书画评估工作等几方面,展开分析如下:(一)保障书画作品的安全传统画作装裱的第一要素即保障画作的安全,由于画作的不可再生性,以及脆弱性,在装裱修复之前,需要对修复环境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作品在修复环境中的安全性,防止可控因素对画作产生影响,如水、火、风、不规范触碰等,避免环境对画作造成二次伤害。
图解:“修旧如旧”原则在古书画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图解:“修旧如旧”原则在古书画修复工作中的应用现以一件材质特殊的日式装裱绢本画为例(如图1),谈谈古书画修复中保留原有装裱形制的方法。
此件作品题材为19世纪祖师像,据题记可知,画面中上方主尊为净土尊的创派大师,右侧自上而下依次为怀感禅师、道绰禅师,左侧自上而下依次为少康法师、善导禅师。
画心为绢本,破损严重,有多处折痕及破洞,部分缺失严重(如图2)。
经观察可知,此件作品的装裱材料,为二十世纪的日式装裱材料,天头处存在破损。
由于相似材质并不多见,且装裱形制尚完整、装裱材料的文化气息也与绘画风格相互呼应(如图3、4),在制定修复计划过程中,修复人员认为应保留其原有装潢材质,力争在修复后最大程度的恢复其本来面貌。
作品裱料天头处破损较重,找到材质接近的绫子,将其染成与原作相同的颜色进行补配(如图5)补配后压平晾干(如图6)做好修复前准备工作,将作品正面用60度清水进行整体清洗(如图7)直至将画作上的污渍完全洗净。
整体反转,将褙纸揭去,将破损处贴条补好,重新托上新褙纸后上墙绷平(如图8)。
上墙后的画作,画心存在破损缺色情况(如图9)用小毛笔局部上配比好的胶矾水,使褙纸局部由生宣变为熟宣,方便对画面全色,待干后用小毛笔将缺失处的颜色补齐(如图10)。
待半月后画作下墙装杆完成装裱,放回柜中。
此种保留原有装裱款式的修复方法修复周期较短,但由于画作整体只揭去褙纸没有揭命纸,且这个装裱材料较为硬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个月后,画作出现从画心处再次开裂的情况(如图11),再次需要修复,在这次修复中,从画心到装裱材料都要揭到最底层,防止隐患再次发生。
为避免装裱材料出现缺失,将画心裁出(如图12),裱料喷水后局部揭取,分段进行托制。
画心处的两段锦眉也小心喷水揭取,局部托制。
由于原有裱料是拼接而成,晾干上墙时湿度稍有变化就会出现裂开现象(如图13),要及时返工。
接下来处理画心,画心材质为绢本,由于年代相对较早,保存环境较差,大部分绢丝已比较糟朽,揭取时困难较大(如图14)。
解密纸做旧之方法做旧的方法

解密纸做旧之方法做旧的方法解密纸做旧之方法做旧的方法,这种方法绝不是为造假,只为增加效果。
1、先将作品托于一较厚的纸张上,待半干时用棕刷用力刷,使字口出现少量墨痕。
2、用黄柏、皂角煮水刷作品多遍。
可以洗掉浮墨,作品变的黄中带黑,黄柏可以防止虫蛀。
3、将作品揭掉,再重新托于一张新纸上。
4、用普洱茶末泡水刷作品多遍。
5、最后把茶末连水倒在作品上,过夜,除去杂物。
6、用清水多淋刷作品几遍,干后揭重新接、托。
7、用白芨水刷作品,可以提高亮度,使作品有既老又新的感觉。
8、裱于第二次的负被纸上,完成。
也可以用旧报纸、红茶、树皮、板栗壳等煮水做旧的,也有用砂纸打磨的,但不论如何,最后一定要用白芨水刷一下,否则,墨色出不来。
作品多经过几次水刷后,干了一下就接开了,很容易的。
一天刷1——2次就可以了,不是很麻烦。
试验过后,才知道怎么做,如果您抽烟,趁着有水再弹几下烟灰,效果更好。
做旧最好先托,否则作品会坏掉。
不妨说的细点。
我的这些方法是从故宫一位老裱画师傅那学来的。
在她的工作间曾看到乾隆泥金,就和现在市面上的纸一样新,他们每天都在裱古人的奏折、书画,几十块模板满满的。
有些古旧的东西破损严重,就用塑料纸垫在下面,然后再刷、托,这样就容易多了,不会的兄弟可以这样做。
她说,他们做旧最多用的方法就是用榛子壳,这可是秘方啊。
打住!古人加工纸的方法,先说老祖宗二王时期的涂布!涂布,顾名思义,就是在纸张上刷东西。
刷的是什么?古人太聪明了,他们知道宣纸洇的厉害(其实比现在的宣纸要熟的多),就在上面涂点东西,原来很简单,就是把宣纸的缝、孔给糊住了,让水不太扩散。
光这样不行,涂的东西多了就疙疙瘩瘩的,不利行笔,怎么办,很简单,用光滑的石头在纸张上压、擦,纸张就光滑了,要解决的问题就那么点。
可现在人为了省事,喜欢厂肆的破烂玩意,不论好坏,还洋洋得意的炫耀——写书法就都用宣纸,孰不知,那破玩意就是起老祖宗于地下,把全国的宣纸都献上,他们也不敢动笔啊。
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

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作者:***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2期摘要:绢本书画作品的修复有别于纸质类书画作品,以上海博物馆藏《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设色绢本立轴为例,因保存不当,该文物石青颜色脱落且原裱件天地头缺失,裱褙脱落,致使出现画心残缺破损、折痕断裂、劣化发脆等严重病害,无法陈列展示。
为使文物恢复原貌、延长寿命,更好地收藏展示,上海博物馆运用科学手段,对文物现状进行检测分析,遵循“修旧如旧”与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完美修复,采用“细补法”修复工艺对其进行抢救性修复与保护。
通过对《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的现状分析,对每道工序采取针对性的修复与保护措施,进一步明确了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关键詞:绢本修复;材料配补;贴补法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2.008中国的装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古代字画能够保存、流传和收藏,离不开装裱与修复。
俗话说得好:“书画赖有装裱助,乃有挂壁增光辉。
”随着时间的流逝,古旧字画会出现自然老化、破损等现象,而许多文物珍品,由于破损和污渍严重,使其无法悬挂欣赏,需重新修复揭裱才能恢复作品的原貌,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
本文只针对绢本书画文物的修复与保护进行阐述,目的是明确绢本书画文物区别于其他材质书画文物的修复、保护等工序,以《清代李含渼祝寿山水图》轴的修复工作为例进行具体探讨。
李含渼,字南溟,清代浙江嘉兴人。
工画山水,兼长花鸟,康熙年间应靳辅之聘,与周熙载同画《黄河图》进呈称旨。
李含渼曾祖父李日华(1565—1635)著作宏富,工书画,精善鉴赏,其名当时仅亚于王维俭与董其昌;其叔李琪枝(1622—?),工墨梅、墨竹,康熙三十八年尝作梅花图。
据不完全统计,李含渼存世作品有《鸳湖八景》册页设色纸本、《寒江独钓》立轴设色绫本、《水村图》手卷设色纸本、《山水》立轴绢本等。
《祝寿山水图》是李含渼传世代表作之一,画面右上方有行楷直书“画祝耒员翁老先生寿”,此作以“桃花源”景象寓意长生仙境,《桃花源记》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侧面勾勒出生活其中的村民寿龄,暗示长生不老,清代以降此类“桃源图”逐渐成为祝寿题材之一。
古画清洗翻新方法

古画清洗翻新方法当我们在祖国的传统医药——中草药的园地里苦苦寻觅于装裱中应用的药物时,对于西药在装裱中的应用,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西药品种具有纯度高、理化性质易分析,用量易控制,制剂成品易得等诸多优点,因此,西药也很广泛地应用于装裱的工艺流程之中,特别用于揭裱古旧字画时的一些特殊技术处理。
今按药物化学之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药物;一类为有机药物。
在无机药物中,应用于书画装裱的品种有:碱粉、高锰酸钾(俗称PP粉)、漂白粉、钛白粉、3%双氧水、5%小苏打溶液等,应用于书画装裱中的无机药物均为化合物。
1.碱粉可用于刷帚开锋和“治画粉变黑”棕刷是书画装裱的主要工具之一。
刚买回来的棕刷,在未用之前,棕丝中含有紫色棕粉,如果不经洗净就用来刷画、必然会把画幅弄脏。
所以在未用之前,先要剪上去刷帚两边的棕毛,使之变钝,行话叫做“开锋”。
然后将棕刷漂在碱水内浸泡1—2天,再更换碱水入锅煮沸,直到棕刷上浮色尽去,再用清水洗去碱汁,晾干整理后,才能使用。
用此法开锋处理的棕刷,在不新不旧之间,用起来顺手、舒适,既不伤纸素,又不污画幅。
碱粉还可以用来“治画粉变黑”。
据周嘉胄《装潢志》载:用白净的碱粉调进水里,用新毛笔蘸了涂在变黑处,不可让它晕染开去。
再用连七纸覆盖,卷起收好,过半个小时取出来看,白粉上的黑气就会全部渗透在连七纸上。
最后,用新泡的淡茶涂一次,以便去掉残存的碱气。
2.妙用高锰酸钾除去古旧字画上的霉斑高锰酸钾又名PP粉。
为一种较强的氧化剂。
在古旧字画去污返新时,画心经水浸泡淋洗以后,虽去除了尘渍,但霉斑仍留在画面上。
这时需将字画心从水中提出、平放案上,在留斑处涂上0.5%PP粉水溶液,霉斑即变成紫色,然后再涂2%草酸溶液,霉斑即由紫变黄,轻霉即可去除,重霉也可减轻。
馆藏《清代绢本祖先画像》修复小记

1.藏 品 保 存 状 况 此 画 原 本 的 装 裱 形 式 是 传 统 的 挂 轴 式 装 裱 。 画 绢 脆 硬 ,绢 丝 较 为 细 密 。 镶 ;f4'-为 深 黄 色 云 龙 纹 绫 子 。 由 于 保 存 不 当 ,这 件 尺 幅 巨 大 的 祖 先 像 破 损 比 较 严 重 ,裱 边 均 已 开 裂 ,有 的 裱 边 已 经 残 缺 不 全 。木 质 轴 t'-T- ̄ 裂 纹 ,轴 头 磨 损 严 重 。画 心 处 生 有 排 列 均 匀 的 数 条 带 状 白 色 霉 菌 ,局 部 有 污 渍 和 虫 蝇 粪 ,严 重 影 响 了 画 面 的 视 觉 效 果 。 画 心 数 处 横 向 开 裂 ,所 幸 裂 纹 未 及 人 物 面 部 区 域 ,但 在 外 力 或 内 应 力 的 作 用 下 , 裂 纹 很 可 能 进 一 步 延 伸 , 甚 至 可 能 造 成 贯 穿 裂 隙 。画 面 边 缘 处 绢 丝 多 有 脱 落 。 画 面 所 施 矿 物 颜 料 如 石 青 、石 绿 多 有 剥 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绢本做画方法讨论(请勿转载)xx绢本做画方法讨论古代绢本处理法
从这次大家的讨论我稍微知道了大家所面临到的问题
我所说的部分是由直接修复古代作品与临模和科学的经验因为一些时代的动荡
目前留下的大概都是清代的方式了
古法也xx是片面而残缺
这点也是没法的
我将就古代文献与科学的方式为大家说明
与其说先谈论到底怎么上色
我们该先谈论该怎么处理绢
首先我觉得该先谈绢到底是什么xx
必须很正确的了解不然根本无法正确了解差异
纯正的绢是蚕所吐的丝而织当然丝也会因为蚕而有差
像xx的某些蚕种的丝偏粗而略青
这时应该会有人想丝不是很细吗?不会断吗?
是的必须先经过搓丝这个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将无数条细丝搓和成一条粗丝
也才造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绢布上所看到的粗细
别小看这个部分相当的重要
举例来说如果丝用的多整根绢丝就比较粗
如果搓丝(有点像把丝螺旋般的搓成一根)搓的紧
将来织成绢布收缩也会厉害
另外搓丝不良也可能造成部分断裂
若加上了化学纤维则也会改变收缩率和绢丝将来受矾的效果
了解了搓丝后我们就来织绢吧
首先织绢时特别是古代时并不是要想织多大就织多大
而是看织布机的幅宽决定就算能织也得遵照一些礼法规范
特别是大幅绢只能在古代的帝后御真和重要的佛像或功用的作品才见的到
所以古代的作品特别是大幅的作品非常多拼绢的现象
现在则因为科技进步这问题并不明显
以上是幅宽的规范
接下就得织了
通常织的时候都是织成一整卷
所以贯穿整卷的长的纵丝当然超出横丝很多倍
为了让整卷够紧实纵丝也得拉紧所以从她们长短的的比例来看
纵丝收缩的当然会比横丝来的强很多(我的说法得建筑在正常织法上)另外由于梭子穿的方法不同丝织得方法也会改变
所以也会影响到时后上色和受矾的问题
当然纵横丝的间距则直接严重影响了绢丝的透明度和背后上色的效果
这样绢布就大概说明了
接下来得说明绢织成后的处理
有些厂会直接将整卷绢浸矾水或是染料来染色(也有搓丝前就直接染色的)或者是浸水让他收缩或是高压来压绢让它扁平(也有直接的扁平丝)所以每个人当然用到的绢都会有差异
另外就算一样的绢也会因为保存状态和天气有改变这点要注意
特别是绷绢前别让它受潮不然绢以经发松了到时收缩不均或不收缩我想绢画时到底要怎么处理
很多人都有说法
我的答案是
一定要绷在木框上来画
绷绢的木框和油画的内框不同
油画的内框其中一面有斜度
但绷绢用的则是两面都是平的
另外就是木料的不同油画用的通常含有很多化学药剂
一潮湿就会渗出很多不良物质至于是什么厂家有差异
为甚么说非要绷框呢
从保存上来看
是要让收缩平均让以后绢不会变型和不当收缩
怎么说呢
我想大家都有个经验我们将一张纸打湿(整张一起平均受水的条件下)纸一定是从周围开始往内干不是
这个是物理现象
绢的状况是一干就开始收缩
所以要是不绷框一刷胶矾从周围开始往内干
没有绷框的状态就会四周收缩的比中心快
但有绷的状态四周虽然还是干的快但在完全干燥的状态前
四周框的拉力会平均慢慢分散
让整张绢平均四方受力
而不绷的是xx状收缩
所以有点物理常识的人应当就知道为什么要绷绢了
而不是听老师说或是哪学来不用绷的常识了
以科技的状态测量得知
从我分析xx的颜料层下绢收缩的状况统计
古代也是会绷绢来画
到底要不要绷我想看到这不用吵了吧
如果不想要麻烦我只能说看个人高兴
但学的就绝对不是xx正统的方法
而是晚近分支出来的一些参杂个人手法的流派这点不勉强但不会成为了解古法的高手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问题也欢迎大家提出证据来反驳要吵架我也欢迎不过讲话要有依据要合理
就像我蛮喜欢于老的东西说起来也是相当古典
不过若真从作品看来我们还是感觉不出唐宋的技法(由于我常帮收藏家或接触嘉德和翰海的货源我是看过很多真迹的
绝不是看印刷品乱说)
看起来还是像明清代上彩的样子
由于当时科技的限界
于老是以其xx来解释所谓的古法
不过以我的认织来说与其说是古法我觉得于老得到的是古风
这点很难能可贵的所以并非得到古法就得道了
还得靠个人的修练和天资才是…..
所以要进步看好xx很重要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问题也欢迎大家提出证据来反驳
另外很多网友都说xx绢不收缩
其实除非奇怪材料织的
所有的真丝绢一定会收缩(就像烧头发会卷一样)
只是收缩率的问题
不会收缩的绝对是以经收潮到收缩不了或是恭喜你买到假绢不然它本来就是矾绢或是放太久自然产生矾化的绢
另外绷起来上矾也才会让矾的晶体不会局部屯积
怎么说呢
在毛毯或其它上面来上矾
整张绢的重量是直接落在整张上到是后矾水会不规则
的照着绢的皱褶跑而不像绷框的绢
所有的力量都由四周贴着的部分接受
所以整张绢在上矾时是呈现一个微往下垂的一个完整弧面
但也不能无所忌惮的乱涂一通
积一大堆的矾水
还是要适当才好
另外胶与矾的量
我就没法教大家了
因为胶和矾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所以靠什么古法吃吃看一点都不准
有些矾很苦有些还发甜
有些明矾加了一大堆都矾不起来
有些一点就矾的极好
像我上次用乌兰巴托那来的明矾就相当的强
量比我平常少了4倍都不漏
所以这点自己找自己能找的到的xx来实验
胶也是同样的
但是可以确定胶原蛋白超过70度
就会粘性大减
所以要注意加热的问题
反正就是要自己多尝试自己能力所及内所取得的材料从实验会得到经验而正确的知识就是力量
真是累死了才谈要绷绢否又花了一堆时间
一样的严禁转载
最近真觉得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做
自己耍笨发了个绢本讨论的帖子
结果陆续有网友一直发消息问我
搞得自己累死了
说真的以我的立场来说
这些方法和知识我早就熟悉而熟练了
真的是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来介绍
今后我再看状况是否要继续写
上次只说到为甚么要绷绢
今天开始来讲怎么绷绢
首先要剪一块比木框略大或刚好大的生绢(用熟绢来绷之后刷胶矾水收缩也不太明显可能不平)
将他卷成筒状
之后就来处理木框
一般在古代是用酱糊来粘
但这点不用太在意接着材料只要不是类似木工用的强力酸性的都可以使用真正该注意的是一定要整个4边都贴上框
而不能像钉子般点状固定
因为点状固定的状态下
之后刷胶矾水时也没法让4边平均收缩
所以一定要是四边封死的状态
如果是酱糊就建议木框在绷的前一天能先刷一次让木头表面吸收一次酱糊称之为舍糊这个动作是让之后政是要绷时能够让酱糊干燥的时间比较长
比较好绷就是
木框涂好酱糊后就将卷好的绢慢慢展开
然后贴时注意绢丝是否有跟框呈现水平垂直的状态
然后轻轻的将四边沾在框上
四边都沾上后再开始xx往外拉
往外拉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掌而不能用手指
因为手指的面积小在拉的时候可能只有局部几根丝被扯到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到时后局部的施力过大或不足
整张的松紧差异太大刷胶矾水时收缩也会不平均
绷的照片我以经附在上一帖大家能参考
绷好之后到完全干燥的1两小时最好还是在旁等着
以免脱落或局部绢缩回去
所以要注意绢是否有拉紧
完全干燥后刷上胶矾水绢会开始收缩
除非事没有绷好或是绢在绷前就沾染了湿气
不然应当会变得相当平整
一般是正面横向上一次背面横上一次
最后在翻回正面直上一次
每次都要等干
有时后画面过大时
刷胶矾水前先在木框中间放上xx比较好
绢收缩的力量是很大的
所以放上xx是以免收缩时绢拉歪木框
等干了在收起xx就可
很多画家都有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
水干了并不等于胶也干燥了
所以根本无法在一天内完成胶矾3次
如果没有每次上矾都等待上回胶矾都干透才上就很可能造成漏矾或是以后颜料松动
可以说是后患无穷
这也是为甚么很多人刷了很多次胶矾
或是很浓的胶矾都会漏矾的很大的原因之一一般我都是取很稀的胶矾水的比例
xx百分之1矾是百分之0.1
胶我一般是用牛皮胶或是鹿胶
至于差异则不明说有很艰深复杂的部分
除非是材料学研究者
一般的xx画家也不太清楚
这个部分就撇开不谈
成为可以描绘的绢后
在放个几天让他收缩安定后
就能成为很好下笔的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