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技巧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969c5f551810a6f424864b.png)
留、删、换
忠于原文,一一对应,不遗不漏, 不多不少。
补、调、变
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 习惯,没有语病。
第一诀 留
文言文里的有些词语,可以照录,不必翻译。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一诀 留
1
保留国号、帝号、年号、官名、地名、 人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公输》)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调整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序,使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五诀 调
1 调整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语序。
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作:沛公在哪里?把前置的宾语“安”调 整到动词“在”之后。
吾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其中“吾”换成“我”;“闻”换成 “听到”;“愈”换成“更加”; “悲” 换成“悲痛”。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三诀 换
2 用本字换通假字。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用本字“早” 换通假字“蚤”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两尉”译成“两个军官”。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第四诀 补
4 增补语句。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曹刿
论战》)
译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派大军来攻打 鲁国。庄公将要出兵抗战,曹刿听到这消息, 要求面见庄公。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课件(30张ppt)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基本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6706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d.png)
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 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 词和句式对等的翻译, 做到字字落实
1、“樊哙覆其盾于地,加 彘肩,拔剑切而啖之 。
直译: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 上,将猪腿放在上面,拔出剑切 来吃。
2、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直译:视察事情三年之后, 就给朝廷写信乞求赐还自己 的身体 。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 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文言文的 选段固然在课外,但对于虚词、实词、 句式等知识点的复习则应当立足课本, 考前同学们必须化上一定的时间将课文 中的文言文翻阅熟读,仔细研读课文, 包括注释。最好能对每册的文言知识点 进行归类总结。
意译
•可采用 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
职回乡的一种谦辞 意译: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 廷上表章请求告老还乡。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翻 译
翻译句子
方
法 探
(《师说》)
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 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 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 和标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 出。
调整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 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 要有下列几种: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句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例: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 ;“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 。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 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 ”,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 “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2025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
![2025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c47b0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3.png)
(一)季氏将伐颛臾 (节选) 孔子及弟子〔先秦〕《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 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 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2024/11/5
8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圈出难点。
↓
读 以词为单位,读懂句子。
↓
连 按照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 ↓ 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11/5
9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1、扩(扩大法)
就是以本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 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 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即文 言文单音节词对应扩大为现代 文双音节词。
2024/11/5
20
六、小结:文言翻译抓关键点就是抓得分点
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 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 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 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 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
主要是从上面十二个方面去抓关键点。
2024/11/5
21
七、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14
6、调(调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024/11/5
15
五、文言翻译要注意哪些知识点。
1、注意古今异义。 2、注意词类活用。 3、注意修辞手法。 4、注意特殊句式。 5、注意固定句式。 6、注意意译情况。 7、注意通假现象。 8、注意一词多义。 9、注意实词推断。 10、注意虚词意义用法。 11、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12、注意背景和语境。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 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 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2024/11/5
8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圈出难点。
↓
读 以词为单位,读懂句子。
↓
连 按照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 ↓ 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11/5
9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1、扩(扩大法)
就是以本来的单音节词为一个 语素,另外再加一个语素,组 成一个双音节词来解释。即文 言文单音节词对应扩大为现代 文双音节词。
2024/11/5
20
六、小结:文言翻译抓关键点就是抓得分点
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 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 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 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 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
主要是从上面十二个方面去抓关键点。
2024/11/5
21
七、文言文翻译实战训练
14
6、调(调位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 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时,应 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 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024/11/5
15
五、文言翻译要注意哪些知识点。
1、注意古今异义。 2、注意词类活用。 3、注意修辞手法。 4、注意特殊句式。 5、注意固定句式。 6、注意意译情况。 7、注意通假现象。 8、注意一词多义。 9、注意实词推断。 10、注意虚词意义用法。 11、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 12、注意背景和语境。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PPT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0f948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8.png)
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 副词。
如:果然鹤也
调★调序法
例如:何以战?(宾语前置)
文言文特殊句式。在翻译时 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
来调整语序。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从扬州回家。
翻译文言文 的要求“信、
达、雅”
“雅”生动优美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文字 语句要生动优美、简练流畅。
文言文翻译 的基本方法
留、换、补、删、调
留★保留法
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 名、地名、物名、书名、国 名、官职、年号、谥号、度 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
留★保留法
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 以入。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 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 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 到那里去。“驴”、“船” 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 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 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 “披荆斩棘”、“气象万千”、 “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 能理解,不需再翻译。
01
古今异义词(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文 的言 方文 法翻
译
文言文翻译 “九字诀”:
信、 达、 雅、
留、 换、 补、
删、 调
壹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
贰
“信”忠实原文(字字落实)不随意增 多减少,添枝去叶,望文生义,牵强附 会;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 编造。
翻译文言文 的要求“信、
达、雅”
“达”通顺流畅既要使句子 完美无缺,保留原文的语气; 又要避免语句的呆板、带文 言气。
02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换★替换词语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 03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7dd9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c.png)
固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例如: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孰与”也就是“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
“得无……乎?”可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 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 相二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人其以 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 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而 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 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①:鲁国两位国君
②:婢女
翻译下面划横线的句子。
换
璧有瑕,请指示王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第三招:
(通假、活用)
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
通假字
1
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2
古今异义
3
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
4
语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
如: “夫赵强而燕弱”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发语词)
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例如: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日饮食得无衰乎?
“孰与”也就是“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何……为”可译为“为什么……呢”
“得无……乎?”可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季文子相宣成①,无衣帛之妾②,无 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 相二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人其以 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 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衣恶,而 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 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①:鲁国两位国君
②:婢女
翻译下面划横线的句子。
换
璧有瑕,请指示王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第三招:
(通假、活用)
译: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响应他,都带者粮食,像影子一样跟从着他。(名词作状语)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要能准确地翻译文言句子,除了应当读通读懂全文、把握文意句意外,还应当学会抓住句子中若干个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往往就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也是考生准确答题后的得分点。
通假字
1
一词多义:实词、虚词
2
古今异义
3
词类活用:(名作动、名意动、名作状、动词使动、形作使动、形意动……)
4
语气揣摩:(陈述、疑问、感叹、揣测、祈使等)
如: “夫赵强而燕弱”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发语词)
文言文翻译ppt(完整)
![文言文翻译ppt(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db331fd058f5f61fb73666f4.png)
小结: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介 词短语后置等句式 , 应按现代汉语的 语序调整。
句子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 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 贯的内容等。
你记住了么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课堂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杨朱之弟杨布素衣而出,天雨,解 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 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 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 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
“明”翻译为“阐明”。“大”翻译为“重大意义”。“重” 翻译为“重要作用”。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如:
“佐”翻译为“辅佐”。
如: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筑”翻译为“修筑”。“守”翻译为“把守”。
加字法
• 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与 (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 孰)更快乐呢? • 练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小结: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 庙号、谥号、书 名、物名均保留不译 ; 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 的词语可保留。 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 , 如表敬副词、 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 , 同义复用的实 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 删去。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把典故、部分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 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替 换 )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课件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e093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b.png)
文化背景
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也会对文言文的翻译产 生影响,如“愚人节”在古代中国并没有这 一节日,如果不了解这一文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CHAPTER 05
文言文翻译的进阶技巧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翻译 时要准确把握判断语气,如“此乃臣 效命之秋也。”应译为“这正是我为 国效命的时刻。”
被动句
被动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翻译 时要注意被动语气的转换,如“见犯 乃死,重负国。”应译为“等到被匈 奴侮辱欺凌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ppt课件
目 录
•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 文言文翻译的主要技巧 • 文言文翻译的常见问题 • 文言文翻译的实践练习 • 文言文翻译的进阶技巧
CHAPTER 01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信
01
02
03
忠实原文
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不随意增减或改变原文的 意思。
CHAPTER 04
文言文翻译的实践练习
选取合适的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 言文段落,能够涵盖 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 词汇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文 献、古文篇章或历史 资料中的段落。
选取难度适中的段落 ,适合学习者进行翻 译练习。
分析并纠正翻译中的常见错误
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 常见错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 所在。
适当变通
总结词
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翻译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通,以使译文更加自 然流畅。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变通。例如,将文言文中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转换为现代汉语中更 为常见、自然的表达方式;或者对原文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进行适当的解释或替换。这样可以提高译文的易 读性和可理解性。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
![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课件[21张]](https://img.taocdn.com/s3/m/9d887b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1.png)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和 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往往给译者 带来困扰。正确理解和转换这 些句式,需要译者具备扎实的 古汉语基础和翻译技巧。
采用“增、删、移、换”的翻 译策略。
针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可以 通过调整语序来还原其原意; 对于省略句,需要补充适当的 词语来使句子完整;被动句则 需将被动语态转换为现代汉语 的主动语态。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词汇差异
文言文使用的词汇与现代 汉语有很大不同,有些词 汇的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 变化。
语法差异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 汉语存在显著差异,如句 子成分的位置、词性的变 化等。
表达方式差异
文言文在表达方式上更加 含蓄、委婉,而现代汉语 则更加直白、简洁。
文言文中的特殊表达
倒装句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原文的语言风格,译 者应尽可能地进行再现和表达。这不仅要 求译者具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 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深入的了解。通过 准确的用词和流畅的句子结构,力求使译 文达到与原文相似的艺术效果。
06
文言文翻译的应用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翻译
总结词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应用之 一,它能够让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 代文学作品,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
详细描述
在学术研究中,文言文资料往往涉及到重要的历史事 件、人物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翻译和整理,学 术界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趋势,为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 助。同时,学术研究的翻译也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和 合作,促进学术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学习建议与展望
建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 续加强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提高自己的语言基础和素养。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15张PPT)
![文言文翻译技巧课件(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b344c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指白居易泪湿青衫
②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古代圣贤)之忘情也。 译: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用典的译法: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4.翻译红色的词语。
指发动战争
①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国名)。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指决战
②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译:(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决战。
补 规律五:“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 语、宾语、介词等。
翻译方法探究六: 1.翻译红色的词语。 瑾、瑜:比喻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
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股肱:比喻栋梁之才。
②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译:您有治理天下的美好德行,一定可以成为蜀国的栋梁之律六: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 用典、委婉、互文等,翻译时要根
变 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我们首 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 “直译”不能完成时,才用“意译”, “变”即“意译”。
方法小结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留、删、换、调、 补、变
发语词 语气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复词 语气助词 助词 音节助词
删 规律二:删除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和偏 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方法探究三:
思考:翻译红色的字。
①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
②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③ 草行露宿。
在野草中;在露天下
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信: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少内
②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古代圣贤)之忘情也。 译: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衫,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用典的译法: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4.翻译红色的词语。
指发动战争
①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国名)。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指决战
②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译:(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决战。
补 规律五:“补”即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如主语、谓 语、宾语、介词等。
翻译方法探究六: 1.翻译红色的词语。 瑾、瑜:比喻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
①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股肱:比喻栋梁之才。
② 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 译:您有治理天下的美好德行,一定可以成为蜀国的栋梁之律六:古文中使用借喻、借代、 用典、委婉、互文等,翻译时要根
变 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我们首 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 “直译”不能完成时,才用“意译”, “变”即“意译”。
方法小结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留、删、换、调、 补、变
发语词 语气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复词 语气助词 助词 音节助词
删 规律二:删除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和偏 义复词中的衬字。
翻译方法探究三:
思考:翻译红色的字。
①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
②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③ 草行露宿。
在野草中;在露天下
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信: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不可随意地增加或者减少内
《文言文翻译六法》课件
![《文言文翻译六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73ac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f.png)
增词法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增词法常用于翻译文言文中省略或隐含的信息,以及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 规则。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翻译中,由于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原文中一些省略或隐含的信息需要在译文中加以 补充,以使译文更加清晰、准确。此外,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也需 要适当增加一些词语来调整语序、补充语义、完善句子结构等。
有力,符合原文的语气和风格。
分句法与合句法的应用场景
总结词
分句法适用于句子结构复杂、信息量大的情况;合句 法适用于需要强调逻辑关系或信息重点的情况。
详细描述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长句或信息量大的句子,可以 采用分句法进行拆分;在需要强调某个观点或信息重 点时,可以采用合句法进行合并。
分句法与合句法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直译法的特点
直译法注重保留原文的特色,尽可能 地传达原文的意象和风格,同时要求 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易于 读者理解。
直译法的应用场景
文学翻译
直译法在文学翻译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诗歌、散文等文 学作品的翻译。通过直译法,可以较好地保留原文的文学性 和艺术性。
学术翻译
在学术翻译中,直译法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于一些专 业性强、术语要求准确的文献,直译法能够确保译文的准确 性和专业性。
当原文的含义较为抽象、深奥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例如,原文中存在 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直译无法让读者理解其深层含义,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 翻译行意译时,需要充分理解原 文的含义,包括其语境、语义、 语用等方面的含义。只有准确理 解了原文的含义,才能更好地进
或进行适当的调整。
注意文化差异
在直译过程中,要特别 注意文化差异的问题。 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 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 或调整,以避免造成读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f7ac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增译法
在翻译用典时,可以增加一些注释或 解释性文字,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用 典的含义和背景。
互文的翻译
互文
直译法
互文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将两个或多个词语 、句子相互呼应、补充、对照等,以形成 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对于一些互文,可以直接按照原文进行翻 译,保留互文的形象和意义。
意译法
分译法
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互文,可以根据互文 的含义进行解释性翻译,以传达原文的含 义。
06
CATALOGUE
文言文翻译实践与技巧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与运用
01
02
03
直译
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 力求译文与原文形式对等 ,易于理解。
意译
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传 达原文意义为主,更注重 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选择运用
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和语境 ,灵活运用直译或意译, 既传达原文意义,又保持 原文风格。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 全课件
目录
• 文言文翻译概述 • 文言文词汇翻译 • 文言文句式翻译 • 文言文修辞手法与翻译 • 文言文文化背景与翻译 • 文言文翻译实践与技巧
01
CATALOGUE
文言文翻译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字、词 组、句子或段落转换成另一种语 言的过程,同时保持原文的意义 和风格。
文化典故的翻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各种文化典故,这些典故对于理解原文 至关重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典故的背景和含义, 以便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出来。对于文化典故的翻译,需 要注重其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避免直译或意译导致的歧 义或误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6
使动 用法
及物 动词活用
为使动
不及物 动词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a
18
动词活用为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包括不 及物动词使动和及物动词使动两种。
(1)不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2)及物动词活用为使动。
(《石钟山记》)
译: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道它 的深度。
字字落实第二式: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
a
14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a
15
1、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2、通假字换成本字,
3、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4、将古词换作现代词。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 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2.得楚和氏璧 。 器物名
译:得到了情况: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或语气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意译:意译为辅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 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a
6
文言翻译 的种类
例 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 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 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
意译 项王、项伯坐在西面;亚父坐在北面,——亚父就是范增; 沛公坐在南面;张良陪同坐在东面。
a
36
a
37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34
定语后置句 1、中心语+后置定语+者 2、中心语+之+后置定语 3、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4、中心语+数(量)词
a
35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为使译文准确、 通顺,翻译时应将某些省略了的成分 先补上,然后再翻译。
a
12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1..师师道道之之不不传传也也久久矣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战人,者勇气,也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
发议论,删去
a
13
偏义复词,删去浅
3. 而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深浅。
壮的筋和骨头
a
31
主谓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
a
32
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 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 子必须是否定句。
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 前置。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下变小了”只是主观感受]
*为动用法:为宾语而行动。
如:华佗脉之。
a [有替宾语怎样的意味] 29
a
30
翻译下列句子:
1.豫州今欲何至?
宾语前置句
译:刘豫州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2.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不聪明太严重了
主谓倒装
定语后置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要达到的目的看,文言文翻译: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a
7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贯
a
9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 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a
10
翻译下列句子: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 赵惠 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 ,廉 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取取 阳阳晋 晋, ,拜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
25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 性质、状态。
如:成以其小,劣之。 渔人甚异之。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武阳色变震恐,群臣怪之。
大将军邓骘(zhì)奇其才,累召不应。
a
26
为动 用法
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 语为宾语而动。
a
21
意动
用法
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活 用作有 “认为” “以为” 意义的动词 , 表示 “(主语)认为(宾语)怎样” 或 “(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a
23
意动 用法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a
24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表示把宾语当作某种人 或事物。
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孟尝君客我。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
1
1.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掌握高 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在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 法和技巧基础上,加强采点得分 意识。
a
2
1、注意词的古今意义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通假现象
5、文言句式
6、注意文化知识
7、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8、句子的语气a
3
信、达、雅
“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 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
19
形容词活用为使动: :表示使宾语具有某种性 质或状态。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 秦王恐其破璧。
a
20
名词活用为使动:表示使宾语成为某种 人或事物。
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齐威王欲将孙膑。
[为] +宾+动。
父曰:“履我。”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关羽、张飞不悦,先主解之。
a
28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三者的区别:
*使动用法:在客观上使宾语产生变化或造成某种结果。
如:(大木)匠人斫而小之。 [客观上使大木变小了]
*意动用法:主观意念的感觉,只是主观上觉得(认为
宾语怎样了。)
“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及语言表达习惯,没有语病,努力做到文从句 顺。
“雅”:生动、优美、有文采。努力译出原文的 风格。
a
4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a
5
二、文言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有直译
的种类
和意译两种。
直译: 直译为主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 不遗漏,也不能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