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

合集下载

波动方程偏移与反演

波动方程偏移与反演
均方根速度 x
V1=3000m/s
1.0
VRMS1=3030m/s
1.1
t
V2=4000m/s VRMS2=3030m/s
绝对差
30m/s 1000m/s
第一层
3000m/s 3000m/s
第二层
3030m/s(按上
图的模型计算)
相对差
1% 33%
VRMS
层速度
4000m/s
(四)、叠后偏移与叠前偏移
2 [2 tv 2 rms (t ) / v0 )dt ]1/ 2 0 t
关于深度偏移的速度模型误差的敏感度问题可参考如下论 文: Geophysics 2005 ,70(2)和 The Leading EDGE,2005,24(4)作者与论文名称:Pon and Lines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eismic depth migration” TLE的编者称其为亮点文章 Geophysics bright spots 见 p.394
R |h 0 r 4 4F
第一Fresnel 带半径R与传播距 离 h和波长λ的关系图
式中 V 为地震波速度,F 为主频。
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R—第一菲涅尔 带半径(未做 偏移) r- 做了三维偏 移的第一菲涅 尔带半径 椭圆(长轴R, 短轴r)做了二 维偏移的结果 R r
y
x
三维偏移使 第一菲涅尔 带由大圆 (半径为R) 变为小圆 (半径为r), 二维偏移使 其成为以R、 r为长、短半 轴的椭圆。
波动方程偏移与反演
(一)、波动方程偏移概述
(一)偏移的作用与类别
1、提高分辨率(横向),使断点、尖灭点,边缘、小异常体和地层、 岩性变化部位清晰 2、使波场正确归位,消除界面弯曲、倾斜等造成的各种假象(如回 转波、大角度倾斜断面波等)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陈伟;方伍宝
【期刊名称】《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年(卷),期】2003(026)006
【摘要】通过对2003年EAGE会议有关偏移成像方面的文献的回顾,主要讨论了在照明倾角上作照明校正进行角度域偏移的方法、用逆算子代替逆时算子进行多波至克希霍夫偏移的方法、一种快速的有限频率内插成像的波动方程偏移算法、用有限差分算子作内插产生局部化的波场的线束偏移方法、用线束域中的波传播算子保持波传播时的方向信息以研究方向照明问题和接收倾角响应的方法,并且将单程波动方程偏移方法与双程法进行了比较。

介绍了一个重构弹性PP和PS波各向异性反射系数的成像公式和一个稳定的最小平方优化的广义屏偏移公式,后者去除了分裂误差,抑制了数值频散,可成像陡倾角的反射体。

【总页数】12页(P451-462)
【作者】陈伟;方伍宝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不规则地表观测的基准面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的进展 [J], 朱海波;方伍宝
2.多次波信息偏移成像技术在火山机构精准刻画中的应用 [J], 周雪威; 阎建国; 侯
明才
3.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南马庄潜山构造带的应用 [J], 张红文; 刘喜恒; 周兴海; 李六五; 杜喜善; 王成泉
4.联合建模技术在深层页岩气双复杂地区深度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J], 沈杰;张剑飞;王金龙;李立红;林娜;王鹏
5.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J], 史飞洲;穆洁;高厚强;邵文潮;吕秋玲;朱博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刘喜武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刘喜武

第17卷 第4期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Vol.17 No.4 2002年12月(582~591) PROGRESS IN GEOPHYSICS Dec.2002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刘喜武1,2 刘 洪1(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 要] 综述了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各种算法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给出了相空间小波分析步进算法偏移成像以及保幅保结构李群算法偏移成像的最新进展;对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关键词]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算法;相空间;小波分析;李群;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2903(2002)04 0582 100 引 言地震偏移是一种将地震信息进行重排的反演运算,以便使地震波能量归位到其空间的真实位置,获取地下真实构造图像[1].除了深度域构造成像外,地震偏移还为其它特殊处理提供振幅、相位等信息,用于速度估计和属性分析,建立在波动方程基础上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代表了地震处理的极致[2].地震偏移最初是在水平迭加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倾斜界面共深度 映像聚焦,使绕射波归位,即将能量还原到它们正确位置上.早期人工偏移是按照偏移空间的时距关系作图;若将共深度点剖面看作一系列绕射点组成的源反射,可用计算机实现对这些绕射点的偏移,即建立在射线理论基础上的绕射扫描迭加方法以及后来的Kirchhoff偏移.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以J.F.Claerbout为首的SEP研究小组第一个对标量波动方程提出了有限差分近似解法[3,4],实现了地震偏移.此后建立在波动方程基础上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如有限差分法、Kirchhoff积分法、F!K方法及其各种变形等方法广泛应用[5].爆炸反射面模型[6](Loewenthal et al.,1976)为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条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波动方程描述地震波地下传播规律,因而波动方程偏移一方面可以解决复杂介质条件下成像问题,另一方面保持了波场的动力学特征.地震偏移各种方法最初是作为时间偏移方法出现的,目的是满足二维时间叠加剖面成图需要,后来为满足横向变速情况下成像精度需要,发展了深度偏移方法[7,8](Hubral1977, Larner1981).近20年来,偏移方法又发展到了三维和叠前偏移[9],三维叠前深度偏移代表地震偏移的发展水平.当今各种各样的偏移技术方法极为丰富,如时间偏移、深度偏移、二维、三维、迭前、迭后;如使用共炮集、共方位角道集、面炮方法实现等等.偏移算法也多种多样.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取相适应的方法.考虑如此复杂而庞大的内容,本文只对波动方程地震偏移中核心算法!!!波场延拓和成像的现状与进展进行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收稿日期] 2002 01 18; [修回日期] 2002 04 04.[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 L SW 18)资助.[作者简介] 刘喜武,1971年生,黑龙江讷河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震信号处理和成像研究.1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研究现状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的各种方法都是建立在波场反向外推基础上,按照算法实现的原理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射线理论的偏移方法和基于波场延拓的偏移方法[10].基于射线的Kirchhoff 积分类方法,依靠射线追踪获得成像所需的旅行时,不受反射界面顷角限制,计算效率高,灵活,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多值走时使射线追踪难于获得正确旅行时,导致成像效果较差.此外,基于射线的方法缺少动力学信息如振幅等.基于波场延拓的方法,如有限差分法、F !K 方法等,物理概念清晰,自然解决了多值走时问题,能够更为精确成像.这类方法包括由双程波动方程导出的逆时偏移,由单程波动方程导出的各种方法.实质上,建立在波动方程基础上的Kirchhoff 积分方法与波场外推的F !K 方法、有限差分方法数理基础相同[5].已证明在常速介质中Kirchhoff 积分方法与F !K 方法的波场外推公式完全等价,而有限差分方法使用波动方程的各种近似,其波场外推公式除相位精度外,形式与前两者基本相同,是它们的近似式.然而,由于波场反向外推的实现算法不同,导致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1.1 Kirchhoff 积分类偏移方法Kirchhoff 积分法波动方程偏移建立在波动方程Kirchhoff 积分解[11]的基础上,把Kirch hoff 积分中的格林函数用它的高频渐进解(即射线理论解)来代替.其基本过程包括从震源和接收点同时向成像点进行射线追踪,然后按照相应的走时从地震记录中拾取子波并进行叠加,如果对所有的路径计算出的走时都正确,对所有记录数据的叠加结果会在某些部位产生相对较大的值,这些值给出地下界面(即反射体位置).Schneider(1978)建立了Kirchhoff 积分偏移的波动方程理论基础[11],Bleistein(1987)将Kirchhoff 积分方法拓展到求解反射系数,进一步推进到偏移后的参数估计[12].虽然Kirchhoff 积分公式是严格的波动方程分解,但它的实现是利用波动方程的零阶高频渐近近似(射线方程),这种近似只有在t 时刻的圆频率 较大时才合理,因而源点或接收点的几个波长以内的绕射点不能正确成像,存在焦散区.其次,在复杂介质中,由于速度不均匀和高频近似,绕射点与源点和接收点之间的传播距离要远大于几个波长,这种大距离反向外推波场,就存在多重路径问题,造成旅行时求取困难,近年来人们不断改进旅行时求取方法,Audebert e t al (1997)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对比[13].由于Kirchhoff 积分法成像时对绕射面扫描到的数据,没有考虑频率成份,绕射面较陡部分在它扫过未偏移数据平坦部分时,将对地震子波进行重采样,造成算子假频.Gra y (1992)和Lumley et al.(1994)提出减少绕射面段陡部分扫描到子波频率成份,克服了这个问题[15!17].归纳起来,Kirchhoff 积分法偏移成像局限[18]为:(1)分辨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差,从而导致对深部结构分辨率降低,这一现象源于利用射线解近似格林函数时对菲涅尔带的影响;(2)成像信息中缺乏正确的振幅信息,这一现象源于射线近似在复杂介质中存在焦散、多重路径和干涉等问题.为了保持灵活性,同时提高Kirchhoff 积分偏移的精度,Hill(1990,2001)提出了高斯束偏移方法[19,20].该方法将源点和接收点的波场局部分解为 束 导回地下.几个束可能来自不同地面位置,且不同束指向不同的初始传播方向.每一束由各自射线管引导,独立于其他束∀583∀4期 刘喜武,等: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传播.射线管可以重叠,这样能量可以通过多个路径在像点位置与源点和接收点之间旅行,解决了多路径问题.Bevc(1997)也提出一种解决多路径方法[21].该方法先向下应用标准的非递归Kirchhoff 偏移方法将记录偏移到地表以下多个波长深度处.在这个深度范围内认为多值走时不很严重,Kirc hhoff 积分方法可以较精确进行.接着在该深度处采用Kirc hhoff 基准面方法[22](Berryhill,1984)计算一个向下延拓的波场.然后将这个波场用于下一个有限范围深度内Kirchhoff 偏移.经过这些Kirchhoff 偏移和向下延拓的结合,完成偏移.这种方法通过分级办法处理多路径问题,但只对二维实用[22].1.2 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Kirchhoff 积分偏移采用地表所有记录数据单一整体空间褶积计算每一个点的像,并且地表位置与像点位置之间通常只采用一个路径,基于波场外推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递推地从前一个深度Z 的波场计算深度Z + Z 的波场,自然考虑到每个深度可能的绕射点与每个源点或接收点的多重路径,因而可以在较为复杂介质条件精确成像[23].随着偏移技术的发展,波场外推偏移成像从最早单一的T !X 域实现,发展为诸如T !K 、F !K 、F !X 、 !P 域、小波变换域等多种域实现偏移方法.偏移方法包括由双程波方程导出偏移方法,如T !X 域有限差分法,逆时偏移方法;以及基于单程波方程近似解的各种方法.1.2.1 T !X 域或波数域有限差分方法(F !D)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是最早提出的一种波场延拓波动方程偏移方法[3!5,25].这种方法直接对T !X 波动方程进行坐标变换并略去二阶导数项,得到变换后的简化的波动方程,然后再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波动方程,进行成像.当地面已知波场P(x ,0,t)向地面下延拓至反射点Q(x #,z #)时,波场函数P (x #,z #,t #)的旅行时t #为波从震源到反射点Q (x #,z #)的下行传播时间[23].F !X 域有限差分偏移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困难[18]:∃由于空间离散化造成的数值频散,导致不同频率的波以不同的速度传播,从而造成成像的误差和人为假象;%由于矩形网格划分导致的三维数值各向异性,造成沿不同方向波传播速度不同.用差分方程近似替代偏微分方程,可分为隐格式和显格式两大类.隐格式求解困难,但精度高,对倾角较大情况偏移效果好.隐格式有限差分偏移自Claerbout(1971)提出15&有限差分偏移以来得到充分发展,马在田(1982)和张关泉(1986)分别提出高阶方程降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隐式有限差分方法难以高角度成像问题,但是没有考虑到降低计算量的问题[35,37].李志明的双线性变换和三维隐式有限差分多方向分裂算法中各项异性的补偿是隐式有限差分偏移方法的出色工作[27].显格求解较容易,快速,但精度较低,对大倾角适应性差.显式有限差分法由Berkout 提出[26],Holberg 和Hale(1999)在二维情况下有效解决了该算法的稳定性[2],Blacquiere 进一步将其推广到三维[2].对近似方程中x 做Fourier 变换到波数域,可进一步得到近似方程,再利用有限差分求解.基于波场外推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尤其是F !D 方法)与Kirchhoff 积分偏移方法在偏移孔径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2].Kirchhoff 偏移方法通过绕射曲线对输入道叠加或将输入采样散布到输出道.波场外推偏移从记录地表将整个波场向下延拓,如果需要较大孔径,这个∀584∀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17卷孔径必须作为一部分包含在整个计算内,换句话说即使记录地表这些道位置处没有能量,在所有深度偏移运算也必须包含所有的输出道.这就导致额外巨大计算量,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中,难于经济适用.1.2.2 逆时偏移(Reverse time migration)逆时偏移也是一种应用有限差分求解波动方程实现波场延拓的方法,它不是深度域外推,而是进行时间外推,求解双程波声波或弹性波方程,并且允许波向各个方向传播.这种方法没有倾角限制,精度较高.它的计算方法正好与地震正演模拟的计算顺序相反,以最大时间开始向最小时间计算.Baysal et al (1983)和Mcmechan(1983)给出这种方法的详细内容并描述了高精度全倾角成像能力[24,25].之后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差分格式,不同计算方法实现逆时偏移方法,如双线性变换逆时偏移[27](李志明,1991).逆时偏移法完全遵循全波波动方程,是最为精确的方法,但同有限差分模拟一样,存在稳定性和数值频散问题,同时计算量非常大.1.2.3 基于单程波方程的偏移方法从理论上讲,波场延拓应该用波动方程的边值问题来解决,但由于地面上的观测范围有限,这种边值问题是不稳定的,为此,地球物理学家提出用单程波方程来做波场延拓.通常的叠后偏移(也就是零炮检距剖面偏移)就要用到单程波方程波场延拓.叠前深度偏移的共炮集偏移,是通过炮点波场和接收点波场向下延拓实现的.在叠后偏移中的成像运算是取 零时刻的波场值 .炮集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运算是炮点波场与接收点波场做互相关.基于单程波方程的方法有 !K 域stolt 法、 !K 域相移法(phase shift)和相移加插值法(phase shift plus interpolation), !X 域有限差分算法(finite difference)、 !K 域与 !X 域交替的裂步Fourier 算法(split step Fourier), !K 域与 !X 域Fourier 有限差分算法(Fourier finite difference), !K 域与 !X 域广义相位屏(generalized screen propagator)方法.以二维声波方程为例,这些算法的共同基础[10]是k 2x p (k x ,z , )- 2p (k x ,z , ) z 2= 2v 2p (k x ,z , ).(1)其中P (k x ,z , )为压力波场,z 为深度, 是圆周率,v (x ,z )是速度函数,k x 是x 方向波数,进一步对z 做Fourier 变换得到频散关系k 2x +k 2z = 2v 2.(2)其中k z 是z 方向波数,相应的单程波方程为p z=∋ik z p .(3)其中∋号分别表示上行波和下行波方程.由解析解可以得出 K 域波场延拓公式为p (k x ,z + z , )=p (k x ,z , )e∋ik z z .(4)(1)Stolt 偏移算法[28]Stolt(1978)提出的 !K 域偏算法.该算法不采用波场延拓途径而是通过已知叠加数据p (x ,t,z =0)的谱p ((k x , ,z =0)一步求出偏移剖面p (x ,t =0,z )的谱p ((k x ,t =0,k z ),再经过二维Fourier 反变换形成偏移剖面.该算法运算极快,效率高,无倾角限制和频散.该算法∀585∀4期 刘喜武,等: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要求每次外推时全部使用一个平均速度,不能适应横向变速,是一个时间偏移方法.(2)相移法(PS)和相加插值算法(PSPI)[29!31]Gazdag(1978)提出相位移方法.(3)式是其基本公式.该方法无倾角限制,无频散,但由于在 !k x 域中延拓,k x 与V(x )关系无法确定,因而不能适应横向变速情况.Gazdag(1984)提出相移加插值算法克服这个问题,在每一个深度用多个不变的参考速度计算几个外推波场,再变换到 !x 域,真正波场根据V(x )与参数速度的关系通过线性插值得到.该方法纯粹是一种数学手段,无物理本质意义,计算量较大,且不能完全改善对横向变速的适应.(3)裂步Fourier 方法(SSF)[32,33]针对相移法不能适应横向变速情况,Stoffa et al(1990)提出一种分裂步Fourier 方法.该方法基于小扰的理论,将速度场分为背景速度和扰动项之和,推导出波场延拓公式,交替在 !k x 域和 !x 域进行,实现对横向速度变化的处理.该方法无倾角限制和频散现象.对强烈的横向变速情况,扰动理论不成立.为解决这一问题,类似于相移加插值思想,Kessinger(1992)将多参考速度对数(MRVL)引入SSF 方法,对两参考速度之间重叠区进行插值,但增加了较大计算量.(4) !X 域有限差分方法(FD)[34!37]也是针对(3)式不能处理横向变速,想办法将其变换到 !x 域通过求解差分方程,实现波场延拓.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处理任意方向任意变化的速度.缺点是特别陡倾角的轴无法成像.但通过对平方根算子使用高阶近似(Glaerbout,1985)可以改善倾角限制.马在田(1982)提出的平方根算子连分式展开,将高阶近似方程分裂为多个低阶方程,在 !x 域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这些低阶方程实现波场延拓,从而进一步解决了大倾角有限差分偏移问题.(5)Fourier 有限差分方法(FFD)[38,39]Ristow,et al (1994)提出结合相移法和有限差分方法各自优点在双域操作的一种混合算法.通过加入有限差分校正项对Stoffa et al (1990)的SSP 方法进行一般化并进行改善,以适应剧烈横向变速.该方法将速度分裂为常速的背景场和横向变化速度场,将向下延拓算子分裂为适于常速度的相位移算子和适于变速度的有限差分算子.单程波方程双域(波数!空间)解法,首先将问题变换到频率域,然后利用快速Fourier 变换(FF T)在空间域和波数域之间往返转换,实现双域操作.波的自由传播是在波数域通过一个具有某种参考速度的均匀介质进行的,参考速度可以纵向变化;而波和介质非均匀部分的相互作用是在空间域中依靠修改波前来进行的.双域操作的方法没有离散化造成的格点频散,计算量比时间!空间域的有限差分小得多.(6)广义屏方法(GSP)[40!42]广义屏方法(GSP)同FFD 方法一样,是一个结合双域操作得混合算法,两者的思想和做法一致.目前GSP 传播算子主要基于两条途径导出:一是基于散射理论和Born 近似[43],另一途径是基于Hamilton 路径积分[44].对双域传播算子的改进提高了大角度波响应得精度,并相应给出这些算子的命名,如拟屏传播算子(Pesudo screen propagator),复屏传播算子(C omple x screen propagator ),加窗传播算子(Windowed screen propagator ),Pade 屏传播算子(Pade screen propagator),高阶广义屏传播算子(High order screen propagator).这些算子在实际∀586∀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17卷应用中得到很大得发展,能够在非常复杂的地区成像.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是三维波场延拓.在将二维单程波方程波场延拓推广到三维时,分裂步方法和相移加插值方法都没有什么限制,FD 和FFD 则遇到矩阵求逆的困难.提高大角度成像效果,人们探索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绕开FD 和FFD,找出快速实现的显格式短算子;另一个是探索矩阵求逆的快速算法设法实现三维FD 和FFD.在短算子构造方面张剑峰提出一种优化方法[45],可以较快构造出二维短算子,然后引入Mcclellan 变换进行一个二维到三维的变换,求出三维短算子.Claer bout1997年提出了螺旋坐标系谱分解[46]的方法,把多维数据体看成一维数据体,引入螺旋坐标系使得拉普拉斯算子的矩阵表述具有良好性质,采用谱因式分解方法可以比较快地求出矩阵的LU(下三角和上三角)分解,从而找到一种至少在均匀介质中最准确的求逆方法.Ris to w 和Ruhl 则提出用多方向分裂近似求算子的逆[39].1.3 基于射线和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的结合有学者结合射线追踪和有限差分各自的优点提出射线+有限差分偏移方法[47].该方法利用射线追踪速度快的优点,替代炮记录上波动方程偏移中源子波的正向传播过程,确定地震子波在各个时刻的位置,又利用有限差分法保持振幅的优点对原始记录作反向传播成像.2 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进展现代地震偏移技术的发展已从叠后偏移到叠前偏移,从二维偏移到三维偏移,从时间偏移到深度偏移,但就偏移成像的核心技术仍是波场延拓和速度估计.在围绕继续解决陡倾角和变速问题,构造稳定、快速、精确算法的同时,保结构和保幅波动方程偏移算法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在人们致力于对传统波场表示(傅立叶变换)的波场延拓算子进行分析同时,数学和物理领域新兴的理论和工具为波动方程偏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前文提到的高斯束方法,以及小波分析和现代群论逐渐被应用于地震波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2.1 相空间小波分析地震波场偏移成像的步进算法[48!53]研究波传播与成像的常用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基函数(如Fourier 谐波,Green 函数)等对波场作分解.这条途径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变换后的基函数所满足的方程是否易解,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否容易处理.若对波场的展开能满足这个条件,称这种展开为有效表示,例如求均匀介质中的Helmholz 方程解时,波场对u(x ,z )对x 做Fourier 展开,这时在变换域u )(k x ,z )满足的方程易于求解.但是在非均匀介质中,u )(k x ,z )所满足的方程与u(x ,z )所满足的方程一样难于求解.在解决非均匀介质中波传播问题时,Fourier 变换之所以失效,其根源是Fourier 变换中基函数没有局部化性质.应用具有良好时频局部化性质的基函数对波场进行展开,将对波场求解有益.Weyle Heisenberg 框架(W !H 框架)、短时Fourier 变换(WFT)、小波变换(WT )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数学分析方法,由于其基函数具有时空局部化特性,成为函数和算子表示的有力工具.Steinberg(1993)在频率!空间域从标量波动方程出发研究了非均匀缓变介质中波场的步进算法,使用短时Fourier 变换和扰动方法,通过对非均匀介质作部分均匀近似的途径,推导出相空间地震波传播算子,给出步进算法,但计算量较大.在理论上,Steinberg(1993)提出∀587∀4期 刘喜武,等: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现状与进展的方法开辟了研究非均匀介质中波传播的新的重要途径.高静怀(2000)对Steinberg 步进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W H 框架的波场步进算法,并将这种算法用于地震成像,减少了计算量.吴如山等(2000)将非均匀介质分解为局部背景介质和局部扰动介质,推导出了离散表示的局部化传播算子,将波场分解为一个紧标架(Garbor Daubechies 标架)或局部余弦基的表示,并且均有快速算法.用于叠后SEG/EAE G 盐丘模型成像,取得好的效果.相空间小波分析类地震偏移试图用具有局部化特征的小波类的基函数取代传统的Fourier 变换基函数,从根源上解决非均匀介质波传播和成像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2.2 哈密顿体系下地震波场延拓的辛群算法和李群算法[54!62]在地震波传播理论和偏移成像研究中,应用辛群和李群算法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刘洪为首的研究小组探索的一个方向,获得了比较准确、快速的二维和三维波场延拓算法.牛顿体系、拉格朗体系与哈密顿体系是力学的三个等价的体系.牛顿体系将运动表示为二阶微分方程;拉格朗体系将力学体系表示为一个变分极值问题;哈密顿体系则给出在相空间(位置和动量)的一阶微分方程并指出相空间物体运动满足辛几何.当将它们表示成数值算法时,计算过程和结果是不等价的,有限差分方法是牛顿力学体系表述下的算法,有限元是拉格朗日体系表述下的算法,哈密顿表述下的算法是辛几何算法.辛几何就是体积不变的几何,而欧氏几何是长度不变.冯康院士在研究拉格朗日体系后,独立地发现了有限元方法.冯康又进一步发现,当把连续的Hamilton 体系离散化时,存在一种离散化方法,可以得到离散的Hamilton 系统,这种系统的运动方程满足辛几何性质,这种离散化的方法,就是辛几何方法.地震波传播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具有无穷维自由度的哈密顿体系随时间演化过程,系统在任意时刻状态由初始状态通过单参数辛变换群变换得到.为正确计算地震波传播和偏移成像过程必须采用保持系统基本性质的算法.对(3)式中平方根算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是波动方程偏移不同算法的基本原理.对于横向均匀介质在 !K 域可对单程波方程算子e 指数进行准确计算,为处理横向变速介质,相继开展了对单程波方程平方根算子的不同近似的方法研究.单程波深度延拓算子是由辛算子不对称分解得到的李群算子,将其表示成一个辛算子与一个窗算子的乘积,用辛几何方法来改进辛算子数值计算精度,用短算子非平稳滤波来加快窗算子计算.已有方法(如FD 、FFD)中辛算子的原有计算方法与冯康辛几何方法中的一阶Pade 近似相同.将冯康辛几何方法中二阶Pade 近似用于该算子,就导致了一种新方法,称为二阶辛几何方法(Yang Hui,2001).辛算法对单程波方程算子中平方根算子和e 指数提出了高阶辛Pade 近似辛几何格式,同其它非辛方法相比提高了成像精度,而且比Claerbout 用以提高精度的两步法要精确,降低了频散,适应横向变速,具有保幅特点.用短算子非平稳滤波来加快窗算子计算,能够根据速度的变化最佳切除消逝区干扰波,比SSP 保留更多有用信息.Li Bing(2001)提出一种优化方法,可以较快构造出二维短算子,然后进行一个二维到三维的Mcclellan 变换,求出三维短算子.Luo Mingqiu(2001)将二阶辛几何方法用分裂法推广到三维,并用OVER THRUST 模型(即法国石油研究院三维MARMOUSI 模型)作了检验.进一步研究表明,单程波方程波场随深度延拓过程,实际上是波场在一个以Z 为单参数的单参数李群作用下的变换过程.保持波场演化的李群变换性质的离散化算法为李群算∀588∀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展 17卷。

起伏地表条件下波动方程法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起伏地表条件下波动方程法共聚焦点成像技术
Abs r t n o d rt o v he mir to ft re ulrs ra e,c m mo o u — o n ma i g tc i ewa s d Th — tac :I r e o s le t g ai n o he irg a u c f o n fc s p i ti gn e hnqu su e . e mi
p it e er aie y te* v ed c n iu t n me h d h tt or c inp o lm f h re u a u a e w ss le t on sw r e l d b h g ef l o t ai t o .T e sai c re t r be o e i g lr r c a ov d a z a i n o c o t r sf
( . oee fC o e ucs n , r ai hn nvrt o eoem, og i 50 1 hn ; 1 C lg e— s r d, m tni C i U i sy fPt l D nyn 2 7 6 ,C i l o . R o ea o n a e i r u g a 2 R s r .ntu eo u xl ao . e ac Istt o P t l m E po tn& D vl m n, e o hn , e n 0 0 3 h a) e h i ef re ri eep et P t C ia B g 10 8 ,C i o r n
21 0 0年 第 3 4卷 第 2期
中国 石 油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 u n l fC i a U ie st fP toe m o r a h n n v r i o e r lu o y
Vo . 4 NO. 13 2

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波动方程保幅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研究一、研究背景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可以通过地震数据的处理和解释,获取地下的结构信息,是勘探油气、矿产资源等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偏移成像方法有Kirchhoff偏移、波动方程偏移等。

尤其是波动方程偏移,由于其在复杂地质环境下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强大的适用性,使其成为地震偏移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然而,波动方程偏移在成像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来说,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中的反演问题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数值计算问题,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此外,在波动方程偏移中,容易出现幅度失真的问题,导致成像结果的准确度降低。

因此,如何在波动方程偏移中解决幅度失真问题,提高波动方程偏移的成像精度,是很重要的研究议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提出一种基于波动方程的保幅偏移成像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整理、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波动方程偏移中的幅度失真问题。

2.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保幅偏移成像方法,包括成像模型、成像算法和幅度调整策略等方面。

3. 利用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和成像实验,比较保幅偏移成像方法和传统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方法在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等方面的优缺点。

三、预期研究成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实现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波动方程的保幅偏移成像方法,从理论上解决了波动方程偏移中的幅度失真问题。

2. 利用实际地震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和成像实验,验证保幅偏移成像方法在成像精度和计算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

3. 为进一步提高波动方程偏移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四、研究意义1. 为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精细和高效的地震偏移成像方法,有望促进油气、矿产等领域的开发和利用。

2. 探究了波动方程偏移的实际应用问题,为地震偏移成像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波动方程偏移中的成像条件研究进展

波动方程偏移中的成像条件研究进展
褶积 的成像 条件才 能达 到保幅 的 目的l , _ 3 但是 这 ]
成 像条件 的改进能 提高计算 效率 、 提高成像质 量 。2 0 年 , 0 7 Ng等[] 用 时 移 成 像 条 件 求 取 成 1应 像值来 代替传 统的 内差 , 在成倍 提高计算效 率的 同 时 , 到 了较好 的成 像 效 果 。SvE] 成 像 条 件 得 aa 在
中, 引入 了限制性 条件 , 也就是 在互相关过 程 中, 加
种 反褶积条 件存在 明显 的缺 陷 , 就是 当分母项 很小
时, 会出现计算 不稳 定 现 象 , 重 地影 响 了成 像 质 严 量了大 许
入 了由局 部构造 确定 的参 数 , 通过 约束成像 条件消 除一些 相关干扰对 成像 的影响 。总体来说 , 当前阶 段, 成像条 件主要 有 3个 方 面进 展 : 自身稳 定 性 ①
现 了成像 。为 了实 现地震偏 移成像 , 首先要进 行上
行波场 的反向外推 。因此 , 波动方 程叠前深 度偏 在 移 过 程 中 , 像 和 延 拓 是 同 等 重 要 的 两 个 主 要 成
部分 。
成像 条件 中加 入时移扰 动 , 并将 这种扰 动和波场局 部入射 角度 和反射 角度 建 立一 定 的关 系来 得 到共 成像点 道 集 [叫 ¨ 。20 0 6年 , aa等r] 理 论 上 Sv 】从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4期 1 20 08年 8 月
勘探 地 球 物 理 进 展
Pr g e s i p o a i n Ge p y is o r s n Ex l r t o h sc o
Vo . l NO 4 I3 , . Au ., 0 8 g 20
文 章编 号 :6 1 8 8 ( 08 0 0 4 —0 17 — 5 52 0 )4— 27 6

复杂地质体波动方程地震波场模拟与偏移成像

复杂地质体波动方程地震波场模拟与偏移成像

图3-1四川盆地邛西qx4井区域无裂缝岩性构造剖面模型及层速度分布图3—2四川盆地邛西qx4井区域无裂缝岩性构造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pspzt=3350m.vl=3800m/s.dx=25m,dz=4m.80×128)其中pspi代表纵横向速度可变的波场延拓方法,ps代表纵向速度可变的波场延拓方法,z1表示模型的其始深度,d)【为道间距(米),dz为深度延拓步长(米)(以下同)。

图3_3四川盆地邛西Ox4井区域无裂缝地质构造模型记录的偏移剖面(pspz1=3350m.vl=3800m/s,dx=25m.dz=4m.80x128)图3-4四川盆地邛西qx4井区域无裂缝地质构造模型加密型(dx,dz缩减一倍)的偏移剖面(pspi.zl=335()la,vl=3800m/s,dx=12.5m.dz=2Jn.160x256)图3—3和图3-4的偏移剖面中,均能清晰地分辨出地层、岩性和构造、断层存在的空间位置,也能可靠地分辨出薄层,能与原始地质模型图3-1全面对比,说明波动方程正演和偏移的质量正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做裂缝模拟具有良好的条件。

偏移剖面中,界面的台阶形状是与离散采样后的输入地质剖面一致的,这进一步说明所用正演和偏移方法的高质量。

(2)有裂缝的复杂岩性构造模型(裂缝带在图中部透镜体之下)裂缝充填物的性质由裂缝带的散射系数确定,散射系数大,代表充填物为流体,散射系数小,代表充填物为刚性系数大的物质,散射系数的正负,由充填物和围岩之间的性质决定。

下面分别采用了0.2,0.05和.0.10的散射系数。

图3_5四川盆地邛西qx4井区域有裂缝地质构造模型及层速度分布(裂缝等效散射系数0.2)圈3-6四川盆地邛西qx4井区域裂缝地质构造模型正演(pspi.zl=3350m.vl=3800nVs,dx=25m.dz=4m.80×128裂缝散射系数0.2)图3-7POIII盆地邛西qx4并区域裂缝地质构造模型正演(ps,z1=3350m,v1=3800m/s.dx=25m。

波动方程偏移

波动方程偏移

S ( x, y, z,t ) R( x, y, z,t )dt /

t 0
R( x, y, z,t ) 2
互相关成像条件易于实现,便于并行,不存在稳定性问题,并且不会丢失波场信息, 成像结果的单位是振幅的平方,与震源能量具有任意比例,分辨率偏低。归一化互相关 成像结果与反射系数具有相同的(无量纲)单位。
2015-7-1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本原理
利用一系列脉冲测试得出结论:归一化的成像条件可以衰减浅层的成像噪声,并能补偿深层能量, 最终改善成像效果。 对比陡倾角处的能量可以看出检波归一化对陡倾角的能量稍微强一点,但是震源归一化补偿的角 度更大一些。
图3-22 不同成像条件的脉冲测试结果 (a) 互相关成像条件;(b) 震源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c) 检波归一化互相关成像条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 原始单炮记录
Depth/ft
多次波
Sigsbee2b速度模型剖面
应用实例
带误差补偿的频空域有限差分偏移
用此含有多次波的模型数据, 不经过任何去除多次波之类 的预处理,直接进行逆时偏移, 所得的结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应用实例
CDP
Depth/ft
下面将方框内的部
分放大,与原始速 度场进行对比
基于带误差补偿的直接下延法傅立叶有限差分法单程波偏移
基于复杂地表的RTM偏移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应用实例
(a) (b) (c)
叠前深度偏移结果 (a) PS法叠前深度偏移结果;(b)基于共反射角道集的保幅偏移结果;(c)RTM成像结果
某探区实际资料的层速度模型
相对常规的相屏法叠前深度偏移RTM结果成像有了很大的改善,提供了可与保幅偏移结果比拟的成 像质量,并且浅层信息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波动方程偏移的宽方位三维角道集提取

基于波动方程偏移的宽方位三维角道集提取

基于波动方程偏移的宽方位三维角道集提取陈飞旭;李振春;张凯;孙琦;尚江伟【摘要】基于三维波动方程偏移的宽方位三维角度道集不仅包含了局部反射角度的信息,还包含反射平面在地下的方位角信息,它充分反映了宽方位采集观测系统下勘探目标不同方位的照明情况。

这一特点在复杂构造的三维偏移速度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从角度分解的思想出发,讨论了射线参数、反射角以及局部方位角的关系,实现了宽方位情况下局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向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映射方法,并给出具体流程。

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角度道集可以真正反映局部反射处的不同方位角的反射信息,可以为全三维勘探地震成像中的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研究提供道集依据,也可以用于三维的振幅随角度关系分析。

%Wide⁃azimuth angle gathers based on 3D wave equation migration contain not only the information of local reflection angle but also that of subsurface azimuth angle.It fully reflects the illumination of the target from different azimuths under the wide⁃azimuth ac⁃quisition,which makes itself important in 3D migration velocity analysis in complex structure.Starting with the viewpoint of angle decom⁃positi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ray parameter,reflection angle and local azimuth angle,implemented the mapping of the local offset⁃domain common image gather to the angle⁃domain common image gather,and gave the work flow of the method.Synthetic model tests and field data applic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angle gathers extract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truly reflect the reflec⁃tion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azimuths in the subsurface,provide gather basis for 3D seismic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and thu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amplitude versus angle in 3D.【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8页(P797-804)【关键词】波动方程偏移;宽方位;三维角道集提取;偏移速度分析【作者】陈飞旭;李振春;张凯;孙琦;尚江伟【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在速度强烈变化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为了能得到精确的成像结果,采用能适应强横向变速的偏移成像方法是必要的。

3D+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3D+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3D+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
姚忠瑞;王延光;王成礼;乔玉雷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7(000)0S1
【摘要】给出基于波场外推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到波场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绕射和折射效应,而且没有Kirchhoff方法中的高频近似假设和在复杂构造区的焦散及多路径现象。

该方法在胜利垦71井区三维VSP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像效果。

【总页数】3页(P)
【作者】姚忠瑞;王延光;王成礼;乔玉雷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3D 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J], 姚忠瑞;王延光;王成礼;乔玉雷
2.静校正对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的影响 [J], 王东;李文卉;熊登;章晓;武威;吴晓丰
3.任意广角波动方程频率-空间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J], 孙歧峰;杜启振
4.基于波场外推的3D VSP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以胜利垦71-检41井为例 [J], 姚忠瑞
5.稀疏采样下陡角度构造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像 [J], 刘礼农;陈树民;张剑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

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

(6.4-80)2.频波域波动方程偏移的特点优点:①利用快速付氏变换,偏移效率高②适合于大倾角的地区。

(二)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序:有限差分法是在时空域进行偏移,利用付氏变换可在频率波数域实现偏移 1 .偏移公式 ① 速度减半后的波动方程: _2 _ 2 ’ _ 2r u :u 4 r u 八 0 :x :z V :t (6.4-67)对上式进行关于x 和t 的二维付氏变换,速度用常数,得 (6.4-77)式中U 二U (k x ,z,「)是波场函数u (x,z,t )的二维付氏变换。

求解(6.4-77 ),有两个解,分别对应着上行波和下行波。

偏移研究的是上 行波的向下延拓问题,所以只取上行波解为:U(k x ,z, •) =U (k x ,0/ )exp[j(42 -k ;)2z]V 2(6.4-78 )物理意义:用地面波场的付氏变换U (k x ,0/ ),可求出地下任何深度处的波场的付氏变换U (k x ,z/ ),是频率波数域内的常速波场延拓公式。

求地下任意深度处的波场u (x,z,t ) 对(6.4-78 )进行反付氏变换,得 1 ■- : ■-:U (x, z,t) U (k,乙)e j( tkxx)d 皿 (6.4-79 )成像取t=0时刻的波场,由(6.4-79 )得1 ■. : ■.:—u(x,z ,0)= 2」sLoU (k,z/ )e jkxx d ■ dk x 将(6.4-78)代入1 ■-: ■-:4 -' U(k x")eX p{j[k x X (V 21-kx)2z]}d' dk x缺点:①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不能用②必须注意采样间隔,以免出现假频(三)克希霍夫积分偏移1.用克希霍夫积分解求解波动方程 2 •维波动方程克希霍夫积分解P13 图6.1-12 克希霍夫积分示意图如果围绕着震源的封闭曲面 Q 已知Q 面上波动的位移位© (x i ,y i ,z i ,t )及其对 时间对空间的导数,且这些值是连续的没有奇点。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1、偏移技术分类【叠前/后偏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目前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进行简单分类:按照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射、线类偏移成像和波动方程类偏移成像;根据输入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根据实现的时空域,可以分为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按照维数,可以分为二维偏移以及三维偏移等;1.1叠前偏移使CSP道集记录或COF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

●叠前偏移有椭圆切线法【手工方法,不适用】、Rockwell偏移叠加法【波前模糊法的拓展,计算量也很大】和Paturet-Tariel偏移叠加法【为了进行偏移,我们应当把的曲线上的地震能量(即采样点振幅)送到零炮检距绕射双曲线的顶点M上去叠加。

这样, 把各个相同炮检距的剖面偏移后叠加在一起即得偏移叠加剖面】等1.2叠后偏移基于水平叠加剖面,采用爆炸反射面的概念实现倾斜反射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

●叠后偏移有波前模糊法、绕射曲线叠加法【两种方法原理简单,都是基于惠更斯原理提出的,前者将一个道上的波场值送到各个道上去叠加—输出道法,后者把各个道上的相应值取来在一道上叠加—输入道法,但是计算量很大】2、偏移成像特点●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征●计算机使其研究由地震波运动学特征过度到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保真度●偏移成像是使反射界面最佳成像的一种技术●处理反射波,使之成为反映地下界面位置和反射系数值的反射界面的像3、偏移成像原理图偏移过程定量分析【Chun and Jacewitz ,1981】2(tan )/4t dx v t θ=221/2{1[1(tan )/4]}t dt t v θ=--221/2tan tan /[1(tan )/4]t t t v θθθ=-3.1 偏移前后的图例4、偏移方法分类5、实际中应用的一些偏移算法5.1 Kirchhoff 积分法【波场外推】适用条件:只满足均匀介质的情况。

[]111'1111(,,,)'4S R u u u x y z t u dS vR n t n R R n π⎧⎫-∂⎡∂⎤∂⎡∂⎤⎡⎤⎛⎫⎡⎤'''⎡⎤=-+⎨⎬ ⎪⎢⎥⎢⎥⎣⎦⎢⎥⎢⎥∂∂∂∂⎣⎦⎝⎭⎣⎦⎣⎦⎣⎦⎩⎭⎰⎰式中的[[u]]不再是推迟场,而是超前场。

保幅共成像道集波动方程偏移

保幅共成像道集波动方程偏移

保幅共成像道集波动方程偏移美国斯坦福大学Paul Sava,BiondoBiondi,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Sergey Fomel 概要通过向下延拓偏移,我们提出两种方法来计算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而且我们分析他们的反射角振幅响应(AVA)。

两种方法的简单实施导致冲突,因此振幅响应显然是不精确的。

振幅问题相关的事实是,向下延拓偏移是伴随向上延拓建模的,但这是他的反演差的近似。

我们在频率波数域的对角线上得到加权算子,使偏移对建模的反演有一个好的近似。

加权后,两种方法计算的角度域共成像道集就一致了。

在实际情况下,降低AVA精确性的其他重要因素是有限的采样和偏移范围,和地震数据带限的本质。

引言传统上,偏移速度分析和AVO用于偏移域共成像点道集,因为零偏移距图像不描述大多数相关信息。

但是,用波动方程偏移很难产生这些道集,因为向下延拓数据的偏移尺度随深度而收缩。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用角度道集来代替偏移道集。

通过波动方程偏移获得的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在测量速度模型的精确性是非常有力的。

ADCLGs也是有吸引力的,因为他们为振幅分析提供更多的直接信息,也就是说,AVA代替普遍的AVO分析。

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是由反射点处的入射角排序的地震图像的陈述。

角道集可以使用波动方程技术,由Bruin等提出的激发剖面偏移,或是由Prucha等提出的炮点检波器偏移获得。

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成像之前,向下延拓波场使用倾斜叠加估计角度道集。

成像前分解向下延拓波场产生角度道集作为偏移射线参数代替真正的反射角的函数。

角度域道集也能用代替向下延拓波场的倾斜叠加的图像来计算。

我们表明这种代替过程直接产生作为反射角函数的角道集。

在这两种下,倾斜叠加变换可以很容易的由频率波数域的射线追踪变换变换来执行(Ottolini, 1982)。

AVA分析是重要的,作为一个角度函数,这个过程用于计算ADCIGs反射保幅。

它是如此费解以致用这两种方法计算ADCIGs产生相反的振幅,而且偏移也不是相应的向上延拓建模的一个好的近似的方法。

数字处理-ch5-2偏移成像 波动方程偏移

数字处理-ch5-2偏移成像 波动方程偏移

第五章偏移成像§5.1 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5.2 波动方程偏移§5.3 叠前偏移§5.4 偏移速度分析§5.5 深度偏移§5.6 三维偏移§5.7 二维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一.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二.克希霍夫积分法波动方程偏移三.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四. 三种波动方程偏移方法的差异§5.2 波动方程偏移地震偏移成像技术发展至今,偏移方法各式各样,可谓琳琅满目。

几何光学的成像方法我们到底应该选区哪些方法来进一步学习哪??成像原理流行或淘汰已经被淘汰正在流行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成像方法(叠后)Kirchhoff积分法有限差分法F-K 法及其变形三种方法各有异同,分别讲述!√X§5.2 波动方程偏移(叠后)一.频率-波数域波动方程偏移采用爆炸反射面的理论。

为了成像,要求通过上行波反向外推重构地震波场!假定z轴垂直向下为正,测线沿x轴,则u(x,z,0)表示偏移后的真实剖面,而u(x,0,t)是未偏移的输入叠加剖面。

在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介质中,用半速度代替地震波传播速度,则标量波动方程变为:0)(42222222=∂∂+∂∂−∂∂z ux u v tu (5.2.1)⎪⎪⎪⎪⎭⎪⎪⎪⎪⎬⎫−⇔∂∂−⇔∂∂−⇔∂∂⇔u k z u u k x u u tu k k u t z x u z x z x ~~~),,(~),,(222222222ωω(5.2.2)对(5.2.1)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并利用(5.2.2)式有)(42222=+−z x k k v ω(5.2.3)0)(42222222=∂∂+∂∂−∂∂zux u v t u (5.2.1)正号代表上行波,负号是下行波。

1.Stolt偏移法0~)(4~22222=++∂∂u k k v t u z x 设为的二维傅里叶变换,对(5.2.1)式进行上述变换得到:),,(~t k k u zx),,(t z x u 0~~222=+∂∂u tu ω0)(42222=+−z x k k v ω2212zx z k k k v+±=ω022=+ωr 特征方程针对上行波ti eω为微分方程一特解将代入上式有:0)(42222=+−z x k k v ω其中A与t无关。

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

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
成像算 法之 外 的研究 热点 . 据波 动方 程叠 前深 度偏 移成 像所 用 的数 据道集 和数 据外 推 方式 , 根 人们 提 出 了各
种不 同的共 成像 道集 方法 和偏 移速 度 分析方 法 , 如文 [ ] 用平 面波 道集 偏 移成像 提 出 的平 面 波参数 共 成像 5利
道集 和偏移 速度 分析 、 [] 出 的偏 移距 平 面波 参数 共 成像 道 集 以及 文 [] 用 波场 外 推 的 双平 方 根 算子 文 6提 7利
3 Moei n a i a oa r ,I P ,U ie i f a f n , a t C u ,C 5 6 ,U A ) . d l ga dI gn L b it y G P n r t o lo i S na rz A 9 0 4 S n m g 'o v sy C ir a
术称 为波 动方程 叠前 深度 偏移 成像 方 法技术 ) 以得 到 偏 移距 域共 成 像 道集 , 难 因此 , 于 波 动方 程 叠 前 深度 基
偏移成 像 的共成 像 道集生 成 方法技 术 以及偏 移 速度 分析 是 近几 年 波 动方 程 叠前 深 度 偏 移成 像 研 究 中 , 偏移
[ 摘
要】 在共炮集数据 的波动方程深度偏移成 像中 ,利用常规的波场传播算子进 行检 波点波场 和震 源波场 的
向下 传 播 ,在 各 个 深 度 层 借 助 波 场 的 窗 口 Fui 框 架 展 开 ,得 到 局 部 角 度 域 的 检 波 点 波 场 和 震 源 波 场 ,然 后 应 or r e 用 偏 移 成 像 原 理 ,提 出 了共 炮 集 数 据 的 波 动 方 程 角 度 域 偏 移 成 像 方 法 .通 过 角 度 域 偏 移 成 像 ,可 以得 到 地 下 成 像 点 处 的角 度 域 成 像 矩 阵 以及 共 地 层 倾 角 偏 移 成 像 剖 面 和 共 反 射 角 偏 移 成 像 剖 面 .也 可 为 基 于 偏 移 成 像 的 后 续 处 理 方 法 技 术 ,如 振 幅 随 角 度 变 化 分 析 处 理 、角 度 域 共 成 像 道 集 提 取 和 角 度 域 速 度 分 析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 以 陡 倾 角 模 型 和 国 际标 准 的 M ros模 型 为 数 值 试 验 例 子 ,验 证 了波 动 方 程 角 度 域 偏 移 成 像 方法 的 正 确 性 和 有 效 性 . a ui m [ 键 词 ] 波动 方程 ; 口 Fu e 框架 展 开 ; 部 角 度 域 ; 移 成 像 ;地 层 倾 角 ;反 射 角 关 窗 orr i 局 偏 [ 图分类号] 中 P 1. 353 [ 献标识码] A 文

波动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

波动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

u0 (x , z + u (x, z + Fx { [ e
v 0 (z ) i ( x, z ) 2 !
, ( 2)
b s
z, ) ! F { e
-1 x z
ik ( z )
z
zLeabharlann ∀ ( 3)- 1] u( x , z , ) } } .
在上述 方程中 , F x 表 示 x 方向 上的 F ourier 正 变
Angle Domain Common Image Gather for Wave Equation
CH EN Sheng chang 1 , MA Zai t ian 2 , WU Ru shan 3
1. D ep art ment of Eart h S cie nces , Zhe j i ang Uni ve rsi ty , H ang zh ou 2. S chool of Oce an and E art h Sc ienc e, T ong j i Univ er sit y , Sh anghai 310027, Chi na 200092, China 95064, US A
第 32 卷 第 4 期 2 0 0 7 年 7 月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中国地质大学 学报
V ol . 3 2 Ju ly
N o. 4 2 0 0 7
Jour nal of China U niversit y of G eosciences
波动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
陈生昌1 , 马在田2 , W u Ru shan 3
570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报
第 32 卷
程中 , 由叠前偏移成像可得到包含有反映地下共成 方程角度域共成像道集应用于国际标准的 M arm 像点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的共成像点道集, 简称为 o usi 模型数据和一条实际二维地震数据均取得了理 共成像道集 ( co mmo n imag e g ather, CIG) . 共成像 道集所含有的反映地下速度和岩性变化的冗余信息 有利于进行偏移速度修正和地震振幅分析、 地下岩 性研究. 因此, 共成像道集不仅是偏移速度分析的基 础资料, 也是地下成像点岩性分析的基础资料 . 在偏 移速度分析中, 共成像道集的运动学信息不仅可用 来评价速度模型的好坏, 还可用来进行速度模型修 正. 在岩性分析中, 共成像道集可用于偏移数据后的 AVO 分析和 AVA 分析 . 共成像道集的形成与提取方法技术是伴随着地 震数据的叠前偏移成像方法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的. 应用于共偏 移距道集的常 规 Kir chhoff 积 分叠 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可以十分方便地给出偏移距域 共成像道集, 然而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却难 以准确地给出偏移距域共成像道集 . 波动方程叠前 深度偏移成像可以有效地克服 Kirchhof f 积分法中 的射线多路径问题和振幅焦散问题 , 很适合于复杂 构造区偏移成像 . 在波动方程共成像道集的形成与 提取方 法技 术研 究中 , Berkho ut ( 1997) 和陈 生 昌 ( 2002) 提出利用地面平面波道集的偏移成像得到平 面波参数域共成像道集的方法 . 但这种共成像道集 只能适用于地下水平层状构造和中、 低复杂构造区 . 为了得到适应高复杂构造区的共成像道集 , M osher and F ost er( 2000) 提出利用双平方根波场外推方程 得到地下成像点处的偏移距波数 k h 域波场 , 然后由 投影定理把 k h 转化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 rai ( x , zi , #r ) =
L im( x , zi , #n , #r ) ,
( 9)
#
n
由不同反射角的偏移成像结果 Crai( x , zi , #r ) 可提取用于偏移速度分析和 AVA 分析的角度域共成像道集.
如果对 L im( x , z i , #n , #r ) 的所有倾角 #n 和反射角 #r 进行求和, 就可得到与常规波动方程偏移成像方法
其中* 表示复共轭. 利用图 1 所示的角度关系, 可把成像矩阵 L im ( x , zi , #in , #sc) 中的角度 #in 和 #sc 转换为( x , zi ) 处反射面的
倾角 #n 和反射角 #r , 即有关系式 #n = ( #in + #sc ) 2, #r = ( #in - #sc ) 2, 得到倾角 #n 和反射角 #r 域的成像矩 阵L im ( x , zi , #n , #r ) . 为了由 L im ( x , zi , #n , #r ) 得到只与反射面构造倾角方向有关的偏移成像 结果, 需要对 L im( x , z i , #n , #r ) 的所有反射角 #r 进行求和得到共倾角成像, 即
根据共炮道集数据的零时间成像原理和用于获取构造成像的互相关成像公式[ 5] , 可以得到( x , zi ) 处的 局部角度域成像矩阵
! L im( x , z i , #in , #sc) =
u!*s ( x , z i , #in , ) !ug ( x , zi , #sc , ) ,
( 7)
1 3 角度域成像 利用上述的波场角度域分解方法技术可把外推深度层 z i 上的空间- 频率域震源波场 us ( x , zi , ) 和检
波点波 场 ug ( x , zi , ) 分别 转 换为 空 间- 角 度 - 频 率域 的 震源 波场 u!s ( x , #in , z i , ) 和 检 波 点波 场 u!g ( x , #sc , z i , ) , 其中 #in 和 #sc 分别为( x , z i ) 处的局部入射角和散射角.
(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 杭州 310027; 2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院, 上海 200092;
3 M odeling and Imaging Laboratory, IGPP, University of Cal ifornia, Santa Cruz, CA 95064, USA )
( 6)
第2期
陈生昌等: 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
213
式中 #x 为相对于垂直向下方向的角度. 经过式( 6) 的坐标变量变换, 就可以由 !u( x , kxj , z , ) 得到局部角度域的波场 u!( x , #x , z , ) . 该波场既具
有空间的局部性又具有传播方向的局部性, 即可以在空间位置上研究波场的方向( 角度) 特性.
第 24 卷 第 2 期 2007 年 3 月
计算物理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 IONAL PHYSICS
[ 文章编号] 1001 246X( 2007) 02 0211 06
Vol . 24, No. 2 M ar. , 2007
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
陈生昌1, 马在田2, WU Ru Shan3
v0( z ) , v ( x , z ) 分别为深度 z , z +
z 间的参考介质速度
和真实介质速度.
1 2 波场的角度域分解
令在深度 z 有经拟线性 Born 近似波场传播算子传播得到的二维频率域波场 u ( x , z , ) , 对其进行窗口
Fourier 框架展开, 有
u^ ( x n , kxj , z ,
架不同, 窗口 Fourier 框架不能构成正交基, 因此信号的窗口 Fourier 框架分解( 展开) 具有一定的冗余度.
如果把所有相邻窗口中具有相同水平波数的窗口平面波波场叠加在一起, 就得到
! !u( x , kxj , z ,
)=
ei2∀k x xj
u^ ( x n , kxj , z , ) g ( x - x n ) ,
方向上的
Fourier
反变换;
kz ( z )
为垂向波数,

kz ( z ) =
2
v
2 0
(
z)
-
k
2 x
,
=
1-
1
v
2 0
(
z
2
)
k2x
,
利用
Pad
展开( 三阶) , 得到
8
8 -
8x
4x +
x
2
,
其中 x =
v
2 0
(
z
2
)
k2x
;
!( x , z ) =
v2(
1 x,
z
)
-
1
v
2 0
(
z
)
,
其中
[ 收稿日期] 2005- 11- 08; [ 修回日期] 2006- 02- 21 [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计划项目( 2003AA 611020 01) 和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2005007) 资助项目 [ 作者简介] 陈生昌( 1965- ) , 男, 江西永新, 副教授, 理学博士, 主要从事地震波传播与偏移成像及速度分析的方法理论及应用研究, 浙江
像点 处的角度域成像矩阵以及共地层倾角偏移成像剖 面和共 反射角偏 移成像 剖面. 也 可为基于 偏移成 像的后 续
处理方法技术 , 如振幅 随角度变化分析处理、角度 域共成 像道集提 取和角 度域速 度分析, 提供基础 资料. 以 陡
倾角模型和国际标准的 Marmousi 模型为数值试验例子, 验证了波 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场.
高斯窗口函数在 Heisenberg 测不准原理意义下不仅具有在相空间最优的局部特性, 而且在 Fourier 变换 下其表示式不变, 因此高斯函数被普遍采用为窗口 Fourier 框架的窗函数[12- 14] . 由式( 4) 可知窗口 Fourier 框架
的基本函数是由高斯窗函数经过平移和调制而成的, 也即一组离散的高斯窗口 Fourier 变换函数. 与小波框
z,
)=
F
x
1
{
e
ikz
(
z
)
zF x
u(x, z,
) },
( 2)
u
b s
(
x,
z
+
z, )
F-x 1 {
e F { [ e - ik ( z) z
z
x
i
v0( z ) 2
!( x, z )
z
1] u( x , z ,
) }},
( 3)
上述方程中,
Fx
表示x
方向上的 Fourier
正变换;
F
x
1
表示 x
大学玉泉校区地球科学系 3100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2
计算物理
第24 卷
1 方法原理
共炮道集数据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需要使用单程波方程的单平方根算子在深度方向分别对震
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进行正向和反向的外推, 并在各个深度层上应用零时间成像条件提取成像波场. 本文利 用文[ 11] 提出的拟线性 Born 近似波场传播算子进行偏移成像中的波场深度向下延拓. 1 1 拟线性 Born 近似波场传播算子
本文基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中应用于炮道集数据的单平方根算子, 在偏移成像过程中利用常 规的波场传播算子, 如广义屏波场传播算子[ 10] , 进行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的向下传播. 在传播的各个深度 层上, 利用波场的窗口 Fourier 框架展开方法技术, 得到地下成像点局部角度域的震源波场和检波点波场, 然 后应用偏移成像原理, 提出共炮集数据的波动方程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 作为数值试验例子, 我们把波动方 程角度域偏移成像方法应用于一陡倾角模型和国际标准的 Marmousi 模型均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u( x, z +
z,
)=
u0( x, z + u0( x , z +
z, ) u0( x , z +
z,
)-
u
b s
(
x,
z
+
z, z,
)
)
,
( 1)
其中 u0 ( x , z +
z,
)

u
b s
(
x
,
z+
z,
) 分别为深度 z +
z 上的参考波场和 Born 近似散射波场, 有
u0( x , z +
[ 关键词] 波动方程; 窗口 Fourier 框架展开; 局部 角度域; 偏移成像; 地层倾角; 反射角
[ 中图分类号] P315 3
[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是当前石油勘探开发中获取地下复杂构造图像的主要方法技术[ 1] . 波动方 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可以在炮道集数据域、中点- 偏移距道集数据域以及一些合成道集数据域实现[ 2~ 4] , 但 这些偏移成像方法只能给出成像点处的角度平均反射率. 在实际地震资料的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中, 偏移速度 模型的构建以及基于偏移成像中间结果( 如共成像道集) 的偏移速度分析是偏移成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基于射线理论的 Kirchhoff 积分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中, 偏移速度分析主要是在偏移距域共成像点道集上进 行的, 然而, 基于深度递推的微分型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技术( 在此我们把这种偏移成像方法技 术称为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技术) 难以得到偏移距域共成像道集, 因此, 基于波动方程叠前深度 偏移成像的共成像道集生成方法技术以及偏移速度分析是近几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研究中, 偏移 成像算法之外的研究热点. 根据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所用的数据道集和数据外推方式, 人们提出了各 种不同的共成像道集方法和偏移速度分析方法, 如文[ 5] 利用平面波道集偏移成像提出的平面波参数共成像 道集和偏移速度分析、文[ 6] 提出的偏移距平面波参数共成像道集以及文[ 7] 利用波场外推的双平方根算子 提出的反射角共成像道集.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发展角度域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技术, 将为角度域的 偏移速度分析和基于偏移成像数据的振幅随角度( 即 AVA) 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对于复杂地下介质情 况, 角度域偏移速度分析和 AVA 分析可有效的避免常规偏移距域偏移速度分析和 AVA 分析中的多路径问 题和射线方法中遇到的焦散问题. 文[ 8, 9] 基于 Gabor Daubechies 小波束域波场外推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提 出了角度域散射系数矩阵计算方法和角度域共成像道集方法, 为角度域的波动方程偏移成像开辟了一种新 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