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4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7141b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6.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我会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西师大版的教材,主要学习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并且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简单的平均分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同学们独立地进行平均分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糖果等等,以及一些分拣工具,如剪刀、小刀等等。
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比如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然后提问:“如果我们要把这只苹果分给你的同桌,你会怎么分?”引导同学们思考。
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演示如何将一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桌。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是一些关键词,如“平均分”、“分一分”等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学具,将一些物品(如糖果、苹果等)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些关于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物平均分的操作理解在教案的引入部分,我会使用实物苹果来提问如何分给同桌,这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直观的物品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分一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分一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070a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2.png)
分一分(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的简单计算4. 分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苹果可以怎么分?2. 学生回答:可以平均分成两份、四份等。
3. 教师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分数。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教师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3. 教师讲解分数的简单计算,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分数知识的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合作交流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要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概念及其读写方法分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3dfa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教案:分一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分一分”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并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份。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练习题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分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水果平均分给同学们。
2. 讲解概念: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定义,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 stepstep 解题,讲解平均分的步骤和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5.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7. 板书设计:教师设计板书,突出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8. 作业设计题目1: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将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答案1: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苹果。
题目2:妈妈买了5个蛋糕,妈妈想将这些蛋糕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小明3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蛋糕?答案2:每个人能分到1个蛋糕。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讲解和例题,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通过随堂练习和小组合作,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e2777aa0116c175e0e4835.png)
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一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的现实意义和数学意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
2.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等,使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寻找平均分的的方法,学会平均分,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做准备。
3.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重难点、关键:1.通过学生实际动手分一分、摆一摆、圈一圈,使学生认识什么是“平均分”。
2.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水果板贴、糖果。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数的分解与组成,回忆一下,6的分解方法。
生: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
师:抢答题,填一填:3×( )=27 ( )×8=249×( )=54 ( )×5=254×( )=28 7×( )=56二、创设情景,探索新知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师:村长慢羊羊对喜羊羊和美羊羊说:“这有6个苹果,你们两个分着吃啊!”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分吗?想一想,有哪些分法?生:汇报。
(可以分成1个和5个、2个和4个,3个和3个。
)师:(课件展示可能出现的分法)大家仔细观察,哪种分法和其他分法不一样呢?生:分3个的那种。
师:为什么这种分法和其他分法不一样?生:这种每份一样多,其他两种每份不一样多。
师:你喜欢那种分法?为什么?生:第3种,因为每份一样多,很公平。
师:其他分法每份不是同样多,而这种分法每份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课件展示,并板书。
)师:你们说说什么是平均分?生:(可能会举平均分的例子)2、练习:这样的分法是平均分吗?你能把它们平均分吗?2、动手摆一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
分小组练习:动动手,动动脑,分一分,填一填。
师:(课件出示)分糖果。
有12颗糖,平均每人分()颗,可以分给()个人。
6.1分一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6.1分一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c6af4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e.png)
6.1 分一分(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6.1分一分这一章节的内容。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境来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如何平均分物体,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
2. 学会如何平均分物体,能够用除法来计算平均分。
3.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体的方法,以及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小物品,如苹果、糖果等,以及一些画有物品的图片,还有白板和记号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分物的实际情景,如分苹果、分糖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物体。
2. 讲解与演示:我会用教具和学具来讲解分数的含义,如何平均分物体,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物品给朋友等。
4.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如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得到的部分是多少。
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做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答案:每个人得到的部分是1/2。
答案:每个人得到的部分是1/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他们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部分,也能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平均分物体还有些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给大家带来一些更复杂的问题,如分数的加减法,让大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分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2e08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c.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6.1 分一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涉及到整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
我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分一分的基本概念,理解分一分与整数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分一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分一分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小物品和卡片。
在讲解分一分的运算方法时,我会使用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我要向大家介绍本节课的作业设计。
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一分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会寻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对分一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
分一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分一分的意义和应用。
学生们掌握分一分的运算方法也是一个重点。
分一分的运算方法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他们需要能够正确地进行分一分运算。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详细讲解分一分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另外,学生们能够运用分一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一个重点。
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因此,我会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分一分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这些重点和难点,我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c13e1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8.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西师大版,主要涉及“分一分”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卡片学具:练习本、笔、卡片五、教学过程2. 讲解平均分:教师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定义,解释什么是平均分,并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教师用黑板和粉笔展示一个例题,如将10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如何分配。
引导学生思考,并讲解解题步骤。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反馈。
5.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并讨论解题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人解题步骤:1. 确定数量和分配人数2. 使用除法计算每人的分配数量3. 进行分配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将12个橘子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几个橘子?答案: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
2. 题目:小明有15个糖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3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中,仍存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不深,解题步骤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686ab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f.png)
6.1《分一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读写分数,并能够将分数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如比较大小、加减运算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的,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2. 分数的读写:分数的读法是先读分母,中间加“分之”,最后读分子;分数的写法是在分子和分母之间加上一条横线。
3. 分数的运用: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分数的比较大小、加减运算等。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 在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
3.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3ad9a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2.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学习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3. 学习如何读写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能力,并能用分数表示。
3. 培养学生读写分数的能力,以及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重点: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卡片、实物(如苹果、糖果等)、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一份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糖果等),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或糖果)分给你的同桌,每份有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分数的概念: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数的意义,并用实物进行演示。
3. 练习:教师发放分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并读写分数。
4. 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进行示范。
5. 练习:学生互相交换分数卡片,进行读写分数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基本性质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意义、读写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分数的表示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分数表示实物,还可以用分数表示时间、长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意义、读写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糖果等,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或糖果)分给你的同桌,每份有几个?”这样的引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39bd2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9.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
2. 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分数的理解。
2. 分数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中的一份或几份。
2. 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
二、新课1. 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分数线、分母、分子来表示分数。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讲解分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巩固练习1. 让学生分组讨论,用分数表示各种实物。
2.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分数模型。
3. 让学生互相出题,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应用。
2.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用分数表示家中的物品,并与家长交流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同时,通过让学生互相出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辅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详细补充和说明:在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中,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重点。
西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1.分一分》word教案 (1)
![西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1.分一分》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dfde72a4b9f3f90f77c61b4a.png)
分一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3页例1、例2、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 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获得分物体的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 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学习平均分物体的一些方法,培养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葡萄、盘子、盒子。
学具:五角星、小棒、扑克牌。
【教学过程】一、回忆生活,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说一说你分过哪些东西,是怎样分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动手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二、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1. 分五角星,初步感受平均分教师:同学们,能把6个五角星分成两堆吗?学生独立分五角星,教师参与、指导。
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汇报各种分法,并把学生的不同分法都呈现在屏幕上。
教师:哪一种分法最特殊?为什么?学生:分成3和3,因为每堆一样多。
教师:像这种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
教师:把8个五角星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哪一种是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几种不同的分法,并讨论哪一种分法是平均分。
[点评:让学生在动手分一分的基础上,找出每份同样多的情况,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探究按每份相同的个数平均分的方法(1)分葡萄。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出示例2)爸爸生日那天,妈妈买回18串葡萄,叫小华放在几个盘子里。
妈妈说:“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爸爸说:“小华,如果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呢?”教师:小朋友,你愿意解决哪个问题呢?先猜一猜可以装几盘,再用学具代替葡萄分一分。
学生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教师:这些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
以小组为单位把分法记录在记录单上。
分18串葡萄每盘放几串放几盘把学生的记录单按每盘放的串数多少整理板书在黑板上,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分的盘数越少。
每盘放的串数和放的盘数相乘得18等。
(学生能发现多少算多少,教师不作要求。
第六单元《分一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六单元《分一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b76ab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d.png)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一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一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一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平均分以及怎样平均分。
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一想——分一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牵引。
上好这节课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经有了浅略的表象,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学生的这种经验却是无系统、杂乱的,概括和升华学生原有“平均分”的经验也是本课的重要目的。
2.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动手把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册表内乘法单元的学习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3.二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在玩中建立起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分一分的过程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掌握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在深入钻研教材,以及全面了解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后,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掌握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确立为理解平均分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6ee69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f.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1 分一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的含义,掌握分的概念;2.认识分数线和分数线的刻度,使用它们表示分数;3.掌握将一个物体分为若干份,并且将其中一份作为分母,表示成分数的方法;4.能够使用分数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将一个物体分为若干份,其中一份作为分母,表示成分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教学实物。
学生:笔、本、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A. 热身(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分数线和分数线上的刻度,向学生引出分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分。
2.给学生出示不同形状的图案,并且让学生将其分为不同的等份,将其中一份作为分母,找出分数的分子,并让学生口算这个分数。
–(举例)请将这个正方形分成10份,其中6份作为分母,这个分数等于6/10或者3/5。
B. 新知呈现(25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图案划分好后的样例,并且将其中一份作为分母,用分数线表示这个分数。
–(举例)把一个长方形横着切成两段,取下面的一段,它表示为1/2。
2.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引导学生模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分数。
C. 拓展练习(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并且让学生通过实物、刻度线和手工练习等方式进行加减运算。
2.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D. 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分数与分数线的概念,分法表示的方法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师帮助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醒学生留意课后作业,及时查漏补缺。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有关分数加减法的训练题;2.将家中的物品分成不同的等份,找出其中一份作为分母,表示成分数的形式;3.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分数,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
六、教学反思此次课是学生接触到分数的第一堂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耐心讲解,引导学生模拟实物,形象化理解。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158a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06.png)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6.1《分一分》这一课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使用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讲解第61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比较和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苹果、饼干等,以及一些分数的卡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看看他们手上的苹果,然后把苹果分成两份,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卡片上的例子,讲解如何进行分数的运算,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把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写上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以及运算规则至关重要。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实物展示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将苹果分成两份,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即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值。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并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讲解环节中使用的分数卡片也是我特别关注的细节。
这些卡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分数,还能够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比如交换卡片或者合并卡片,来加深对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西师大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6.1 分一分教案
![西师大版2020年二年级上册数学6.1 分一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a0f6f27375a417876f8f70.png)
《分一分》教学内容:分一分(西师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初步明确“平均分”的意思。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体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和强化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谈话猜谜语引入分一分的学习。
二.新知探索1.认识平均分(1)出示画面:6个正方体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2)学生拿出6个正方体,动手摆。
(3)学生汇报。
(4)老师总结。
(5)师介绍什么叫平均分。
2.判断,哪组是平均分。
3.巩固平均分(1)画面出示:15个橘子可以怎样平均分不5份?(2)学生动手用正方体摆。
(3)学生回报分法(4)老师总结,大屏幕出示分法。
4 强化平均分(1) 画面出示8朵花,分成4份(2 学生看屏幕上的问题回答。
(3) 给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5. 强化平均分的分法(1) 出示6个梨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个?(2) 学生回答 后老师演示把梨一个一个地分,分成每分2个。
(3) 再出示10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4) 学生回答并演示分法。
6.我最棒(1) 出示把16苹果平均分成2、2、8份,可以怎样分?(2) 学生拿小棒摆,再与同桌交流摆法。
( 3 ) 请学生在投影仪上表演自己的分法三.回顾总结小朋友们,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呢?四.板书设计分一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在最软入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21.4.264.26.202110:4010:40:32Apr-2110:402、人心是不待风吹儿自落得花。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六日2021年4月26日星期一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
10:404.26.202110:404.26.202110:4010:40:324.26.202110:404.26.2021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4.26.20214.26.202110:4010:4010:40:3210:40:325、若注定是过客,没何必去惊扰一盏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一分》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212f68f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d.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示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简单运算。
3.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的简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事物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3.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分数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示分数。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分数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分数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他们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分数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3.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他们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方面的表现。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在讲解分数的运算方法时,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容易理解。
3. 在小组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PPT课件,展示分数的概念、运算方法等。
2. 教学视频:搜集一些与分数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
3. 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分数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分数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8725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b.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一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如何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学具盒学具:学具盒、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场景,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把这10个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让学生思考如何分。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平均分就是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3. 示范操作:教师用实物进行示范,将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朋友。
4.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分组,每组用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比如:有12个橘子,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橘子?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6.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平均分: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分的方法:实物分、数字计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有15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橙子?2. 有8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香蕉?答案:1. 每个小朋友分到5个橙子。
2. 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若干个人。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分不清数量,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平均分,还有哪些分配方式?比如:按需分配、按能力分配等。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分一分 ︳西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56014b59eef8c75fbfb389.png)
分一分教学内容:课本6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2、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学会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教具:雪花片、五角星、学习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小猪佩奇吗?今天是佩奇的生日。
他邀请了森林里非常多的好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
瞧,它准备了这些食物。
师:猜一猜,它可能邀请了哪些好朋友?同学们,生日会马上开始了,佩奇要把准备的食物分给朋友们,有谁能帮他分一分呢?这节课,我们就在分物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分一分(板书课题:分一分)。
二、自主探究1、出示分苹果师:熊大和熊二爱吃苹果,我们就把这6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分给他们好不好?生:好师:同学们,数出6个雪花片代替苹果分给熊大和熊二,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学生独立把它分成2份,并展示汇报分法;1和5、2和4、3和3)师:根据回答,在黑板上写数字师:哪一种分法,能让熊大和熊二都高兴呢?生:3个和3个师:为什么?生:因为3个和3个这种分法每份同样多,这样分最公平师:在数学中,每份...叫平均分。
..分得同样多师:全班一起读一次,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重重的读师:你听到哪个词语重要了?(板书:每份、同样多)师:有的同学分成1和5、2和4,这是平均分吗?生:不是师:为什么不是?生:因为它的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师:感谢同学们,熊大和熊二很满意你们的分法,想和大家做朋友,愿意把6个苹果跟大家一起平均分,熊大一份、熊二一份,小朋友自己一份,那么我们要把这6个苹果平均分成几份呢?快快动手分一分吧!师:每份有几个苹果?(每份有2个苹果)师:真能干!不管分成2份还是3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平均分。
真好,甜甜的苹果与朋友一起分享,多么快乐啊!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朋友分享吗?2、分桃子师:今天,佩奇也准备了12个又鲜又红的桃子给小猴3兄弟,结果它们一见纷纷抢起来了。
分一分-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一分-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50b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d.png)
分一分-西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分”的概念,掌握“分”的基本计数方法。
2.能够通过练习分的计数方法,掌握对数字的加减法操作。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并能够从数学问题中得到乐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分”的基本概念和计数方法。
2.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基本的加减法操作。
三、教学难点1.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分”的概念抽象难以理解。
2.加减法操作时,学生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需要教师及时纠正并提高重视度。
四、教学内容1. 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举例子引入“分”的概念,例如:把一个馒头平均分成两半,每一份就是一分。
2. 讲解(15分钟)•通过排队分队和拆分物品来教学生分的概念。
•讲解“拼起来就是一整个,分开来就是若干份”的概念。
3. 练习(30分钟)3.1 练习一•练习分的计数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对数字的加减法操作能力。
•让学生掌握两个数的相加和相减方法。
•比如:一共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苹果,还剩多少个?3.2 练习二•通过对物品的分割,让学生加强对“分”的理解。
•比如:一条绳子分成三份,每份有多少长度?4. 小结(10分钟)•教师对于“分”的概念,计数方法做一次系统的总结。
•让学生思考使用到“分”的场景。
五、课后作业•学生需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后习题。
•教师可布置练习题目:兔子家总共有15个胡萝卜,三个兔子吃了多少个?六、教学反思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注意“分”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对“分”的灵活运用和思考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充分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困惑。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和掌握“分”的概念和计数方法,课堂效果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一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期数学,第五单元教科书71 页例1、例2、例3 及课堂活动1、2 题。
74页第2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平均分。
寻找“平均分”的方法,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作准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4、在课堂中渗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安全及整理物品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生用学具(小棒),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导入:(预备三分钟,进教室)你们好,今天非常高兴能给在座的小朋友上课,你们高兴吗?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姓简,那你们可以叫我…. (简老师),我是丹凤学校的数学老师。
简老师知道我们正兴小学二年级3班的小朋友呀特别听话,特别能干,是不是呀?那这堂小朋友们就好好地表现给老师们看一看,好不好?一二三(坐端正)老师喊123 的时候,小朋友们应该怎么样呀?(坐端正)对了,好,等会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守纪律表现最好。
先静息好准备上课。
(上课问好)小朋友们,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呀,这非常好,但老师也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要到宽敞的地方参加活动,就像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一样。
(出示主题图)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指着图)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30 人)平均分成6 组,每组几人?5 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该怎么分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二、理解平均分,(一)教学例11、先看这道题,(出示例子和6 个五星图)读题,有6 个五星分成 2 堆,有几种分法?分成 2 堆也就是分成 2 份,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老师帮大家准备好的)六个五角星,动手分一分。
咱们来比一比谁的分法最多。
2、小朋友们很快就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说的在投影仪上演示,(分成 3 个和 3 个),哪些小朋友是这样分的,举手给老师看看。
还可以怎样分?(可以分成 1 个和5 个,)哪些小朋友是这样分的?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可以分成2 个和4 个)真不错,是这样分的小朋友举手?3、孩子们真能干想出了三种分法,这三种分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特殊?为什么?生:分成3 个和3 个的最特殊,因为每堆五星分得同样多。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指着分成的 2 和4,1 和5)这两种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吗?(指着分成3 和3)而这一种啦?每份分得的个数怎么样?(同样多。
)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4、指着另两种分法问:这两种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因为不是同样多)对了,必须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平均分。
强调同样多。
勾画板书。
5、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齐读两遍。
(二)巩固平均分1、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那小朋友们能判断吗?(能)先把五星放在小筐里然后看黑板,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放好。
课件出示图片:师:这里有两组图片大家看看哪些是平均分,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指着第一组,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平均分的,说到每份同样多)指着第二组,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2、真棒!老师还要考考大家①出示要求:看这道题(课件出示题目)把8 根小棒分成4 堆,可以怎样分?②理解题意:只要分成4 堆,你喜欢怎么分都可以。
③请同学们拿出8 根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谁能想出和大家不一样的分法,开始吧。
谁愿意上来分给大家看一看呢?让一名学生到展示台上分。
④汇报结果:大家请看(每堆两根,这种分法就是我们刚才学过的叫什么?)哪位小朋友还有其他不同的分法,(学生说老师动手分,并让大家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如学生没有其他的分法,再由老师演示)。
老师刚才也分了一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分的吗?(在投影仪上分出1、2、2、3),老师分的这种是不是平均分?(不是)为什么?那你能想个办法把它变成平均分吗?(学生上来演示)孩子你真聪明,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你们是这样想的吗?真能干,也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三、合作探究,学会平均分,教学例 2.1、好,先把小棒收起来,然后坐端正。
老师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先坐好。
看刚才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那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个童话故事好不好?(好)有一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因为呀,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有好多小伙伴儿都要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有朋友来了当然要招待一下,于是啦小熊就让他的好朋友两只小猴帮忙,让小猴把他准备的葡萄平均放在盘子里端给大家吃。
于是这两只猴子开始想办法分这些葡萄了。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分的好吗?2、在小猴分葡萄以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最先帮小猴数出有多少串葡萄?数好了举手。
准备好了吗?指名学生回答并且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数的时候可以用前面学过的乘法方法,每排 6 串,有3 排,就是3 个6 共18 串),小朋友们真能干,学会了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掌声送给他,老师也要把这个五星奖励给他。
3、师:一只小猴子在想怎样分葡萄了,18 串葡萄,每盘放6 串,可以放几盘呢?(课件出示问题)我们来帮他分一分好不好?(好)每盘放6 串,也就是把6 串放成一盘。
老师动手把6 串葡萄放在一个盘里。
(拿竖着的两排)再拿出6 串放一盘,还剩下6 串葡萄,刚好可以再放一盘。
看,装了 3 盘,刚好把18 串葡萄分完,我们把分的结果写在这张记录表上。
观察记录表,第一排一共有18 串葡萄,(指着第二排)每盘放几串,写在这一排的格子里,(写6 看第三排)可以放几盘?就写在这一排,并且要写在相对的下面,(写3)引导学生说:有18 串葡萄,每盘放6 串,可以放3 盘。
4、另一只小猴也在想了,18 串葡萄,每盘放2 串,可以放几盘?这次小朋友来帮他分,好不好?那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我喊开始才行动,能做到吗?这次我们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分,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袋子,袋子里有18 串葡萄、一些盘子和一张记录表。
等会儿每组同学围在一起把按每盘放2 串这样分,一定要把18 串葡萄分完,分好后由组长在记录表上像老师刚才这样做好记录。
分好的孩子就坐好,听明白了吗?组长打开袋子拿出葡萄,开始。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老师巡视并提示:注意是每盘放 2 串,并且一定要把18 串葡萄平均分完为止,记得把分的结果写在记录表上哟!学生完成后,指名一个组的代表发言,老师将他的记录表放在投影仪下,让他根据记录说出有18 串葡萄,每盘放2 串,可以放9 盘。
(说对给予表扬)了解其他组完成情况。
5、小猴已经想出了两种平均分的方法,18 串葡萄还可以怎样平均分?那小朋友们还能想到其他办法吗?像刚才一样,小组合作,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
注意一定要平均分,并且要把18 串葡萄分完。
现在大家开始动手,组长不要忘记把分的结果写在记录表上哟!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6、各组基本完成后,有的小组已经分好了,记录表也填好了。
请小朋友们把葡萄和盘子收进桌上的筐里,然后坐端正,比一比哪个小组动作最快。
让分法多的小组的同学拿着记录表利用投影仪说一说。
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老师把记录表完善。
7、观察记录表,发现规律。
小朋友们来看一下刚才我们的研究成果,将记录表放在投影仪下,葡萄总的串数每盘放的串数(串) 可以放几盘(盘)1 18 2 9 18 3 6 6 3 9 2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可提醒竖着看和横着看)学生发言说得好的掌声鼓励,老师概述:竖着看,每组数的积都等于18,横着看会发现每盘放的串数越多,盘子个数越少。
反过来看,每盘放的串数越少,可以放的盘数就越多。
8、练习那接下来咱们来个比赛,怎么样?咱们比一比谁最棒,最先完成这道题。
出示题目:分一分,圈一圈。
4 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4 个装一袋就是每次圈几个。
个)好,这道题在我们书上73 页,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打开书把这道题完成。
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把一位学生书本放在投影仪下,说然后说一说。
教学例3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不错,老师还想请大家帮帮老师分一分,有信心完成吗?(课件出示例3图片)分铅笔。
请小朋友们拿出小棒代替铅笔动手分一分,比一比谁分得快。
分好后让学生上台展示分法。
再课件演示三种分法。
四、课堂练习1、小朋友们学得非常不错,我们再来做一道练习怎么样?看书上74 页第2 题,读题,看谁最先填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
填对的小朋友举手。
2、怎样平均分,看来大家也会了,小朋友们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我们还有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那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
(再出示主题图。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问题好不好?5 人一组,可以分几组?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分一分。
分好后指名学生说答案。
咱们2.3的小朋友真棒!再看看第二个问题,平均分成6组,每组几人?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题目)送邮件(机动题)五、课堂总结孩子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好,那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什么叫平均分,还记得吗?一起说给老师听一听,起。
哦,小朋友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而且我们还陪着小熊渡过了它的生日,帮助小猴把水果分给了各种小动物吃,让小动物们在小熊的生日聚会上玩得特别开心,老师也希望今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过得开开心心,祝愿你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充实更快乐。
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小朋友们再见。
板书:分一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