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市第十七小学
植物栽培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参”,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鉴。上什么、怎么上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有如下阐述:“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我校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索性”特点,立足乡村、小城镇、学校的人文、环境等资源,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开发、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一、课程开设的需要: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有些家庭,由于家长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实践能力、责任感的培养。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植物栽培的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推动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生阶段开设植物栽培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参与欲、表现欲实现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从小了解一些植物栽培的知识,这不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而且可以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3、我校现状的需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土教育应立足于现实生活。家庭、社会、学校都应是它的开放的大课堂。我学是一所城乡结合的近郊学校,现在正以崭新的步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我们应该依托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资源,以培养学生
爱国爱家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而开展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活动。另外,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校所在的郭门村,适合种植蔬菜瓜果,当地村民多为菜农。我们应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美化生活环境的同时,培养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因此,开设植物栽培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爱乡土的情感、服务社会的热忱、以及在实践中探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的目标: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出: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养成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乐于参与各种不同形式的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表现美、创造美的尝试和实践。本门课程重在发展兴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课程的内容
五年级的活动内容有:(1)认识和调查本地的蔬菜、瓜果栽培技术;(2)结合科学课认识蔬菜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及其作用;(3)学习蔬菜、瓜果栽培技术。
六年级的活动内容有:(1)播种、栽培、锄草、捉虫等;(2)了解种子发
芽的过程及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3)写观察日记及科学小论文。
四、课程的实施:
我们初步设想本课程在课改实验年段预先开设,再向全校铺开,内容交叉进行。都以“植物栽培”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为突破口,突出动手实践,培养能力的主题。
1、专项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利用平时的实践活动课和每周六的兴趣活动,有计划地进行操作,引导他们亲身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在创造有关知识。
2、学科渗透。结合《劳动与技术》、《科学》教学渗透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教学。
3、课外实践:
(1)、调查观察:观察自己栽种的植物和观察周围的植物。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
(3)、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等。
五、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2、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对《植物栽培》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同时,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六、设想与思考:
1、设想:
(1)、教材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材。
(2)、全面开设植物栽培课程,促进我校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
(3)、逐步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改善。
(4)、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
业务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2、思考:
(1)、课程生命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持久的生命力。
(2)、评价体系问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问题,如何做到定性与量化的统一,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统一,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统一。
(3)、教师手头的事情太多太杂,而时间精力却有限,无法对该课程作出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