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d5fb17bddccda38376baf9d.png)
温州医学院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08年7月《儿童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child health car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12学时)周学时(理论1.5学时/实践4学时)学分:1.5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正常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体格发育规律和常见的营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悉:小儿营养的特点和正确的喂养方法了解:生长发育偏离和儿童保健的管理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本门课程是儿科学的分支,也是预防医学的分支。
儿童保健涉及儿童的发育行为、营养、健康促进和疾病管理,儿童保健既要面对正常的儿童,又要面对疾病状态下的儿童。
因此必需了解各个专科疾病的诊治常规儿童保健与儿童神经、内分泌和康复等专业的关系尤为密切。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儿童保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闭卷考试,百分制,成绩由实验成绩(20%)与卷面成绩(80%)合成,总评60分及格。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营养性疾病托儿所或幼儿园生长发育评价参观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二章生长发育第八节小儿神经心理发育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大运动发育;(二)熟悉细运动和语言的发育;(三)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了解小儿心理活动的发育;了解运动发育规律,影响心理发育因素;了解神引以为戒理发育评价。
主要内容:(一)重点讲解运动发育,结合介绍感知、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发育。
(二)一般讲解小儿神经系统发育。
一般讲解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因素和评价。
第八节神经心理发育偏离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和干预措施。
掌握儿童多动综合征的诊断和干预措施。
(二)熟悉儿童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二、主要内容:(一)智力低下的诊断标准、病因及干预措施。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婴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31e938476a20029bd642df0.png)
七、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12学时)内容提要: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措施。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及相应的卫生保健措施。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1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8学时)1、运动系统2、呼吸系统3、循环系统4、消化系统5、泌尿系统6、皮肤7、内分泌系统8、免疫系统9、感觉器官10、神经系统11、生殖系统§1.2生长发育(4学时)1、儿童年龄阶段划分及特点2、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章托幼园所保教活动卫生(2学时)内容提要:合理组织保教活动的卫生学依据;托幼园所保育活动卫生;托幼园所教育教学活动卫生。
教学重点和难点:托幼园所进餐、睡眠、教育活动卫生。
合理组织保教活动的卫生学依据。
§2.1合理组织保教活动的卫生学依据(0.5学时)1、生物节律2、大脑皮层机能活动特点§2.2托幼园所保育活动卫生(1学时)1、晨(午、晚)检2、进餐3、睡眠4、盥洗5、入厕6、来园及离园§2.3托幼园所教育活动卫生(0.5学时)1、教学活动2、游戏和户外活动第三章托幼园所卫生保健(3学时)内容提要:托幼园所保健的意义和任务;托幼园所建筑设备卫生;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制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托幼园所基本房舍卫生。
玩教具卫生。
§3.1托幼园所保健的意义和任务(0.5学时)1、意义2、任务§3.2托幼园所建筑设备卫生(1.5学时)1、幼儿园规划:2、幼儿园场地和房舍3、幼儿园设备卫生§3.3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制度(1学时)1、健康检查制度2、预防接种制度3、隔离制度4、消毒制度5、体格锻炼制度第四章婴幼儿营养卫生(4学时)内容提要:婴幼儿热能的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
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婴幼儿集体膳食的配制;孕期营养,婴儿营养。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5b0465ca8114431b80dd806.png)
《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幼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幼儿卫生与保健适用专业:幼儿教育专业教学课时:72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学前教育的发展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儿童的健康照顾,幼儿卫生保健已成为幼儿园保教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本教材以实习生佳佳在幼儿园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设计了职前培训和轮岗实习两篇十个模块的内容,包括了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一幼儿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教学内容:了解奇妙的人体,包括: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感觉器官;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的学习,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组成、功能和特点,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及皮肤和感觉器官的卫生保健方法。
模块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教学内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概述;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测量;实训综合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了解生长、发育的概念以及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能正确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形态指标,能根据健康检查做出简单的评价。
模块三幼儿膳食与营养教学内容:幼儿的营养需求;学前儿童的膳食;综合实训任务。
教学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维持学前儿童生命活动的能量和六大营养素,了解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了解在配置学前儿童膳食时应注意的食品营养价值和卫生问题,知道学前儿童对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需要量,并能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技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afe6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完整版)《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教学大纲
![(完整版)《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123dbb767f5acfa1c7cdfc.png)
《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属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为实现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这个培养目标服务。
通过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和多学科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九年义务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目的:1、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儿童少年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措施以及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能正确运用人体科学知识指导儿童少年的卫生习惯、饮食营养、身体锻炼以及青春期的心理辅导,从而增强儿童少年健康的体质和心理,培养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全身心.2、对学生进行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3、通过《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初步训练,初步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
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三章儿童少年的卫生保健(一)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学习卫生和青春期卫生,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
2.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二)教学要求:1.联系小学教师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儿童少年的心理辅导老师.(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学习卫生,青春期卫生及心理卫生。
2.教学难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和青春期卫生问题。
(四)内容提要: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和学习卫生(一)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1.卫生习惯的培养2.个人清洁卫生3.公共卫生(二)儿童少年的学习卫生1.听、读、写的卫生2.考试卫生3.教室的采光和照明第二节青春期常见卫生问题1.痤疮2.经期卫生3.遗精4.手淫5.青春期睡眠障碍第三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一)心理卫生问题概述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原因2.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表现表式(二)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1.学习障碍2.品行问题3.情绪问题4.顽固性不良习惯5.儿童虐待(三)青春期卫生问题1.影响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因素2.常见的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第四章儿童少年的常见疾病及预防(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和治疗的方法,降低患病率。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8e9e8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1.png)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儿童保健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和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知识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掌握儿童各阶段的健康需求和应对方法,提高学生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掌握儿童保健的基本知识;2. 掌握儿童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3. 培养学生的儿童健康意识和保健技能;4. 提高学生危机处理和急救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的生理和心理变化;2. 儿童健康体检和发育评估;3.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4. 儿童营养与饮食安全;5. 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管理;6. 儿童事故伤害的预防和急救知识。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病例分析;2. 实践操作训练;3. 参观实习和案例讨论;4.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5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等;2. 期末考试占5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儿童保健学》;2. 参考书目:《儿童营养学》、《儿童心理学导论》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儿童生长发育概述;2. 第二周:儿童健康体检和发育评估;3. 第三周:儿童常见传染病与免疫接种;4. 第四周:儿童营养与饮食安全;5. 第五周: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管理;6. 第六周:儿童急救知识培训;7. 第七周:综合实践操作训练;8. 期末考试。
以上为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对待,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到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祝愿各位同学学习愉快!。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d33096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1.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五年制预防专业用)前言儿童保健学是以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 研究通过保护、增强和预防措施,使胎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全的医学科学。
儿童保健学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儿童体格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儿童营养和喂养知识,儿童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及常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原则。
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儿童保健的组织和信息管理,了解社会环境与儿童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今后从事儿童保健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大纲共分十章,根据教学计划,讲授30学时,见习6学时。
总计36学时,讲授与见习之比为5:1。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主导下采用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不但能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独立思考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㈠了解儿童保健工作意义及目的。
㈡熟悉儿童保健工作的对象(包括年龄分期)及范围。
㈢熟悉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成就与发展。
㈣了解国外儿童保健工作的动态。
二、教学内容㈠讲解儿童保健工作意义及日的。
㈡讲解儿童保健工作的对象(包活年龄分期)及范围。
㈢讲解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成就与发展。
㈣介绍国外儿童保健工作的动态。
三、教学时数㈠理论课:1学时。
第二章生长发育一、目的要求㈠掌握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
㈡掌握体格生长规律及评价。
㈢掌握神经和心理发育规律及评价。
㈣掌握生长发育调查及监测。
二、教学内容㈠讲解生长发育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
㈡重点讲解体村生长规律(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臂围等)以及骨骼、牙齿、淋巴、生殖系统等发育。
㈢重点讲解体格生长的评价(意义、指标、测量、及评价方法)。
㈣讲解神经系统及心理的发育规律,结合神经系统形态及功能的发育,阐述运动、感知、语言、思维等的发育。
㈤讲解小儿心理行为的评价,介绍常用的发育量表测定的基本知识及方法,重点讲解一种筛查方法及评价,如DDST。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0f054ce2f60ddccdb38a08b.png)
《少儿卫生与保健》课程教课纲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一)课程性质:《少儿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中心和基础课程之一。
《少儿园教育指导纲领(试行)》中提出的五大教育目标中,“小孩的健康”处于首要地点。
为了保护和促使少儿的健康,少儿教师一定要掌握必定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
《少儿卫生与保健》这门课正担负了这样的培育任务。
它主要研究学前小孩的生理解剖特色及机体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各样要素,提出各样卫生保健要乞降举措。
经过学习,学生掌握有关促使少儿身心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做好托幼机构的保教工作打下坚固基础。
本课程内容波及到人体解剖学、营养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它与学前小孩心理学、学前小孩教育学、少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的指导等学科亲密相连,为这些学科的学习供给了科学依照、确立了学习基础。
(二)课程教课目的:总目标:学生经过学习《少儿卫生与保健》,能理解少儿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正确的健康观;能全面掌握少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初步具备从事托幼机构保教工作的能力和技术。
1.知识目标:获取促使学前小孩保健的有关知识以及认识少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可以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有关技术办理学前小孩生活和教育过程中的各样卫生保健问题,未来在实质工作中可以确实作到保护和增进小孩的健康。
2.能力目标:学生经过学习,可以运用《少儿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剖析和解决少儿卫生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各样问题,为未来在实质工作中能确实保护和促使少儿的健康做好准备。
3.感情目标:提升对少儿卫生保健工作的思想认识,关注少儿优秀卫生习惯的养成,提升对少儿安全保护的重视程度,养成依照保育举措仔细工作的态度。
二、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整体要求:教课中要注意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感情目标的仔细落实。
为确实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课中要增强学生的实训练习,踊跃研究理论与实践联合的有效方法。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课程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课程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d1b992e45c3b3566ec8b93.png)
《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教学大纲大纲说明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以儿童的解剖生理为主线,以 儿童的生长发育为中心,以保证儿童身心健康为目的,在传统生理卫生、儿童少年卫生学 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虎到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师教育的需要,综合了 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成长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及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共编著四篇内容:儿童的解剖生理、儿童生长发育及卫生保健、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及安全 教疗、儿童性健康教育。
本课程的授课重点以第一篇儿童的解剖生理为主。
大纲的使用说明:一、 本大纲教学内容按下列三种不同深度的要求进行实施:1. 掌握:该内容应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础理论深 入地了解,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 熟悉:该内容要重点地讲解,使学生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3. 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则可概括讲授并扼要介绍国内外的进展及一般规律。
二、 ^$章重点是对本课程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内容,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给予高度 重视,通过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各■章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要求教师慎重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淸 晰的事例,使学生能够顺利接受这部分内容。
大纲正文人体槪述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基本要求:1. 掌握:内环境的概念、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反 射弧的组成:体液调节的方式与激素、靶细胞、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的概念及神经 分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
神经调节打体液调节的特点。
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的概念。
2. 熟悉: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在药学教学中所处地位以及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
3. 了解:人体解剖的基本术语。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383342d10a6f524ccbf859b.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案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二)任务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营养、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形成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重在介绍儿童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对于后续课程具有指导性、基础性。
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儿童健康与体育活动专题》、《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都是本课程在各具体或专门领域的拓展和应用。
因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案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具体要求如下:1.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基础知识,使学员熟悉和了解有关知识概念,明确事实,获得开展学前儿童保健和教育工作的必要储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95aa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1.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绪论(2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内容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14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会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维护。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六、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七、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八、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九、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保健十、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十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胎儿的发育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6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减缓和消除紧张的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化解。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利用;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一、情绪障碍二、语言障碍三、睡眠障碍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一、什么是问题行为二、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6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学会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价。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acb64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e.png)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卫生与保健是至关重要的。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尚不完善,免疫系统也较为脆弱,因此,给予他们正确的卫生与保健教育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教育部制定了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关注婴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
首先,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强调了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在教学大纲中,个人卫生包括了洗手、刷牙、洗澡等方面。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婴幼儿的健康至关重要。
洗手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刷牙可以保护口腔健康,洗澡可以清洁皮肤。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培养他们自己动手保护自己的能力。
其次,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婴幼儿的饮食卫生。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食品的选择、储存和烹饪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应该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同时,在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卫生,避免细菌的繁殖。
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垃圾食品的摄入。
除了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的侵害。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保持婴幼儿所处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通风和消毒等方面。
教师和家长应该定期清洁婴幼儿所使用的玩具、床上用品等物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定期消毒婴幼儿所使用的餐具和奶瓶等物品。
此外,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还强调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
在教学大纲中,提到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
教师和家长应该教育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期锻炼、充足睡眠等,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同时,教师和家长还应该教育婴幼儿如何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药物导致的副作用。
总之,婴幼儿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的出台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关注婴幼儿的卫生与保健问题。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大纲 幼儿园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e639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2.png)
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大纲一、导言1.1 目的和意义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健能力。
1.2 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各级各类幼儿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标准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日常卫生保健知识,包括常见疾病预防、个人卫生习惯养成等;(2)认识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饮食卫生;(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知识。
2.2 能力目标(1)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2)提高自我保健能力;(3)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2.3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态度;(2)树立预防意识,自觉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卫生环境。
三、教学内容3.1 日常卫生保健知识(1)洗手的正确方法;(2)饮食卫生常识;(3)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4)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3.2 饮食营养(1)食物的营养价值;(2)合理膳食的概念;(3)餐桌礼仪。
3.3 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知识(1)受伤后的紧急处理;(2)烧伤、跌打、窒息等常见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4.1 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2 视听教学法结合图片、视瓶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介绍卫生保健知识。
4.3 实地教学法组织实地参观,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卫生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五、评估标准5.1 考核方式(1)日常表现观察;(2)口头问答;(3)模拟操作。
5.2 评价内容(1)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2)卫生习惯的养成情况;(3)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保障配备专业的卫生保健教育老师,保证教学质量。
提供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如多媒体教室、卫生保健实验室等。
七、结语卫生保健常识教学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系统的教学,能够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和健康意识,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0fed73af1ffc4ffe47ac55.png)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增进幼儿健康的学科。
它的任务是阐明幼儿解剖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幼儿心理卫生及其与教育、生活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增进幼儿健康、促进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卫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为幼儿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为今后从事幼儿园卫生保健及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为依据,科学地制订和执行幼儿的生活制度的卫生原则,合理调配和组织幼儿的膳食;组织幼儿开展适宜的身体锻炼;;严格遵守各项活动的卫生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身心疾病;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应急处理各种意外事故;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卫生保健制度;积极创设符合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包括选择园址、安排房舍、配置设备、加强安全措施等)。
三、学时分配学时分配建议(40学时)四、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1、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任务和方法2、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回顾与展望。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第一节奇妙的人体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1、熟悉人体的基本形态,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生理功能调节。
2、理解和熟悉幼儿各系统的特点,掌握幼儿各系统的卫生保健要求。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第二节幼儿健康检查第三节幼儿的健康评价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2、了解幼儿健康检查的内容、方法及幼儿的健康评价。
第三章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第一节幼儿的营养卫生第二节幼儿膳食的配制及饮食卫生1、熟悉幼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2、掌握幼儿合理营养的内容,幼儿膳食配制的原则。
第四章幼儿常见疾病的防护第一节幼儿传染病及防护第二节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防护第三节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1、了解传染病的特征。
生理卫生和儿童保健
![生理卫生和儿童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2ff502503b3567ec102d8ac9.png)
1.儿童保健的对象是从胎儿期的胎儿到青春期的青少年,但重点对象仍是7岁以下儿童。
2.儿童保健工作内容:(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不断提高儿童体格生长,智能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
(2)研究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提高儿童的营养水平。
(3)研究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识别儿童发育和行为的偏离与异常。
(4)研究各种儿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接种,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5)研究儿童各种疾病康复的可能性和具体方法,尽可能地帮助这些儿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乃至完全恢复健康。
(6)强对肺炎,腹泻,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常见病的防治研究,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7)充分发挥三级预防保健网的作用,对婴幼儿实行系统保健管理。
(8)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大力推广科学育儿,普及常见病的防治和其他儿童保健常识。
(9)加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会同教育有关部门做好婴幼儿早期教养工作。
3儿童年龄分期:(1)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至出生称为胎儿期。
(2)新生儿期:出生后自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止的4周称为新生儿期。
(3)婴儿期:出生至未满1周岁为婴儿期,是出生后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4)幼儿期:1周岁以后到未满3周岁之前称为幼儿期(5)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6)学龄期:6—7岁入小学,女到12岁,男到13岁青春期开始之前称为学龄期(7)青春期: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部分青少年在学龄期的后期进入青春期4.生长:指细胞繁殖和细胞间质增加所导致各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是量的增加,可以测量,有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育成熟过程。
5.生长发育的规律:1.连续性、非匀速性发展、阶段性 2.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 3.有序的变化过程(头尾规律)4.个体差异6.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小学教育的思想情感。
2.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学习,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预防意外伤害发生的措施。
1.学习障碍
2.品行问题
3.情绪问题
4.顽固性不良习惯
5.儿童虐待
(三)青春期卫生问题
1.影响青春期心理健康的因素
2.常见的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
第四章儿童少年的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早期发现,积极预防和治疗的方法,降低患病率。
2.使学生理解预防疾病能增强体质,促进和保护健康为成年期的生命保护和晚年期的生命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儿童少年的心理辅导老师。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学习卫生,青春期卫生及心理卫生。
2.教学难点: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和青春期卫生问题。
(四)内容提要: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和学习卫生
(一)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
1.卫生习惯的培养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个人清洁卫生
3.公共卫生
(二)儿童少年的学习卫生
1.听、读、写的卫生
2.考试卫生
3.教室的采光和照明
第二节青春期常见卫生问题
1.痤疮
2.经期卫生
3.遗精
4.手淫
5.青春期睡眠障碍
第三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一)心理卫生问题概述
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原因
2.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主要表现表式
(二)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
2、对学生进行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3、通过《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初步训练,初步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
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践:参观人体局部解剖标本
(一)实践目的
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形态和人体结构
(二)实践内容
参观人体各系统的局部解剖标本
(三)实践材料
人体各系统的局部解剖标本
四、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用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解释儿童保健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中及时渗透教师基本功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初步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
第三章儿童少年的卫生保健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儿童少年的生活卫生,学习卫生和青春期卫生,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
2.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要求:
1.联系小学教师实际情况,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
(一)食品的微生物污染
(二)食品的腐败变质
第二节食物中毒及预防
(一)食物中毒
(二)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理
第三节食品卫生标准
(一)食品卫生标准分类
(二)国际食品卫生标准
(三)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限量标准的制定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目的: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形态和人体结构;形式:参观;教学内容:人体各系统的局部解剖标本;要求:使学生较系统地观察人体形态和人体结构。
2.教学难点: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的目的;意外伤害对儿童少年的危害。
(三)内容提要:
1.常见疾病
⑴视力低下
⑵龋齿
⑶营养不良
⑷贫血
⑸蛔虫病
2.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
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⑵高血压
⑶单纯性肥胖病
3.意外伤害
⑴交通事故
⑵溺水
⑶中毒
第七章食品卫生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1.理解食品中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属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为实现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这个培养目标服务。通过生理卫生与儿童保健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和多学科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九年义务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2.了解常用食品的污染原因和卫生健康方法。
(二)教学要求:
1.能根据食品卫生要求,保护食品卫生。
2.能指导学生的饮食卫生和食品中毒急救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食品的腐败变质的原因,食物中毒及预防,食品卫生标准。
2.教学难点:食品中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四)内容提要:
第一节微生物污染与食品的腐败变质
目的:1、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儿童少年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防治措施以及儿童少年的心理卫生问题,能正确运用人体科学知识指导儿童少年的卫生习惯、饮食营养、身体锻炼以及青春期的心理辅导,从而增强儿童少年健康的体质和心理,培养他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全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