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西班牙语
二语习得理论--西班牙语
二语得是指一个人用非母语的方式研究和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
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的语言之一,对于非西班牙语国家
的研究者来说,理解和掌握二语得理论对于研究西班牙语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二语得理论:
1. 第二语言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简称SLA理论):SLA理论主要关注非母语研究者在研究第二语言过程中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该理论认为,语言得是一个主动、逐渐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输入、语言处理和反馈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
2.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社会文化理论强调
了社会环境和交互对于二语得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研究者通过
参与真实的交流和社会活动,获得语言输入和反馈,从而提高语言
能力。
3. 互动式理论(Interactionist Theory):互动式理论认为,研
究者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通过使用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来发展语言
能力。
在语言研究中,互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和表达意见,研究者能够积极参与语言得过程。
4. 个体差异理论(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ory):个体差异理论着重于研究研究者在语言得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该理论认为,研究者的年龄、智力、研究策略以及研究背景等都可能影响二语得的效果。
了解和应用这些二语习得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西班牙语。
无论是个体学习者还是教师,理解二语习得理论都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语言习得是一种下意识的过程,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的方式;学习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能够明确地意识到所学的规则。
区别:A.目的性: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则是主体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所进行的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B.环境:习得一般是在使用该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C.注意点: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却经常忽视了语言的意义。
D.学习途径:习得的方法主要靠自然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交际活动,没有教材和大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语言规则。
E.时间: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很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很少,但学习效果通常不佳。
F.有无意识:习得是潜意识的自然的获得;学习是有意识的规则的掌握。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外语习得是指学习者在非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在目的语国家是公认的交际工具,也是学习者用来交际的工具。
3、语言习得机制:它脱离人类的其他功能而独立存在,与智力无关。
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的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
第二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4、中介语:1969年由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提出的,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也有别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不断向目的语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
5、普遍语法: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部分以待定的参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
第三章 对外汉语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
*他买了二本书。
(二)程序
1、经典程序 (1)描写
(2)选择
(3)对比
(4)预测
2、针对教学和习得的对比程序
(1)发现。即在教学中发现值得进行
对比研究的语言点。 (2)选择。发现的问题,有些跟母语 关系密切,需要进行对比研究。
(3)对比与解释。通过细致的描写、
(五)教育者及相关因素
儿童接受的母语,大多由亲属输入,
语句清楚简单,语速慢,重复多,有 感情,伴随表情和动作,是照顾性语 言。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大多由教师输入, 感情、表情和身势语不那么丰富。
(六)文化
儿童习得母语时,沉浸在和母语息息
相关的文化之中。他们在用母语交际 时很少出现因文化误解造成的交际障 碍。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没有沉浸在 相应的文化之中,缺乏相应的文化知 识,这对学习一种语言会有不利影响。
(1)这一学说不是专门解释儿童习得问 题的。 (2)语言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强 调认知一方面的因素也不可能是全面的。 (3)只强调认知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 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对认知能力发展 的影响。
4、语言功能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语言功能论是从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研
究儿童语言的发展。认为儿童习得母语 的过程,应看做是逐步探索并掌握用语 言来表示功能的各种方式的过程。
的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 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四、输入假说
(一)习得—学习假说 “自然获得”(也叫“习得”)与“正式学
习”这两个概念是克拉申理论的中心。
(二)自然顺序假说
强调语言习得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遵循一个
不变的自然顺序。这一假说还坚持语法结构 是按一定顺序而获得的。
二语习得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母语习得理论(Theories of Acquisition of the Maternal Language)关于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口语中的听和说的能力之获得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先天伦”和认知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的基础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代表人物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和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和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和对它做出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性,以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母语习得理论。
斯金纳在他的代表作《语言行为》一书中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
儿童母语习得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阶段。
儿童首先模仿自己周围的语言,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反应。
如果反应是正确的,即说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律,成人就会给予赞扬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鼓励,以便强化儿童的语言,增加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儿童会重复说过的话,逐步养成习惯,并把它巩固下来。
这样,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其习惯与成年人的说话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和心理特点。
行为主义者所理解的语言无非是声音的刺激和反应,而且把语言和思维(思想)等同起来。
布龙菲尔德的公式S(实际刺激)—r(言语反应)……s(言语刺激)R(实际反应)就表明了这一点。
行为主义语言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反映了母语习得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特别是“语言时习惯”这一观点是不容易被否定的。
语言学习的“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用典型的理性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
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和马克奈尔(D. McNeil)。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能力,即儿童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知识。
第一章 二语习得研究概述
二、一个独立的交叉学科(跨学科特点)
研究对象的性质
决定
跨学科的性质
1.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
2.语言获得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3.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新领域:关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汉语学习者的策略研究,如学习策略和交际策 略,汉字学习策略 (二)汉语学习者汉语个体差异因素的研究,如态度、 动机,语言能力倾向、学习焦虑因素
汉语认知研究(语音、词汇、汉字) 海外习得研究
第二章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第一节 对比分析
1.定义:将两种语言的系统进行共时比较,以揭示其 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
偏误来源
1)母语负迁移 2)目的语知识迁移 过度概括/过度泛化 3)文化因素负迁移 4)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策略方面:迁移、过度泛化、简化 交际策略方面:回避、语言转换 5)学习环境的影响
5)评估偏误:对偏误分析的标准进行评估 哪类偏误问题更严重 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对偏误的评估不同 评估标准问题
国外大部分学者不刻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认为可以互
相替代,因此产生了“第一语言习得” “第二语言
习得”或“自然状态下的语言习得” “教学环境下
的语言习得”。
但国内学者试图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方式
母语习得
二语学习(学得) 有意识 有(课堂讲授) 有计划 有教材 通常无,非自然环境 有序输入 注重形式
学习
明晰的 有意识的 explicit learning formal learning conscious learning knowing about a language
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及其理论基础一、本文概述《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及其理论基础》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及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二语习得,即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实践愈发显得重要。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二语习得的过程、影响因素和机制,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框架,帮助理解和指导二语习得实践。
文章首先将对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进行概述,介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研究范畴。
接着,文章将探讨该理论的理论基础,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社会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探讨社会认知因素如何影响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效果。
文章将总结社会认知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贡献和局限,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及其理论基础,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为二语习得的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二、二语习得概述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个体在已经掌握一种语言(通常是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语言知识的获取、语言技能的发展、学习策略的运用以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语习得的研究对象广泛,包括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在不同环境和背景下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二语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FLA)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语习得通常发生在已经具备了一定语言能力和认知基础的情况下,这使得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机制与儿童学习母语有所不同。
二语习得往往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现象,即第一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PPT课件
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 语言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
8
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1 研究对象不同 2 目的不同 3 方法不同
.
9
第二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1 研究目的不同 2 研究范0
.
3
二 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是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 语言。
第二语言是相对于学习者习得的第一语言 之外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而言的。
第二语言强调语言习得的先后顺序,与语 言习得的环境无关。
.
4
三 习得与学习
习得(acquisition)指非正式的语言获得 (informal learning),儿童大多是通过这 种方式来获得母语的。(下意识,隐性知 识)
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是以教学指导的方 式获得第二语言,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课堂 教学环境中发生的。
.
7
六 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
语言能力(competence)是由交际双方内在语 法规则的心理表征构成的。语言能力是一种反应 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隐性语言知识-对句子合法性的直觉判断)
语言表达(performance)是交际双方在语言的 理解与生成过程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 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 在课堂学习的。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习得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环 境而言的。
.
6
五 自然地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 第二语言习得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是指以交际的方式获 得第二语言,而且语言习得通常是在自然 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
二语习得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需要具备二 语习得理论的知 识和技能
教师需要不断提 高自身的语言能 力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 生的学习需求和 学习特点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 和更新自己的教学 方法和教学理念
汇报人:
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 教师需要具备二语习得理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如缺乏语言环境、教学设备等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对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二语习得理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语 言障碍等,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解决。
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体系应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等多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考试、项目等
评价反馈:及时反馈评价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课程设置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基本概念:包括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语言习得、语 言环境等
语言输入:指学习者接收 和理解的语言信息
语言输出:指学习者使用 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语言习得:指学习者通过 理解和使用语言来掌握语 言的过程
语言环境:指学习者所处 的语言使用环境,包括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认知派: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语言 习得的内在机制
采用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浅谈对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
浅谈对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解二语习得是指在自然或者有指导的情况下,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受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的启发,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二语习得理论,在其著作《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监察模型”。
克拉申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为情感因素和学习者的智力因素。
该理论由5大假说构成,分别为:习得与学习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下面我将就这五点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习得与学习假说习得和学习假说是克拉申五种假说中最重要的,也是广为语言学家和从业者所熟悉的。
习得和学习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者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语言的能力。
习得是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行为与过程,例如儿童获取第一语言就是一种习得过程,其结果便是形成语感。
这种习得来自于自然环境中有意义的交流,谈话者注重的是表达意思而非语法规则正确与否。
而学习是可观察且有意识的,在语言学习中,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因此,区分语言习得与学习的标准是学习者对语言规则运用的有意识程度,而非语言环境。
此外,克拉申还提出了著名的“无接口”理论,即习得的知识与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两种相互独立的知识,无法转换。
然而,对克拉申的这种“无接口”理论有部分人士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学习者在课堂环境中学到二语语法知识是他们关于目的语语法理性知识的主要来源。
经过反复操练和实践运用以后,这种外显知识即学习的知识可变得程序化、自动化,从而逐步转化为内隐知识,即习得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有接口”理论。
笔者认为,这种不同意见的出现很有意义,既体现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为二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
二、监控假说该假说认为,学习者在用第二语言表达时,常常会不自觉留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正确。
这种“注意”或“留心”其实就是监控过程。
其基本意思为:言语由“习得系统”产生,学习只有一种功能,即“监察”或“编辑”。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LA)是指个体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和掌握过程。
这一领域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旨在探究学习者如何在不同环境下有效地习得第二语言。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习惯形成的过程。
通过刺激-反应机制,学习者对环境中的语言输入做出反应,并逐渐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在教学中,这一理论强调模仿和重复练习,如语音训练和句型操练,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的作用,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过程。
学习者需要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
在教学上,认知理论倡导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策略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语言。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社会互动和文化参与的结果。
学习者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步掌握语言。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提倡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情境,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能力。
输入假说输入假说由斯蒂芬·克拉申提出,主张学习者通过理解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语言输入(i+1)来习得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这意味着教师应提供足够多的可理解输入,如听力和阅读材料,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输出假说输出假说由梅瑞尔·斯温提出,强调语言产出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
学习者通过尝试使用目标语言来检验自己的假设,并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和写作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应用实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理论设计教学活动。
例如,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可以设计模仿练习;根据认知理论,可以设置问题解决任务;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根据输入假说,可以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根据输出假说,可以安排演讲和写作作业。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是指人们在学习第二外语时所经历的过程。
二语习得研究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包括行为主义模型、知觉-学习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和认知心理学模型,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模型行为主义模型认为习得语言的过程是通过被动模仿模式、反复练习和引导来实现的。
这个模型强调语言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典型代表是斯金纳的提出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他认为在重复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输入和输出交互作用,将逐渐构建出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
知觉-学习模型知觉-学习模型提出音位、词汇、句子等语言结构的学习是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实现的。
这个模型认为语言系统中的规律性和模式性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代表如Chomsky提出的的语法翼式和Krashen提出的的输入假设等。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强调人类二语学习的自然属性,认为二语习得是对人类认知、推理和记忆能力的挑战。
这个模型通过计算机前端和后端的结合来研究人类语言学习能力,并且试图用计算机进行二语学习辅助。
认知心理学模型认知心理学模型强调个体对外在语言输入进行理解和组织的能力。
他认为语言是由思维的产物,并且构建语言结构需要有认知基础。
其中有注意力、记忆、语言推理等认知过程被视为影响人们习得语言的因素。
其代表如阿姆斯特朗等人提出的多知觉道路理论和曼尼内提出的经验论。
四种理论模式涉及到的研究方向都各不相同。
行为主义模型重视语言环境,知觉-学习模型重视语言规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模型注重强调语言背后的认知作用。
这些模型的发展趋势是相互融合,各种理论深度渗透,致力于建立更为科学、全面、复杂的二语习得理论。
在未来,二语习得研究将面临更加繁琐复杂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许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动二语习得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之一,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是每一位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二语习得理论,作为揭示和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理论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应用。
1. 二语习得理论概述1.1 二语习得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区别第一语言习得是儿童在母语环境中自然而然习得的语言能力,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指儿童或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力。
第一语言习得是以交流为目的的无意识过程,而第二语言习得则常常是有意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
1.2 二语习得理论的代表人物在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中,有两位重要的理论家: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和劳尔·卡尔普(Ralph Cauldwell)。
克拉申提出了“输入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发展性假设”等一系列理论,侧重强调了输入和语言环境对于习得的重要性。
卡尔普则强调了习得与学习的区别,以及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2. 二语习得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2.1 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提供丰富、自然的语言输入对于小学生的英语习得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源、故事书、游戏等方式创造一个富有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机会。
2.2 注重情感与习得的结合在卡尔普的理论中,情感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积极性和自信心。
通过赞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并促进他们的英语习得。
3. 二语习得理论的应用3.1 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是二语习得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应用。
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围绕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习得假说、输入假说、互动假说和输出假说。
然后探讨了这些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习得假说强调情境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输入假说则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大量丰富的输入材料,互动假说侧重于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而输出假说则强调学习者通过实际输出来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最后总结指出,二语习得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语言教学应当注重学习者的实际习得过程,并且这些理论的启示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语言教学、习得假说、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学习者、习得过程、教学效果。
1. 引言1.1 二语习得理论对于语言教学的启示二语习得理论是指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学习者如何获得新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理论。
这些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制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二语习得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如何习得新语言,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二语习得理论的启示使我们意识到,学习一门语言并非简单地学习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习得假说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内在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输入和实践来激发学习者的自然习得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让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不断接触和使用新知识。
互动假说认为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语言使用的互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语言。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实践。
二语习得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教师应该结合这些理论,注重学生的实际习得过程,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 语言得理论
1.1. 自然得理论
自然得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得过程类似于儿童研究母语的过程。
它强调通过暴露于自然语言环境中,通过交流和接受反馈来培养语言能力。
这种理论强调语言输入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母语者的互动来获得正确的语言输入。
1.2. 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得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
它强调了社会互动对于语言得的重要性,尤其是与社区成员之间的参与和合作。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得需要通过参与实际的交流和语言应用来获得。
2. 心理得理论
2.1. 认知心理理论
认知心理理论认为,语言得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它关注个体内部的认知机制和处理过程,如记忆、注意力、推理等。
这种理论认为,通过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和分析,个体可以逐渐掌握第二语言。
2.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认知的社会性。
它认为语言得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还需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语言行为来研究。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互动和社会认知对于语言得至关重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每个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解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教学和学习的设计。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
二语习得研究的四个理论模式和发展趋势二语习得研究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致力于探讨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从而为语言教学和语言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有四个重要的理论模式,它们分别是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和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本文将对这四个理论模式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行为主义理论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最早期理论模式之一,它强调通过重复和强化来促进语言的习得。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得行为,学习者可以通过模仿和奖惩来掌握第二语言。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行为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语言教学方法上,例如重复教学、奖惩机制等。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行为主义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地位逐渐被认知心理学所取代。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包括记忆、认知结构和信息加工等。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过程。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认知心理学理论促进了语言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通过任务型教学和语言输入法来促进学习者的语言习得。
认知心理学理论还推动了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眼动追踪技术和脑成像技术在研究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应用。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其语言习得的影响。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由社会文化因素塑造的活动,学习者需要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得语言能力。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社会文化理论引领了语言习得环境的设计,例如提倡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教学和学习。
社会文化理论还推动了语言教学方法的变革,例如强调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强调语言习得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根据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语言习得是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的过程,学习者需要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语言习得。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促进了对语言习得过程的整体性认识,提倡从动态、整体和非线性的角度研究语言习得。
二语习得理论 克拉申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克拉申理论2010-12-20 09:47:22| 分类:专业学习|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近年来,西方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成果,也提出了各种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要数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又称“监控理论”)。
此理论主要由五大假说组成: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Hypothesis) [1] [2]一、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一)习得/学得假说习得/学得假说是克拉申所有假说中最基本的一个,是其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
这一假说认为: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有两个独立的途径:“习得”是下意识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是一致的;“学得”则是有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了解语言”(即获得有关语言的知识)。
“习得”是潜意识(subconscious)过程,是注重意义的自然交际结果,正如儿童母语习得过程。
“学得”(learning),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掌握。
Krashen认为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和语言学得(language learning)。
语言是潜意识过程的产物。
这一过程和孩子们学习母语的过程很相似。
它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的、自然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所关注的是交流活动本身,而不是语言形式。
语言习得则是正式教育的产物。
正式教育是一个有意识的过程,其结果是学习者能获得一些有意识的和语言相关的知识。
Krashen指出学得不能转换成习得。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
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理论和假说一、对比分析假说(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形成习惯)代表:拉多定义:第一语言习惯迁移问题。
两种语言结构特征相同之处产生正迁移,两种语言的差异导致负迁移。
负迁移造成第二语言习得的困难和学生的错误。
主张: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障碍来自第一语言的干扰,需要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来预测第二语言习得的难点和错误,以便在教学中采用强化手段突出重点和难点,克服母语的干扰并建立新的习惯。
影响:积极:听说法和是视听法,特别是句型替换练习的理论基础。
消极:根本缺陷——否认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忽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二、中介语假说代表:塞林克基础:普遍语法理论和先天论的母语习得理论定义: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随着学习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特点:1.中介语在其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2.中介语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3.中介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规律尚未完全掌握,所做的不全面的归纳与推论。
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在语音上易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现象。
意义:是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
把第二语言获得看做是一个逐渐积累完善的连续的过程,而且看做是学习者不断通过假设—验证主动发现规律、调整修订所获得的规律,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并逐渐创建目的语系统的过程。
三、内在大纲和习得顺序假说代表:科德《学习者言语错误的重要意义》反映内在大纲偏误定义: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其自己的内在大纲,而学习者的种种偏误正是这种内在大纲的反映。
第二语言习得是按其内在大纲所规定的程序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内在大纲实际上是人类掌握语言的客观的、普遍的规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接受所教的语言知识,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语习得理论(Theories of Acquisition of the Maternal Language) 关于儿童对母语,主要就是口语中的听与说的能力之获得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先天伦”与认知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urist theory)的基础就是“强化”论或刺激--反应论,代表人物有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与心理学家斯金纳等人。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人类行为,要观察语言行为就必须找出话语与产生它的环境之间的规律,找出话语与对它做出反应的话语之间的规律性,以便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母语习得理论。
斯金纳在她的代表作《语言行为》一书中认为语言不就是一种思维现象,而就是一种行为。
儿童母语习得要经过模仿--强化--成形三个阶段。
儿童首先模仿自己周围的语言,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做出反应。
如果反应就是正确的,即说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律,成人就会给予赞扬或以其她方式进行鼓励,以便强化儿童的语言,增加儿童说话的正确性。
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与鼓励,儿童会重复说过的话,逐步养成习惯,并把它巩固下来。
这样,儿童言语行为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直到其习惯与成年人的说话方式相吻合。
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出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与心理特点。
行为主义者所理解的语言无非就是声音的刺激与反应,而且把语言与思维(思想)等同起来。
布龙菲尔德的公式S(实际刺激)—r(言语反应)……s(言语刺激) R(实际反应)就表明了这一点。
行为主义语言观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反映了母语习得阶段的阶段性成果,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
它解释了一些母语习得的现象,特别就是“语言时习惯”这一观点就是不容易被否定的。
语言学习的“天性论”(innateness theory)用典型的理性主义的方法来解释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
代表人物就是乔姆斯基与马克奈尔(D、McNeil)。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能力,即儿童天赋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知识。
这种知识体现在“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里面。
语言习得机制离开人类的其她功能而独立存在(甚至与智力发展都没有直接联系),它能使语言规则(普遍语法)内化。
马克奈尔认为语言习得机制有如下特点:(1)有区分环境中的语音与非语音能力;(2)有对语言活动进行分类、提炼的能力;(3)它所具备的知识只能使某种语言系统成为可能,而不能使这种语言之外的其她语言系统成为可能;(4)对语言系统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评估,从大量的语言数据中找出尽可能简单的系统。
天性论者认为,儿童语言就是一个合法的受规则支配的系统,儿童语言的发展不就是一个错误逐步减少的过程,而就是一个在接纳输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并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表达来验证假设的过程。
天性论者的学说推动了语言习得的研究,就是深入探讨语言习得过程的一个研究方向。
认知论(cognitive theory)认为语言就是符合功能的一种,语音的发展就是以认知知识结构的发展为基础的。
这种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后期,代表人物就是皮亚杰、布鲁姆与斯洛宾。
认知论者认为:语言的发展依赖于儿童对周围世界形成的概念,依赖于儿童表达意思的需要,依赖于有与人交际的需要。
总之,儿童语言的发展就是天生的能力与客观经验互相作用的产物。
认知论的代表皮亚杰认为人脑有两种不同的组织功能:一种就是遗传的心理功能(称为功能不变式functional invariants),它决定人怎样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学习的中心环节包括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modation)两个过程。
另一种就是认知结构(又称认知图式schemata),它就是第一种组织功能与环境作用的结果;它随着儿童的发展而系统地变化,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就就是靠这种认知结构的内化而实现的。
皮亚杰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先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儿童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到用被动语态来表达复杂一点的思想时,她就无法接受被动语态的结构。
这说明儿童要模仿成人的说话就是以她本身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基础的。
儿童的认知能力总就是发展的,但这种发展也有相对稳定的阶段,称为”平衡的状态”(动态的平衡),每一个平衡的状态都比以前一个平衡状态更为精细,能够同化更多的经验,这就是认知能力不断地从低级阶段往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
第一语言习得过程(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儿童获得母语(包括母语中的听与说的能力与对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等)的渐进过程。
儿童习得母语要达到掌握相当复杂的句子结构、较为自由地运用语言来进行交际的程度,一般会经过4个阶段:咿呀学语阶段、独词话语阶段、连词成句阶段、语法形成阶段。
儿童习得母语的4个阶段就是紧密相连、逐步过渡的,其间往往还会有重叠的现象。
到第四个阶段结束时,儿童还会有许多语言错误,那多半要靠以后的学习来解决了。
第二语言的习得与学习(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of a second language) 一个人在获得母语之后,还有可能在自然环境里或在教学环境中,学得另一种语言——第二语言,包括该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的知识。
第二语言的获得如果在童年,它与母语习得基本相同。
如果在成年,则虽然与母语习得有不少共同点,但二者之间的区别还就是主要的。
二者相同之处有:(1)都就是为了获得语言的交际能力;不就是学习语言的形式,而就是学习语言的功能,即语言形式的实现。
(2)两种语言的学习过程都就是有意义的创造性过程,成人与儿童在学习中都使用模仿的手段,这种模仿就是有意义的。
(3)两种语言的学习都采用某些相同的学习策略,如迁移等。
成人获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
第二语言的学习比第一语言的学习要复杂得多。
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别:1.学习的主体不同。
第一语言习得的主体就是儿童。
她们的发音器官与肌肉都没有定型,模仿能力强,可以学习地道的发音,而且她们处于青春期前,大脑没有固化,短时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但长时记忆能力较差。
她们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能力差,不善于运用语言来进行抽象思维。
第二语言学习的主体就是成人,她们的发音器官,肌肉已经定型,模仿能力较差,不容易学到地道的发音;大脑发育成熟,演绎推理能力强,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她们的生活经验也比儿童强,成人容易集中注意力,坚持较长时间的学习,而且成人能够充分利用概念与归纳的能力,综合地处理、加工语言材料。
2.学习的起点不同。
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之前没有任何语言,她们就是通过“语言习得机制”来接触与使用语言的,而成人在学习第二语言之前,已经掌握了第一语言,她们通过第一语言的知识与科学的思维能力来接触与使用第二语言。
由于起点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不同。
3.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不同。
儿童总就是处于一种自然的环境之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在各种场合下大量地接触语言;语言环境较纯,没有第二语言的干扰。
而第二语言的学习一般在正式场合(课堂)里进行,有时间的限制。
4.学习的动机不同。
儿童习得语言就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与社群的其她成员交往而成为集体的一员(这就是一种结合性动机,尽管儿童不一定意识到);她们学习的动力较强,把学习当成就是一种需要。
儿童通过语言认识客观事物,组织生活经验。
因此,她们学习时没有什么精神压力。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基本上出于工具性动机,即为了阅读科技文章,寻找职业等实际目的不得不去学习,这种动机的效果要比结合性动机的效果差的多。
5.语言输入的情况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就是自然习得的,父母输入的语言就是“照顾式的语言”,其特点就是不采用明示(explicit,即有意识地显示语法结构)的办法来教小孩说话;而且这种语言简单、清楚、有重复、速度慢、充满了感情,有丰富的体式语,而且有具体的语言环境。
儿童往往不注重语言的形式,而注重语言的内容。
第二语言的输入的材料就是精选的,但毕竟呆板,而且数量不足,重现率低。
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要在学习者理解的基础上增加一点新的东西(即学习者未接触过的新材料),但又不能超出学习者的理解水平,这样的输入材料对第二语言学习才有利。
过渡语(中介语)(Interlanguage, Transitional Language)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的、介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之间的一个语言系统。
这就是学习者还没有掌握第二语言的时候(在学习与运用第二语言的“半路上”即过渡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现象。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科德(S、Pit Corder)认为它代表学习者的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
学者们对于这种语言现象有不同的称呼:有人说就是语言学习者的语言(language-learner’s language),有人说就是逼近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过渡语(中介语)这一术语就是塞林科(L、Selinker)提出了的。
人们对过渡语的性质还有不同的认识,但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上就是一致的:(1)在任何一个给定的时间内过渡语都有别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2)过渡语形成一个发展的系列;(3)过渡语就是一个正当的系统,它与儿童语言一样不应受到责备。
因为这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与归纳,对所输入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以求发展第二语言的能力的表现。
在一个给定的交际情景下,语言学习者的过渡语在熟练程度上就是相近的;但也会有些差别,赛林科提出,“转化类型”(type of transfer)与“习得策略”(strategy of acquisition)就是决定过渡语特殊形式的因素。
外国教学中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过渡语理论为错误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基础。
学生在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中一定会出现很多的错误,其中包括不正确的用法、不合适的表达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这类错误有明确的认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实行鼓励与纠正相结合,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致感到犯错太多、挨批太多,而降低学习积极性。
自然发展路线(途径)(Natural Route of Development)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一种假设,指第二语言习得者(不论母语为何种语言)在学习中所遵循的一条共同的路线。
人们对第一语言习得的记录与研究表明,儿童语言的习得,并非杂乱地、囫囵吞枣地一下子便把语言掌握,而就是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获取语言的各种成分或结构的。
儿童一般先学会肯定句,而后发展为否定句与疑问句;又如一个英语国家的孩子在学习母语时,总就是先学会名词的复数-s,然后学会动词第三人称单数-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