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方药】桂枝汤兼变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药】桂枝汤兼变证

吴永刚

桂枝汤之所以被后世奉为经方之首、“群方之冠”。就在于该方组方严谨,

配伍丝丝入扣,临证加减一味,方证内涵大变,适应症也发生变化。现结合《伤寒论》原文,细心体悟,把握其中要旨,临证定能执简驭繁,举一反三。

1、桂枝加葛根汤证

主症:

《伤寒论》(以下省略)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本条论述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项背强几几”的“几几”在写法上没有钩,有钩读“ji”,在这里音“殊”。“几几”古时比喻短羽之鸟,或幼鸟羽毛不丰,伸颈欲飞不能。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形容相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是相背强急之重症。“太阳病”本证有头项强痛“1条”,此条又用新词提出,显然,比头项强痛严重得多。

“反汗出恶风”的“反”字意义深刻。依据项背强几几的症状应为寒邪所致,寒邪为患,其性凝滞,主收引。太阳经项背感受寒邪,致经输不利,应是太阳伤寒表实证象。按理应该无汗,这里却出现了“汗出恶风”,表明非寒邪所伤,应为风邪所伤,太阳中风证,故曰:“反”。

病机:风邪客于太阳经输。

①太阳经气不舒②营卫不和致津液不能敷布。

方药:桂枝汤加葛根汤

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

葛根辛甘性平,在此方中作用有三:①葛根善解肌祛风,助桂枝汤解表,故“不须啜粥”;②疏通经脉凝滞,以治太阳经输不利;③葛根生津液,使津液敷布,缓解拘急。

另,本方中记载有麻黄,据宋朝林亿等人校订,有麻黄是错误的,有汗不可用麻黄。

以上所治,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证。

临证但见太阳经气不舒证,即可用桂枝加葛根汤。用此方的关键是汗出。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主症:

以下两条论述太阳中风兼喘的证治。

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此条文提示的主症是:“喘家作”。

《伤寒论》中多处用“家”字,多指痼疾。“喘家”就是素有气喘病人。“作”指发作,是新感引动宿疾,是何原因引发的呢?依“桂枝汤”三字推断,当是太阳中风引发宿喘发作。喘家平素肺气不利,易感邪气,一旦患太阳中风,肺气失宣,则气喘加剧。单用桂枝汤很难平定喘息,所以,用厚朴、杏子(杏仁)降逆平喘。“佳”字提示厚朴、杏仁在此方中只是对症治疗,并非解决根本问题,是急则治标之法,故曰“佳”。

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这一条文提示的主症是:“下之微喘”。

“太阳病”须用解表之法,即使见到当下之症---大便鞭解,也应先解表,才可攻里。若太阳病误下之后,表邪乘虚内陷。

此条文“下之微喘”在此有两个含义:

①下之后,在表之邪气稍稍入里,影响肺气不利而上逆;

②表明下之后,里气未虚,仍欲还表而上逆。与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的“气上冲”机理如出一辙。因此,原文进一步阐明“表未解故也”。所以,桂枝汤证仍在,喘是桂枝汤的兼证。因该证治法是表里兼顾,又是新疾,用此方治之,诸症可尽愈,而言“主之”。

病机:太阳中风证兼喘。

①素有喘疾又患中风②太阳中风误下微喘

治则:解肌祛风,降气定喘。

方药: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汤---太阳中风

厚朴、杏仁----降气平喘

临证每遇太阳中风而兼喘,无论何因而致喘均可用厚朴、杏仁,只是“佳”与“主之”有别。

3、桂枝加附子汤证

主症:

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此条论述过汗伤阳,太阳中风兼表阳虚的证治。

“遂漏不止”表明汗出难以控制,如漏状,形容汗出太过,同时表明卫阳功能失司,表阳已虚。是何原因所致?依据原文可知,“太阳病,发汗”本是正法。用桂枝汤发汗需要“温覆”“啜热稀粥”方可取汗,很难致“漏”汗。最大的可能就是桂枝汤证误服了麻黄汤。太阳中风本就有汗,“营弱卫强”,更用麻黄则汗出峻烈,是卫气更虚,营气更弱,则“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表明表证未解。

“小便难”由于汗出过多,既伤阳气,有耗损阴液。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所藏津液少了,气化不能则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虚津亏,阳不足以温煦,阴不足以濡养。

病机:太阳中风,兼表阳虚。

治则: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兼扶表阳

方药:桂枝加附子汤

方中附子辛温大热,具有温经固表之功,表阳来复,腠理致密则汗止。阴液借水谷自然可以化生了。

4、桂枝去芍药汤证

主症:

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此条文指出了“脉促胸满”的主症。

此条论述太阳中风兼胸阳不振的证治。

太阳病本应发表,却误用下法,所以,产生变证——“脉促胸满”。

“胸满脉促”是胸阳被遏,正气抗邪向外,胸阳不振之征。同时表证未解。

病机:太阳中风,兼胸阳不振

治则:解肌祛风,祛阴通阳

方药:桂枝去芍药汤

本方既是桂枝汤去芍药。原因有二:

一是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不振治疗不利,故减去。

二是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

减去芍药,所剩之药均为辛甘之药,具有解表通阳作用。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

主症:

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此条论述太阳中风兼胸阳不足的证治。

此条是承接上条原文,这里的“若微寒”指脉微恶寒。表明阳气虚衰。实际是指胸阳虚,较之上条原文阳气更虚。

病机:太阳中风,兼胸阳不足

治则:解肌祛风,温经扶阳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解表通阳

附子——温经扶阳

结合以上两条经文,临床上见胸满、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或者气短、咳逆等症,只要属胸阳虚,阴寒之气比较盛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均会有效的。

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主症:

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本条论述汗下后水邪内停的论治。

此条文的争议颇多。焦点是有无表证,以及去桂枝还是去芍药。

“仍”字表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在汗下之前已经存在。

依据“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等症状,以为桂枝汤证而用了汗法。不效。

又依据“心下满,微痛”,又用了下法。仍然无效。前述症状仍然存在。原因何在?

辩证的关键就在于“小便不利”。小便不利是气化不利、水邪内停的反映。

水邪内停,导致太阳腑气不利,气化失司,可出现小便不利;

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经脉不利,可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似表证而非表证;

水邪内停,导致里气不和,可现“心下满,微痛”似里实而非里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